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曲名詞術語釋義及詩詞格律作法(4)

詩、詞、曲名詞術語釋義及詩詞格律作法(4)

【氣象】 宋代詩論學家嚴羽在《滄浪詩話》中提出的詩歌構成要素。他說:「詩之法有五:曰體制,曰格力,曰氣象,曰興趣,曰音節。」他所提出的「法」,是從「法度」著眼。「氣象」就是作品所具有的氣勢。它決定於詩人所處時代的時代精神、風貌和詩人自身的氣質以及傾注於作品的思想感情的深度。他舉出漢魏古詩是「氣象混沌」,唐詩與宋詩的分界是「氣象不同」,都是就時代宏觀風貌評論。 【雅詞】 宋代詞人張炎《詞源?雜論》中批評辛棄疾等豪放派詞,「非雅詞也」;同時,他又認為柳永、周邦彥等的詞,是「軟媚」「靡曼」,也不是雅正之作。他推崇姜夔詞,「不惟清空,又且騷雅。」所以說,他提出的「雅詞」是對「婉約」派詞的一個發展。他主要是從詩教角度來論詞,用風、雅來判評詞作,既反對豪放派的粗獷(從內容到形式),又反對專門言情的「艷詞」,開創「雅詞」的新風。 【清空】 宋代詞人張炎在《詞源》中說:「詞要清空,不要質實。清空則古雅峭拔,質實則凝澀晦昧」。他標舉「清空」和「質實」這樣相互對立的審美範疇,並不單純是詞的語言風格問題。他在評論姜夔詞時,對清空的特點比喻作「野雲孤飛,去留無跡」。這和嚴羽論姜夔詞所提出的「羚羊掛角」是一脈相承的。可見,他是就詞的整體藝術特性著眼,特別著重於詞的審美角度。 【質實】 它是和「清空」相對立的審美範疇。詞論家顯然不是在探討詞的內容有無以及多少、正確錯誤等問題,而是在於揭示詩人表達主觀思想感受時的藝術能力問題。這自然不單是語言問題,而是和詩人的秉賦、才能,修養等都有關係。這方面修養差,必然造成作品的藝術因素的低下,不能給讀者高度的美的享受。這就是張炎提出的「質實」的關鍵所在。 【豪放】 這是和「婉約」相對立的詞風。所謂「豪放」,詞論家雖單從氣象著眼,但根本上是在於詞的思想內容的不同,是由於詞人內心感情的激越所決定;為了適應內容情感的需要,必然打破唐五代以來詞風,另創音律,獨辟藝術境地,形成「豪放」詞風。 【婉約】 [婉約] 後人對宋詞的流派,有各種分法。明代張綖首先提出了「婉約」和「豪放」的兩分法。他說:「詞體大略有二,一婉約,一豪放。蓋詞情蘊藉,氣象恢宏之謂耳」。後來徐鐫也說:「詞體大約有二,大體婉約,一體豪放。婉約者欲其詞調蘊籍,豪放者欲其氣象恢宏」。這裡,對於婉約和豪放兩者的區分,看法是一致的。所謂「婉約」是指「蘊藉」(不論「詞情」「詞調」)、也就是說,從思想內容、音樂節律到藝術手法乃至抒情的審美特性等等,到要達到含而不露,包括深層次的意念、情感、而不是直露、粗線的情感宣瀉。從唐五代以來,從「花間」遺風到南宋姜、張等,在這方面,越益進展,藝術上境界日益高妙,蘊藉之完美,至於極境。 【情寡詞工】 明代詩人李夢陽在《詩集自序》中提出的對於當時詩歌創作傾向的批評。它主要是指出當時詩歌創作專門擬摹古代,沒有思想感情,只在字句上刻意求工。這樣的創作態度和方法,是沒有發展前途的。 【真詩在民間】 明代詩壇擬古模仿之風極盛,有「文必秦漢,詩必盛唐」之說。對於這種風氣,有些詩論家就著眼於民間創作。他們提出「真詩在民間」的口號。這也是對於過去歷來推崇《詩經》國風、漢代樂府民歌的傳統的發展。 【以筏喻詩】 明代詩人何景明提出的詩歌創作的途徑。他主張,作詩開始要學古人成法,學到手就要舍成法而進行獨創。這正如乘符渡河一般。這種主張,有著一定的積極意義。但是,掌握「舍筏」的火候並不容易。有些詩人終身無法擺脫前人的規範。 【詩有造物】 明代論詩家謝榛在《四溟詩話》中提出的詩歌創作的方法。「詩有造物,一句不工,則篇不純,是造物不完也。造物之妙,悟者得之」。它是指詩歌創作時總要形成一個完整的客體。這個客體既可以一字一句來看,但更主要是一個整體所表現的氣勢神韻,而要達到這個目的,那就要依靠詩人對客觀事物的「悟」的能力。 【意隨筆生】 明代詩論家謝榛在《四溟詩話》中提出的一種詩歌創作的理論。他認為優秀的詩歌創作是在詩人創作過程中,遂漸明確主題,形成格局,乃至完成全詩。反對先立主意,構思謀篇,再下筆創作。「意隨筆生,不假布置」。這種理論,在擺脫復古模擬的弊病 ,反對「主題先行」等方面有一定作用,但它與創作實際往往不符合。有極大局限性。 【自然為上】 明代詩論家謝榛在《四溟詩話》中提出的詩歌創作原則。「自然妙者為上,精工者次之。」它強調詩歌創作原則。「自然妙者為上,精工者次之。」它強調詩歌創作要天然自成,反對過份的雕琢加工,這和他所主張的「意隨筆生」等觀點相統一。但是,藝術創作是一個艱苦的、獨創性勞動,單純一味主張「自然為上」,顯然有著一定的片面性。 【情詞易工】 明代戲曲家何良俊在《四友齋叢說》中提出的理論。他認為文藝作品中描寫感情的語言,容易獲得良好的效果。這裡是指兩個方面。從作家來說,抒發主觀感情是切身之事,容易取得完善的表達語言、形式等;從詩者角度看,抒寫情感的語言,有強烈的感人力量,直接感應讀者的感情。 【激越?慷慨】 明代戲曲理論家的出的戲曲兩種風格。王驥德《曲律》中引康海的話說:「南詞主激越」「北曲主慷慨」。對於它們的解釋,各家意見並不一致。大致上,這是就戲曲的整體審美角度評述南、北曲的分界。它是各種因素所構成。 【詩有虛實】 明代詩人屠隆提出的詩歌創作理論。「顧詩有虛,有實,有虛虛,有實實,有虛而實,有實而虛,並行錯出,何可端倪。」他所指的「虛」大致是指「虛構」,「實」就是「實情」。詩歌創作中虛、實的錯綜複雜的關係,形成了詩歌的複雜多樣的藝術性。他的這種說法,和我們所理解的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創作方法並不相同,不能混淆。 【意?趣?神?色】 明代戲劇家湯顯祖提出的評論文藝作品的標準。他認為「凡文以意、趣、神、色為主」。這四者,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作品的總的傾向和特色。意,是主意;趣,是風趣;神,精神,亦即貫穿全篇的氣質;色,色彩,作品所具有的藝術風格。這四者缺一不可,互為因果、表裡。

推薦閱讀:

律詩和絕句的格律 
詩歌格律
詩的格律
絕句 律詩格律表

TAG:詩詞 | 術語 | 詩詞格律 | 格律 | 釋義 | 名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