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產黨宣言讀後感3000字 四篇(2)

  50年前,當馬克思、恩格斯發表《共產黨宣言》,以無比巨大的理論威力、思想鋒芒和戰鬥精神令西方統治階級發抖時,中國正在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下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淵……。

  150年後的今天,社會主義中國昂然屹立於世界東方,中國共產黨以「三個代表」的先進思想,迎接著世界變局的挑戰……

  從《共產黨宣言》到「三個代表」,濃縮了150年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更顯示著中國共產黨80年奮鬥發展的輝煌。

  80年旗幟高揚,從民族獨立,到人民解放,再到國家富強,中國共產黨始終高舉馬克思主義的偉大旗幟;80年與時俱進,以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為核心的黨的三代領導集體,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實際結合起來,指引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

  照亮征途,指引方向——80年來,《共產黨宣言》的真理之火在中華大地始終高高擎起,指引中華民族從積貧積弱走向繁榮富強.站在新世紀的起跑線上,當我們以歷史的目光洞察80年風風雨雨,回顧中華民族頑強奮起的歷程,必然發現一個堅強的民族脊樑——中國共產黨;必然發現一個偉大的思想燈塔——馬克思主義。

  1848年2月,英國倫敦瓦倫街19號一家不大的印刷所,印出了一本字數不多卻震撼世界、影響人類的小冊子——《共產黨宣言》。這本小冊子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威力,是因為它的發表誕生了一個偉大的真理——馬克思主義。

  在馬克思主義誕生以前,一切社會運動都是少數人的或者為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在《共產黨宣言》中,馬克思、恩格斯以歷史唯物主義考察了人類社會的發展進程,論述了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最終發展為共產主義的歷史必然,闡明了無產階級作為資本主義掘墓人和未來社會創造者所擔負的歷史使命。《共產黨宣言》成為工人階級鬥爭實踐的一個光輝起點。

  在黑暗的舊中國,這個光輝起點的到來,浸透著無數仁人志士的智慧、勇敢和鮮血。太平天國農民革命運動、資產階級改良運動、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這些鬥爭的最終失敗揭示,農民、資產階級改良派都不可能承擔起領導民主革命的重任。1911年,辛亥革命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但這次革命由於歷史的、階級的局限,未能改變舊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質和人民的悲慘境遇。路在何方?這依然是中國志士仁人和先進知識分子苦苦求索的問題。

  1921年7月,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中國共產黨宣告成立。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高高舉起了馬克思主義旗幟,從此,中國革命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引,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

  28年艱苦奮鬥玉汝於成,28年真理之火熊熊燃燒。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完成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歷史重任,取得了新民主主義的偉大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勝利。

  從1848年《共產黨宣言》發表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0年的時間,共產主義的「幽靈」在這個古老的東方大國化作噴薄而出的紅日,蒸蒸日上……

  歷史唯物主義揭示,每一歷史時代的經濟關係是整個社會的基礎,生產力的發展是社會變革和進步的終極原因。《共產黨宣言》的一個重要理論貢獻就是強調:無產階級奪取政權以後,要把發展生產力擺在首位。

  在中國這樣一個經濟文化比較落後的東方大國建設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的新課題。黨的第二代領導核心鄧小平指出:在社會主義國家,一個真正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在執政以後,一定要致力於發展生產力,並在這個基礎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在以鄧小平和江澤民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三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正確指引下,我國改革開放20多年取得了舉世矚目的重大成就,生產力發展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和綜合國力都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面向新世紀,江澤民總書記提出「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三個代表」是對150年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和中國共產黨80年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閃耀著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光芒。

  歷史雄辯地說明,沒有《共產黨宣言》就沒有馬克思主義,沒有馬克思主義就沒有中國共產黨,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和改革開放的今天;歷史同樣雄辯地昭示:代表中國先進社會生產力發展要求、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和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國共產黨,必將指引中華民族走向新的輝煌.與時俱進,勇立潮頭——在繼承中發展,在實踐中創新,成為中國共產黨歷經風雨永葆強大生命力的源泉.

  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的豐功偉績,有如日月經天,江河行地,改變了中國的歷史和面貌,並深刻影響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中國共產黨人的成功實踐向世人昭示:馬克思主義是顛撲不破的真理;馬克思主義只有同時代前進的步伐和各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才能煥發出經久不息的活力。

  從馬克思、恩格斯到列寧、斯大林,從毛澤東到鄧小平,從《共產黨宣言》到「三個代表」,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真理之火,之所以能穿越150多年的時空依然光芒四射、璀璨奪目,其原因就在於:這一理論深刻揭示了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並在實踐中不斷地注入新的活力。

  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一以貫之的理論品格;在繼承中發展,在實踐中創新,是馬克思主義歷久彌新,永葆強大生命力的根源所在。

  在人類文明史上,有過許多傳世名著,但沒有哪一篇能夠像《共產黨宣言》這樣牽動全世界最廣大人民的心魄。這不僅在於它第一次比較系統地闡明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還在於它鮮明闡述了馬克思主義不是僵死不變的教條,而是不斷發展的理論。正如馬克思和恩格斯在為《共產黨宣言》1872年德文版寫的序言中強調的,「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

  《共產黨宣言》發表後數十年間,馬克思、恩格斯一直注意用實踐檢驗自己的理論,在總結1848年革命經驗教訓的基礎上,闡明了不斷革命、工農聯盟、無產階級專政的思想;根據巴黎公社的經驗教訓發展了關於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的學說、關於無產階級政黨的理論,從而使自己的理論不斷豐富發展,成為嚴整的科學體系。

  列寧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時代特徵和俄國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在理論上發展了馬克思、恩格斯關於無產階級革命在主要資本主義發達國家同時勝利的設想,探索出了一條在俄國實現社會主義的道路,把馬克思主義推到新的階段。

  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同一切從本本出發、照抄照搬外國經驗的教條主義的長期鬥爭中,堅持理論聯繫實際、實事求是的原則,創造性地運用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找到了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實現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這次飛躍的理論成果就是毛澤東思想。

  以鄧小平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抓住「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根本問題,從新的歷史條件出發,深刻地揭示了社會主義的本質,找到了一條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實現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第二次歷史性飛躍。這次飛躍的理論成果就是鄧小平理論。

  面對充滿挑戰和希望的21世紀,中國共產黨面臨著巨大的新考驗。正確應對國際國內的新問題,把中國的事情辦好,完成領導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關鍵取決於黨的建設。把握時代特徵,順應時代要求,站在時代前列,「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應運而生。

  「三個代表」的重要論述,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實踐性和鮮明的時代特徵。它把進入21世紀中國共產黨必須具有的先進性集中概括出來,從根本上回答了中國共產黨「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黨和怎樣建設黨」的大問題,進一步明確了在新世紀全面推進黨的建設、繼續開創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根本要求。這樣,就使我們黨從根本上獲得了新的思想武裝。

  追溯「三個代表」的淵源和它產生的時代背景,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對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繼承、豐富,又是創造性的發展;是緊跟時代潮流,與時代特徵有機結合,與時俱進的光輝典範,從而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推進到一個新階段。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要求我們始終按照「三個代表」要求,在不斷開拓進取中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從《共產黨宣言》到「三個代表」,150多年風風雨雨,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基本精神、基本方法,也隨著實踐的發展,緊跟時代前進的步伐,保持著旺盛的生機與活力。

  面對變化了的現實,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來思考問題,進行理論創新,就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方法,就是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這正是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是馬克思主義的真諦。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精髓和活的靈魂,也是中國共產黨的思想路線,是黨永葆蓬勃生機的法寶。

  實踐永無止境;在實踐中探索真理、發現真理、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同樣永無止境;因此,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也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深刻認識、全面正確地貫徹落實「三個代表」的要求,必須始終堅持、牢牢把握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時代條件的不斷變化,社會生活的日益變動,特別是從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轉變,對黨的建設提出了許多新的課題。對黨的建設中遇到的新課題,不應當簡單地找本本上怎麼說的,而是要看是否真正代表了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是否真正代表了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是否真正代表了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說原則,這就是根本的原則;要說標準,這就是根本的標準。

  比如說,生產力的發展本身是一個新陳代謝的過程,落後了就會逐步退出歷史舞台,被先進的生產力所代替。就工人階級的某一部分而言,也可能由於新的生產力不斷出現,原先所聯繫的生產力變得落後了。為了從整體上始終保持工人階級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者,工人階級的內部結構也應該隨時相應地加以變動,不斷地向更加先進的生產力轉移。作為工人階級先鋒隊的共產黨,也應該有不斷前進的意識。

  開拓,才有出路;創新,才能發展。一個執政黨只有不斷地研究新問題,總結新經驗,努力推進黨的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才能永遠走在時代的前列。創新是人類社會的一般規律,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精神,是我們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反映。黨的生命活力是與黨有無開拓創新的勇氣和能力聯繫在一起的。「三個代表」本身是創新的產物,處處體現出創新精神,其實質是要求全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發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精神,努力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及時進行新的理論概括,在實踐中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篇四:《共產黨宣言》讀後感】

  一覺醒來馬列理論傳歐傳亞傳世界,三生有幸鐮刀斧子救人救國救中華!——題記

  懷著崇敬的心情又一次重溫了這部我最喜愛的著作——《共產黨宣言》,雖然篇幅不長,可是卻內容詳盡,意義深遠。我讀完《共產黨宣言》,心中不由得感慨而激動。這部有著深刻歷史意義的宣言,不僅對當時資本主義社會中的階級對立和鬥爭進行了深刻的分析,而且為無產階級的鬥爭指明了方向。在書中,句句發人深省且深入問題重點。馬克思和恩格斯的這部心血,即使是在一百多年後的今天,對我們分析和理解當今國際政治經濟局勢以及我國社會主義的發展,仍舊有著深刻的借鑒和指導意義。

  《共產黨宣言》並非那般枯燥,其文筆也著實是不錯的:文章邏輯之優美,內容概括之強勁,語言敘述之嚴密,讓我覺得幾乎可以把其當做語文文章訓練來閱讀;但或許因其性質的特殊,又讓我不得不以更為理性的思維去分析其真理所在。

  「一個幽靈,共產主義的幽靈,在歐洲遊盪。為了對這個幽靈進行神聖的圍剿,舊歐洲的一切勢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國的激進派和德國的警察,都聯合起來了。」這句前言中所講的,正是當時歐洲社會的普遍情況,所以正文的第一部分,馬克思和恩格斯便對「資產者和無產者」進行了分析討論。馬克思和恩格斯對此作出了科學而理性的分析,任何的時代都有對立階級的存在:自由民和奴隸、貴族和平民、領主和農奴、行會師傅和幫工。不論時代差異和階級差別,他們都有共同的屬性——壓迫者和被壓迫者。馬克思和恩格斯對於社會各階層以及政治經濟情況的實地考察和詳細分析,向後人展現了一幅清晰真實的社會現狀圖。所以我認為對於每一個信仰馬克思主義和立志為社會主義奮鬥的人而言,了解它是十分必要的。並且,馬克思和恩格斯對於社會問題的客觀性研究和描述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這是我閱讀這本書所學習到的一個重要的心得體會。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客觀地分析資產階級和資本主義社會的同時,還肯定了資產階級的歷史積極性。資產階級對於近代社會的促動作用,無疑是應當肯定的。這是一種嚴謹客觀的學術態度。故在我們今後的學習或是生活中,都應當尊重歷史,尊重事實。

  《共產黨宣言》的第二部分,著重分析了「無產者和共產黨人」,文中的話語言簡意賅,擲地有聲:「共產黨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黨相對立的特殊政黨。」「他們沒有任何同整個無產階級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他們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則,用以塑造無產階級的運動。」「共產主義的特徵並不是要廢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廢除資產階級的所有制。」……這些都成為我印象深刻的經典語句。通過嚴謹的分析,詳細的闡述,宣言讓世界上各國無產階級看到資產階級本質和弊端,明確了自己的地位和使命,促使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推翻資本主義制度,為自身乃至全人類的解放而奮鬥,實現共產主義。

  縱觀人類社會歷史的發展,總是從野蠻一路走來。資產階級的發家史,也是一部我們無產階級的血淚史。資產階級正是在通過建立海外殖民地和在國內的圈地運動,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然而,在資產階級的發展過程中,鬥爭仍在繼續,因為矛盾始終存在。這個矛盾,就是因為資產階級無情的佔有工人的剩餘價值。在《共產黨宣言》發表到現在的一個半世紀多的時間裡,人類歷史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隨著生產力的長足發展和工人階級的不懈鬥爭,當代社會經濟結構和工人階級的狀況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163年前,當馬克思、恩格斯發表《共產黨宣言》,以無比巨大的理論威力、思想鋒芒和戰鬥精神令西方統治階級發抖時,中國正在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下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淵;163年後的今天,社會主義中國昂然屹立於世界東方,中國共產黨以科學發展觀的先進思想,迎接著世界變局的挑戰……

  從《共產黨宣言》到科學發展觀,濃縮了163年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更顯示著中國共產黨90年奮鬥發展的輝煌。90年旗幟高揚,從民族獨立,到人民解放,再到國家富強,中國共產黨始終高舉馬克思主義的偉大旗幟;90年與時俱進,以毛澤東同志、鄧小平同志、江澤民同志、胡錦濤同志為核心的黨的四代領導集體,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實際結合起來,指引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

  照亮征途,指引方向——90年來,《共產黨宣言》的真理之火在我們中華大地始終高高擎起,指引我們中華民族從貧困弱小走向繁榮富強。站在新世紀的起跑線上,當我們以歷史的目光來洞察90年的風風雨雨,回顧中華民族頑強奮起的歷程,必然發現一個堅強的屬於我們人民的民族脊樑——中國共產黨;必然發現一個偉大的思想燈塔——馬克思主義。

  歷史雄辯地說明,沒有《共產黨宣言》就沒有馬克思主義,沒有馬克思主義就沒有中國共產黨,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和改革開放的今天!在人類文明史上,有過許多傳世名著,但沒有哪一篇能夠像《共產黨宣言》這樣牽動全世界最廣大人民的心魄。這不僅在於它第一次比較系統地闡明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還在於它鮮明地闡述了馬克思主義不是僵死不變的教條,而是不斷發展的理論。

  從《共產黨宣言》到毛澤東思想、從鄧小平理論到「三個代表」再到科學發展觀,160多年風風雨雨,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基本精神、基本方法,也隨著實踐的發展,緊跟時代前進的步伐,保持著旺盛的生機與活力。開拓,才有出路;創新,才能發展。創新是人類社會的一般規律,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精神,是我們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反映。在充滿挑戰和機遇的國際環境下,我們有理由相信,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只要按照胡錦濤同志關於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在開拓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一定能夠實現。

  在當今社會,認識和理解真正的共產主義,是十分必要的。雖然我們身處在社會主義社會,但是卻不一定了解真實的共產主義以及相關的理論知識。經常是道聽途說,甚至有三人成虎之勢。閱讀共產主義的理論文本,在今天仍舊是必要和必需的。不管是抱著怎樣的政治信仰與價值觀,身處於社會主義社會,身處於21世紀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並存的今天,這一切都不會過時。當然,對於共產主義我的理解還是非常粗淺的。我會在日後,課下更多地閱讀關於共產主義和中國共產黨的理論書籍,充實自己頭腦中的知識。

 


推薦閱讀:

天黑以後(一)
這一生如何過——《人生十論》讀後有感
——《我只想一個人住在你心裡》
《第一次親密接觸》讀後感
盔甲騎士,為自己出征,踏上真理之道

TAG:讀後感 | 共產黨宣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