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cient civilization 太極八卦圖3
「太極八卦圖」在中華幾千年文明史上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特別是「先天太極八卦圖」神秘莫測,起源眾說紛紜,有人認為繫上古伏曦所作,有人「據考證」後認為系宋人偽造,不一而足。而個人通過長期研習天文學後推測認為:「先天太極八卦圖」製作非一人之功,也非後人偽造,而是上古先人長期天文觀測記錄整理的結果。個人推測方法如下:
一、從「八卦」二字本身可以推出八卦起源於天文觀測
「卦」字從「圭」從「卜」,「圭」為古代觀天(星)台的土堆,「卜」字一豎一橫(點),一豎代表立於土堆上用於測量日(星)影長度的「表」,那一短橫(點)則代表測量時刻的影長,「八」則代表一年中八個特徵時刻,由此,可以推出「八卦」就是一年中八個特徵時點的日(星)影的標記。
二、根據易經的記載可證明八卦起源於天文觀測
據《周易繫辭》記載:「古有包犧氏仰觀於天,俯察於地,遠取諸物,近取諸身,品類萬物而作八卦」,這足以說明太極八卦起源於對天上星辰和地上萬物的觀察。
三、從古人觀測記錄天象的方法可以推出太極八卦圖起源於天文觀測
(一)古人觀測天文的幾種可行辦法
1、確定方位。由於中華民族長期居處於黃河流域,地處赤道以北一定緯度範圍內,太陽始終在南部天空上運動(日影在北),人們為了向陽和觀測天象的方便,不得不面南而立,長此以往就形成了上(頭頂)北下(前面)南左東右西的方位概念。
2、觀測北鬥鬥柄指向。古人通過長期的天象觀測發現,北鬥鬥柄總是有規律的繞著天頂旋轉(因古人不知道是地球在繞太陽轉動),每轉一周,地上的氣候和作物生長循環一個周期。因此,古人相信北斗是始終在天上有規律的旋轉,旋轉到某個方位,地上出現某種氣候,作物生長到什麼階段,是固定不變的。於是古人就記錄下了這一周而復始的規律。斗柄指向與節氣對應如下:
方位:正北東北正東東南正南西南正西西北
節氣:冬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
3、觀測太陽在天空的位移變化。古人通過長期觀測發現,隨著北鬥鬥柄指向的不斷變化,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高度)也在有規律的不斷變化著,觀測天象的表影從短到長又從長至短。假定將每天的觀測記錄連續起來,人們就會發現太陽在天空中沿著波浪型路線前進。如下圖示一:
圖一
(二)太極八卦圖的起由
1、太極圖的起由。我們從前述古人的太陽運行規律觀測中不難發現:假定我們把春分(或秋分)點作為時間坐標的原點,按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立春—春分(或從秋分—立冬—冬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繪製一張太陽時空坐標圖,再以春分(或秋分)點為圓心以二分點距離為半徑畫圓,然後以太陽運行路線為中線,將其一邊畫上陰影線,這時太極圖中的「陰陽魚」輪廓就出現了。如我們再以夏至和冬至點的時間軸坐標為基點作為古人觀測天象圭表的原點而加以特別表記的話,陰陽魚的「眼」就呈現出來了。如下圖示二:
圖二
2、八卦圖的起由。從圖二我們可以看出:太陽始終在二至(冬、夏至)二分(春、秋分)間運行,其日影始終在最短(夏至)和最長(冬至)間有規律的變化。假如我們從二至點和二分點上分別沿時間軸作平行線,則可得三條平行線(圖二)。以日不能照耀之線為陰線,將陰線記為「--」,以日可照耀之線為陽線記為「—」,以太陽前進方向為上。則日南至(冬至)時三線皆陰記為:「
坤卦」;立春時節日已北移十餘度,南至線已為太陽照射記為陽線,而此時春分線和北至線均為陰線,時令則雷聲已出,故一陽下二陰上記為:「
震卦」;春分時節太陽已上天頂,正東升正西落,陰影落在表腳(最短),萬物一片光明但陰陽勢均力的而陽氣正成上升之勢,故以二陽包一陰表示記為:「
離卦」;立夏時節太陽北移至二分線以北,下兩線皆陽而一陰在上故記為:「
兌卦」;日北至(夏至)時三線皆陽記為:「
乾卦」;立秋時節太陽南移,北至線為陰在下故記為:「
巽卦」;秋分時節日南移至二分線上,此時陰陽相當但陽消陰長陰中含陽故記為:「
坎卦」以與春分之離卦相對應;立冬時節除南至線為陽外,其下面二線均已為陰故記為:「
艮卦」。按圖一一對應可得先天太極八卦圖三如下:
圖三
綜上所述:古人觀天是以北斗七星斗柄指向為時間概念(橫軸)(斗柄東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注意:這裡是說斗柄指正北時為冬至,而古人講『冬至牽牛初』則是指太陽位置所在,兩者不要混淆),以太陽在天空的南北位移為空間概念(縱軸),先天太極八卦圖是古人觀測天象的原始記錄,是上古先民長期實踐經驗的積累和總結,是中華民族史前文明的智慧結晶,我們應為有這樣的先祖而驕傲和自豪。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