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格律基本常識(一)--揚州正昌

詩詞格律基本常識(一)

從今天開始就古詩詞的一些基本常識,和有興趣的朋友們一起學習和探討,以期共同進步。古詩詞有古風(詩經、樂府中常見)、絕句(五言四句或七言四句)、律詩(五言八句或七言八句)、排律(十句以上)、詞(詞牌)。掌握詩詞格律主要是兩點:一是平仄,一是用韻。

一、平仄的基本格式

五言平仄排列最基本的格式是: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平即:陰平(—)、陽平(/);仄即上聲(∨)、去聲()。

所以要說這是「基本格式」,是因為其它各種格式(包括五言、七言,絕句、律詩,共16種),都可以從這一格式推導出來。學習中一定要先把這個「基本格式」背熟、記住。從基本格式推導其它格式,是學習的一個竅門。如果把全部16種格式都開列出來,無規律地機械硬背,那是不容易記住的。

上面說的這種基本格式,其實是五言絕句的一種。

試舉兩例,例一:

天下傷心處,

勞勞送客亭。

春風知別苦,

不譴柳條青。

---------李白《勞勞亭》

詩中第一個字,本應用仄聲字,卻用了「天」字,是平聲字,但在此處是允許的。多數情況下,第一個字是平仄比較自由的。

需要注意的是,以下各節所舉例詩中常有一些字,似乎並不完全符合格式的規定,這都是有原因的,後面陸續都會講到。另外,例詩中有的字加了方框,說明那個字在詩韻中讀入聲(關於入聲問題,後面會講),屬於仄聲字。本例詩中的「別」字,就是入聲字,屬於仄聲。(有些入聲字不處於關鍵位置,不影響對平仄格式的理解,則未加方框。)

例二:

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王之煥《登顴雀樓》

二、「對」和「粘」的規則

從上面所舉的基本格式中,可以看出,第一句和第二句的平仄是相反的,這叫「對」。第三句和第四句的平仄也是相反的,這也是「對」。然而第二句和第三句,從頭兩個字來看,平仄卻是相同的,這叫「粘」。律詩要求做到這種「對」和「粘」。如果不符合這個要求,就叫「失對」、「失粘」,就是毛病。

按照詩律學的術語,從一首詩的開始算起,每兩句叫做一「聯」。每聯中的上一句叫「出句」,下一句叫「對句」。這樣也就是說,每一聯的出句和對句必須「對」,上一聯的對句和下一聯的出句必須「粘」。「對」和「粘」,主要看一句詩的頭兩個字。由於第一字有時可平可仄,所以實際上主要以第二個字為衡量「對」和「粘」的標準。如王之煥的《登顴雀樓》中,第一句中的「日」字是仄聲字,第二句中的「河」與第三句的「窮」字都是平聲字,符合「粘」的要求。第三句的「窮」字是平聲字,而第四句的「上」字是仄聲字,又符合「對」的要求。

掌握了「對」和「粘」的規則,我們就可以根據基本格式很容易地推導出其它各種平仄格式。

推薦閱讀:

艾灸基本常識
別越「補」越虛,四季養生基本常識,你養對了么?

TAG:揚州 | 詩詞 | 常識 | 詩詞格律 | 格律 | 基本常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