標籤:

生活中的糊塗學

引子糊塗學實際上已漸成為一種文化。對於糊塗學,古人比現代人理解深刻。被譽為揚州八怪的鄭板橋,給世人留下了一句「難得糊塗」的名言。據說,難得糊塗是鄭板橋在山東萊州的雲峰山寫的。那一年鄭板橋專程至此觀鄭文公碑,因天色已晚,不得已借宿于山間茅屋。屋主為一老翁,自稱糊塗老人,出語不凡。鄭板橋以為老人必有來歷,便題寫了難得糊塗,用了「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印章。因硯台大,鄭板橋說老先生應寫一段跋語,老人便寫下了「得美石難,得頑石尤難,由美石而轉入頑石更難,美於中,頑於外,藏野人之廬,不入富貴之門也。」他也用了一塊印章,「院試第一,鄉試第二,殿試第三」。鄭板橋大驚,細談之下,方知老人是位退隱的官員,有感於糊塗老人的命名,鄭板橋當下也補寫了一段:「聰明難,糊塗尤難,由聰明而轉入糊塗更難。放一著,退一步,當下安心,非圖後來報也。」人有時候是需要難得糊塗的,糊塗不是昏庸,而是為人處世豁達大度,拿得起,放得下,不要太執著,要求人在生活中想得開,看得開,該糊塗的時候就糊塗。有一種智慧叫做「糊塗」糊塗其實是一種智慧,是一種生活的方式,人不是神,誰又能完全駕馭這個世界?所以,人是有局限的,因而人在某些場合就必須放棄自己的明白,順其自然,裝裝糊塗。誰都希望自己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絕大多數人也都希望能夠在眾人面前表現出自己的聰明才智,從而得到人們的認可。可是事實上,世上真正意義上的聰明人幾乎是沒有的,而本不聰明卻要自作聰明的人,卻是隨處可見,比比皆是。三國時間,楊修在曹操手下任主薄,起初曹操很重用他,楊修卻處處耍小聰明。例如有一次有人送給曹操一盒乳酪,曹操吃了一些,就又蓋好,並在蓋上寫了一個「合」字,大家都不明白這是什麼含義,楊修見了就拿起匙子和大家分吃,並說「這合字是叫一人吃一口啊!」還有一次,建造相府,造好大門後曹操親來察看了一下,沒說話,只在門上寫了一個「活」字就走了。楊修一見,就令工人把門改窄。別人問為什麼,他說門中加個活字不是闊嗎,丞相是嫌門太大了。這樣一來,曹操就討厭楊修每次都能猜出自己的心意了。建安24年,劉備進軍定軍山,他的大將黃忠殺死了曹操的大將夏侯淵,曹操親自率軍到漢中來和劉備決戰,但戰事不利,前進則困難重重,撤退又怕被人恥笑。一天晚上,護軍來請示夜間的口令,曹操正在喝雞湯,就順便說了「雞肋」,楊修聽到以後,便不等上級命令,教隨從軍士收拾行裝,準備撤退,影響了軍心。曹操知道以後,他還辯解說:「魏王傳下的口令是雞肋,可雞肋這東西,棄之可惜,食之無味,正和我們現在的處境一樣,進不能勝,退恐人笑,久駐無益,不如早歸,所以才先準備起來,以免到時慌亂。」曹操一聽,大怒道:「你小子怎敢造謠亂我軍心!」於是喝令刀斧手,推出斬首,並把首級懸掛在轅門之外,警戒三軍。對於曹操斬楊修,一般人們會認為是曹操心眼小,藉機殺人。其實關鍵是楊修聰明過頭。充分地認識自己,明確自己的能力,面對問題冷靜判斷,量力而行,這才是聰明人應該做的。如果你真的想表現得比其他人更聰明一些,那麼你就應該對自己有一個自知之明,沒有必要總是要向他人強調自己的聰明,更沒有必要利用所有可利用的以及不可利用的機會向眾人表現你的聰明。糊塗智慧比聰明更重要,大凡立身處世,是最需要聰明和智慧的,但聰明與智慧有時候卻依賴糊塗才得以體現。鄭板橋說:「聰明有大小之分,糊塗有真假之分,所謂小聰明大糊塗是真糊塗假智慧。而大聰明小糊塗乃假糊塗真智慧。所謂做人難得糊塗,正是大智慧隱藏於難得的糊塗之中」。糊塗智慧可以成就大事業,能經受時間考驗,聰明只能帶來一時的成功,總有機關算盡的時候。當然,聰明不是錯,更不是罪,關鍵是要用好自己的聰明,把聰明轉化為智慧。這樣,才能為自己的人生錦上添花,而不會讓它成為美麗的泡沫。糊塗是一種傻瓜精神,有一道題問:如果漂流到一個荒島,只能帶三樣東西,你會帶什麼?許多人回答,一棵檸檬樹,一隻鴨子,一個傻瓜。為什麼不帶聰明人而帶傻瓜?因為聰明人會砍掉檸檬樹,吃掉鴨子,甚至最後害了主人。只有傻瓜,才能執著地拚命努力,最後能種瓜得瓜。一般說來,生活中精明人有精明的算計,傻瓜自然也有傻瓜的辦法。傻瓜對許多事是不過心的,缺乏精明人的一些算計和設想。不過,算計和設想雖是好事情,可好事情的另一面常常就是陷阱,就造成人的過失,而傻瓜缺乏那樣的算計,也就避免了那樣的算計,也就避免了那樣的過失,也就無陷阱可言。傻瓜不會過分注意身邊的潛在危險和可能要失去的東西,所以他們往往對事物並不主動出擊,這樣既不會使危險擴大,又能最終成就一些事業。傻瓜的天性里含有一種自然的忍讓、寬容和視而不見,是一種精明人很難做到的事情。傻瓜由於自身的特點,目光往往是不夠尖銳的,這樣他也就沒有那麼多的挑剔。一個不去挑剔生活和別人的人,是幸福的,而生活中的糊塗智慧就是這樣。古語云:大智若愚,大巧若拙。這句話的大概意思就是擁有大智的人往往都表現很愚鈍,身手很靈敏的人往往都表現的很笨拙。其實,這是一種境界。人生中適當的「傻」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智慧。糊塗是簡簡單單的生活糊裡糊塗地生活,頭腦簡單地思考對生活未必不是一件好事。這是一種積極、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生命太短暫,一生不過短短數十年,哪經得起那麼多無謂的折騰。精彩的生活不要想太多。一次,有人問農夫是不是種了麥子。農夫回答「沒有,我擔心天不下雨。」那個人又問「那你種棉花了嗎?」農夫說「沒有,我擔心蟲子吃了棉花」。於是那個人又問「那你種了什麼?」農夫說「什麼也沒種。我要確保安全」。生活中不少人就像那個農夫一樣,不冒任何風險,到頭來,什麼也做不成,什麼也不是,他們不敢笑,因為他們怕冒愚蠢的風險;他們不敢哭,因為害怕別人恥笑的風險;他們不敢向他人伸出援助之手,因為要冒被牽連的風險;他們不敢暴露感情,因為要冒露出真實面目的風險;他們不敢愛,因為要冒不被愛的風險;他們不敢希望,因為要冒失望的風險;他們不敢嘗試,因為要冒失敗的風險……他們被自己的態度所捆綁,是喪失了自由的奴隸。生活中不可缺少冒風險的勇氣。對於一項需要冒險的工作,當別人猶猶豫豫的時候,你迅速做出決斷,大膽承擔起來,很可能這就是改變你的命運的關鍵一步。活在當下沒煩惱。有一個年輕人看破紅塵了,每天啥也不幹,懶洋洋地坐在樹底下曬太陽,有一個智者問,年輕人,這麼大好的時光,你怎麼不去賺錢?年輕人說,沒意思,賺了錢還得花沒了。智者問,你怎麼不結婚?年輕人說沒意思,弄不好還得離婚。智者說,你怎麼不交朋友?年輕人說,沒意思,交了朋友弄不好會反目成仇。智者給年輕人一根繩子說,乾脆你上吊吧,反正也得死,還不如現在死了算了。年輕人說,我不想死。智者說,生命是一個過程,不是一個結果。年輕人這才幡然醒悟。大多數人都無法專註於「現在」,他們總是若有所想,心不在焉,想著明天,明年甚至下半輩子的事。有人說「我明年要賺得更多」,有人說「我以後要換更大的房子」,有人說「我打算找更好的工作」。後來錢真的賺得更多,房子也換得更大,職位也連升好幾級,可是,他們並沒有變得更快樂,而且還是覺得不滿足:「唉!我應該再多賺一點!職位更高一點,想辦法過得更舒適!」這就是沒有活在當下,就算得到再多,也不會覺得快樂,不僅現在不夠,以後永遠也不會嫌夠。忘了真正的滿足不是在「以後」,而在「此時此刻」,那些想追求的美好事物,不必費心等到以後,現在便已擁有。或許人生的意義,不過是嗅嗅身旁每一朵綺麗的花,享受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而已。畢竟,昨日已成歷史,明日尚不可知,只有「現在」才是上天賜予我們最好的禮物。活在當下是一種全身心地投入人生的生活方式。當你活在當下,而沒有過去拖在後面,也沒有未來拉著你往前走時,你全部的能量都集中在這一時刻,生命因此具有一種強烈的張力。這就是使生活豐富的唯一方式。珍惜眼前的幸福。人很奇怪,每每要到失去後才懂得珍惜。其實,幸福早就放在你的面前,肚子餓得不行的時候,有一碗熱騰騰的拉麵放在你面前就是幸福;累得半死的時候,躺在軟軟的床上就是幸福。人生在世,由於際遇的不同,有的人生活清苦卻感到幸福,有的人則過著富裕的生活仍感到苦惱。而更多的時候,人們之所以感覺不幸福,是因為當幸福來臨的時候,常常渾然不覺,無論別人投來多少羨慕的目光,還是不知道珍惜自己所擁有的幸福,反而讓幸福白白地從自己手指間溜掉,到了最後,給自己剩下的只有揮之不去的痛苦。幸福就是珍惜已擁有的一切。珍惜現在的自己,珍惜現在愛你的人,珍惜現在你愛的人,就是能把握的幸福。如果你想生活得快樂,那麼就學會珍惜吧!珍惜是幸福快樂的法寶!大糊塗,方為大智慧說到明白和糊塗,其實有兩種,一種是真明白和真糊塗,一種是裝明白和裝糊塗,在現實生活中都大有人在。不過,在生活中由糊塗變聰明難,由聰明變糊塗更難。故意糊塗一點,其實不是真糊塗,而是真智慧,是聰明的最高境界。糊塗能夠體現智慧。糊塗不是無智,相反它是人類隱藏著的智慧。糊塗不是無能,相反它是人類一種未曾被啟動的潛能。做要學會糊塗,鄭板橋曾道,難得糊塗。但難得糊塗的鄭板橋。其實是個明白人。看破官場腐敗、骯髒的他,辭官回鄉,寫詩作畫為生,瀟洒人生,以怪馳名。能看破,但就是不說出來或做出來,這是一種揣著明白裝糊塗的智慧。給大家講一個張作霖裝糊塗的故事。張作霖是民國時期的大軍閥,但他強烈主張抵禦日本侵略,這一點深得人心。有一次張作霖出席名流集會。席間,有幾位日本浪人突然聲稱,久聞張大帥文武雙全,請即席賞幅字畫。張作霖明知這是故意刁難,但在大庭廣眾之中,「盛情」難卻,就滿口答應,吩咐筆墨侍侯。他瀟洒地踱到桌案前,在滿幅宣紙上,大筆一揮寫就了一個「虎」字,然後得意地寫上落款「張作霖手黑」,鈐上朱印,躊躇滿志地擲筆而起。那幾個日本浪人面對題字,一時像丈二和尚一樣,摸不著頭腦,面面相覷。機敏的隨侍秘書一眼發現了紕漏,「手墨」怎麼成了「手黑」?他連忙貼近張作霖身邊低語道:「大帥,您寫的「墨」字下面少了個『土』,『手墨』變成了『手黑』。」張作霖一瞧,不由得一愣,怎麼把「墨」字寫成「黑」了。如果當眾更正,豈不大丟面子?張作霖眉梢一動,故意裝糊塗地呵斥秘書道:「我還不曉得這「墨」字下面有個「土」?因為這是日本人索要的東西,就是不能帶『土』。這就叫做『寸土不讓』嘛!」語音剛落,滿堂喝彩。那幾個日本浪人這才領悟到張作霖不好惹,他們越想越沒趣,只好悻悻退場了。糊塗是一種大智,是一種能給自己一個假面,又不怕丟失自己的藝術。張作霖在自己寫錯字的情況下,並沒有亂了陣腳,而將錯就錯,巧妙地暗示大家他把「墨」寫成「黑」,不是因為自己不會寫,而是因為對於日本的侵略寸土不讓。這樣一來,本來已經出錯的張作霖揣著明白裝糊塗,不但避免了尷尬,反而表現出他的民族氣節。聰明人總愛裝糊塗,因為糊塗能夠體現智慧。有很多場合,常常會出現意外事件,如果不能妥善處理,就會發生難以隨的事。這時不妨糊塗一下,就坡打滾,或許就能挽回看似無法挽回的局面。揣著明白裝糊塗。生活中,揣著明白裝糊塗是一種達觀,一種洒脫,一份人生的成熟,一份人情的練達。懂得了這一點,我們才能挺起剛勁的脊樑,披著溫柔的陽光,達到希望的彼岸。李白有一句耐人尋味的詩,叫「大賢虎變愚不測,當年頗似尋常人」揭示了糊塗學意義上的處世法,這是指在一些特殊的場合中,人要有猛虎伏林,蛟龍沉潭那樣的伸屈變化之胸懷,讓人難以預測,而自己則可在此其間從容行事,當然做到「明知故昧」,絕非易事,如果沒有高度涵養,斤斤計較,是斷然不行的。春秋時,楚王大宴群臣,名叫太平宴。文武大小官員,寵姬妃嬪,統統出席,務要盡歡。席間奏樂歌舞,美酒佳肴,飲至黃昏,興猶未盡。楚王命點燭繼續夜宴,還特別叫最寵愛的兩位美人許姬和麥姬,輪流向各人敬酒。忽然一陣怪風,吹熄了所有蠟燭,漆黑一團,席上一位官員乘機揩油親澤,摸了許姬的玉手,許姬一甩手,扯斷了他的帽帶,匆匆回座附耳對楚王說「剛才有人乘機調戲我,我扯斷了他的帽帶,趕快叫人點起燭來看看誰沒有帽帶,就知道是誰。楚王聽了,忙命不要點燭,卻大聲向各人說「寡人今晚,務要與諸位同醉,來,大家都把帽子除下來痛飲」。」於是各官除掉帽子,楚王命令點燭,都不戴帽子了,也就看不出是誰的帽帶斷了。席散回宮,許姬怪楚王不給她出氣,楚王笑說「此次宴會,目的在狂歡,酒後狂態,乃人之常情,若要追究,豈不是大煞風景,豈是宴會原意。」許姬聽說,方服了楚王裝糊塗的用意,這就是有名的「絕纓會」。後來楚王伐鄭,有一健將獨率數百人,為三軍開路,斬將過關,直逼鄭的首都,使楚王聲威大震,這位將軍後來承認他就是當年揩許姬油的那個人。在人生中,人們定會遇到許許多多令自己「難堪」的情境,對此,人們可以藉助於「糊塗」「忍讓」一下,不過於斤斤計較,暫時「吃點小虧」,作點「退卻姿態」。這種「糊塗」,可以讓你有更多的時間去享受人生,具有「保護自己」的功能。裝糊塗在人際相處上很重要。心胸開闊些,寬容大度些,也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如果發生意見不一致,爭論一陣,見不出高低,便不必再爭論了。沒有多少原則性的大是大非,何必非爭個清楚明白呢?你知道自己的意見正確,對方同樣認為自己正確,這樣,就應當裝糊塗,讓爭論在和平的氣氛中結束。吃虧是福的做人糊塗學一個人能吃虧,是寬容大度、忍辱負重、能掘能伸的象徵。俗話說「吃虧是福」,不過,吃虧並不是輕易能做到的,需要有容忍雅量。「吃虧是福」並不是簡單的阿Q精神,而是福禍相依、付出與得到的生活辯證法,是一種深刻的人生哲學。信奉「吃虧是福」,不僅可以使自己的心胸變得寬闊,更加樂觀、積極,而且當自己遇到困難時,也能得到更多人的真心幫助。糊塗是最好的護身符。有道是「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生活中如果你要特立獨行,與眾不同,那就會有很多人對你看不慣,群起而攻之,就要想辦法把你搞得和他們一樣。因此做人就是要糊塗一些,得讓人處且讓人,事事留有餘地,這樣生活中才能不結仇,不結冤,不吃虧。花要半開,酒要半醉。做人切忌恃才自傲,不知饒人。鋒芒太露易遭嫉恨,更容易樹敵。所謂「花要半開,酒要半醉」,凡是鮮花盛開嬌艷的時候,不是立即被人採摘而去,也就是衰敗的開始。人生也是這樣。所以,無論你有怎樣出眾的才智,但一定要謹記: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不要把自己看成是救國濟民的聖人君子,收斂起鋒芒,掩飾起自己的才華。俗話說「出頭的椽子先爛」,杜甫有句名詩「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後來也不知道是哪個聰明人演繹出一個推論「出頭的椽子先爛」,這是一句老話,在客觀世界中反映了客觀的事實。一年四季,風吹雨淋,年復一年,日久天長,出頭的椽子先爛是自然而然的了。一個人事業有成、春風得意,難免鋒芒畢露。若不知收斂,一味賣弄乖巧,而小聰明,甚至逞強斗勇,定會傷及上下左右,招致底毀誹謗,最終落個聰明反被聰明誤的下場。如果糊塗一點,大智若愚,藏巧於拙,如孫臏裝瘋賣傻、司馬懿裝傻充呆,不僅保全了身家性命,而且也為最後取得勝利奠定了基礎。因此,韜光養晦,來點糊塗,則未嘗不是明哲保身之道。外表糊塗,內心清楚。三國時期的司馬懿,本來是個老謀深算、絕頂聰明的人,卻總喜歡裝糊塗。當年他在五太原,憑藉一套大智若愚、軟磨硬泡的陰鷙功夫,終於拖垮了老對手諸葛亮,居功至偉,在國內也權傾一時。正因為功高震主,少不得引來同僚的妒忌和朝廷的猜疑。這種情況下,司馬懿乾脆裝起糊塗來,以病重為由長期在家休假,給人製造一種他行將就木的假象。但他的對頭們還是不放心,派了個人以慰問病情為由刺探司馬懿的虛實。司馬懿乾脆將計就計、順水推舟,真的裝出一副日薄西山、氣息奄奄、病入膏肓的樣子,接待來使,演出了一幕生動的活劇,在司馬懿的策划下,來人果然被矇騙過去了。回去就說司馬懿病勢沉重,將不久於人世,於是司馬懿的政敵們終於放鬆了警惕。就在這個時候,司馬懿暗中培植羽翼、廣羅親信,神不知鬼不覺地布置自己的兩個兒子抓住了京師楚軍大權。後來瞅准一個時機,發動了「高平陵之變」,幾乎將曹家的勢力一網打盡,至此魏國軍政大權盡數落司馬氏手中。一個充分運用糊塗學的技巧,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穫,也不失為保全自己的手段。所以對聰明人來說,正確的態度是「該清楚時就清楚,偶爾也要裝糊塗」。這也是一種出色的人生智慧。吃虧是福心中留。吃虧是福關鍵在於心,在於不計較小小得失。生活中,懂得吃虧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對於生活中由於爭端而吃點虧,最好的做法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因為每個人生活中都會有不順心的時候,但你能在這個時候盡量忍讓,不惹事端,多考慮對方的感受,多感謝他們平時對自己的幫助和支持,這才有助於以後工作的發展。工作中,有些工作不是分得很清,誰多做?誰少做?如果大家都想佔便宜,那肯定有許多事情就沒有人去做,這樣的結果是你們這個集體的名譽受到影響,真所謂佔小便宜吃大虧,如果大家都不怕吃虧,有什麼事情都搶著做了,也許這次你吃虧了,也許下次他吃虧了,但是,工作完成了,集體榮譽有了,大家感情融洽了,工作氛圍好了,相比下來,雖然吃點小虧,還是收穫了「福」。朋友相處,也是這樣,如果都想著占別人的便宜。也許你會得逞一兩次,可是時間久了,誰還會相信你這個朋友?把吃虧當福,是以一種豁達的心態接受一切。這聽起來好象是弱者的自我安慰,可實際上,這句話滲透著糊塗處世的大智慧。有這麼一個故事:1980年郵票廠有個工人受朋友之託買了10版第一輪的生肖猴票,錢是這個工人墊付的,一共64元。64元在當年來說不是個小數目,沒想到那個朋友忽然說不要了,沒撤,這哥兒們只能自認倒霉,把10版猴票拿回家壓了起來,1991郵票市價暴漲,猴票翻到了10萬元一版,這哥們因虧得福,64元變成了100萬元。其實,吃虧與佔便宜,正如禍福相倚一樣,是互相依存、相互轉化的。不過得與失的互為轉化的效果,有時也並不是馬上就可以見到的。但沒有今天的「付出」又怎麼有日後的「回報」呢。生活中,那些常怕自己吃虧,總是斤斤計較,處處較勁,為蠅頭小利也要與人爭得面紅耳赤的人,不防多想想「吃虧是福」的道理,這對今後的人生會大有裨益。因為,它們是你的跑不掉,不是你的爭不來。當糊塗時就糊塗。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很多時候不愛吃看見的小虧,反而吃了看不見的大虧,正所謂「抓了芝麻、漏了西瓜」。其實如果想順利解決這些小事情,辦法只有一個,以「吃虧時就糊塗一下」當自己做人的原則,凡事多謙讓別人一些,自己吃點小虧,就萬事大吉了。人生在世,即使什麼也學不會,也得學會吃虧,只要學會吃虧,你就煩惱從不上身,遇事遊刃有餘,心底坦坦蕩蕩,吃飯有滋有味。這種神仙般的滋味,是愛佔小便宜的人根本體會不到的。忍是彎曲的藝術。生活中涉及大原則的事情不多,許多矛盾和糾葛,大多是生活小事,因此我們更應該學會忍,學會謙讓。忍不是表面的忍氣吞聲;忍是一種負責和擔當。忍,並不是目的,而是一種糊塗手段。不能忍,便不會糊塗,不會糊塗,也根本忍不下去。忍讓是一種修養,生活中離不開忍,英雄等待出頭之日,而要忍,別人打你耳光需要忍,甚至連夫妻生活也需要忍。忍中具有道德、智能、忍中具有真善美。在忍中不覺得苦,不覺得累。所以忍是一個人生存的第一能力,能屈能伸方為大丈夫本色!怎麼樣去忍呢?答案就是學會彎曲的做人藝術。山路十八彎,水路十八盤,人生之路也必定充滿了荊棘坎坷,這就決定了我們在人生旅途上不僅要有挑戰困難的決心,更應具有一顆學會彎曲的心。有一對夫婦,他們的婚姻正瀕於破裂的邊緣,為了重新找回昔日的愛情,他們打算做一次浪漫之旅。如果能找回就繼續生活,如果不能就友好分手。不久他們來到一條山谷,這是一條東西走向的山谷。山谷很平常,沒什麼特別之處,唯一能引人注意的是,它的南坡長滿松、柏等樹,而北坡只有雪松。這時,天上下起了大雪,他們支起帳篷,望著紛紛揚揚的大雪,他們發現由於特殊的風向,北坡的雪總比南坡雪來得大,來得密。不一會兒雪松上就落了厚厚一層雪,不過當雪積到一定的程度,雪松那富有彈性的枝丫就會向下彎曲,直到雪從枝上滑落,這樣反覆地積,反覆地彎,反覆地落,雪松完好無損,可其他的樹,因沒有這個本領,樹枝被壓斷了。南坡由於雪小,總有些樹挺了過來,所以南坡除了雪松,還有柏樹等樹木。帳篷中的妻子發現這一景觀,對丈夫說「北坡肯定也長過雜樹,只是不會彎曲才被大雪壓毀了」。丈夫點頭同意,過了片刻,兩人像是突然明白了什麼似的,相互擁抱在一起。丈夫興奮地說「我們發現了一個秘密,對於外界的壓力要儘可能地去承受,在承受不了的時候,學會彎曲一下,像雪松一樣讓一步,這樣就不會被壓垮」。大自然的樹如此,生活中的人亦如此。彎曲中蘊涵著豐富的哲理,它並不是倒下和毀滅,而是順應和忍耐,生活中,忍就是彎曲的藝術。懂得彎曲,是為了不折斷真正。有時候適當的彎曲是一種理智。彎曲不是妥協,而是戰勝困難的一種理智的忍讓。彎曲不是倒下,而是為了更好、更堅定地站立。彎曲不是毀滅,而是為了退一步的海闊天空;是為了讓生命鍛煉得更堅強。生活中,做人做事需要一點彈性空間,這也是糊塗學的一個道理。否則一味地硬挺,你自己累,身邊的人也累。而適當地彎曲一下,也許你一時難以解決的問題就在會你躬起的脊背上悄然滑落。忍一時風平浪靜。在現實生活中,有多少的口角、爭鬥與矛盾是出於失於忍造成呢?諸如我踩你一腳,你回我一眼,而且出言不遜,接著雙方就怒目相對,甚至大打出手。其實只要稍稍忍耐一下,便會煙消雲散。忍是一種妥協,是一種策略,但並不是屈報和投降,它其實是一種非常務實,通權達變的智慧。正如一首詩說的那樣:忍字心上一把刀,遇事不忍禍必招;如能忍住心中氣,過後方知忍字高。生活中,不能爆竹脾氣一點就著,不能針尖兒對麥芒,你倔他更犟。如果這時候我們能有意識地讓自己冷靜下來,該受點委屈就受點委屈,該忍讓時就忍讓,我們的人生也會由此進入一個更新的境界。低頭彎腰保護自己。風一吹便低俯的草,其實是飽經風霜,通過無數次考驗的的堅韌的草。人生何嘗不是如此。低頭彎腰,保護了自己,強硬只能夭折得更快。古人云:小不忍則亂大謀。堅韌的忍耐精神是一個人個性意志堅定的表現,學會忍耐、婉轉和退卻,可以獲得無窮的益處,「低頭做人」被一切真正的成功人士奉為聖經。忍是一種等待,為圖大業等待時機成熟,忍之有道。這種忍,不是性格軟弱,忍氣吞聲、含淚度日之舉,而是高明人的一種謀略,是為人處世的上上之策。一分糊塗一分超脫。一個人在處世中,拿得起是一種勇氣,放得下是一種肚量。對於人生道路上的鮮花、掌聲,有糊塗智慧的人大都能等閑視之,屢經風雨的人更有自知之明。但對於坎坷與泥濘,能以平常之心視之,就非常不容易。大的挫折與大的災難,能不為之所動,能坦然承受,則一種胸襟和肚量。生活需要無為的態度。無為與有為在《老子》一書中是很重要的,它直接的影響到我們做事的態度。所以對它關注的人很多。有為與無為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人的有為與無為是受其大腦所控制的。它們之間是可以轉化的,你可以隨意選擇有為或無為。而實際上每個人都會認為自己在實際中的有為,是正確的。因為只有有為,才能建功立業。絕對地無為(不作為)是什麼事情也做不成的。然而,有為、無為只是相對而言的。過度的作為,只會傷精勞神。只有做到了無為,才有可能大有作為。因為只有在無為的時候,人的頭腦才是最清醒的,不會受到任何條條框框的束縛,創造的過程中沒有任何條條框框的束縛,創造者的創造力才能充分有效地發揮出來。老子主張無為而為,無為即是有為,有為反而不如無為。無為要我們不將責任看成負擔,亦不因獲得而過份欣喜。「人法地,地法道,道法自然」人既存在於這個社會、這個世界。則必將擔負起自己的責任。無論是災難或是生活中小小的困難,這都是既成事實,這是無法改變的,無為的人不會怨天尤人,因為他知道怨於事無補,也不會自暴自棄,因為他也知道自暴自棄導致更大的失敗。拿得起,放得下。我們常說要拿得起放得下。而在實際行動中,拿得起容易,放得下卻難,所謂放得下,是指心理狀態,就是遇到千斤重擔壓心頭的時候能把心理上的重壓卸掉,使之輕鬆自如。生活中不順心事十有八九,要做到事事順心,就要拿得起放得下,不愉快的事讓它過去,不放在心上。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心地善良、胸襟開闊等良好的品性,才是健康長壽之本。貪圖小便宜,終究是要吃大虧的。辯證法告訴我們:有得必有失,有失才有得。「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揭示了一個恆古不變的真理。糊塗的智慧啟示人們要做到事事順心,就要拿得起,放得下,放棄是一種睿智,它可以放飛心靈,可以還原本性,使你真實地享受人生;放棄是一種選擇,沒有是智的放棄就沒有輝煌的選擇。知足者常樂。人生是否快樂,關鍵看你是否知足,知足常樂,那些總認識別人的東西都是好的人,是永遠沒有快樂的。一個人在生活中能不過分注意缺憾,知道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東西,就會快樂無比,否則,總以抱怨之心,何處不是陰雲淫雨,煩惱不盡。生活中,我們總是試圖抓住一些我們無法挽回的不幸的事情,這些東西對我們來講都是包袱,它們對我們是非常不利的,我們應該甩掉它們,應該把它們打入歷史的墳墓。你對生活 的感覺主要取決於你的選擇與追求。對於生活我們要學會以現和欣賞;對於包袱,我們要善於拋棄。所以獲取快樂不難,生活本身就是在許多的辛苦和煩惱中存續的,善於放下包袱,超越自我,歡樂就會常有。一個人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選擇快樂,既然如此,我們為什麼不對自己微笑呢?丟掉人生旅途上不必要攜帶的行李,輕鬆一些。不要因為擔憂過去而錯過了未來更好的機會。善於放下包袱,歡樂就會常在。快樂是人生永恆的主題。在你背負沉重包袱的時候,你一定要設法快樂,只有卸下了種種包袱,輕裝上陣,從容 地等待生活的轉機,不斷有新的收穫,踏過人生的風風雨雨,才能懂得放手和享有,才能擁有一份成熟,活得更加充實,坦然和輕鬆。糊塗人生有圓有缺。生活中,一帆風順是不大有的,磕磕碰碰是在所難免的,就像月亮圓圓缺缺,大海潮起潮落一樣。完美只是想像,不完美才是現實。把做人的實際還原於生活的殘缺;不要從完美的絕頂跌入痛苦的深淵,不要把太多的不可能強加給有限的你。善於接受生活的不完美的人,人生往往更加快樂。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此事古難全。月亮圓缺轉換,明暗輪迴,這是自然規律,不可更移。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看看那些貴族們、富翁們,他們腰纏萬貫,財大氣粗,出則車馬,入則紅羅,他們過得瀟洒嗎?也未見得。生活不可能像我們期待的那樣完美無缺,它有苦有樂,這就需要我們把握和控制自己。對於已經失去的,不必斤斤計較,過分追悔,逝者不復來,眼淚和嘆息不會感動上帝,也不會使人生增值,唯一可做的是接受現實,勇敢、樂觀地迎接新的生活。正視缺點。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這世界沒有十全十美的人,人們在工作、學習中總會存在這樣那樣的缺點和錯誤。有的人「聞過則喜」,有面對缺點和失誤的勇氣,並且努力糾正自己的缺點,從而使自己不斷進步,不斷完美。有的人則「聞過則怒」,對自己的錯失無改過之意,甚至否認自己存在著的錯失,結果,缺點和失誤越來越嚴重,最終發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完美主義者在做事的時候總是力求不存缺憾,哪怕是無關緊要的細節也不肯放過,卻不知要求完美是一件好事,但如果做過了頭,反而比不完美更糟糕。一個人敢於正視自己的缺點和不足,是勇氣的表現,更是智慧的體現,只有自信心不強、缺乏責任感的人才把自己的缺點造成的失敗當成是別人的負面影響所致,而在遭遇失敗時,能夠勇敢地承擔責任並理智地評價自己和別人,才是真正的智者。人生是完滿的,所以我們對於生活中種種不如意事不必介意,不必介意!人生既然是不完滿的,那麼我們對於人生中許多不完滿的人和事可以表示不煩不燥,表示容忍和大度,表示理解和寬容。學會「健忘」。很多人為記憶而活著。記憶就像一本獨特的書,內容越翻越多,而且描敘越來越清晰,越讀就會越沉迷。但是,也有很多人是為健忘而活的,過去的一切事情對他來說都是過眼雲煙和耳邊風,不計較過去,不眷戀歷史,不歸還舊帳,只顧眼前的現在。健忘人生未嘗不是一咱幸福。因為人生並不像期望的那麼充滿詩情畫意,那麼快樂自在。人生中有許多苦痛和悲哀、令人厭惡和心碎的東西,如果把這些東西都儲存在記憶之中的話,人生必定越來沉重,越來越悲觀。實際上的情景也是這樣,當一個回憶往事的時候就會發現,在人的一生中,美好快樂的體驗往往只是瞬間,佔據很小的一部分,而大部分時間則伴隨著失望、憂鬱和不滿足。既然如此,健忘有什麼不好呢?它能夠使我們忘掉憂怨,忘掉傷心事,減輕我們的心理重負,凈化我們的思想意識;可以把我們從記憶的苦海中解脫出來,忘記我們的罪孽和悔恨,利利索索地做人的享受生活。那我們在生活要學會忘記什麼呢?糊塗學提倡一要忘記仇恨。一個人如果在頭腦中種下仇恨的種子,夜裡夢裡總是想著怎樣報仇,他的一生可能都不會得到安寧。二要忘記憂愁。多愁善感的人,他的心情長期處於壓抑之中而得不到釋放。愁傷心,憂傷肺,憂愁的結果必然多疾病。三要忘記悲傷。生離死別,的確讓人傷心。一個人如果長時間的沉浸在悲傷之中,對於身體健康是有很大影響的。「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有何快樂可言?學會健忘才能活得瀟洒自如。勸君不妨該忘記時「忘記」一下,該糊塗時「糊塗」一下。以退為進的辦事糊塗學。做人難,辦事更難。因為任何事情都是人辦的,要想把事搞通,必先把人搞定。所以,辦事的藝術也是處人的藝術!一個人若能在紛繁複雜的環境中措置裕如地駕馭人生局面,做到逢凶化吉,遇難呈祥,把不可能的事變為可能的事,最後達到成功之目的,需要牢記一個"退"字。退是一種糊塗謀略,更是一種維繫生存的手段。面對千難萬阻,要順順利利地辦成事,不來點"糊塗"怎麼行!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頭。"低頭"給人以懦弱和畏懼的感覺,可事實並非如此,有時候適當的低頭,是一種處世之道,是人生的糊塗大智慧。生活中,我們在應該保持低頭時就低頭,往往辦事比較順利。放下自己的面子。人都是有臉面的,但太顧及臉面很多時候只能是讓自己有苦說不出。"死要面子活受罪",正是對此種心態的極佳寫照。在我們生活中有許多這樣的人,他們不懂得如何拒絕別人,放不下自己的面子,"打腫臉充胖子"。本來是自己能力之外的事情也一味逞強,生怕被人瞧不起,說到底是虛榮心在作怪。古往今來有很多會辦事的人是敢於放下自己的面子的。如"多多益善"的漢代名將韓信,為成功不怕受"胯下之辱"。再如"卧薪嘗膽"的越王勾踐。古人的經驗值得注意,不要面子、不怕丟面子也是一種韜略,是成功的一個因素,就是說,必要的時候面子是可以丟掉的。在現實生活中,總有一些人為了面子奔波一生,最後留給自己的還是煩惱一堆,其實,他們輸的不是他們的個人能力,也不是他們的行為技巧,而是這個不值一錢的薄薄的臉面。無事也登三寶殿。中國人串門子落座之後愛說這樣一句話:無事不登三寶殿,言外之意是有事相求來了。其實這正是台下功夫不到家的一個明顯例子。會處事的人常常無事也登三寶殿,平日很注意與人保持聯繫--哪怕一個電話也好,讓別人知道,他們在自己心目中佔一席之地,如果非到有事才找人,未免顯得太過功利主義,未免惹人反感。因此糊塗學提倡平時多套交情,多找路子。不然生活中有事相托才打電話,不免令人懷疑在利用自己,至少,這種情形無法發展成健全的人際關係。因此平時常 到朋友家做做客以加強聯繫溝通有無,看來還是必要的,但也要把握一定的分寸,懂得做客的學問。首先,預約的拜訪要嚴守時刻,別忘了"浪費別人的時間等於謀財害命",預約的拜訪不能準時赴約,要提前掛電話通知,即使責任不在自己,也要道歉。其次,在朋友家做客,受歡迎的也不要大大咧咧地徑直坐到席上,等人時,不要左顧右盼,主人奉茶之後,先擱下來,講究禮貌。生活中無事也登三寶殿,純系拉家常和感情投資。所以,對方萬一是自己想請求幫忙的對象,即使是平常無事相托時,也有必要認真地保持聯絡。倘若是平時保持著聯繫的對象,即使是困難的請求也容易開口提出,而對方也必定不會覺得自己遭利用,並能輕快應允協助。反過來說,如能保持無事相求時也能輕鬆相互聯絡,才是最理想狀態。常言道:人情賣給熟面孔。給不給面子往往是熟人之間的事。因此,與人拉關係、套近乎,光是厚臉皮不行,死磨硬泡更談不上,必須講究方法,講究步驟。與對方拉上關係,日久天長的感情投資,辦事自然就會順利。 以和為貴的社交糊塗學。事業的成功,一半取決於人際關係的成功。在龍蛇雜處的社交場合里,表現得太過激烈,容易惹來麻煩;表現得太過柔弱,又無法佔有一席之地。聰明的人要運用社交手腕得到好人緣,得到別人的肯定,要學會如何與他人以和為貴地相處。糊塗學認識以和為貴的"宗旨"是一種靈活性,既能夠堅持原則,又能夠靈活應用,不失變通的交際智慧。生意場上和氣能生財,交友社交以和為貴,對待事情心平氣和,"和"是一種態度,一種境界,是一種以柔克剛的力量。宰相肚裡能撐船。寬容不是害怕,不是懦弱,不是窩囊,不是無能,而是一種豁達,一種度量,一種"將軍額前能跑馬,宰相肚裡可撐船"的寬廣胸懷。寬容並不是對他的恩賜和無原則的寬恕,而是一種理解,一種將心比心,人要有度量,凡事看得淡一點,不那麼斤斤計較的話,就省去了許多力不從心的煩惱。得饒人處且饒人。古人云:冤冤相報何時了,得饒人處且饒人。這是一種寬容,一種博大的胸懷,一種不拘小節的瀟洒,一種偉大的仁慈。為人處世,當以寬大為懷。生活在相互寬容的環境中,是人生的幸福,會使你忘卻煩惱,忘卻痛苦。寬容是一種處世哲學,寬容也是人的一種較高的思想境界。學會寬容別人,也就懂得了寬容自己。糊塗學認識享受寬容的幸福,就應該學會寬容。寬容他人對你的嘲笑,寬容朋友對你的誤解,寬容領導對你的錯怪。寬容一切你該寬容的,你會覺得你的心海寬闊得可以容納山川大海,你會覺得你變得越來越豁達高尚。每個人都生活在人群之中,有人的地方,自然就有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和衝突,生活中的人是最現實不過的,為了生存,彼此必然含有利益衝突,有利益衝突,就必然有大大小小的矛盾分歧。更進一步說,社會中的人,並非每個人都有聖哲,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懂得寬容,如果每個人都懂得寬容,那麼社會也就無需"寬容"這個字眼了。寬容是一種財富,擁有寬容,是擁有一顆善良、真誠的心。對於別人的過失,必要的指責無可厚非,但能以博大的胸懷去寬容別人,以寬容之心度他人之過,做世上精彩之人。君子不計小人過。君子之所以為君子,就在於他能容納小人。常言道: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這就告訴我們,如果對事物的觀察太敏銳,就會覺得他人渾身都是缺點,不值得與之交往;另一方面,旁人也會對他的過分挑剔,感到難以忍受,而不願意追隨他。實際上,越是污穢的土地,土質越肥沃,有利於萬物的生長;同樣,水流過於清澈,就很難產生魚類。所以說,君子要有寬宏的度量,不自命清高,要能夠忍讓,能夠接納世俗乃至醜惡的事物,這就是"君子不計小人過"的實質。讓人一步天地寬。林則徐有一句名言:海納百川,有容乃大。與人相處,有一分退讓,就受一分益;吃一分虧,就積一分福。相反,存一分驕,就多一分屈辱,佔一分便宜,就招一次災禍。所以,君子以讓人為上策。要做到忍讓,就必須具有豁達的胸懷,在為人處世,待人接物時,不能對他人要求過於苛刻。應學會寬容、諒解別人的缺點和過失。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有氣量,不能心胸狹窄,而應寬宏大度。特別是在小事上,如果寬大為懷,盡量表現得"糊塗"一些,便容易使人感到你通達世事人情。古人說得好: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這才是真正的英雄。只有頭腦簡單的無能之輩,才會為芝麻綠豆大的小事各不相讓,爭得面紅耳赤。而能放手時則放手,得饒人處且饒人,才正是心胸豁達、雍容雅量的成功者所應具備的高貴個性。
推薦閱讀:

人生難得糊塗,人生亦難得明白
鬼節這些忌,到那天可別稀里糊塗給犯了
活得糊塗一點,活的瀟洒一點,活得的快樂一點

TAG:生活 | 糊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