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的權謀之術:任清廷內閣總理後,巧妙的把皇族逐出權力核心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革命黨人在南方打出了推翻帝制,建立共和政體的偉大口號。南方各省同時響應武昌起義,紛紛宣布獨立。
此時,風雨飄搖的滿清政府,已經無將可點,無帥可用,而最精銳的北洋軍,卻只聽命於「袁宮保」,其它人根本指揮不動北洋軍去湖北剿滅革命黨。
而袁世凱早在兩年多前,即1909年1月,被光緒的弟弟攝政王載灃以清帝溥儀的名義,著袁世凱回籍養病。在此危急時刻,無奈的清廷只得又厚著臉皮請袁世凱出山平亂。袁世凱起初不答應,被清廷一路連續加官進爵的封為欽差大臣兼湖廣總督,並節制前線所有水陸軍,才答應出山。
袁世凱從河南洹上村坐車南下,直至孝感才停下來。10月30日,袁世凱重回北洋大帳,指揮手下大將「北洋三傑」之一的馮國璋進攻革命軍。似乎是在應驗北洋軍隊「只知袁宮保,不知大清朝」一說,第二天,馮國璋就率北洋軍殺進了漢口。
11月1日,在北洋軍攻克漢口後,清廷又任命袁世凱為內閣總理大臣,於是,袁世凱成為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袁相國。
11月13日,袁世凱帶領著大批心腹衛隊,威威武武地回到了北京。袁世凱到北京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要把北方和北京的軍事大權完全抓在自己的手裡。但是,在北京城內還有名義上由攝政王載灃掛名而實際上由軍諮府大臣載濤統率的禁衛軍,這對他來說必然是一個心腹之患。
袁世凱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此時,袁世凱的權謀之術就顯現出來了,他不費力氣,只簡單的說幾句話,就逼迫滿清的皇族把權力交出來了。
想當年,袁世凱就是在這幫御林軍的逼迫下,以「回籍養病」的名義,倉皇地逃離京城的。因此,袁世凱進京後,立即向清廷建議:皇族大臣應當出征南方以為各軍的表率。這一奏章,立即就使膽小如鼠的載濤自請解除軍職,袁世凱立刻推薦他的老朋友徐世昌繼任軍諮府大臣,並從漢口調回馮國璋來接替禁衛軍統領一職。
而在湖北方面,袁世凱派段祺瑞署理湖廣總督,全權主持軍事。同時,他又把自己帶來的衛隊編為拱衛軍,派心腹段芝貴為拱衛軍統領,而把原來的禁衛軍調駐北京郊外去守皇陵去了。
11月16日,袁世凱在北京組成新的責任內閣,其名單如下:外務大臣梁敦彥、民政大臣趙秉鈞、度支大臣嚴修、陸軍大臣王士珍、海軍大臣薩鎮冰、學務大臣唐景崇、司法大臣沈家本、郵傳大臣楊士琦、農工商大臣張謇、理藩大臣達泰。
除了上述人員,袁世凱還網羅了一些君主立憲派人物參加了責任內閣,但是,其中一些人根本不買袁世凱的賬,也沒有到北京來就職。當然,袁世凱的本意也沒打算讓這些人參政,只不過是讓他們作為君主立憲和責任內閣的點綴,對於他們是否來京就職根本不考慮。
當責任內閣成立後,載灃就被解除了「攝政王」的頭銜,以醇親王的名義正式歸位下野。袁世凱經過這一番密謀,利用他在北洋軍的勢力,並借用當時各地的革命大潮,在京城輕而易舉地把清廷皇族逐出了權力核心。
本文參考文獻:《民國時期戰爭大參考》
推薦閱讀:
※【引用】周總理和鄧大姐
※張春橋刪改周總理悼詞,鄧小平提筆加上一句最關鍵的話
※總理夫人出訪露面的玄機
※周恩來總理的「五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