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為教授受訪紐約時報:清朝的衰落如今輪到西方頭上
中國為什麼會成功?這是復旦大學政治學教授、中國發展模式研究中心主任張維為多年來努力試圖闡明的一個問題,既是向中國人自己,更是向國際社會。
昨天(6月12日),《紐約時報》刊登對張維為教授的採訪,張教授指出:西方不少媒體和批評人士對中國社會實際狀況的歪曲,讓他想起了1793年英國使者馬嘎爾尼訪問中國的情景。在那時,清朝的乾隆皇帝在異國使節面前擺出一副傲慢的姿態,展現著中國版的「歷史終結」論。如今,西方民主「歷史終結」論甚囂塵上,事情難道正在發生反轉?這一命運似乎降臨到了西方頭上:西方正在變成傲慢的「乾隆」?
張維為教授認為,對這種傲慢,最好的回應方式就是講好中國故事,形成新的「中國話語」,造就新的「中國敘事」。
復旦大學政治學教授、中國發展模式研究中心主任張維為
以下為《紐約時報》報道全文(報道經張維為教授本人親自審閱,獨家授權觀察者網發布):
不少中國學者和官員都曾提起,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閱讀過張維為教授的專著——《中國震撼:一個文明型國家的崛起》,並把它推薦給前世行總裁羅伯特·佐利克這樣的人物。當記者向張維為問及此事時,他答道:「我很高興,習近平推薦了這本書。」
現年57歲的張維為,十幾歲的時候曾做過雕刻廠工人。20多歲的時候,他開始做鄧小平的英語翻譯。作為復旦大學政治學教授和中國發展模式研究中心主任,張維為是政治和經濟發展「中國模式」領域內的領軍人物。按照張維為的理論,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正走在正確的道路上並最終會獲得成功。他2014年撰寫的新書——《中國超越:一個文明型國家的光榮與夢想》,將上述觀點進一步深化,其英文版將在今年推出。
張維為表示,西方批評人士應當超越長期唱衰中國的邏輯,在這一點上,他們已經錯了幾十年。中國不會崩潰;民調顯示,大部分中國人都覺得比以往要幸福;中國的經濟規模註定會超越美國。在採訪中,張維為解釋了,中國必須形成自己的話語權,即一種「敘事」或一種「話語」,中國要講好中國自己的故事,並以此克服來自外部的偏見。
《紐約時報》網站刊發了對張維為教授的採訪
以下為部分採訪實錄:
紐約時報:您曾經是鄧小平先生的譯員。「中國的話語權」一詞,您認為怎樣才能恰當地譯為英文?
張維為:我建議譯為「中國話語」(Chinese discoures)或者「中國敘事」 (Chinese narratives),或者在某些情況下,也可以譯為「中國的政治敘事」(Chinese political narratives)。這也意味著,中國話語在世界上應有一席之地。
紐約時報:為什麼「中國話語」如此重要?
張維為:話語對於任何國家而言,都很重要,特別是對於中國這樣一個超大型、快速變化的大國。中國崛起具有全球意義,也引發了不少問題和疑慮。在我看來,中國必須直面這些問題和疑慮,對自己的人民,對整個世界清晰而自信地解釋和表述自己。這就不僅在內容上,也在形式上,對新的話語提出了要求。
中國擁有自己獨特的官方話語,包括黨的理論和外交政策的聲明等。不過,這些話語對外國人,甚至是一部分中國人來說,還不是很好懂。理解這些話語,需要擁有對中國政治背景的知識。例如,對中國自身發展來說,對統一黨內思想來說,「科學發展觀」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概念。不過這個概念外國人不容易理解。
自習近平執政以來,他號召共產黨要改變文風和會風。他自己以身作則,與群眾交流時採取了更為直接和活潑的方式。
紐約時報:拿什麼來建立這種話語呢?
張維為:就中國而言,為建立這種新話語的社會、經濟和政治條件業已成熟。對這種話語,已經產生了明確且不斷增長的需求。中國崛起已經到了今天這個地步,中國已經不能迴避來自外部和內部的任何疑問。中國人和外國人都同樣希望更好地理解,中國已經做了什麼,正在做什麼,未來將會做什麼。用經濟學的行話來說,只要有需求,就會有供給,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推薦閱讀:
※西方青年是否比中國青年更包容開放?
※如何看待西方人沉迷中國網文?
※都說西方民主政治好,中國在政治上有機會超越西方民主制嗎?
※為什麼無論什麼時代的俄國都要被西方針對?
※威權抬頭、民粹崛起,西方民主陷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