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的12個說不清楚
1 從歷史說不清楚
不少人總愛說中國畫「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凡中國繪畫史都會從岩畫、洞窟壁畫、彩陶、漢帛畫、漢畫像磚、漢代漆畫,廟窟壁畫……談起。但是,在某些人強調「中國畫」的純正的時候,潛意識中卻往往是狹限於傳統文人畫那個形態。把「文人畫」作為唯一個的宗脈,就實際上閹割了中國畫的傳統。
「中國畫」和 「中國繪畫」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中國畫:要騾子還是要傻子》中已說到,史論將1840年(清末或至民國)以前的繪畫統稱為「古畫」,在宣紙、絹帛上畫的稱為「丹青」,並無「中國畫」的稱謂。曾經所稱的 「國畫」、 「國醫」、 「國術」、 「國劇」、 「國樂」等,後都被改掉。今稱的中國畫,在20世紀50年代曾一度稱為「彩墨畫」 。
一些強調中國畫純正的人,實際上是試圖將其藝術形態,定格在明清或民國以前。但他們想當然地忽視了,常態性地叫「中國畫」,實際是上世紀50年代以後的事情,至今只有60年左右的時間。所以,從歷史貫一性而論,說「中國畫歷史悠久」,從語言邏輯上是欠推敲的。並且,恰在這期間,也正是徐蔣體系盛行之際,除一些陳舊手法的山水畫、「四君子」牡丹、荷花、公雞、老鷹、老虎……之類以外,怕早就不是某些人心中的「中國畫」了。他們維護了半天「中國畫的純正」,實際上概念並不清楚。
「中國畫」之稱謂,究竟最早出自何人之口,然後隨聲附和而成;或最早出自哪份文件;或曾由哪個相關政府機構正式命名;為什麼這樣稱呼,……,如此嚴肅的、涉及民族藝術的原則問題,理論上是否清楚?幾千年中國繪畫形態豐富多變,到底哪個形態叫中國畫呢?雖然文人畫模式影響居首,但起碼還有漢代帛畫、漢畫像磚及敦煌石窟、榆林窟、永樂宮廟窟壁畫等,擇其任何片斷,都不能成為「中國畫」嚴謹的、歷史貫一性的定義。
如果說中國畫「歷史悠久,博大精深」,西方繪畫同樣有早期的洞窟壁畫、雕塑等,在14~15世紀又發明了油畫……,能說人家就不是「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嗎?可見這並不是中國畫特有的驕傲。
2、從哲學和科學說不清楚
曾有一種說法:西方繪畫「是科學的」,中國畫「是哲學的」。甚至有說「中國畫的發展是往科學的反方向奔跑」。也正由此,某些「名家」「大家」那以周易、儒道禪等古典哲學長篇大套「高深」的、模稜兩可的玄虛理論,讀得讓人頭疼,而對創作實際卻毫無意義,只是唬得可憐的門生們或行外人一頭霧水。
說西方繪畫是「科學的」,或是因為西方發明了藝用解剖學、透視學之類,以及西方光學的發展催生了法國的印象主義畫派等等。
這種說法忽略了,哲學雖屬於社會科學,但卻是所有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的結晶,是最高層面的、智慧的科學。雖然西方人從光學創立了以光影、透視規律等立體感造型技法和色彩學理論,又從醫學領域衍生出了藝用解剖學,但卻不可能擺脫哲學規律的內在制動。何況西方還有自己的哲學體系,其繪畫藝術怎能與之毫無瓜葛?另外,中國於易經、老子、荘子等傳統哲學之外,現代哲學則主取於西方,這與中國畫的哲學思維也不可能毫無相涉。也有人說,太極圖是中國畫的「奧秘」,其實,它內涵的哲理乃是中西所有繪畫的「道」理。除了研究和表述的需要,哲學和科學很難割裂。無論繪畫藝術還是其它社會生產、社會生活、社會文化,都是處在哲學和自然科學的客觀規律中的。
有人界定「中國畫」,從理論上排斥來自西方的結構、比例、透視、色彩、造型、解剖、結構或光影等。中國繪畫或許對解剖透視和光學規律曾處於不自覺狀態,但實際上,除了有意的誇張變形以外,也無法背離這些科學規律。中國畫進入現當代藝術史期後,解剖學、透視學、光學等已經成為其內在的科學依範,各種形式風格的作品,實際上都難以背離。「寫意」「意象」大概就是被認為「不科學」或「往科學的反方向奔跑」的形態,其實它「寫」的那個「意」,就是屬性於形的科學內核,違背或不切,那個「意」就怕不是「形神兼備」的了,許多粗劣的寫意畫正是如此。
哲學需要科學的實證,科學需要哲學的指導。一切正確的哲理都必定是合於科學的,一切正確的自然科學也必定是合於哲學原理的。我們既不能說西方繪畫脫離了哲學,也不能說中國繪畫脫離了科學。所以,既不能用哲學或科學作為特性去定義「中國畫」,也同樣不能用以定義「西方繪畫」。
3、從線條和塊面說不清楚
另外還流行一種說法,「中國畫的特徵是線條,西方繪畫的特徵是塊面」,說「線條是中國畫的底線」、「線、點是中國畫的核心元素」。
其實,「線條」並不是一種客觀存在,而只是一種語言存在或藝術存在。雖然幾何學和繪畫中都有點、線、面的概念,並且納入了形式美法則的範疇,但從哲學和科學的意義上,線條和「二維」一樣,都只不過是一種理論抽象和假設。畫兒上的一塊墨色稱其為面,同時也可以說是一條短線。凡客觀存在的,包括畫面上的「線」也是有寬度厚度的,嚴格意義上都是體。
與西方油畫相比,傳統中國繪畫雖然沒有那様鮮明的塊面表現,但並非拋棄了體積表現的追求。素描融入之後的當今中國畫,內在或外在的塊面表達就更不新鮮了。
如果用「線」來定義中國畫,就會把沒骨畫法趕出「中國畫籍」。況且,西方的畢加索、馬蒂斯等也有大量線條形式的繪畫,只看雷諾阿的油畫和費遜的素描,也可斷定線條並不是「中國畫」獨有的質征。
有人說西畫線條與中國畫線條的起伏頓挫、記錄心跡的線是兩回事,其本意是強調中國畫的用線具有筆致內涵,但人家油畫、水彩、素描之類的用線,難道就是不講筆致沒有起伏頓挫胡塗亂抹出來的嗎?何以斷言其中不帶有心跡的外化性流露呢?所有繪畫的基本要素都是點、線、面,如果你把「線」壟斷歸中國畫,那西方繪畫還如何「生存」?
儘管中西繪畫對線條和塊面有所偏重,但用它來界分其根本質態,很難切割清楚。
4、從「意象、寫意」說不清楚
多年盛行的最典型的說法是:「西方繪畫是具象的,中國畫是意象的;西方繪畫是寫實的,中國畫是寫意的。」說中國畫「最顯著的美學特徵是寫意性」;「中國畫本質就是寫意精神」;「寫意精神」是中國畫「學術性的精髓」;還有人擔心乃至批評當前的「工筆化傾向」;呼籲「中國畫要回歸寫意」「重振寫意精神」……。人們還熟知蘇東坡的名言,「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
這些說法如果是指相對於「工筆」的那個「寫意、意象」, 齊白石的名言「似與不似之間」,也許是最簡明的詮釋,但總不能把所有「中國畫」都囿狹在這一種形式里。
我們可以把繪畫符近客觀物象的程度,划出10個刻度,以10作為客觀物象本身,把0點作為徹底擺脫客觀物象的極端狀態(已屬抽象繪畫範疇)。如此將可以斷言:除物象本身以外,任其多麼細膩的工筆畫,包括西方的古典主義、印象主義甚至超級現實主義,沒有任何繪畫是站在10點上的。因為,哪怕最微小的距離,也已經屬於「主觀寫意」或「意象」化的範疇。由此可見,繪畫的寫實、工筆、寫意、意象的概念是相對而言的,很難量化。「似與不似之間」的偏側度,很難嚴格界定,只能遵從弗晰邏輯。若置類界名稱不顧,寫實、工筆、寫意及意象,本質上都是主觀抽象而來,都是寫意的、意象的。
當然,「意象、寫意」 作為一種藝術樣式冠名的語符,畢竟還是有其摸糊的共識性所指的。所謂意象,當指畫家不絯於客觀物象的特徵或主觀再造之象,亦或是不畫 「白馬」而畫「馬」,由之可及老子的「大象無形」。然而,即使以此為據去對比西方表現主義和畢加索等人的繪畫作品……,中國畫的「意象」和「寫意精神」,也並不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所以,它也很難作為獨有的特徵來定義「中國畫」。
當今有些人,甚至有些行外的文化人,總想用什麼意象、寫意(包括儒雅、飄逸、冷寂、文人氣、書香氣之類)的境態,給「中國畫」畫個圈子,否則就說人家不像或不是中國畫,但偏執再正確的道理,也可能導致單花獨卉或作繭自縛。從理論的嚴肅性而論,對寫實、工筆、寫意、意象的人為抑揚,都可能陷入偏執。故我以為,蘇東坡那句名言,若是以「只」替代「以」字,才會更無可挑剔。我們要用自己的頭腦去判斷,不要凡古人、名人的名言,就以為不可侵犯或盲從盲信。
不可否認,寫意雖簡,但可與工筆畫達到同等的、內在功力和難度的「含金量」。無論寫實、工筆、意象或寫意,其優劣,有眼力的人是完全可以直觀判斷的。這種判斷,也完全可以拋棄年輩、名氣、頭銜、展藏史之類沒有絕對意義的東西,並且與畫家的人品道德沒多大關係,但孔方兄往往會把人的主見蒙蔽。
當今工筆的人物、花鳥或山水畫的空前發展,是很值得叫好的事情。因為其不僅可見有時代性的創新發展,也畢竟比大小寫意領域少了些粗製濫造乃至泥襲不化的東西,它也並未影響到寫意畫領域精英名家的湧生。不要以為只有粗筆大墨才是「寫意」,將物象主觀形變的工筆畫,本質上也是「意象」的「寫意」的。所謂「工筆化傾向」的審美選擇權在於受眾,只有審美疲勞才能讓某種藝術形態轉向,設限或強制都可能陷入偏激。老子曰「……道法自然」,藝術也有它自然的運行規律,不是「遠見者」的擔心、呼籲所能左右的。
很難理解為什麼總有人說「寫意失落」,「中國畫要回歸寫意」,「重振寫意精神」。試看當今,各類書刊報紙所載中國畫,舖天蓋地、大同小異、似曾相識,甚至泛濫成災的絕大部分都是大、小寫意作品。雖其中創意成功的大家不乏其人,但那裡也正是粗俗拙劣、泥古不化等欺世盜名的偽「名家」和被稱作「垃圾」的主要場地。若是由此而談「失落」和「重振」,倒是很有道理。
也有,把「寫意失落」歸罪於徐悲鴻,我看沒什麼道理。1.油畫、素描、解剖學和中國畫之間不會造成筆墨、意象障礙,徐悲鴻、蔣兆和、吳冠中等都是錚錚實證。如果正楷書法對草書是根基而不是障礙,不能從徐悲鴻倡導的寫實根基靈化到寫意或意象,應該是自已悟性的問題。2.假如一直嚴格杜絕解剖、素描教育培養一批學生,到底結果如何,不難驗證清楚!
繪畫的根本並不在於寫實、工筆還是寫意及意象,而是在於其是否內涵著藝術靈性。有靈性的寫實也是在寫意,無靈性的寫意、意象也不能代表「中國畫的獨特精神」。重要的也不只是「意象」,還更在於境象、靈象、大象、雅象甚至奇象;同樣也不只在於「寫意」,而更應該是創意、新意、靈意、隨意和內涵的雅意或深意。
5、從筆墨說不清楚
不少人認為,「筆墨」是「中國畫的底線」。自從1998年張仃先生針對吳冠中先生的「筆墨等於零」寫了《守住中國畫的底線》以後,爭論就一直不斷。
無論從狹義還是從廣義來說,「筆墨」關係實際都是「筆色」關係(包括潑拓之類的特技)。它是書畫家的藝術心跡通過手的把控,產生出的顏色的點線面構合及律動狀態。這樣的「控制過程」是存在於所有繪畫之中的,由此,你不能說油畫的筆觸、用色技巧和素描、速寫等的技巧不屬於「筆墨」範疇。所謂「焦墨焦彩」本性上也不外是毛筆「素描、速寫」而已。你說你的「筆墨」有內涵,西畫的「筆墨」就沒有內涵嗎?有人所稱的不同於西方繪畫的「筆墨獨特性」,是以寫意性、意象性作思想內核的,但若如前述,中西繪畫在寫實、寫意、意象上難界瓜葛,強調其獨特性也會失去支撐。
有人強調筆墨的「書寫性」,並有所謂「書畫同源」、 「金石入畫」等等,說中國畫必須要「寫」出來。這種說法的潛台詞,甚至包含著對當今新型工筆畫的批評。雖然追求書寫性沒有錯,但卻不應作為不可冒犯的金科玉律。我們應該相信藝術家的理智選擇和歷史演進中的動態調整,無論是否有人擔心,中國畫的「書寫性」也不會失傳。有人說「書寫性」實際是指書法性,西方人寫字行筆就不算書寫性嗎?油畫、水粉、水彩畫……的筆觸效果,本質上也是一種「寫」,不是亂抹的,其畫面關係和效果,其實也是「墨」。 沒必要用「筆墨」把中西繪畫的「隔閡」絕對化乃至玄虛化,藝理之間往往是相通的,像徐悲鴻、吳冠中那樣油畫「國畫」兼擅的畫家也不鮮見。說當今工筆畫缺乏書寫性就更沒有道理,它的筆力、筆致、筆趣怎麼不可以說是「寫」呢? 有人說中國畫行筆用墨中可以透出其修養、心緒、性格和功力,難道西方畫家創作中就不會體現出這些嗎?
有人說書畫同源,「只有書法能救中國畫」。由此推論,進化論說人魚同源,吃魚對人有益,但能說只有魚才能拯救人嗎?中國畫是靠多種「營養」生存的,何況書畫又畢竟是兩種藝術,其相互獨立性是多於共同性的。說到底,運筆用墨反映的是畫家的心跡,不能用你的心跡強制他人的心跡。
我們可言筆墨的優劣,卻不可言筆墨的有無,那怕雅童、瘋子、傻子…,只要用筆和顏料在紙上畫,你就不能說他「沒有筆墨」。 張仃先生說「如果中國畫不想消亡,這條底線就必須守住」。還有人說「沒有『筆墨』的畫就不是中國畫」。但什麼情況能叫「沒有守住筆墨」或「沒有筆墨」呢,恐怕無法認定。所以,把筆墨作為「中國畫的底線」,是經不起推敲的。
有些人甚至長篇大論地「硏究」筆墨。乃至從周易、禪佛、孔孟老庒亦或用西方現代學說,繁冗地詮釋打造玄虛的理論,讓人看了頭暈,讓門徒弟子們感到莫測高深,但對具體繪畫的指導價值怕很不實際。沒有悟性,看多少這種高論也沒有用。
無論誰能把筆墨賦於多麼高深的理論色彩,它也不過是像語言文字再加上一點修辭性質的藝技層面的東西。深諳修辭學可以用以去當文學教授,但未必就會是出色的作家。你有再高的筆墨「文詞」能力,拿它因襲模仿地去「寫」陳腐模式的山水畫、「四君子」「歲寒三友」牡丹荷花……之類,也不過像漂亮詞藻組構的陳文腐章、雅殼俗柑而已。它雖然也算是「文章」,但卻是沒有靈魂內涵的東西。或說它雖然也算是「消息」,但卻沒有「信息」。
其實,筆墨中的金石味、折釵股、屋漏痕、錐畫沙……之類,即使說得再神秘,更多也還是個需要點聰慧的悟性問題。悟性不到,說多少理論也沒用。其所謂「筆」,無非是中、側、順、逆、拖、捺等方式,並以其追求輕重緩急、即離暢澀、張馳蒼麗、內剛於骨、外柔於華等效果。境界不過是追求纖而不弱、壯而不魯、方而不尖、圓而不臃、蒼而不躁、堅實不浮,力透紙背……之類。「墨」(色)的「墨分五色」則主要在乾濕濃淡、滲化有韻、有主有從、呼應有致……等等。筆墨即如樂韻,上乘者雅律悅耳,庸下者俗如噪音……,都沒那麼玄虛。
那些悟性高的人,重視筆墨,但不會把筆墨視為首要,而更注重造境和達情。離開形式風格或題材內涵的藝術創意,多麼精彩的筆墨都「一文不值」,所以吳冠中先生說「筆墨等於零」。
6、 從散點透視說不清楚有人說,中國畫是散點透視,西方繪畫是焦點透視。
所謂「散點透視」亦有稱「動點透視」。它是指繪畫表現中不拘泥於固定視域的限制,而像是不斷移動視點觀察的結果,從而把不同視點上的東西組織進一個畫面中來。「散點透視」還被借用於文學領域,以指多空間、多角度地表現刻畫事物、故事情節或物象特徵。
長久以來被認為中國畫獨特的散點透視,無論從概念內涵還是藝術形態,都可以從畢加索、勃拉克等立體主義繪畫那裡找到。立體主義繪畫,通過對空間與物象形體結構的分解與重構,組建一種多維空間的繪畫形態,以一種所謂「同時性視象」的繪畫語言,將物體多個空間、角度的不同視象,結合在同一形象之上,此與散點透視無本質不同。可見,散點透視並不能作為界定「中國畫」的獨有特徵。
7、從空白說不清楚
有人把構圖的大面積空白處理,說成中國畫的特徵,即有所謂「虛實相生,無畫處皆成妙境」、「無畫處有畫」、「以虛當實」或「計白當黒」的理論名言。中國畫確有這樣的藝術現象,但這並不是「中國畫」,獨有的特徵。
從事物的相對性而言,「空白」不應只狹指紙底,畫面形象之外的空疏之地,都可以叫作「空白」。由此理去看西方繪畫,雖然未必是空留畫布,但大面積空疏的作品並不鮮見。比如〔蘇〕施馬里諾夫為托爾斯泰的長篇小說《戰爭與和平》所作插圖中,表現俄軍對法作戰失敗後,安德烈受傷仰卧在戰場上,畫面就留有約三分之二的浩渺天空。諸多現代繪畫流派,「空白」更是五花八門,其中可以舉一個極端的例子:曾有一件作品叫《牛吃草》,實際只是一幅空白畫布。意思是,牛把草吃光了,牛也走了……。這比中國畫的「無畫處有畫」「以虛當實」更為典型。可見,空白處理並不是中國畫獨有的特徵。
8、從詩書畫印說不清楚
另一種人所共知的觀點,說詩、書、畫、印融為一體,是中國畫的獨特形式。《辭海》也說中國畫「同詩文、書法、篆刻相互影響,日益結合,形成了顯著的藝術特徵。
自唐王維援詩入畫,蘇東坡謂其「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郭熙在《林泉高致》中也說「詩是無形畫,畫是有形詩」。宋後蘇東坡、黃公望直至民國,詩書畫印融為一體,確是中國畫的雅境升華與性徵。與西方繪畫比較,它也確實是中國畫獨特的形式。然而,對照「中國畫」的現實,這樣定義並不具備普適性。
畢競繪畫自身才是本體,你不能說非得四藝俱全才配叫「中國畫」,否則,當今許多優秀的「窮款」繪畫乃至歷史上一些繪畫作品都會被排除在外。有人說「沒有詩文款識就不算真正的中國畫」,未免有些絕對。並且,如果從王維援詩入畫就有人說他違背了中國畫的品性,又怎麼會有今天詩書畫印的「獨特形式」呢?
有人說中國畫的特點是「文人性」,甚至說「不是文人就畫不好真正意義上的中國畫」。許多批評「不算中國畫」的文章,大多都可以翻譯為「不是文人畫,就不是中國畫」。但「文人性」只是中國畫的境態之一,怕很難概而唯以作範。從創作現實看,別說把詩文作到優秀,就是要求畫家們都作到入流的水平也是不易的。即使在專業詩賦作家圈裡,高低俗雅也未必整齊,甚至有的也末必都能在「高境界」上。要求所有作品所題詩文都達到拿得出手的水平,並不是輕而易舉的,這些人就別畫中國畫了嗎?用詩、書、畫、印融為一體定義中國畫,很難切實普遍地踐行。
9、從六法說不清楚
「只要具備『六法』的要求」,就可以算是中國畫。這說法顯然不正確。
南齊謝赫《古畫品錄》的六法是:氣韻生動,骨法用筆,應物相形,隨類賦色,經營位置,傳移摹寫。據說錢鍾書曾標點為:一、氣韻,生動是也;二、骨法,用筆是也;三、應物,象形是也;四、隨類,賦彩是也;五、經營,位置是也;六、傳移,模寫是也」。(《管錐編》第四卷)
簡單來說,氣韻生動,就是繪畫要追求生機靈動的意境或韻致;骨法用筆,是行筆運筆(及各種繪畫工具)要有內在的骨力,從而成為視覺美感的支撐之一;應物象形,是指描繪的客觀物象,要與其達到某種相應的肖似或意象性的形似;隨類賦彩,是指所著色彩要與所畫對象或物類相合,或整體上進行色彩色調的歸納處理;經營位置,是指畫作物象的位置安排和配置,實際是指構圖處理;傳移模寫,是指從模仿臨摹作品中傳授學習繪畫技法。
上述可見,為歷代推崇的「六法」,基本主要是提出了一些繪畫技法的類項,並沒有太多可操作性的具體技法內容。它本身好像一把沒有明哳刻度的尺子,又拿什麼去度量、判斷繪畫的屬性呢?這六個方面的要求,西方繪畫顯然也無一不備,所以不可能對「中國畫」形成界定。
10、 從文化的民族性說不清楚
藝術作品的靈魂是文化內涵,中國畫作為中國的民族藝術,當然要以其思想文化內涵的民族性為靈主。有人說「中國畫要姓中」,當然首先在思想文化內涵上應該是中國的。
不少人常把易經、佛禪、孔孟老莊等,作為中國畫的思想文化內涵並引為驕傲,甚至把「禪宗的影響」「佛禪精神」或「禪畫」作為中國畫的靈高境界,而佛禪文化卻是外源於印度的。
《辭海》上還說,中國畫「在魏、晉、南北朝、唐和明、清,還先後受到佛教藝術和基督教藝術的影響」。「 基督教藝術的影響」顯然是純正的西方思想文化的影響,有了它的浸融,還如何去談中國畫民族思想文化屬性的「純正」呢?如果我們再無法排除希臘文化、歐美文化及黑格爾、尼釆、弗洛伊德、馬克思……等西方哲學心理學的影響, 從民族文化思想觀念屬性的純正來定義「中國畫」,就更不可能了,為什麼還說借鑒西方文化藝術就會影響中國畫的「正宗」呢?
11、 從字面上說不清楚
無論從「名可名,非常名」還是從「名副其實」來說,「中國畫」這個叫法,都與語言邏輯並不相符,其字面和內涵並不統一,它是指「中國人畫的」還是指「在中國畫的」呢?
而「油畫」、「水粉畫」、「水彩畫」等都是以工具材料或藝術形態命名的,其中含納著許多不同的流派和樣式,在任何國家都叫這個名字,在地球任何地方都是統一的。唯獨「中國畫」不好解釋~凡在中國領土上畫的或凡中國人畫的,就叫中國畫嗎?可見其所指很難確定。「國畫」並不是由中國畫簡稱而來,因為它比「中國畫」的稱謂出現要早(如同語文課本曾叫「國語」),如果說「中國畫」是由「國畫」衍變而來,或許有點研究思考的價值。
「中國畫」這個名稱概念的不科學性,導致或助長了某些國人狹隘的「民粹」情結。如果油畫叫「荷蘭畫」、「法國畫」、「英國畫」、「美國畫」,其在中國成為獨立的畫種,某些人心理上也許不太舒服,「文革」中誰還敢拿它去畫《毛主席去安源》呢?許多「革命歷史題材」的油畫還有人敢畫嗎?
12、 從程式性說不清楚
什麼是「程式」?程式就是比較概括、簡練、穩定的範式,有人說西方叫「圖式」。程式或圖式,都是學習繪畫的第一步所要了解的東西,從而有益於面對客觀對象時的觀察和表現。
之前所稱中國畫的「程式」,實際是指《芥子園畫傳》、《十竹齋畫譜》等所載的:「十八皴」、「十八描」、「介字點」「個字點」「鼠足點」、「國字臉」「甲字臉」「申」字臉……,以及畫梅,干枝幹杈加上五星點兒;畫蘭,三筆破鳳眼兒;畫竹,倒寫一字畫竹竿兒,「個」「介」「驚鴻」畫竹葉兒……之類。
由此可見,程式就是一種技法規律的邏輯化總結,也就是一種模式、一種套路。它一旦形成,既可能意味著成熟,意味著境界或爐火純青,同時也可能意味著形成桎梏的開始。某些畫家創新成功、成熟,其實也是形成了自己的程式,亦或稱為風格,也有稱為某畫家的語素符號。西方現代派的印象主義、野獸主義、構成主義、立體主義、達達主義、未來主義、超現實主義、超級現實主義、波普主義、歐普主義……等,其實也是一種模式或程式。當然,它更是一種道理的、理念的程式,與中國畫作為形體骨架的「程式」有所不同,但它們在作為一種模式、一種套路的時候,又難以分別。
繪畫創作不怕形成程式,就怕固守程式或無力打破程式。打不破固有程式,就是藝術生命力的停止。畢加索說「既不要重複他人,也不要重複自己」,應該就是這個意思。當今那些有真正成就的畫家,早就遠遠突破了舊有的程式。
無論傳統程式還是現當代的「程式」,繪畫創作中無不可用,但必須是將其疊加於某種創意之中。當今某些「四王」式的「名家」、「大家」,毫無創意地用陳舊程式畫的梅、蘭、竹、菊「四君子」或松、竹、梅「歲寒三友」及牡丹、荷花……乃至頹山陋水之類,「雅」得掉土,很像是徐悲鴻說「四王」的那種喪失了藝術生命體征的殭屍。這種如同複製青銅器一樣「正宗」的中國畫,無異於抄襲、模和造假的贗品,花重金收藏這種東西,難免在擊鼓傳花中成為「冤大頭」。
有人或許用京劇的程式化為中國畫的程式化辯解,故此有必要說到:京劇的程式化沿襲,其原因是這種聲信號藝術永遠留不下原作,只能留下「印刷品」,以至一板一眼、一招一式,行當聲質等都允許複製前人。但無論如何這也不是什麼絕對的優點,以致其勢見衰微。而光信號的繪畫藝術,其物化載體已經留有大量原作,用不著誰去虔誠地「保守」。沿襲舊程式「複製」前人的「四君子」之類和陳山舊水,就有點「多此一舉」了。上述說明,如果承認中國畫是以「程式化」為特徵,並用它來定義中國畫,無異於自我貶低,自認窮途。
算不算「中國畫」的爭論,潛在落腳點還是「不入流、不正宗」該不該被承認,有沒有收藏價值。其實,那種泥襲模仿的、「過時天氣預報」式的「正宗中國畫」,才真是沒有收藏價值的。如果書畫作品也可稱作商品,那就應該是,怎麼畫在我,買不買在你。就像開飯館兒,我做菜就這味兒,你愛吃不吃,沒必要讓一根什麼「繩子」綑住自己的手腳。 畫畫兒只是畫家一種藝術表達行為,只要不違背社會道德,完全可以不擇手段。如果某種「名份」影響了你的表達,是表達重要呢,還是名份重要呢?有什麼必要非讓人家承認你畫的叫「中國畫」呢?傳言黃永玉不希望說他的畫是「中國畫」。吳冠中說「藝術是瘋狂的事業」,這話的意思有多少人能理解!如果不去在乎別人買不買、賣多少錢,老去爭論是否「純種」「正宗」有多大必要嗎?不去管這些,應該更有利於真正去「搞藝術」,而不是去追逐孔方兄。 從藝術本體而論,畫家畫畫兒只是自身表達慾望的釋放,繪畫作品本只是藝術而不是商品,是商品社會賦加了它的商品屬性,從而異化了它的人文精神,此也正是當今畫壇諸多空前亂象的主要根源。據人說有「名家」表示,本來也曽追求創新,但怕人家不認,所以還是「回歸」了傳統……,轉而又痛斥他人離經叛道!為迎合市場,豁不出去被「人家不認」,就有違藝術家的本真和骨氣,再談什麼「清靜淡泊」之類,恐怕只能是虛偽。如果齊白石顧慮「人家不認」,怕就不會有齊白石了。
這樣說並不是罔顧中國畫的存亡。只有死守古人前人的模式而不創新,才會導致中國畫的消亡。試想,如果所有人一直都去泥襲石濤、八大、徐渭、鄭燮……等「正宗」,以此名雅實俗,中國畫怕早就形存靈逝了。藝術應該是個變化莫測的東西,如果像做「標準化」的產品,都是「已知數」,沒有「懸念」,就不需要藝術才能了。只有蛻變更新,藝術的生命力才能延續,怕它消亡而去桎守,反而會加速它的消亡。筆者確信,在宣紙類和水質顏料這兩個條件下,即使畫家們都不去顧慮畫的是不是中國畫,中國畫也不可能因此消亡。
畫畫兒只有兩個最高準則:一是運用形式美法則追求更為獨特的審美效應,二是用這種美作為「語言文字」,去表達某種人文內涵。如果權置後者不議,繪畫繞不開的「純正」就只有形式美法則了。
繪畫藝術最重要的,並不是必須畫成「正宗」的「中囯畫」「油畫」「水彩畫」……,而是要遵從:點線面、對比與諧和、對稱與均衡、主次與比例、剛柔與方圓、節奏與韻律、空白與充實、多樣與統一等形式美法則。所謂「隨心所欲不逾矩」,這個「矩」,就是形式美法則~它是全世界共通的藝術「底線」。所謂眼力,除學養之外,主要「工具」就是對形式美法則的慧悟。如果你畫得確是符合這些法則而又「不倫不類」~當然還要有深刻的文化內涵,那不是「開宗立派」又是什麼呢?如果齊白石「又倫又類」,還會出現這樣的大師嗎?
推薦閱讀:
※八大山人花鳥蟲草山水冊
※醉美山水|石台牯牛降遊記
※「大匠之門」筆墨傳正道 藝術涵人文——田源
※中國水墨畫泰斗吳立民:我行我素、我行我法
※(中國畫資料集)之【 畫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