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魯迅小說國民性問題的一些想法

關於魯迅小說國民性問題的一些想法閱讀:15002007-05-31 23:14X 在中國現代文學的所有作家中,具有獨立的思想甚至也不乏深度者何止一人,但其影響能夠從文學領域擴展到思想領域從而在「思想史」上佔有一席之地者,恐怕也唯有魯迅一人了。而作為思想家的魯迅,其最值得推崇、最具有「思想史」價值的核心乃是他探索「國民性」的思想。雖然魯迅本人沒有對自己的國民性的探索進行系統的理論闡述,只是將它融入了自己的各種著述特別是大量雜文和小說創作中,但是,人們仍可從這些零星的論述和他筆下的各種藝術形象中看到這一思想的處處閃爍,它像一條紅線一樣幾乎貫穿了魯迅的全部著作,是「魯迅精神」的基本組成部分。但我認為魯迅先生的關於國民性的問題的探索並不單單只是批判,它主要包括了三個方面,即許壽裳回憶在日本留學時魯迅與他們經常一起討論的三個相關聯的問題:一、怎樣才是最理想的人性?二、中國國民性中最缺的是什麼?三、它的病根何在?茅盾認為從這三個方面入手,「也許比從其它方面,更能把握道魯迅思想的中心。」這就給我們指出了魯迅對國民性問題的探索是這三個方面的有機的結合。如果把這種探索僅僅看成是對國民劣根性的揭露,那麼我們必將無法理解魯迅先生對勞動人民美好品質的讚頌,無法理解他對理想人性的強烈的追求了。我們應該全面地看待這個問題,看待「魯迅精神」的本質內涵。魯迅探索國民性的核心在於對國民劣根的批判。他的小說以思想的深刻和「格式的特別」寫出了「現代的我們國人的靈魂來」。魯迅他的近乎殘酷的剖露,使人們震驚了「病態社會的不幸的人們」所遭受的苦難,卻不自知的愚昧,目的是為了「引起療救的注意」。《吶喊》和《彷徨》這兩部魯迅的最著名的小說集,就著力表現了勞動人民所受的精神壓迫,以及由此而產生的種種精神病態。這種病態的社會普遍精神狀態表現出來的形式即為人與人之間的漠不關心,缺乏同情心,具有極大的冷漠性和殘酷性。同時,我們也不難看出魯迅先生對這樣的病態精神狀態的根源的探索和追問。因為他要「抉心自食,欲知本味」,他要找出病根來。下面我們具體從《吶喊》和《彷徨》中分析一下魯迅先生批判了國民的劣根性。總的概括起來有這樣十個方面:1.盲目自大,排斥外來事物;2.墨守成規,抗拒變革;3.尊家族,重門第,尚血統;4.要面子,自欺欺人;5.等級觀念重,官癮大,主奴性根性深; 6.麻木,冷漠,自私;7.中庸,折中,二重人格;8.疲沓,懶散;9.巧滑,欺弱怕強;10.怯弱,逆來順受。我們就以《阿Q正傳》為例,來談談魯迅先生在作品中是如何對以上劣根性進行無情的揭露和批判的。《阿Q正傳》是魯迅改造國民性思想的典範之作。關於其創作動機,魯迅在《俄文譯本<阿Q正傳>序》中寫道:「……至於百姓,卻就默默的生長、萎黃、枯死了,像壓在大石底下的草一樣,已經有四千年。……要畫出這樣沉默的國民的魂靈來,在中國實在算一件難事。……所以我也只得依了自己的覺察,孤寂地姑且將這些寫出,作為在我的眼裡所經過的中國的人生。」1933年,魯迅再次重申《阿Q正傳》是「暴露國民的弱點的」。阿Q是國民的代表,他所暴露的國民的弱點具有普遍意義。魯迅為現代文學所塑造的不朽典型 ——阿Q,其最主要的性格特點就是「阿Q精神」或稱精神勝利法,這是《阿Q正傳》所要揭露的國民的主要弱點。自欺欺人、欺軟怕硬、諱疾忌醫和麻木健忘是精神勝利法的主要內容。自欺欺人在不同的場合又可稱為自輕自賤或妄自尊大,魯迅認為這是中國人的通病。在阿Q身上,這已經發展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當和別人爭吵時,他有時會瞪著眼說:「我們先前——比你闊的多啦!你算是什麼東西!」當跟閑人打架落敗,被揪住黃辮子碰了四五個響頭,阿Q自己在心裡嘀咕:我算是被兒子打了。於是也就心滿意足地得勝走了。不久別人識破了他的伎倆,阿Q就改口說:「我是蟲豸——還不放么?」他覺得自己是世界上第一個能夠自輕自賤的人。狀元不也是第一個么?當他在賭場上贏了一大堆錢卻丟了,還挨了幾下拳腳,這回才真切地感到失敗的苦痛了。但也立刻轉敗為勝了。擎起右手,用力在自己臉上連打兩個嘴巴,似乎打的是自己,被打的是別人。雖然臉上熱辣辣的,但他卻心滿意足,好像又得了勝利。對這樣的自欺欺人,魯迅批判道:「中國人的不敢正視各方面,用瞞和騙,造成奇妙的逃路來,而自以為正路。在這上面,就證明著國民性的怯弱、懶惰,而又巧滑。一天一天的滿足著,卻一天一天的墮落著,但又覺得日見其光榮。」阿Q有一種處世哲學:口訥的他便罵,氣力小的他便打。對強者的膽怯害怕,遭了打轉而將傷害在弱者身上報復。挨了假洋鬼子的「哭喪棒」,他不敢反抗,卻轉而欺侮小尼姑。被趙秀才拿著大竹杠追打,碰見小D卻又威風凜凜了……知道老尼姑奈何他不得,阿Q偷尼姑庵的蘿蔔時就可以耍無賴;他對王胡和小D都極為蔑視,因為一個又癩又胡,一個又瘦又乏。魯迅很生動地說明了欺軟怕硬的怯懦性:「卑怯的人對於羊顯凶獸相,面對於凶獸,則顯羊相。所以即使顯著凶獸相,也還是卑怯的國民。」所以,「勇者憤怒,抽刃向更強者;怯者憤怒,卻抽刃向更弱者」,這正是中國人的悲哀。阿Q長著滿頭的「癩頭瘡」,卻非常忌諱說「癩」以及一切近於「癩」的音,後來推而廣之,「光」也諱,「亮」也諱,再後來,連「燈」、「燭」都諱了。對於王癩胡,阿Q就刪卻了一個癩字,叫作王胡,可見其忌諱之深了。阿Q挨了假洋鬼子的「哭喪棒」,蒙受了「生平第二件的屈辱」,「拍拍的響了之後」,「似乎完結了一件事」,就忘卻了一切而且「有些高興」了。這種對被侮辱被迫害的麻木健忘,使得阿Q永遠地陷於虛幻的精神勝利之中,不能自拔不能反抗,這是對壓迫者最可怕可恨的一種精神病態。阿Q精神勝利法的種種表現,根源於奴性心理。它實質上是一種喪失民族自尊心、自信力,安於被奴役命運、掩飾國民性弱點的精神狀態。「當鄉下人被提進知縣衙門去,打完屁股之後叩一個頭道:『謝大老爺』,這情形是特異的中國民族所特有的。」這種似漫畫卻真實的情況在畸形的中國比比皆是。因此,魯迅對「奴性」和奴才相作了毫不留情的批判:「實際上,中國人向來就沒有爭到過人的價格,至多不過是奴隸,到現在還如此。然而下於奴隸的時候,卻是數見不鮮的。……這時候,百姓就希望有一個一定的主子,拿他們去做百姓,——不敢,是拿他們去做牛馬。情願自己尋草吃,只求他決定他們怎樣跑。」……假如真有誰能夠替他們決定,定下什麼奴隸規則來,自然就是『皇恩浩蕩』了。這時候,百姓就希望有一個另外的主子,轉為顧及他們的奴隸規則,無論仍舊,或者新頒,總之是有一種規則,使他們可上奴隸的軌道。」但如果還有一些人,從奴隸生活中尋出「美」來讚歎、撫摩、陶醉,那可簡直就是萬劫不復的奴才了。魯迅進一步分析到,這群深具「奴性」的中國人在有權時無所不為,但一旦失勢就奴性十足。造成這一切的是專制,是暴君。所謂的中國儒士最高理想的王道,卻徹底的未曾有過,有的只是暴君。而暴君的臣民,只願意暴政暴在他人的頭人,自己則在一旁賞玩、慶幸。他的本領就是倖免。「從倖免里選出犧牲,供給暴君治下的臣民渴血的慾望。但誰也不明白,死的說『啊呀』,活的高興著。」此外,《阿Q正傳》雖是魯迅改造國民性思想的代表作,但魯迅對國民性的批判並不僅限於「阿Q」形象上,「旁觀者」是國民性格弱點批判的又一典型。魯迅認為這是人與人之間冷漠、互不關心的結果,「旁觀者」心態是中國國民性的又一突出弱點。反對「旁觀者」,是貫串魯迅前後期思想的一個特點。在《阿Q正傳》《示眾》《復仇》《葯》等小說、雜文中都刻畫和鞭撻了「旁觀者」的卑猥形象。魯迅在《示眾》中對「旁觀者」形象的描繪可稱得上是一個經典:「頸項都伸得很長,彷彿許多鴨,被無形的手指捏住,向上提著」,成了鑒賞殺頭的「看客」。對別人痛苦的冷漠與麻木和趕廟會似地看熱鬧形成了鮮明的反差,看完了之後的滿足卻只夠得到暫時的愉悅。而中國人怯懦性格中殘暴的渴血慾望就成為「旁觀」恆久的動力。因此,魯迅以他對中國國民性的了解和對生命深刻的體察,提出了「韌」的戰鬥。「群眾——尤其是中國的——永遠是戲劇的看客。犧牲上場,如果顯得慷慨,他們就看了悲壯劇;如果顯得彀觳,他們就看了滑稽劇。北京的羊肉鋪前尚有幾個張著嘴看剝羊,彷彿挺愉快。別人的犧牲能給他們的益處,也不過如此。而況事後走不了幾步,他們並這一點愉快也就忘卻了。對於這樣的群眾沒有法,只好使他們無戲可看倒是療救,正無需乎震撼一時的犧牲,不如深沉的韌性的戰鬥。」我們從中看到了一幅幅國民的醜陋的畫像,讓我們心寒和震驚。在淋漓盡致的暴露國民性弱點的同時,我們也可大概歸納出這種劣性的根源所在:1.是封建等級制度在人民身上的深刻的烙印的。中國幾千年的封建制度,是培養國民劣根性的溫床。從未庄中人們對趙太爺的敬畏便可略知一二了。而人與人之間彼此的冷漠和漠不關心,缺乏同情心,甚至拿別人的痛苦來取樂,造就了這樣的病態的社會也是最好的證明了。2.封建思想的毒害。這點不難從小說中的人物的看法和言論中得到證明,連阿Q都知道男女之大防,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等等大道理。長久的封建統治形成了一整套奴役人民思想的意識形態,它充斥了這個社會,浸透人們的心靈,使其麻木不仁,甚至主動維護。3.外來侵略的影響。魯迅先生認為,自漢唐以來,漢族受到游牧民族的侵害與騷擾也給國民精神造成了巨大的傷害。少數民族的野蠻的統治,使得人的價值降到了牛馬不如的地步:奴性十足,自尊全無。並且還無恥地用各種「瞞」和「騙」的方法,求得心靈的自我安慰和滿足。所有對疼痛和醜陋的揭露,都是為著對美國和善的追求。先生的探索都是以愛國主義為出發點和歸宿的。從《吶喊》和《彷徨》中,我們可以看出魯迅先生對於趙太爺之流是絲毫沒有同情心的表現的,而是極力暴露這些封建統治者的兇殘、貪婪、狡猾和虛偽的醜陋的嘴臉的,「毫不在意它們的潰滅」。而對於勞動人民,他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但他的感情始終是站在勞動人民這一邊的。在《吶喊》和《彷徨》里,魯迅對人力車夫無私、正直、友愛、勇於承擔責任的道德品質(《一件小事》),對雙喜、阿發天真純樸、機智聰明、無私純潔的美好心靈(《社戲》),對少年閏土英勇無畏的精神(《故鄉》),都表現出了由衷的敬佩。而對「狂人」無視俗見、否定傳統的戰鬥精神(《狂人日記》),對「瘋子」那種咬定一個目標不鬆口,壓不倒、騙不了的頑強意志(《長明燈》),都給與了熱情的頌揚。所有這些都表現了魯迅先生對理想人性的積極追求。那麼先生心中的理想的人性是什麼呢?先生希望的是我們的國民具有自由昂揚的個性,徹底從封建等級思想的樊籠里解放出來;此外還應該有足夠的社會公德心,創造一個溫馨的社會,而不是麻木不仁,缺乏基本的同情,那太可怕可悲了。具體的說,或者他自己也給不出一個確切的答案來,但上面那些他熱情讚頌過的人們身上的閃光點就是他的期望所在吧,那些國民的劣根性的反面就是他的期望所在吧。魯迅先生的精神和他的探索是跨時代的,我想,即使在今天它仍具有重大的意義和提醒:我們身邊的阿Q還很多很多,我們自己身上的阿Q精神也還有殘餘,要時刻警惕。爆:少婦被瞬間滿足的8大技巧圖40歲中年男人吃什麼精力旺盛我的更多文章寂寞了I Have a Dream我有一個夢想舒服的狀態和討厭的事情生日日常生活 小岩 加關注促銷?誰比NISSAN更任性?小伙月存100元10年變富翁揭秘存錢賺錢的高收益平台相關閱讀盤點令全球富豪垂涎的10大頂級美女盤點2015年全球最美女星TOP10近日,美國著名雜誌《People》近日揭曉了2015年全球最美女性Top10!影后桑德拉-布洛克獲封「最美女性」稱號,...盤點過生日收到雷人禮物的10大明星過生日時,收禮物很正常,但是如果你收到丁字褲,成人片,甚至是半裸照,你是開心呢?開心呢?還是開心呢?下面一起來看看10大明星過生日時收到的雷人禮物吧?1....重磅揭秘!抗日戰爭著名的十大戰役究竟死了多少日本人?抗日戰爭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場抵抗日本侵略的民族性全面戰爭,從1937年七七事變國民政府發表《告全體將士書》開始抗戰,歷時八年,最後以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結束。...毛澤東寫詩盛讚的三位古人天縱詩才毛澤東一生寫下很多膾炙人口的詩篇,內容豐富,涉及今人古賢,但其中專門寫詩盛讚古人的卻只有四首,寫了三個人。獲此殊榮的古賢,一位是西漢的賈誼,...曾國藩為活人寫輓聯的離奇愛好錢鍾書在《圍城》中有這麼一段妙語:汪處厚雖然做官,骨子裡只是個文人,文人最喜歡有人死,可以有題目做哀悼的文章。棺材店和殯儀館只做新死人的生意,文人會向一年、幾年、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的陳死人身上生髮。...彭玉麟、楊載福是湘軍水師的真正創始人嗎?彭玉麟、楊載福是湘軍水師的真正創始人嗎?談到湘軍水師真正的創始人,一般人總以為是彭玉麟、楊載福,事實是否是如此呢?最初提出建立湘軍水師的是江忠源,...4載入中手機新浪網 導航 搜索 意見反饋 回頂部
推薦閱讀:

TA不知道
生命中終將要錯過一些人
十二星座的男人,有一些很會撩,有一些很會聊
天橋是城市人的田隴
想「降糖」下面的幾點你做到了嘛?給大家推薦一些降血糖的方法!

TAG:小說 | 想法 | 魯迅 | 國民 | 國民性 | 問題 | 關於 | 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