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五乘
分類: 修養之學 |
佛學五乘
釋尊四十九年中所說教法不可悉數,依世間流傳,共為五乘:
(一) 人天乘
此乘極力發揮因果法則,以止惡修善為實行標準,其中有人、天之別。講究人道者曰人乘,重五戒。講究天道者曰天乘,重十善。 五戒者: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也。人人若是,天下自然太平,無有擾亂者。
註:儒家以五常為經世之大本,曰:仁、義、禮、知、信。習殺生,則失仁;類偷盜,則失義;涉邪淫,則失禮;好飲酒,則失知(酒能亂性故失正知);喜妄語,則失信。所以說佛門五戒與儒家五常是相通的。
十善者: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綺語、不惡口、不兩舌、不貪、不嗔、不痴也。不飲酒攝在不痴之內。
行之有恆,能與欲界諸天相感通。兼習四禪者,能與色界諸天相感通。兼習四空定者,能與無色界諸天相感通。
(二) 聲聞乘
聞佛法音依之而修解脫之行者,屬聲聞乘。
此乘教法,在講究苦集滅道四諦。深悉三界六道種種苦惱,曰苦諦。知苦惱之因,由於貪嗔痴等所集成,曰集諦。深悉解脫真理歸於寂滅曰滅諦。知寂滅之因,由於戒定慧等之道行, 曰道諦。
眾生有十大根本煩惱,名為十使。一身見,二邊見,三邪見,四見取,五戒取,六貪,七嗔,八痴,九慢,十疑。名之曰使者,能驅使眾生流轉六道不已也。前五名五利使,後五名五鈍使。(易斷曰利,難斷為鈍。)
深契煩惱皆歸於空,即得寂滅之樂。此中階次,有四果位:一須陀洹果,滅五利使,兼能去疑。二斯陀含果,能伏欲界貪、嗔、痴。三阿那含果,進滅欲界貪、嗔、痴。四阿羅漢果,滅盡諸使無餘。
戒所以治貪,定所以治嗔,慧所以治痴,此言大略也。細析之,則有三十七助道品。即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
(三) 緣覺乘
研究人生觀,覺悟此生由來。端在自身不明煩惱本空,而起應付之行為。由行為經驗而起細微之業識,有業識開為六塵,則起名色之見。由類別名色,而起相當六根。六根對六塵則起接觸之感。接觸於身心能起種種受用。受用適悅者斯起愛心,愛之至深起取著,取著不舍即成積習。積習之強有力者能致此心現身於相當環境。此身既生,則不免老病而至於滅亡。 由不明煩惱本空而至滅亡,中間凡說十一段緣起。內容十二名相,佛經中名為十二因緣。其文曰: 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 無明即不明煩惱本空也,有色相可感覺者曰色,無色相而但可示意者曰名,六入即眼、耳、鼻、舌、心、意六根,積習能致此身入六道者曰有,生當有佛之世,聞佛說十二因緣而覺悟者,即入緣覺乘。無佛之世,若能悟此,則名獨覺,證果時名辟支佛。 (四) 菩薩乘 人天乘積福,而不能解脫。聲聞、緣覺二乘能解脫,而不能普度眾生。菩薩乘則包舉以上諸乘之所長,而行願則極廣大。四弘願曰: 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邊誓願斷 法門無邊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圓滿此四弘願,則以六波羅蜜多為主要功夫。一布施、二持戒、三安忍、四精進、五禪定、六般若。
波羅蜜多,義為「度」,即度到彼岸之意。世間曰「此岸」,出世間曰「彼岸」。由世間達到出世間之道,即為度到彼岸。
布施內分財施、法施、無畏施三種。人天乘未嘗無此行,然以著相故,不能脫離世間系縛,故屬「此岸」。菩薩乘則不住於相而行布施,故名布施波羅蜜多。
持戒以十善為主,跡同天乘。
安忍者,心能隱忍一切難忍之事也,或譯忍辱取顯著者言之耳。
精進通於一切行願,禪定則靜中巧慮妙相也,般若則照見一切皆空也。
依此乘修行,經三大無央數劫,乃成等覺菩薩。從此更須百劫修相好,次入金剛心,而後成佛。
(五) 佛乘
菩薩乘亦名「大乘」,並前二乘統稱「三乘」。此大乘雖為成佛之因,而未能頓證。上根利器之人容有所歉,於是釋尊又說唯一佛乘,簡稱「一乘」,亦稱「最上乘」、「金剛乘」。 一乘大道,佛性為根。僅明妙體,可稱入門;兼得妙用,方許升堂;依性起相,曼荼羅如實現前,庶幾登峰造極!
禪宗有「立地成佛」之理,唯約般若門言之,只見無相法身。密宗有「即身成佛」之事,更約三摩地門言之,兼見有相法身。此其別也。
(六)法印
法印,就是佛法的特點、中心思想。
小乘佛法的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也有講四法印的,就是再加上一個「有漏皆苦」。
大乘法印即諸法實相,即一實相印。諸法實相是什麼呢?緣起性空,性空緣起。
佛乘法印:就是《心經》所講的「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
佛法的總綱是「諸法空相」,「常、樂、我、凈」是四個分位。不同的法印是對「空」的不同證悟。
推薦閱讀:
※佛學入門常見辭彙簡述
※【佛學常識】什麼是佛教,佛是神嗎?
※末法時期佛學已淪為烏煙瘴氣的教派
※悲憤而後有學--歐陽竟無文集 第四編《論佛學書》覆梅擷芸書(七則)
※覺林菩薩偈
TAG:佛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