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孩子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事

1回頂部現代社會競爭激烈,很多家庭出現了這樣一種分工模式:丈夫在外忙事業,掙錢養家,妻子則承擔了各種家務尤其是教育子女的任務,做父親的基本不介入,成了孩子撫養教育的「局外人」。教養孩子難道只是媽媽一個人的事嗎?爸爸能放手不管,做一省心「甩手掌柜」嗎?有關調查數據表明,現代大部分父親在家庭中同嬰幼兒相處的時間為母親的三分之一左右。但這並不等於說父親在嬰幼兒成長過程中的作用弱化,事實上,父親對嬰幼兒成長的影響具有母親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哈佛大學一項最新研究表明,父親的言傳身教,會更有利於完善孩子的氣度、性格和思維方式。聰慧、敏銳、感情豐富的父親,其孩子智力水平普遍偏高,那些父親陪伴時間長,和父親親近的孩子,數學成績尤其好。研究者還發現,孩子若從小得到父親的精心照顧,性格大都活潑開朗,大度寬容,更富有責任感,社交能力較強,心理健康水平較高。而父母協調配合下撫養的孩子,比母親單方撫養的孩子,更加關心新鮮事物,性格外向,好動好玩,動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均較強。心理學家格塞爾曾說:「失去父愛是人類感情發展的一種缺陷和不平衡。」國內著名教育專家孫曉雲也說:「家庭是個人健康成長的基石,也是社會和諧的基石。青少年的許多社會問題,如暴力、犯罪、性問題、網路成癮等往往源於家庭,而父教缺失就是其中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父教缺失對孩子和社會的破壞性影響都是不容置疑的。有人認為父教缺失就像開啟了一條生產線,向社會批量輸送問題孩子,向監獄批量輸送罪犯。」「養不教,父之過」,父教缺失問題為家庭教育埋下了巨大的隱患。長期缺少父親陪伴的孩子在同情心、推理和大腦發育方面都不如那些父親經常陪在身邊的孩子。缺少父愛的孩子更易有攻擊性,在學校里不受歡迎,更不願意為自己的不良行為承擔責任。父親在孩子的撫養教育中有其獨特的優勢,但如果只由父親單獨撫養教育子女,同樣也是不利的。只有父母共同承擔起撫養教育孩子的任務,才是最佳的「教育資源配置」。這並非無憑無據信口胡說,而是由眾多心理學研究數據得出的這一結論。心理學家在調研中發現,父教與母教有著天然的區別:在嬰幼兒時期,母親更多的是與孩子進行身體接觸和語言交流,父親則更多是通過身體運動和孩子進行遊戲交流;在遊戲規則方面,母親傾向於遷就孩子,而父親則更注重「立規矩」;父親對孩子形成勇敢、自信、果斷的個性更為重要,而母親對形成穩定、溫順、合作的個性則更為關鍵。父母共同參與孩子的撫養教育,可以相互配合、取長補短,做到優勢互補,形成強有力的教育合力,還可以集思廣益,將育兒問題考慮得更周全一些,方法也更多樣化一些,能夠有效地避免因單獨養育出現的主觀性、盲目性和片面性等問題,撫養教育效果會好一些。可見,由父母共同撫養教育的孩子,耳濡目染之下,會將父母的長處兼收並蓄,形成適合現代社會生存所需要的完善人格和氣質。比如男孩既有男人的陽剛之氣,又有感情豐富的特點;女孩既有女性特有的溫柔善良,也不失堅韌勇敢的性格。所以,「夫妻搭檔」共同撫養教育孩子,要比母親一個人「單槍匹馬」好得多。TIPS:父親意味著規則與監督,也意味著權威與可信賴。在沒有父親參與的情況下,孩子往往缺乏規則教育與必要監督,當遇到難題需要幫助時,孩子往往會缺乏一個可以信賴與參照的權威與榜樣,這可能正是青少年的許多社會問題的根源所在。——孫雲曉2回頂部爸爸不要在位卻缺席母親的教育就像陽光,沒有陽光照耀的孩子會感到生命的黑暗;而父親的教育就像是空氣,缺少空氣孩子的生命也會慢慢窒息。孩子渴望母愛,也一樣渴望父愛。父親的重要性並非要等到青少年時期才能體現,孩子一出生,父親就應該及時就位。這是因為在孩子出生後第一年,父親付出的心血越多,孩子的認知和社會性發展水平就越高。德國心理學家蘇埃斯研究數據也證明了這點:12 ~ 18 個月的嬰兒與父親的關係將影響孩子以後的同伴行為和同伴關係,具有安全父嬰依戀的孩子,在遊戲中較少消極的情感反應,與其他孩子交往時不緊張,具有更高質量的同伴關係。所以,以事業為重、以掙錢養家為主的父親不妨放慢一下腳步,多抽出一些時間來關注孩子的教育,盡好父親所應該盡的義務,從而解放母親教育的沉重負擔,不要在孩子的成長之路上缺席。TIPS:在進行家庭教育與監護的時候,父母應觀點一致,共同掌握好管教的分寸。父親對育兒的參與程度越高,孩子就越聰明,適應力更強。稱職爸爸的10項教養方法父親對育兒的參與程度越高,孩子就越聰明,適應力更強。1. 表達出父愛父親應該用各種方式表達和傳遞父愛,使孩子經常感到父親的愛和關心。2. 經常與孩子對話問問孩子「你覺得我是個好爸爸嗎?你希望我變成什麼樣子?」給孩子空間說出對爸爸的期待,以及他希望父親做哪些改變。3. 給孩子情感上的支持父親往往是家裡的「嚴父」,但是相關數據顯示,如果爸爸多和孩子進行情感交流,將大大降低孩子未來的暴力傾向。4. 將儘可能多的時間留給孩子在不改變生活規律和不佔用正常工作時間的情況下,儘可能多和孩子在一起,安排好孩子的生活和學習。5. 做個學習型的父親父親要多一些家庭教育知識,多一些學習規律的認識,多懂些心理學,孩子就少走一些彎路,家庭關係也更趨和諧。6. 陪孩子度過童年快樂時光父親要經常帶孩子去動物園、遊樂場,或和孩子一起玩玩具、做遊戲,這些活動對成人來講可能沒有興趣,但對孩子的成長是必不可少的。7. 幫助妻子就是對孩子的愛大多情況下,在家務和養育孩子方面妻子比丈夫付出得更多,父親應自覺地幫助妻子,這樣不但會贏得孩子的尊敬,而且會使夫妻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撫養教育孩子。8. 與另一半建立養育共識教育和培養孩子是夫妻共同的責任,父親不可一個人說了算。如果夫妻在教養上有共識,孩子也會和父母討論「家務事」,而且父母也將在孩子心目中變得無可取代。9. 別拿自己的尺子衡量孩子在孩子內心世界裡,最令他傷心的事是爸媽說自己「你不如別人」,最使他受刺激的話是「瞧瞧別人,再看看你自己」。如果爸爸常用自己的尺子去衡量孩子,往往會讓孩子感到自卑。10. 孩子犯錯大人需先自省美國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說:「當孩子確實有錯誤需要糾正時,充滿慈愛的父母通常會採取很坦誠的辦法,詢問原因,傾聽孩子的心聲,給予關愛和理解,同時體會孩子的感受。最後,才利用恰當的時機,趁孩子自然地想傾聽時才給他們講道理。」聰明理性的父母不會在孩子犯錯後第一時間去處理解決,而是先自省自己有無做得不到位的地方,並換位思考體諒孩子的感受。假如父母能做到這一點,那麼孩子就不會叛逆,樂意改變自己的錯誤。
推薦閱讀:

新的一年馬上就要過去了
一切全靠你了!--寫給爸爸媽媽
准媽媽購買清單——從懷孕到生產,我的採購經(原創)
媽媽常說這7句話,孩子情商將高出同齡人3倍!
【雷通購物】三樓中老年女裝教您如何給媽媽挑選衣服

TAG:孩子 | 媽媽 | 教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