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推拿丨肩部的實用診斷

肩部疼痛可由多種原因引起,在進行肩部望診、觸診及特殊檢查之前,首先要排除因內臟疾病而引起的肩部疼痛。因為一些內臟疾病,可以通過神經反射表現為體表某些區域疼痛。

如左肩疼痛要排除心臟疾病;右肩疼痛要排除肝膽疾病;另外有些肩痛是由頸椎病引起起的,稱為「頸肩綜合征」,也要鑒別診斷。今天我們就來看看肩部的實用診斷方法。

肩部的望診必須兩側對比檢查。對比兩肩是否等高,觀察其皮膚顏色情況,肩部有無畸形等問題。

檢查時,令患者兩肩裸出,對比兩肩是否等高,觀察其皮膚顏色情況,肩部有無畸形、腫脹、竇道、腫塊及靜脈曲張,對比兩側三角肌的發育及鎖骨上、下窩的深淺是否對稱,肌肉有無萎縮。

然後檢查背面,對比兩肩胛骨高低是否一致,肩胛骨內緣與脊椎距離是否相等,肩胛岡的上下肌肉有無萎縮。

除了靜止的觀察外,還要藉助肩關節主動或被動運動來觀察其肌肉及關節的形態和功能狀況。

N.01

對於急性損傷患者,如果在肩後部有明顯腫脹,則提示可能有肩關節脫位或肩胛骨骨折。

N.02

三角肌膨隆消失成「方肩」,多提示肩關節脫位。

微信編輯器 構思編輯器

N.03

對比兩肩,看鎖內外端是否高突,患肩是否向下、前、內移位,前者說明肩鎖關節脫位或鎖骨外端骨折,後者則說明胸鎖關節脫位或鎖骨骨折。

微信編輯器 構思編輯器

肩部的觸診主要從解剖結構和活動幅度入手,結合壓痛點和上肢長度和周徑做出診斷結論。

微信編輯器 構思編輯器

肩部的正常解剖結構、活動幅度及其骨性標誌:

肩峰在肩外側最高點骨性突出處。

其下方的骨性高突處為肱骨大結節。

肩峰前方為鎖骨外端。

鎖骨外、中1/3交界處的下方一橫指、肱骨頭內上方為喙突。

肩部觸診要點:

肩部觸診,不僅要注意局部皮膚溫度,有無腫脹,硬度如何,而且更要詳細地按壓檢查,尋找壓痛點,並注意關節結構是否正常,活動時有無異常狀態及摩擦音等,並應注意排除骨折。

肩部壓痛點如在肩峰前下方,一般是肱骨小結節附近的病變。

如在肩峰外側,則可能是肱骨大結節附近的病變。

微信編輯器 構思編輯器

上肢長度和周徑的測量方法:

上肢的長度一般測量從肩峰至肱骨外髁或尺骨莖突的距離,兩側對比。

上肢周徑的測量一般選擇兩臂相應的部位,並標明該部位距肩峰或尺骨鷹嘴的長度。

微信編輯器 構思編輯器

肩部的特色檢查有6個。分別是:肩部活動檢查、搭肩試驗、骨性三角檢查、肩關節外展試驗、肩關節內旋試驗、抗阻力試驗。

肩部的活動檢查

檢查時,應固定肩胛骨下角,避免肩胛骨一起參與活動造成假象。因為上臂上舉動作不僅僅是肩關節的運動,而是肩關節屈曲或外旋到最大幅度(90°)的基礎上,再加上肩胛骨旋轉的結果。

肩關節的正常活動範圍是:外展90°;內收時肘部可達身體中線;屈伸-45°至90°;內旋70-90°;上舉180°。

搭肩試驗

正常人手搭於對側肩部時,肘關節可以緊靠胸壁,如果肘關節不能緊靠胸壁,則為搭肩試驗陽性,提示有肩關節脫位的可能。

微信編輯器 構思編輯器

骨性三角檢查

正常人肩峰、喙突和大結節三點組成三角形。肩關節脫位時,因大結節位置改變,而使骨性三角與對側不同。

微信編輯器 構思編輯器

微信編輯器 構思編輯器

肩關節外展試驗

①肩關節功能喪失,關伴有劇痛時,可能為肩關節脫位或骨折。

②肩關節炎時從外展到上舉過程中皆有疼痛。

③外展開始時不痛,越接近水平位時越痛,可能為肩關節粘連。

④外展過程中疼痛,上舉時反而不痛,可能為三角肌下滑囊炎。

⑤從外展至上舉60°~120°範圍內有疼痛,超越此範圍後不痛,可能為岡上肌肌腱炎。

⑥外展動作小心翼翼,並有突然疼痛者,可能為鎖骨骨折。

微信編輯器 構思編輯器

微信編輯器 構思編輯器

微信編輯器 構思編輯器

肩關節內旋試驗

讓患者主動做肩極度內旋活動,即在屈肘位,前臂置於背後,引起肩痛者為陽性,說明為肱二頭肌長頭腱鞘炎。

微信編輯器 構思編輯器

微信編輯器 構思編輯器

微信編輯器 構思編輯器

微信編輯器 構思編輯器

抗阻力試驗

患者肘關節用力屈曲,醫生手握患者腕部,對抗用力,使患者肘關節伸直。若患者疼痛加劇,為抗阻力試驗陽性,說明為肱二頭肌長頭腱鞘炎。

微信編輯器 構思編輯器

微信編輯器 構思編輯器

微信編輯器 構思編輯器

微信編輯器 構思編輯器

微信編輯器 構思編輯器

微信編輯器 構思編輯器

針灸傳揚,我們在路上!!!

推薦閱讀:

吐血總結:這7年我在美容院、中醫館踩過的坑(上篇)
也許你們對推拿一無所知,寫在2018的伊始
做整脊推拿要脫鞋,可是腳臭怎麼辦?
小兒推拿是什麼?
有哪些經驗可以送給中醫學生?

TAG:實用 | 推拿 | 肩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