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旅遊概況(一)!

馬來西亞概況

馬來西亞,全稱馬來西亞聯邦(Malaysia,前身馬來亞),簡稱大馬。是馬來西亞聯邦被南中國海分為兩個部分。位於馬來半島的西馬來西亞,北接泰國,南部隔著柔佛海峽,以新柔長堤和第二通道連接新加坡;東馬來西亞,位於婆羅洲(加里曼丹島)的北部,南部接印度尼西亞的加里曼丹,汶萊國則夾於沙巴州和砂拉越州之間。

1957年8月31日,聯盟主席東姑阿都拉曼宣布馬來亞獨立。1963年,馬來亞聯同新加坡、沙巴及沙撈越組成了馬來西亞聯邦。1965年8月,新加坡退出馬來西亞聯邦。[1] 首都為吉隆坡,聯邦政府則位於布城。馬來西亞是東南亞國家聯盟的創始國之一,環印度洋區域合作聯盟、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英聯邦、不結盟運動和伊斯蘭會議組織的成員國。主要參與的軍事行動有五國聯合防衛和聯合國維和行動。

國家是一個多民族、多元文化,這在政治上起了很大的作用。憲法規定伊斯蘭教為國教,保護宗教信仰自由。政府系統密切仿照威斯敏斯特的議會制度和法律制度是基於普通法。國家元首是國王,被稱為最高元首。政府首腦是總理。

馬來西亞是一個新興的多元化經濟國家。經濟在1990年代突飛猛進,為「亞洲四小虎」國家之一。馬來西亞已成為亞洲地區引人注目的多元化新興工業國家和世界新興市場經濟體。旅遊業是馬來西亞的第三大外匯收入來源,知識經濟服務業也在同步擴張。

位置境域

馬來西亞位於東南亞,由馬來半島南部的馬來亞和位於加里曼丹島北部的沙撈越、沙巴組成。地處北緯1°-7°,東經97°-120°。位於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全境被南中國海分成東馬來西亞和西馬來西亞兩部分。西馬來西亞為馬來亞地區,位於馬來半島南部,北與泰國接壤,西瀕馬六甲海峽,東臨南中國海,南瀕柔佛海峽與新加坡毗鄰,並建有兩條長提相通。東馬來西亞包括砂撈越地區和沙巴地區,位於加里曼丹島(婆羅洲)北部,汶萊則夾於沙巴州和砂拉越州之間。馬來西亞國土面積330257平方公里。海岸線部長4192公里。

氣候

馬來西亞因位於赤道附近,屬於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無明顯的四季之分,一年之中的溫差變化極小,平均溫度在26-30℃之間、全年雨量充沛,3-6月及10月至次年2月是雨季。內地山區年均氣溫22℃~28℃,沿海平原為25℃~30℃。

人口民族

馬來西亞人口密度(人/Km2)馬來西亞人口密度(人/Km2)

截止2013年,馬來西亞總人口2994.9萬。其中馬來人55%,華人24%,印度人7.3%,其他種族0.7%。馬來語為國語,通用英語,華語使用較廣泛。伊斯蘭教為國教,其他宗教有佛教、印度教和基督教等。馬來西亞的人類發展指數為0.769(2012年),處於高水平。

根據憲法定義,馬來人是實行馬來風俗(習慣法)和文化的穆斯林。他們在政治上具有主導權。土著地位也授予某些非馬來的土著,包括泰人、高棉人、占族和沙巴和砂拉越的土著。非馬來土著在砂拉越佔一半以上人口,在沙巴超過23。半島也存在著為數較少的原住民群體,在那裡他們被統稱為Orang Asli。關於誰能獲得土著地位的各州法律規定有所不同。只要是在馬來西亞的土著(Bumi),就可以享有房屋折扣等優惠。雖然華人、印度人同為馬來西亞人,卻因為不同膚色而無法享有這項權利。

行政區劃

馬來西亞分為13個州,包括西馬的柔佛、吉打、吉蘭丹、馬六甲、森美蘭、彭亨、檳城、霹靂、玻璃市、雪蘭莪、登嘉樓以及東馬的沙巴、砂拉越,另有三個聯邦直轄區:首都吉隆坡、納閩和布特拉再也(簡稱布城,聯邦政府行政中心)。

首都

首都吉隆坡人口約167.4萬人(2011年7月,大馬統計局),面積達243平方公里。具有觀光和通訊兩大功能的吉隆坡石油雙峰塔高達466米,曾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築物。目前仍是亞洲最高塔之一,如兩柄銀色利劍直插雲端。吉隆坡還是這個多民族、多宗教國家的縮影,市內清真寺以及佛教、印度教的寺廟隨處可見,基督教的教堂也有20多座。

政府行政中心布城位於吉隆坡以南25公里處,面積達49平方公里。首相府及部分政府工作人員於1999年6月遷入,2005年前搬遷完畢。

旅遊業

馬來西亞國家第三大經濟支柱,第二大外匯收入來源。1990年和1994年舉辦兩屆馬來西亞觀光年。擁有飯店約1878家,飯店入住率55.3%。據馬旅遊部統計,2010年赴馬遊客為2470萬人次,收入583億令吉。

風俗概況

稱呼

馬來西亞風光馬來西亞風光

馬來人沒有固定的姓,所以在稱呼他們時並不以他們的姓作為稱呼。馬來人的名字可分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他們的名字,中間隔著「bin」或「binti」,有時會省略。第二個部分是他們父親的名字。男士:中間就用「bin」,而女士則用「binti」。

在非正式的場合,對小輩較為親昵的稱呼為Adik或dik,意為弟弟或妹妹,名字則可省略。對年級較大的男士可稱為Pakcik,意為伯父,女士為Makcik,意為伯母。

在日常場合,用Encik加名稱呼男性,意為某某先生,用Cik加名稱呼女性,意為某某女士。

在較為正式的場合,用Tuan加名,來尊稱男士,用Puan加名,來尊稱女士。此外,對有人封號的人可直接尊稱其封號或封號加姓名。如Datuk、Tan Sri等。

見面禮

傳統的馬來人見面禮十分獨特。他們在見面時會用雙手握住對方的雙手互相摩擦,然後將右手往心窩點一點。對不相熟的女士則不可隨便伸手要求握手,男子應該向女子點頭或稍行鞠躬禮,並且主動致以口頭問候。但現在西式的握手問好在馬來西亞是最普遍的見面禮,不論用在馬來人、華人或印度人都可通用無阻。

進餐

馬來人忌食豬肉、飲酒。在馬來餐廳用餐時若看到餐桌上有一個大大的水壺時,別誤以為是裝著飲用水的茶壺,其實裡面的水是用來洗手用的。一般馬來人都是用右手抓飯來吃,所以用餐前及用餐後洗手是馬來人餐桌上的禮節。

拜訪

在馬來西亞,除非主人允許,否則不管是到訪馬來人、華人或印度人的家,都需在入門前先脫鞋子。到馬來人家做客,如果主人安排坐在地板上的墊子上,男性應盤腿而坐,女性則應把腿偏向左邊而坐。

其他禁忌或禮節

不可用食指指人,若要指示方向,只能用拇指。與馬來人打招呼、握手、饋獻禮品或接物時不可用左手。若用左手接物或打招呼,是對他們不敬的舉止。馬來人忌諱別人觸摸其頭部,除了教師或宗教儀式外,任何人都不可隨意觸摸別人的頭部。不要把腳底展露在他人面前,用腳底對著人是對別人的侮辱。

服飾

馬來人男女傳統禮服分別是:男士為無領上衣,下著長褲,腰圍短紗籠,頭戴「宋谷」無邊帽,腳穿皮鞋。女士禮服也為上衣和紗籠,衣寬如袍,頭披單色鮮艷紗巾。在馬來西亞除皇室成員外,一般不穿黃色衣飾。打工族為了工作穿著方便,一般著輕便的西服,只在工余在家或探親訪友或在重大節日時,才著傳統服裝。在各種正式場合,男士著裝除民族服裝或西服外,可穿長袖巴迪衫。巴迪衫是一種蠟染花布做成的長袖上衣,質地薄而涼爽,現已漸漸取代傳統的馬來禮服,成為馬來西亞「國服」。

美食

馬來菜和其他東南亞國家的菜肴類似,口味較重,多以胡椒和咖喱調味。其中較出名的食物有椰漿飯、香噴噴的沙嗲(雞肉、牛肉及羊肉串)、馬來糕點、竹筒飯、沙爹、沙律啰惹、咖喱雞、飛天薄餅(Roti canai)、黃姜飯等。馬來西亞可以說是一個美食天堂,多元文化的種族的天然優勢下,造就了馬來西亞這國家擁有許多特殊美食。

語言

馬來西亞的官方語言稱為馬來西亞語,一種標準化的馬來語。英語在過去較長的一段時間,曾經是實際上的官方語言,雖然在1969年種族騷亂後,馬來語成為主要語言。在馬來西亞社會的許多領域,英語依然是一種活躍的第二語言。馬來西亞英語也稱為馬來西亞標準英語(MySE),是源自英國英語的一種英語型態,雖然很少正式使用這個名稱,除非是跟教育有關的討論。馬來西亞英語也廣泛使用在企業,並使用大馬式英語(Manglish),這是一種口語化的英語形式,帶有很重的馬來語、華語方言及泰米爾語的影響。政府不鼓勵錯誤使用馬來語,並對那些混合馬來語和英語的公共標示牌處以罰款。

由於馬來西亞華人堅持捍衛華文小學、華文獨立中學與國民中學華文課程,並有華文報紙與媒體,以及華社組織的支持(華教、華文媒體、會黨合稱大馬華人三大精神支柱),一般都能使用流利的漢語交談。在平常生活以及非正式場合下,多數的馬來西亞華人慣用混合各種方言、英語與馬來語的「羅惹式華語」。在華文學校、廣播電視、公開正式場合或演說,則使用標準華語。而一些粵語等方言電台如988,MyFM等則會在某些時段說方言,避免各籍貫的華人忘了自己的根源。

華人遷居馬來西亞數百年,其祖居地大多位於福建、廣東、廣西、海南等地。是以各種方言,也隨著祖先南來,且在馬來西亞繼續流傳。仍為人們所使用的方言,依據祖居地由北而南排列,包括閩清話、興化話、閩南語、客家語、潮州話、粵語、海南話、廣西粵語等等。在鄉村地區,同一方言群聚居較多,會有較單一的方言。在市鎮地區,雖有一到兩種強勢方言,但人們中多通曉各種方言,能夠快速轉換對答。

為規範華語使用馬來西亞華語規範理事會於2004年2月13日宣告成立。

旅遊概況

東南亞扼守馬六甲海峽的花園國度,純凈的海灘、奇特的海島、原始的雨林以及現代化的都市組合成了馬來文化的發源地。馬來西亞的旅遊資源十分豐富,陽光充足,氣候宜人,擁有很多高質量的海灘、奇特的海島、原始熱帶叢林、珍貴的動植物、千姿百態的洞穴、古老的民俗民風、悠久的歷史文化遺迹以及現代化的都市。

沙巴

沙巴有很多聞名世界的觀光區

亞庇景點

神山公園(Kinabalu National Park)、東姑阿都拉曼公園(Tunku Abdul Rahman Park)、西比洛人猿保護中心(Sepilok Orang Utan Rehabilitation Centre)、哥曼洞(Gomantong Cave)、西陵安海龜島(Seringan Island National Park)、Danum Valley、西巴丹島(Pulau Sipadan)、沙巴州博物館。

美人魚島(Mantanani Island).迪加島(Pulau Tiga).kawa kawa紅樹林 .環灘島(Mengalum Island)MaRi MaRi文化村 .龍尾灣(kelly bays).海島公園(sapi/manukan/mamutik)世界十大最佳日落觀賞點丹絨亞路海灘.美人魚島每天有上島人數限制,需要提前預定。

檳城

檳城蝴蝶園,園內有50多種3000多隻蝴蝶和青蛙、蠍子及其他昆蟲,還有百合花池塘、瀑布、隧道、泥泡地、實驗室等。

砂拉越

砂撈越是馬來西亞最大的州,分散著27種部落民族,是一個多文化的地域。在沙拉越,每公頃的樹林種類比整個北美洲還多,一棵參天大樹上有上千種昆蟲。

砂撈越地洞是世界上第二大的天然洞穴,寬450公尺,高100公尺。

馬六甲

馬六甲是馬來西亞歷史最悠久的古城,馬六甲州的首府。它位於馬六甲海峽北岸,馬六甲河穿城而過。該城始建於1403年,曾是馬六甲素丹國(滿剌加王國)的都城。從16世紀起,歷受葡萄牙、荷蘭、英國的殖民統治。數百年來,華人、印度人、阿拉伯人、暹羅人及爪哇人相繼來到馬六甲,經過長期的交流,語言、宗教、風俗習慣等匯成特有的文化風貌。這裡有中國式的住宅,荷蘭式的紅色樓房和葡萄牙式的村落。市內古代修建的街道,至今依然保存較好,街道曲折狹窄,屋宇參差多樣,很多住房的牆上鑲著圖案精美的瓷磚,木門上裝著瑞獅門扣,窗上鑲龍嵌鳳,古色古香,處處顯示出馬六甲這個歷史古都的獨特風貌。

中國山

又名三保山,是為紀念中國明朝三保太監鄭和而命名的。此山位於馬六甲市郊。

荷蘭紅屋

建於17世紀,是東南亞地區現存的最古老的荷蘭式建築物。300多年來,它一直是政府機關所在地,直至1980年才改為馬六甲博物館。荷蘭式惹蘭叻參紅屋有厚厚的紅磚牆,笨重的硬木門,門前是寬闊的石級。館內保留了馬六甲各個時期的歷史遺物,包括荷蘭古代兵器,葡萄牙人16世紀以來的服裝,馬來人婚嫁服飾,金、銀、珠寶手工藝品以及在馬六甲港口停泊的各類古代船隻的圖片等。館內還收藏有稀有的古代錢幣和郵票。

推薦閱讀:

人物 | 馬來西亞,馬哈蒂爾
李光耀:馬來西亞,殊途何往
馬哈蒂爾時代再次開啟,馬來西亞走向何處?
加西亞·馬爾克斯:回歸種子的道路
安東尼奧·洛佩斯·加西亞」最「真實」的藝術世界

TAG:旅遊 | 馬來西亞 | 西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