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風格」透視

「白岩松風格」透視

吳志文,陳嘉琪

(韶關學院文學院,廣東韶關512005)

摘要:隨著社會大眾對電視節目的藝術審美、價值取向、思想深度等方面的不斷追求,電視節目的風格日漸成為決定該節目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優秀的電視節目主持人正是憑藉其突出的個性魅力和深厚的知識素養所折射的風格特色吸引著受眾的關注。中央電視台新聞評論節目主持人白岩松的「白岩松風格」輻射出特有的光彩,其主持藝術、直播藝術、採訪風格、評論藝術和生活藝術因為獨具特色而備受好評。

關鍵詞:中央電視台;白岩松;風格;主持;輿論;社會價值

中圖分類號:G2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5348(2010)07-0157-05

一、引言

新聞評論節目歷來是新聞媒體的主體、龍頭。它以其正確的輿論導向、鮮活的時代氣息、貼近百姓的角度、現代而又多樣的傳播方式,引起人們的關注。作為電視新聞評論節目主持人,其必須集多種才藝於一身,如思想的深度、知識的廣度、專業的厚度,以及良好的形象和人格魅力。

一般而言,主持風格是指主持人在駕馭節目時所形成的風格特色和個人魅力。本文所論的「白岩松風格」,在廣義上指除他的專業素養之外的人生觀、社會觀,以及對文化傳播的思考、生活藝術等所體現的個人風格;在狹義上是指其專業的播音主持與採訪業務中所體現的個人風格。白岩松作為新一代知識型、思想型的節目主持人,不單是央視湧現的時代性的新動力,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已上升為一種時代的符號。

二、「白岩松風格」的構成要素

(一)白岩松的主持藝術

反應機敏、語言犀利是白岩松突出的主持風格。他主持的節目深刻而不呆板,活潑而不媚俗,而自成一派。嚴謹、睿智是人們對白岩松一貫的印象,能做

到溫和而嚴肅,不怒而含威,恭敬而安詳,這實在是一種由內而外的氣質、智慧的高度修養。

新聞評論節目主持人所從事的工作是集選題、構思、採訪、寫稿、編輯、播音於一體的高難度職業,與播音員的照本宣科以及記者的單純采寫有著明顯的差別。他們從事的是一種新聞有聲語言創作。因此,必須要熟悉電視節目流程的任何一個環節,並且要做到「三到位」:選題到位、採訪到位、評論到位。另外,新聞評論節目主持人所具備的知識應涉及到各個學科、各個方面,要當一個「雜家」,只有博學多才,主持人才能在應對各個層次、各個方面的人物和問題時得心應手。電視新聞評論節目主持人的形象要想真正樹立起來,就必須具備廣博的知識儲備[1]。

1.選題貼近時代脈搏

白岩松的選題反映出他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對國家民族命運的深切關注,以及對社會、生活的深刻了解。同時,選題也貫穿了他對人和人性的關注。正因為如此,節目主體內容才極大的感染了觀眾,喚醒了人們的良知,使他贏得了觀眾的青睞。比如,選題中有時效性強,老百姓非常關心的時事;也有關係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如環保、經濟等;還有對大眾百姓生活哲學的思考,如面對貧困、體驗幸福、敬業精神、

收稿日期:2010-05-28

作者簡介:吳志文(1969-),男,湖南永州人,韶關學院文學院講師,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博士生,主要從事傳播學、

媒介文化研究。

157

成功與挫敗等。2.材料運用得體

在議論的切入點上,他往往從貼近性、相關性、體驗性幾個角度入手。貼近性,是指從老百姓身邊的事談起,因而顯得親切自然。相關性指從本次節目內容中找到的內在邏輯角度,或由當天某一重要新聞引發評論,順應觀眾的思路和感受,顯得流暢統一。體驗性,是指選擇有典型意義的個人經歷和內心體驗做引子,易於引起共鳴,顯得真切感人。白岩松很少就事論事,即便是一事一議也絕少泛泛而論。對具體的新聞事件,他善於從宏觀的角度去探究,其視角的廣度和認識的深度都令人信服。對錯綜複雜的事物,他能夠透過現象看本質。那種多事一議的論述,有許多新鮮的信息,為觀眾提供事件的大背景,給人以開闊的視野,使你嘗到一種俯瞰的快樂或警覺,眼界的提升使人學會以理性的目光透視事物,追求哲學的思考就是寓於在這樣直白或易於接受的形式里。

3.語言表達生動

白岩松的語言準確、簡潔、通俗、流暢,還特別注重具體和抽象的結合、故事與哲理的結合、感性與理性的結合。他介紹所見事物的一般性和特殊性,不刻意渲染,對觀眾所熟知和有歷史價值的東西予以強調。重視「變化」和「矛盾」,善於「對比」和「類比」,在新聞事實中發現疑問,引導觀眾思考。

(二)白岩松的直播藝術

現場報道是最能真實地展現新聞事件發生髮展過程的一種報道形式,無疑是最具時效性和競爭力的電視新聞表現手段,同時又是最能體現出鏡記者自身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的一個環節。它由於傳播方式上的貼近感和親和力而備受觀眾歡迎。在現場報道越來越多地被運用於電視新聞報道的今天,作為出鏡記者,要增強自身的「軟實力」,除了自身所具備的天賦以外,取長補短並善於「借題發揮」,保證現場報道的質量和出鏡效果是至關重要的。[2]

1997年7月1日,於國人來說,香港回歸是件

舉世矚目的大事。而對於中央電視台和白岩松來說,則是一個重大的轉折點———由白岩松主持的香港回歸現場直播開創了央視「直播時代」的先河,而這也是白岩松人生中的第一次現場直播。面對全新的節目形式,白岩松依然表現得相當冷靜沉著。他負責駐港部隊入港的全程報道。由於他出色的表現,節目創下央視當時「歷史最高收視率」第二名。白岩松成為了中央電視台香港回歸報道表彰大會唯一獲得一等獎的現場報道主持人。

158

白岩松之所以獲得如此高的榮譽得益於他高超的現場直播水準。他抓住現場的核心信息,並以之為切入點,賦予表層信息或客觀現象更深刻的新聞內涵,充分挖掘和利用背景性新聞事實對報道的支撐,讓新聞真實、具體、可感;善於「借景(物)生情」、「借題發揮」,使現場報道由表及裡,新聞內涵得以延伸和升華。這可以說是白岩松現場報道中的突出特點。

在這一現場報道過程中,許多鏡頭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6月30日晚8點多,當白岩松來到深圳皇崗做現場報道時,他抓住了「管理線」這個深港兩地標誌性的分界線作為切入點。他說道:「我左腳這邊是香港,右腳這邊是深圳,這條讓香港和內地人民傷心的管理線,再過三個小時就要消失了……」其表述輔助肢體語言極其形象、客觀。當8點20分內地駐港先頭部隊第一輛車駛過那條管理線時,白岩松及時抓住這一歷史的瞬間,即興報道說:「管理線並不長,車速也並不快,可是跨越管理線的一小步,卻是中華民族跨出的一大步,為這一步,中華民族等了一百年。」簡短的幾句話卻寓意深刻,把管理線背後的新聞蘊含解讀得如此精妙。在他的解讀下,中國與香港之間這150年的時空交錯彷彿彈指一揮間,讓人不禁感慨萬千。

白岩松的現場報道之所以精彩生動,還在於他善於從細節入手來拓展自己的表述空間,因之其新聞現場報道總是別具一格,亮點突出,讓人記憶深刻,回味無窮。又如在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報道中:白岩松在綿陽九州體育館採訪災民臨時安置點時,出鏡現場抓住了場館外牆上貼滿「尋人啟事」這個最有說服力的「信息物」,引出現場報道話題,向觀眾描述道:「地震不僅震毀了我們的房屋建築,還讓災區無數個家庭承受著難以想像的精神煎熬。在那個特殊時刻、特殊地點,這樣的『尋人啟事』所負載的信息意義非同一般。它不正是汶川地震這場巨大災難留給我們的巨大傷痛這一事實的真實寫照嗎?」即興發揮充分體現了白岩松思維的敏捷和對新聞事實的準確把握。

(三)白岩松的採訪風格

一個優秀的主持人除了具備高超嫻熟的主持與直播技能,以現時代呼喚的「記者型主持人」素質而言,還應具備不俗的採訪提問技巧。採訪素材採集的優劣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整個報道的成敗。因此,作為記者,亦或是「記者型主持人」,對問題以及提問方式的把握顯得尤為重要。下面列舉白岩松採訪著名文學家余秋雨中所運用的「閉合式提問」技巧進行分析[3]。白岩松在擔任《東方之子》節目主持人時採訪了

余秋雨,他提有八個問題。

第一,您的文章很多人看了之後就說鬼斧神工,經常有神來之筆,那麼當您寫完之後,回頭看自己的文章,是否也有種新奇感?

第二,我在您的文章中曾經注意您這樣一個思想:人應該有一種大氣和超越,才會有一種深刻的悲和美。那麼您認為對於文人這一點是不是尤其重要?那麼您自己是否在體驗著深刻的悲和美呢?第三,當面對自己的時候,或者說在酒後,您有沒有構思或想過自己是唐朝的一個詩人或者宋代的一個詞者?

第四,您被評為上海高校的十大精英,這個獎項和您在其他文學上獲得的獎項,會不會有太大的差距呢?

……

白岩松的這幾個問題,最大特點就是大量地、幾乎是完全地採用了閉合式提問。閉合式提問是與開放式提問相對的,是指所提問題比較具體、被採訪者的回答範圍比較狹小、指向性較強的一種提問方式。通常用「比如……是否……?」、「是……還是……?」、「……會不會……?」等進行提問。成功的閉合式提問是一條駕馭採訪過程、深入挖掘材料的重要手段。如果說完全依靠開放式提問是難以構成一篇深入的報道的話,那麼像白岩松那樣完全依靠閉合式提問卻可以構成一篇比較精深的報道。

人文關懷是新聞傳播的終極目的。從某種意義上說,採訪其實就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也是雙方知識和情感的交流。白岩松採訪余秋雨的八個問題沒有停留在余秋雨淵博的學識、驕人的榮譽、地位及對中國文化的貢獻上,而是透過這一切,了解其心靈世界和散發著獨特魅力的人格。從而使採訪在一種心與心的交流中行雲流水般地展開。白岩松的這種提問方式充分體現出人文關懷,以人為本的心靈交流。另外,所提的問題也要有一定的邏輯性。這樣不僅能使採訪對象的回答富有條理性和深刻性,而且能使問題提綱成為寫作的基本框架和藍圖。白岩松的採訪就是圍繞著其文化名人的心理和思想狀態,由文思、文人的氣質和文人的責任到其社會生活、家居環境和榮譽地位,從其心靈體驗、情感方式到其人生態度,逐步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由遠及進地深入提問,從而使採訪取得成功。白岩松還運用了側問法、誘問法等,分別從不同角度含蓄地、旁敲側擊地進行提問,巧妙地將採訪觸角伸向採訪對象的心靈世界。這不但反映了白岩松的機智、含蓄和知識儲備,也再一次印證了他的那句話:不打無准

備之仗。

(四)白岩松的評論藝術

良好的思想素質和廣博的文化素養是電視新聞評論節目主持人的基礎。電視新聞評論作為電視宣傳的旗幟,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和權威性。一個出色的節目主持人除了具備紮實的語言文字功夫、敏捷的才思、得體的言談舉止外,尤其需要具備一般新聞工作者應有的特質———即主持人需掌握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領域裡的一般知識,同時也應具備新聞分析能力和評論能力。白岩松的新聞評論風格通常表現出其他人鮮有的獨到和犀利。

2005年7月,在白岩松的動議下,經過長時間的策劃和準備,《岩松看台灣》欄目開播。白岩松以獨特視角,對台灣的經濟、文化、風土人情進行了系統、生動的介紹。在《岩松看台灣》中,白岩松的一些體會給我們展示了一個客觀、真實的台灣,以下是他的一些觀點:

「兩岸都需要一個很長的『脫敏』過程。剛到台灣的人,一落地馬上就會想哪些話該說,哪些話不該說,什麼是台灣人不愛聽的,什麼話我們聽了會敏感等等。去了第二次就會明白很多,別人也會知道怎麼和你打交道。所以海峽兩岸要有一個很長的『脫敏』過程,媒體的走動、民間的走動、領導人之間的走動,都是一個『脫敏』過程,什麼東西只要真正『脫敏』了,就好談了。」

「對台灣媒體同行,可以說是『亦敬亦不敬』。敬的是敬業精神、職業態度。然而讓人特別不敬的是平常台灣媒體的現狀,台灣媒體現在是娛樂化、色情化;娛樂節目色情化、變態化。……其實台灣和大陸互相關心的都差不多。比如到誠品書店看暢銷書,《狼圖騰》、《長安亂》、《達·芬奇密碼》等等,兩岸讀的東西都是一樣的。我看到台灣的是細節,從硬體和軟體來比較,台灣的硬體比我們落後。但台灣的『軟體』建設出乎意料,到處都會有很多細節處的感動」[4]。

對於中國媒體的發展現狀與未來,白岩松也發出了自己不一般的聲音。

在被記者問到:「是否認為網路的出現會衝擊傳統媒體」的時候,白岩松沒有杞人憂天的態度。他認為,網路的出現,增加了人們對媒體的選擇權,受眾有了選擇權,媒體就有了壓力和動力。他認為,網路的進入提供了未來傳媒的一種全新的可能,人們不是單一的接受者,還可以成為一個影響者和製造者。的確如此,在「孫志剛事件」、「70碼飆車案」、「劉涌案」中起重大作用的不是傳統媒體而是互聯網路。白岩松還指出,網路的出現,還可以促進媒體與受眾的

159

互動性,它不再是單一的傳播者,而將成為新聞傳播的參與者與推動者。與電視、報紙、電台成為「四姐妹」,傳統媒體就走向了「跨媒體」[5]。

在說到傳統的三大媒體各自的特點時,白岩松認為:「報紙本身是一種特殊的生活方式,它並不僅僅只是一種紙質的媒體。報紙和電視不同之處,在於報紙有一個思考的過程,報紙的思考性和嚴肅性將使人更深刻。而對於電視來說,我更願意相信一些直播的東西,因為那是第一時間掌握的。但儘管互聯網的出現對我們的生活有一定的推動,但它決不會取代傳統媒體和書籍」[6]。

白岩松也曾到過一些高校演講,他妙語連珠讓無數學子為之讚歎。例如,在哈爾濱工業大學的演講:

「同學們在大學裡一定要多做夢,甚至可以夢遊。我現在所處的是人生的捨棄階段,而你們所處的是人生的選擇階段!別放棄做夢……其實大學生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一步到位的最滿意的工作!然後心理落差大到可以發電的地步。……而實際上你就是一個騎手,先騎上一匹馬,只要你優秀,你就能找到更好更棒的馬……」[7]

白岩松對各個領域、各個範疇的涉獵是十分廣泛的。主持人只有不斷地充實自己,善於思考並注重積累,才能緊扣時代的脈搏,適應社會主題的新聞評論。

(五)白岩松的生活藝術

作為傳媒的一扇窗口,電視節目主持人大部分時間作為公眾形象而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主流言論,既要滿足受眾的精神需求,也要樹立優秀的電視傳播者形象。但是,作為社會大眾的一員,主持人也同樣具有現實生活中與其他人一樣的社會屬性———個人的生活方式。一名優秀的主持人通常具備作為公眾人物良好形象以外的生活藝術。幽雅的、高品位的、獨特的生活方式同樣對主持藝術的提升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淵博的知識是主持人應有的修養。而知識來源於工作中的積累和生活中的學習。對於白岩松而言,知識的積累是他最為看重的一筆財富。他這樣說:「工作8小時之外我會想盡辦法把自己變得更加豐滿和立體,對生活的態度,對各種事情的思考才能有一個更深的前進。在8小時之外,我的學習就變得非常的主動。我會按自己的興趣和愛好來充實自己,這時我接觸的東西可能和我的工作無關,我會去看球賽、聽音樂、讀書……這是生命的歷程。」[8]白岩松的閱讀方式分三種:功利性閱讀,就是為了做節目而

160

進行的準備;新聞性閱讀,就是每天大量的報紙和資訊;還有就是與時代無關的閱讀。

白岩松也曾有過抑鬱。他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直播獲得巨大成功過後,在感受到榮耀的同時,卻彷徨不前,陷入了他人生最為艱難的低谷期。那一年,他連續四五個月的時間一分鐘都睡不著,時時處於精神的自我困擾之中。因為不願意說話,他和妻子到了用筆交流的地步。「也許別人會覺得我可能一直都活得特別順,但藏在我內心深處的東西,也許正和別人想像和看到的不一樣。我經常會突然找不到目標了。我特怕自己被別人認為達到了一個高峰,所以有的時候必須重新落地。你說做一個敏感的男人能不痛苦嗎?」[9]

白岩松說,在人的一生中,幸福和痛苦都只佔5%,餘下的就是平淡的生活。他的平淡生活中包含著三大要素:一是音樂。他迷戀搖滾樂,喜歡「清醒」樂隊,因為他們「找回了旋律」。他也愛聽馬勒的交響作品,那樂聲讓他覺得「老馬」還在繼續痛苦,而他過得挺好。二是足球。戲稱自己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新聞系「足球專業」的白岩松,把足球比喻成擺在桌上的米飯,當然,現在這碗飯嚼起來沒有過去「香」了。三是心理調節。「特好的時候要有危機感,特差的時候也要能夠平靜下來,想想,前面還有好事等著我呢。」[10]

良好的心理調節作為主持人的又一個重要素質,充分體現在其工作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主持人如何在生活中正確地把握自我,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心理調節模式,對於其在工作中的發展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

三、「白岩松風格」的社會價值(一)追求高端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受眾不僅需要傳播者提供儘可能多的信息,還包括傳播者的分析、見解。這就需要傳播者在報道的深度和廣度上下功夫。白岩松不僅在語言訓練上追求高端,在採訪編輯實踐能力、新聞觸覺和思辯能力、出口成章的報道能力、評論能力以及在直播和突發事件報道中的駕馭等能力的提升上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並不斷地追求更高層次的完善。不斷超越,精益求精是主持人所必需具備的內在要求和精神動力。只有不斷地自我提升與增值,才能真正形成自己的主持風格並被大眾所接受。

(二)社會的認同與影響

白岩松的「東方時空」風格成了他的「嚴肅面孔」,也成了他與眾不同的品牌標誌。優秀的品牌節目

主持人總是千方百計地提高節目的檔次、品位、質量,進而爭取最大量的觀眾。「白岩松風格」已不再是風格本身,它成為了一種文化意義符號,在某種意義上說,甚至成為了一種社會的劃時代的符號。在大眾的心目中,白岩松就是央視的「名嘴」、「主持人」、「一哥」;在許多說不出他名字的人群心目中,白岩松就是「中央電視台的記者」、「戴著眼鏡說話文縐縐的主持人」、「北京奧運會的解說員」……這就是白岩松,集主持、記者、編輯、製片人於一身的綜合型主持人。

(三)對電視新聞行業水平的引領與提升近年來,隨著媒體競爭進一步加劇,我國媒體已經由廣告競爭、發行競爭、新聞競爭、人才競爭發展到了品牌競爭階段,具有品牌價值的優秀主持人是電視台最鮮活、最具個性的品牌,不但他們對觀眾具有廣泛的號召力,而且對觀眾的忠誠度具有重要的影響。因此,電視台不僅僅是把主持人當作媒介產品生產的人才來培養,更要作為品牌來打造。努力提高主持人參考文獻:

的品牌價值,就是提高電視台本身的品牌價值。

將品牌的概念放在節目主持人的角度去思考,就是:電視節目主持人品牌是電視觀眾對電視節目主持人所持有的一種印象或情感。描述了主持人與電視觀眾建立傳者和受者的傳受關係時的全部體驗。每個節目主持人都擁有一個品牌,並通過他在節目中的活動表現出來。主持人的品牌形象就是存在於觀眾頭腦中的印象。在不斷收看這位主持人的電視節目的過程中,這種印象就會演化並加深,品牌關係就會形成。無論對於媒體還是對於節目主持人,品牌概念的關鍵都是理解和電視觀眾之間關係的性質和需要。主持人品牌成功和失敗的關鍵因素,都取決於這種關係的深度和廣度。白岩松具有學者的風度,給人的感覺是思想深刻、知書達理。實際上,白岩松及其主持的《東方時空》、《中國周刊》、《焦點訪談》、《新聞

1+1》等一系列欄目都已成為了央視的品牌。

[1]張怡春.淺議電視新聞評論節目主持人的素質[J].平原大學學報,2001(3):8.[2]呂廣軍,胡彬.現場報道對記者能力和素質的要求淺議[J].新聞傳播,2008:8.[3]王平.白岩松余秋雨閉合式提問[J].新聞采編,2005(1).[4]楊平.「脫敏」·兩岸都需要[J].檔案管理,2005(6):93.[5]弈傑.白岩松的網路觀[J].秦中隨筆,2007(8):42.

[6]沉睡.媒體的現在與未來———白岩松訪談[J].世紀中國,2007(5):66.[7]肖菱.剖開人生的面目[J].Teenagers,2009(2):33.[8]李悅.白岩松談「充電」[J].新聞的營養,2005(7):42.[9]會存.白岩松絕不偽裝[J].Talents,2004(6):76.[10]周至.白岩松的苦與樂[J].閱讀時空,2009:34.

TheDialysisofBaiYansong』sStyle

WUZhi螄wen,CHENJia螄qi

(CollegeofLiberalArts,ShaoguanUniversity,Shaoguan512005,Guangdong,China)

Abstract:Nowadays,peoplehavecontinuousseekoftheappreciationofbeauty,thevalueorientations,deepnessofthinkingtowardsTVprograms,thestyleofaTVprogrambecomesoneofthemostimportantfactorswhendefinedwhichissuccessfulornot.Beingahost,howtoformhispersonalstylereflectsthelevelofthearticle,hisprofessionalqualities.Ifthestyleofahostiswelcomedbythepublic,thisprogramcanreducethedistancebetweentheTVandtheaudience.BaiYanSongisthehostofCCTVnewscommentaryprogram.HishoststylewhichradiatesitsbrightnessiscalledBaiYanSongStyle.Itshowsdeeplyandthroughlyhowimportantthehoststyleistothetimestoday.ThisessaywilldiscussBaiYanSong』shoststylefromthefollowingaspects:hishostingandbrocastingarts,interviewing,commentingandhislivingarts.

Keywords:CCTV;BaiYansong;style;host;publicopinion;socialvalue

推薦閱讀:

早秋混搭 穿出你的個性風格
長款針織開衫搭配裙子 小清新風格最美
哪款電視牆風格是你的菜
詩歌的語言與風格流派
怎樣跳出華爾茲舞的風格特點

TAG:風格 | 白岩松 | 透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