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意外,今年奧斯卡影帝將屬於這部電影

突然想到《斷背山》中米歇爾看到丈夫和舊情人火熱的那個眼神,當年奧斯卡最佳女配敗給蕾切爾·薇茲(《不朽的園丁》),此後她又提了兩次女主,《藍色情人節》和《我與夢露的一周》。

今年奧斯卡三大熱門,《愛樂之城》《月光男孩》我們之前都已經做過推送。而第三部,《海邊的曼徹斯特》,也是今年影帝的最大熱門,我們今天就讓非常喜歡它的安東來跟大家談一談。

------

《海邊的曼切斯特》在去年1月的聖丹斯電影節大放光彩,隨後被亞馬遜高價買走,並如願挺進了年底的奧斯卡大戰。

作為目前奧斯卡最佳影片三強之一,相比《愛樂之城》和《月光男孩》,《海邊的曼切斯特》顯得有些中庸。

論氣勢,《愛樂之城》是大眾首選;想要革新求變,《月光男孩》有望爆冷門。

但是,個人而言,我卻更喜歡《海邊的曼切斯特》,一如導演肯尼斯·羅納根習慣使用的古典配樂,意蘊悠長,深藏不露,整部電影把情節劇拍出了小津般的剋制,剜心剖肺之痛,全都掩映在波光平湖之下。

導演肯尼斯·羅納根

卡司最終圈定後,導演把第N版劇本給了男主卡西·阿弗萊克,看完後他對導演說:讀完就像你坐在我的胸口!

注意導演的身材和噸位

是的,整個故事是沉重的。所以在導演後期的潤色中,悲傷的基礎色之上,它竟然也有很多有趣的亮色。

電影緣於馬特·達蒙和另一個好基友約翰·卡拉辛斯基的一個想法,這兩位12年還"背"著大本合寫了《應許之地》的劇本,並找來了范桑特執導。

馬特·達蒙與約翰·卡拉辛斯基

故事最初的概念是,一個不務正業的混混,被鄰里嫌棄離開,因為哥哥去世,要撫養七八歲的侄兒他不得不回到家鄉重新面對生活。

當時的安排是達蒙執導,約翰主演,為此他們還找到了羅納根來寫劇本。

劇本一寫就是兩三年,最後因為日程衝突,導演、主演換了幾輪,因為拍攝《火星救援》,馬特將男主讓給了卡西,轉居製片人之職,到2015年電影才開始拍攝。

所以,頒獎季卡西的獲獎感言常常開玩笑說,感謝馬特做了一個這麼"明智"的決定。

卡西·阿弗萊克也憑藉本片成為今年奧斯卡影帝陣營的頭號種子,包攬了前哨各色獎盃(除了演員工會)。

對於突如其來的演技讚譽,卡西特別實誠:你們老問我為什麼演技這麼好,其實真正好的是導演。

這是謙遜之辭,卡西眾多獎盃壓身,如果奧斯卡成功問鼎,他和他哥大本還會創造奧斯卡的一個新紀錄,史上首對獲得奧斯卡的兄弟。所以,為求公平,這裡暫且按下對他的讚美,先說說舵手。

本·阿弗萊克與卡西·阿弗萊克

2.

這個被《滾石》雜誌稱之為"美國版小津安二郎"的紐約客又是何方神聖?

這部電影之前,戲劇出身的羅納根已經有兩部導演作品,2000年處女作《請再靠近我》問世--

這部作品的執行製片是馬丁·斯科塞斯,當時馬克·魯法洛還不是綠巨人,一臉膠原蛋白,和勞拉·琳尼扮演一對姐弟。

《請再靠近我》大獲成功,提名奧斯卡最佳劇本和最佳女主,馬克·魯法洛也由此開啟了職業黃金期。

五年後,也就是2005年,羅納根積攢力量,完成了第二部作品《瑪格麗特》的拍攝。

這部電影堪稱羅納根迄今為止最恣意的作品,無論是劇情鋪展,還是鏡頭語言,都顯見其野心。

但這部作品卻成為其職業生涯一段漫長的噩夢。

如果非要找一個類比的話,想想一再跳票的《羅曼蒂克消亡史》,然後乘上5。但是程耳之於他還算小巫見大巫。

影片2005年完成後,後期便陷入了漫長的拉鋸戰,這一拖就是6年時間,各方爭論的焦點是,電影的最終剪輯權,中間甚至對簿公堂。

最終在2011年,片方不顧導演反對,公開發行了150分鐘版本,也就是大部分觀眾看到的版本(即便是這個版本,個人認為,它已經稱得上一部傑作)。

除了這個版本,還有一個186分鐘的導演剪輯版,目前尚未看到。

這一工程究竟是多麼漫長?

你可以對比一下馬特·達蒙的變化,電影拍攝時是05年,那時候馬特·達蒙是這個樣子的--

等到11年上映,達蒙已經變成了這個樣子--

一朝蛇咬,羅納根回歸舞台。直到馬特·達蒙找到他重新出山,當時能給的最大的許諾就是,導演有完全的控制權,可見《瑪格麗特》留下的傷害有多深。

實際上,經典好萊塢時期都是大片廠說了算,即便是現在,作者理論已經瘋狂發展這麼多年,能有剪輯權的導演沒有幾人。

另外,作為商業產品,片廠會組織調研以及試映,這些都是要根據市場反應進行調整,所以,有沒有最終剪輯權是一回事,最終剪輯權有多大還要另說。

羅納根在紐約電影節期間的一次採訪中透露,《海邊的曼切斯特》沒有做試映,有沒有調整?他特別直率:"沒有,這就是為什麼我不做試映。"

羅納根是劇作家出生,活躍在紐約的圈子裡,藝術訴求強烈也特別堅持,連劇本都是規規整整,精確到電影里幾乎每一個細節、每一句台詞都完整體現在劇本里。

羅納根曾擔任《紐約黑幫》編劇

演員不能臨時發揮,包括他所習慣的多人同時說話的場景,每個人的台詞都是一句一句設定好的,所以當他交給馬特·達蒙足有4000頁的一稿後,嚇得達蒙趕緊讓開,邀請他親自執導:這已經完全變成你的故事,我不敢染指。

首先,內容上,如果你看過導演前作《請再靠近我》的話,最初的劇本概念其實和那部電影很相似。

《請再靠近我》講述的是,馬克·魯法洛飾演的舅舅和小外甥之間的故事,

《請再靠近我》

而在《海邊的曼切斯特》中,羅納根為免重複,將7、8歲的小侄子改成了一個青春期少年,片中兩人關於戀愛、啪啪的話題也成了笑料最多的地方。

《海邊的曼徹斯特》

其次,結構上,羅納根採取了雙線敘事,加入了大量閃回,過去和現在兩條故事線穿插、並行。

不過,調整到現在這個架構可是糾結了很久。起初,電影是按照線性發展,從過去到現在一點點敘述,後來他自己也被bored到看不下去,鏟雪的畫面跳到腦海中,於是把一條線從中間折起來,雙線並置。

《海邊的曼徹斯特》中穿插著大量閃回

最重要的一點是,也是羅納根敢穿三部電影的作者特質,那就是片中無處不在的生活細節。

比如,影片中男主角李接到電話回去,在車上和校長通話信號中斷,這是導演實地考察發生的事情,他把這個細節放在了劇本里。

再比如,影片那場悲劇發生後,也出現了一個讓人哭笑不得的生活細節(雖然不相信劇透,但還是不想過早透梗,看過的可以留言交流)。

這種精確,或者說刻意,和電影中無處不在的生活感似乎相悖。但這些閑筆恰恰是導演的長項,也成為穩固電影稍顯戲劇化的情感內核的堤壩,看似無意實則把整個劇情牢牢地摁進了土裡。

單聽劇情你可能會覺得是個電視連續劇的情節,類似馬景濤+瓊瑤那種級別的情節劇,但真正看下來,它生活到不像話,每個人都真實可觸,以至於到最後,角色拚命忍住悲痛,作為觀眾的你(是的!我)已經忍不住流下了眼淚,面對生活試問誰能全身而退?

比較羅納根的三部作品,你會發現很多一以貫之的東西。

比如,他比希區柯克還狠,每部作品都會親自參演,還不是找茬遊戲,都是有台詞的角色。

《海濱的曼徹斯特》中,羅納根飾演一個與卡西阿弗萊克發生爭執的角色

再比如,三部作品都是開場沒多久就會出現一場慘劇,以考察人在極端情況下的反應。

但是,從氣度上說,雖然我很喜歡《海邊的曼切斯特》,但它其實回歸到了第一部作品的小格局,溫情和殘忍比例得當,卻少了《瑪格麗特》的大膽(討論這部電影需要另起一文,先按下)。

3.

下面說說演員的表現。

前面說到,凱西的演技已經被贊,這裡不想贅述。雖然前不久的演員工會,國民男神丹澤爾·華盛頓小爆冷拿走男主角,但奧斯卡二輪投票中,演技獎項是大家都能投,所以,這個影帝百分之九十九還是卡西的。

除了男主,這部電影其實還有很多值得稱道的地方。比如前面說到的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導演,包括配樂都很精彩。

當然,《海曼》還拿了另外兩個演技肯定,一個是年近十七歲的小哥盧卡斯·赫奇斯,拿了最佳男配角。

還有早該拿獎的米歇爾·威廉姆斯,這次提最佳女配。

先說這位小哥。

要說此前的作品,最有名的可能就是粉紅泡泡包裹著的《月升王國》和《布達佩斯大飯店》,導演是韋斯·安德森,雖然是小配角,但年紀輕輕能搭上安德森的自行車,已經是很厲害啦。

《布達佩斯大飯店》

不過,演技初露的話還要數14年的政治驚悚片《殺死信使》,他片中扮演鷹眼傑瑞米·雷納的兒子,可惜那部片子沖奧失敗。

《殺死信使》

Anyway,你只要看過他的採訪,就會發現這個靦腆的傢伙和電影里的渾小子完全不同。導演也在採訪中力挺:"生活中他和電影中完全不同,你們看到的完全是演員的表演和塑造。"

比如,小哥和卡西在片中扮演一對叔侄,片中扮演父親的則是小熒屏低調帥了幾十年的錢德勒。採訪中,小哥不止一次被片中的叔叔和爸爸diss。因為嘴遲頓了幾下,被爸爸父愛般地"訓斥":"你丫別說了。"雖然是玩笑,小哥還是臉紅了。

片中,小哥腳踏兩隻船,這邊帶著一個女朋友回家過夜,另一邊以樂隊練習之名想要趕緊全壘打,最後還不惜把叔叔拉進來牽住女友的媽媽,好安心在樓上啪啪。

但實際情況是,小哥在拍攝期間迎來了自己的畢業舞會,好不容易約到一個高年級的姐姐還在最後關頭被姐姐嫌棄放了鴿子,導演最後看不下去還去找姐姐談判。

相比片中的表現,突然覺得一顆演技派正在誕生。

插句話,馬特達蒙本來要演叔叔的,如果是呆萌演,有沒有覺得小哥和呆萌更像叔侄倆?

當然。最後我想重點說說本片最動人的一場戲,男主李偶遇米歇爾扮演的前妻蘭迪,以及三場戲成功鎖定女配提名的米歇爾·威廉姆斯。

第一段發生在過去,兩人如膠似漆;第二段發生在婚後不久,變身包租婆,深夜轟走丈夫的狐朋狗友;第三場發生在現在,兩人偶遇。

每一場戲都精彩到讓人罵娘。

特別是最後一場,兩人小心翼翼,同為傷心人,因為一場慘劇而被迫分開,兩個人明明還愛著對方,但彼此知道再也撫平不了對方心裡那道傷口,但出於愛,還是要竭盡全力試一試。

蘭迪想要讓李好受一點,想要一起吃頓飯,但對李來說,這又是個極其痛苦的會面。他想要逃開,又不想前妻感覺被無視、被傷害,兩個人就這麼互相試探著,每一個細小的動作,都讓人感同身受兩人肩上的重擔,負重到滿身傷痕還是想要輕柔地握住對方的手,只求對方能好受哪怕一點點。

可是,一切又哪有這麼容易?

米歇爾·威廉姆斯雖然戲份不多,但每一幀都絕對是大師級的表演,即便是零星的片段,比如預告片中轉身擦淚的畫面,讓人分分鐘想要跟著飆淚。

突然想到《斷背山》中米歇爾看到丈夫和舊情人火熱的那個眼神,當年奧斯卡最佳女配敗給蕾切爾·薇茲(《不朽的園丁》),此後她又提了兩次女主,《藍色情人節》和《我與夢露的一周》。雖然沒中,但論演技,這位女演員絕對是好萊塢中生代的佼佼者。

《斷背山》

為拍這部電影,米歇爾實地體驗了一段時間,學習當地人說話的姿態,包括怎麼推嬰兒車。影片主場地曼切斯特這個地方的口音很獨特,除了卡西得天獨厚的優勢,米歇爾和盧卡斯都不是本地人,需要從頭學習。

可惜今年,奧維拉勢頭太猛,《海曼》唯一能輸出的演技獎項估計只能是男主卡西·阿弗萊克。

4.

最後當然還是要說一下男主卡西·阿弗萊克的哈。

和他哥一樣,卡西其實一直也被質疑長了一張poker face,不適合扮演一些情感外放的角色,但是07年《神槍手之死》的表演讓人驚艷,成功入圍當年的奧斯卡最佳男配。

同年,他還演了他哥的導演處女作,《失蹤的寶貝》,聲名更盛。

可惜之後他好像"抽風"一樣和好基友+大舅子傑昆·菲尼克斯拍了一部偽紀錄片《我仍在那兒》,片中大尺度畫面,很多觀眾覺得被侮辱,中間還被爆出性侵醜聞,儘管隨後後庭外和解,但名氣直下。

再次崛起是13年,他和"龍紋身女孩"魯妮·瑪拉出演了頗有泰倫斯·馬利克風骨的鄉村愛情懸疑電影《他們非聖人》。

今年聖丹斯,兩位再次牽手導演大衛·洛維,貢獻了又一部藝術氣質濃厚的電影,《鬼魅浮生》,片中大部分時間卡西頂著挖了兩個孔的被單,據說表演很贊。

《鬼魅浮生》

不過,其職業生涯最重要的,肯定還是這部《海邊的曼切斯特》。

電影開始,李作為守門人,在不同家庭穿梭,有人在電話上叨叨著家庭瑣事,有些人對他頤指氣使,還有人大聲暗戀著他。但是李完全封閉了自己,除了冷漠,他僅剩的情感表達就是憤怒。

作為觀眾,我們不了解這個人,想要探究他的故事。他從哪裡來?為什麼會淪落到此?這個劇本最優秀之處就在這裡,在過去和現在雙線敘事中,我們一點點靠近這個人物,慢慢想要捂熱他周圍的堅冰。

另外,劇本在現在、過去跳接的節點上分外準確,每個節點應該吐露什麼信息,觀眾對整個故事的脈絡、人物的特徵一點點豐滿起來,一個稍顯常規的故事憑空多了縱深感和滄桑感,及至影片中段,李前後如此變化的原因終於被揭開,這時候先期的鋪墊開始急速發酵,觀眾一下子明白了這一切。

過去,他只是一個小鎮傻乎乎地混小子,夫妻和睦,家庭幸福,儘管會半夜帶著狐朋狗友吵吵鬧鬧,但還算是一個無憂無慮、可愛的人;

現在的他則幾乎喪失了溝通的能力,不想說話,不敢面對舊人,不願回家。一來二去,李這個人物越來越立體,前後對比,演技上一張一弛,對卡西的讚譽屬實至名歸。

海邊的曼徹斯特,即便你不了解這個地方,單聽名字,應該就能get這是一個美麗的地方,片中更有多處類似小津的空鏡頭,反覆加強這一意象。

漁船,海港,山巒,微風。

海子有詩: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想來,這地方就是如同海邊的曼徹斯特這般。

但是,對於李來說,因為一段無法改變的過去,這種美好只是一場幻夢,哪怕哥哥不惜在死後立下遺囑,用侄子的撫養權作手段以期喚回那個傻乎乎、樂呵呵的弟弟,但是,這一切李註定無法承受,因為那場悲劇,他只能背對故鄉,背對大海和鮮花。

可導演終究還是善良的。他留下一個玫瑰色的結局。

影片最後,雖然李還是決定回到波士頓,回到他自我放逐的那個地下室,當個被人瞧不起的看門人,鎖上心門,一個人自生自滅,但這時候,沉默的李似乎溫軟了一些,他說起回到波士頓要換了房子,多一個房間,"你如果想過來可以住。"

不管多麼微小,作為觀眾,你就是想要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李即便放不下過去,他至少能稍稍放過自己。
推薦閱讀:

奧斯卡影帝加里?奧德曼:演戲是自我憎惡的解藥
馮小剛獲金馬影帝 盤點馮小剛曾經出演的電影
他演傻子獲影帝卻欠債眾叛親離:娛樂圈沒真朋友
白客有可能當影帝嗎?
怒了,這麼好看的片子,豆瓣才給8.5?

TAG:電影 | 奧斯卡 | 影帝 | 意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