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博:商代玉器製作工藝紋飾特點
商代玉器以殷墟出土的玉器品類最全、式樣最多、工藝最精,代表了商代玉器的發展水平和藝術特點。
商代玉器的特點:
1、選料精、技藝高。商代開始使用和闐玉,廣泛應用琢玉難度大的鏤雕、立雕、剔地陽紋。
2、玉器品種上重儀仗輕禮器。玉鉞、玉戈、玉刀、玉戚、玉矛等儀仗玉器發達,玉璧、玉琮、玉璜等玉禮器不僅數量少,而且製作不精。玉刀、玉刻刀和玉柄形器等玉工具器具及可作實用的立體器皿出現。與人物鬼神有關的玉器,數量比以前的任何一個時期都多,而且製作精細,造型豐富,也是前未所見的。
3、裝飾上器邊緣飾脊牙,採用雙鉤紋飾法、單陰線、剔地陽紋等使所飾之紋圖更富有變化。
4、玉器絕大多數都有飾紋,但飾紋較簡樸,沒有與物象無關的紋飾。布局一般較粗短疏散,紋飾恰到好處,十分具體。一件玉器上多隻飾一種物象。動物目紋,形式有多種,為數最多的是「臣」字目紋。
玉圭的祖形是石器時代的石斧。在狩獵、勞作和部落戰爭中,得心應手的石斧,世代相傳,神化為顯示威儀和權力的象徵。石斧的質量開始重視符合崇拜禮儀的審美,質地堅密、光澤溫潤的美石,被琢磨成上尖下直的圭,用於部族領袖顯示威儀及祭司溝通上天的工具。
進入禮法嚴明的西周,圭的形制定形為上尖下方,作為朝廷祭祀天地四方的「六器」之一。在宗法統治體系中,朝廷分封諸侯之時,賜給象徵權力的圭和璧,作為統治地方的令牌。領有玉圭的諸侯,在封地之內享有生殺權力。圭所具有的生殺象徵,衍生出半圭的玉璋,軍事將領持之統率軍隊。
玉圭作為禮用之器的傳統,沿及元代,達到極盛。忽必烈定都北京之後,國家祭祀大典舉行「奠玉圭」儀式。禮祭之日,皇帝登壇向昊天上帝和太上皇帝神位,進獻玉圭。為此,將作院諸路金玉人匠總管府專設「瓘玉局」,監製禮祭的裸圭。明清兩代,玉圭貴為神器,而禮祭功能漸弱。
這件玉圭為商的遺物,清代貢入內宮。
乾隆藏古愈萬,常常入內府挑檢古玉,命旨造辦處琢磨新的紋樣。乾隆將土漬塵蒙的古玉,刮垢琢以新紋,目的是向臣下昭示一個治國道理:將屈伏沉淪的「貞干良材」,從俗塵之中發掘出來,「以揚王庭而佐治理」。由此而論,這件玉圭原為光素之器,乾隆琢以紋飾,追求遠古爭霸雄風之餘,向臣下顯示治國思想。
圭首兩面各琢「古希天子」和「五福五代」。據此可知,王圭的紋樣琢於乾隆五十年後,這一時期,玉雕流行巧雕,乾隆深惡,稱之「玉厄」,要求造辦處仿古,恢復「玉之五德」。仿古玉器的造型和紋飾,摹取商周銅器,此器的青銅器紋飾,體現了這一時期造辦處的制器方向,同時,反映了乾隆鼓勵的金石考據學的昌盛。
推薦閱讀:
※精雕細琢的翡翠玉雕千手觀音,百變造型!
※西方國家的中國玉雕展
※實戰告訴大家青海料、俄料、韓料、籽料的大區別
※一隻神奇手鐲竟讓女漢子變成軟妹子。
※玉能有什麼用?賣那麼貴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