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中國歷史上的太上皇們,有的自願有的被迫有的鹹魚翻了身
太上皇,是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上的一個特殊現象。一般來說,能夠享有這個頭銜的人,首先得當過皇帝,其次已經退位或是禪位,並且在世。
當然地,依據獨有的中國特色,也有跳出這三定律「神」一般的存在。
要上位「太上皇」,必然是要經歷一個過程「禪位」。除了個別受了「禪讓」思想毒的君主,諸如燕王噲,君主們大多都會把這個位置留給自己的後代或是血緣極近的人。
早在春秋時期,就有了「禪位」。當時的晉景公因為病重,立了太子州蒲即後來的晉厲公為君,只是很不幸,一個多月後,晉景公就去世了,這個「太上」君主也就沒有做多長時間。
有點接近於這個意思的著名事例,發生在戰國時期。趙國的趙武靈王傳位給兒子趙惠文王后,自稱為「主父」,主抓趙國軍事事務,這就有點「太上皇」意味了,只是從結局來看,這個步子邁得太大,最終扯到了蛋。
中國歷史上的「皇帝」稱號是從秦始皇開始的,那麼就此衍生出的中國歷史真正意義上首位太上皇,就非秦莊襄王子楚莫屬了。
但是,秦莊襄王是沒有做過皇帝的,也就談不上「禪位」,並且地,這個「太上皇」是在他死後,秦始皇追加上去的。
同樣的,生前沒有做皇帝,死後被追尊為太上皇的,還有老子的老爹李敬,那是很愛來事的唐玄宗追封的。
當然,生前沒有做過皇帝,還活得生龍活虎的不需要追封當場就可加冕的特例還是有的,這棵歷史上的獨苗就是西漢王朝開創人劉邦的老爹劉老太公。
當時的人認為,這天下不能有兩個主宰,劉邦想要朝拜劉老太公最好方法,就是抬高劉老太公的身價,而這個身價的外在表現形式就是「太上皇」了。
做「太上皇」的也不一定是現任皇帝的老爹或是長輩,有時候即使是同輩這個步驟也是可以跳過的。
晉王朝第二任皇帝白痴皇帝司馬衷,經過八王之亂的洗禮,在趙王司馬倫的「扶持」下,被尊為了太上皇,而司馬倫也由此坐上皇帝寶座。極為諷刺的是,按照輩分來講,司馬衷還是要對司馬倫叫聲叔祖父的。
當然,比較傳統的還是父「禪位」於子的方式。
比如說,後涼太祖呂光病重,為避免兒子們爭權奪位,先一步將皇位傳給了嫡子呂紹,自稱為太上皇帝,然而,等到呂光死去,害怕什麼就來什麼,該發生的還是發生了。
比如說,北魏獻文帝拓跋弘熱衷於玄學研究,看淡名利,做了幾年皇帝後,就傳位於太子拓跋宏(即後來的北魏孝文帝)。讓人膛目結舌的是,當時拓跋弘竟然只有十八歲,這應是史上最為年輕的太上皇了。
比如說,北齊武成帝高湛為了「應天象」(天空有慧星出現),傳位給太子高緯(北齊後主),自稱為太上皇帝。當時高緯年幼,實際上權力還是掌握在高湛手中。
說到高緯,也是個很會來事的主。這哥們在「太上皇」這項事業上,玩出了新的高度。
就在北齊快要滅亡之際,高緯自任為太上皇帝,將皇位傳給了太子高恆,之後還嫌不過癮,他又命高恆將皇位傳給任城王高湝,自己認領了「無上皇」的稱號。搞笑的是,任命詔書還沒下達,他就做了北周的俘虜,而這前前後後只是用了二十四天。
高緯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最短的太上皇了,也是首個在太上皇基礎上再次升階的人。
滅了北齊的北周,也是有著太上皇的存在。
北周宣帝宇文贇在二十一歲時,就將皇位傳給了年僅七歲的太子宇文闡,自稱為「天元皇帝」。然而,僅過去一年,這位年輕的「太上皇」就嗝屁了。
隋煬帝楊廣的「太上皇」封號,多少有點莫名其妙,對於他來說。
唐高祖李淵帶著軍隊攻入長安後,首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立了楊廣的孫子代王楊侑為帝,並且地,還尊楊廣為太上皇。實質上,遠在江都的楊廣極有可能都不知道自己的這個「代號」。
李淵可能也沒想到的,自己終究也是做了太上皇。在一場名為「玄武門之變」的兄弟相殘後,唐太宗李世民順利上位,李淵成為過氣式,只能以「太上皇」的名義靠邊站了。
「玄武門之變」,在唐時期還不只一場。在這場被後來人定性為神龍革命的政變中,玄武門又再次成為重中之重。
而這次被架空權力被封為「太上皇」的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大一統王朝的女皇帝武則天,上位的是唐中宗李顯。
與李顯同樣有著「六位帝皇丸」稱呼的唐睿宗李旦,和他哥哥一樣也是做了太上皇的,他最終禪位給了兒子唐玄宗李隆基。
李隆基封了李敬做太上皇,自己也做了太上皇。安史之亂中,唐玄宗逃向四川,太子李亨(唐肅宗)在靈武登基即位,玄宗就被遙尊為了上皇天帝。對於兒子的這個「越權」行為,時運不在的唐玄宗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安史之亂的主角之一安祿山建立了所謂的「燕國」,在被兒子安慶緒謀殺後,也就成了燕國的第一任太上皇以及最後一任太上皇,而且地,他還有燕國開國皇帝這一重身份,實在是「技多不壓身」啊!
唐王朝的太上皇實在是有點多,在之後的年份中,又冒出了兩位。
唐順宗李誦因為「改革」的步伐邁得太大,損害到掌權太監的利益,被宦官們趕下了台,只得傳位給太子李純(唐憲宗),自己則做起了太上皇。
唐昭宗李曄也是吃了太監們的虧,被囚禁之後,太子李裕被擁立為帝,李曄則順其自然被尊稱為了太上皇。
能夠在「太上皇」數量上與唐王朝一較高下的,也就只有宋王朝了,而且地,這個特殊位置似乎已成為了一項接力項目。
這項光榮傳統,可以追溯到北宋末年。藝術上才華橫溢的宋徽宗趙佶面對著金人的咄咄逼人氣勢,無計可施下,他將皇位傳給太子趙桓(宋欽宗),自尊為教主道君太上皇帝。顯然,這也只是想當然行為,沒過多久後,汴京被攻破,太上皇、現任皇帝都成了俘虜,非常配合地跑到北方去「打獵」了。
趙佶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成了俘虜的太上皇,當然,他不會寂寞,之後的歷史中還有人會重蹈覆轍。
緊接著北宋上台的王朝,是由宋高宗趙構構建的偏安一隅的南宋朝。趙構很有意味地將老爹遙尊為太上皇的同時,還給予了哥哥一個惠而不實的「孝慈淵聖皇帝」頭銜,至於「迎回二聖」的宣言也只能是當作口號來喊喊。
趙構不僅免費給老爹送「太上皇」冠冕,自己最終也做了太上皇。他這一生歷經風波,不時地被金人敲打,內部還不怎麼穩定,做了多年的皇帝,深感厭倦,就傳位給了收養的皇子趙眘,自稱為了「太上皇」。
其實,先前的苗劉兵變過程中,趙構就禪位過一次,只是這次波瀾很快就被平定了。
宋孝宗趙昚與養父趙構可以說是一個德行的,皇帝做久了,就膩歪,膩歪了,就想著禪位,做太上皇。而這次承接皇位的是太子趙惇,即後來的宋光宗。
趙惇與做了太上皇的老爹宋孝宗關係一直都很不融洽,轉化為結局就是當宋孝宗去世後,朝中的實力派們逼迫著他禪位給兒子嘉王趙擴(宋寧宗),做了太上皇。
宋朝曾經的鄰居西夏與西遼也是產出了「太上皇」這個特殊物種。
西夏的第八任皇帝夏神宗李遵頊,實在是難以收拾日益惡化的內憂外患,四處碰撞得焦頭爛額之際,做起了甩手掌柜,傳位給了兒子李德旺,以「太上皇」的名義,做起了駝鳥。
西遼國第三代皇帝直魯古,接收了被成吉思汗所滅的乃蠻部人屈出律,還將公主嫁給了他。屈出律不滿於現階段的位置,發動政變,將直魯古提升為「太上皇」,自己則是心安理得地做起了皇帝。
中國歷史上第二個做了俘虜的太上皇出現在明朝,與趙佶先前就在做太上皇略有不同,這位仁兄是做了俘虜後才被追封的。
明英宗朱祁鎮十分寵信身邊的大太監,以致使在土木堡之變中成了瓦剌的俘虜。鑒於惡劣形勢,明王朝及時採取措施,立了朱祁鎮的弟弟郕王朱祁鈺為帝,即明代宗,朱祁鎮也就只能被遙尊太上皇了。
還是趙佶有所不同,朱祁鎮最終還是「打獵」回來了,並通過奪門之變重新復辟成功。這不禁讓人聯想到,要是當年徽、欽二宗被迎接回來又是怎樣的局面呢?
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王朝,也是誕生了一位「太上皇」,這個唯一就是清高宗弘曆,即影視劇中的常客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禪位時,有一個明確的理由:絕不超過祖父康熙皇帝在位六十一年的紀錄。於是,在八十五歲猶能夠處理政務時,他傳位給了顒琰(清仁宗),自己則被尊為了太上皇。然而,即使做了太上皇,實權還是掌握在乾隆手中,直到四年後他去世,嘉慶帝才真正的「當家做主」。
太上皇們,或是自願,或是被迫,或是追封,或是自認,或是在世,或是死去,無一不例外地是權力遊戲角逐過程中,應運而生的必然產物,也就只是貌似的很美好。
菊花茶,本名鄭良,網名菊花茶163,天涯新浪論壇知名歷史作家,資深三國控。曾發表過《華山論劍》、《歷史原來是這樣的》、《三國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快意恩仇的人生》、《禍起蕭牆》等文集。
推薦閱讀:
※盤點那些古裝男神
※雪糕君的遊戲資訊:清明假期遊戲事件盤點
※盤點12星座爸爸教育子女的方式
※添加劑可怕嗎? 盤點那些被「妖魔化」的食品 2013年09月28日 15:11:59
※曾經的風華絕代 盤點最值得懷戀的香港明星(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