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淺談對神秀和六祖慧能佛偈的理解

禪宗是佛教在中國本土化的過程中產生的一個實踐性色彩很濃厚的派別。禪宗作為一個佛教宗派的創立雖遲,但是禪宗中人卻將它的起源追溯的十分久遠。傳統的說法即「拈花微笑」,是由佛的大弟子迦葉尊者開始傳承佛心,直到菩提達摩,這一宗在印度共傳承了28代,即「西天二十八祖」;菩提達摩到中國傳法,於是中國有了禪宗。從達摩祖師開始,經過慧可、僧璨、道信、弘忍、慧能,六代相傳,也就是「東土六祖」,禪宗成為了在中國社會中影響深遠、流播範圍最廣的佛教宗派。

學界認為禪宗形成宗派,應從唐朝中葉(公元7世紀下半葉)算起,慧能被推為禪宗六祖,是禪宗正式形成的標誌。六祖慧能家境貧寒,父早喪,母寡居。他靠賣柴養母,從他早年的生活經歷判斷,他應該是沒有讀過多少佛教經典的。後來慧能投奔弘忍門下,以「行者」身份在寺院里從事體力勞動,他雖然不是飽學之士,但是很聰明,會思考,見識很高超。這可能是和他的身份有關,他作為一個在寺內服雜役而沒有剃髮出家的人,應該是更為自由的,能接觸到更多的人和事,而不必拘泥於戒律,事事留心皆學問,很可能他的世俗生活給他之後的僧侶生涯以及思想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據傳五祖弘忍大師考慮衣缽的繼承人時,曾讓弟子們作偈,看誰能得真傳。當時他的大弟子神秀作了一首偈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惠能雖不識字,一聞此偈,便知未見本性。託人亦書一偈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兩首偈子一作比較,高下立判。可以看出,慧能的偈子是更具有禪宗真味的,其空無觀比神秀更為徹底。慧能就這樣得到了弘忍的賞識,便把衣缽秘密地傳給他,從此慧能就成為禪宗史上的「六祖」。慧能作為一個不識字的勞動者出身的宗教領袖,其傳教記錄《壇經》被中國僧人尊奉為「經」,這和伊斯蘭教的創始人穆罕默德由一個游牧部落的文盲而成為先知,傳播《古蘭經》以教化世人是有某些相似性的,值得我們在以後的學習生涯中進行思索。

仔細分析一下禪宗的思想淵源,禪宗與其他教派最大的不同是它重視悟得而不提倡教導,也可以說是它把佛祖所說的話與佛祖所說話的真實含義區分開來。它認為,佛祖所講的佛法是「可道之道」,而真正的佛法是不可說的,語言達到不了表達的極致。因此聽了佛祖所說的話,得到的僅僅是佛法的皮毛;與其去傾聽佛祖的言語,不如去思考佛祖說這話的含義。禪宗認為,要真正懂得佛法的含義,必須要像《莊子·外物》中「荃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的那樣超越名言,要把佛祖所說的佛法變成自我的證悟,以自悟自修為入教之門。而慧能的佛偈以及慧能之後提倡的「頓悟成佛」便體現著這一思想。

神秀和慧能的這兩個偈,是禪宗中的兩個重要文獻,其內容是相互對立的。佛祖當年在菩提樹下證悟成佛時,第一句話是:「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眾生本來與佛無二無別,佛在世時,行、住、坐、卧和眾生沒有區別,只是他的內心沒有妄想、沒有執著,活得輕鬆、自在、快樂。眾生由於妄想執著而迷失了本心,執妄為真,所以活得很累。只有去掉了妄想,斷掉了執著,本具的佛性才會自然顯現。所以說,修佛就是修心,心即是佛,佛即是心。既然人們本來具有覺悟的智慧,可是為什麼會迷失自己的本性呢?神秀和慧能的佛偈便對此展開了論述。

在慧能看來,客觀世界總是要歸結為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的,主觀形象全是虛妄,而佛性智慧即真實的本體卻不受「六塵」沾染,空寂清凈,獨立存在,也就是說佛性沒有任何具體的規定性。與慧能相反,神秀不認為佛性具有獨立性,他認為佛性是有賴於「人我」的。「我」是最高的,是主體,佛性是從屬的,是處於「我」的支配之下的,他在佛偈中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也就等於說佛性是有相的。既然「佛性」有「身」和「心」,這種「佛」就不是真佛,而是披上了佛的外殼的「人我」。「人我」是主體,要使「佛性」莫惹塵埃,就必須「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如果我不去拂拭,塵埃就會污染「佛性」。因此神秀主張的修行方法是「坐禪習定」,也即後人所說的「凝心入定,住心看凈,起心外照,攝心內證」。而慧能的禪法卻強調明心見性、頓悟成佛。他說:「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即緣心迷,不能自悟。」(《六祖壇經》,14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菩提般若之智」是每個人心中本來就有的,所以它就是人的本性,人們在佛教覺悟的本性上一律平等,人與人之間的差別並不在於是否具備佛性,而在於對佛性的迷失與醒悟;每個人之所以可能成佛得到解脫,就因為人們本來就有覺悟的本性,於是才有覺悟成佛的可能,所以佛性是人們覺悟成佛的內在根據。

從慧能的佛偈我們可以觀想一下當前的社會,人們常常嚷著要去尋找內心的平和與安寧,其實它一直都在,從不需要你去尋覓。當你從為慾望而勞役終日的忙碌中靜下來時,自然會感到它的存在。人們逃避家庭、城市、社會以及自己的問題而逃到深山中去尋覓內心的平靜,既然是要尋覓心內的平靜,又怎麼可能在心外尋得呢?快樂也是如此,快樂只可以在內心尋得,並不取決於你身處之地,有人花費眾多積蓄往外國的海灘度假,結果卻敗興而歸;有些人卻可以在水災災區中划艇以為樂,玩個不亦樂乎。如果心中沒有快樂,即使走遍天涯海角,也永遠不會找到樂土;心中若滿足快樂,哪怕身在牢獄廁所,一樣可以悠然自得。在你的心開始懂得以智慧去觀察時,生命的真諦便會在每一刻、每一地方、每一事物中向你展現。

是法平等,無有高下。

-- 與百萬人一起學習佛陀的智慧和慈悲。


推薦閱讀:

【佛教】《六祖慧能傳》之禪語
唐法海六祖壇經
六祖慧能大師的一生 中國佛教故事網

TAG:理解 | 六祖慧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