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漫談穆斯林飲食禁忌與大環境下的生存之尷尬
關於穆斯林飲食方面,大概涉及最廣的就是「清真」二字和豬這位「黑秀才」了。本來很平靜的生活,只因為「清真泛化」而搞得人心惶惶;本來很平常的生活禁忌,卻搞得「談豬色變」。了解「清真」二字的人,不論穆斯林或者非穆斯林都認為打擊「清真泛化」是完全正確的,不了解「清真」二字的人不論是誰,都是摸著成人的腦殼說著奶娃的話。關於「豬」字,也許是認識不足,或許是某些人為了要整出點「響聲」來「看紅火」而故意炒作。我們從小讀書,大豬小豬都見過,包括現在上大學小學的兒子們讀的課本裡面,也並沒有將「豬」字剔出。那部名叫《豬豬俠》的動漫電視劇小傢伙們更是一集不落。就像電視名劇《西遊記》里二師兄那憨態可掬的形象,還是人人都認可的一個「吃貨」角色。即使是穆斯林極其崇敬的《古蘭經》當中,也並沒有把「豬」字取掉,如果取掉「豬」字,那麼「豬肉、血液、自死的、勒死的、跌死的、非誦真主尊名宰殺的都不可食」這句話怎麼表達呢?真主在《古蘭經》里稱述,讓穆斯林不要食用,並沒有要穆斯林「恨豬入骨」,見都不能見,說都不能說。我們居住在純穆斯林村莊,我們的堂兄們居住在回漢雜居的地方,有時候帶著兒子們去玩,兒子們還把「觀察」豬當成一項重要事。記得大兒子小時候第一次見豬的時候,看了半天然後說:「爸爸,那個電視里出來的豬和我們見的這個豬不一樣,電視里的乾淨,這個……你看髒兮兮的!」還說:「書上畫的也不像,那比這個好看得多。」很是納悶呀,不知何時,這位「黑秀才」竟然也莫明其妙地「明星」起來,惹得養它吃它的人也因它而煩惱。
先說「清真」二字。據說這個詞在古代的時候還是佛教用語,像「無常」等詞一樣,不知何時慢慢地被中國穆斯林借用了過來。(讀者朋友可留意了,國外可沒有「清真」一說,在阿拉伯語環境,只有「哈倆來(合法)」「托哈熱(潔凈)」,沒有「清真」概念,這確是中國漢語的高明之處。舉個例子,像中國老阿訇講經的那樣,如果要求以「按字合意的『麥爾納』(意思)」把「清真」翻譯成阿拉伯語,那可真就難為阿拉伯語專家了。)「清真」原在佛教里表達的意思是什麼,沒有探究過,我們不是這方面的史學專家,也沒有必要去考證得那麼仔細。但是「清真」在現在說漢語的中國穆斯林生活中具備著什麼樣的意義呢?我想應該重視一下。在中國穆斯林生活中首先帶著「清真」二字的,那可不是一般意義上的一句話,那是「清真言」啊!穆斯林的信仰根本啊!很多不懂的人(包括大多數對教門馬馬虎虎的穆斯林),都以為「清真」是「合法的」「乾淨的」意思,那麼「清真言」作何理解?「合法的言」?「乾淨的言」?還有清真寺,難道是「合法的寺」「乾淨的寺」?說「乾淨的寺」還有點像,清真寺的確要求一塵不染。但若刻意這樣去理解,不都成了笑話?!
記得三十年前,有位上街趕集的老人,他去了趟公共廁所,出來後拿著一把速食麵塑料袋,見人就說:「這還了得?這還了得?把『克里麥』在這個上印,不印『克里麥』印個回民能吃不行嘛,丟得滿廁所都是!」面對老人的恐懼,有人同情,說:「唉,我們生活在大漢族國家嘛,人家漢族知道啥是個『克里麥』。」老人便說:「印這個的絕對不是漢民哈,漢民知道印這個有啥意思?」也有人不屑一顧說:「不就是個阿拉伯語字么,你看到處都是用報紙雜誌爛書擦勾子的人。在阿拉伯國家,那報紙雜誌肯定還是擦勾子呢,報紙雜誌上沒有字啊?看把你給教門的。」我們且不說有修養、有善德的漢族人並不用報紙雜誌舊書撕來擦勾子,人家說那是承載天道智慧、寫經典的文字,要尊重呢。也不說阿拉伯人是不是真拿報紙雜誌擦勾子,畢竟我們沒有實地查訪過,沒有發言權。我們只就「克里麥」提示一下。讀者朋友,不論你是不是穆斯林,你知道「克里麥」是什麼嗎?
在中國穆斯林生活中,「克里麥」是具有非常特別的意義的,它指的是「清真言」,也就是「沒有真應受拜的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這句表示信仰根基的話。如果你是一個穆斯林,你敢把寫有這樣詞句的紙拿上去擦勾子?好,話說回來,老者見沒有人理睬,便倔強地去了伊協,結果如何,不得而知,我們也不去追尋討論。隨著改革開放在國際上的拓展,隨著中阿文化與經濟交流的推廣和深入,我國一帶一路經濟戰略部屬正在緊鑼密鼓地實施,正在這個節骨眼兒上,打「清真」牌兒的東西,真可謂是無所不有。別說食品包裝袋上印有不同文體、不同樣式的「清真」標識,連真正擦勾子的圈圈衛生紙、洗頭膏、肥皂……似乎什麼東西都要打個「清真」標識。穆斯林生產、經營「清真」標識的商品,那麼非穆斯林呢?畢竟中國是穆斯林人口占絕對少數、極少數的國度,在中阿經貿交流中,擺在非穆斯林面前的商機,遠遠超過穆斯林無數倍。這在非穆斯林看來,「清真」二字是中國漢字,查字典理解大概也就是「乾淨、衛生」的意思吧,何不也印上它,一來與穆斯林生產的商品打成一片了,二來也迎合了阿拉伯商人和遊客的心意,何樂而不為?結果一行動,不成?要「清真認證」?那好嘛,大概是需要管理吧,我們掏錢去某某協會「認證」一下吧。也許是「認證標準」本身概念模糊,也許是普遍存在的腐敗背後不良交易的悲哀,總之,該清真的「清真」了,不該清真的也「清真」了;能清真的「清真」了,不能清真的也「清真」了。
對於非穆斯林來說,有時候真的莫明其妙、一頭霧水,你們穆斯林(大多時候以「回族」出現)不就是不吃豬肉嘛,是乾淨衛生嘛,你們是吃牛羊駝雞鴨鵝嘛,對不?曾經有一個生產「清真」肉品的廠家,每天出產的生肉以數十噸計算,可是廠里一個回族一個穆斯林都沒有,掛的「清真」標識還是「認證」過的。有人發現了,舉報了,記者帶著有關部門下去一調查,說:「我們這兒不生產豬肉呀?我們這裡不殺豬,殺的全部是牛羊雞……我們的工人都是嚴格地按照『清真』要求來操作、生產的……」看,問題出在什麼地方?誰給他們的「清真」標識?依他們的理解,他們的確是按照國家的「衛生標準」在生產,他們有什麼錯?他們根本就不明白,他們再「標準」再「衛生」,要想生產出穆斯林能吃的「清真」產品,怎麼可能?因為他們就不知道、不理解,「清真」是建立在伊斯蘭信仰基礎上的一種生活中的信仰表現,不信仰伊斯蘭就沒有「清真」概念可言。
所以說,對於穆斯林來說,在肉食、動物油脂類方面很是認真的,這並不是什麼極端、與環境缺乏融合,這是穆斯林宗教信仰的要求和具體體現。在回漢雜居的村落,絕對不會出現如此奇葩的問題,因為當地回漢交往頻繁,漢族和其他民族的非穆斯林,都清楚穆斯林在肉食、動物油脂等方面是非常認真的,他們都知道怎麼處理類似的事情。
在打擊「清真泛化」的過程中,也令響應政策者很是手忙腳亂了一陣。比如說日用品、非食品方面不用說,打「清真」標識根本就是多此一舉。可是在食品方面,速食麵類不用說了,輔料里有肉乾、動物油脂醬,但其他小食品類及食用油類,就很難判斷了。國內中央台、有些報紙、網媒都披露過,好多地方拿地溝油製作麻辣條、炸薯片,以動物油脂製作混合食用油等,還有的廠家竟然用頭髮、動物毛制醬油。我們國家非常大,在國民素質還沒有完全提升上去的時候,不法分子為了蠅頭小利什麼活兒都敢做。還有蛋糕、月餅等一些必須用起酥油(也就是豬油,近年有化合起酥油,不知道具體成份)的食品等。憑良心說,這些東西是否應該考究、是否應該區別一下是否「清真」,需要大家平心靜氣的坐下來探討。至於紙呀、牙刷呀、洗頭膏呀、肥皂呀……根本沒必要去費神。隨著科技的進步,化合產品越來越多,究竟哪些清真哪些不清真,不是你貼一個「清真」標識就清真了,不貼「清真」標識穆斯林就不能用了,「清真」不是給你做生意的招牌,「清真」只是表示該產品本身不含有穆斯林禁用的成份,只是表示穆斯林可否食用的一個「記號」而已。誠然,很多新生事物對於穆斯林來說非常尷尬,說「行」吧,似乎有「不能用」的成份(比如銷售量非常大的某企業生產的用起酥油保質的披薩、麵包、蛋糕等),說「不行」吧,你再沒有選擇的餘地。出了門,上學、工作,哪怕是旅遊,到了沒有穆斯林或者穆斯林極少的地方,吃頓飯是相當困難的。
近一年來國家提出要「去沙化」「去阿化」,某些方面說很有必要。這不是說中國用多了阿拉伯語字母就會將國家「阿拉伯化」,或者有些阿拉伯風格的建築了就會「沙特化」。自從辛亥革命後,中國人學英語、穿西裝,歐式建築遍地,美系歐系日系韓系汽車滿街跑,比爾蓋茨的電腦安裝著微軟公司的系統幾乎普及到了每家每戶,用蘋果產品的人更是有錢人的象徵,咋也沒見中國西化、歐化、美化?中國人應該有中國人的自信和幾千年傳統文明的內在涵養。「去沙化」「去阿化」不是「一包攬」地從外在形式上「大掃除」,要從內在認知上解決問題。有些地方把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阿語字牌砸了,有的地方把幾十年前的建築拆了,把清真飯館門頭上的阿拉伯語字元抹掉,把清真寺的學堂廢掉……不解決腦袋問題,在建築和生活上「去什麼化」,真是有些盲目和形式主義了。有些問題不是一朝一夕能處理得了的,需要在宏觀調控上有一個長期的規劃,而且要嚴肅認真地對待。
不是所有寫阿拉伯語的都是「阿化」,也不是所有的圓包頂建築都是「沙化」,「去阿化」「去沙化」是為了煞住某些極端之風,堅決抵制極端思想滲入和蔓延,不是從表象上搞形式,這要從觀念上解決問題。絕大多數人用阿拉伯語也只是為了裝飾、好看,學習阿拉伯語是為了將來謀生;清真寺大殿修個圓包頂僅僅是因為伊斯蘭的聖人的陵墓是圓包頂。(實際上圓包頂還不是阿拉伯或者沙特的建築風格,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探究一下土耳其索菲婭大清真寺的歷史,那曾經是羅馬時代基督教修的教堂,後來土耳其人信仰伊斯蘭教了,所以把教堂改成了清真寺。)以後可以不用阿拉伯語字元,以後可以不再修建圓包頂式的建築,從現在起一切搭「一」上來,但是把原有的廢掉、拆掉,的確是有些過頭了。發現問題了,要冷靜地分析、沉著研究、適當處理,畢竟是廣大民眾中體現出來的思想或者生活現象。要找准目標,制定計劃,一點點地去矯正,不是農村人的清場院,提上大掃箒一動大掄,這是要對國家和人民負責任的。
前一個時期因美團外賣的「分箱」吵了一陣,最近又有人說某航班上提供了「清真」快餐而這長那短。本人實在想不明白,不就是為穆斯林提供了一點方便嘛,有什麼大不了的,值得如此大動干戈?很多地方打出「清真」牌子都是「雙贏」效益,即方便了穆斯林吃飲,也多做點生意。如果不打「清真」牌子,穆斯林乘客就背上乾糧上路么,難道非得去吃大餐不可?不論漢族回族還是穆斯林非穆斯林,大家都是人,都長著一顆嘣噠嘣噠跳的心,是不是?你吃著,叫人家瞅著看著,你吃得下去?中國崇拜的漢文明中總沒有這樣決絕的「信仰」吧?
很難過地說,很多穆斯林不吃豬肉,甚至細緻到「垃圾食品」都是什麼油炸的,能吃不能吃。但是大多數穆斯林卻忽視了另一個嚴重的問題:酒比豬肉豬油地溝油更麻煩。我們國家是酒文化國度,對酒的崇尚可謂是「無酒不成事」。但漢族及其他民族喝酒都總是禮儀性的,國家也特別制定酒後不許駕車。而對於有些回族或者穆斯林來說,說起豬似乎敏感得了不得,似乎一提豬肉一見豬就丟了信仰一樣,但是把酒當白開水喝,尤其是年輕人。商店、餐廳門頭上掛的「清真」標識,裡面貨柜上擺滿了各種檔次、品牌不同的酒。大家知道不?《古蘭經》里可是把酒和拜佛同例並舉的,對於穆斯林來說,喝酒賣酒、賭博、迷信打卦抽籤都是和拜佛像一樣的罪過,比吃豬肉嚴重得多。一提個豬就忌諱得神經過敏似的,而酒場、賭場麻將場沉去醉歸。奇不奇怪?相比而言,那麼嚴厲地「抗豬」真的就是衛護信仰嗎?
真的,不應該也不是這麼回事。某些網路大V一再提說早些年回民因「豬」而鬧事的情況,殊不知當時回民鬧事的原因是有公開出版的東西說「豬是回民的祖先」「回民拜豬」等等。如果連這樣不文明的痞子言論都不作回應,換位思考,如果哪個出版物上說「豬是你某網路大V的先人」,你作何感受?作為高級知識分子,作為幾十萬粉絲敬捧的明星大V,嚴然一副「網路領軍人物崛起」的姿態,好像她指揮著黨和政府一樣,威風凜凜,卻是出現如此沒有素質和良知的評議,你的人格和道德何在?要憑良心說話,並不是漢族殺豬過大年了,漢族吃豬肉了,回族看著就不答應了,哪有這樣的事?當然,事後穆斯林們也都明白了,那都不是某些作者、編者的「無知」,而是一些有陰謀的挑逗。穆斯林不應該上當,不應該那樣衝動,我國是法制(今年憲法修訂改為「法治」,更加貼切)國家,一切依法辦事。就像這一兩年,網路輿情也好,某些方面傷害感情的言論也好,穆斯林們都忍了,再也不會上當,一切事情都有黨和政府。
別說「言論」,即使是拆掉清真寺、燒掉經書,穆斯林們也不會上當。國家利益大於一切,當祖國雄起於亞洲、傲立於世界之巔峰時,中國穆斯林同樣作為中國人而感到自豪和驕傲。到那時,中國穆斯林的後代同樣因祖國的富強而富強,別有用心之人是長不了的。我們堅信,上天雖然沒有長著像我們一樣的一雙眼睛,但他在冥冥之中還是在監察著這個世界的。即使你什麼都不信仰,總懂得自己是一個人,得保持一個人的良知與道義吧?不論哪種信仰,積善德是後蔭子孫,損陰功是禍害後代,善惡有報,不是不報,時候沒到。這就是天地良心,這就是天理。
真的,在一些回漢雜居的市鎮鄉村,大家去去看吧,大肉鋪、鹵驢肉店、牛羊肉鋪、大眾餐館、回民餐館,幾乎都是並排開著門的,哪個回民或者穆斯林出來說大肉豬肉傷感情了?倒是有些回民(雖然很少且是個別)把肉攤、飯館不開了,稀里糊塗轉讓給漢民,原來掛著的帶有「清真」標識的牌子也懶得取,結果讓漢民擺上了大眾食品,引起了不知情的穆斯林的誤會。應該說這責任是回民自己的,不過從這種事情可以充分地看到,回民並不是「見豬色變」「談豬色變」,還和吃賣豬肉的漢族進行著左右手的經濟交易。還有人謠傳說,回民把「豬肉」叫「大肉」,因為諱「豬」字(真沒有聽過也沒有見過更沒有研究過,把「豬肉」叫「大肉」到底是怎樣一個來歷)。說回民在豬年生的都不叫「屬豬」,叫「屬大」,莫明其妙,啼笑皆非。
本人活過知命之年,尚是頭一次聽說這種怪誕不經的言論。我們這地方回族聚居,除了趕集,除了大門上來推銷商品的、看病的江湖郎中有漢族,平時生活幾乎見不到漢族。不論老小,還從沒有聽說過把「屬豬」的叫「屬大」,都說老漢人「養豬殺豬吃豬肉」,真沒有聽說過說老漢人「養大殺大吃大肉」的。每年過大年漢族耍社伙、正月十五鬧花燈,回民都會去城裡瞅熱鬧,社伙隊里少不了「豬八戒」,花燈會上少不了「十二生肖」的豬,當然還可能會出現一些其他名目的「豬」形象的藝術品。回民娃娃還是樂呵呵地跟上看著玩,咋沒有聽說過「見豬就像見瘟疫」的「可怕樣子」?某些背著陰謀錦囊的人,說話搞事兒真是沒有經過大腦,而有些人也把如此不上檔次的言論當作一回事,都是滑天下之大稽。
前面述說了這麼多,目的只是想坦誠地、更透徹地與讀者諸君交流一下思想、看法。畢竟我國是個以大漢文化為主體的國家,回族也好,其他民族的穆斯林也好,(現在國內各民族都有信仰伊斯蘭的穆斯林,雖然人數非常少,但都和回族一樣,時常面臨著工作、生活、學習等各方面的困難。)總歸要在華夏土地上生活,都是中國人啊,腳下的國土就是他們的家園,誰能離開腳下這片土地去尋找原本就不存在的「世外桃源」?在回族或者穆斯林居住相對比較集中的地方生活、工作,不論有無「清真」標識,大家都是相互了解的,吃喝都不是啥問題。可是一但到沒有穆斯林或者穆斯林相對比較少的地方去工作、學習、生活,真是很艱難的。西北一些回族家庭的子女在高考後報學校時就很糾結,本來可以去東南一帶比較好的地方去深造,但一打聽學校的生活狀況,不得不放棄。工作也一樣,吃不到清真餐,就沒有辦法生存。
讀者諸君別以為這是「極端」,這是信仰,是對自己人生觀、生存理念的一種恪守和堅持。我國憲法規定宗教信仰自由,並尊重人身自由。記得有次在火車上遇到一個吸煙的人,我說:「朋友,請到車廂連接處去吸煙,這裡是公共場合。」他咋說:「這車是你們家的?既是公共場合我抽煙礙你什麼了?你懂不懂,你這是干涉我的私生活、妨礙我的人身自由!」一個並不算文明的吸煙行為都想得到別人的尊重、都認為是私生活、是人身自由,一個穆斯林恪守自己的信仰不去吃漢餐、希望能有合適的一口飯吃,有什麼不對嗎?幸虧我國黨和政府從解放戰爭到建國初期,就在統戰、民族工作等方面都把民族問題、宗教信仰問題提到了非常重要的議程,並進行長期地研究、探索、落實,不然的話,少數民族的日子真的就沒法過。
推薦閱讀:
※常喝牛奶和常喝豆漿的人差多少?真相讓你大吃一驚
※女性經期前飲食需注意6規則 少吃糖多補鈣
※全世界最好吃速食麵排行榜-2018版本
※美味的減肥沙拉,在家也能吃到!
※早餐包子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