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今說】⑦:古代詩人詠「春」詩(下)

(續上篇)大前天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個節氣「雨水」,雖是雨水,但北京城卻是一片晴明,連續幾天都是「小陽春」。我的家在南方,南方的春天來得早,北方依然咋暖還寒,南方早已是春陽燦燦,春風習習,春色漫漫,春意融融,這其實預示著明媚的春天已經到來了。

春天裡,春光柔媚,春風和煦,春雨滋潤,春水潺潺。先說寫春光的詩。唐.杜甫有「侵陵雪色還萱草,泄露春光有柳條」,寫積雪還覆蓋著山陵,卻有萱草破土而出;春天剛剛來臨,春光已由柳條泄露出來。唐.令狐楚有「高樓曉風一花開,便覺春光四面來」,此處的春光便不只是漏泄,而是從四面八方傾瀉而來。

寫春風的詩句不僅數量偏多,而且想像奇特,境界優美:「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唐.孟郊),「春風無限瀟湘意,欲采萍花不自由」(唐.柳宗元),「春風不解禁楊花,濛濛亂撲行人面」(宋.晏殊),「春風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見花」(宋.歐陽修),「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唐.賀知章),「濯錦江邊兩岸花,春風吹浪正淘沙」(唐.劉禹錫),「愛惜芳心莫輕吐,且教桃李鬧春風」(金.元好問)。或擬人或狀物,或象徵或比興,傳神達意,令人叫絕,充分展示了陽光燦爛、江山明麗、春風吹拂、花草飄香,明艷可人,綺麗宜人的春天景象。

寫春雨的詩句,大多寓情於景,以春景寫心境。「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綠」(唐.韋莊),以「染」連綴春雨與新綠,對春雨之下的水溪的描繪,生動貼切。「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宋.陸遊),寫春夜幽居小樓,整夜聽著風雨聲,想到杏花得雨綻蕾,明晨雨霽,叫賣之聲傳來,不覺心境為之豁然開朗。「春動雨添花,花動一山春色」(宋.秦觀),寫細雨倍增花的嫵媚,花為雨所拂動,更令滿山春色動人。

古代詩人寫春水的詩句,則大多與蜂飛蝶舞相連,與花影竹枝相系。「春水初生乳燕飛,黃蜂小尾撲花歸」(唐.李賀),「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宋.蘇軾),「春熙繚繞出無窮,兩岸桃花正好風」(唐.朱慶餘),「一陂春水繞花身,花影妖嬈各占春」,詩句寫水吹花影,花傍水開,花與影、竹與水都各佔了一份美妙春光,真箇是春景與詩境同佳,春意與詩意共美。

春光、春風、春雨、春水,共同構成了春日這爛漫的春色。北周.庾信的「春色方盈野,枝枝綻翠英」,寫杏花裝點春色;南朝.聞人茜的「高台動春色,清池映日華」,寫草木萌動春色;唐.王駕的「蛺蝶飛來過牆去,卻疑春色在鄰家」,寫雨後初晴,蜂蝶招惹春色;而唐.杜審言的「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卻是寫雲霞、梅柳競相打扮春色。宋代葉紹翁和陸遊分別有「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和「楊柳不遮春色斷,一枝紅杏出牆頭」的詩句,以一枝紅杏探頭牆外,令人想像到牆內滿園春色,可謂聯想自然,意趣雋永。唐.賀知章的「東方風來滿眼春」,形容春天的風喚起萬物生長,鮮花似錦,生機盎然。唐.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用對偶詩句,寫岸花火紅,江水澄碧,展現出江南春色明麗動人。而宋.朱熹的「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更寫出了萬千鮮花竟放,展現出春滿人間的美好圖景。

春天這樣美好,令人無限遐想。趁著春色旖旎,人們一面外出郊遊、賞春,享受春光的愛撫,擁入春風的懷抱;一面又抓緊時令,農耕獵狩。當然,前者主要是官宦、商賈、城市人家,後者則主要是農民、獵戶和水上漁家。先說說寫郊遊、賞春的詩。唐.於良史有「春山多勝事,賞玩夜忘歸」;南齊.謝玄暉有「宛洛任遨遊,春色滿皇州」,都是寫春景艷美,樂而忘歸。再說說寫農耕、獵狩的詩。春蒐,是指春天的射獵,唐.杜甫有「春蒐冬狩侯得同」。春禊,則是指春時在水邊舉行祭禮,以消除不祥。隋.江總有「上已娛春褉,芳辰喜月離」,唐.王維則有「故事修春褉,新宮展豫逰」。春畲,則是指春季防火燒荒,整地備耕,唐.白居易有「春畲煙波勃勃,秋瘴霧冥冥」之句。而春事、春忙,則能望文曉義了。唐.李白有「春事已不及,江行復茫然」,宋.黃庭堅則有「田園恰恰值春忙,驅馬悠悠昆水陽。」

隨著郊遊、獵狩的結束和春耕、農忙的開始,春天便要結束了。「有人不管春江老,來往亭前踏落花」(宋.歐陽修),與「鵝鴨不知春去盡,爭隨流水趁桃花」(宋.晁沖之),通過對遊人、鵝鴨任意踐踏落花的惋惜和不安,抒發作者對春光即逝的留戀心境。「浮萍斷送春歸去,盡向東流載落花」(元.宋無),寫春天就要歸去,夏日即將來臨,流露出作者對春光短暫的感慨。「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唐.杜甫);「莫怨春歸早,花余幾點紅(清.翁格),寫春天再美好,總要離我去。因而作者心生感慨,與其空嘆春光流逝去,何日春又歸,還不如珍惜春光好,蓄芳待來春。


推薦閱讀:

詩人為什麼會早逝
詩仙、詩聖、詩囚、詩魔,詩人雅稱知多少
這個詩人只有一首詩,卻壓倒盛唐詩仙詩聖,成為文人超越標本
詩集|詩神與死神
胡風及七月派詩人

TAG:古代 | 古詩 | 詩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