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陳傑思:中華十大義理

一仁

孔子提出「仁者愛人」的命題,韓愈將「仁」定義為「博愛」,仁即是愛護他人、關心他人、幫助他人。仁愛是中華民族精神與中華傳統道德的核心觀念。仁愛是以人的良知、善良本性為根基的愛,不同於功利原因的愛或基於本能的愛。仁愛以人的良知為基點,依據遠近關係向外層層擴展而形成自尊自愛、愛親人、愛人民、愛天地萬物四個層次。孔子明確指出仁愛的行為準則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孟子講「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將仁愛的對象從親人推向人民,推向天地萬物。仁愛最高的境界,就是程顥所講的「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的境界。「仁」是「禮」的內在精神,「仁」是「信」的必要前提,「仁」必須與「智」相統一。倡導「仁」的精神,可以養成中華民族相互關愛、重良知、重道德的民族品格。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論語·顏淵》)譯:樊遲問什麼是「仁」,孔子回答說:「愛人。」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論語·顏淵》)譯:仲弓問什麼是「仁」。孔子說:「出門做事如同見到貴賓一樣,使喚人民如同主持重大祭祀一樣。自己不願意要的東西,就不能強加於別人頭上。做公務,不能使別人怨恨,在家中,也不要使人怨恨。」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論語·陽貨》)譯:子張向孔子詢問仁道。孔子道:「能夠在天下施行五種德行,便是仁了。」子張又進一步問孔子內容是什麼,孔子道:「莊重,寬厚,誠實,勤奮,慈惠。莊重就不會導致侮辱,寬厚就會得到大家的擁護,誠實就會得到別人的信任,勤奮就會有成就,慈惠就能夠使喚人。」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論語·雍也》)譯:孔子說:「作為仁者,自己要立身同時又要使他人立身,自己要通達同時又要使他人通達。能從當下的生活中推己及人,這就可以稱為踐行仁的方法。」(施:給予。濟:救濟。譬:比喻。也已:相當於「了」。)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wu)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論語·里仁》)譯:孔子說:「富和貴是人們所需要的,不通過正當的途徑,即便有了富貴,也不能安處;貧和賤是人們所嫌棄的,不通過正當途徑,即便處於貧賤之中,也不自我嫌棄。君子離開了仁,怎麼成就名聲呢?君子任何時候都不違背仁德,匆忙急迫中必定如此,顛沛流離時也必定如此。

子曰:「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論語·雍也》)

譯:孔子說:「仁就是先付出艱難的勞動,然後才獲取,這就可以稱為仁了。」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論語·衛靈公》)

譯:孔子說:「依靠聰明才智得到它,不能用仁德去守著它;雖然得到了,也必定會失去它。」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論語·學而》)

譯:孔子說:「花言巧語,偽善獻媚,這樣的人缺乏仁德。」子曰:「知者樂(yao)水,仁者樂(yao)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le),仁者壽。」(《論語·雍也》)

譯:孔子說:「智者喜好水,仁者喜好山;智者活躍,仁者寧靜;智者快樂,仁者長壽。」

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論語·述而》)

譯:孔子說:「仁遠離我嗎?我想做到仁,仁就來到了。」

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論語·述而》)

譯:孔子說:「志向在道,根據在德,依靠在仁,游習於禮、樂、射、御、書、數六藝之中。」

孟子曰:「惻隱之心,仁之端也。」《孟子·公孫丑上》)

譯:孟子說:「同情之心,也就是仁的開端。」

孟子曰:「仁者無敵。」《孟子·梁惠王上》)

譯:孟子說:「仁義之人不可戰勝。」

孟子曰:「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告子上》)

譯:孟子說:「同情之心,人人都有;羞恥之心,人人都有;恭敬之心,人人都有;是非之心,人人都有。同情之心,是仁;羞恥之心,是義;恭敬之心,是禮;是非之心,是智。仁、義、禮、智,並不是由外界賦予我的,而是我本來就具有的,只不過未曾思索罷了。」

《中庸》第二十七章: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譯:所以君子尊崇德性,注重學問,達到廣大的境地,詳盡細微之處,達到高明的極點,推行中庸之道。

二義義即是在行為中表現出來的正義精神。正義的基本理念是:扶助生命是善,傷害生命是惡。任何個人都要考慮這個問題:在自己行為影響所及的範圍內,所產生的善應當遠遠大於惡。正義維護的是整體利益,因而正義的最大障礙是貪圖不正當的私利,所以要「見利思義」,「先義後利」,必須在維護正義的前提下去獲取個人的合法利益。在現代社會,欲達到正義之目的,就必須具有平等精神、自由精神、民主精神、法治精神、人權意識、公民意識,因此,這六個方面可納入「義」的範疇之中。專製作風、官僚特權思想都是對正義精神的損害。實踐中出現的問題是:假「正義」之名以行其私,在小集體圈子裡講「義氣」,以抽象的「義」去壓制人們對合法利益的追求,等等。倡導「義」的精神,可以養成中華民族見義勇為、重視整體利益的民族品格。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論語·里仁》)

譯:孔子說:「君子明白的是義,小人明白的是利。」

子曰:「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論語·憲問》)譯:孔子說:「看見利益便能想到正義,遇到危險而願付出生命,長久處於窮困中都不忘記平日的諾言,也可以說是完美的人了。」

子曰:「放於利而行,多怨。」(《論語·里仁》)譯:孔子說:「完全依據利益多少來行事,就會多招怨恨。」(放:通「仿」,依據。)

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論語·里仁》)譯:孔子說:「君子對於天下的事情,沒有說什麼事是可以做的,也沒有說什麼事是不可以做的,唯有依從義來行事。」(適:可。莫:不可。比:緊靠,為鄰。)

子曰:「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論語·衛靈公》)譯:孔子說:「整天與眾人聚在一處,說的話從不提及仁義,還賣弄小聰明,這種人真是難以造就啊!」

子曰:「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論語·衛靈公》)

譯:孔子說:「君子以義為根本,以禮儀來施行,以謙遜的語言來表達,以誠信的態度來成就,這就是君子啊!」(孫:同「遜」,謙讓。)

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論語·季氏》)

譯:孔子說:「不擔心貧窮而是擔心財富不均,不擔心人少而是擔心不安定。因為財富平均,便不會覺得貧窮;和睦,便不會覺得人少;安定,便不會傾覆。如果這樣做了,遠地的人還不來歸順,就培育文化、修養道德來招徠他們。他們既然來了,就使他們安定下來。」(註:「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應為「不患貧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

《禮記·禮運》:仁者,義之本也,順之體也,得之者尊。

譯:仁愛是正義的根本,也是和順的基礎,心中有真愛的人就會得到他人的尊敬。(體:基礎。)孟子曰:「仁,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曠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離婁上》)譯:孟子說:「仁是人的安身之所,義是人的正確道路。讓安身之所空著而不去居住,放棄正確的道路而不去走,可悲!」

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孟子·梁惠王上》)

譯:孟子去見梁惠王。梁惠王說:「老人家!你不遠千里而來,將給我國帶來什麼利益?」孟子回答說:「君王!何必談利!要講求仁義就行了。君王說:『怎麼樣對我國有利?』大夫說:『怎麼樣對我家有利?』士人和百姓說:『怎麼樣對我自己有利?』上上下下都在爭取利益,國家就危險了。」

孟子曰:「為人臣者懷利以事其君,為人子者懷利以事其父,為人弟者懷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終去仁義,懷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孟子·告子下》)

譯:孟子說:「作為臣子,懷著功利之心對待他的君王;作為兒子,懷著功利之心對待他的父親;作為弟弟,懷著功利之心對待他的兄長。這是君與臣、父與子、兄與弟拋棄仁義,懷著功利之心相互對待,這種情況下還不滅亡,是沒有的事。」

孟子曰:「 非其義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與人,一介不以取諸人。」(《孟子·萬章上》)

譯:孟子說:「如果不符合正義,如果不符合正道,即使一根小草也不隨便交給人,不隨便從別人那裡取得。」(介:同「芥」,小草。)

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孟子·告子上》)

譯:孟子說:「魚是我所需要的,熊掌也是我所需要的,如果兩者不能同時得到,便捨棄魚而要熊掌。生命本是我所需要的,正義也是我所需要的,如果兩者不能同時得到,便捨棄生命而求取正義。生命本是我所需要的,但如果我所需要的還有超過生命的東西,所以不苟且偷生;死亡本是我所厭惡的,但我所厭惡的還有超過死亡的東西,所以有的禍患就不躲避。(辟:同「避」。)

三禮「禮」是道德行為規範與文明行為規範的總和。孔子講「不學禮,無以立」,要求「約之以禮」,「齊之以禮」;荀子也講「禮者,所以正身也」,「禮以成文」。不能將傳統禮教全盤否定,可以將傳統禮教區分為中華人文禮教與封建禮教,中華人文禮教是中華民族的道德行為規範與文明行為規範,體現出仁愛、和諧、秩序、優美等原則,是需要繼承和發揚的;而封建禮教則是存在於封建時代,體現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特權、尊卑、奴性等封建特色的行為規範,是必須批判和否定的。對「禮」的倡導,可以養成中華民族謙遜好禮的民族品格,獲得了「禮儀之邦」的美譽。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論語·八佾》)譯:孔子說:「一個人如果沒有仁德,怎麼談得上禮?一個人如果沒有仁德,怎麼談得上樂?」

子曰:「不學禮,無以立。」(《論語·季氏》)

譯:孔子說:「不學禮,就不能在社會上立足。」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論語·顏淵》)譯:顏淵問什麼是「仁」。孔子說:「克制自己,遵循禮儀規範,這就是仁。一旦做到了克己復禮,天下人就趨向於仁道了。踐行仁道,是由自己去做,難道是由別人去做嗎?」顏淵說:「請問踐行仁道的綱目是哪些?」孔子說:「不合於禮的事不去看,不合於禮的事不去聽,不合於禮的事不去說,不合於禮的事不去做。」(一日:一旦。)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為政》)譯:孔子說:「用政令來教導人民,用刑法來整治人民,人民暫且免於犯罪,但缺乏廉恥感;用道德來教導人民,用禮儀來規範人民,民眾有廉恥感而且心悅誠服。」(道:通「導」,引導,教導。齊:規範,整治。格:親近,服從。)

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論語·八佾》)

譯:林放詢問禮的根本是什麼。孔子說:「問得很重要!禮,與其奢侈,不如儉約;喪葬,與其鋪張浪費,不如真正地哀傷。」(易:失常,過於浪費。戚:音欺,憂傷。)

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論語·泰伯》)譯:孔子說:「《詩經》激起好善惡(wù)惡之心,遵循禮才能立身處世,音樂可以成就人的道德情操。」(詩:指《詩經》。)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論語·泰伯》)譯:孔子說:「恭敬而不知禮,就會疲勞;謹慎而不知禮,就會畏懼;勇敢而不知禮,就會混亂;正直而不知禮,就會刻薄。(葸:畏懼的樣子。絞:刻薄。)

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論語·季氏》)譯:孔子說:「君子在九種情況下考慮:看的時候要看清楚;聽的時候要聽全面;臉色要溫和;舉止要恭敬;說話要忠實;做事要嚴肅認真;有不懂的地方想到向別人請教;憤怒的時候想到可能產生的惡果;看到獲得利益的時候想到道義。」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論語·學而》)譯:有子說:「禮在應用中,和諧最為可貴。以前聖明君王的治民之道,可貴之處就在於此;不論小事大事都依此而行。有的時候行不通,只知道一味地為和諧而和諧,不用禮來調節約束,也是不可行的。」

孟子曰:「 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孟子·滕文公上》)譯:孟子說:「(一個人只知)吃得飽,穿得暖,住得安逸,卻不接受教化,就接近於禽獸。」

四智「智」包括重視教育的精神、重視文化的精神、理性精神、科學精神、求實精神、批判精神、反思精神、與時俱進的精神等。孔子作為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非常重視「智」,他說「知(智)者不惑」,提倡「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大學》中講「格物致知」。在封建時代專制主義的壓迫之下,「智」受到了極大損害,出現了迷信與盲從的劣性。新文化運動時期倡導「科學精神」,改革開放時代倡導「實事求是」、「解放思想」,就是要回到「智」的正道上來。要堅持「仁智統一」,否則「智」便會流於狡詐。倡導「智」的精神,可以養成中華民族重視文化、崇尚科學、尊師重道、求真務實的民族品格。

子曰:「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論語·憲問》)譯:孔子說:「仁愛的人不會憂愁,有智慧的人不會困惑,勇敢的人不會恐懼。」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論語·學而》)譯:孔子說:「君子飲食不求飽足,居住不求安逸,做事敏捷而說話謹慎,就教於有道之人來匡正自己,這樣就可以說是好學了。」(就:接近。正:匡正,糾正。)

子曰:「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盪。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而不好學,其蔽也狂。」(《論語·陽貨》)譯:孔子說:「喜好仁德而不喜歡學習,它的弊病是愚昧。喜好聰明而不喜歡學習,它的弊病是放蕩。喜好誠實而不喜歡學習,它的弊病是賊害(自己)。喜好正直而不喜歡學習,它的弊病是刻薄。喜好勇敢而不喜歡學習,它的弊病是混亂。喜好剛強而不喜歡學習,它的弊病是狂妄。」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譯:孔子說:「幾個人走在一起,必定有我的老師在其中。選擇其中的優點來學習,對於缺點就要改正。」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譯:孔子說:「聰明好學,不把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看作恥辱。」

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論語·子罕》)譯:孔子杜絕四種毛病:不憑空臆測,不絕對肯定,不固執己見,不自以為是。(意:通臆。必:必定。固:固執。我:自以為是。)

《中庸》第二十章: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譯:智慧、仁愛和勇敢是天下通行不變的道德。(知:同「智」。)

《中庸》: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譯:要廣泛地學習,詳盡地探討,慎重地思考,明確地辨別,切實地實踐。

孟子曰:「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孫丑上》)譯:孟子說:「明辨是非之心,這是智慧的萌芽。」

孟子曰:「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智之實,知斯二者弗去是也。(《孟子·離婁上》)譯:孟子說:「仁愛的實質在於敬愛父母雙親;道義的實質源於尊敬兄長。;智慧的本質就在於明白前二者並堅持去做。」

王陽明說:「凡攻我之失者,皆我師也。」([明]王守仁《教條示龍場諸生》)譯:王陽明說:「凡是批評我的過失的人,都是我的老師。」

五信「信」即真實、真誠、誠信。孔子講「民無信不立」,孟子講「朋友有信」,《中庸》講「唯天下至誠為能化」。在當代社會,誠信是確保市場經濟正常運行的基本精神。誠信建立在仁義的基礎上,《中庸》講:「誠者,擇善而固執者」,以仁立誠,以義立信。當誠信原則同仁義相衝突時,就要「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誠信是仁義的必要條件,如果沒有誠信,仁義就變成假仁假義。倡導「信」的精神,可以養成中華民族待人真誠、做事認真、誠實守信的民族品格。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論語·為政》)譯:孔子說:「人如果沒有誠信,就不知道他應該怎麼辦了。」

子曰:「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譯:孔子說:「如果喪失了人民的信任,國家就沒有立足之地了。」

子曰:「言必信,行必果。」(《論語·子路》)譯:孔子說:「言語一定要真實,行為一定要堅決。」

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論語·憲問》)譯:孔子說:「君子以所說的超過所做的為可恥。」

子夏曰:「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學而》)譯:子夏說:「和朋友交往,說話要守信用。」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學而》)譯:曾子說:「我每天總是再三反省自己:給人家辦事盡心儘力了嗎?與朋友交往不講信用嗎?老師傳授的學業是不是複習了?」(日:每日。省:反省。)

孟子曰:「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孟子·離婁上》)譯:孟子說:「到達極高的誠實的境界,而不能感動人,這是不可能的;如果不真誠,就想感動他人,也是不可能的。」

荀子曰:「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國寶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國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國用也。口言善,身行惡,國妖也。治國者敬其寶,愛其器,任其用,除其妖。」(《荀子·大略》)譯:荀子說:嘴上能夠說的,就能身體力行,這是「國寶」。嘴巴不善言辭,卻能身體力行,這是「國器」。嘴巴善於言辭,卻不能身體力行,這是「國用」。嘴巴上說好的,行為上卻是惡的,這是「國妖」。治國者應當敬重「國寶」,愛護「國器」,任用「國用」,除去「國妖」。

六 忠在中國古代,「忠」具有盡心儘力、忠貞不貳、堅守正道等含義。在現代社會,「忠」就是指忠誠精神、奉獻精神、愛國精神、敬業精神。忠的對象是國家、民族,是正義事業,而不是有權勢的個人。愛國精神是指熱愛祖國的人民、土地、文化,並為之奉獻的精神,是當代中國需要大力倡導的精神。在歷史上,有荀子的「苟利社稷,不求富貴」,宋代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岳飛的「精忠報國」,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林則徐的「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忠」的精神在實踐中出現的問題是違背道義的愚忠,對有權勢的個人的絕對服從,個人崇拜等等,這些現象必須根據仁、義、智、毅的原則進行糾正。倡導「忠」的精神,可以養成中華民族忠於祖國、敬業奉獻的民族品格。

子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論語·八佾》)

譯:孔子說:「君主要按一定的禮儀來差使臣子,臣子要按忠誠的原則來為君主做事。」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論語·為政》)譯:孔子說:「君子團結一致卻不互相勾結,小人結黨營私卻不能團結。」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論語·顏淵》)

譯:孔子說:「君子成全別人做好事,不幫助別人做壞事。小人則恰恰相反。」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論語·顏淵》)

譯:季康子向孔子詢問政事。孔子回答說:「政,就是端正的意思。您帶頭端正起來,誰敢不端正?」

《忠經·天地神明章》:忠者,中也,至公無私。天無私,四時行;地無私,萬物生;人無私,大亨貞。忠也者,一其心之謂矣。為國之本,何莫由忠。

譯:忠,就是堅持中道,極為公正,無所偏私。上天無偏私,四季交替運行;大地無偏私,萬物蓬勃生長;人無偏私,就會事業通達,名聲顯著。忠,就是專心一意。國家的根本,就在於忠。(亨:通達)

荀子曰:「故非我而當者,吾師也;是我而當者,吾友也;諂諛我者,吾賊也。」(《荀子·修身》)

譯:荀子說:「指責我而且指責得對的人,是我的老師;讚揚我而且讚揚得當的人,是我的朋友;奉承我的人,是我的敵人。」(非我:指責我。是我:讚揚我。)

范仲淹說:「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宋]范仲淹《岳陽樓記》)譯:范仲淹說:「在天下人憂慮之前去為大家憂慮,在天下人享受安樂之後才去享受安樂。」

顧炎武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清]顧炎武《顧亭林詩文集》)

譯:顧炎武說:「天下的興盛或衰亡,普通人都有責任。」(匹夫:普通人。)

顧炎武說:「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清]顧炎武《日知錄》)譯:顧炎武說:「風聲、雨聲、讀書聲,每一種聲音要用耳傾聽;家事,國事,天下事,每一件事情都要用心關注。」

林則徐說:「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清]林則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譯:林則徐說:「如果有利於國家,就要奉獻生命,豈能避免災難而趨向安樂?」

七孝孝是最具中國特色的精神。中華孝道的內涵是:贍養父母長輩;敬愛父母長輩;繼承父母之志;祭祀祖先,承襲祖先之德;事親以禮;不自取其辱,不輕生毀己,以免危及父母;從義不從父,從道不從親。在實踐中出現的問題是對長輩的無條件服從,對晚輩的權利與人格的不尊重,尊卑觀念嚴重,男尊女卑現象突出,必須根據仁、義、智、毅的原則進行糾正。倡導「孝」的精神,可以養成中華民族踐行孝道的民族品格。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論語·學而》)譯:孔子說:「年紀幼小的人,在家孝敬父母,外出敬愛兄長;做事謹慎,誠實可信,博愛大眾,親近有仁德的人。做到了這些之後還有剩餘的時間和精力,就再去學習文獻知識。」(以:用來。)

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論語·為政》)譯:孔子說:「現在人們把能贍養父母就當作是「孝」。然而,人們也能養狗、養馬。如果贍養父母沒有尊敬之心,那麼,這與養狗、養馬有什麼不同呢?」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里仁》)譯:孔子說:「父母的年紀不可不知。一方面感到喜悅,一方面感到擔心。」(年:年齡)

子曰:「愛親者,不敢惡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愛敬盡於事親,而德教加於百姓,刑於四海,蓋天子之孝也。」(《孝經·天子章》)

譯:孔子說:「愛自己親人的人,就不會厭惡別人;尊敬自己親人的人,也不會怠慢別人。以親愛恭敬之心儘力地侍奉雙親,而將德行教化施之於百姓,使天下百姓遵從效法,這就是天子的孝道呀!」

子路曰:「傷哉,貧也!生無以為養,死無以為禮也。」孔子曰:「啜菽飲水,盡其歡,斯之謂孝。斂手足形,還葬而無槨,稱其財,斯之謂禮。」(《禮記·檀弓下》)

譯:子路說:「傷心啊,貧困!活著的時候不能好好贍養,死的時候不能按禮制來安葬。」孔子說:「吃豆類喝清水,盡情歡樂,這就是孝。以衣棺斂其身體,迅速下葬,不必有棺外的套棺,與家中的財產相稱,這就是禮。」(啜:吃。菽:豆類。槨:棺材外面套的大棺。還:迅速。稱:相稱。斯:這。)

有子曰:「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論語·學而》)

譯:有子說:「君子致力於培植根本,根本培植起來了,為人之道才會產生。孝敬父母,敬愛兄長,這就是仁道的根本吧!」(弟:同「悌」音替,意即弟弟善事兄長。)

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親,其次不辱,其下能養。」(《大戴禮記·曾子大孝》)

譯:曾子說:「孝道有三種:最高的孝行是發自內心地尊敬父母,其次是不讓父母受到羞辱,最下等的就是僅僅贍養父母。」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論語·學而》)譯:曾子說:「謹慎地辦理父母的喪事,虔誠地祭祀祖先,民眾的道德就歸於淳厚了。」

盂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盂子·梁惠王上》)譯:孟子說:「孝敬我的老人,推及到孝敬他人的老人;慈愛我的晚輩,推及到慈愛他人的晚輩。」盂子曰:「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弈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很,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離婁下》)譯:孟子說:「世人認為不孝的表現有五種:四肢懶惰,不好好贍養父母,這是第一種;喜歡下棋喝酒,不好好贍養父母,這是第二種;貪圖錢財,偏愛妻室兒女,不好好贍養父母,這是第三種;放縱耳目的慾望,父母因此受恥辱,這是第四種;逞勇敢好鬥毆,使父母遭受危害,這是第五種。」(很:同「狠」。戮:羞辱,恥辱。)

《孝經·開宗明義章》: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譯:自己的肢體、頭髮和肌膚都是從父母那裡得來的,不敢毀壞,這是孝行的開端;為人處世能行正道,使自己揚名後世,從而使父母榮耀,這是孝的高級境界。《孝經·開宗明義章》: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譯:孝,是道德的根本,教化由此產生。

《孝經·三才章》: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

譯:孝道是天經地義的,是人最重要的品行。

《孝經·聖治章》: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

譯:天地之間,人是最寶貴的。人的德行,最大的就是孝。

《孝經·聖治章》: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

譯:不愛自己的親人而去愛別人,叫「悖德」;不尊敬自己的親人而去尊敬別人的,叫「悖禮」。

《禮記·祭義》:不辱其身,不羞其親,可謂孝矣。

譯:不辱沒自身,不讓親人為自己感到羞恥,可以叫做孝了。

八廉廉一是指個人生活中的樸素精神與節儉精神,二是指公眾生活中的廉潔精神。《尚書·大禹謨》講:「克勤於邦,克儉於家。」物質慾望的膨脹是當代社會的頑症,貪污腐敗是政治生活的大敵,因此,必須大力倡導「廉」的精神。慾望不必完全斷除,但需要合理節制。縱慾主義、享樂主義、高消費行為均不符合中國國情。倡導「廉」的精神,可以養成中華民族節儉、樸素、廉潔奉公的民族品格。

子曰:「行己有恥。」(《論語·子路》)

譯:孔子說:「譯:用羞恥之心來約束自己的行為。」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

譯:孔子說:「在上位的人本身正派,不發布命令,人民會遵照去做;他本身不正派,雖然發布命令,老百姓也不會聽從。」

子曰:「奢則不孫,儉則固。與其不孫也,寧固。」(《論語·述而》)

譯:孔子說:「奢侈會不謙讓,節儉就顯得寒傖。與其不謙讓,寧可寒傖點。(孫:通「遜」。固:簡陋,寒傖。)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譯:孔子說:「見到賢者就要向他看齊,見到不賢的人就要內心自我省察。」(自省:自我反省。省音醒。)

孔子曰:「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樂驕樂,樂佚游,樂宴樂,損矣。」(《論語·季氏》)譯:孔子說:「有益的快樂有三種,有害的快樂也有三種。以得到禮樂的調節為快樂,以稱道他人的長處為快樂,以多結交賢明的朋友為快樂,是有益的;以驕奢淫樂為快樂,以遊玩無度為快樂,以吃吃喝喝為快樂,則是有害的。」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論語·季氏》)譯:孔子說:「君子有三種敬畏:敬畏天命,敬畏有道德的人,敬畏聖人的話。小人不知天命,故不知敬畏,輕慢有道德的人,褻瀆聖人的話。」(狎:音峽,親近而態度不莊重。)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論語·季氏》)譯:孔子說:「君子要有三種警戒:年輕時,血氣尚未穩定,要警戒女色;到了壯年,血氣方剛,要警戒好鬥;到了老年,血氣衰微,要警戒貪得無厭。」

《尚書·旅獒》:玩人喪德,玩物喪志。譯:戲弄人就會喪失良好的德行,玩賞物品就會喪失志向。

《尚書·大禹謨》: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

譯:驕傲自滿會招致損害,謙虛會獲得益處,這就是天道。(時:這。)

孟子曰:「羞惡之心,義之端也。」(《孟子·公孫丑上》)

譯:孟子說:「羞恥之心是道義的起點。」

諸葛亮說:「夫君子之行,靜以養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三國·蜀]諸葛亮《誡子書》)譯:諸葛亮說:「君子的品德,以虛靜的方式養生,以節儉的方式培養品德,只有在淡泊之中才能夠明確志向,只有在寧靜之中才能達到高遠的境界。」

《貞觀政要》:樂不可極,極樂成哀;欲不可縱,縱慾成災。([唐]吳兢《貞觀政要·刑法》)譯:快樂不可過度,過度快樂就會產生悲哀;慾望不可放縱,放縱慾望就會有災難。

《貞觀政要》:克儉節用,實弘道之源;崇侈恣情,乃敗德之本。([唐]吳兢《貞觀政要·規諫太子》)

譯:力行儉樸,節省費用,是弘揚大道的基礎;崇尚奢侈,放縱情慾,就是敗壞德行的根本。(克:能。)

王陽明說:「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區區剪除鼠竊,何足為異?若諸賢掃蕩心腹之寇,以收廓清平定之功,此誠大丈夫不世之偉績。」([明]王守仁《王文成公全書》卷四《與楊仕德薛尚謙》)譯:王陽明說:「破除山中賊寇是容易的,破除心中賊寇則是困難的。剪除區區鼠輩,不足為怪。若像眾聖賢那樣掃蕩除掉心中的賊寇,產生心靈廓清安寧的功效,這真是大丈夫超凡的偉大業績。」

九毅毅的本義是意志堅強,「毅」的精神包括了自主精神、獨立意識、個人尊嚴、自我實現、奮鬥精神、探索精神、創造精神,還有自強不息、殺身成仁、捨生取義、威武不屈、勇敢頑強等精神。孟子提倡「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曾子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在競爭空前激烈的時代,中華民族應當大力弘揚「毅」的精神,克服奴性意識、自卑情結,糾正隨波逐流的習性。「毅」的精神必須在仁義的前提下發揮,孔子說:「見義不為,無勇也。」倡導「毅」的精神,可以養成中華民族勤勞勇敢、自強不息、艱苦奮鬥的民族品格。

子曰:「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論語·陽貨》)譯:孔子說:「君子把正義看作最重要的。君子勇敢而沒有正義就會作亂,小人勇敢而沒有正義就會當強盜。」

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譯:孔子說:「 軍隊可以奪去統帥,普通人不可以喪失志向。」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衛靈公》)譯:孔子說:「志士仁人,不會為了保住自己的生命而損害了仁道,只會獻出自己的生命來成就仁道。」

《周易·乾象》: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譯:天道運行剛健,君子因此而自強不息。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論語·泰伯》)譯:曾子說:「士人不可以不胸懷寬廣、性格剛毅,責任重大,道路長遠。以行仁道作為自己的使命,這不重大嗎?至死方休,這不長遠嗎?」

孟子曰:「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孟子·公孫丑上》)

譯:孟子說:「我善於培養我的浩然之氣。」

孟子曰:「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譯:孟子說:「住在寬廣的仁愛的宅子里,立身於天下正確的位置中,行走在天下正大光明的道路上。得志時,帶領民眾和自己一起走正道;不得志時,獨自踐行正道。富貴不能使自己亂心,貧賤不能使自己改變志向,暴力不能使自己屈服,這就叫大丈夫。」

孟子曰:「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譯:孟子說:「上天要將重任降臨在一個人肩上,必定首先折磨他的心靈,使他四肢勞累,使他肚子飢餓,生活貧困,他的行為被擾亂,這樣,便可以震動他的心靈,磨練了他的品性,增強他的能力。」(拂:違背。曾,同「增」。)

張載說:「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宋]張載《近思拾遺錄》)譯:張載說:「為天地樹立良心,為人民安身立命,為過去的聖人繼承中斷了的學說,為千秋萬代開創太平盛世。」

十和「和」有協調、和諧、適中、合作等含義。孔子的弟子有子說:「禮之用,和為貴。」「和」的精神是儒家文化特彆強調的精神,包括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兼容並包的精神,也有人類同大自然和諧共處的天人合一精神。孟子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具體的內涵及實現途徑是厚德載物、良性競爭、仇必和解、中庸之道、和而不同、抑強扶弱、和實生物、陰陽和諧、均衡互制、各安其位等。孔子主張「君子和而不同」,堅持在建立和諧關係時必須堅持道義原則。在實踐中要注意避免出現投機、世故、圓滑、不敢堅持原則等問題。倡導「和」的精神,可以養成中華民族愛好和平、團結友愛、維護統一的民族品格。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譯:孔子說:「君子講求和諧,但不必和別人完全相同;小人講求同別人完全相同,但不追求和諧。」

子曰:「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論語·堯曰》)譯:孔子說:「君子施恩惠但不浪費,(使百姓)勞累但不(因過度而)產生怨恨,有慾望但不貪婪,莊重但不驕傲,威嚴但不兇猛。」

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述而》)

譯:孔子說:「君子的心胸坦蕩;小人的心中常常感到憂愁。」

《中庸》第一章: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譯:喜怒哀樂未發之時,處於不偏不倚的狀態,這是「中」;喜怒哀樂已發之時,能夠都符合正道,這叫「和」。中,是天下通行的根本法則;和,是天下通行的大道。達到「中」與「和」,天與地就會各安其位,萬物生長。

《中庸》第三十章: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譯:萬物共同生長而不互相侵害;各種道理共存而不互相衝突。

《國語·鄭語》:和實生物,同則不繼。譯:(不同因素)和諧相處,就能產生新的事物;相同因素的累積,事物不會得到發展。

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下》譯:孟子說:「天時有利不如地理有利,地理有利不如人與人和諧。」

孟子曰:「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

譯:孟子說:「父子之間相親相愛,君臣之間有道義,夫婦之間,長幼之間有秩序,朋友之間信義。」

孟子曰:「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孟子·盡心上》)

譯:孟子說:「父母健在,兄弟無病無災,是第一樂事;抬頭無愧於天,低頭無愧於人,是第二樂事;得到天下的人才教育他,是第三樂事。

張載說:「乾稱父,坤稱母。予茲藐焉,乃混然中處。故天地之塞,吾其體;天地之帥,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與也。」([宋]張載《西銘》)譯:張載說:「天被稱為父親,地被稱為母親。我們這些渺小的人,居於混沌的天地之中。所以天地萬物,即是我的身體;天地的主宰,就是我的本性。人民,是我的同胞;萬物,是我的同伴。」

《禮記·樂記》: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別。

譯:音樂表現了天地的和諧精神。禮儀錶現了天地的秩序。和諧,所以萬物都能變化。有秩序所以萬物都有分別。

《禮記·禮運篇》: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譯:大道的推行,達到天下公平。選擇賢者,推舉能者,講信用,建立和睦關係,所以人們不只親愛自己的親人,不只將自己的孩子當做孩子,讓老人有善終,壯年人有所作為,幼兒有良好的生長環境,鰥夫、寡婦、孤兒、孤老、殘廢者、疾病者,都有安養的地方。男人有職責,女人有歸屬。錢財讓人厭惡,被丟棄在地上,不會是藏於自己;出力,擔心的是力不出於自身,也不會是只為自己。所以,計謀被放置起來,不拿出來用,盜竊作亂者沒有出現,從家中外出不必關門,這就叫做大同。


推薦閱讀:

中華命理----時刻定父母壽元
【法治文化】中華法文化之路
中華歷史上最悲壯十句話,第一句最霸氣,你肯定聽過
中華風水--- 如何可早結良緣
竹韻中華-格律詩詞(第71期)

TAG:中華 | 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