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邏輯思維,只要這五步

前段時間,朋友圈又出現了一個火爆的傳播案例:左右腦傾向測試。通過測試可以了解你是一個左腦型選手或是一個右腦型選手,左腦控邏輯,右腦控形象。

那麼,你可能會問:「既然左腦控邏輯,右腦控形象,是不是說明,除了邏輯思維,人類還有其他的思維模式?」

答案是:否,準確的說,人類的思維模式只有邏輯思維。因為邏輯思維是認識世界的基本方式,形象思維也是邏輯思維的一種。邏輯思維分為書本里寫的公理邏輯思維和生活中用的非公理邏輯思維,形象思維就屬於非公理邏輯思維。除此之外,我們平時聽到的線性思維和非線性思維、感性思維和理性思維、橫向思維和縱向思維,這些都屬於邏輯思維。

我們都希望自己是一個邏輯性極強的人,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使用看上去不那麼嚴格的邏輯去做判斷和選擇。比方說,你周末在家餓肚子的時候,打開了一款訂餐軟體,選擇幾款想吃的食物,再通過邏輯推理進行判斷和選擇,這樣會極大的消耗你的精力。這個時候,我們通常會應激性的去選擇當下比較想吃和看上去比較好吃的實物。

上面點餐時候使用的思維方式也許可以稱為:啟發式思維,通過一些非正式的經驗法則來為判斷提供捷徑,從而能夠降低判斷過程的複雜性。事實證明,如果我們只用公理邏輯思維去思考問題,通常只能打開5%左右的大腦空間,所以,本書最後提到的九點四線問題、水平思考,也是在提醒我們能夠使用生活中的非公理邏輯,跳出已有範圍進行思考。

上文是針對邏輯思維的一些概述,下文是看完本書後的總結和思考。

這本書用兩個章節,按照邏輯表達和邏輯思考的順序,先以組織邏輯性語言的金字塔圖為中心,講解了並列型和串聯型這兩種結論和理由的三角連接方法,以及用MECE分析法來保持理由間的平衡。再以why樹狀圖和how樹狀圖為中心,講解如何找出無遺漏、無重複的選項,以及通過矩形圖標和十字矩形評估後作出決定。

依據日常工作流程,用一句話總結本書:有邏輯的思考並且有邏輯的表達。

書本整理

思考問題:發現問題-明確問題-查明原因-思考解決方案

1、發現問題

日常工作中,我們時常有這樣一種感受:當項目組成員提出某個方案之後,你總感覺哪裡有問題,但是又說不清楚。這個時候,也許是方案存在一些問題,需要你深入去發現它。發現問題的方式很簡單,聽完這個方案之後,你認為這個方案實施下去應該達到的理想結果是怎樣的,實際上,這個項目可能達成的結果是怎樣的。達成這兩種不同結果的方案之間的差距也許就是你想說的問題。

2、明確問題

你可以儘可能的發現更多問題,我們怕的不是問題多,而是有些問題已經潛移默化的發生了,但是我們卻沒有發現。將所有問題找出來之後,我們需要明確造成當前狀況的問題,並且將問題具體拆分到可以分析原因的狀態。比如,當一個項目執行完畢,結果不是你所預期的,你把問題歸結於項目負責人長得不好看,所以,當時他跟你彙報項目計劃的時候,你無心聽講,導致一些細節沒有注意到,這個絕對不是需要深究的問題。

3、查明原因

明確了問題之後,接下來就到了大家磨拳霍霍的階段了:找原因。之所以說磨拳霍霍,是因為,很多人在發現問題之後,立馬就開始想怎樣解決問題,立馬付諸行動。但實際工作中,這樣的工作方式是有所欠缺的。我們應該用樹狀圖去梳理所有可能的原因,並且應該追問3-6次為什麼。當一步步深入下去,你會發現造成問題的根本原因,也是我們當前應該優先投入資源解決的部分。當然,除了根本原因,也會有一些主幹之外的細枝末節,造成問題的這些原因也需要去解決,但是優先順序需要往後排。如果在一步步深入發現原因的過程中,明顯感覺到一些不現實的原因出現,可以嘗試找到新的切入口,重複上述操作。

4、思考解決方案

找出造成問題的根本原因之後,針對這個原因,繼續使用樹狀圖進行解決方案查找。查找解決方案的過程中,你可以理解成:為了找到解決方案而找解決方案。先不要考慮解決方案的可行性,如果每找到一個解決方案,都糾結一番,你會發現根本沒有解決方案。真正的解決方案,一定是把所有方案整理出來之後,相比之下的最優解,即使這個最優解也存在一些客觀限制因素。

*這個階段,最好能夠跳出當前的思考範圍去找答案,也就是創造性思考。嘗試發現更多當前看不到希望或者看起來不太可能的結果。

當你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案之後,需要有邏輯、有技巧的把這些內容傳達給相應人員,得到他們的認同。

溝通表達:論點-結論-理由-行動

1、找到論點

論點是支撐整個對話的關鍵,如果在論點階段就出錯,後面的對話走向會有偏差,對話就失去了意義。找到論點的方法其實也很簡單,一般是由「當前狀況+問題點」過程。比如,你拿到一個項目,現在推進不下去了,你跟上級彙報當前情況:「當前項目推進遇到阻礙,因為經費支持不夠,怎樣能夠解決經費不足的問題呢?」這就是你的論點。你的論點應該是能夠聯繫到具體行動的,比如「解決經費不足的問題」。

2、明確結論

結論和論點一般有3種組合方式,非別是「what,why,how」。針對「解決經費不足的問題」,你使用的組合方式是「how」,也就是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在跟上級彙報的時候,需要明確你的結論,結論不應該是給上級幾個備選方案,讓他來選擇。你的結論一定是由理由支撐起來的,所以,當你有多個拿不準的結論時,可以把你最想表達的理由作為結論進行彙報。切記,結論是可以解決問題的,而不是繼續闡述你的觀點。

3、給出理由

通常我們想做一件事的時候,會給自己找無數個理由。但仔細想想,這些理由中的很多都是重複的。所以,我們需要把理由進行歸納,溝通說明理由的時候,一般控制在2-4組,每一組理由可以再由多個方面的理由組成,也就是理由的理由。確定是否要給自己的理由繼續深入找理由,要基於傾聽者的態度,如果已經取得對方的信賴,則不需要。在進行理由表述的時候,我們很難做到100%的讓人信賴,一般來說,做到80%-90%即可。在說理由的時候,優先使用「數字/數據」,其次是「一般常識/事例的積累」、最後是「已被決定的判斷/公司的制度」。關於對未來預測的理由,如果事情有發展的連續性,用過去的事例即可;如果沒有連續性,則專家觀點/新聞等更容易被接受。

4、付諸行動

明確由誰負責在哪個時間節點,完成一件什麼樣的工作,輸出一份怎樣的產物。以及完成這件事情的完整方案、日程、資源、協作關係。

關於本書中的並列型和串聯型將理由和結論連接起來的兩個方法,簡單來說,當你希望說服他人認可你的結論時,你需要有充分的理由。這些理由可以是並列關係,它們有共同點,每一個理由單獨拿出來又都可以支撐你的結論;這些理由也可以是串聯關係,通過理由之間的關係推倒出結論。但,即便是串聯型關係,這些理由也是有並列型關係產生。

最後,關於MECE分析法保證事情的無重複、無遺漏,大家掌握兩個點就可以:

1、MECE的形式,樹形圖和矩形圖。

2、MECE的製作,某事和某事之外(一般保證80%-90%無遺漏即可,一些主幹之外的細節可以用其它代替),關鍵要素(成年人&未成年人),流程(PDCA),公式(銷售額=單價*數量)。

書本上的MECE分析法篇幅比較長,其實,我們在日常工作中已經在使用這裡面的一些方法,可能沒有做過總結沉澱。

這本書整體來說比較簡單,但是能夠真正把書本內的知識應用到日常工作中,還需要多讀幾遍,俗話說的好:「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在讀書的過程中,推薦給大家RIA拆書法,也許可以幫助你更好的消化吸收。


推薦閱讀:

MECE原則,表達精準分類與全面性的有效利器
[007]另一種思維形式——命題
關於邏輯的幾點常識
『GMAT邏輯』什麼是邏輯題的層次簡化思維、相關性思路和成立性詮釋?
八字類象的邏輯性 (一2)

TAG:思維 | 邏輯 | 邏輯思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