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伴侶 作為一種虛構的概念
近三分之一的日本婦女在三十齣頭時仍未婚,超過五分之一的接近四十歲的台灣女性是單身的。
最近,又聽說有一件事——美國年輕人也越來越難找到結婚對象了。
美國喜劇演員阿茲·安薩里(Aziz Ansari)最近寫了一本書《現代愛情》,對比了美國幾代人的婚姻愛情觀。阿茲·安薩里(Aziz Ansari)幾十年前,老一輩美國人一般就在街坊四鄰里找個體面人,雙方家長見個面,判斷對方都不像是殺人犯,然後結婚、生子,這一切都在二十五六歲前搞定。但是今天的年輕人結婚越來越晚,不辭勞苦花N年時間去尋找一個完美的結婚對象,謂之「靈魂伴侶」。安薩里作為喜劇演員,還是有自知之明的,他也怕作品流於庸俗的愛情雞湯,於是拉來了紐約大學的社會學教授Eric Klinenberg一起創作。雖然此人知名度不高,但他出過一本書《單身社會》,至少能把人唬住:這應該是一個愛情專家吧。
《單身社會》Eric Klinenberg 著兩人採訪了紐約、洛杉磯、東京、巴黎、多哈等城市的幾百號人,在社交及新聞網站Reddit建立了一個論壇,採訪專家等,合作的這本書效果還不錯,連續幾周保持在《紐約時報》暢銷書榜前四,大多數讀者給予的評價都會提及「幽默風趣」「數據詳實」。結婚越來越晚,或者乾脆「不婚」32歲的安薩里在二十多歲時基本是單身,雖然很自由,但是也很受挫、迷惘。去年,他開始了一段認真的戀情,但是新的問題來了:如何能使這段感情持續到天長地久?他的擔心不無道理,有科學為證。
從純科學家角度而言,愛情不過是一系列生化反應:大腦中心——丘腦是人的情愛中心,其間貯藏著丘比特之箭——多種神經遞質,也稱為戀愛興奮劑,包括多巴胺、腎上腺素等。當一對男女一見鍾情或經過多次了解產生愛慕之情時,丘腦中的多巴胺等神經遞質就源源不斷地分泌,勢不可擋地洶湧而出。
於是,我們就有了愛的感覺。在多巴胺的作用下,我們感覺愛的幸福。人們品嘗巧克力時或癮君子們在「騰雲駕霧」時,所體驗到的那種滿足感是一樣一樣的。
然而,這種化學元素不可能長期維持在高水平,研究表明已婚夫婦差不多維持兩年的激情期,然後是幾十年的平淡期,也即常說的「愛情轉化為親情」。那為什麼還要結婚呢?為什麼不去尋找下一個多巴胺刺激?很多人都想到了這個問題,而且以「不婚」作為解決方案。以美國為例,皮尤研究中心2014年公布的數據顯示,25歲以上的美國人中平均每五個人有一個選擇不婚(20%)。這種「不婚」愈演愈烈的趨勢已持續了幾十年。自1970年以來,年輕成年人結婚率越來越低。這裡再引用李銀河的一段文字補充一下:
目前,在世界上一些國家,婚姻制度式微的趨勢已經越來越明顯:它首先發生在北歐和東歐,正在波及西歐、南歐、北美,甚至影響到日本這樣的東方國家。統計表明,與過去人類的普遍實踐不同,上述各國出現了相當大比例的不婚人群,北歐有50%,日本達40%,法國佔30%,匈牙利是個極端個案,只有12%的人選擇結婚。
李銀河,中國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會學家
對於「不婚潮」的興起,專家的解釋是:在前現代時期,婚姻的主要目的是生育後代和私有財產的繼承,情感因素所佔份額不重。在現代婚姻中,夫妻雙方的情感因素所佔份額加重,而情感這個東西是多變的,從一而終只是浪漫的情懷和一廂情願的幻想。
一旦情感有變,婚姻就成為束縛,成為障礙,人必欲棄之而後快。僅僅因為感情的結合,最自然的形式不是婚姻,而是同居。在感情變化之後即可分開,因此,很多人不再選擇婚姻。
當然選擇不婚不意味著做「苦行僧」,他們可能比結婚的人更享受。尤其在現在,社交網路的應用使得單身生活似乎精彩無比,手機App搖一搖就能釣到帥哥或妹子。這種網路誘惑讓人們變成「好色之徒」。書中稱受訪的幾百人中,很多人表示對約會網站上癮。一位女生承認自己在去約會的路上還在網上釣「更帥哥」。還有的要麼承認有婚外戀,要麼懷疑另一半有婚外戀而偷窺對方手機。就算被虐千百遍,也要找到「靈魂伴侶」
正因為選擇變得空前的多,要找到一個滿意的對象安定下來變成了持久戰,誰知道搖一下手機,出現的下一個是不是更好?所以,人們一再推遲結婚。美國平均結婚年齡達到了史上最高——與1990年相比,女性平均結婚年齡從23歲推遲到27歲,男性從26歲推遲到29歲。(據美國弗吉尼亞大學2013年研究報告)與上一輩或上上輩相比,為什麼找一個結婚對象越來越難了?兩位作者來到曼哈頓一個退休社區,詢問那裡的老年人當初是如何認識老伴的。他們發現,36位老人中有14位結婚對象離自己家在步行範圍內。這並不奇怪,賓州大學一項研究發現,1932年,費城有三分之一的夫妻結婚前居住在距離對方五個街區半徑之內,八分之一的夫妻原本住在同一棟樓。那麼為什麼21世紀的人要如此費盡周折地去尋找另一半?為什麼不在同一個社區里找?答案很簡單:因為現代人不想這麼做。那些老年人當年如何決定選擇另一半?他們的回答是「他有一個不錯的工作」或者「她是個很好的女孩」之類的。現在年輕人的追求要浪漫詩意得多。看他們是如何選擇另一半的:「她幫我成為更好的自己」,「他讓我開心以及自我感覺良好」,「他很有魅力,每天給我帶來驚喜」等等。也就是說,今天人們擇偶的標準比以往改變了。人們希望彼此是「激情至愛」,人們渴望「靈魂伴侶」。而要找到這樣的對象顯然不是光靠努力就可以的,還要運氣和緣分,以及時間。
到底有沒有「靈魂伴侶」?Ta又在哪裡?(電影《愛在黎明破曉前》劇照)雖然大多數受訪的老人都對婚姻感到滿意,但是老年女性並不完全贊成她們過去的擇偶方式,她們希望女兒或孫女們走不同的路。「她們希望年輕的女孩們在婚前和很多男人約會,體驗各種不同的兩性關係後再選擇一個丈夫。」書中寫道。上一代美國人還視未婚同居為禁忌,但如今的年輕人對結婚的態度更加謹慎,同居者增多。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2012年的統計,美國有780萬對未婚同居者,比20年前翻番。走馬燈似的更換戀愛對象,與此同時也經歷一次又一次失戀和心碎,是否會讓人有種崩潰的感覺?那是當然的。但是,書中作者認為,為了那種潛在的獎勵——與靈魂伴侶墜入情海——也是值得的。好在,長輩們也支持這種方式。說點此書之外的題外話。「靈魂伴侶」這一悠久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期。柏拉圖在他的哲學著作《會飲篇》(Symposium)中,提出人類原本擁有四隻手臂、四條腿,頭顱則有兩張臉。根據他的理論,宙斯因為恐懼這種超人類的形體,遂將他們撕成兩半,懲罰他們要耗費一輩子,來找尋另一半以重歸「完整」。然而,有關靈魂伴侶的現代觀點,則更受好萊塢影響,人們也因此傾向於將靈魂伴侶視為「那個人」——一個幻想中、善解人意、充滿浪漫的理想對象,讓我們不經意間撞上,然後一見鍾情。《大西洋月刊》稱,從人類學角度而言,「靈魂伴侶」其實也是人們虛構出來的一種概念。許多女性卻掉入陷阱,形成了不切實際的想法並且確信一定有這樣的配偶。書中還介紹了其他國家年輕人約會的情況。在卡達,女性離開家庭的方式是「要麼結婚,要麼死」,除此別無他法。在無孔不入的監視下,網路給她們提供了社交的自由。在日本,經濟衰退使得男性缺乏安全感,很少有男人能鼓起勇氣和女人約會,結果是連鎖反應:出生率下降、性玩具市場勃興以及「關係替代」產業旺盛。後者即付費讓女性陪吃陪喝陪聊天,類似現代版「藝妓」。有一位比利時讀者在網上留言說:「讀完此書後發現原來我並不孤單,我所經歷的情感挫折與焦慮是普遍存在的,這樣我就安心了。」
推薦閱讀:
※【寫作觀】何玉茹:虛構和現實情境的魔力
※「譯介」押井守:予虛構的肉體以生命
※悄悄寫下的虛構故事
※坎若特學會30周年講演稿
※略薩:虛構頌|2010年諾貝爾文學獎演講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