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兵教授專欄】中國佛學的第二位集大成者——永明延壽(二)
以一心圓融理、事,強調戒乘俱急,萬善齊修
禪宗因高唱「一悟即至佛地」,唯重明心見性之「一大事」,難免產生忽視甚至取消修持的弊端,或認為一悟即一了百了,放任不修;或只管自利,消極遁世,「才被人知隱棲處,更移茅屋向深居」,墮於小乘行徑;或執著無相、無念、無修無證、無善無惡,只管做個「無心道人」,廢棄禮佛、誦經、持戒、布施、度人等一切修為。這些傾向,使禪宗表現出一種消極退縮的風格,背離了大乘福智雙修、自利利他的積極進取精神,日本學者以「教在大乘而行在小乘」為中國佛教的特質之一,主要應歸咎於禪宗的弊端。嚴重者甚至以「不斷煩惱而證涅槃」為借口,肆意毀犯禁戒。針對此類弊病,延壽以一心之理、事圓融為理論基礎,強調戒乘俱急、萬善齊修。他所撰《萬善統歸集》三卷,即以此為主題,該書卷二云:
大凡諸佛菩薩進修之門,有正有助,有實有權,理事齊修,戒乘兼急,悲智雙運,內外相資。若定立一宗,是魔王之種;或亡泯一切,成己見之愚。
並引證《華嚴經論》說,偏修理則滯寂,偏修智則無悲,偏修悲則染習便增,但發願則有為情起,「故菩薩以法融通,不去不取。」應以明了一心般若智慧平衡理、智、悲、願,圓修萬行。
悟與修,是禪宗討論的一個重要問題,《宗鏡錄》卷四引用宗密關於悟與修的四句料簡,說明漸修頓悟、頓修漸悟、漸修漸悟、頓悟頓修前四句,多約證悟而言,惟頓悟漸修約解悟,如日頓出,霜露漸消。《華嚴經》說初發心時便成正覺,然後登地,次第修證,即是此意。延壽認為:
惟此頓悟漸修,既合佛乘,不違圓旨。
此頓悟,指一念信解本心,明了無疑,所謂「先悟宗鏡,然後圓修」(《宗鏡錄》卷三七),是延壽所主張的修行路徑。《萬善同歸集》卷三論述理(所悟一心)與行(修行)的關係說:「理為道本,行為道跡,因本垂跡,無本跡何所施?因跡顯本,無跡本奚獨立?」故應「先明其宗」,獲得頓悟,方能進修。又從天台宗性德與修德的關係論述說:
若性德本具,如木中火,不成事用,須假修德,如遇因緣,方能顯現;是以因修顯性,以性成修,若本無性,修亦不成,修性無二,和合方備。又內有本覺,常熏聖種,外仗善緣,助開覺智,有內闕外,菩提不圓。
《宗鏡錄》卷四十謂宗門中相傳「先須知有,然後保任」,知有(了知有自心佛性)是頓悟(解悟),保任是漸修,修到證悟,方是見道證果。見道之後,也還須漸修,一點點滌盡煩惱習氣,非一步便到了佛地。《宗鏡錄》卷四說心之清凈有二:一者了其本無,得自性清凈,這指頓悟;二者凈其妄染,得離垢清凈,此謂漸修。《警世》謂「既信一心,須以禪定冥合」,定慧相應,此禪定,即是《壇經》所謂一行三昧,屬漸修。《萬善同歸集》卷一云:
今明心雖即佛,久翳塵勞,故以萬行增修,令其瑩徹。但說萬行由心,不說不修為是。
雖心性圓明,本來具足,若不眾善顯發,萬行磨治,方便引出,成其妙用,則永翳客塵,長淪識海,成妄生死,障凈菩提。
即便修到證悟,最初也只是得如理智、根本智,僅僅明白一心之體性,還須繼續進修,得如量智、差別智,才能逐漸通達一心之用。《萬善同歸集》卷二提出十問,作為判別是否真實開悟的標準:
1「還得了了見性,如晝觀色,似文殊等否?」
2「還逢緣對境,見色聞聲,舉足下足,開眼合眼,悉得明宗,與道相應否?」
3、「還覽一代時教及從上祖師言句,聞深不怖,皆得諦了無疑否?」
4、「還因差別問難,種種徵詰,能具四辯,盡決他疑否?」
5、「還於一切時、一切處,智照無滯,念念圓通,不見一法能為障礙,未曾一剎那中暫令間斷否?」
6、「還於一切逆順好惡境界現前之時,不為間隔,盡識得破否?」
7、「還於百法明門心境之內,一一得見微細體性根原起處,不為生死根塵之所惑亂否?」
8、「還向四威儀中行住坐卧、欽承祗對、著衣吃飯、執作施為之時,一一辨得真實否?」
9、「還聞說有佛無佛、有眾生無眾生,或贊或毀,或是或非,得一心不動否?」
10、「還聞差別之智,皆能明達,性相俱通、理事無滯,無有一法不鑒其原,乃至千聖出世,得不疑否?」
若實未得如是,切不可自許知足,直須廣披至教,博問先知,徹祖佛自性之原,到絕學無疑之地,此時方可歇學無為。
所謂修,不僅指頓悟漸修,修般若度,斷自心煩惱,更指力修六度四攝等菩薩萬行,自利利他,福智雙圓,方能成就佛果。不是僅僅修般若一度,或如某些禪人所認只是無念無心,作一個「無心道人」,便可以成佛。《宗鏡錄》卷三七云:
離念求於無念,尚未得於真無念也,況念、無念之無礙耶?又無念但是行之一也,豈成一念頓圓?
須依《華嚴經》圓教義,「萬行圓收」,「眾行俱備,萬善齊修」。《萬善同歸集》卷一強調「萬善是菩薩入聖之資糧,眾行乃諸佛助道之階漸」,僅修般若,若有目而無足,豈到清涼之池;得實而忘權,奚升自在之域?般若雖然為萬行之導首,「若無萬行,般若何施?」猶如偏好噉醬飲咸,失味致患。至於無心寂現,只是了因佛性,「福德莊嚴,須從緣起,二因雙備,佛體方成。」從理上講,一心具足萬行,然理寓於事,須得事上萬行圓滿,方顯一心妙用:
夫眾善所歸,皆宗實相,如空包納,似地發生。是以但契一如,自含眾德;然不動真際,萬行常興;不壞緣生,法界恆現。寂不閡用,俗不違真,有無齊觀,一際平等。是以萬法唯心,應須廣行諸度,不可守愚坐空。
關於應修的萬行,《萬善同歸集》卷一引經據典,倡導諷誦供養經典、行道禮拜、修法華懺、念佛、修行五悔,乃至燃指燒身供養等大乘經中提倡的菩薩行。同書卷二說助道門內「以其真實正直為先,慈悲攝化為導」,列舉諸多具體的修行方法:
或造新修故,立像圖真,興建伽藍,莊嚴福地。
或書寫大藏,啟發真詮;或刻石銷金,剝皮刺血,令見聞隨喜。
或興崇三寶,廣扇慈風。或牆壍釋門,威力外護,遂令正法久住,佛道長降。
或忘身為法,禁絕邪師,建正法幢,斷魔羂索。
或造經房禪室,或施花果園林,供給所需,助成道業。乃至看病浴僧、義井圊廁,扶危拯急,濟用備時,皆大菩薩之心,成不思議之行。
或賓士坑壍,開通道路;或造立船筏,興置橋樑,或於要道建造亭台,或在路旁栽植花果,濟往來之疲乏,備人畜之所行,六度門中,深發弘揚之志,八福田內,普運慈濟之心。
或施食給漿,病緣湯藥,住處衣服,一切所須。安樂有情,是諸佛之家業,撫綏沉溺,乃大士之常儀。
或施無畏,善和諍訟,哀憫孤露,救拔艱危,福受梵天,行齊大覺。
又慈悲喜舍、種種利益,度貧代苦,軫念垂哀,及施畜生一摶之食,皆是佛業無緣慈因。乃至放生贖命,止殺興衰。或代誅贖罪,沒命救人;或釋放狴牢,赦宥刑罰;或歸復遷客,招召逋民;或停置關防,放諸商稅;或給濟貧病,撫恤孤恂;常以仁恕居懷,恆將惠愛為念。
或盡忠立孝,濟國治家,行謙讓之風,履溫恭之道,敬養父母,成第一之福田;承事尊賢,開生天之凈路。
或稱揚彼德,開舉善之門;或讚歎其名,發薦賢之路;成人之美,助發勇心,喜他之樂,同興好事。
萬行之中,延壽特別重視持戒一行,強調戒是眾行之本、定慧之基,應依《大般涅槃經》之說,戒乘俱急,乘,謂了悟一心,行一乘道。《宗鏡錄》卷三二云:
若修身戒,則戒急而妙行成;若修心慧,則乘急而真性顯。故得乘戒俱急,理行俱圓,正助相資,方入宗鏡。
戒乘俱急,意味雖然嚴持諸戒,身口無犯,而以般若慧為導,明了一心,「無所持而具戒」。《觀心玄樞》云:
以大乘大菩薩戒,謂觀唯心,本無外色,無色可破,相空亦無,離取相過,故名持戒。
《萬善同歸集》卷二說,一毫之善,「雖是有為,若助菩提,直至成佛,而不隳壞」。號召佛教徒力修眾善,不以善小而不為。雖然萬行齊修,莫非一心之用,「以一心具足萬行,無一行而非心故。」 「從般若真性,起同體大悲,所有萬行莊嚴,皆是性起功德。」
雖然萬善齊修,以了悟一切皆一心所現、心法本空故,無執無著,如《萬善同歸集》書末偈所言:
建立水月道場,莊嚴性空世界,羅列幻化供具,供養影響如來。
懺悔罪性本空,勸請法身常住。迴向了無所得,隨喜福等真如。
讚歎彼我虛玄,發願能所平等。禮拜影現法會,行道足躡虛空。
焚香妙達無生,誦經深通實相。散華顯諸無著,彈指以表去塵。
施為谷響度門,修習空華萬行。深入緣生性海,常游如幻法門。
誓斷無染塵勞,願生唯心凈土。履踐實際理地,出入無礙觀門。
降伏鏡像魔軍,大作夢中佛事,廣度如化含識,同證寂滅菩提。
延壽不僅著書立說倡導萬善齊修,而且以身作則,樹立力修萬行的榜樣,傳記說他一生隨處常建法華懺堂,晝夜六時為法界眾生代修法華懺,曾於金華天柱峰誦《法華經》三年,處處常行放生,復興杭州靈隱寺,重建殿宇一千三百餘間,又奉詔於錢塘江邊建造六和塔鎮潮。居永明時,日課百佛事,每夜普為六道冥官、九品鬼神說法授戒施食。
延壽以一心圓融理事而倡導萬善齊修,對於糾正禪宗「行在小乘」的弊端,將中國佛教導向大乘菩薩行的軌道,意義十分重大,影響極為深遠。特別是他倡導扶危拯急、濟用備時、布施貧病、撫恤孤恂、安樂有情、行修路造船等慈善事業,及盡忠立孝,濟國治家,敬養父母,引導佛教徒恪盡世間的倫理責任、社會責任,對優化佛教的社會形象,化解佛教與社會、與儒學的矛盾,具有積極的作用,甚符合近現代「人間佛教」的精神。
摘自:陳兵教授《佛法真實論》
原載《永明延壽大師紀念文集》,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
(未完待續)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