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對了嗎?》系列連載——糖尿病患者六大飲食原則
06-02
糖尿病患者難道一點糖都不能吃?其實,糖尿病飲食控制中,控制糖的攝入只是一部分內容。他們比正常人需要更全面的營養,飲食搭配要合理、平衡。因為如果吃不好、吃不對,就會造成血糖波動,這比單純的高血糖還要危險。糖尿病患者到底該遵循哪些飲食原則?●原則一:食物多樣化谷薯是基礎 主食可以為人提供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主食體積大,增加飽腹感,對控制體重有利;主食所含的澱粉被人體消化後,要經過複雜的代謝過程,最終轉化為葡萄糖,可以避免低血糖反應,又不會使血糖升高過快,尤其是燕麥、蕎麥、玉米等粗糧蔬菜可以為人體提供無機鹽、維生素及膳食纖維。此外,人每日必須吃菜,特別是綠葉菜的葉和莖。 水果一直是糖尿病患者的心頭痛處,針對如何健康吃水果,於康教授建議:「根據病情掌握時機,選擇種類控制數量。」首先,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穩定後,即餐後2小時血糖在11.1毫摩爾/升以下,糖化血紅蛋白小於7.0%時,可以適量進食水果;若血糖水平較高且近期波動較大,就暫時不食用水果。其次,水果不要和正餐合吃,而應作為加餐,可以在上午10點或者下午4點左右食用。同時,應該選擇含糖量相對較低、升高血糖速度較慢的低糖水果,如草莓、柚子、西瓜、獼猴桃等,同時也結合自身實踐經驗做出選擇。另外,專家也為您分了類:中糖水果常見的有蘋果、桃、梨,偏高糖水果如菠蘿、火龍果,高糖水果則有熟香蕉、荔枝、葡萄、甘蔗、紅棗。此外,糖尿病人每天食用水果的量不要超過200克,同時相應減少25克(生重)主食。這是食物等值交換的辦法,以使患者每日熱量攝入的總量保持不變。●原則二:多飲水多排尿 認為少喝水才好,是很多糖尿病患者的認識誤區。由於血糖濃度過高,迫使身體增加尿量以排泄過多的糖分,而尿排得多,身體丟失水分也變多,才不得不多喝水,這是身體的一種自我保護措施。 如果腎臟、心臟沒有疾病,也不存在水腫及其他限制飲水的情況,糖尿病患者應注意多飲水,每日保證6至8杯水 (1500至2000毫升)。同時,要養成定時喝水的良好習慣,尤其是在夏天,不要等渴了再喝。 ●原則二:適量選擇優質蛋白質 糖尿病患者由於體內分解代謝增強,蛋白質消耗量大,因此應適當提高膳食中蛋白質的含量。對於有糖尿病腎病等併發症的患者,由於高蛋白飲食可加重腎小球病變,因此應適當減少蛋白質攝入量。 專家給出四點建議:第一,確保每日一個雞蛋、250至500毫升鮮牛奶或酸奶。第二,每周吃2至3次魚,每次吃150至200克,最好是深海魚。第三,適量選擇低脂肪肉類,每日100或150克。第四,每日攝入約50至100克豆製品。●原則四:減少脂肪攝入攝入過多富含脂肪的食物會產生多餘的熱量,可能導致體重增加。有大量研究數據表明,吃超量脂肪會降低人體內胰島素的活性,使血糖升高;而減少脂肪(特別是飽和脂肪酸)的攝入也會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的風險。 在日常飲食中,糖尿病患者要做到盡量不吃動物油,控制植物油用量;吃瘦肉,吃雞鴨肉時要去掉外皮和脂肪層;多用煮、燉、氽、蒸、拌等少油的方法烹調食物,不用油炸、油煎等方法烹調食物;少吃堅果、奶油糕點、速食麵等食物。 ●原則五:減少單糖雙糖的攝入 單糖和雙糖都是對糖尿病患者具有「潛在危險」的物質,單糖如葡萄糖、果糖等,雙糖如蔗糖、麥芽糖等。人體對單糖和雙糖的吸收比多糖(澱粉類)要快得多,它們在腸道里不需要消化酶就直接被吸收進入血液,可以使血糖迅速升高。過多的攝入含單糖和雙糖的食物,可能導致胰島素分泌不敏感,加重糖尿病的病情,還可使體內甘油三酯合成增強並使血脂升高。少攝入並不意味著絕對禁止,如果糖尿病患者發生低血糖反應,應及時補充糖分以迅速升高血糖值。 飲食中,糖尿病患者要警惕藏在點心、麵包、餅乾、水果罐頭裡的糖分;烹調時盡量不加糖;不喝含糖飲料,包括含糖的牛奶和酸奶;不食用大量蜂蜜。●原則六:減少鹽分的攝入 過多的鹽能增加澱粉酶的活性,從而促進澱粉消化和小腸吸收遊離葡萄糖的作用,引起體內血糖濃度過高。如果糖尿病患者長期攝入過多的鹽,不但會加重糖尿病病情,還會促使患者並發高血壓疾病。因而,糖尿病患者應控制鹽的攝取,在煮菜時應少用鹽、醬油、雞精、番茄醬等調味品。同時,盡量食用新鮮食物,避免吃魚罐頭、肉罐頭、鹹菜、鹹魚、鹹蛋、香腸、火腿等食物。 本文摘編自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你吃對了嗎?》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三高患者可喝雜糧粥(祝您健康)
※腫瘤患者要如何調整飲食「忌口」
※糖尿病患者宜常吃哪些主食
※糖尿病患者應該注意哪些事項?
※每10個中風患者就有4個抑鬱了!這幾類人最該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