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代的文學洛神」
蕭紅及其著作
蕭紅像。「蕭紅」是她發表《生死場》時使用的筆名,另有悄吟、玲玲、田娣等筆名□馮慧蓮近日上映的電影《蕭紅》,被指「只見八卦不見蕭紅」,八卦情事遠遠蓋過蕭紅的文學成就。事實上,蕭紅是民國四大才女中命運最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不可複製的天才女作家。與在影視中為大家熟悉的張愛玲相比,蕭紅的壽命只有張愛玲的一半,但才華和文學成就,卻毫不遜色於張愛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在蕭紅誕生85周年時,稱她是「世界上最優秀的當代女作家之一」。1942年11月20日,「雨巷詩人」戴望舒來到秋風瑟瑟的香港淺水灣,拜祭了一位女子的墳冢,寫下了短短的詩句:「走六小時寂寞的長途,/到你枕邊放一束紅山茶。/我等待著,長夜漫漫/你卻卧聽著海濤閑話。」這首語淡情濃的悼亡詩叫《蕭紅墓畔口占》,墳中埋葬的是女作家蕭紅。蕭紅原名張迺瑩,1911年6月出生於黑龍江省呼蘭縣,幼年喪母,曾在哈爾濱就讀第一女子中學,接觸了五四運動以來的進步思想和中外文學。中學畢業,為逃婚離家出走,與男友王恩甲在旅館同居,因錢財不足,王恩甲將懷孕中的蕭紅拋棄。蕭紅被困在旅館裡,沒有錢繳付食宿費,旅館老闆要把她賣到妓院。她只好給哈爾濱《國際協報》副刊寫信求救,這樣,蕭紅遇到當時任報社編輯的、她生命中重要的男人蕭軍。文學志趣相投的他們相愛並同居了,之後,蕭紅又遇上文學道路上的貴人魯迅,從此走上文學創作之路。她在23歲時,完成她的成名作——長篇小說《生死場》。魯迅評說這部小說:以女性細緻的觀察、越軌的筆致,生動地寫出了幾個農婦血淋淋的悲慘命運。後來,她寫下蜚聲文壇的長篇小說《呼蘭河傳》和一系列回憶故鄉的中短篇小說,如《馬伯樂》、《小城三月》、《牛車上》、《三個無聊人》、《王阿嫂的死》、《後花園、祖父和我》以及自傳性抒情散文集《商市街》、長篇組詩《砂粒》等。在不到十年的創作生涯中,她留下了近百萬字的作品,成為中國現代文壇一顆耀眼的明星,被稱為「文學洛神」。魯迅說,將來取代丁玲成為女作家中佼佼者的必定是蕭紅。與蕭紅同列為民國四大才女之一的張愛玲,享年74歲,蕭紅的壽命不及她的一半,但她的才華和文學成就,一點也不輸給張愛玲。蕭紅的《呼蘭河傳》,魯迅為之作序,胡風為其寫後記,出版後在文壇上引起轟動和強烈的反響。她以童稚化樸素率直的視角,女性特有的凄婉細膩筆調,散文化的小說結構,通過追憶故鄉的各種人物和生活畫面,展示她童年時代小城呼蘭河的風土人情,再現東北農村的落後、愚昧社會生活,揭示了舊的傳統意識對人性的束縛和戕害,表達了她對家鄉人民苦難境遇的深切同情。《呼蘭河傳》也造就了一種蕭紅式的獨特的小說文體。這種小說文體銜接、承續和溝通了現代文學與傳統文學。這部小說雖然不重人物性格的刻畫,也無完整故事情節,但迴腸盪氣、韻味深長。魯迅讚揚她寫出了「東北人民的對於生的堅強,對於死的掙扎,卻往往已經力透紙背」。茅盾的評價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凄婉的歌謠。」今天我們若是重讀這部小說,也會驚訝地發現,蕭紅是一位站在眾多文人前端的天才作家,她的文字並不是上世紀初的文體,而差不多是近於當代文學的幽默、諷刺和抒懷,她描寫的不單純是家鄉東北農村的黑暗和愚昧,更是對中國舊風俗、舊習慣的無情鞭撻。蕭紅是一位生在上世紀初,但懷著上世紀九十年代世界觀念的前衛女作家,她的成就不單純在於她的藝術才華和寫作技巧,還源於她短促生命的凄美個性。蕭紅與中國女性具有相似的不幸宿命,就是婚姻招致她人生的跌宕,甚至脫胎換骨的變數。當奄奄一息的蕭紅在陰暗的小旅館裡被蕭軍救出,兩人同居了六年,後來因剪不斷理還亂的情感糾葛分手。經過一番猶豫和痛苦,蕭紅把自己的情感和命運交給了另外一個男人——作家端木蕻良,結婚後兩年,他們到了香港。其時,日本正瘋狂燃燒侵華戰火,在日軍佔領香港的第三天,蕭紅因病情加重,被送進醫院,她因庸醫誤診錯動手術,不能飲食,身體衰弱。她要來紙筆,寫下:「我將與藍天碧水永處,留下那半部《紅樓》給別人寫了。」一周之後,1942年1月22日,這個凄涼的冬日,一代才女蕭紅逝去。身邊一直照看她的作家駱賓基回憶說,蕭紅在死前曾經熱切地盼望道:如果蕭軍在重慶,我給他拍電報,他還會像當年在哈爾濱那樣來救我吧……曾經愛她的兩個男人——蕭軍和端木蕻良都獲長壽,他們活到了新中國,活到了「文革」之後,但是卻都活在蕭紅的陰影里。從東北的呼蘭河到香港淺水灣,是蕭紅一生走過的路,是一個天才女作家漂泊的航跡。她讓中國北方一條平淡無奇的河流不再平凡,她生命終結的陌生之地讓世人無限追思懷想。同是民國才女,張愛玲其人其事其書,被拍了太多的影視,而蕭紅及她的作品,應該拍一部更為精彩的電影,向世人講述她完整而真實的故事。
推薦閱讀:
※別再問我什麼是八十年代
※80年代歌舞廳里第一批陪唱小姐
※生於七十年代-難忘80歐舞經典
※喇叭褲,松糕鞋,露臍裝,小蠻腰,這個夏天70年代復古風情蕩漾
※她們是香港電影里的絕代芳華,驚艷了9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