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位產生下腰痛之運動康復(腰背痛類別之一)

——根源於腰骶,莫把本屬於次要問題當為主要。這是一例前段時間來到我們研究中心做康復治療的典型的坐姿產生下背痛的案例。經過評估與詢證後的康復訓練中,現場疼痛問題得到明顯改善,並給予一段時間的科學、有效、嚴謹的運動康復訓練,移交給我們工作人員負責系統運動康復訓練。在客人(患者)主訴中得到重要信息,除了坐姿以外,下背痛均沒有疼痛生產。疼痛產生時間較短,更換坐位姿勢無變化,且持續。站立位疼痛減輕逐漸消失。在主訴過程中了解到此人在其他地方檢查建議手術治療。通過影像學資料參考分析,目前狀態及情況可以通過運動康復進行保守治療,並可以通過功能訓練改變其坐位疼痛。目前已經證明。在運動康復職業技術體系(腰骶區)評估里,姿勢控制評估是尋找問題點的關鍵。不能依賴影像資料的診斷結果,往往疼痛根源的產生與影像資料所表現的問題存在差異。(也就是說,有不少人當前所表現出來的疼痛性質並不是片子診斷問題的表現,但肯定的是此部分問題存在疊加。)既然問題疊加並存,就要詢證分析出疼痛問題主次關係,先解決疼痛問題再解決產生原因之一、二、三。圖片一:假想脊椎中軸線前坐姿(伸位)圖片二:假想脊椎中軸線前坐姿(前屈位)圖片三:假想脊椎中軸線後坐姿(後屈位)假想脊椎中軸線,讓客戶(患者)完成基本體位姿勢控制,詢問其疼痛指數。圖片一為姿勢控制在假想脊椎中軸先前並伸位(也就是骨盆前傾即脊椎伸)。主訴表現為疼痛,這個答覆是在預料之中的,原因很明確,骨盆前傾使骶骨角變大,影像資料中可以看到此人骶骨角已經處於不正常角度,且腰骶關節移位。故在今後的功能訓練及日常生活中應避免此類姿勢控制或運動控制。

圖片二為姿勢控制在假想脊椎中軸線前並屈位。主訴表現為疼痛,但疼痛較圖片一輕。原因也明確,此姿勢控制雖骶骨角並未加大,但通過影像資料可以看出其腰曲排列不正常。如通過CT或MRI可看出腰椎段深層肌肉較為薄弱。在隨後的運動控制及其他評估測試中驗證其腰椎不穩及深層肌肉弱等問題。

圖片三位姿勢控制在假想脊椎中軸線後並屈位。主色表現為疼痛,疼痛較圖片一、二加重。此姿勢控制動作將骶骨角改變,但疼痛依然存在。其問題原因與腰椎及肌肉有關。在之前的案例中,此類姿勢是用於進行康復訓練的,並現場疼痛消失。(見下圖)

但此客戶(患者)在姿勢控制測試中則表現疼痛,這個就需要在做此類功能訓練之前進行另一個功能訓練。

經過大約10分鐘的3個動作的功能訓練,此患者再一次重複以上姿勢控制測試,主訴疼痛大大減輕,有些體位疼痛消失。對此要與從業者分享的就是,運動康復技術與其他運動訓練不同,不能去依賴書本複製下來的東西統統用在運動康復訓練上,你所參加的有關運動康復技術的培訓最好是培訓師親自操作有問題的人進行實操技術教學,而不是用你做示範。重要的就是你所參加的技術培訓每一個環節你都要清楚的知道其方法的機制是什麼,不明白的要讓培訓師給你講清楚,並讓其詢證。我相信有真實經驗和實操的負責人的認真嚴謹的培訓師這是一定可以講清楚吧並可以拿出真實操作案例的。圖片五:影像學資料

通過影像學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很多問題,其中在骶骨角與椎曲之間是應該有一定運動康復操作順序的。故在進行運動康復訓練中注意其技術使用順序(此人應先做骨盆功能訓練後做椎曲功能訓練),避免出現事倍功半及無效。此客戶(患者)同樣存在肌肉筋膜等問題,可以說大多數人在出現脊椎關節問題時,其軟組織已經存在問題了。故,運動康復訓練應全面細緻。備註:此客戶(患者)為2013年1月26日在我運動醫學研究中心(字USM-冀A)進行運動康複評估檢查,經過2次運動康復解決其問題。在發表日誌前再次經過確認,此客戶(患者)已經完全康復。
推薦閱讀:

【康復】前交叉韌帶的術後康復(二)
肩痛(二)-撞擊綜合症
曼迪勛|運動康復:康復療法--懸吊訓練
肩痛(一)-分類和自我診斷

TAG:運動 | 腰痛 | 運動康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