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幫你揭開人體奧秘(八)

八、人體與五行(這一篇,對您及家人很有用,請細讀慢用!)文/小舟上文講到,自然是個大宇宙,人體是個小宇宙。人,怎樣才能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是古代五行學說留給後人的真諦。【五行來源】「五行」之說最早見於西周時期的《尚書.洪範》。《洪範》原文:「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行者,順天行氣也。」五行,即指五種基本走勢,用五種運動方式來說明水火木金土。「五行」思想之所以能上升到哲理的高度,是因為古代思想家在傳承這個思想的過程中,沒有停留在僅僅探討金木水火土五種物類及其相互關係上;而是力求以「五行」模式來觀察解釋各種各樣的事物。【五行特性】五行有一種特殊的性質,即相生性和相剋性。相生,是指這一事物對另一事物具有促進、助長和資生的作用;相剋,是指這一事物對另一事物的生長和功能具有抑制和制約的作用。五行學說認為,相生和相剋是自然界的正常現象;正因為事物之間存在著相生和相剋的聯繫,才使得自然界維持生態平衡。對人體生理來說,相生相剋也屬於正常生理現象,使人體維持生理平衡,故說「制則生化」。五行相生的次序是: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五行相剋的次序是: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由於五行之間存在著相生和相剋的關係,所以從五行中的任何「一行」來說,都存在著「生我」「我生」和「克我」「我克」四個方面的聯繫。見下表:五行學說是以五種物質的功能屬性來歸納事物或現象的屬性,並以五者之間的相互滋生、相互制約來論述和推演事物或現象之間的相互關係及運動變化規律。具有生長、升發、條達、舒暢等作用或性質的事物,均歸屬於木;具有溫熱、升騰作用或性質的事物,均歸屬於火;具有承載、生化、受納作用的事物,均歸屬於土;具有清潔、肅降、收斂作用的事物,均歸屬於金;具有寒涼、滋潤、向下運行的事物,均歸屬於水。五行之間的相生、相剋性比較抽象,但是從下列解釋中可以理解相生、相剋的關係: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金銷熔生水;水生木:水潤澤生木;木生火:木乾暖生火;火生土:火焚木生土;土生金:土礦藏生金。五行相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剛勝柔,故金勝木;因為刀具可砍伐樹木;專勝散,故木勝土;因為樹木可穩住崩土;實勝虛,故土勝水;因為堤壩可阻止水流;眾勝寡,故水勝火;因為大水可熄滅火焰;精勝堅,故火勝金;因為烈火可溶解金屬。【五行與五臟、五官、五體、五味、五色、五志的關係】五行學說,是從《黃帝內經》開始以唯物觀點發展起來的。《黃帝內經》將五行學說成功地應用於醫學和氣象學中。在《黃帝內經》理論體系中,陰陽五行學說是相互聯繫、相互補充的兩部分構成的完整的思想體系,五行的重要性僅次於陰陽。《黃帝內經》五行思想認為:人體置身於宇宙運轉、四季更迭、五行運化之中;人體心、肝、腎、脾、肺形成人體五行,宛如人體小宇宙,其興衰、疾病與宇宙運作密不可分;宇宙間天體運行位置變化,造成環繞地球的星球引力不同;月圓月缺,潮汐漲落,引發人體氣血或漲或退,導致人體五行平衡發生改變,干擾人體健康;四季更迭、冷暖交會、不同的氣候和地理環境,也導致人體五行系統平衡改變。《黃帝內經》以五行的屬性來概括人體各部分的聯繫和人與自然的關係。古人指出:人體頤養天年,必須達致五行平衡。五行平衡,百病不生;五行不平衡,初步即表現為睡眠不好、胃腸失調,腰肩酸痛、身體虛弱,之後出現器官受損;五行不平衡日益加劇,最後將變成酸性體質,引發癌症等重大疾病。【五行、五臟、五官、五體、五味、五色、五志對應表】依據《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和《素問·金匱真言論》兩篇對五行歸類的論述,詳細選材擇要綜合列表如下(原版):五行、五臟、五官、五體、五味、五色、五志對應表五行木火土金水五臟肝心脾肺腎六腑膽小腸胃大腸膀胱五官眼(目)舌唇(口)鼻耳五體筋血脈肉皮毛骨(髓)五味酸苦甘辛鹹五色青赤黃白黑五志怒喜思憂、悲恐、驚五華爪面唇四白毛髮《黃帝內經》界、象及其他五行木火土金水五臟肝心脾肺腎六腑膽小腸胃大腸膀胱藏肝藏血心藏脈脾藏營肺藏氣腎藏精傷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五臟所惡肝惡風心惡熱脾惡濕肺惡寒腎惡燥五味所入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鹹入腎五味所走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手足不靈活)鹹走血多食之,令人渴(口渴)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悗心(煩惱)辛走氣多食之,令人洞心(心中空虛)苦走骨多食之,令人變嘔(嘔吐)五勞所傷久行傷筋久視傷血久坐傷肉久臥傷氣久立傷骨舌分布舌兩旁(肝膽)舌尖舌中心(肺胃)舌中心(肺胃)舌根五禁食肝病禁辛心病禁鹹脾病禁酸肺病禁苦腎病禁甘五宜食肝色青,宜食甘心色赤,宜食酸脾色黃,宜食鹹肺色白,宜食苦腎色黑,宜食辛五病宜食肝病者宜食梗米飯、牛肉、棗、葵心病者宜食麻、犬肉、李、韭脾病者宜食大豆、豬肉、栗、藿肺病者宜食麥、羊肉、杏、薤腎病者宜食黃黍、雞肉、桃、蔥補肝用辛補之心用鹹補之脾用甘補之用酸補之用苦補之瀉酸瀉之甘瀉之苦瀉之辛瀉之鹹瀉之虛肝氣虛則恐心氣虛則悲脾氣虛則四肢不用、五臟不安肺氣虛則鼻塞不利、少氣腎氣虛則厥實肝實則怒心實則笑不休脾實則腹脹,經溲不利實則喘喝胸盈仰息腎實則脹古人以水、火、木、金、土五種元素對應人體五個臟器,並對照五個臟器在人體五官、五體和味覺、色感、情志上所反映出的器官病灶一一列出,讀來一目了然。怎樣理解這些對應關係呢?以下列舉幾個方面說明:肝肝喜條達,有疏泄的功能,有「木」生髮的特性,故以肝屬「木」。肝藏血、合膽;惡風;肝臟不好,人面色發青。肝具有調節血液的功能,血液榮枯可以在人體爪甲間得到反映;肝還開竅於目,肝血充足,視力就可充沛。自古就有濕傷脾、怒傷肝之說;長期脾氣暴躁易怒的人,則易患肝臟惡性腫瘤。心心陽有溫煦的作用,有「火」陽熱的特性,故以心屬「火」。心主神明、主血脈、合小腸;惡熱;是人體生命活動的樞紐。心臟不好,人則面色赤熱。心火過大則舌尖潰爛,宜食用蓮子芯、苦瓜等敗除心火;長期久視必傷心血;心臟病人切忌大喜,曾有多人因偶遇喜事狂喜不止、大笑致死的案例。脾脾為生化之源,有「土」生化萬物的特性,故以脾屬「土」。脾統血,主運化,合胃;惡濕;脾胃不好,人則面色發黃。脾之榮在唇,有無脾病,可以從病患者口唇得到反映。正常者紅潤豐滿,脾運失調者口唇必然蒼白少華。長期脾胃不和,則人缺乏營養,四肢倦怠,易口唇潰瘍。人們常見有些食慾很好、食量很大,但所食之物不見身體吸收,依然瘦骨如材的人,就是脾胃消化不良,藏不住營養所致。肺肺氣主肅降,有「金」清肅、收斂的特性,故以肺屬「金」。肺主氣,合大腸,榮於皮毛;惡寒。肺氣不足,人則面色蒼白。皮膚受外界冷熱刺激就會收縮或鬆弛,因此肺氣虛者易受外界寒冷天氣影響,致使皮表受寒生病,出現氣喘、鼻塞、咳嗽等癥狀;人不可久卧,因為久卧傷氣,人會感覺「一點力氣都沒有了」。腎腎有主水、藏精的功能,有「水」潤下的特性,故以腎屬「水」。腎藏精,主骨髓,合三焦、膀胱;惡燥。腎精不足,人則面色發黑。常言道,人體宜「少鹽多醋」,鹽過量則腎氣不足,體現在頭髮早白、脫髮等。可見人體臟腑的功能失常,可以反映於體表;體表組織、器官的病變,也可以傳導於所屬的臟腑。《黃帝內經》提出的內病外治、外病內治、正治反治、補虛瀉實等方法,至今仍是中醫和道醫診療的基礎。總之,人體與外界環境四時五氣以及飲食五味等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五行學說應用於生理,就在於說明人體臟腑組織之間,以及人體與外在環境之間相互聯繫的統一性。你只有真正了解中華民族文化的精華,從內心接受五行學說與人體之間的辯證關係,從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堅持養生保健,才能從中領會其中所包含的豐富思維經驗,並吸收其巨大的啟迪和教益!
推薦閱讀:

(14)谷氨醯胺對人體的重要性
世界名畫系列之人體名畫(4):查驗女奴
頭正面 人體面部穴點陣圖解
人體是怎樣吸收食物中的營養
【中醫穴位按摩】人體穴位按摩治病法

TAG:人體 | 奧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