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漢臣派小兒推拿之複式手法

複式操作法

複式操作法的名稱是特定的,這些名稱來源不同,如有的根據操作形象而定,如「水底撈明月」等;有的根據手法名稱和操作的穴位而定,如「運水入土」、「運土入水」、「打馬過天河」等;也有根據操作的功能、主治而定,如「按弦走搓摩」等。

複式操作法有的是同名異法,有的雖操作基本相同而名稱不同。但不管名稱不同或名同效果不同,這些操作方法有著獨特的療效而沿用至今,仍有治療價值。現將臨床常用的複式操作法介紹如下:

(一) 黃蜂入洞

1.操作:術者一手扶小兒頭部,另手食、中指分開,指面緊貼鼻翼,推至兩內眥,即緊貼鼻樑兩側上下揉動,一般20~50次。

2.功用:通鼻息,解表發汗。

3.主治:感冒、鼻塞、流涕、呼吸不暢、鼻息肉、急慢性鼻炎、能發汗退熱。

(二) 蒼龍擺尾

1.操作:右手拿小兒左手食、中、無名三指,左手自總筋至抖肘來回搓揉,拿住抖肘處,右手持小兒三指搖動。揉搓次數5~10次,搖10次。

2.功用:開胸、通便、退熱。

3.主治:發熱,煩躁不安,咳喘。

(三) 鳳凰展翅

1.操作:以兩手食、中指固定患兒腕部,同時以拇指掐小兒精寧、威靈二穴,並上下搖動如鳳凰展翅之狀。次數20~50次。

2.功用:救暴亡,舒喘脹,除呃逆,定驚。

3.主治:驚風,抽搐,嘔吐,咳喘。

(四) 赤鳳點頭

1.操作:用左手托小兒抖肘,右手捏患兒中指上下搖之,如赤鳳點頭之狀。次數20~30次。

2.功用:消腫,定喘,通關順氣,補血寧心。

3.主治:胸悶氣喘,煩躁不安,佝僂病,昏迷不醒。

(五) 猿猴摘果

1.操作:以雙手食、中指分別夾住患兒兩耳尖向上提,再捏兩耳垂向下扯,如猿猴摘果之狀。向上提、向下扯各10~20次。

2.功用:鎮靜安神,除寒積,化痰涎,退熱。上提配合百會有昇陽舉陷之功。

3.主治:驚悸不安,寒熱往來,疳積,食積,痰涎。

(六) 運土入水(運水入土)

1.操作:自拇指端橈側緣起,經拇指根至手掌邊緣,經小天心運至小指根,稱運土入水;稱運水入土。次數100~300次。

功用:

(1)運土入水:清脾胃濕熱,利尿止瀉。

(2)運水入土:健脾而助運,潤燥而通大便。

2.主治:

(1)運土入水:常用於新症、實症,因濕熱內蘊而見小腹脹滿,小便赤澀、泄瀉、痢疾等症。

(2)運水入土:常見於脾胃虛弱而完谷不化,腹瀉、痢疾、疳積、便秘等症。

(七)水底撈明月

(水中撈月、水裡撈月、水中撈月亮)

1.操作:涼水滴在內勞宮上,在掌心做旋推,或由小指端推運起,經小橫紋、坎宮向內勞宮按之或邊推邊吹氣。現臨床多用於拇指面從患兒小指面推向指跟,再經小橫紋推至乾宮轉向小天心,從小天心至內勞宮點按速拂起為1次。次數:10~30次。

2.功用:清熱涼血,寧心除煩。

3.主治:高熱、大熱、對於高熱煩躁,神昏諺語,屬於邪入營血的各類高熱實症,尤為適宜。

(八)按弦走搓摩(此法治積聚,屢試屢驗)

1.操作:醫者在小兒身後或在前,令小兒雙前臂上舉交叉放在肩或頭上。醫者用雙掌從兩腋下協肋處,自上而下搓摩至肚角止。次數50~100次。

2.功用:導瀉,行氣,理氣化痰消滯。

3.主治:胸悶氣喘,咳嗽,痰喘積滯,氣促不消,腹脹悶等症。

(九)開璇璣

1.操作:先從璇璣穴延每個肋間隙(左右各4個,止於?中)自上而下從胸骨緣向兩側分推至腋中線,每個肋間隙推3~5次,稱推胸八道;繼揉?中或分推?中;再從胸骨柄推至鳩尾(降逆作用),反之從鳩尾推至胸骨上(有升提作用,可催吐),再從鳩尾推至臍20次,繼分腹陰陽50~60次或從臍向兩側分推或摩腹100~200次,最後由臍直推至小腹100次,稱開璇璣。(可根據病情,選做法及量)總時間約3~5分鐘。

2.功用:宣通氣機,止咳化痰,降逆止嘔,消食化積。

3.主治:胸悶,痰喘,呃逆。嘔吐,食積,胸腹脹滿,腹瀉,以及泌尿、生殖系統諸病症。

(十)總收法(按肩井法)

1.操作:醫者以左手中指掐按患兒肩井(在缺盆上,大骨前一寸半陷中),再以右手拇、食、中三指緊拿小兒食指和無名指,使患兒上肢伸直搖之,或上下點搖。次數:搖20~30次。

2.功用:通一身之氣血。

3.主治:諸症推畢,均用此法收之。

(十一)打馬過天河

1.操作:醫者用左手托小兒左前臂腕部,使掌心向上,右手中、食指併攏用指端從小兒總筋、內關、間使、郄門至曲澤各穴彈打3次為一遍,共3遍為一次治療。

2.功用:清熱除煩,鎮驚利尿,通經活絡,行氣血,泄心火。

3.主治:一切實熱、昏迷、驚厥、前臂麻木。常與六腑、水中撈明月、小天心、補腎配用。

(十二)、搖抖肘法

1.操作:醫者用左手拇、食、中三指托小兒抖肘,右手拇、食二指叉入虎口,同時用中指按定天門穴,然後屈患兒之手上上下搖之。次數20~30次。

2.功用:順氣活血,通經活絡。

3.主治:氣血虛弱,睡卧不安,佝僂病,貧血。主要用於虛弱兒或推拿保健用之。常與脾、腎、三關、足三里配用。

(十三)、揉臍及龜尾並擦七節骨

臍即肚臍,龜尾在脊的最下端閭尾穴;七節骨現代用從第4腰椎起尾骨端成一直線。

1.操作:先用一手三指併攏揉臍0.5~1分鐘,繼拿托揉魚尾,後推七節骨。至於補瀉法根據辯證,虛、久病用補法,新、實證用瀉法,從尾骨端上推為補,自第4腰椎向下推至脊端為瀉。

時間:揉臍及龜尾各1分鐘,向上或向下推七節骨1~1.5分鐘。

2.功用:能升能瀉。

3.主治:泄瀉,痢疾,便秘,脫肛等。

—————本文摘至《張漢臣派小兒推拿實用技法》

溫馨提示:本文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如有需要,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推薦閱讀:

小兒推拿專家教,捏捏按按百病消_第二部分 小兒推拿常用穴位詳解_米花在線書庫
教大家小兒推拿
小兒推拿臟腑辨證與五臟治法
小兒推拿廣意
小兒推拿家用大全

TAG:推拿 | 小兒推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