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佛教基本知識(五)

佛教基本知識(五)

業是身語意的造作,順理利人的造作,是善業。違埋損人的造作,是惡業。善業有生樂果的力用,惡業有生惡果的力用。善惡業招感果報的功能勢力,如善業未為邪見損害,惡業未修善法對治,縱經百千萬億大劫,也不會消失,到因緣成熟的時候,決定感受果報不虛。所以如來在諸經中說:『假令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善惡業行是由自己造作的,果報成熟的時候,也是自己領受,決無他人能夠代替。如《地藏菩薩本願經》說:『眾生莫輕小惡,以為無罪,死後有報,纖毫受之。父子至親,歧路各別,縱然相逢,無肯代受。』又如《妙法聖念處經》卷第一說:『業果善不善,所作受決定,自作自鴻縛,如蠶等無異。』又《法句經.身受品》說:『惡自受罪,善自受福,亦各須熟,彼不相代。』又《佛般泥洹經》卷下說:『善惡隨身,父有過惡,子不獲殃;子有過惡,父不獲殃。各自之死,善惡殃咎,各隨其身。』而且業力成熟了的時候,是無法避免逃脫的。如《有部毗奈耶》四十六卷說:『不思議業力,雖遠必相牽,果報成熟時,求避終難脫。』

於前諸經所說善惡業果決定的道理,學佛的人能夠信受不疑,即是於佛法中生起了世俗道理的正見(勝義正見即無我理)。得了這一正見,學佛就有了穩固的基礎,知道掌握自己的業行而斷惡修善,乃至轉染成凈,圓證無上的佛果、菩提,這也就是真正掌握了自己凈化的命連。

(二)業道名義

業行的體相差別,非常深廣複雜,聲聞與菩薩的智慧也都不能詳盡了解,唯有佛陀的一切種智才能夠究竟窮知。但是如來在經中說,一切業行,以十業道為根本。十業道中有善有惡,惡的名十惡業道,善的名十善業道。十惡業道即: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離間語、粗惡語、綺語、貪慾、嗔恚、邪見。殺生等三種是身惡業,妄語等四種是語惡業,貪等三種是意惡業。十善業道即:離殺生、離偷盜、離邪淫、離妄語、離離間語、離粗惡語、離綺語、無貪、無嗔、正見。以身口意去造作殺生等,離殺生等,就是善業惡業。

業以思心所為體,十善十惡皆是業行,是思心所的游履處,業之道故,立名業道。依《俱舍論》及《瑜伽師地論》六十卷說,思是業非業道;殺生乃至綺語七支,其業亦是業道;貪嗔邪見,是業道非業。又善惡業行,使人趣向於六趣,通生苦樂異熟果故名為業道。即造作名業,能通名道。學佛的人,於信解業果決定之後,即應當在受持五戒的基礎上,進一步修行十種善業,作為獲得人天身、聲聞、獨覺、無上菩提的根本。

如《十善業道經》說:『龍王當知!菩薩有一法,能斷一切諸惡道苦。何等為一?謂於晝夜,常念思維觀察善法,令諸善法,念念增長,不容毫分不善間雜,是即能令諸惡永斷,善法圓滿,常得親近諸佛菩薩,及余聖眾。言善法者,謂人天身、聲聞菩提、獨覺菩提、無上菩提,皆依此法以為根本而得成就,故名善法。此法即是十善業道。』修行十善業道,既然是首重永斷十種惡業,即必於十惡業道分別了解,才能清楚地知其如何永離而凈修十善業,故此先須分別十惡業道。

(三)十惡業道決擇

甲、業道自相

《瑜伽師地論決擇分》五十九卷說五種相,建立十惡業道自性差別。即:事、想、欲樂、煩惱、方便究竟。《雜集論決擇諦品》亦說五相。如彼論說:『又殺生等,應以五門分別其相、謂事故、意樂故、加行故、煩惱故、究竟故。』此中意樂攝《瑜伽師地論》的想和欲樂,想與樂所作欲,俱是意樂故。《瑜伽師地論》加行究竟為二,加行是方便,究竟是圓滿,分開別說,更為顯了。並且《瑜伽師地論本地分》第八卷也是這樣分法,如彼論說:『云何殺生?謂於他眾生(事),起殺欲樂,起染污心(煩惱),若即於彼起殺方便(加行),及即於彼殺究竟中所有身業。』於餘九業道,皆作如是分別。故《雜集論》所說五相即《瑜伽師地論本地分》五相,又與《決擇分》五相無違,並且便於說明業道自相建立的差別,故這裡依之決擇十惡業道,但次第則依《本地分》而說。

一、事:即起殺生等業的所依處事,《瑜伽師地論》、《雜集論》俱說於有情數,非有情數,隨其所應,十惡業道依之而轉。實通三處起,即殺生、邪淫、妄語、離間語、粗惡語、嗔恚大業道,於有情處起。綺語業道,依名身處起,即依非情處起。偷盜、貪慾、邪見三種,通情非情處起。

二、意樂:就是於造作業行的所做事上,生起想意樂,及起當作此業道的意樂。《瑜伽師地論》說:『想有四種,謂於彼彼非彼想,非於彼彼彼想,於彼彼想,非於彼彼非彼想。』四種想中,唯第三想是業道,以無錯亂故。《瑜伽師地論》說:『欲樂者,或有倒想,或無倒想,樂所作欲。』樂所作欲,即樂欲所作。這裡的意樂,即包括《瑜伽師地論決擇分》所說的想與欲樂。

三、煩惱:即貪嗔痴,如其所應,或總起,或別起。即造殺生等業時,由貪等煩惱相應,或貪嗔同起,或貪痴同起,或嗔痴同起,或貪嗔痴一切皆具。

四、加行:即殺生等業的作用,或由自己,或教他人發起身語意三業,進行殺生等的方便,即於樂欲所作發起的三業,如策劃、布置等,皆為究竟完成樂欲所作業的加功用行,故名加行。

五、究竟:即於樂所作業,由彼彼加行、殺生等業道,或於當時圓滿,或於後時圓滿,是為究竟。

殺生等惡業,若上述五相不具,此業即非圓滿業道所攝。若五相具足,此業即是圓滿業道所攝。

此下以五相分別建立十惡業道:

一、殺生:殺生業道以有情數眾生為事。意樂即能害者於眾生所,作眾生想,及起必殺害的樂欲。這種想即名於彼眾生不顛倒想,依此想作如是欲心:我當殺害彼眾生,如是名為殺生意樂。這能殺害眾生的人,或由貪煩惱所蔽,或由嗔煩惱所蔽,或由痴煩惱所蔽,或貪等二種煩惱所蔽,或貪等三種煩惱所蔽,而起殺生的造作心,是名煩惱。用意樂與煩惱,由自己、或教他人,發起方便加害眾生,是為加行。若由加害之時,被害眾生當即命終,便於當爾之時說名成就究竟業道。若加害之時,被害眾生未即命終,於後時捨命,由此方便彼眾生命終時,說名後時成就業道。

二、偷盜:偷盜業道以他人主權所攝的有情數與非有情數為事。意樂,即於他人所攝事起想,及於彼起偷盜樂欲。煩惱,即貪等三毒,或起一、或起二、或具起三種。加行,即自作教他作等種種偷盜業行。如挖牆竊盜,伏道劫奪,拒債不償,受寄不還,諂誑詐取,以勢力脅迫等。究竟,《瑜伽師地論》說移離本處,《雜集論》說取為己有。二義兼取為善,以為利他而盜,或由憎嫉等,以嗔恚心破壞他人所攝之物,雖不取為己有,亦成業道故。

三、邪淫:邪淫業道事,即非所應行欲行之女,或雖所應行,於非支、非時、非處、非量,及不應理的一切男與不男。支是支分,除產門外,所有餘分,皆名非文。非時有五,若穢下時、胎圓滿時、飲兒乳時、受齋戒時、有疾病時、是名非時。非處,即諸尊重所集會處、或塔寺中、或大眾前、或地高下,如是等處,說名非處。過量行欲行,名為非量。此上即說,雖是自己妻妾,若於非支、非時、非處、非量行欲行,亦是邪淫。除己妻妾,於一切男及不男,無論其屬自屬他,皆不應行欲行,若於彼等行欲行,是不守世間體法的非理邪行,故說名不應理。意樂,即於彼彼女男等起彼彼想,是想不錯亂,及依此想起近習樂行之欲,總為意樂。煩惱,即貪等三毒,或具或不具。加行,即自行、教他,或公顯、或隱竊、或因諂誑方便、或因委託,或由威勢等而行邪行。究竟,即兩兩交會。

四、妄語:妄語業道事,即見聞覺知,不見不聞不覺不知。意樂,即於見聞等翻作不見聞等想,不見聞等,翻作見聞等想,即別異想;起覆藏想樂說之欲,即欲別異說;總為意樂。煩惱,即貪等三毒,或具不具。加行,即用語言自說,或教他說,或書寫文字,或默默表認,或動肢體表相,或為作證等。無論為自己或為他人,而於見聞覺知言不見聞覺知,於不見聞覺知而言見聞覺知,乃至默認現相等,都是妄語。究竟,即聽者,或對論者領解其義。

五、離間語:離間語業道事,即諸有情,若本和合,若不和合。意樂中的想,即俱於彼和合有情不和合有情,起乖離及不和合想。欲樂,即依此想而起樂彼有情乖離及不和合欲。煩惱,即貪等三毒,或具或不具。加行,即為乖離故,以實事或非實事毀訾於他,而發語言,或自說,或教他說。《瑜伽師地論》五十九卷說:『複次,若以實事毀訾於他,為乖離故而發此言,名離間語。或以不實假合方便以為依止,為損壞他而有陳說。或依親近施與,或依知友給侍而有陳說,名離間語。若自利緣,或損他緣,或由他教,或現破德(宣說他無實德),或現怖畏,為乖離故,或自發言,或令他發,如是皆名離間語罪。』究竟,即所破的人領解其義。

六、粗惡語:粗惡語業道事,即於諸有情能引起恚惱損害。意樂,即覆善語說粗語想,及起樂粗言欲。煩惱,即貪等三毒,或具不具。加行,即自說或教他說粗惡語言。《瑜伽師地論》五十九卷說:『複次,若有對面發辛楚言,名粗惡語。或不現前,或對大眾,或幽僻處,或隨實過,不隨實過,或書表示,或假現相,或依自說,或依他說,或因掉舉,或因不靜、或依種族過失,或依止過失,或依作業,戒禁現行過失,或自發起辛楚之言,或令他發,如是皆名粗惡語罪。』即依於環境與彼有情的實有過失,及其操業過失等而說非可愛語,皆是加行。究竟,《瑜伽師地論》說:『謂呵罵彼』。妄語離間語,必令他了解才成業道。此粗惡語不待他解,但發即成,以所說惡語不必對境了解,或雖了解,彼不生恚惱,皆可成業道故。

七、綺語:綺語業道事,即能引發無利之義。意樂,即起說綺語想,及起樂說綺語之欲。煩惱,即貪等三毒,或具或不具。加行,即勤勇地以種種聲音宣說無義利語。《瑜伽師地論》五十九巷說:『複次,若有依舞而發歌詞,名為綺語。或依作樂,或復俱依(舞樂),或俱不依,而發歌詞,名為綺語。若佛法外能引無義所有書論,以愛樂心,受持讚美,以大聲音而為諷頌,廣為他人開示分別,皆名綺語。若依斗訟諍競發言,或樂處眾宣說王論、臣論、賊論、廣說乃至國土等論,皆名綺語。若說妄語或離間語、或粗惡語,下至不思不擇發無義言,皆名綺語。又依七事而發綺語,謂斗訟諍競語,諸婆羅門惡咒術語,苦所逼語,戲笑樂游之語,處眾雜語,顛狂語,邪命語,如是一切名綺語罪。』究竟,《雜集論》說:『正發此言』。即正說綺語,便成業道,以不待他有情了解故。

八、貪慾:貪慾業道事,即他所攝財產。意樂,即於他財起耽求想,及起欲為己有的愛欲。煩惱,即貪等三毒,或具或不具。加行,即思量籌度,欲為己有,乃至於所思想的事,發起種種慾念,皆是加行所攝的非圓滿的貪慾業道。如起慾念:『如何能令他家父母妻子財產等歸屬於我。怎樣能令他知道我是少欲知足者,住正念者,是聰慧者,是多聞者,是持戒者。怎樣能令他人恭敬我,供養我。怎樣能令自己當來生於天上,以勝妙五欲為遊戲。』

廣如《瑜伽師地論》五十九卷所說應知。究竟,《瑜伽師地論》說:『謂於彼事定期屬己。』《雜集論》說:『決定執為己有。』又貪慾圓滿,須具五相,如《瑜伽師地論》五十九卷說:『複次,略由五相,建立貪慾、嗔恚、邪見圓滿自相。何等名為貪慾五相?一有耽著心,謂於自財所。二有貪婪心,謂樂積財物。三有饕餮心(貪財為饕,貪食為餮),謂於屬他資財等事,計為華好,深生愛味。四有謀略心,謂作是心,凡彼所有,何當屬我。五有覆蔽心,謂貪慾纏之所覆故,不覺羞恥,不知過患,及與出離。設於自財,有耽著心,無餘心現,當知此非圓滿貪慾意惡行相。如是有耽著心及貪婪心,無餘心現,亦非圓滿貪慾之相,如是廣說,乃至如前所說諸相,隨缺一種,即非圓滿貪慾之相,若全分攝,乃名圓滿貪慾之相。』

九、嗔恚:嗔恚業道事,即於諸有情能為恚惱損害。意樂,起覆善心作損害想,及起損害等欲。煩惱,即貪等三毒,或具或不具。加行,即起損害思等。如作是思:彼於我有無義欲,故我於彼當作無義。又作是思:彼於我所已作、正作、當作無義,我亦於彼當作無義。又作是思:云何令我於能損害怨家惡友而得自在,縛害驅擯,或行鞭撻、或散財產、或奪妻妾、朋友、眷屬及家宅等。又作是思:云何令彼能損於我之怨家惡友,自遭諸苦惱事。乃至思維:願怨家等,發起某種身語惡行而喪失財產、眷屬、善法;身壞命終,生諸惡趣。如是等思,皆是加行所攝的非圓滿的嗔恚業道。

如《瑜伽師地論》五十九卷廣說應知。究竟,即決定加害,或損害的日期決定。又嗔恚圓滿,亦須具三相,如《瑜伽師地論》五十九卷說:『何等名為嗔恚五相?一有憎噁心,謂於能損害相,隨法分別故。二有不堪耐心,謂於不饒益,不堪忍故。三有怨恨心,謂於不饒益,數不如理隨憶念故。四有謀略心,謂於有情,作如於是意:何當捶打,何當殺害,乃至廣說故。五有覆蔽心,謂如前說(貪慾中,更貪為嗔即是)。於此五相,隨缺一種,即非圓滿嗔恚之相。若具一切,方名圓滿。』

十、邪見:邪見業道事,即實有義。意樂,即於實有義起非有想,即於彼誹謗起愛欲。煩惱,即貪等三毒,或具不具。加行,即起誹謗因果等之思等。總有四種:即謗因、謗果、謗作用、謗實有事。謗因,即誹謗無有善惡行等。謗果,即誹謗無有善惡所招的異熟果。

謗作用有三種:一謗無父母作用,父母各有二德:一可敬福田,若供養承事,增長福業,若殺害損惱等,成大重罪。二任持相續,即托父親的種子,母親能任持,相續生長。謗無父母的殖種和持種用,及極重的善惡業因用,是為誹謗無父母作用。二謗無往來作用,即否認有前世後世。三謗受生作用,即謗無結生相續的化生有情。

謗實有事,即誹謗無真阿羅漢等。如《瑜伽師地論》五十九卷說:『複次,若作是思:決定無施,是名邪見。廣說乃至謗因、謗用、謗果、壞真善事,如是一切皆名邪見根本業道。』

問:一切不正的執見皆名邪見,為什麼如來於惡業道之中唯說誹謗因果等四種名邪見呢?《瑜伽師地論》五十九卷有此問答文,茲節錄如下:『問:一切倒見皆名邪見,何故世尊於業道中但說如是誹謗之見名為邪見?答:由此邪見,諸邪見中最為殊勝,何以故?由此邪見為依止故!有一沙門,若婆羅門,斷諸善根。又此邪見,最順苦業,懷邪見者於諸惡法隨意所行,是故此見偏說在彼惡業道中。當知余見,非不邪見自相相應』。究竟,即決定誹謗。此邪見圓滿,亦須具五相,如《瑜伽師地論》五十九卷說:『何等名為邪見五相?一有愚痴心,謂不如實了所知故。二有暴酷心,謂樂作諸惡故。三有越流行心,謂於諸法不如理分邪推求故。四有失壞心,謂無施與、愛養、祠祀等,誹謗一切妙行等故。五有覆蔽心,謂邪見纏之所覆蔽,不覺羞恥,不知過患,及出離故。於此五相隨缺一種,即非圓滿邪見之相!具一切分,乃名圓滿。』

乙、三根發業與究竟差別

以上所說十惡業道,每一支都是由貪嗔痴三根為發業的煩惱。為加行時各支皆有三種的差別,究竟則唯由貪、或唯由嗔、或唯由痴,或貪嗔痴隨一究竟。這裡分述如下:

一、殺生業道:若為求得血肉等,或為奪取財物等,或受他人僱用,或為報他人思,或為朋友,或希望作朋友,或為衣食等奉主人等教命,或想彼能衰損,或想彼能障礙財利等,而行殺害,如是一切,名貪所生殺生業道。

若想彼於己樂為無義,或想彼於已曾為無義,或恐彼於己當為無義,或見彼於己正為無義,而行殺害。或依於己身、於親友、於仇怨,在過去現在未來,已為無義,正為無義,當為無義,共為九惱事,而行殺害。如是一切,名嗔所生殺生業道。

若妄計殺生為正法,謂己是其餘眾生的善友,彼因我殺,身壞命終當生天上。或心作是念;為尊長故,法應殺害,如為尊長生日等事而殺生等。或作是心:謂有誹毀天神、梵世主、罵婆羅門,法應殺害。或計於殺生業,作及增長,皆無異熟果報,向他人宣說,勸其行殺害,彼人由勸故,遂行殺害,能勸者得殺生罪。由如是等心而行殺害,是名從痴所生殺業。此後所說謬計殺生,作及增長,皆無異熟果等,是從痴所生殺生的道理,於諸餘業道,乃至邪見,當知亦爾。即妄計偷盜無異熟果,乃至妄計邪見無異熟果,皆是從痴所生偷盜,乃至是從痴所生邪見。或有妄計以其父母、親愛眷屬擲置火中,或斷食、投岩、棄於曠野,是真正法。如是一切,皆名痴所生殺生業道。

二、偷盜業道:於他財食饕餮而取,即凶暴地貪取他人的財食。或為他人僱用,或為思所攝,或祈求後思,或為衣食等奉主人等教命,或為得稱譽,或為得安樂,而行劫盜,如是一切不與取業,皆是從貪所生。

若作是思:彼於我所,樂行無義,廣說乃至行九惱害事增上力,而行劫盜。不必貪著彼所有財,不必希求諸餘財物,是嗔恚所生不與取業。或由憎恚他故,焚燒聚落、舍宅、財物、珍玩、資具,當知是觸嗔恚所生,是盜相似罪。或此盜罪更為增強,或由憎彼故,令他劫奪,破散彼財,他受教命依行其事時,能教的人所得不與取罪,是從嗔恚所生。如上所說,不與取業,皆是從嗔所生。

若作是心:為尊長故而行劫盜,是為正法。或作是心:若有誹毀天神,大梵天王,罵婆羅門,於法應奪彼財物。或作是心:若為祠祀支分,或為祠祀事具,於法應行劫盜,如是等不與取業,皆是從痴所生,余妄計於偷盜作及增長無異熟果等,亦是從痴所生業,准殺生中說應知。

三、邪淫業道:若見到或聽聞到有不應行的事,便起不如理的作意,分別取相,由貪慾纏之所纏縛而行非法欲邪行,或欲攝受朋友,或為衣食等承主教命,或為存活希求財谷、金銀、珍寶而行邪行,如是一切,名貪所生欲邪行罪。

若作如是思:彼於我所,樂行無義,廣說乃至九惱害事以為依止,而行邪行,非彼先有欲纏所纏,然於相違非所行事,為報怨故,勉勵而行邪行,若嗔所生欲邪行罪。或由憎彼故,以彼人妻妾令他人毀辱。若受教者,行欲邪行,能教人便觸嗔恚所生相似欲邪行罪,或更尤重。如是一切,名嗔所生欲邪行業。

若作是心:由母及父親,或他婦女,命為邪欲事,若不作者,便獲大罪,若行此者,便獲大福,這是以非法為法,而行邪行。是名從痴所生欲邪行罪。余妄計於欲邪行作及增長無異熟果等,亦是從痴所生業,准殺生中所說應知。

四、妄語業道:若為利養,或為稱譽,或為安樂,而說妄語,如是一切,若貪所生妄語業道。

若有依九惱害事,而說妄語,名嗔所生妄語業道。

若作是思:為諸尊長,或復持牛戒者為牛,或祠祀天者為祠具,於法應說妄語。如是妄語,從痴所生。若作是心:諸有沙門,若婆羅門,違背諸天,違梵世主,違婆羅門,於彼等人說妄語,稱順正法。如是妄語,從痴所生。若作是計:於正法,作正法想;於毗奈耶,作毗奈耶想;以覆藏想,妄語破僧,無有非法。如是妄語,亦從痴生。余妄計於妄語業作及增長,無異熟果等,亦是從痴所生業,准殺生中所說應知。

三、離間語業道。六、粗惡語業道。如妄語業道所說由貪等為加行發業,有三種差別,如是離間語業和粗惡語業,亦有三種差別,準例應知。若妄計離間語業、粗惡語業,作及增長,無異熟果等,亦是從痴所生離間語業和粗惡語業。如殺生中廣說應知。

七、綺語業道:若為戲樂,或為顯己是聰睿者,或為財利、稱譽、安樂而行綺語,是名貪所生綺語業道。

若有依止九惱害事,而說綺語,名嗔所生綺語業道。

若有於中欲求真實,為求堅固,為求出離,為求正法,而行綺語業,是名從痴所生綺語業道。若妄計於綺語業,作及增長,無異熟果等,亦是從痴所生綺語業。如殺生中廣說應知。

八、貪慾業道:若有人於他非怨有情所有的財物資具,先取其相,希望追求的增上力故,起如是心:凡彼所有,願當屬我。此是『於他資財決定執己有』《雜集論》的貪愛之前而生的貪愛,即立此名貪加行,名貪所生貪慾業道。

若於他人財物不計為好,但由九惱事增上力故,起如是心:凡彼所有,皆當屬我。此是從嗔恚而生貪愛,名嗔所生貪慾業道。

若作如是的計執:大自在天,遍凈天,帝釋天,大梵天王等注心多住,能獲大福佑,作如是意,注心多住,若痴所生貪慾業道。若妄計於貪慾業作及增長,無異熟果等,亦是從痴所生貪慾業。如殺生中廣說應知。

九、嗔恚業道:若為財利、稱譽、安樂,於他有情起損害心,是從貪愛而生嗔恚,名貪所生嗔恚業道。

若由九惱事增上力故,從怨懟想而起損害心,名嗔所生嗔恚業道。

若住於此法,及外道法的所有沙門與婆羅門,憎惡他人受持的執見,於他見所,及受持彼見的沙門與婆羅門所,起損害心,名痴所生嗔恚業道。若妄計於嗔恚業作及增長,無異熟果等,亦是從痴所生嗔恚業。如殺生中廣說應知。

十、邪見業道:若作是心,諸人有撥無妙行惡行因果等的執見,彼於王等能獲大供養及衣服等,即以此事增上力故,起撥無因果等見,名貪所生邪見業道。

若作是心:持說有布施、有受者的因果等見的某人,違害於我,我今不應與怨懟人同志,由憎恚故,起如是見說:無施與、無受者的因果等,名嗔所生邪見業道。

若由非理作意,於法思惟、籌量、觀察,由此方便所引尋伺發起邪見,名痴所生邪見業道。若妄計於邪見業作及增長,無異熟果等,亦是從痴所生邪見業。如殺生中廣說應知。

如上所說十惡業道,為加行時雖有貪嗔痴三種發生差別,但究竟時圓滿業道則各有不同。殺生、粗惡語、嗔恚業道,貪嗔痴為加行,由嗔究竟。若有慈悲,必不殺害,損害他有情故。偷盜、邪淫,貪慾業道,貪等三毒為加行,由貪究竟。若有無貪善根,必不造作偷盜、邪淫、貪慾業故。妄語、離間語、綺語三種,貪嗔痴為加行,於三毒中隨由一種究竟。具三善根有情,必不說妄語等三惡業故。邪見業道,貪嗔痴為加行,由痴究竟。起邪見有情,由有迷理無明故。《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四攝頌說:『殺、相、嗔由恚;盜、邪、貪由貪:三、三;邪見痴;惡業道究竟。』

還應該知道,貪等三不善根正發業的,唯是無明。助發業者則不決定。這裡依據《瑜伽師地論》第六十卷所說三不善根發十不善業,是隨增義說,非不用痴。《緣起經》中說無明具十一種殊勝事故,如理應思。

丙、十惡業道輕重差別

>《瑜伽師地論》第六十卷說:十惡業道,由五因緣成重。即:一由意樂,二由方便,三由無治,四由邪執,五由其事。分別鎣述如下:

一、 殺生業道:由五因緣故,殺生成重:一由意樂故重,即由猛利的貪慾、嗔恚、愚痴意樂所作。二由方便(加行)故重,即於殺生事應作、正作、已作,心便踴躍。心 生歡悅。或有自作,或復勸他作,於所作殺生事稱揚讚歎,見著同行殺生的人,意便欣慶。或由長時思量,長時蓄積怨恨心已,殺彼眾生。或於殺生不休息地無間所 作,殷重所作。或於一時間內,損殺很多眾生。或以堅固發業因緣而行殺害。或令被殺眾生起大恐怖,無所依投而後殺害。或於孤苦貧弱哀戚悲泣等有情而行殺害。 如是一切由方便,名重殺生。三由無治故重,無治就是無對治法。若人唯行殺害,不能於日日中,乃至極少時分受持一學處(一條戒)。或亦不能於每月的初八日、 十四日、十五日,及半月等受持齋戒。或亦不能於時時間修惠施作福,及問訊、體拜、迎送、合掌、和敬業等。又亦不能於時時間獲得猛利增上慚愧,悔所作惡。又 不能證得世間離欲的禪定等。又不能證實法現觀,而成初果聖人。如是一切,由無對治法故,名重殺生。四由邪執故重,若諸沙門,或婆羅門,於邪祠祀,執為正法 而行殺害。又作是念,殺羊等無罪,由彼羊等,是梵天王為資助人類生活所化,起此邪見而行殺害。諸如是等,皆由邪執故,名重殺生。五由事故重,若殺害大身眾 生,或有殺害人與人胎,或父或母,及余可尊敬崇重的師長等,或有殺害歸投於己的有情,或委託信任於己的有情,或殺害諸有學無學聖者、殺害菩薩、殺害阿羅 漢、殺害獨覺,或知道如來性命殺不著,於如來作殺害意,噁心出佛身血,如是一切由其事故,名重殺生。與如上所說因緣相違而殺生者,名輕殺生。

以上所說由五因緣成重殺業,准知餘九惡業亦由五因緣成重業道。唯第五由事故輕重差別不同,故此下唯說偷盜等由事故成重的意義。

二、偷盜業道:若多劫盜,劫盜妙好物,劫盜委託信任於己之人的財物等,劫盜孤貧人財物,劫盜佛法中出家眾,入聚落而行劫盜,劫盜有學聖者,或阿羅漢,或諸獨覺,或僧眾、佛塔、寺廟,所有財物。如是一切皆由事故,名重偷盜業。

三、 邪淫業道:行不應行中,若己母,母之親戚,及朋友委託信任於己之他妻。或住禁戒、或比丘尼、或沙彌尼、或正學女,如是一切,由其事故,名重欲邪行。非支行 中,若由面門,是由其事故,名重欲邪行。非時行中,若受齋戒,若胎圓滿,若有重病,是由其事故,名重欲邪行。非處行中,若佛塔、若寺廟,是由其事故,名重 欲邪行。

四、 妄語業道:若為了誑惑以多取他財,或妙勝物而說妄語。若於委託信任自己的朋友,或父母、或師長,乃至於佛前而說妄語。或有妄語令他殺生,或有妄語令他損失 財物,及與妻妾。或有妄語成辦極重殺生,成辦重不與取,重欲邪行。如是一切,皆由事重故,名重妄語。或有妄語,能破壞和合僧,於諸妄語,此最尤重。

五、離間語業道:若對於長時積習的親愛有情而行破壞,或破壞他人令離別善友、父母、男女,破壞和合僧。若離間語能引起殺生、不與取、欲邪行。或有離間語成辦極重殺生,成辦重不與取,成辦重欲邪行。如是一切,皆於事重故,名重離間語。

六、粗惡語業道:若於父母及余師長,發粗惡言,或以不實不真的妄語,如現前毀罵呵責他人為盜賊等,皆是由事故,名粗重惡語。

七、 綺語業道:綺語有兩類:一是屬於妄語、離間語、粗惡語所攝的綺語,此等綺語,隨妄語等三種的輕重而名輕重。故《瑜伽師地論》第六十卷說:『凡諸綺語隨妄語 等,此語輕重,如彼應知。』二是能引發無義利的綺語,若依斗訟諍競等事而發綺語。若以染污心於能引無義外道典籍,及於彼典籍承受、讀誦、贊詠,廣為他說, 皆是由其事故,名重綺語。若於父母、眷屬、師長調弄輕笑,現作語言,不近道理,亦由事重,名重綺語。

八、貪慾業道:若於僧伽佛塔所有財物,起貪慾心。若於自己功德起增上慢,而自謂是智者,乃至於國王、大臣、豪貴、師長及諸聰睿同梵等,起增上欲,貪求利養,皆是由其事故,名重貪慾。

九、嗔恚業道:若於父母、眷屬、師長起損害心。於無過貧窮孤苦可哀愍者,起損害心。於至誠心來歸投於己者,及於有恩者,起損害心。皆是由其事故,名重嗔恚。

十、邪見業道:若此邪見能引發誹謗一切事的邪見,名極重邪見。又誹謗無世間真阿羅漢、無聖果、無聖行、無因果等,皆是由其事故,名重邪見。

除如上所說五因緣相,隨其所應,與彼相違的十種惡業,皆為輕業。

丁、十不善業果報

果 相差別,總有五種:一、異熟果,即依有漏的善不善業,所招感的自相續的異熟無記法。因是善惡,果是無記,異性而熟故名異熟。二、等流果,即三性色心等法, 由親因緣所生起的,是名等流果。等是同義,流是類義,果因同類,故名等流。即種子生現行,與現行熏種子,及種子生種子,皆由親因緣所生,是真等流果。或似 先業,後果隨轉,亦是等流果,如由殺生得短命報,果報與因行有相似義,由令他有情短命,以致自命亦短,短命相似,故得名等流果。但此生得短命報,實是增上 果,取其生命的短長分限相似,假立等流果名。三、離系果,即依無漏道斷障的善無為法,永離系縛,故名離系果。四、士用果,士是士天,即有情的異名,由諸有 情,借諸工具所成辦的事業,如工業品和農作物等都是士夫力用所成辦的,故名士用果。五、增上果,即除前四果外,余所得果,皆名增上果。此體甚寬,通有漏無 漏等,這五果名義,廣如《成唯識論述記》四十六卷所說應知。

十不善業的果報,在五種果中,無離系果,唯有餘四。於餘四中,唯說三種果報:一異熟果,二等流果,三增上果。為什麼不說士用果呢?因為離開異熟等三果之外,無別增相故。

一、異熟果:在《瑜伽師地論本地分》第八卷,及《對法論》都說,於三惡趣中,隨下中上品,受傍生、餓鬼、地獄異熟。《華嚴經十地品》則說下品是餓鬼因。

二、等流果:即造十不善業者,受異熟果已,由三惡趣中來生人同分中,餘業未盡,每一惡業,復受兩種果報。

如《大方廣佛華嚴經十地品》第三十五卷說:『於中殺生之罪,能令眾生墮於地獄、畜生、餓鬼。

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短命,二者多病。偷盜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

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貧窮,二者共財不得自在。邪淫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

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妻不貞良,二者得不隨意眷屬。妄語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

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多被誹謗,二者為他所誑。兩舌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

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眷屬乖離,二者親族弊惡。惡口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

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常聞惡聲,二者言多諍訟。綺語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

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言無人受,二者語不明了。貪慾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

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心不知足,二者多欲無厭。嗔恚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

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常被他人求其長短,二者恆被於他之所惱害。邪見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生邪見家,二者其心諂曲。』

三、 增上果:一、由殺生業增上力故,於外所得器世界不美好莊嚴,飲食、果實、藥物等皆少光澤,本質勢力和成熟量皆微劣不佳,吃了不易消化,或生長疾病。由此因 緣,無量有情未盡壽量,非時中夭而死。二、由偷盜業增上力故,眾果鮮少,果不滋長、果多朽壞、果不貞實,多無雨澤,諸果乾枯,或全無果。三、由邪淫業增上 力故,所得的住處環境,多諸便穢,泥糞不凈,臭處迫窄,多生不凈的臭惡之物,凡諸所有,皆不可樂。四、由妄語業增上力故,在陸地做農作物等,在水道中經營 舟船事業等,皆不能得豐盛的收穫和利息,事多艱辛,人事亦不和合,多諸怖畏恐懼等因緣。五、由離間語業增上力故,依住的器世界處,丘坑間隔,險阻難行,多 諸怖畏恐懼因緣。六、由粗惡語業增上力故,所依器世界住處,多諸株杌,荊棘毒刺,瓦石沙礫,枯槁無潤,無有池沼,河泉干竭,土田鹼鹵,丘陵坑險,多諸怖畏 恐懼因緣。七、由綺語業增上力故,所有果樹不結果實,非時結實,時不結實,或雖結實生而似熟,根不堅牢,勢不久佇,園林池沼,多不可樂。多諸怖畏恐懼因 緣。八、由貪慾業增上力故,世間所有的盛事,經歷每月日時,漸漸衰微,唯減不增。九、由嗔恚業增上力故,多諸疫癘,災橫擾惱,怨敵驚怖,獅子虎狼,雜惡禽 獸,蟒蛇蝮蠍,蚰蜒百足,魍魎葯叉,諸惡賊等。十、由邪見業增上力故,世間所有的第一勝妙花果悉皆隱沒,諸不凈物乍似清凈,諸苦惱物乍似安樂,非安居所, 非救護所,非歸依所。此等增上果義,皆依《瑜伽師地論》第六十卷而說。

(四)十善業道決擇

甲、十善業道五相

十 善業道,即離殺生乃至離邪見。十種善法業道,如《瑜伽師地論本地分》第八卷說:『云何離殺生:謂於殺生,超過患欲解,起勝善心,若於彼起靜息方便,及於彼 靜息究竟中所有身業,如離殺生,如是離不與取,乃至離邪見,當知亦爾。』了知殺生等業的過患,是名起過患欲解。遠離殺生等心,與無貪無嗔無痴相應而起,是 名起勝善心。受戒律,永遠止息殺生等加行,名起靜息方便。究竟遠離殺生等事,是名於彼究竟靜息。這也就是說,離殺生等十種善業,亦由五相差別建立,如遠離 殺生業道事,即他有情,於殺生業起過患想,及遠離欲,是為意樂。於殺生業起靜息方便,即是加行。正靜息殺生的圓滿身業,是為究竟。

如遠離殺生有五相差別建立,於偷盜乃至邪見九種,準例應知。

乙、護持十善業道的範例

初學佛的人,於十善業道,不知如何護持,這裡鈔錄《華嚴經十地品》第三十五卷,說菩薩護持十善業道的用心,作為學習的範例。

經 說:『佛子!菩薩住離垢地,性自遠離一切殺生:不蓄刀杖,不懷怨恨,有慚有愧,仁怨具足,於一切眾生,有命之者,常生利益慈念之心。是菩薩,尚不噁心惱諸 眾生,何況於他起眾生想,故以重意而行殺害。性不偷盜:菩薩於自資財,常知止足,於他慈恕,不欲侵損,若物屬他,起他物想,終不於此,而生盜心。乃至草 木,不與不取,何況其餘資生之具。性不邪淫:菩薩於自妻知足,不求他妻,於他妻妾,他所護女,親族媒定,及為法所護,尚不生於貪染之心,何況從事,況於非 道。性不妄語:菩薩常作實語、真語、時語,乃至夢中亦不思作覆藏之語,無心欲作,何況故犯。性不兩舌:菩薩於諸眾生,無離間心,無惱害心,不將此語,為破 彼故,而向此說,未破者不令破,已破者不增長。不喜離間,不樂離間,不作離間語,不說離間語,若實若不實。性不惡口:所謂毒害語、粗獷語、苦他語、令人嗔 恨語、現前語、不現前語、鄙惡語、庸賤語、不可樂聞語、聞者不悅語、嗔忿語、如火燒心語、怨結語、熱惱語、不可愛語、不可樂語、能壞自身他身語,如是等 語,皆悉舍離。常作潤澤語、柔軟語、悅意語、可樂聞語、聞者喜悅語、善入人心語、風雅典則語、多人愛樂語、多人悅樂語、身心踴悅語。性不綺語:菩薩常樂思 審語、時語實語、義語法語、順道理語、巧調伏語、隨時籌量決定語。是菩薩,乃至戲笑,常恆思審,何況故出散亂之言。性不貪慾:菩薩於他財物,他所資用,不 生貪心,不願不求,性離嗔恚。菩薩於一切眾生,恆起慈心、利益心、哀愍心、歡喜心、和潤心、攝受心,永舍嗔恨,怨害熱惱,常思順行,仁慈祐益。又離邪見: 菩薩住於正道,不行占卜,不取惡戒,心見正直,無誑無陷,於佛法僧,起決定信。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護持十善業道,常無間斷。』

丙、異熟等果報

十 善業道的果報,亦有三種差別,如《雜集論決擇諦品》說:『又十善業道異熟果者,謂於天趣中,受人天異熟、等流果者,謂即於彼處,各隨其相,感得自身眾具興 盛。增上果者,謂即於彼處,各隨其相,感得處事興盛。如不善業道建立異熟果等三種差別,如是有漏善業道,於人天中,三果差別,如其所應,亦當建立。』異熟 果報,《瑜伽師地論》第八卷說,由下品善業,生於人中。由中品善業,生欲界天中。由上品善業(兼修禪定業),生色無色二界。其等流果及增上果,即翻十惡業 報差別隨相建立,如離殺生等流果,即得長壽無病。增上果,即一切外物悉多光澤,長時堅住等。

丁、成就殊勝功德

修習十善業道,由各別遠離殺生等業,亦各別成就殊勝功德法。

如 《十善業道經》說:『龍王(娑竭龍王)!若離殺生,即得成就十離惱法。何等為十?一於諸眾生,普施無畏。二常於眾生,起大慈心。三永斷一切嗔恚習氣。四身 常無病。五壽命長遠。六恆為非人之所守護。七常無惡夢,寢覺快樂。八滅除怨結,眾怨自解。九無惡道報。十命終生天。是為十。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者,後成佛時,得佛隨心自在壽命。複次龍王!若離偷盜,即得十種可保信法。何等為十?一資財盈積,王賊水火,及非愛子,不能散滅。二多人愛念。三人不欺 侮。四十方讚美。五不憂損害。六善名流布。七處眾無畏。八財命色力安樂,辯才具足無缺。九常懷施意。十命終生天。是為十。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 後成佛時,得證清凈大菩提智。複次龍王!若離邪行,即得四種智人所贊法。何等為四?一諸根調順。二永離諠掉。三世所稱嘆。四妻莫能侵。是為四。若能迴向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得丈夫隱密藏相。複次龍王!若離妄語,即得八種人天所贊法。何等為八?一口常清凈,優缽花香。二為諸世間之所信服。三發言 成證,人天愛敬。四常以愛語,安慰眾生。五得勝意樂,三業清凈。六言無誤失,心常歡喜。七發言尊重,人天奉行。八智慧殊勝,無能制伏。是為八。若能迴向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即得如來真實語。複次龍王!若離兩舌,即得五種不可壞法。何等為五?一得不壞身,無能害故。二得不壞眷屬,無能破故。三得 不壞信,順本業故。四得不壞法行,所修堅固故。五得不壞善知識,不誑惑故。是為五。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得正眷屬,諸魔外道不能阻 壞。複次龍王!若離惡 ,即得成就八種凈業。何等為八?一言不乖度。二言皆利益。三言必契理。四言詞美妙。五言可承領。六言則信用。七言無可譏。八言盡愛 樂。是為八。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具足如來梵音聲相。複次龍王!若離綺語,即得成就三種決定。何等為三?一定為智人所愛。二定能以智 如實答問。三定於人天威德最勝,無有虛妄。是為三。若能迥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得如來諸所授記,皆不唐捐。複次龍王!若離貪慾,即得成就五 種自在。何等為五?一三業自在,諸根具足故。二財物自在,一切怨賊不能奪故。三福德自在,隨心所欲物皆備故。四王位自在,珍奇妙物皆奉獻故。五所獲之物, 過本所求百倍殊勝,由於昔時,不慳吝故。是為五。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三界特尊,皆共敬養。複次龍王!若離嗔恚,即得八種喜悅心法。 何等為八?一無損惱心。二無嗔恚心。三無諍訟心。四柔和質直心。五得聖者慈心。六常作利益安眾生心。七身相端嚴,眾共尊敬。八以和忍故,速生梵世。是為 八。若能迥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得佛無礙心,觀者無厭。複次龍王!若離邪見,即得成就十功德法。何得為十?一得真善意樂,真善等侶。二深信 因果,寧殞身命,終不作惡。三惟皈依佛,非余天等。四直心正見,永離一切吉兇疑網。五常生人天,不更惡道。六無量福慧,轉轉增勝。七永離邪道,行於聖道。 八不起身見,舍諸惡業。九住無礙見。十不墮諸難。是為十。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速證一切佛法,成就自在神通。』

戊、成就五乘的共法

《十善業道經》說:『人天身、聲聞菩提、獨覺菩提、無上菩提皆以十善業道為根本而得成就。』成就人天身的意義如上已說,這裡,鈔錄宣說三乘菩提皆依十善業道成就的經文如下:

『爾 時世尊復告龍王言:若有菩薩依此善業,於修道時能離殺害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長壽無夭,不為一切怨賊損害。離不與取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 奪,最勝無比,悉能備集諸佛法藏。離非行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其家貞順,母及妻子,無有能以欲心視者。離虛妄語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 離眾毀謗,攝持正法,如其誓願,所作必果。離離間語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眷屬和睦,同一志樂,恆無乖諍。離粗惡語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 奪,一切眾會歡喜歸依,言皆信受,無違拒者。離無義語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言不虛設,人皆敬愛,能善方便斷諸疑惑。離貪求心而行施故,常富財 寶,無能侵奪,一切所有,悉以惠舍,信解堅固,具大威力。離念怒心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速自成就無礙心智,諸根嚴好,見皆敬愛。離邪倒心而行施 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恒生正見敬信之家,見佛聞法,供養眾僧,常不忘失大菩提法。是為大士修菩薩道時,行十善業,以施莊嚴,所獲大利。如是龍王:舉要 言之,行十善道,以戒莊嚴故,能生一切佛法義利,滿足大願。忍莊嚴故,得佛圓音,具眾相好。精進莊嚴故,能破魔怨,入佛法藏。定莊嚴故,能生念慧,慚愧輕 安。慧莊嚴故,能斷一切分別妄見。』

以上經文,是說菩薩六度,依十善法而得成就。由持戒等五度莊嚴而修行十善業,亦各有不殺果報,長壽無夭,不為一切怨賊損害,乃至不邪見果報,恒生正見,見聞佛法等,因於布施度中已詳細分別,故於餘五度略說,舉要言之。

又說:『慈莊嚴故,於諸眾生,不起惱害。悲莊嚴故,愍諸眾生,常不厭舍。喜莊嚴故,見修善者,心無嫌嫉。舍莊嚴故,於違順境,無愛恚心。』這是說菩薩的四無量心,依十善法成就。

又說:『四攝莊嚴故,常勤攝化一切眾生。』這是說菩薩的四攝法,依十善業道成就。

又 說:『念攝莊嚴故,善能修習四念處觀。正勤莊嚴故,悉能斷除一切不善法,成就一切善法。神足莊嚴故,恆令身心輕安快樂。五根莊嚴故,深信堅固,精修匪懈, 常無迷妄,寂然調順斷諸煩惱。力莊嚴故,眾惑滅盡,無能壞者。覺支莊嚴故,常善覺悟一切諸法。正道莊嚴故,得正智慧,常現在前。』以上經文是說,聲聞人所 修的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三十七道品,依十善業道成就。

又說:『止莊嚴故,悉能滌除一切結使。觀莊嚴故,能如實知諸法自性。方便莊嚴故,速得成滿為無為樂。』以上是三乘共修的止觀,方便三法,依十善業道成就。

又說:『龍王當知:此十善業,乃至能令十力、無畏、十八不共,一切佛法,皆得圓滿。是故汝等,應當修學。』這是說一切佛法,皆依善業道成就。

《華 嚴經十地品》第三十五卷,也說十善業道是人天、聲聞、獨覺、菩薩及一切佛法成就的凈因,知彼經說:『十善業道,是人天乃至有頂處受生因。又此上品十善業 道,以智慧修習,心狹劣故,怖三界故,闕大悲故,從他聞聲而了解故,成聲聞乘。又此上品十善業道,修治清凈,不從他教,自覺悟故,大悲方便不具足故,悟解 甚深因緣法故,成獨覺乘。又此上品十善業道修治清凈,心廣無量故,具足悲愍故,方便所攝故,發生大願故,不舍眾生故,希求諸佛大智故,凈治菩薩諸地故,凈 修一切諸度故,成菩薩廣大行。又此上上十善業道,一切種清凈故,乃至證十力四無畏故,一切佛法皆得成就。是故我今,等行十善,應令一切具足清凈,如是方 便,菩薩當學。』

己、成就嚴凈佛土之因

修 十善業道,又是嚴凈佛土的根本。如《大般涅槃經.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品》卷第二十二說:『云何名為凈佛國土?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微妙經典,為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度眾生故,離殺害心,以此善根,願與一切眾生共之,願諸眾生得壽命長,有大勢力,獲大神通。以是誓願因緣力故,於未來世成佛之時,國土所有一 切眾生,得壽命長,有大勢力,獲大神通。複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微妙經典,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度眾生故,離偷盜心,以此善根,願與一切眾生 共之,願諸佛國土所有,純是七寶,眾生富足,所欲自恣。以此誓願因緣力故,於未來世成佛之時,所得國土,純是七寶,眾生富足,所欲自恣。複次善男子:菩薩 摩訶薩,修大涅槃微妙經典,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度眾生故,離淫慾心,以此善根,願與一切眾生共之,願諸佛土所有眾生,無有貪慾、嗔恚、痴心、亦無飢 渴、苦惱之患。以是誓願因緣力故,於未來世成佛之時,國土眾生,遠離貪淫、嗔恚、痴心,一切無有饑渴苦惱。複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微妙經典,為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度眾生故,離妄語心,以此善根,願與一切眾生共之,願諸佛土,常有茂林花果香樹,所有眾生,得妙音聲。以是誓願因緣力故,於未來世成 佛之時,所有國土,常有茂林花果香樹,其中眾生,悉得清凈上妙音聲。複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微妙經典,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度眾生故,遠離兩 舌,以此善根,願與一切眾生共之,願諸佛土,所有眾生,常共和合,講說正法。以是誓願因緣力故,於未來世成佛之時,國土所有一切眾生,悉共和合,講論法 要。複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微妙經典,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度眾生故,遠離惡口,以此善根,願與一切眾生共之,願諸佛土,地平如掌,無有石沙 荊棘,所有眾生其心平等。以是誓願因緣力故,於未來世成佛之時,所得國土,地平如掌,無有石沙荊棘惡刺,所有眾生其心平等。複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修大 涅槃微妙經典,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度眾生故,離無義語,以此善根,願與一切眾生共之,願諸佛土,所有眾生,無有苦惱,以是誓願因緣力故,於未來世成佛 之時,國土所有一切眾生,無有苦惱。複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微妙經典,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度眾生故,遠離貪嫉,以此善根,願與一切眾生共之, 願諸佛土,一切眾生,無有貪嫉、惱害、邪見。以此誓願因緣力故,於未來世成佛之時,國土所有一切眾生,悉無貪嫉、惱害、邪見。複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修 大涅槃微妙經典,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度眾生故,遠離惱害,以此善根,願與一切眾生共之,願諸佛土所有眾生,悉共修習大慈大悲,得一子地。以是誓願因緣 力故,於未來世成佛之時,世界所有一切眾生,悉共修習大慈大悲,得一子地。複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微妙經典,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度眾生故, 遠離邪見,以此善根,願與一切眾生共之,願諸佛土,所有眾生,悉得摩訶般若波羅密。以是誓願因緣力故,於未來世成佛之時,世界眾生,悉得受持摩訶般若波羅 密,是名菩薩修凈佛土。』

總 上所說,可知十善業道,是世出世善法的根本,一切有漏無漏的功德,皆依十善而生、而長、而住、而成就。如《十善業道經》最後說:『龍王!譬如一切城邑聚 落,皆依大地而得安住,一切藥草卉木叢林,亦皆依地而得生長。此十善業道,亦復如是。一切人天,依之而立。一切聲聞、獨覺菩提,諸菩薩行一切佛法,咸共依 十善大地而得成就。』諸佛弟子,欲成就一切功德善法,於十善業得勤修學,愛樂安住,自住其中,亦勸他人,令住其中。

(五)一多果業的差別

總 上所說善不善業,於善惡趣中,應生異熟果的時候,有兩種差別:一是招引業,即牽引生死的主力業,由此業力,能牽引總報異熟果,令有情於各趣中得到色心相 續。二是圓滿業,即圓滿別報的業,由此業力,能成滿壽夭智愚,色形好醜等,令有情領受愛非愛果。引業牽生死,又有一業牽引一生,一業牽引多生,多業牽引一 生,多業牽引多生的差別。如《雜集論決擇諦品》說:『複次:或有業,由一業力牽得一身;謂由一業力,長養一生異熟種子故。或有業,由一業力牽得多身;謂由 一業力,長養多生異熟種子故。或有業,由多業力牽得一身;謂由多業剎那數數長養一生異熟種重子故。或有業,由多業力牽得多身;謂多剎那業,更相資待,輾轉 長養多生異熟種子故。問:若一有情成就多業,云何次第受異熟果耶?答:彼於身中,重者先熟。或將死時現在前者,或先所數習者,或最初所引者,被異熟先 熟。』《瑜伽師地論》第六十卷,並以一縷系花,流水經步,酢滴酢水三種譬喻說明此義,應檢閱參考。

前面所說的皈依三寶、受持五戒、修行十善,就能得到人天善趣的異熟果報身,並得殊勝的等流果,和殊勝的增上果,及成就殊勝的功德法,與圓滿未來世成佛的凈土莊嚴,都是或順現受、或順生受、或順後受的殊勝果法。現前將來,必能獲得,不是這裡所再要說的。這裡所說的果法,是由皈依三寶、受持五戒、修行十善,而為求解脫行,修菩薩法,所必須獲得暇滿的人身。因為修學佛法最須要的條件,就是暇滿的人身。暇滿人身,必須由皈依三寶,受持五戒、修行十善,才能獲得。所以為了獲得暇滿人身,能夠順利的修學佛法,就必須從皈依三寶、受持五戒、修行十善作起。

也就是說,學佛人之所以皈依三寶、受持五戒、修行十善,仰止雖在佛陀,但基本目的即為獲得暇滿人身。暇是閑暇,指遠離修學佛法之障難的八種無暇。滿是圓滿,指得人身,諸根具足,生在中國等十種圓滿。生在人趣中,遠離八種無暇,具足十種圓滿,就是暇滿人身,也就是能夠順利修學佛法的殊勝果報之身。

八無暇是:一地獄、二餓鬼、三畜生、四諸根不具、五邪執倒見、六佛前佛後、七邊地、八長壽天。地獄、餓鬼、畜生,是三惡趣,因為報障和苦緣逼迫的關係,很難遇著佛法和發心修行。生在人趣中,倘若諸根不具足,如本性痴呆,生來的盲聾喑啞等,也不能夠聽聞佛法,依理修行,或者諸根雖然不缺,但是內心裡存在著邪執倒見,不相信因果!三寶、四諦等,也不能夠聽聞佛法,依理修行。縱然前面的五種障難都沒有,但生在人趣的時候,是佛未降生以前,或佛入滅以後(包括佛法已滅),也沒有見佛聞法修行的機會。又前面的六種障難都沒有,雖然生在有佛法的時候,但自己生在沒有四種佛弟子遊行化度的邊地處所,也沒有見佛聞法修行的因緣。長壽天,是說的無想天,在第四靜慮的廣果天中,壽長五百大劫。在這長遠的歲月里,都在無想的異熟報中,人間有佛出世,他也不會知道,所以長壽天也是見佛聞法修行的障難處。一個有情,倘若遭遇到上說八種障難中的任何一種,就沒有閑暇修學佛法,在學佛方面來說,也就叫落於八無暇中。遠離了上說八種障難,就是閑暇的人身。

十圓滿,是說一個有情遠離了八無暇,在修學佛法的因緣上還具有十種優勝的條件。有能夠修學佛法的圓滿相,故名圓滿。依內有五種,依外有五種,即自圓滿與他圓滿,總合為十種圓滿。依《瑜伽師地論》第二十卷《修所成地》所說分述如下:

依內五種:

一、眾同分圓滿:即生在人中,得人趣眾同分的丈夫身,或得女人身,如是名為眾同分圓滿。《聲聞地》名善得人身。

二、處所圓滿:如一有情,生在人趣中,又處在中國,不生邊地。中國,是指有比丘、比丘尼、近士男、近士女四眾佛弟子遊行處所。邊地,是指沒有四眾佛弟子遊行的處所。因為有四眾佛弟子遊行的處所,也就決定有佛法。這是學習佛法的增上緣,生在這樣的地方,即得到了處所圓滿。《聲聞地》名生於聖處。

三、依止圓滿:依止就是所依根身,如一有情,生處中國,諸根具足,不缺眼耳隨一支分,能見聞佛法,性不愚鈍,亦不頑呆,又不喑啞,堪能了解善說惡說所有法義,能於善品精勤修集,如是名為依止圓滿。《聲聞地》名諸根無缺。

四、無業障圓滿:如一有情,依上圓滿,而能遠離五無間業,即於害父、害母、害阿羅漢、破和合僧,於如來所噁心出血,不自作、不教他作,是為無業障圓滿。若於五無間業有隨一所作,即於現生中必非證得賢聖的法器,於現法中障礙轉得般涅槃,障礙生起聖道故。《聲聞地》說名離諸業障。

五、無信解障圓滿:如一有情,必不成就五無間業,不於惡處而生信解。不於種種邪天,及於種種外道,諸惡處所,發清凈心。由彼有情前生中,於佛聖教善說法處,修習凈信,長時相續,由此因緣,於今生中,唯於聖處,發生信解,起清凈心。這就是無邪見倒執,故於聖教善說,能除一切所有煩惱垢穢的清凈法,發生清凈信勝解,是為無信解障圓滿。《聲聞地》說名勝處凈信。

以上五種圓滿,是有情自內所攝的修學佛法的殊勝增上緣,故是依內五種圓滿。《聲聞地》說名自圓滿。

依外五種:

一、大師圓滿:即彼有情,具內五種生圓滿已,復得值遇大師出世。即有一普於一切諸有情類,起善利益增上意樂,修習千萬難行的苦行。經三大阿僧祇劫,積集廣大福德智慧二種資糧,獲得一切智,於一切境界得無障礙,現證無上正等覺者,是為大師出世。值遇這樣的大師,是為大師圓滿。《聲聞地》說名諸佛出世。

二、世俗正法施設圓滿:即彼有情,值佛出世,佛又廣開示善不善法,有罪無罪,乃至宣說四聖諦教,諸緣起法等無量法教,及廣分別:契經、應頌、記別、諷誦、自說、緣起、譬喻、本事、本生、方廣、希法,及與論議。諸佛世尊及聖弟子,一切正士皆乘此法而得出離,故是正法。如來為他宣說,依世俗語言文字施設安立此正法教,故名世俗正法施設圓滿。《聲聞地》名說正法教。

三、勝義正法隨轉圓滿:即大師如其所證善為開示世俗正法已,諸弟子眾依此正法,復為他隨轉隨順教授教誡,由是他人能證得沙門果,及諸功德,由所證法理是離文字語言相的勝義正法,故名勝義正法隨轉圓滿。《聲聞地》說名法住隨轉。

四、正行不滅圓滿:即如來雖然已般涅槃,但世俗正法還住在世間未滅,勝義正法也還沒有斷絕,就是文字教法還存在,依著文字教法所說的道理而修行證果的人也還有,即是正行不滅圓滿。《聲聞地》說名法教久住。

五、隨順資糧圓滿:衣服、飲食、卧具、醫藥四種,是隨順修行辦道的資糧,必須具備才能無掛礙地修行用功。於此四事,有正信居士布施供給,或自備無缺,是名隨順資糧圓滿。《聲聞地》說名他所哀愍。

以上五種圓滿,是屬於修學佛法的外法殊勝增上緣,故名依外五種圓滿。《聲聞地》說名他圓滿。這後五種圓滿,我們現在除了大師圓滿不具之外,其餘圓滿還有相似的形相存在,也算是很幸連的了!

人身是最可寶貴的,最初發心學佛,與初證聖果,都以人身為最殊勝。如《顯揚聖教論》卷十六頌說:『極戚非惡趣,極欣非上二;處欲界人天,佛出世、現觀。』這是說最初生起現觀,和佛陀出現世間,在三界中唯以欲界為依處。即唯欲界人天二趣有佛出世,能起現觀證得聖果。但欲天多放逸,不如人趣殊勝,故釋迦世尊亦於人間示現成佛。我們為了生生世世都能夠隨遇佛法,修學佛法,就必須發起堅固的誓願,直至菩提永遠皈依三寶,受持五戒,修行十善,才能不失暇滿人身,以致達到究竟成佛。

聲聞行果

第一節 行

一、出離心

第二章中說皈依三寶,受持五戒,修行十善,可以保證未來世得到殊勝的人天善趣身,在六道輪迴中來說,是很好的善報。但是,仍然沒有超出三界,還是在生死中流轉,善報盡時,還不免輪入惡道,受三惡趣的苦報。即在人天善趣中,亦常為諸苦所逼迫,不是究竟安穩的樂處。如《法華經譬喻品》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常有生老病死憂患,如是等火,熾然不息。』這就是說,只要是在三界中流轉,不論是善趣惡趣,都有生老病死等苦惱逼迫,如處在火宅里一樣地不安。因此,聲聞種性的有情,視三界如牢獄,如火宅,怖畏生死輪迥,厭舍世間,觀察諸行無常,有漏皆苦,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四種法蘊的道理,而發起出離心,希求解脫,誓證清凈寂滅的涅槃,得到究竟的安穩處。如《增一阿含經》第二十三《增上品》說:『諸比丘!欲得免死者,當思惟四法本。云何為四?一切行無常,是謂初法本,當念修行。一切行苦,是謂第二法本,當共思惟。一切法無我,此第三法本,當共思惟。滅盡為涅槃,是謂第四法本,當共思惟。如是諸比丘!當共思惟此四法本。所以然者,便脫生老病死愁憂苦惱。此是苦之元本。是故諸比丘!當求方便,成此四法。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聲聞乘人,既然志在解脫生死,求證涅槃,所以厭舍三界,發出離心,是聲聞行的根本心要。引發出離心的方便,最殊勝的有二種,分別略述如下:

(一)思惟無常

無常的意義,已在第一章第四節說苦諦四相中無常相時解說過,應檢閱參考。這裡所說的思惟無常,主要的是思惟死歿無常。由於思惟死歿無常,引發出離心則更為有力,這可從三方面來思惟:一、思惟人身決定有死,如《無常經》說:『生者皆歸死,容顏盡變衰,強力病所侵,無能免死者。假使妙高山,劫盡皆壞散;大海深無底,亦復皆枯竭;大地及日月,時至皆歸盡;未曾有一事,不被無常吞。』《一切有部毗奈耶》第六卷說:『積聚皆消散,崇高必墮落,會合終別離,有命咸歸死。』《出曜經無常品》卷第二說:『今觀此土境,及諸眾果樹,山河流泉源,江海逝不停,昔人瞻固守,今為斯何在?寧轉尊法輪,示現天世人,不樂取命終,竟知趣何方?欲尋昔時人,如今不見一!』《法句譬喻經》卷第一說:『所行非常,謂興衰法:夫生輒死,此滅為樂。』《無常經》說:『無上諸世尊,獨覺聲聞眾,尚舍無常身,何況於凡夫『父母及妻子,兄弟並眷屬,目睹生死隔,云何不愁嘆!是故勸諸人,諦聽真實法,共舍無常處,當行不死門。佛法如甘露,除熱得清涼,一心善諦聽,能滅諸煩惱。』二、思惟死無定期,如《出曜經》卷第一說:『晨所睹見,夜則不現;昨所膽者,今夕則無;我今少壯,無可怙恃,少者亦死,男女無數。』又說:『諸老少壯,及中間人,漸漸以次,如果持熟。』又說:『或有在胎喪,已生在外歿,盛壯不免死,老耋甘心受;猶樹生狂花,結實時希有,志故必欲舍,伺命召不忍。』卷第二又說:『是日已過,命則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金色男子因緣經》卷第一說:『若晝若夜中,或行或復住,如大河迅流,念念無停止。寢宿過是夜,壽命隨減少,猶如少水魚,斯有何其樂?』《摩訶摩耶經》卷上說:『譬如旃陀羅,驅牛就屠所,步步近死地;人命疾於是。』《坐禪三昧經》卷上說:『今日營此業,明日造彼事,樂者不觀苦,不覺死賊悉。匆匆為己務,他事亦不閑,死賊不待時,至則無脫緣。』三、思惟死時無可怙恃,如《屍迦羅越大方禮經》說:『無親可怙恃,無處可隱藏;天福尚有盡,人命豈長久。』《出曜經無常品》第二卷說:『非有子恃,亦非父兄,為死所迫,無親可怙。千百非一,族姓男女,貯聚財產,無不衰喪。』這些經文是說,無論父母兄弟,親戚眷屬,財產高位等,皆不能抵擋死歿無常。到死的時候,一切皆必舍離而去。不但親屬財產等不能致其不死,即神通妙術亦不能避免死亡。佛在世時,王舍城有梵志兄弟四人,各得五通,自知七日後皆當命盡,欲避死亡,商議各以神通力分別藏住於虛空、大海、大山、大石中,既至七日期滿,各從其處而皆命終。故《出曜經》中《無常品》說:『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間,無有地方所,脫止不受死。』又第三卷說:『無常勢力,不可恃怙,知死命終,然不久住,一切皆盡,無覺知者,為世所毀,流轉諸趣。』從以上諸無常偈義,多加思惟,則能引發出離三界的解脫心。

(二)思惟諸苦

在思惟諸苦中,特別是思惟生老等八苦,最能引發出離心。生等八苦,在《瑜伽師地論.攝決擇分》第六十一卷中,各說五相,修解脫行的人,應如理思惟。

一、生苦五相:(一)眾苦所隨故苦,即有情生於地獄趣,及一向受苦的餓鬼趣中,並諸胎生和卵生有情生時,為種種逼迫憂苦之所隨逐故。(二)粗重所隨故苦。由三界諸行,為煩惱品粗重所隨逐;由此隨逐,三界有情諸蘊生起,性不調柔,不自在轉,故名粗重所隨故苦。(三)眾苦所依故苦。即生為眾苦的所依,由有生故,衰老病痛等眾苦差別依之而起。(四)煩惱所依故苦,有情既受生已,於可愛境生愛,於憎恨境起嗔,於中庸境起痴;由是因緣,身心昏盪,不能寂靜安隱而住,生起種種煩惱,是名煩惱所依故苦。(五)不隨所欲,離別法故苦。即諸有情,生者皆死,所有壽命,死為邊際,死為終極,如是死事,非諸有情所愛,然死苦必受,是為不隨所欲,離別法故說生為苦。

二、老苦五相:即諸有情,由五處衰退故苦:(一)盛色衰退故。即膚黑髮白,皺紋充滿等,諸非可愛的衰老色現。(二)氣力衰退故。於諸事業,無操作能力,及容易染患疾病等。(三)諸根衰退故。即眼昧耳聾,身體尪羸等。(四)受用境界衰退故。即於可食可用的境物,由力能衰朽,或由於不利於衰老的人,不能受用。(五)壽量衰退故。時分已過,壽量唯減,命將終極。

三、病苦五相:(一)身性變壞故。由四大乖違,腫脹羸劣,壯熱煎寒,疼痛僵硬,麻痹癱瘓等。(二)憂苦增多,由於病苦纏身故。於身逼迫,引起內心無限憂苦,與時日俱增地住於痛苦中,悲愁地度過日夜。(三)於可意境不喜受用故。人在害了病的時候,平時心意中喜愛好樂的飲食等境界,由病苦逼迫,不再喜愛受用:或由於有增加病苦的危險而不能受用。這就是受用不自在苦。(四)於不可意境,非其所欲,強受用故。由於有病,於不可愛樂的藥物、針灸、刀割等境,雖非所欲,為了治病,也得勉強受用,引生領納苦境之苦。(五)能令命根離壞故。由於見到自己病重難治的時候,多知自己命根將很快地舍離根身而斷壞,趣於死亡,引起悲哀痛苦。

四、死苦五相:(一)離別所愛盛財寶故。由於死時舍離自己一生辛勤勞苦營謀追求積聚守護的豐盛財產寶物,心生痛苦。(二)離別所愛盛朋友故。許多知交善友,一生得其協助,成就了自己的知識事業等,情長誼深,死則永舍悲痛。(三)離別所愛盛眷屬故。至親至愛的父母妻子兒女等,團聚歡樂,在生不願暫時有別,死則永遠舍離,痛切心腑。(注)(五)於命終時備受種種極重憂苦故。死時四大分離,眾苦交加,故其憂悲痛苦,至極尤重。

【注】原書漏列了第四相,今依《瑜伽師地論》補錄:『(四)離別所愛盛自身故。』

五、怨僧會苦五相:(一)與彼會生憂苦故。即與怨憎的人相會之時,心懷怨結,引生憂苦。(二)治罰畏所依止故。倘若與已有怨恨的人有權有勢,一朝會面,畏其假借權勢治罰於己,於治罰生起怖畏故苦。或由自己對於怨家曾作不善惡行,畏其報復,受到治罰。所依,就是說怨憎的人會面是產生治罰畏的所依止緣。(三)惡名畏所依止故。與怨憎人相會,恐其誹謗自己為作惡事的壞人,誣加種種惡名惡稱,心生憂苦。或自己曾作惡事,為怨憎人所知,畏其揭露自己的醜惡名稱,心生憂苦。(四)苦逼迫命終怖畏所依止故。即由與怨憎人相會,怖畏其治罰等苦逼迫以致於命終,心生憂苦。(五)越正法惡趣怖畏所依止故。與怨憎人相見,由懷怨結不舍,為了報復怨恨,造作種種惡行,違越了善惡因果律的正法,當墮惡趣,心生恐懼故苦。

六、愛別離苦五相:(一)舍離親愛人苦。(二)由此舍離為因緣,引生語聲憂愁嘆息等苦。(三)由此憂嘆等為因緣,身受擾亂苦。(四)念其恩德等思戀其人,引生心意熱惱苦。(五)由其人遠離故,應當受用的快樂事,如聚首談心,戲論歡娛等,皆有所缺乏故苦。

七、求不得苦五相:《瑜伽師地論》說,如愛別離苦,求不得苦,當知亦爾。即(一)謀求不得苦,(二)語生愁嘆,(三)身受擾亂,(四)意生熱惱,(五)受用缺乏。

八、五取蘊苦五相:(一)生苦器故,即五取蘊是受生的苦器。(二)依生苦器故,即五取蘊為老病死等苦的生起之所依止器。(三)苦苦器,(四)壞苦器,即五取蘊是苦苦、壞苦的相重性之所隨逐(依附)器,遇緣即能現起。(五)行苦性,五取蘊體性剎那遷流不住,非安穩法,故是行苦性。

這裡抄錄一段《法句譬喻經》第三《安寧品》的經文,助解五取蘊身為苦本的意義。經說:『昔佛在舍衛國精舍,時有四比丘,坐於樹下,共相問言:一切世間,何者最苦?一人言:天下之苦,無過淫慾。一人言:世間之苦,無過嗔恚。一人言:世間之苦,無過饑渴。一人言:天下之苦,無過驚怖。共諍苦義,云云不止。佛知其言,往到其所,問諸比丘,屬論何事。即起作體,具白所論。佛言:比丘!汝等所論,不究苦義;天下之苦,莫過有身。饑渴寒熱,嗔恚驚怖,色慾怨禍,皆由於身。夫身者,眾苦之本,患禍之元;勞心極慮,憂畏萬端:三界蠕動,更相殘賊,吾我縛著,生死不息,皆由身興;欲離世苦,當求寂滅。攝心、守正,泊然無想,可得泥洹,此為最樂。』

其餘諸苦的意義,應參看第一章第四節所說苦相差別。修解脫行的人,應如理思惟,引生出離心,趣求解脫道。

二、修集涅槃法緣

聲聞乘人,目的在證得解脫生死的般涅槃法。但一個有情從發心到證得究竟般涅槃,極速也需要經過三生,至遲則須六十劫。經三生是:第一生最初趣入資糧道,第二生修加行道,第三生預入聖位,乃至證得解脫。總有七賢四聖五位的差別。立表如表一:

(表一)

在沒有趣入順解脫分以前,必須修習證得般涅槃法的增上緣,才能順利地趣賢入聖。涅槃法緣,在《瑜伽師地論》第二十一卷中,總說二種:一是勝緣,二是劣緣。勝緣如論說:『謂正法增上他音,及內如理作意。』就是由聞他宣說超勝四諦法的言音,引發自內如理所引作意,便能悟入真實現觀。這種勝緣,非今日眾生根器所具,可略不說。劣緣在論中說有如下十二種:一自圓滿,二他圓滿,三善法欲,四正出家,五戒律儀,六根律儀,七於食知量,八初夜後夜常勤修習覺寤瑜伽,九正知而住,十樂遠離,十一清凈諸蓋,十二依三摩地。分別略釋如下:

一、自圓滿,即善得人身、生於聖處、諸根無缺、勝處凈信、離諸業障五種圓滿。

二、他圓滿,即諸佛出世、說正法教、法教久住、法住隨轉、他所哀愍五種圓滿。

上兩種圓滿,已於第二章人天行果第二節中解說過,這裡不再說了。樂廣知者,可參考《瑜伽師地論》第二十卷和第二十一卷。

三、善法欲,即對於涅槃善法生起信解和希求證得的愛樂。如一個聲聞種性的人,在佛陀跟前,或佛弟子跟前,聽聞了正法教理,生起了清凈的信心,希求能夠如法修行,證得解脫:於是感覺在家庭中,對於妻室有淫慾相應貪著,對於子女親屬及諸財寶有受用相應的愛執,煩擾纏縛,不能閑靜修行,證得解脫。為了有利於修行正法,決心舍家而出家,精進修行,斷除煩惱,證得真實圓滿的解脫。於如是事生起信解愛樂,就是善法欲。如《瑜伽師地論》二十一卷說:『云何善法欲:謂如有一,或從佛所,或從弟子所,聞正法已,獲得凈信。得凈信已,應如是學:在家煩擾,若居塵宇;出家閑曠,猶處虛空。是故我今應舍一切妻子眷屬財谷珍寶,於善說法毗奈耶中,正舍家法,趣於非家。既出家已,勤修正行,令得圓滿。於善法中,生如是欲,名善法欲。』調伏自己心中所有的煩惱,名修正行。證得真實圓滿的解脫,名得圓滿。

四、正出家,由前殊勝的善法欲為增上力量,體請大德為親教師,經白四羯磨受具足戒,或沙彌戒,是名正出家。梵語羯磨,譯言作業,或譯辦事,是僧眾團體中作行事務的民主方式,有如現在的開會報告通過。白四羯磨是作行最重要事務所用的方式,即執事人先把所要作的事向集會的僧眾們告白一遍,其次更三問其可否而決定其事,合一白三問,故名白四羯磨。亦即報告一遍,而三問通過決定的意思。

五、戒律儀,此有六種差別:(一)安住具戒,(二)善能防護別解脫律儀,(三)軌則圓滿,(四)所行圓滿,(五)於微小罪見大怖畏,(六)受學學處。

六、根律儀,此有四種差別:(一)防守正念,(二)常委正念,(三)念防護意,(四)行平等位。

戒律儀與根律儀的意義,已在第二章第一節皈依三寶後的第二四正行中簡略地講過,這裡不再說了。樂廣知者,可參閱《瑜伽師地論》第二十二卷和二十三卷論文。

七、於食知量,《偷伽師地論》第二十一卷說:『云何於食知量?謂彼如是守諸根已,以正思擇,食於所食;不為倡盪,不為驕逸,不為飾好,不為端嚴,食於所食。然食所食,為身安住,為暫支持,為除饑渴,為攝梵行,為斷故受,為令新受當不更生,為當存養力樂無罪安穩而住。如是名為於食知量。』正思擇食,即於進食時,以正智慧觀察段食的受用、變易、追求、防護等過患,深生厭惡,發出離想,然後吞咽。倡盪,就是與女人共為嬉戲、歡娛、受樂、倡掉、縱逸。不為倡盪食,即不為欲貪所引、淫逸所引,諸惡不善尋思而食所食。不為驕逸食,即不為無病、少壯、長壽等驕逸而食所食。不為飾好食,為不為沐浴、理髮、妙香塗身等而食所食。不為端嚴食,即不為著種種上妙衣服、種種花鬘等莊嚴具庄飾其身而食所食。為身安住食,即受食時如是作念:『我今受此所有飲食,壽命得存,當不夭歿;由是因緣,身得安住,能修正行。』為暫支持食,即遠離有罪有染等追求飲食的方法,僅為暫時支持色身的安住,以正法追求飲食;既獲得已,亦不染愛耽著而食其所食。為攝梵行食,即為令有力斷除惡法,堪任修行善法,迅速獲得三摩地,由是有力有能、得所未得、證所未證,如是名為攝受梵行而食所食。為斷故受食,即由過去食不知量,食所非宜,及不易消化等食物,由此因緣,於其身中引起種種疾病苦受;為欲息除由食物引起的疾病苦受,隨順醫師所說而食醫藥及相宜食物:由此能斷除已生疾病,及其疾病所生苦受。如是名為斷故受食。為令新受當不更生食,即由現在安樂無病,氣力充足,食諸食時,不過量食,不食於己身所不相宜的食物,如是就不會由飲食更引起新的苦受,是名為令新受當不更生而受諸飲食。為當存養力樂無罪安隱而住食,即於適宜飲食知量食已,壽命得到生存長養,是名存養;消除飢瘦,氣力充足,是名為力:斷除苦受,新受不生,是名為樂;以正法追求飲食、不染不受等,是名無罪;受食以後,身無沉重,有所堪能,修善斷惡,令心速得三摩地等,是名安隱而住。如上所說,由正思擇食,不為倡盪食,乃至為當存養力樂無罪安隱而住,受諸飲食,是為於食知量。廣如《瑜伽師地論》二十三卷所說應知。

八、初夜後夜常勤修習覺寤瑜伽,《瑜伽師地論》二十四卷說:『複次,初夜後夜常勤修習覺寤瑜伽者,云何初夜?云何後夜?云何覺寤瑜伽?云何常勤修習覺寤瑜伽?言初夜者,謂夜四分中過初一分是夜初分。言後夜者,謂夜四分中過後一分是夜後分。覺寤瑜伽者,謂如說言:於晝日分經行宴坐,從順障法凈修其心;凈修心已,出住處外,洗濯其足,還入住處,右篳而卧,重累其足,住光明想,正念正知思惟起想,巧便而卧。至後夜分,速疾覺寤經行宴坐,從順障法凈修其心。』寤是從睡眠中醒覺的意思,修習覺寤瑜伽,是說修行者在入睡前必修習警策醒寤的覺起想,才能及時醒覺而免於耽誤用功。佛法中晝夜各立三時,印度古代世俗晝夜各立四分;此依世俗,以夜三時略分為四分,名夜四分。從日出時到日沒時為晝日,余即夜時。夜四分中最初一分名夜初分,中間二分名夜中,最後一分名夜後分。論中義顯從初向後齊至中間,故名過初一分。從後向初齊至中間,故名過後一分。所說住光明想、正念正知思惟起想等,顯示由正念正知二緣,即得成就無染污心而近習睡眠:由正念故,於善所緣攝斂而卧;由正知故,於善所緣,若心退失,起諸煩惱,便能迅速的正確了知;由住光明想(《瑜伽論》十一卷說三種光明:一治暗光明,二法光明——如理思惟法義,三依身光明。)及思惟起想,即無深重的睡眠纏縛,由此二緣,便能及時覺寤,起不過時。宴坐即加趺坐。障礙法即五蓋,順障法即凈妙相等。凈妙相順貪慾蓋;嗔恚相順嗔恚蓋;黑暗相順昏沉睡眠蓋;親屬國土不死尋思,順掉舉蓋;追憶昔時戲笑等,順惡作蓋:疑三世等,順疑蓋。於此等順障法,在經行宴坐中修不凈觀等而對治諸蓋,是為凈修其心。廣如《瑜伽師地論》二十四卷所說應知。

九、正知而住,《瑜伽師地論》第二十一卷說:『云何正知而住?謂彼如是常勤修習覺寤瑜伽已,若往若來正知而住,若睹若瞻正知而住,若屈若伸正知而住,持僧伽胝(大衣,即通常所說的祖衣)及以衣缽正知而住,若食若飲若啖若嘗正知而住,若行若住若坐若卧正知而住,於覺寤時正知而住,若語若默正知而住,如解勞睡時正知而住,如是名為正知而住。』即於往來瞻睹等,是所應住等,非所應住等,能正了知,不犯軌則威儀,如是住心,是名正知而住。廣如《瑜伽師地論》第二十四卷所說應知。

十、樂遠離,遠離主要的有兩方面:(一)是身遠離,即不與在家及出家眾,共相雜住,獨一無侶,住於阿練若(寂靜處)或空閑室,或樹林下,或山谷岩穴,或空回家間等處,是名身遠離。(二)是心遠離,即遠離一切染污無記所有作意,修習一切其性是善,能夠引發定地作意,及定資糧加行作意,是名心遠離。修習這兩種遠離,必須修習四聖種才能使身心得到清凈。四聖種就是:(一)衣服喜足聖種,即於隨其所得的衣服喜足少欲。(二)飲食喜足聖種,即於隨其所得的飲食喜足少欲。(三)卧具喜足聖種,即於隨其所得的卧具(床單等)喜足少欲。(四)樂斷樂修聖種,即愛樂斷除煩惱,愛樂修行聖道。喜足,即於所得的衣服飲食卧具,無論為少為劣,心皆知足。少欲,就是無大欲,即於所未得的衣服飲食卧具,不求妙不求多,不希望追求,是為少欲。此四聖種皆以無貪為體,為對治四種愛故,世尊為求解脫行者說四聖種,即於衣服喜足,對治衣服愛;於飲食喜足,對治飲食愛;於卧具喜足,對治卧具愛:樂斷樂修,對治三界有見和無有見愛。此四法行,能生眾聖,故名聖種。修解脫行的人,依此修習的增上力,即能為堪任修持聖道的所依器。修習遠離的詳細意義,應參考《瑜伽師地論》第二十一卷、第二十五卷、第三十卷,及《俱舍論.分別賢聖品》。

十一、清凈諸蓋,《瑜伽師地論》二十一卷說:『云何清凈諸蓋?謂彼如是住阿練若,或復樹下,或空室等,於五種蓋凈修其心,所謂貪慾、嗔恚、昏沉睡眠、掉舉惡作、及以疑蓋。從彼諸蓋凈修心已,心離諸蓋,安住賢善勝三摩地。如是名為清凈諸蓋。』五蓋是三摩地之障礙法,心有五蓋,三摩地即無成就的可能,為了獲得三摩地,必須思惟青瘀等相,對治內心中的貪慾等蓋,是名清凈諸蓋,凈修其心。

十二、依三摩地,由於斷除諸蓋,欲貪等諸惡不善法不起現行,得初靜慮具足安住,第二靜慮具足安住,第三靜慮具足安住,第四靜慮具足安住。如是名為依三摩地。四靜慮的差別相,在第一章第四節中已略說,此不再述。樂廣知者,當參閱《瑜伽師地論》第三十三卷論文。

三、順解脫分

(一)五停心位

求解脫的行者,在修集涅槃法緣已,即已成為修行聖道的所依器,由此正式入於資糧位,修集解脫的資糧。在這一位中,首先修習的法門,為五停心觀;即依勝解作意,思惟觀察不凈等五法,以停止內心的貪慾等五種過患,便能獲得定地作意,引發觀察四諦的觀慧,而進趣加行道。五停心觀是:一、不凈觀,即觀內外境界的不凈相,對治貪慾過患,而停止其心。貪慾心重的人,宜修此觀。二、慈悲觀,即於親品、怨品、中品有情,觀其可憐愍相,而修與樂拔苦的慈悲意樂,對治嗔恚過患,而停止其心。嗔恚心重的人,宜修此觀。三、因緣觀,即觀十二因緣,三世相續的道理,唯法唯事,唯因唯果,無我體我相,無作者受者,對治愚痴過患,而停止其心。愚痴心重的人,宜修此觀。四、界差別觀,即以觀心分析地水火風空識六界,或十八界,對治一合想的我慢過患,而停止其心。我慢心重的人,宜修此觀。五持息念,即以念持出入息,令心意相依,計算息數,對治散亂過患,而停止其心。尋行散亂心重的人,宜修此觀。五、停心觀詳細的說明,可以參看《瑜伽師地論》第二十六卷、第二十七卷,及第三十卷和第三十一卷。這裡只簡略地解說一下不凈觀和持息念。因為人們修定不易得到成就的最大障礙,就是欲貪和散亂,能夠對治這兩種過患,則心容易停止而定。故《俱舍論.分別賢聖品》稱說不凈觀和持息念為正入修要的二門。如彼論說:『入修要二門,不凈觀息念:貪尋增上者,如次第應修。』本此論義,分別略述二觀修法如下:

一、不凈觀:不凈觀在《瑜伽師地論》第二十六卷中說有六種:(一)朽穢不凈、(二)苦惱不凈、(三)下劣不凈、(四)觀待不凈、(五)煩惱不凈、(六)速壞不凈。這裡只說第一種朽穢不凈。因為修行聖道最粗重的貪愛,就是對於內身起欲貪,與於外身淫慾起貪。觀朽穢不凈,就能對治內外兩種欲貪,所以特說朽穢不凈相。朽穢不凈又有兩種,如《瑜伽師地論》第二十六卷說:『云何名為朽穢不凈?謂此不凈,略依二種:一者依內,二者依外。云何依內朽穢不凈?謂內身中發毛爪齒,塵垢皮肉,骸骨筋脈,心膽肝肺,大腸小腸,生藏熟藏,肚胃脾腎,膿血熱痰,肪脂膏髓,腦膜涕唾,燼汗屎尿,如是等類,名為依內朽穢不凈。云何依外朽穢不凈?謂或青瘀,或復膿爛,或復變壞,或復膨脹,或復食啖,或復變赤,或復散壞,或骨或鎖,或復骨鎖,或屎所作,或尿所作,或唾所作,或涕所作,或血所塗,或膿所塗,或便穢處,如是等類,名為依外巧穢不凈。如是依內朽穢不凈,及依外朽穢不凈,總說為一朽穢不凈。』依這二種朽穢不凈為所緣而修,就能夠對治於內身起欲貪,與於外淫慾起貪。如論說:『謂由依內朽穢不凈所緣故,令於內身欲欲貪,心得清凈;由依外朽穢不凈所緣故,貪於外身淫慾貪,心得清凈。淫相應貪復有四種:一顯色貪,二形色貪,三妙觸貪,四承事貪。由依四外不凈所緣,於此種相應淫貪,心得清凈:若於青瘀,或於膿爛,或於變壞,或於膨脹,或於食啖作意思惟,於顯色貪令心清凈。若於變赤作意思惟,於形色貪令心清凈。若於其骨,若於其鎖,若於骨鎖作意思惟,於妙觸貪令心清凈。若於散壞作意思惟,於承事貪令心清凈。如是四種名於淫貪令心清凈。』顯色貪,就是見到女人身上顯現的粉黛朱紅、青黃赤白等美好顏色而起貪愛。此觀想死屍的青瘀膿爛等相,即能對治其貪心。形色貪,就是見到女人秀麗窈窕,體態輕盈,娥眉鳳眼,纖指細腰等而起貪愛。此觀想死屍皮肉爆裂,血筋纏裹等的變赤相,即能對治其貪心。妙觸貪,就是與女人身摩觸擁抱等,於其肌膚柔軟滑膩等而起貪愛。此觀想死屍經過數日為蟲蛆蠅蚋所聚啖,及骨鎖想等,即能對治其貪心。承事貪,即於他身行動威儀,奉承供事而起貪愛。此觀想死屍僵直不動,千足等骨離散壞滅,即能對治其貪心。《俱舍論.分別賢聖品》中把外朽穢不凈,分為別治法與通治法兩類。如上所說的四種不凈觀想,是各別對治法,即修各別的四種不凈相,對治各別的四種貪愛。通治法,即觀骨鎖不凈相,能為通治四種貪愛。因為不論其為貪愛顯色、形色、妙觸、承事,若心中能取一骨鎖相現前作意思惟,則一切貪愛皆可不生,心得清凈;如《俱舍論.分別賢聖品》說:『修不凈觀,正為治貪。然貪差別,略有四種:一觀色貪,二形色貪,三妙觸貪,四供奉貪。緣青瘀等修不凈觀,治第一貪。緣被食等(被雕鷲狼狗等食)修不凈觀,治第二貪。緣蟲蛆等修不凈觀,治第三貪。緣屍不動修不凈觀,治第四貪。若緣骨鎖修不凈觀,通能對治如是四貪,以骨鎖中無四貪境。』

修習不凈觀的方法,即先由於內外不凈之相親見或聽聞的增上力,引起如理作意了解其義,發起勝解,而思惟觀察,乃至引起定地作意,是名不凈觀成。廣如《瑜伽師地論》第三十卷中所說。骨鎖觀既然能夠通治四貪,其所緣的境相亦容易看到,如博物館中陳列的全具人體骨鎖,與壙野古墓中暴露的屍骨,及醫學上所用的人體骨骼的塑像、挂圖等,都足為修觀人的取相境。於外所取相境,數數取緣其相,令心於相熟習,則於正修觀時,於內心中起假相作意思惟觀察,則甚為容易。這裡抄錄《俱舍論.分別賢聖品》所說從自身中修習骨鎖不凈的具體觀法如下,簡便易行,欲修此觀的人,可依之修習。論說:『然瑜伽師,修骨鎖觀總有三位:一初習業,二已熟修,三超作意。謂觀行者欲修如是不凈觀時,應先繫心於自身分,或於足指,或額或余,隨所樂處心得住已,依勝解力,於自身分假想思惟皮肉爛墮,漸令骨凈,乃至具觀全身骨鎖。見一具已,復觀第二,如是漸次,廣至一房、一寺、一園、一村、一國、乃至遍地,以海為邊,於其中間骨鎖充滿。為令勝解得增長故,於所廣事漸略而觀,乃至唯觀一具骨鎖,齊此漸略不凈觀成,若瑜伽師初習業位。為令略觀勝解力增,於一具中先除足骨,思惟余骨繫心而住,漸次乃至除頭半骨,思帷半骨繫心而住,齊此轉略不凈觀成,名瑜伽師已熟修位。為令略觀勝解自在,除半頭骨,繫心眉間專註一緣,湛然而住,齊此極略不凈觀成,名瑜伽師超作意位。』在三位中,第一位為作意未熟,第二位為作意已熟,第三位為超作意。前二位中觀不凈相,必須由作意策勵才能現起:第三位中,觀心已極淳熟,不須作意策勵,其不凈行相,能任運現前,故名超作意。

如上所說的不凈觀,以無貪為自性。依四靜慮與四近分,及中間定和欲界心十地生起,以無色界無緣色法的不凈觀故。唯緣欲界所見色境,唯人趣能生起此觀,天中無青瘀等不凈相故。此觀唯是勝解作意相應,非十六行攝,但唯假想,故唯是有漏。

二、持息念:持息念,通常稱為數息觀,為對治散亂心的最好觀行。持息念的相,實有六種差別,數息觀法不過是其中的一種而已。持息念在經中名阿那阿波那念。阿那義即持息入,是引外風令人身中的意思;阿波那義即持息出,是引內風令出身外的意思。此持息念本以慧為體,應名持息慧,但慧由念力記持助慧觀息為境,故名持息念。

此觀的差別行相,有其六種:(一)數、(二)隨、(三)止、(四)觀、(五)轉、(六)凈。前三是止,後三是觀。分別略述如下:

(一)數息,即繫心於息,放捨身心,不用強持之力,任運地以念憶持入出而心數之。從一至十,不減不增。因恐於心引起急促,故其數不應減少於十:恐於心引起散亂,故其數不應增加於十。這數息之法,又有四種,如《瑜伽師地論》第二十七卷說:『云何名為算數修習?謂略有四種算數修習。何等為四:一者以一為一算數,二者以二為一算數,三者順算數,四者逆算數。云何以一為一算數?謂若入息入時,由緣入意,出息住念,(出息住而未生,名出息住。)數以為一。若人息滅,出息生,出向外時,數為第二。如是展轉數至其十,由此算數非略非廣,故說唯十,是名以一為一算數。云何以二為一算數?謂若入息入而已滅,出息生而已出,爾時總合數以為一。即由如是算數道理,數至其十,是名以二為一算數。入息出息說名為二,總合二種數之為一,故名以二為一算數。云何順算數?謂或由以一為一算數,或由以二為一算數,順次展轉數至其十,名順算數。云何逆算數?謂即由二種算數,逆次展轉從第十數,次九、次八、次七、次六、次五、次四、次三、次二、次數其一,名逆算數。』

修數息時,在算數方面有三種過失應當糾正,如《俱舍論.分別賢聖品》說:『然於此中,容有三失:一數減失,於二謂一。二數增失,於一謂二。三雜亂失,於人謂出,於出謂入。若離如是三種過失,名為正數。若十中間心散亂者,復應從一次第數之,終而復始,乃至得定。若十中間等文,就是說的糾正三種過失的方法。

修數習觀時,在持息的方法上,還有兩種過患,應該注意避免,不讓其產生,產生以後,應注意調和。如《瑜伽師地論》第二十七卷說:『修入出息者,有二過患。何等為二?一太緩方便,二太急方便。由太緩方便故,生起懈怠;或為昏沉睡眠纏擾其心;或令其心於外散亂。由太急方便故,或令其身生不平等;謂強用力持入出息,由入出息被執持故,便令身中不平風轉;由此最初於諸支節皆生戰掉,名能戰掉;此戰掉風若增長時,能生疾病,由是因緣,於諸支節生諸疾病,是名令身生不平等。云何令心生不平等?謂或令心生諸散亂,或為極重憂惱逼切,是名令心生不平等。』方便就是方法,數習的時候,心念於息的攝持太鬆緩,名太緩方便。心把息攝持得太緊急了,名太急方便。太緩太急,都要產生過患,調和之法,即在意念上寬放身心,心息相依,任運地記數,則身心自然安穩寂靜。

(二)隨息:修數息的人,若算數已極串習,其心自然能夠任連地展轉相續流注,無有動搖,無散亂行,有適悅相應。至此心已微細,即應棄捨算數,進修隨息。繫心於息,不加功力,於入出息任運隨順而轉。其簡單的方法是:先隨息從外入內,即從鼻入流至咽喉,復從咽喉流至心胸,從心胸流至臍輪,如是展轉乃至流至足指,心皆隨逐。復隨息從內出外,行至一麻一麥,半指一指,半張手一張手,一尺二尺,乃至多尺,息去近遠,心皆隨逐。如《俱舍論.分別賢聖品》說:『隨謂繫心緣入出息,不作加行,隨息而行,念息入出時各遠至何所:謂念息入,為行遍身,為行一分,隨彼息入行至喉、心、臍、髖、髀、脛,乃至足指,念恆隨逐。若念息出,離身乃至一磔、一尋,隨所至方,念恆隨逐。』髖即胯骨,髀即左右大腿骨,脛即小腿。一磔是一張手,一尋是五尺。余文易解可知。總起來說,入息至身內何處,出息至身外遠近,皆以念隨逐,明靜覺知。這個方法很簡要,能夠依之修習,收效極為快速。若修之如法,又能精進恆常,在不久的時期內,即能引起身輕安,證心一境性,而入三摩地。

(三)止:止是把心專住一處。隨息雖好,但尚有起念之失,若久修習而未得定,宜於隨息澄靜無擾之後,進而專住修止。即把心於於自己身中的某一處所,專一注念,凝然不動。或隨息於身中所止之處,心住觀之。或觀息住身中如串珠的線,是冷是熱,於身為損害為利益。如此觀息湛然而住,安穩明靜,久久相續,自能得定。《俱舍論》說:『止謂繫念唯住在鼻端,或在眉間,乃至足,隨所樂處,安止其心;觀息住身如珠中縷,為冷為暖,為損為益。』繫心之處,以自身正中各處為宜,除論說鼻端眉間外,如心窩、肚臍,皆是很適宜的住心之處。

(四)觀:觀是觀察,即隨息至鼻口咽喉,乃至足指,都能審慮觀察。並觀察息俱時有四大種,此四大種生諸造色,此所造是心心所的所依處。如是觀行者,以觀息為先,乃至展轉能遍觀五取蘊。《俱舍論》說:『觀,謂觀察此息風已,更觀息俱大種造色,及依色住心及心所,具觀五蘊以為境界。』具觀五蘊如《瑜伽師地論》第二十七卷說:『謂於入息出息及息所依身作意思惟,悟入色蘊;於彼入息出息能取念相應領納作意思惟,悟入受蘊;即於彼念相應等事作意思惟,悟入想蘊;即於彼念若念相應思及慧等作意思惟,悟入行蘊;若於彼念相應諸心意識作意思惟,悟入識蘊。如是行者,於諸蘊中乃至多住,名已悟入,是名悟入諸蘊修習。』如果觀察修習,即能成就毗缽舍那,而引生所修慧。

(五)轉:轉就是轉此入出息觀、起身念住觀、受念住觀,心念住觀,法念住觀等後後的殊勝善根中,乃至四加行位中最後世第一法任中,如《俱舍論》說:『轉謂移轉緣息風覺,安置後後勝善根中,乃至世間第一法位。』覺就是觀心,把觀心轉移到五停心位之後的四念住等後後位而修音之,故名為轉。

(六)凈:凈是清凈,即觀心至見道位等,能斷煩惱。故名為凈。如《俱舍論》說:『凈謂升進,入見道等。』見道以前的觀行不能斷煩惱,故不可以名之為凈。在《毗婆舍論》第二十六卷中,有的論師還說從四念住位,乃至金剛喻定,皆是轉攝。有煩惱未斷盡故,未名為凈;必須無學位盡智生起後,才名為凈。

以上所說持息念的六種差別相,在五停心位,為得定故,重在修習數隨止三相;後面三種觀行,當於後後位中修習。

(二)別相念住位

修解脫行者,由修五停心觀,心便得定。既已成就了殊勝的奢摩他,為了成就毗缽舍那,則應進一步修習四念住觀。四念住是: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於身等四相別別觀察,故名別相念住。為什麼須修此觀呢?因為修解脫行的障礙,首先是於色身執凈,於諸受執樂,於心行執常,於諸法執我。為了對治四種顛倒,故必須先修四念住觀。此觀有兩種差別:(一)自相別離,即觀身受心法各別的自性,故名自相觀。身念住,即觀大種:造色、五根、五境,總括十色處及法處所攝色,皆是不凈,對治於色身妄計為清凈的顛倒。受念住,即觀六受,身所有領納皆是其苦,對治於諸受妄計為樂的顛倒。心念住,即觀六識心集起染凈生滅無常,對治於六識心王妄計為常的顛倒。法念住,即觀除色蘊、受蘊、識蘊之外的所餘一切法,無有常一主宰固實不變的我性,對治於一切法妄計為我的顛倒。如《大毗婆沙論》第一百八十七卷決擇佛說四念住的意趣說:『謂對治於不凈,凈想顛倒故,說身念處。對治於苦,樂想顛倒故,說受念處。對治於無常,常想顛倒故,說心念處。對治於無我,我想顛倒故,說法念處。』

(二)共相別觀,即身念住觀身與其餘有為法俱是無常性,與余有漏法俱是苦性,與餘一切法俱是空、無我性。如是受念住、心念住、法念注,皆別別觀受心法與其餘有為法俱是無常性,與余有漏法俱是苦性,與一切法俱是空、無我性。無常,是有為法的共相,苦是有漏法的共相,空、無我是一切法的共相,四念住別別於身受心法觀其無常苦空無我,故名共相觀。如《俱舍論.分別賢聖品》說:『如何修習四念住耶?謂以自共相觀身受心法。身受心法各別自性,名為自相。一切有為皆非常性,一切有漏皆是苦性,及一切法空、非我性,名為共相。

上述兩種別相觀中,又有雜緣不雜緣的差別。單觀一法是不雜緣:觀察法時並緣身等而修,是為雜緣。四念住中,前三種唯是不雜緣,第四一種通雜不雜緣。如《俱舍論》說:『四中三種,唯不雜緣,第四所緣,通雜不雜。若唯觀法,名不雜緣;若於身等二三或四,總而觀察,名為雜緣。』關於雜緣修法,依《慧暉鈔》立表如表二:

(表二)

修觀行的人,最初觀心未淳熟,只應先修不雜緣觀,到觀心已熟,為增進觀智力量,方可漸次進修二二合緣、三三合緣,或總觀四法的雜緣觀。

(三)總相念住位

修觀行的人,在別相念住位中,各別修習身等念住,觀身等自相,或觀身等共相,並於身等修習雜緣觀行,經過這樣的修習,觀心已經淳熟,為了增強觀智的力量,則應更進一步修習總相念住觀。總相念住,即總緣身受心法四種所緣,而直觀其共有的無常苦空無我四種行相。這種觀法,比前雜緣別觀,更升進了一步;以雜緣別觀,雖能雜緣二三四法而修,但仍然是別觀身等所緣的自相或共相,非是總集四法直觀而修,因此,為了鍛練觀智,必須進修總相念住,才能增進觀智的殊勝力量,而奠定生起四善根的基礎。如《俱舍論》說:『如是熟修雜緣身等法念住已,復何所值?頌曰:彼居法念住,總觀四所緣,修非常及苦,空、非我行相。』

以上所說四種念住,就自性出體來說,皆以慧為其體。既然是以慧為體,則應名慧住,為什麼立名念住呢?因為由慧觀察力令念於身等安住,慧力是因,念明記所緣是果,從果為名,故名念住。如《俱舍論》說:『自性念住以慧為體。……何緣于慧立念住名?毗婆沙師說,此品念增故,是念力持慧得轉義。如斧破木,由楔力持。理實應音,慧令念住,是故于慧立念住名,隨慧所觀能明記故。由此無滅(阿那律尊者)作如是言:若有能於身住循身觀,緣身念得住,乃至廣說。世尊亦說,若有於身住循身觀者,念便住不謬。』

四念住的次第依什麼道理如此建立呢?這有兩種理由:一是由所緣境的粗細次第而建立的。即粗境先觀,最細境最後觀。於四種境中,色粗先觀。於後三種境中,受粗先觀,如覺手痛等。於後二後境中,心粗先觀。法最細故,所以後觀。法中的想等心所,雖然比心王更粗,但法中包括涅槃,最極微細,與極細法合併施設,據細為論,故最後說。

二是由於諸欲貪煩惱之生起,而建立其次第。先是於身起貪,故四念住觀在初;然貪於身,由欣樂於受,故觀觀受第二;欣樂於受,由心不調,故第三觀心;心之不調,由惑末斷,惑是法攝,故第四觀法。

又由於四念住觀,如其次第即能於身等四法起凈樂常我四種顛倒,故四念住不增不減。

四念住建立的次第,及唯有四觀的意義,如《俱舍論》說:『此四念住,說次隨生。生復何緣次第如是?隨境粗者,應先觀故。或諸欲貪於身處轉,故四念住觀身在初;然貪於身,由欣樂受;欣樂於受,由心不調,心之不調,由惑未斷,故觀受等如是次第。此四念住如次治彼凈樂常我四種顛倒,故唯有四不增不減。』

以上所說四念住觀,是依據《俱舍論》略說其義,愛樂廣詳意義者,應參閱《大毗婆沙論》一百八十七卷,及《瑜伽師地論》第二十九卷。

總上所說五停心觀、別相念住、總相念住,皆是順解脫分攝。解脫是涅槃,分是因義。五停心觀等善法,是順彼涅槃之因,故名順解脫分。亦名資糧道,此從譬喻得名,如古人行路,必須積持道糧,才能到達所欲至處:修解脫行的人,為至涅槃,修習善法,資益善根,是證彼涅槃的道糧,故名資糧道。

順解脫分善法,依有部師說,唯聞思二慧,通三業為體。如《俱舍論》說:『傳說如是順解脫分,唯聞思所成,通三業為體。雖就最勝唯是意業,而此思願攝起身語亦得名為順解脫分;有施一食、持一戒等,深樂解脫願力所持,便名種植順解脫分。』理實亦有修慧,如《俱舍論》說修四念住的頌文中說:『依已修成止,為觀修念住。』論文說:『依已修成滿勝奢摩他,為毗婆舍那修四念住。』又說:『自性念住,以慧為體。此慧有三種,謂聞等所成,即此亦名三種念住。』由此文證,故知俱舍論師於順解脫分體亦說修慧。

種種順解脫分善根,需要深厚的厭離心與殊勝的智慧,故創植此善根,唯在人趣三洲。其餘三惡趣、天趣、北俱盧洲,皆無此能。三惡趣以厭苦故,雖有厭離心,但以慧劣故,無殊勝的智慧。天趣雖有殊勝的智慧,但以苦輕故,無有深厚的厭離心。北洲苦輕,故無深厭:以其慧劣,故無殊勝智慧。因此,除三洲人外,皆不能種植順解脫分善根。如《俱舍論》說:『植順解脫分,唯人三洲,余厭離般若,如應無故。』

種植順解脫分之緣,必須遇著佛出世間的時代。如《俱舍論》說:『遇佛出世,植此善根。』此所說遇佛出世,是指親見佛,或遇教法,乃至佛已入滅,有教法住世,值遇教法,俱能種植順解脫分善根。為什麼必須遇佛或遇教法才能種此善根呢?因為必須了知生死可厭,了知涅槃可欣,才能種植順解脫分善根故。

四、順抉擇分

(一)暖位

修解脫行者,在修習總相念住之後,其觀智漸次成熟,乃至增進成為上上品,即能引生順抉擇分四善根位的初位善根,名為暖法。無漏聖道,猶如於火,能燒毀其粗硬不調如柴薪的煩惱。此位善根,初得聖道火的前相,猶如世間鑽木取火,其暖氣是火前相,故初位善根立名為暖。如《俱舍論頌》圓暉說:『聖道如火,能燒惑薪,聖火前相,故名為暖。』此暖位善根,因時分長故,能夠具足觀察苦集滅道四聖諦境,及能具足觀修十六行相。即以觀智觀苦聖諦修四行相:非常、苦、空、無我。觀集聖諦修四行相:因、集、生、緣。觀滅聖諦修四行相:滅、靜、妙、離。觀道聖諦修四行相:道、如、行、出。此十六行相的解釋,如《俱舍論.分別智品》說:『謂苦聖諦有四相:一非常、二苦、三空、四非我;待眾緣故非常,逼迫性故苦,違我所見故空,違我見故非我。集聖諦有四相:一因、二集、三生、四緣;如種理故因(種子生芽道埋),等現理故集(由因果相等的集力令果顯現),相續理故生(由集令果相續),成辦理故緣(由集為緣令果成辦)。滅聖諦有四相:一滅、二靜、三妙、四離;諸蘊盡故滅,三火息故靜(貪嗔痴火),無眾患故妙,脫眾災故離。道聖諦有四相:一道、二如、三行、四齣;通行義故道,契正理故如,正趣向故行,能永超出故出。』此十六行相,在《俱舍論》中,總有四釋,應檢閱參考。關於四聖諦的意義,已在第一章第四節中廣說,這裡不再解釋。為了醒目,列表於表三:

暖位中具觀四諦十六行相而修習,可以得到什麼樣的功德呢?《俱舍論.分別賢聖品》頌說:『暖必至涅槃。』這就是說暖位善根,是奠定必得涅槃的基礎。在這個位次上雖然還有退起邪見、毀斷善根、造無間業、墮惡趣等的過失,但肯定地成就了必至涅槃這一功德,所以不會在生死中長久流轉。如《俱舍論》說:『四善根中,若能暖法,離有退斷善根、造無間業、墮惡趣等,而無久流轉,必至涅槃故。』

(二)頂位

(表三)

修習暖善根時,其觀智由下品轉成中品,中品轉上品,到最極成滿時,以其觀智的轉勝,有殊勝善根性起,名為頂法。亦即四善根中的第二位。此位亦如暖法具足觀察四諦為境,具修十六行相。為什麼立名為頂呢?這有兩種意義:(1)四善根中,暖頂二位是動善根,以有退起邪見,造無間業,墮入惡趣的動搖性故;但頂位善根,是由暖法漸次增長至上品而轉勝的善法,在動善根之中,最為殊勝,已至極高之處,如人身的頭頂,故立名為頂。(2)頂位善根,是進趣獲得不動善根忍位,和退住暖位的兩際處,譬如山頂,在進退兩者之間,故名為頂。如《俱舍論.分別賢聖品》說:『此暖善根下中上品,漸次增長至成滿時,有善根生名為頂法。此轉勝故,更立異名,動善根中此法最勝,如人頂故,名為頂法。或由此是進退兩際,如山頂故,說名為頂。此亦如暖具觀四諦及能具修十六行相。』

修此頂善根所獲功德,《俱舍論》頌說:『頂終不斷善。』就是獲得頂位善法。雖然還有退起無間業,墮入三惡趣的動搖性,但對前暖法來說,更增加了畢竟不斷善根的功德。如《俱舍論》說:『若得頂法,雖有退等,而增畢竟不斷善根。』由此可知,頂位不起邪見,以唯有上品邪見才能斷善根故。

(三)忍位

修頂善根,由下品而中品而上品,漸次增長至最極成滿時,有殊勝善根生起,名為忍法。為什麼立名為忍呢?以此位善法,於四諦道理能信解忍可中,最為殊勝,故得名為忍。又此位善根堅忍無退墮故,名為忍法。此忍善根,有下中上三位差別。下中二位,同前頂法,具觀四諦,修十六行相。(暖頂及下中忍皆能具緣三界苦等。)上品忍位,唯觀欲界苦諦,以一行一剎生起世第一法,名為上忍。

下中忍位,雖然都是如暖頂二位具觀四諦理,修十六行相,但有差別;即向欲界四諦與上界四諦各起十六行相,合修三十二行相,是為下忍位。中忍位則是減緣減行的修法。

中忍位怎樣減緣減行呢?上下八諦,是所緣境故,名之為緣。上界四諦有十六行,欲界四諦有十六行,總計合成三十二行,是能緣行解故,名之為行。以上下八諦為所緣,而起三十二行解,於三十二行相中,如其次第,從後向前逆次漸漸減行減緣,乃至最後唯留欲界苦諦一行,比擬人於見道,計有七周減緣,二十四周減行,總稱為減緣減行。即以四行觀欲界苦諦,如是乃至以四行相觀欲界道諦,後以三行觀上界道諦,減除上界道諦一行相(出相)是為第一周。又以四行觀欲界苦,如是乃至後以二行觀上界道,復減一行,是為第二周。又以四行觀欲界苦,如是乃至以一行相觀上界道,復減一行,是為第三周。又以四行觀欲界苦,如是乃至以四行觀上界滅,不觀上界道,名為減緣。減緣之時,雖亦減行,是減緣攝故,不名減行,唯名減緣,是為第四周。如減上界道諦,三周減行,第四周減緣,如是於餘七諦行緣亦照樣逆次減除,唯於緣中,不減欲界苦諦,及與一行相(非常相)是名為七周減緣,三八二十四減行,據實際道理來說,三十一周皆減行,因每一諦之最後一行與緣同減,屬減緣攝故,所以但言二十四周減行。於減行中,初減一行,名中忍位初。如是直至三十一周時,唯留欲界苦諦下一行相,以二剎那心觀欲界苦諦,比擬如見道時生起苦法忍、苦法智位故稱為一行二剎那,名中忍位滿。表示如表四:

(表四)

以上所說減緣減行最後觀留欲界苦諦下一非常行相擬入見道,僅是舉例而言,實際入見道時,雖然都是從苦諦下一行相悟入,但由於修行人根器有異,所觀留的行相亦有所不同。依《毗婆沙論》一百九十卷說,人見道人,有利鈍二根。利根人有兩類:一是著我者,依無我行悟入見道。二是著我所者,依空行悟人見道。鈍根人亦有兩類:一是我慢增者,依無常行悟入見道。(以別知身無常,不自恃起慢故。)二懈怠增者,依苦行悟入見道。(以知苦相,即精進求出離故。)如上所說四類行者,應以何行擬入見道,即留何行而觀察修習,廣如《毗婆沙論》所說應知。

中忍位要作減緣減行的原因是:下忍位修三十二行解,觀智散漫,不能成為引發無漏智的殊勝增上緣,為了鍛煉觀智,故於上下八諦行相習減緣減行,由漸減略,使其智力明銳猛利,成為引發見道無漏智的殊勝增上緣。

得此下中忍位善根有什麼功德呢?《俱舍論.分別賢聖品頌》說:『忍不墮惡趣。』若依論義,望前頂法增加三種功德:一不退失善根,二不造無間業,三不墮惡趣。如彼論說:『若得忍時,雖命終舍,住異生位,而增無退,不造無間,不墮惡趣。然頌但說不墮惡趣言,義准已知不造無間業,造無間業者必墮惡趣故。忍位無退,如前已辯。』得中忍位若不命終,必入見道而證聖位,縱然命終,棄捨了忍善根,此生不能入見道,雖住於異生位,亦能得如前所說三種功德。

從中忍滿位,無間引起殊勝善根,名上品忍。此位以一剎那心觀欲界苦諦起一行相,道入世第一法,稱為一行一剎那。因為上品忍與世第一法相鄰接故,唯有一念,不容相續。如《俱舍論》說:『從此位(中忍)無間起勝善根,一行一剎那,名上品忍,此善根起,不相續故。』得上品忍,由於必入見道故,更得五種功德,即於生、處、身、有、惑五法得非擇滅,稱為五種不生:(一)生,即卵生濕生。(二)處,即無想天、北俱盧洲、大梵大王三處。(三)身,即扇搋半擇迦(男根不具的人)、二形身。(四)有,即第八有等。(見道以後的聖者,充其極只有七翻生死,故無第八次的後有等。)(五)惑,即見道所斷惑。如《俱舍論.分別賢聖品》說:『若至聖位,於少趣生處身有惑中,得不生法故。趣謂諸惡趣。生謂卵、濕生。處謂無想、北俱盧大梵處。身謂扇搋半擇迦、二形身。有謂第八等有。惑謂見所斷惑。』

(四)世第一位

從上品忍,無間引生最極殊勝的善根,名世第一法。此世第一法,亦如上品忍唯緣欲界苦諦,唯有一行一剎那心,即直入見道。此位善根仍是有漏,故名世間。但在世間善法中,已至極頂,能與苦法智忍作等無間緣,開聖道門,引聖道性,最極殊勝,故名第一。是世間最勝法故,名為世第一法。如《俱舍論》說:『上品忍無間,生世第一法,如上品忍緣欲苦諦修一行相,唯一剎那。此有漏故,名為世間:是最勝故,名為第一:此有漏法世間中勝,是故名為世第一法。有士用力,離同類因,引聖道生,故名最勝。』

此位善根所得功德,《俱舍論頌》說:『第一入離生。』即得世第一法已,雖住異生位,必定能夠趣入『正性離生』—見道。

以上所說暖等四善根,皆以慧為體。名順決擇分。見、修、無學三種聖道,皆名決擇。決是決斷,能斷疑故;擇是簡擇,能分別四諦相故。分是分段。見道名決擇分,是決擇中的一分故。暖等四種善根,能為勝緣,引生見道,能順益彼見道故;順是其因,決擇是果,從因及果為名,故名順決擇分。亦名加行道,為入見道而加功用行修習四善根故。

此四善根,皆依定地生起,故是修所成慧,而非聞思所成散慧。依六定生起,即未至定、四靜慮,及中間定,欲界中無此四法,以非定地故。無色界也沒有,以暖等是見道的眷屬法,無色界無見道故,唯欲界人天身能生起四善根,別的界趣都無緣生起。廣如《俱舍論.分別賢聖品》所說應知。

總上所說的五停心觀等三資糧,及暖等四加行,又名七方便,以皆為趣證聖果的方便行故。

第二節 果

一、聖位所斷煩惱

聲聞乘行者,從世第一位善根之間發起真無漏智,即能斷盡三界的見惑而成為初果聖人。此後更不斷地數數修習無漏聖道,即能漸次地斷盡修惑而證得阿羅漢果。故聖位中所斷的煩惱雖然很多(本惑隨惑),但總起來說,只有兩類,即見惑與修惑,只要把見修二惑的根本煩惱斷除了,其餘的隨惑也就隨之而斷除了。

根本煩惱總有六種,即:貪、嗔、痴、慢、疑、惡見。又開為十種,即:貪、嗔、痴、慢、疑、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這十種煩惱之中,身邊邪見戒五種,使有情在三界中流轉生死的力量極為猛利,故稱為五利使。貪嗔痴慢疑五種,力量則比較遲鈍,故稱為五鈍使。在這利鈍使中,又有迷理與迷事的差別。迷理,即貪等十種煩惱,皆迷於迷悟因果的四諦道理。迷事,就是貪嗔痴慢四種煩惱(大乘迷事煩惱有六,即貪嗔痴慢身見邊見,如下大乘行果中說),迷於宇宙萬物的事相。為明了其差別,列表如表五:

(表五)

此中迷理的煩惱,名為見所斷惑,初見諦理,彼即斷故。開之成為八十八使。迷事的煩惱,名為修所斷惑,要見道以後,數數修習聖道才能斷除故。開之為八十一品,分別簡述如下:

(一)見惑

迷理的見惑,依《俱舍論.分別隨眠品》,依五鈍使與五利使之十種煩惱,於三界中就所迷諦理的差別,開為八十八使。即苦集滅道四諦為所迷的真理,迷其真理而起貪等煩惱,迷欲界四諦理起三十二,迷色界四諦理起二十八,迷無色界四諦理起二十八,總合三界為八十八使。欲界三十二是:迷於苦諦理起十惑:一、身見,即於五蘊和合的苦果身,迷執為常一的我見。二、邊見,即妄執此我體死後常住,或死後斷絕,各執一邊而起邊見。三、邪見,即於現在之身,是過去業因所感的果報的道理,撥為無有。四、見取見,即迷執前三見為正見。五、戒禁取見。即迷執現在的苦身受持種種邪戒苦行,為當來生於人天樂處的因。六、貪,受執前五見為是。七、嗔,以前五見為非而起嗔恚。八、痴,不知道五見是不如理。九、慢,以五見為是而生慢心。十、疑,於苦諦道理疑惑不決。以上十惑中,五見與疑直接迷於諦理,故說為親迷之惑。貪嗔痴慢四種,以其五見為所迷,不是親迷諦理,故說為疏迷之惑。迷於集諦理起七惑:即於前十惑中,除去身見、邊見和戒禁取見。集諦是苦果的業因,諸有情沒有執業因為我體的,故無身見。無身見故,也就無邊見。戒禁取見,是於非生人天的業因妄執為是生人天的業因,雖然有迷於集諦而起的道理,但就實際情況來說,外道修種種戒禁時,是迷執其現前身上,自以其苦行之身為人天的生因,故攝之於苦諦,而不入於集諦,所以無戒禁取見。其七惑中的邪見,是撥無煩惱業為生死之因的道理。見取見,是迷執其邪見為正見。疑,是疑集諦之理。其餘貪嗔痴慢四惑,以邪見、見取見、疑三惑為所迷而起,如前苦諦所說准知。迷於滅諦理起七惑:迷滅諦理所起惑與迷集諦七惑相同。滅諦是涅槃,撥無涅槃,即是邪見。以此邪為正見,是見取見。於涅槃懷疑不信,是疑。以邪見、見取見、疑為緣而起貪嗔痴四煩惱,合為七惑。迷於道諦理起八惑:於前七惑之外,加戒禁取見。有一類外道,以修習無想定為入涅槃的正道,即是由迷於道諦之理而起的非道妄計為道的戒禁取見。其餘七惑,准集諦例知。以上總為欲界的三十二惑。迷色界與無色的四諦道理,各起二十八惑:即於四諦下之惑各除一嗔;因為上二界是定地,由定力壓伏關係,不起粗動的嗔恚煩惱。故上二界中,迷苦諦而起者各有九惑,迷集諦而起者各有六惑,迷滅諦而起者亦各六惑,迷道諦而起者各有八惑。以上所說三界迷四諦惑,欲界三十二,色無色界各二十八,總合成為八十八使。於見道十五心之間一時斷盡。列表如表六:

(表六)

(二)修惑

修道所斷惑,就是迷事的煩惱。依《俱舍論》建立,總有十種,即於欲界有貪、嗔、痴、慢四種;於上二界除嗔,各有貪、痴、慢三惑,合為六種;共合三界而為十種。(大乘立十六;欲界有貪、嗔、痴、慢、身見、邊見六惑;上二界除嗔,各有五惑,合為十惑,共合三界為十六惑。)修惑微細,不能如見惑一時頓斷,必須數數修習聖道來漸次斷除,故分十惑為九地之九品而分斷之。因此修惑有八十一品的差別。即欲界五趣雜居地,色界初禪離生喜樂地,二禪定生喜樂地,三禪離喜妙樂地,四禪舍念清凈地,無色界空無邊處地、識無邊處地、無所有處地、非想非非想處地,合為九地。這九地所起的貪等煩惱,各有上中下三品的差別;於每一品中,更分為上中下三品,即成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共為九品。總合三界九地,合有八十一品。列表如表七:

(表七)

修道所斷惑,雖然有八十一品的差別,但約其惑體來說,欲界起貪嗔痴慢四種煩惱,色界與無色界,各起貪痴慢三種煩惱,總合三界只有十種煩惱。故《俱舍論.分別隨眠品》中,說此修惑之十種,與見惑之八十八使,合稱為九十八種隨眠。

二、聖果差別

(一)預流向及預流果

聲聞乘行者,由世第一位無間發起無漏真智,斷盡了三界見惑以上的位次,皆名聖者,亦即無漏的聖果。因為無漏正智斷除的煩惱有差別,果亦成為四級:(一)預流果,(二)一來果(三)不還果,(四)阿羅漢果。趣向於這四級果位的因行位,名為四果向。

梵 語須陀洹,譯言預流,是初果聖位的名稱。《俱舍論》說:『諸無漏道總名為流,由此為因趣涅槃故。預言為觀最初至得,彼預流故,說名預流。』預是人義,流是 類義,這個位上的聖人,初見真理,得入聖道的流類,所以名為預流。預流聖者,是由世第一法無間發起無漏真智,親證四諦境,於諸諦境現前觀見,稱為聖諦現 觀。此現觀位發起無漏十六心;觀上下八諦(上即上二界四諦,下即欲界四諦)真理,而斷盡三界見惑八十八使,即成為預流聖者。十六心是:緣欲界苦諦境起二 心:一苦法智忍、二苦法智。緣上二界苦諦境起二心:一苦類智忍、二苦類智。緣欲界集諦境起二心:一集法智忍、二集法智。緣上二界集諦境起二心:一集類智 忍、二集類智。緣欲界滅諦境起二心:一滅法智忍、二滅法智。緣上二界滅諦境起二心:一滅類智忍、二滅類智。緣欲界道諦境起二心:一道法智忍、二道法智。緣 上二界道諦境起二心:一道類智忍、二道類智。總上十六心,稱為八忍八智。從第一心苦法智忍到道類智,無別心間隔,皆是次第無間而起,於諸聖諦境現見分明, 現前實現總說名為聖諦現觀。苦法智忍的意義是:苦法即欲界苦諦法,無漏聖慧忍緣苦諦法,見彼唯是苦法性,忍可現前,名苦法忍;此無漏忍復能引生後念決斷了 知苦法的法智,是法智的因,故得名苦法智忍。苦法智的意義是:智緣苦法故,名苦法智。類忍類智的意義是:上二界的苦法等境和能緣的智,與下界境智相似,是 下界境智的同類,故立名為類忍類智。其餘集滅道忍智的意義,准釋應知。《俱舍論》說:『得苦法智忍,名「入正性離生」。』正性即涅槃,或指聖道。生即見惑 煩惱,能令有情生諸惡趣,障礙善根不熟;見道能證涅槃,能越煩惱,故名正性離生。苦法智忍生已,得聖者名,至此位中,說名為入。忍是正斷惑位,忍可諦理, 斷除惑體,名無間道。智是已斷惑位,智於苦法已決了知,離系證滅,名解脫道。此二次第,道理決定,如《俱舍論》第二十三卷說:『十六心中,忍是無間道,約 斷惑得,無能隔礙故。智是解脫道,已解脫惑得,與離系得俱得俱時起故。具二次第,理應然;猶如世間驅賊閉戶。』如上所說無漏十六心,觀上下八諦,各起無間 解脫二道,即忍與智;乃至斷盡三界的見惑八十八使之位,名預流果。此分因果二位,因即預流向,果即預流果。即十六心中前十五心位,名為見道:以於四諦真 理,從無始以來都未曾見過,而今於每一諦理初次創見,故得名見道。這見道位十五心,是趣向預流果的因行道位,故名預流同。其第十六心道類智,於諸諦理皆已 盡見,無所未見。由重見故,如修習曾經所見,故屬於修道攝,名預流果。列表如表八:

(表八)

關 於十六心中分為見道和修道,與道類智為什麼不是見道攝?及前七智是忍可諦理以後之智,既是已見今見,為什麼也是見道攝?今抄錄《俱舍論頌疏》文解釋如下: 『論云:此十六心,皆見諦理,一切可說見道攝耶?不爾!云何?頌曰:前十五見道,見未曾見故。釋曰:除道類智,前十五心,名為見道。於四諦理,未見今見, 見未曾見,故得見名。至道類智,無一諦理未見今見,如修曾見,故修道攝。問:如道類忍是道諦理。此道類智緣道類忍,於道類忍未見今見,何故道類智非真見道 攝耶?答:此中約諦,不約剎那,雖於道類忍一剎那心,未見今見,於上下八諦,皆已曾見,故修道攝,如刈畦稻,唯餘一科,不可名為一畦未刈。問:忍於諦理未 見今見,可名見道:中間七智,已見今見,何緣七智亦見道攝:答:知諦未盡,中間起故,亦見道攝。』末段義說,士智雖是重見諦理,但尚有未見的諦理,以是於 已見的諦理和未見的諦理的中間生起,見未周遍究竟,故非修道所攝。

住 預流果的聖者,速即現生證得無學果位。最遲亦只經欲界七返生死,即人間天上往返各七生,必證阿羅漢果,入般涅槃。《俱舍論》說,在七返生死中,所有聖道, 必得成就。故論二十三卷說:『至第七有,逢無佛法時,彼在居家,得阿羅漢果。即得果已,必不住家,法爾必得比丘形相。』

(二)一來向及一來果

梵 語斯陀合,譯言一來,是二果聖人的名稱。住預流果的聖者,雖然斷盡了三界的見惑,但對於欲界的九品修惑,一品也沒有斷除。為了進趣二級聖位,再前進修習, 斷除了欲界六品修惑,則能證得二果聖位,名一來果。如前所說,迷事煩惱是修道所斷惑,於九地中,每一地各有九品。如欲界五趣雜居地根本品有上中下,此三又 各分三品,故成九品。下品分三是:下下、下中、下上。中品分三是:中下、中中、中上。上品分三是:上下、上中、上上。其餘八地,依此照分,三界九地,九九 總有八十一品無間道,八十一品解脫道。其能治道與所治煩惱的對比是:下下品道,能斷上上品障,乃至上上品道,能斷下下品障。原因是:上上品障是粗惑,容易 斷除,故下下品道能斷。下下品惑是細惑,微細難斷,故須上上品道才能斷除。如洗衣物,粗垢先除,後除細垢。聖道與惑障相對,也是這樣。以白法力強,黑法為 弱;故剎那頃的下下品道,能斷無始以來的上上品惑。一來果聖者,只斷了欲界九品修惑中的前六品,有後三品煩惱存在;由於後三品煩惱的潤生力量,現生死後, 必須於欲界天上受生一次,更來人間受生一次,欲界的生死才能了結。以其死後還要在欲界天上人間往來受生一次,故得名一來果。若只斷了欲界修惑一品乃至五品 的聖者,是趣向於一來果的因行道位,故名一來向。

一 來向的聖者,由於進斷修惑的品數有差別,因而名稱亦異。斷欲界修惑三四品的,總名家家。家是指受生的處所,即從天上人間三處二處受生,故名家家。斷了欲界 三品修惑的,名三生家家。斷了四品修惑的,名二生家家。原因是:欲界九品修惑的潤生勢力,能潤七生:上上品,能潤兩生。上中品,上下品,中上品,各潤一 生。中中品,中下品,合潤一生。下三品惑,共潤一生。既然上三品惑能潤四生,故斷了上三品惑的一來向人,四生便已損害,只在欲界中受三生,故名三生家家。 既然中上品潤一生,故斷了中上品惑,復損害一生。故斷了四品修惑的一來向人,總損五生;在欲生死中,唯餘二生,故名二生家家。這三生家家和二生家家,又各 分為天家家與人家家兩種:(一)天家家,即於欲界天處,生三二家,此是從一天處,受三二生,或從二三天處,受三生二生,而證圓寂,故名天家家。(二)人家 家,即於人趣,生三二家;此是從人趣一洲處,或二洲處,或三洲處,受三生二生,而證圓寂,故名人家家。天家家中,若是三生家家,其受生處,天三人二;即於 天處受三生,於人間受二生。若是二生家家,其受生處,天二人一;即於天處受二生,於人間受一生。此天家家,都是在人中得見道者。人家家中,若是三生家家, 即其受生處,人三天二;即於人間受三生,天上受二生。若是二生家家,其受生處,人二天一;即於人間受二生,天上受一生。此人家家,都是在天中得見道者。如 天家家中,稱天三人二者,先於人中得見道已,進斷三品修惑,從此命終,而生天處,受天一生(大一):又從天中死歿,來生人間,受人一生(人一);又從人 死,而生天處,受天一生,並前一生,名為二生(天二);復從天死,來生人間,受人一生,兼前一生,名人二生(人二);又從人死,復生天處,更受一生,並前 二生,名天三生(天三),故是天三生,人二生。此天家家即於第三生天中斷盡煩惱,而證阿羅漢果。又如人家家中,稱人三天二者,先於天中得見道已,進斷三品 修惑,從天死歿,生於人間(人一);又從人死,生於天中(天一):再從天死,生於人間(人二);復從人死,三生於天中(天二);最後從天死歿,來生人間 (人三),故是人三生,天二生。此人家家,即於第三生人中,斷盡煩惱,而證阿羅漢果。其餘二生家家中的天二人一,及人二天一,准前例釋應知。今總攝前義, 列表如表九:

(表九)

如 上所說,一來向中斷欲界修惑三四品的,名為家家。為什麼沒有斷一品、二品、五品修惑立名為家家的呢?其理由是:一來向人在斷煩惱的進趣中,必無有隻斷一品 二品不斷三品的中間而有生死的事,亦無僅斷第五品不斷第六品而有生死的事。因為證得初果的聖者,為了進斷欲界修惑,起大加行,必無未斷一大品結(三品名一 大品),而有生死故。所以斷一品二品,必斷第三品:斷第五品,必斷第六品。又斷第六品,即證一來果,以無一品惑能夠障得果者,故斷五品必斷第六品。

總上所說的意義,如《俱舍論.分別賢聖品頌》說:『斷欲三、四品,三、二生家家;斷至五、二向;斷六,一來果。』證得一來果的聖者,亦名薄貪嗔;已斷上中六品重貪嗔痴,唯有下三品薄貪嗔痴故。

(三)不還向及不還果

梵 語阿那含,譯言不還,是第三果聖人的名稱。這個位上的聖人,已經斷盡了欲界第九品修惑,更沒有欲界的煩惱了,在欲界死歿以後,有生色界,必不還來欲界受 生,去而不還,所以名為不還果。從得一來果以後,進而斷除了欲界修惑第七八品的聖人,是趣向不還果的因行道位,故名不還向。此不還向,名為一間。間是間 隔,由彼聖人尚有一生為間隔而不能證圓寂故;惑由尚餘一品欲界修行斷惑,為間隔故,不得不還果,由此二義,說名一間。此不還果,總說有七種差別:

一、中般涅槃:有一類不還聖者,於欲界死後,在往生色界的中有位上,能起聖道,斷盡了上二界的修惑,而證阿羅漢果,即入無餘依般涅槃。由住中有位便般涅槃,故得名中般。

二、生般涅槃:有一類不還聖者,於欲界死後,受色界生,由具勤修、速進二道故,生已不久,斷盡了上界的煩惱,而證阿羅漢果,得有餘依般涅槃,盡其壽量,方入無餘依般涅槃。故說生般,是約有餘依而說,非才生已便入無餘依般涅槃。《俱舍論》說:『彼於舍壽,無自在故。』

三、有行般涅槃:有一類不還聖者,於欲界死後,往生色界己,長時加行不息,由多功用,勤修聖道,才般涅槃(有餘依),故名有行般。此類聖者,唯有勤修道,無速進道。唯有勤修道,故名為有行。復由於無有速進道,故在生般之後。

四、無行般涅槃:有一類不還聖者,於欲界死後,往生色界已,經過長久的時間,都不勇猛加功用行,由於懈怠,無功用行,任運地便般涅業(有餘依),故名無行般。此類聖者,缺勤修速進二道,故在有行般後。

五、 上流:上流是上行義,有一類不還聖者,於欲界歿往色界生,未即於彼生中能證圓寂,要轉生上,才能般涅槃,故名上流。前面所說的生般等,離生上界,但即於彼 生處而般涅槃,更不上生,無上行義,故生般等不名上流。上流差別有兩類:(一)樂慧者,此類聖人,愛樂智慧,於靜慮有雜修,以色界智慧殊勝,故唯受生於色 界:最後上生色究竟天(色界最末一重天),才般涅槃。此樂慧上流,復有三種:(1) 全超,(2)半超,(3)遍歿。全超者是:先在欲界,於四靜慮已具雜修(於定中起無漏有漏念間雜而修),遇緣而退失了上三靜慮,唯愛味初禪,因此在欲界命 終後,生於梵眾天(初禪第一天):由先世雜修的習氣力量,復能雜修第四靜慮。(阿羅漢,或不還聖者,凡欲雜修四靜慮,必先雜修第四靜慮,以第四靜慮定慧均 等,最堪能故。所以復亦如此。)從梵眾死歿,直生色究竟天,頓超中間諸天,故名全超。半超者是:從梵眾天死歿,生究竟天,其中有十四天(《俱舍》於色界立 十七天,將無想天攝於廣果天故。聖人必不生大梵天處,故有十六天,從最初到最後,中間有十四天。)為間隔。而在受生中,或超越一天,後生色究竟:或超越二 天,後生色究竟:乃至或超越十三天處,後生色究竟。由於超非全故,皆名半超。遍歿者是:於色界十六天中,盡遍受生;一切處死,故名遍歿。(二)樂定者,此 是愛樂禪定的上流聖者,無雜修定,遍生色界,唯不能往生五凈居天(第四禪的後五天:無熱、無煩、善現、善見、色究竟五天。此五天由雜修靜慮所感,唯三果聖 人所居,故名五凈居天。)從廣果天歿,直往無色界,於三無色次第受生,最後生有頂天,才般涅槃。這裡說樂慧上流往生色究竟天才般涅槃,與樂定上流上生有頂 天才般涅槃,皆是指其極處而說,以超過於彼,再無行處故。若就實際情況來說,二種上流,皆容許於中間諸天而般涅槃。由上所說二種上流的上行道理,可以知 道:『於色界中,下十一天,樂定樂慧,俱得受生。於廣果天,便分二路:若樂慧者,生五凈居:若樂定者,生無色界。』(《俱舍論頌疏》)。

此上所說中般、生般、有行般、無行般、上流等五種不還,名為行色界者。樂定那含雖生無色界方般涅槃,但由於經歷色界生故,亦是色界所攝。

六、行無色:此類不還聖者,在欲界已離色界貪,從欲界歿巳,不經色界即直生無色界,而般涅槃。這有四種差別:(一)生般、(二)有行般、(三)無行般、(四)上流。無有中般,因為無色界無中有故。

七、現般涅槃:此類不還聖者,不生色界無色界,即住於此欲界得般涅槃,名現般那含;於現身中,得涅槃故。

上說七種不還,通約欲、色、無色三界安立:即前五種於色界般涅槃,第六種於無色界般涅槃,第七種於欲界般涅槃。

推薦閱讀:

黨同伐異的佛教鬥爭(一)
如何理解「性空緣起,緣起性空」?
佛教修證方法論述 之零 為何證
關於佛法中因果業力的疑問?
《信心銘》

TAG:知識 | 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