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迪周刊 : 高房價的產生源於政府管理的缺位 - 一五一十部落 | My1510

高房價的產生源於政府管理的缺位 / 凱迪周刊2010-04-16 12:35 | 閱讀(848) | 標籤: 時事觀點 | 字型大小:大中小

文章提交者:劉凡寧 加帖在 經濟風雲 【凱迪網路】 http://www.kdnet.net

  高房價的原因眾說紛紜,有開發商的地價推高房價說,有上海王女士的官商勾結說,有地方土地財政說,並有牛刀、任志強一批精英人物的各種言論。大家要拋開自身的成見去看問題才能分析問題,一味的去抱怨、攻擊,反而會跟著別人瞎咋呼,最終被忽悠,成為房價的炮灰。我認為他們說的都是其獨到的見解,但沒有直面根本原因。我認為高房價的根源是政府的失職,這才是高房價的終極原因。理由如下:

  居者有其屋是古人都明白的道理,而我們作為一個打著社會主義大旗的國度,為什麼連這種口號喊都不敢喊呢?隨著中國城市化的進程,大量外來人口為城市的發展做出卓越貢獻,而他們卻得不到自己應有的房產。城市因人而興,不能光讓光讓人民發光而不給其供電啊。ZF有義務讓城市新增人口住上房子,應該加大保障房和廉租房投入,然而各級ZF的注意力都故意沒把這放在心上。

有一個新聞很關鍵,但是並不是最受媒體熱炒的:全國人大一份調研報告指出,截至2009年8月底,全國保障性住房投資僅完成394.4億元,佔全年計劃的23.6%這個新聞最清楚的證明了zF的失職。開工不足四分之一,如果超額完成,房價絕不會如此瘋狂。Zf明知道需要增加房地產投入,非但不出手相助,卻拿著土地大搞土地財政,這不是趁火打劫是什麼?更是一種間接的剝削。所以正是zf這種不顧P民死活的做法,把商品房一步步推向高不可攀的境地。

  中國的房價是以保障房建設嚴重不足為根本原因的連環推動上去的。

首先是保障房嚴重供需矛盾,然後購買者轉向商品房市場,出現了祖孫三代通力買房的惡果,這在國際上是罕見的。當商品房市場竟也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時,全民購房和炒房的慾望,開放商逐利的慾望、地方政府牟利的慾望交織在一起,惡性循環,互相推動,絕不是單邊推動。於是乎職業炒房客,央企地產商這些房價推手出現了。商人趨利天經地義,作為一個暴利的合法行業而不參與反而是不正常,我們卻對其指責,真是欲加之罪。相信那些大罵開發商和投資客的人如果有了錢絕對是一頭扎進炒房大軍裡面去,我們捫心自問是不是這樣?答案簡直是肯定的。所以解決高房價的問題不能靠扼殺市場經濟來解決,而應該釜底抽薪,把剛性需求通過保障房和廉租房先解決掉。需求少了,房價自然就回落了。現在我國的保障房非但不足,即便僅有的幾套房子還被內部人士騙購騙租,這種腐敗更是把房價炒上了天。

  駁斥地王推高房價說。

地王推高房價是近一年多來的主流傳說,兩會後的北京地王,近期的長春地王,每次地王的湧現必然推高周邊區域的房價,甚至推高整個城市的房價。這從表面上來看是地價推高了房價,但我要問如果是底價拍出,或者1000元/平的地價,房價難道就不往上漲了?答案是否定的!因為許多房產在地王出現之前,房價就已經相當高了。所以說即便沒有地王,房價依然是呈上升趨勢,地王只是往火堆里澆了杯汽油。土地拍賣,價高者得,這是市場法則,如果不採取這種方式,按照中國的環境,我們無法想像會出現多大的腐敗出來。

房企是按照市場法則去運作,無論生死,是其咎由自取,我們無權橫加指責,就像任志強所言:房企不是慈善機構。言語雖然刺耳,但卻是一個很樸實的道理,是每個稍有市場意識的人們所明白的,即便牛刀、寒冰對此也無可厚非。可以說正是志強哥一次次刺激我的神經,使我從敵對到贊成,讓我們明白了政府的失職才是房價飆升的根由。志強作為國企領導,我的這些話他是不敢明說的,所以他只能一次次強調企業的屬性,一次次闡明差異性供給。所以說地王無罪,房企無罪,我們的確不應該過多的指責去批判房企。

縱觀最近三年我們狂拍開發發商、打擊捂盤惜售、打擊囤地等非法與合法的手段去對付開發商,有結果嗎?我們不能因為他賣得貴就滅了他吧。實踐證明我們的所為對打壓房市沒有任何作用,說明我們的矛頭壓根就是投錯了方向!因此地王推高房價只是一種表象,他加速惡化了房地產市場,但絕不是根本原因。

  國民投資路徑稀缺導致炒房是個偽命題。

當一個行業出現暴利時,不炒作就是商業的傻子。當炒房比投資實體還要穩定而暴利的話,誰都有炒房的衝動。如果投資路徑少的話,我想中國福布斯富豪榜應該全都是開發商才對。李書福、劉永好、孫大午為何不是開發商?所以說中國的投資項目是太多了,可做的空間也是很多。但是迄今為止能與房地產開發及炒房產生的利潤相比的是鳳毛麟角,所以說有房產這麼一個最大暴利的行業存在,而又沒有任何技術含量的行業,簡直是砧板上的肉,能伸手拿到的都去拿了。所以說炒房絕不是我國投資項目稀缺的問題,就是一個利益驅動的簡單道理,有的人偏要給炒房找來這麼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恐怕其目的並非是解決房產問題,而是要解決民間資金投資受限問題。我們可以假想,如果石油、電信、發電、交通全面放開的話,民間資金會退出房地產市場嗎?我想不會,誰願意花大筆投資冒著政策風險和商業風險去搞基建呢?哪有炒房那樣輕鬆、愉快的掙錢的。走到哪裡還有開發商打著標語迎接的。炒房相比其他行業簡直是太容易了。所以說,暴利時炒房的唯一理由,何必給他扯上一塊遮羞布呢?

  唯有迅速建設保障房和限價房才是定國安民的必由之路。政府讓居者有其屋,是其基本職責。如果抱著打壓房地產市場的目的,讓開發商自動降價去迎合普通購買者,這不是與虎謀皮?。打壓房價只是一廂情願的事,所以調控好幾年房價。不僅而退就是證明了稍有經濟常識的人就會明白這個道理。政府只要有「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的初衷,先解決無房戶、困難戶的住房問題。然後有計劃建設限價房解決城市夾心層的住房問題,管他商品房賣多少錢呢?購房者也不必和開發商針鋒相對,就向政府要房,我的合法收入買不起房子,政府你要是為民著想你就看著辦吧。向政府要房應該成為我們的口號!

按照國際標準,五年的收入就可以購買的一套房子,如果政府不能保證達到這個標準就是失職,應該一票否決!買房子和義務教育一個道理,不讓每個學齡兒童上不起學是政府的責任,不讓每一個居民住不起房子也是政府的使命。中國的城市化的進程不應該以犧牲公眾幸福為代價,當我們的城市越來越漂亮,可納稅人的負擔卻因房價而如負泰山,到處是中央商務區,休閑娛樂區,馬路三兩年就升級改造,可居民實際並不得實惠,這就是近十數年來的積習。發展到今天,我們的政府再也不能只搞花架子工程了,因為住房問題已經成了民心向背的關鍵問題。一邊是大筆財政資金投向所謂的基礎設施建設,一邊是居民的購房資金捉襟見肘,這樣下去只會逐步失掉民心!

  相信還有許多網友和我以前一樣,沒搞清房產的屬性,真正的開發商是政府,是政府欠我一套房,我們向政府要房才是唯一合法的聲音。給我們一套房才是和諧社會的延續。

推薦閱讀:

2018 計劃怎麼定,之後怎麼做?一文講透
「管理」一直就在我們身邊
從 0 到 1 的執行力
婚姻狀態與事業是否有關係?有相關的學術研究嗎?
作為班長,如何優雅地管理班裡面違紀的同學?

TAG:政府 | 管理 | 房價 | 五一 | 周刊 | 高房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