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證阿羅漢果位的修持

  2016-04-02 14:04閱讀:

  X  無學是佛學術語,『有學』之對稱就是無學。又稱無學位、無學果、無學道、無學地。指斷盡一切煩惱,已得阿羅漢果者。若已知佛之教法,但未斷惑,尚有所學者,稱為『有學』。反之,已究佛之教法,無惑可斷,亦無可學者,則稱為『無學』。聲聞四向四果中,唯阿羅漢果為無學,餘四向三果為有學。《俱舍論》卷二十四雲(大正29·126c)︰  『如是盡智,至已生時,便成無學阿羅漢果。已得無學應果法故,為得別果所應修學,此無有故,得無學名。』  此即將解脫一切煩惱,證盡智、無生智,更無可學的阿羅漢果稱為無學。又,阿羅漢依根之利鈍分為退法、思法、護法、安住法、堪達法、不動法、不退法等七種,又依所離之障而分慧解脫、俱解脫二種。總共合稱『九無學』。此外,也有人將前者七種加上緣覺及佛,而合稱九無學。因為緣覺及佛亦斷盡一切煩惱,無可學,故亦稱無學。  成佛的等級。 阿羅漢有四個階級:初果(須陀洹果)、二果(斯陀含 果 )、三果(阿那含果)與四果(阿羅漢果)。阿羅漢只能度己。阿羅漢得四果了脫生死可入聲聞。聲聞依佛成就。聲聞得預流果、一來果、不還果、無學果後入緣覺。緣覺只有一果:辟支佛。緣覺無佛自悟,亦稱「獨覺」。 得緣覺果位後入菩薩,菩薩之階位有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五十二位。菩薩智慧圓滿,但缺「覺行圓滿」。菩薩證得諸果位即可成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無上正等正覺)。佛諸行願滿,遍知一切。  修行至成佛的各階梯果位:安住五戒十善、信行、法行、八人、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無學阿羅漢果、緣覺辟支佛、菩薩道(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退轉、無生法忍、速成無上智慧、精勤修集佛說諸法勇王經)、阿鞞跋致(不退轉的八地菩薩果位)、薩波若智(如來果位??)。  爾時大眾聞佛是說,遠塵離垢,斷諸煩惱,得法眼凈。時眾機異,利益亦別。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辟支佛道,及菩薩道、阿鞞跋致、薩波若智,於如是事,各得其一;或有證得初地、二地,乃至十地;或有滿足六波羅蜜。其婆羅門遠塵離垢,得五神通。時金剛手見此奇特希有之事,白言:「世尊!妙哉奇異,但聞此事,尚獲如是殊勝功德,況聞深理,至心起信,得幾功德?」  菩薩地,指從前述之干慧地乃至離欲地,或指菩薩十地,從歡喜地乃至法雲地(初發心至金剛三昧),即菩薩自最初發心至成道前之覺位。  十地者  一為歡喜地,  二為離垢地,  三為發光地,  四為焰慧地,  五為難勝地,  六為現前地,  七為遠行地,  八為不動地,(第八覺位的菩薩為不動地菩薩摩訶薩)  九為善慧地,  十為法雲地等十;  若誦滿五千遍自心印陀羅尼,當得辟支佛果。  若誦滿六千遍自心印陀羅尼,當得普賢地。  若誦滿七千遍自心印陀羅尼,當得初地。(第一覺位的菩薩為初地菩薩,徹底消除不自主輪迴的生命方式。)  若滿八千遍自心印陀羅尼,當得第五地。  若滿九千遍自心印陀羅尼,當得普門陀羅尼。  若滿十千遍自心印陀羅尼,當得不動地。(第八覺位的菩薩為不動地菩薩摩訶薩)  若復滿十一千遍自心印陀羅尼,當得如來地,成大人相,大師子吼。  阿鞞跋致又稱阿惟越致,依菩薩心行清凈程度劃分的修行位地之一。一般譯作不退轉位,在《大般若波羅蜜多經》中稱為菩薩地,下一個位地是如來地,上一個位地是辟支佛地。《圓覺經》中的「入地菩薩」即是入菩薩地菩薩,也就是阿鞞跋致菩薩。  (10)佛地,指如來地十位階,一切種智等諸佛之法完全具備之位,《大乘同性經》雲,如來地有十;  一、為甚深難知廣明智慧地;  二、為清凈身分威嚴不思議明德地;  三、為善明月幢寶相海藏地;  四、為精妙金光功德神通智德地;  五、為火輪威藏明德地;  六、虛空內清凈無垢焰光開相地;  七、為廣勝法界藏明界地;  八、為最凈普覺智藏能凈無垢遍無礙智通地;  九、為無邊億莊嚴迴向能照明地;  十、為毘盧遮那智海藏地。  增支部3集116經/不可測量者經  「比丘們!現在世間中存在這三種人,哪三種呢?易測量者、難測量者、不可測量者。  比丘們!哪種人是易測量者呢?比丘們!這裡,某人是掉舉的、高慢的、浮躁的、饒舌的、閑聊的、念已忘失的、不正知、不得定而心散亂、諸根不控制的,比丘們!這個人被稱為易測量者。  比丘們!哪種人是難測量者呢?比丘們!這裡,某人是不掉舉的、不高慢的、不浮躁的、不饒舌的、不閑聊的、念已現前的、正知、得定而心一境的、諸根已控制的,比丘們!這個人被稱為難測量者。  比丘們!哪種人是不可測量者呢?比丘們!這裡,比丘是煩惱已盡的阿羅漢,比丘們!這個人被稱為不可測量者。[已舍斷:意欲、惡意、昏沉睡眠、掉舉後悔、疑惑]  比丘們!現在世間中存在這三種人。」  相應部22相應58經/遍正覺者經(蘊相應/蘊篇/修多羅)(莊春江譯)  起源於舍衛城。  「比丘們!如來、阿羅漢、遍正覺者經由對色的厭、離貪、滅,以不執取而解脫,被稱為『遍正覺者』。  比丘們!比丘慧解脫者也經由對色的厭、離貪、滅,以不執取而解脫,被稱為『慧解脫者』。  比丘們!如來、阿羅漢、遍正覺者經由對受的厭、離貪、滅,以不執取而解脫,被稱為『遍正覺者』。  比丘們!比丘慧解脫者也經由對受的厭、……(中略)被稱為『慧解脫者』。  比丘們!如來、阿羅漢、遍正覺者經由對想的……對行的……經由對識的厭、離貪、滅,以不執取而解脫,被稱為『遍正覺者』。  比丘們!比丘慧解脫者也經由對識的厭、離貪、滅,以不執取而解脫,被稱為『慧解脫者』。  那裡,比丘們!如來、阿羅漢、遍正覺者與慧解脫比丘有什麼高下,有什麼不同,有什麼差別呢?」  「大德!我們的法以世尊為根本,以世尊為導引,以世尊為依歸,大德!如果世尊能說明這所說的義理,那就好了!聽聞世尊的[教說]後,比丘們將會憶持的。」  「那樣的話,比丘們!你們要聽!你們要好好作意!我要說了。」  「是的,大德!」那些比丘回答世尊。  世尊這麼說:  「比丘們!如來、阿羅漢、遍正覺者是未生起道的使生起者;未產生道的使產生者;未宣說道的宣說者;道的了知者;道的知者;道的熟知者。  又,比丘們![其]弟子現在住於道的隨行,以後為具備者。  比丘們!對如來、阿羅漢、遍正覺者與慧解脫比丘,這是高下,這是不同,這是差別。」  另外:  《瞿默目犍連經》記載佛陀般涅槃後不久,做田人瞿默目揵連問阿難說:「如來解脫及阿羅漢慧解脫、阿羅漢解脫,這三種解脫有什麼差別,那一種解脫優勝?」阿難回答:「如來解脫及阿羅漢慧解脫、阿羅漢解脫,這三種解脫沒有什麼差別,沒有特別優勝的。」  佛陀與阿羅漢的差別  /張慈田  本文因版規有所刪減。  佛陀與阿羅漢有什麼差別?在佛陀時代就有人對這個問題有興趣,佛陀般涅槃之後,一樣有人對這個問題有興趣,所以,有必要做解釋。  經典上經常以十個名號來稱呼、崇仰佛陀,其中就有「應供」或「應」的名號,它是阿羅漢的異譯,意思是值得尊敬.供養者、殺煩惱(賊)者、沒有秘密者。在經典中不少地方說到佛陀就是阿羅漢,南傳古老的經典《如是語經》(Itivuttaka)中很多經都是這樣開頭:「此是諦實,世尊如是語,此經是世尊證阿羅漢已,說。」《自說經》(Udana)第一品、第十經也這樣說:「彼世尊者,實是阿羅漢,是證阿羅漢道者,正說成阿羅漢法。」北傳《增一阿含經》卷十四、第五經記載佛陀悟道後往波羅奈度五比丘途中遇到一位修行者,佛陀對他說:「我成阿羅漢。」在教誨五比丘成阿羅漢之後,這世界就有了六位阿羅漢。所以,佛陀也是阿羅漢應無疑義。而阿羅漢可不可以稱作「佛」呢?在南傳佛教的傳統並沒有這樣稱呼,而北傳佛教雖有流行「見性成佛」之說,但實際上,似乎沒有見性開悟者自稱或被稱作「佛」的人,這可以理解是對釋迦牟尼「佛陀」的名號的尊重之故。那麼,佛陀與阿羅漢的真正差別在那裡呢?  《雜阿含75經》及《相應部》22:58,記載佛陀住舍衛國時,有一次他問諸比丘說:「如來是阿羅漢、等正覺,如來是於肉體(色蘊)生厭惡、褪離慾望、滅止慾望、沒有粘著,而解脫攀緣、完全覺悟;如來對感受(受蘊)、思想(想蘊)、意志(行蘊)、意識(識蘊),也一樣解脫攀緣、完全覺悟。而諸阿羅漢也一樣能於五取蘊獲得解脫攀緣、慧解脫。這樣如來與阿羅漢兩者的差別在那裡?」諸比丘請佛陀講說。佛陀就說:「如來能無師自通解脫道,發現、知曉、了解、熟悉此道,及教導弟子跟隨他的解脫道,這就是如來與阿羅漢的差別。」從這部經可以看出佛陀與阿羅漢的差別只是佛陀無師自通這一點。  另外,在《中部90經》《普棘刺林經》佛陀說:「解脫與解脫之間無任何差別。」(M.90.Kannakatthalasuttam;Vol. IIp.129)《中阿含145經》《瞿默目犍連經》記載佛陀般涅槃後不久,做田人瞿默目揵連問阿難說:「如來解脫及阿羅漢慧解脫、阿羅漢解脫,這三種解脫有什麼差別,那一種解脫優勝?」阿難回答:「如來解脫及阿羅漢慧解脫、阿羅漢解脫,這三種解脫沒有什麼差別,沒有特別優勝的。」(另見《中部108經》Gopakamoggallanasuttam瞿默目犍連經)經中提到的「慧解脫」是指沒有深刻禪定體驗而得到解脫者。由以上這兩部經可以看出佛陀與任何體現解脫者都是同等的,但是佛陀具有無師自通的「一切智」或「十力」,這一點是沒有一位阿羅漢弟子與他同等的。  佛陀的聲聞弟子阿羅漢,既然與佛陀是同一涅槃解脫境界,那麼當生必然是與佛陀同樣是「最後生、最後有、最後身、最後形得、最後我」(《中阿含經》68經)當色身滅度之後,不再在三界受生輪迴,也不在其他地方受生,所以阿羅漢滅度後不必也不可能再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樣才是正確理解入無餘涅槃的本意。但大乘經典除了刻意誇大佛陀與阿羅漢的差別之外,竟然還說阿羅漢的解脫不是究竟解脫,不被南傳佛教認可。  一切智:(巴sabbabbu,梵sarvajba):音譯為薩婆若,指了知內外一切法相之智。瑜伽師地論卷三十八:「於一切界、一切事、一切品、一切時,智無礙轉,名一切智。」(大30.498下)  1) 十力:參考《雜阿含經》684經,M.12. Mahasihanada-sutta;A.10.21.Siha;《增一阿含經》46.4,Nos.780,781,802,S.22.58.Sammasambuddhasutta)  (1990.11.《新雨月刊》第39期)

  《解脫咒》:敬禮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如來加持,會陰速聚陽氣,心漏盡、虛空粉碎,狂心頓歇,心本無一物,五蘊空。速疾速疾金剛種子速速圓滿成就。星移斗轉佛生太感。  阿羅漢和佛陀都是證悟的阿羅漢果,在世俗智慧上佛陀超過阿羅漢,在出世間智慧上,他們均觸證無為法涅槃。  佛陀是無師自通證悟菩提,阿羅漢是聞法證悟菩提。  佛陀在波羅密的積累上超過普通的阿羅漢,所以佛陀在形貌言語表達能力等世俗智慧上超過阿羅漢。  除了佛陀之外,阿羅漢之間也有不同,比如第一位是摩訶迦葉,苦行第一;第二位是阿難陀,多聞第一;第三位是舍利弗,智慧第一;第四位是須菩提,解空第一;第五位是富樓那,說法第一;第六位是大目犍連,神通第一;第七位是摩訶迦旃延,論義第一;第八位是阿那律,天眼第一;第九位是優婆離,持戒第一;第十位是羅睺羅,密行第一。  在定學上還有差異,有的慧解脫阿羅漢,無四禪八定。  有的有六神通,有的還有四無礙解。  但是,他們在果位上是相同的,只是在其他的方面,定學,神通,無礙解上顯示出區別。  注意,一字之差,其義不同。阿羅漢是阿羅漢,阿羅漢果是阿羅漢果。你舉的經證里哪一句告訴你阿羅漢果即等於佛果?哪一句里說過阿羅漢果是一切解脫者中最高的果位?佛只說過阿羅漢的解脫境界是無上的,是究竟解脫。說過三種菩提是一樣的嗎?  既然阿羅漢果是「最高」果位,那麼通過修菩薩道成就的佛果,自悟而成的辟支佛果究竟該放去那裡?並列最高?三者並列那還有什麼最高可言?  宣化上人  證果有甚麼樣的驗證?證果的人沒有貪心,證果的人也沒有嗔心,證果的人更沒有痴心;三毒之心他都息滅了。證果的人他在任何時候,任何逆難、譏毀、稱譽、榮貴之中,他總是神色安詳自在,絲毫不受境界的影響,如如不動,自自然然的生活在清凈梵行里。一切的戒律對他已生不起作用了,因為他的行為已融化在凈戒之中。  證果的人有真正的定力,名聞利養、挑撥離間,甚至打罵,都憾不動他的心,激不出他一句惡言,更不要想看到他有兇惡的聲色,因為已沒有三毒蛇作怪了。  證果的人已得到真正的智慧,無論什麼事情他一聽就明白了,任何問題到他手中無不迎刃而解。任何人他一見面就能知道他的根性,你再會作偽也逃不過他的明眼。一個開悟證果的修行人,他就像晴空的旭日,萬里無雲的明月,天池的春水,朝露下的碧蓮花,他的心中、眼中、口中,永遠沒有惡人、惡事、惡語,只要能見到他、親近他,不必疾言厲色,立刻就能令善人成聖人,惡人變好人;證果的人他就有如是的感召力,但是他還是如同常人一樣的生活。  還有一個證果的人的表現,證果的人,無論男女都會把欲心斷了,把這個生死的根斷了。生死根就是一個慾念,你若有慾念,就有生死;沒有慾念了,就沒有生死。男人斷欲也有一種境界,什麼境界?就是男人沒有欲心了,女人也沒有欲心,那什麼麻煩都沒有了。  從前有位羅漢,帶著新收的徒弟去遊歷,他這個徒弟一路上背著衣單行李,而想:『行菩薩道是最無上的,我一定要發心修菩薩道,來度一切眾生。"徒弟這麼一想,羅漢立刻就知道。『啊!"他想:『徒弟現在發菩薩心了,而我只是個羅漢,我應該來背著行李。"於是就把徒弟所背荷的行李全都自己來背著。  走了一段路,徒弟又想:『舍利弗剛行菩薩道,就有人向他化眼睛,挖出左眼,人家反而不要,還說不對,說要的是右眼。唉!菩薩道真是難行難忍,我還是不要修菩薩道好,還是去修阿羅漢法,做個自了漢算了。"羅漢師父又即刻知道徒弟的心念已從大退小,故把行李全都交還徒弟背著。這徒弟背著行李沒多久,又發起菩薩心來,羅漢知道,又把行李衣單接過來背著。  這麼一接一給,把徒弟弄得莫名其妙,而問道:『師父!您一下子要背,一下子又交給我,現在您又拿回去背,這不是很麻煩嗎?"羅漢答道:『一路上,你先發菩薩心,回小向大,所以行李應由我行羅漢法的人背負。過一陣子,你又回大向小,不修菩薩道而想羅漢法,所以行李仍應交由你背負。現在你又發起大心,這些行李又應該我來背負。"  徒弟聽了之後,知道自己的師父是真有來歷的,於是他就發大菩提心,行菩薩道。  在阿難尊者結集經藏的時候,因他還未證得四果,沒有得到漏盡通。結集經藏的人,大家開會講明只能證得四果阿羅漢的人才可以參加。而阿難只證到三果地位,所以大家不讓他進去。他站在門外焦急萬分的想:『怎麼辦?所有佛所說的經典,我都記得。  但現在只因我未證得四果,而不能參加結集經藏法會,這怎麼辦?"就在這一著急之下,他即刻證得四果阿羅漢。於是他喊道:『我現在已證得四果了,你們可以開門讓我進來了吧!"  裡面的大羅漢們就說:『你若證得四果,又何必要開門才進得來呢?從鑰匙孔就可以鑽進來嘛!"阿難一聽,想:『對啊!何必要開門呢?"於是他就運用神通從鑰匙孔鑽身到裡面去。  所以證得阿羅漢果的人,進出是不需要開門的。若有人說已證果,但要開門才可以進得來,就可知道那人是打大妄語,說假話。  證得四果阿羅漢才能夠諸漏已盡,煩惱就是漏,有八萬四千種煩惱,就有八萬四千種漏。生出煩惱即是向下漏,名有漏,漏到欲界、色界、無色界里去。所有一切的毛病、慾念心、貪戀美味、悅音、洋房、汽車等等,都叫漏。你所喜愛貪著的,或放不下的,都叫漏。所有的惡習氣怪毛病,如喜歡抽煙、喝酒、賭博、找女人,這都叫漏。女人喜歡找男人也一樣是漏,女人每月都有月經來,所以女人漏得更多。  男女放不下淫慾心,這叫最大的漏。我們人的身體就叫有漏身,眼、耳、鼻、口、大小便處都叫漏。明白的講,你心裡打妄想,保持不住自己的精氣神,這就叫漏。  這些漏就好像瓶子的底有洞孔,裝多少水就漏掉多少,做了多少功德就漏多少。諸漏是太多了,數也數不盡,其實還不只八萬四千種。可是阿羅漢諸漏已盡,『已盡"不是說已經漏完;而是已經完全沒有漏了。  不是說漏完了,就叫盡;而是根本已沒有漏,根本就不漏了,這才叫『漏盡"。所以大家看經文要特別清楚明了這個意思。  漏盡通就是諸漏已盡,要證到四果的羅漢才能得到。現在這些萬二千大羅漢們,都是諸漏已盡,沒有一點習氣毛病的聖人。  這些大阿羅漢們,因為都已得到漏盡通,所以無復煩惱。『無復"即是不會再有的意思。他們所作已辦,不受後有。生死已了,所以無煩惱。煩惱究竟有多少呢?有八萬四千那麼多,八萬四千種是太多了,故把它們總括起來即是無明。  無明生出所有的煩惱,分類成三種,就是貪、嗔、痴三毒。這三毒把所有人的佛性都遮蓋住。我們從無始到現在,所以還未成佛的原因,就因有這三種煩惱。  三毒把人毒得醉生夢死,總也不能返本還原,恢複本來的真面目。但是若修三無漏學——戒、定、慧,就可以滅除這三毒,恢復清凈。戒:就是止惡防非,對治貪心。貪心就是貪而無厭,不知滿足。野心大的當政者總想吞併掠奪別國的土地資產。貪婪的人則常希望世界所有的物質都歸為己有。  有了貪心就會生出邪念,而去貪不應得的財寶物質。為何會生出貪?即是不懂得戒。戒是止惡防非,叫你知足知止,不要妄貪。你能守持戒律,就可以戰勝這個貪心。  《星雲大師講演集》-阿羅漢的宗教體驗(上)  時間:公元一九七九年十一月  地點:國父紀念館  聽眾:法師、居士(弟子依空記)  一、阿羅漢的意義  二、阿羅漢的生活  三、阿羅漢的諍論  四、阿羅漢的修養  五、阿羅漢的教化  六、阿羅漢的情感  各位法師、各位護法信徒:  今天是佛學講座的第二天,昨天我們講過了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的宗教體驗,今天我們接著要講的是佛陀的弟子阿羅漢的宗教體驗。昨天我們說到佛陀為了體驗真理,歷經艱難困苦,終於證悟成道,創立了六和的僧團。阿羅漢為了學道求法,也不惜一切辛苦,成為僧團的柱石。今天,在人文薈萃的台北,像佛陀一樣懷抱弘揚真理,同阿羅漢一般具有求道精神的人,一定很多,所以在了解佛陀慈心悲願的宗教體驗後,勢必急於要知道阿羅漢的宗教體驗。  一、阿羅漢的意義  一般人提到阿羅漢,總以為是奇形怪狀、其貌不揚,甚至是瘋瘋癲癲的人;或者是如神仙一般,神通廣大,天上人間,翱翔自如。在中國佛教里流行著兩句話:「內密菩薩行,外現羅漢相。」意思是說此人內心很慈悲,含藏無盡的智能與正直,但是表現在外面的,卻是如濟公僧一般瘋瘋癲癲的格調,這個稱為羅漢相。而常人往往認為阿羅漢就是一副裝瘋賣傻、不修邊幅的憨態,其實皆冤枉了阿羅漢,錯認了阿羅漢的真正面目。下面分四點來說明阿羅漢的意義,使大家認識阿羅漢的真正風貌。  (一)阿羅漢的風姿  阿羅漢的風貌並不是癲痴憨傻,反而是非常注重威儀莊嚴的,從跟隨佛陀出家修道的弟子們來看,或者以佛陀的十大弟子為例,阿羅漢各有不同的風姿,有的如滿腹經綸的學者,有的像文質彬彬的紳士,有的似溫文儒雅的君子,大部分都是威儀堂堂、風度翩翩。譬如《金剛經》中所提到的須菩提尊者,他那謙和、忍讓的德行,及發諸於外的修養,一看就讓人明了是聖者的風姿。須菩提安坐在一處,別人請他坐到別處,他立即坐到別處去;剛一落座,又有人叫他坐回原位,他也不以為忤地回到原位坐下。有時站著,有人就叫他坐下,過了片刻,此人又叫他站立,他始終心平氣和地隨順他人的意思行止,毫不計較。這種忍辱無諍的風度,不正是聖者的榜樣嗎?生活在今日紛擾煩囂的大家,應該學習須菩提尊者的忍辱謙和,才能安和樂利的過日子。譬如我們搭乘公共汽車,有人爭先恐後地搶著上車,讓他先上,表現我們寬容的氣度;騎摩托車、駕駛汽車,不要逞一時之快搶車道,應退讓一步,不但可以確保自身的安全,並且可以影響他人,提高社會的道德風氣;在家庭中,父母、夫妻、親戚,有利益時,彼此不要貪求爭奪,應該讓給對方,不意氣用事,不斤斤計較,以表修養。  從上面的例子看來,或許有人會懷疑佛教是要人處處忍讓、吃虧的宗教,其實不然,佛教有時也告訴人要勇敢爭取,只是佛教教導人爭取的,不是個人的聲名利益,而是爭大眾的利益,為國家民族的存亡興盛而爭。我們可以再從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的富樓那,他所表現的英勇風姿,略知一般。  富樓那尊者是佛陀諸大弟子中,非常善於說法的大阿羅漢,經常往來於各地,宣說佛陀的教義。有一天,他恭敬地來向佛陀辭行,打算到北方的偏僻地區──蠻荒未開的輸盧那國布教。佛陀聽了之後,讚許他的弘法熱忱,然後委婉地說:「富樓那!那個地方文化未開,民風暴戾,老百姓野蠻粗魯,弘法布教很困難,你最好不要前去。」  富樓那信心百倍地回答:「正因為輸盧那國的人性兇惡,人民知識淺薄,弟子更要前往將佛法傳給他們。」  「話雖如此,但是當地的人民,不但不接受你的佛法,並且會破口惡罵你。」  「佛陀!他們詈罵我,又不痛不癢,只要他們不打我就好了。」  「萬一他們用棍棒、瓦石打你呢?」  「那也沒有關係,只要不將我打死,讓我一息尚存,我還能宣揚如來的聖教。」  「如果他們窮兇惡極地把你打死呢?」  富樓那意志堅決,畢恭畢敬地回答佛陀說:「佛陀!即使他們把我打死了,也沒有遺憾!我身為您的弟子,有機會將生命供養佛陀,為真理而犧牲,我將衷心感謝輸盧那國的老百姓完成我弘道的心愿!」  大家從富樓那尊者這種大勇無畏的風貌,可以推知阿羅漢哪裡里是退縮消極的避世者呢?我們處於橫逆頻仍的今日,要學習富樓那的精神,為了國家民族得以延續生存,歷史文化得以宣揚弘大,即使把生命貢獻出來,也是值得的。  在常人的觀念中,阿羅漢一定是個終日眼觀鼻、鼻觀心,靜坐無為,不管人間諸事的自了漢,事實上阿羅漢是充滿了熱情,如佛陀的弟子目犍連尊者即是。有一次,外道為了阻礙佛陀到某處說法,把佛陀必須經過的一座橋樑破壞了,目犍連於是運用神通,將繫於身上的腰帶,化成一道橋,讓佛陀平安無阻的到達彼岸,留下「寶橋渡佛」的美談。後來他為了解救五百釋迦族的生命,不惜冒犯佛陀所不喜歡的在白衣群中施展神通。他這種衛道護法、甘冒呵責的熱情,讓幾千年後的我們,在瞻仰他的風範之餘,深深敬佩不已。還有阿難陀尊者所呈現的溫和謙讓的美德、忍受批評毀謗的雅量;迦旃延尊者善於議論的無礙辯才,令邪說遁隱,聖教顯揚,使我們在翻閱記載尊者們風姿的聖典之際,雖然時隔數千年,欽佩之情,油然而興。阿羅漢的風姿是什麼樣子呢?是謙遜、是溫和、是勇敢、是熱情、是活潑、是積極進取的聖賢風姿。  (二)阿羅漢的性格  東西有它們不同的性能,人類有異於他者的性情,同樣地阿羅漢也有其超乎常人的性格。證得了果位的阿羅漢們,大多數從忍辱、無諍、少欲中發揚他們清凈的佛性,表現他們崇高的德性。我們從舍利弗尊者的事迹里,便可以了解阿羅漢忍辱是多麼地可愛!  佛陀的弟子們經常是跟隨佛陀到各處行腳、布教,在眾多的弟子中,聖賢固然有,風度較差的愚痴比丘也不是沒有,把凡是出家的弟子都當做聖賢看待,並不正確。所謂證得阿羅漢果的聖賢比丘,是要經過佛陀印證,不是人人如是,一蹴可及的。有一次,大家隨著佛陀出外布教回到只園精舍時,自私的六群比丘搶佔上等床鋪、坐位。本來爭奪安逸,原為人之常情,但是六群比丘的這一番爭搶,把首座長老舍利弗的床鋪也佔去了,尊者無奈,只好沐著清涼的夜露,盤腿坐在大樹之下。夜半時,佛陀起來巡視,看到月光朦朧的樹影下,端坐著一個人,於是問道:「是誰坐在那裡?」  「佛陀!是我舍利弗!」  「咦!舍利弗,你怎麼不在室內安息,而在樹下靜坐呢?」  舍利弗謙遜的回答說:「啊!佛陀!今天來精舍的人很多,房間都住滿了,我在樹下禪坐,也是一樣的修行。」  佛陀座前智能第一的弟子舍利弗,對於後輩的小弟們蠻橫不合理的行為,都能慈祥的加以包容禮讓,無怪乎佛陀一再的讚美他的人格高超。  又有一次,舍利弗帶領比丘沙彌們出外去托缽乞食,回到精舍,佛陀問當時還是小沙彌的羅睺羅托缽的情形:「你們今天出去托缽乞食,都非常順利嗎?」  「佛陀!信徒都把甘美的食物供養給大阿羅漢,信徒是不會以美食供養我們小沙彌的。」  佛陀一聽,非常驚訝,於是把長老的舍利弗叫來問:「舍利弗!今天你受了不凈食,是真的如此嗎?」  所謂不凈食,就是托缽乞食時,不平等行乞。  羅漢們都證有神通,舍利弗聽了佛陀的話之後,運用神通,把吃下去的東西全部吐出來:「佛陀!我所食用的就是這些,我不敢違背您的教誡,行乞不凈之食。」  舍利弗雖然受到後輩小沙彌的冤枉,而能以長老的心量寬恕他們!即使遭受佛陀的指正,毫無不平之氣,總是感恩的接受教導。  具有阿羅漢性格的人,非常注重儀錶的莊嚴、行為的安詳,一舉一動,講求中規中矩、不緩不急,有些更是表現出拘謹嚴峻的樣子。佛陀成道後,有一次回到祖國──迦毘羅衛國,剛好逢到剃頭的時候,於是大家想找一位理髮師來為佛陀理髮。賤族的首陀羅族中,有一個理髮師名叫優波離,也就是後來佛陀十大弟子中持戒第一的大弟子。在俗的優波離理髮技術高明,遐邇聞名。有人舉薦他為佛陀理髮。優波離一聽到要為至尊至貴的佛陀理髮,惶恐萬分,推諉不敢前去,跑回家中,把事情一五一十告訴母親。他的母親勸他說:「佛陀是大智大覺的聖者,他不會看輕我們首陀羅族的,讓我陪同你去親近佛陀吧!」  在母親的鼓勵和支持下,優波離像個怯場的小孩子,誠惶誠恐去地為佛陀理髮。  優波離小心翼翼地拿著剃頭刀,聚精會神地剃著佛陀的頭髮,一旁陪伴的母親就問佛陀:「佛陀!優波離替你理髮,你覺得他的手藝怎樣?」  「他的腰身好像過於彎曲。」  大概優波離想到對方是佛陀,因此不敢掉以輕心,特別恭敬謹慎,身體就彎曲下來。現在一聽到佛陀嫌他腰太彎了,趕快集中精神,腰挺直起來,因此進入初禪的境界。剃了片刻,優波離的母親又問:「優波離現在的樣子好不好?」  「現在身體似乎又太僵硬挺直了。」  優波離一想,不能太緊張,趕緊放鬆身心,一心一意剃頭,當下就進入二禪的境地了。  過了一會兒,他的母親又問了:「佛陀!現在優波離怎麼樣啦?」  佛陀說:「一呼一吸,出入息太粗重了。」  因此,優波離急忙調整呼吸,使聲音不致太大、過於粗魯,一呼一吸,均勻平和,因此而進入三禪的功夫。  他的母親接著問:「佛陀!優波離現在又如何呢?」  佛陀趕快對身旁的弟子說:「優波離現在一念不生,已經進入四禪的境界,你們趕快將他手中的剃頭刀拿下,扶助他,不要讓他倒下。」眾人於是將手持剃頭刀,進入禪定中的優波離扶下,以免發生意外。因為證得一念不生、四禪境界的人,他的心已經逐漸和虛空相應,不再為形體所分別運轉。  優波離由於個性拘謹細膩,做事求精求好,在剃髮中就能證入四禪,後來出家求道,成為佛陀的首座弟子之一。優波離雖然出身貧賤,但是進入佛陀所創立的僧團,四姓出家,皆為沙門釋子,再也沒有貴賤和貧富之別。從優波離的出家、證果,乃至後來成為佛陀十大弟子中持戒第一的大弟子的事迹來看,佛陀所提倡的是打破階級、種族真正平等的宗教。任何一個社會,任何一種行業,要達到完全平等是很困難的。貧富如何平等?智愚如何平等?老少如何平等?各位在社會上各種環境中,從事各種行業,過著種種的生活,要求一律平等當然不容易,但是不管男女老少、高下貧富,到了佛陀的法座之前,人人平等無別,即使有不同,那也是個人修行、發心上的「平等示差別」罷了。  除了優波離表現出拘謹的性格外,還有如阿那律尊者的自持也是甚為嚴謹的。有一次阿那律到一戶人家托缽,恰逢天色已晚,灰濛欲雨,只好投宿此人家中。剛好這家人都出外,只留下一位貌美的少女看家,少女看到阿那律尊者英俊的儀錶,怦然心動,百般獻出殷勤表示愛慕,雖美色當前,但是尊者心如冰山,不為所動,並且開導少女,引度她出家。從此阿那律尊者發誓不再投宿世俗人的家中。證得阿羅漢果的人,對於物質需要恬淡知足,對於情愛慾望也能自持疏解,過著一種法勝於情的無欲生活。  阿羅漢雖然斷除種種煩惱,看透世間的種種虛妄,但是有些阿羅漢所表現的執著,尤其是法執,有時也是牢不可破的。譬如佛陀的弟子大迦葉尊者,喜持頭陀苦行,往往著糞掃衣,日中一食,或在塚間、或於樹下,觀無常苦空之法。年紀漸漸大了,也不以餐風露宿為苦。佛陀體恤他,幾次要他回到精舍修行。大迦葉雖然恭敬佛陀,但是對於修習苦行,卻不肯輕易放棄,他請求佛陀允許他繼續修習頭陀苦行,以激勵堅毅的心志,莊嚴自己的道業,以便將來為教而努力。智德圓滿的佛陀,也很圓融方便的成就他的心愿。他這種擇善固執、據理力爭的態度,比起一般沒有原則,隨波逐流的泛泛之輩,讓人感到多麼的可愛!古人說君子無所爭,但是為了真理的完成,君子是堅持到底。阿羅漢的性格是無諍、忍讓、知足少欲,但是卻熱心堅守於求道的立場。  (三)阿羅漢的修行  阿羅漢的修行入道,因人而異,各種情形不盡相同。有的和佛陀初見面,一交談,就證得阿羅漢果,如佛陀最後度的弟子須跋陀羅;有的修行了幾十年也不能開悟,如佛子羅睺羅。原因是羅睺羅自恃是佛陀的孩子,有一顆貢高我慢的傲心,平等的佛法無法流入他的心中。等到數十年後,他把這顆心消除不生,和大眾同行同出,平等一如時,他終於開悟了。  之前講過的,《阿彌陀經》中十六大阿羅漢之一的周利槃陀伽,尚未開悟時是個愚笨無比的人。他和哥哥一同出家,哥哥氣惱他的笨拙,經常打罵,有一次他又因為愚蠢惹哥哥生氣,挨了一頓打,就站在路旁號啕大哭。恰巧佛陀路過,看到一個人在傷心地啼哭,仔細一看原來是周利槃陀伽。  「你為什麼哭呀?」  「我哥哥打我!」  「為什麼打你呢?」  「因為我笨,不能領會他的教導,他再也不理睬我了。」  「沒有關係,我來教你吧!你跟我來。」  佛陀於是耐心地親自教導他,但是周利槃陀伽確實愚笨透頂,四句偈教了半天,一句也記不住。佛陀只好運用善巧,想辦法啟發他:「你每天都做些什麼事呢?」「掃地。」「用什麼掃地呢?」「用掃帚!」「那以後你就邊掃地邊念掃帚,好好用心地掃除塵垢吧!」只掃帚兩個字,但周利槃陀伽剛開始念上字就忘了下字,念下字就忘了上字。後來他掃地掃久了,心中慢慢明朗了起來。他想:掃帚是用來拂塵掃垢的,外面的骯髒、垃圾,要用掃帚來掃除,心中的污穢、塵垢要用什麼來掃除呢?啊!要用佛法來清凈心中的貪瞋痴啊!因此,他的心就像撥開雲霧的月亮,放出了皎潔的光明,最後終於大徹大悟,成為大阿羅漢。由此我們可以了解佛陀度眾的方便是多方面的,佛陀是最善於觀機逗教的聖者。  佛陀的弟子們,以種種的法門,修行入道,有的觀想四念住而證得果位,所謂四念住就是將念頭安放在四種問題之上:  (1)觀身不凈──我們的五蘊色身,七竅九孔,包藏膿汁汗垢,極為不凈。  (2)觀受是苦──觀照一切的感受苦多於樂,即使有快樂也不長久,歸根究底還是痛苦。  (3)觀法無我──觀世間一切法,萬事萬物,沒有一件為我所擁有。  (4)觀心無常──吾人的心,如江海波濤,一波將息,一波還起,變化無窮。如此將心安放在這四個問題之上,久而久之可以開悟。  有的觀三法印而入道,所謂三法印即(1)諸行無常,(2)諸法無我,(3)涅槃寂靜的法門,也可以開悟得道。  有的人則修持五停心觀以證悟,所謂五停心觀就是:(1)以不凈觀對治貪慾,(2)以慈悲觀對治瞋恨,(3)以因緣觀對治愚痴,(4)以念佛觀對治煩惱,(5)以數息觀對治散亂。  阿羅漢修行的方法有很多種,譬如阿那律尊者以八法來約束自己的身心:(1)多欲非道,少欲是道;(2)憒鬧非道,隱處是道;(3)放蕩非道,制心是道;(4)多念非道,定意是道;(5)無厭非道,知足是道;(6)懈怠非道,精進是道;(7)自私非道,為公是道;(8)愚闇非道,智能是道。  除了上述或適用於個人,或普遍為大眾採取的種種修行法門之外,另外還有四種方法:  (1)密護於根門──如果我們能夠讓眼耳鼻舌身意,聽從我們隨意使喚,就是最善於統理六根的人了。有時我們和他人交談,總責怪對方不聽我們的話,其實最不服從我們的,就是自己的六根。比如把眼睛閉起來,心想不隨便睥睨外物,但是聽說世界鼎鼎大名的明星伊莉莎白泰勒來了,忍不住好奇,偷偷地瞧她一眼;聽到美妙的音樂,能不神往傾聽嗎?眼前放著一盤色香味俱佳的珍餚,能不食指大動嗎?不想看的卻要看,不想聽的偏去聽,不想吃的倒吃了,一切由不得自己主宰。你如果要成為阿羅漢,首先自己要有力量,要把自己的六根管理好,不讓它們放逸出軌。  (2)飲食知節量──一般宴會喜慶,總是看到主人殷勤地勸客人多吃一點、再添一些,其實這是害了對方,而不是為對方著想。如果對方是位小姐,小姐們喜歡擁有窈窕的身材,你叫她多吃,只有害她長胖。就是雞皮鶴髮,不必顧慮身材胖瘦的老人也不可以勸他多吃,現代的科學告訴我們,適量的飲食,可以延年益壽,保持健康。我們修道的人,飲食要節制,身體自然會長壽,智能也能靈敏,記得我小時候到私塾去念書,一早起來,總是先把書背好,然後再吃早飯。未吃早餐前的頭腦最為清醒,有道是腦滿腸肥,只有使人失掉靈性而已。  (3)勤修寤瑜伽──瑜伽並不如常人所想像一般,充滿法術,而是一種調和身心的方法。譬如衣服穿得寬鬆,睡覺是右脅而卧,臨睡前洗洗手足。心中若有觀想時,則想光明的境界,利用此法來訓練自己。如果訓練純熟之後,雖在睡眠中,也可以詳知周遭諸事。我小時候受過僧團嚴格的教育,每天最罣礙的就是敲鐘打鼓和打板的坐息時間,常訓練自己好好地去掌握。現在幾十年過去了,在我心中已充分掌握了時間的觀念,明天想什麼時刻起床,自然不差一二分鐘。我希望大家也能如此訓練自己,注意睡覺時心念、姿勢、身心、手足的安放,這些方法都很簡單,在家中便可以練習。  (4)依正知安住──真理就是真理,真理非自圓其說的我知我見,而是放乎四海皆準的公平言論。我們要以正知正見為準繩,依正知正見而安住身心,毫不阻礙自然能夠輕易地進入阿羅漢道。  阿羅漢的修行方法,尚有其它種種法門,多則為八萬四千細行,簡單而言之則為四聖諦、十二因緣或三十七道品的類別,總之,依個人根器不同而揀擇契機者,加以實踐力行,則離道就不遠了。  (4)阿羅漢的等級  我們求學過程中有小學、中學、大學、研究所等不同的階段,阿羅漢依修行境界的不同,也分有四種等級:初果阿羅漢、二果阿羅漢、三果阿羅漢、四果阿羅漢。  初果阿羅漢,譯為須陀洹,又名預流果,或稱入流、逆流,也就是逆生死之流,而入聖賢之流。初果阿羅漢仍須七次降生人間,七次出生天上,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經過七番生死,才證得阿羅漢果位。預流果的阿羅漢已經斷除我見結、戒禁取結、疑結等三結,明了四聖諦的道理,而得到無漏的清凈法眼,再也不墮落於三惡趣。  二果阿羅漢,譯為斯陀含,又名一來果。還須一生天上,再來人間受生一次,故稱一來果。二果阿羅漢雖已斷除前六品的修惑,但是尚少分地薄有貪瞋痴三毒。  三果阿羅漢,譯為阿那含,又名不來果、不還果。此果的阿羅漢已經斷除欲界修惑九品中的餘三品,不再來欲界受生,而生於色或無色界,故稱不來果或不還果。  四果阿羅漢,即阿羅漢果,意為應供、殺賊、無生。應供者,應受人間供養;殺賊者,即殺除煩惱諸賊;無生者,永久進入涅槃境界,不再於迷惑的人間受生。阿羅漢果是聲聞四沙門果中,最終的理想境界,已經再無他法可學,因此又稱無學果。此果已經斷除一切煩惱,無論行住坐卧、衣食語默、或者人情來往上的處世接物,乃至個人的毀譽得失、衰老病患等,在這一切的境界上都能提起正念,時時照顧,永生安住在解脫的境界之中。  怎樣知道到達阿羅漢的境界?這是可以試驗的,阿羅漢必須具備四個條件:  (1)對三寶的信仰不變異。  (2)對根本的佛法四諦、三法印不懷疑。  (3)對根本大戒殺盜淫妄飲酒不違犯。  (4)對一切的眾生不會生出傷害的心。  具備了這四個條件,才可以說此人已擁有阿羅漢的資格。  我們再明白一點說:要做一個阿羅漢,先決的條件,就是對佛法要依教奉行,對世間要能放下,能夠放得下世間的名聞利養,乃至感情愛欲之後,出世間的佛法才能和我們相應。  平時我們自以為能夠為佛教的宏揚、佛道的完成而放下一切,其實放下一切,談何容易!之前舉過一個例子,一個人去爬山,至半山腰時,不慎墜入萬丈懸崖,後來他及時抓住葛藤。正在進退維谷,大呼救命時,佛陀現身來救他。佛陀告訴他:「你要聽我的話,才能救你。」「到了這地步,怎麼不聽您的話呢?」「真的聽話,那麼,請你把手放下吧!」此人一聽,放下,就會掉入無底深坑,粉身碎骨,絕對不放。我們之所以不能得救,就是對虛妄的世間執著不放,如果能夠放下,佛法的力量––佛陀體現宇宙真理的力量自會救護你。阿羅漢所以能證果,就是對世間能看破、放下,自然能在出世間法中得到大自在。  二、阿羅漢的生活  阿羅漢的生活和我們一般凡夫是不太相同的。他們清晨起來,就披搭著袈裟到檀越們的家中托缽。托缽乞食法在原始佛教僧團里,是每日必行的修行之一,僧伽們雙手捧缽,不分貧富,不揀精粗,無論凈穢,向信眾次第托乞日用所需,讓一般人能夠種植福田。托缽乞食有別於世俗上不事生產的乞討生活,其中有很深的道理。沙門向世間的人托缽,接受他們物質方面的供養,而出家人則為信徒們講說佛法,一為財布施,一為法布施。信眾以物質供養沙門的色身,而沙門則以佛法長養信眾的慧命。托缽使佛教和社會接觸在一起,產生密切關係,使佛教的真理能夠散播於人間,而不是少數人退隱山林的調劑品。而沙門在托缽時,次第乞食,主要在培養平等心、忍辱心,對於對象的貧富、食物的甘美或粗劣,不敢妄生差別,且以慚愧心來接受信施,以慈悲心將佛法還施於信施。藉著托缽制度,佛陀成道後,住世的四十九年之中,宣說了無盡的妙法,度化了不少的大眾。而我們中國佛教,由於民情、風俗、氣候的不同,不行托缽之制,和人間脫離了關係。其實從佛陀推行托缽乞食之法來看,佛法屬於社會的、大眾的道理,是不難明白的。  在阿羅漢中,其生活態度並不盡相同,如須菩提專門向富貴之家行乞,原因是富者生活有餘,向他們行乞,不成他們的負擔,並讓他們繼續為來生致富之道播下福田的道種;但大迦葉則專向窮苦的人行乞,理由是讓貧者今生種下福田,免除來世貧窮之果。二者的作風不同,各有其方便,但在佛陀看來,都有偏執,不合中道精神。從佛陀所訂的次第乞食法,可以領略出佛陀倡導中道的用心。  托缽乞食的生活之外,宴坐習禪的生活也是阿羅漢們每天很重要的功課之一。阿羅漢們喜歡在寂靜的地方,或者在林中,譬如佛陀當初領導諸弟子在迦蘭陀竹林的精舍中修行,在尼拘陀樹林中教化弟子如何瞑思宇宙的真理。其它如阿那律、跋提、劫賓那三位尊者,結伴在波利耶沙羅林中共同修持佛道,過著和合無諍的生活。阿羅漢們有時也在水邊禪坐,如在恆河邊或尼連禪河邊,或者在洞窟里觀想,譬如十大羅漢中的伐那婆斯尊者,終日坐在岩洞里,世間的喧嚷、煩惱都被遠隔在洞窟之外,侵擾不了他的心。又如優波先那比丘尼在岩洞中證悟空無自性,雖然被毒蛇咬嚙,卻毫無痛苦,安詳地進入涅槃。  有些修行十二頭陀的阿羅漢,則更遠離憒鬧,在渺無人煙的塚間曠野宴坐,並且脅不就蓆,行不倒單,如大迦葉尊者,終年累月參禪於白骨累累的墳間,不以為苦。宴坐習禪,是對自己真如佛性的一種觀照,在心念蕩滌盡凈之後,平等一如的法性智能才能夠顯現出來。禪定是進趨佛道、證悟菩提的必修門徑,是沙門一種自內證的自受用。在禪坐中沙門或者持種種觀想,或者念佛、念法、念僧、念佛陀的慈悲、功德、犧牲、圓滿;念法的普遍、平等、智能;念僧的和樂、清凈、忍辱戒行,策勵自己也能和三寶的功德相契合。  阿羅漢除了內修禪定的生活之外,在僧團中,阿羅漢們奉持戒律,不可犯戒的生活也是很重要的一環。好比國家有國法,學校有校規,為了維護僧團的清凈,佛陀也制定了不少戒律來安住弟子們的身心。只是國法校規是來自於外界的強制規定,而戒律是發諸內心自我約束反省。經上說:「不怕無明起,只怕覺照遲。」戒的精神,並不在束縛身心,而是在不侵犯大眾的情況之下,自己也能夠得到更大的解脫與自由,因此持戒不重在個人,而重在大眾。又凡夫俗子,雖免有放逸犯過的時候,如果能夠時時警惕自已,使不再犯,就善莫大焉了,因此戒律不在不犯,而重在能否摯誠懇切地懺悔。在僧團里常常實行布薩、說戒,使阿羅漢們對人生有所警覺,不敢放逸;對自己有所不滿,常行精進;對生死有所厭離,不生貪者,時時以慈悲喜舍四無量心來守持殺盜淫妄四戒,護守清凈的戒體。  在阿羅漢當中,優波離是奉持戒律最嚴謹的一位,精進求法的人,對於持戒清凈的優波離,都能恭敬禮遇,但是一些行為放蕩不拘的人,對於一絲不苟的優波離,就不歡迎了。好比頑皮的學生,總是討厭訓導老師的管教一樣。偷蘭難陀比丘尼,不喜歡優波離的嚴肅,有一次聽說優波離要到此地舉行懺摩法,趕緊將門窗緊閉,表示不歡迎,並且當面惡罵優波離尊者,罵他請佛陀制定種種戒規,使他們不能縱心所欲、為所欲為,增加他們生活上的困擾。雖然僧團里有這些愚劣不敏的人,但是大部份的僧伽都能持戒不違。事實上,戒律能否奉持,對於僧團的清凈慧命有莫大的關係。俗話說:「物必自腐而蛆蝕之,人必自侮而人侮之。」佛教僧團的敗壞,外來因素固有,但是真正使佛教衰微的,還在佛教內部本身,因此要僧團永久存在,必須僧伽持戒清凈,持戒生活實在是阿羅漢們超凡入聖的鑰匙!  阿羅漢們要進趨無上佛道,聽聞佛陀的開示,是不可或缺的法門。尤其根據經上記載,我們娑婆世界的眾生,耳根特別的靈敏,佛法容易透過聽聞,進入八識田中。所謂聞思行證,聽聞了佛法,吾人才知道如何思辨行為的善惡,發為正行,證得圓滿無上的佛果。在原始的佛教教團里,阿羅漢們過著每天都能夠聆聽到佛陀演說正法的生活,無怪乎證果悟道的人眾多,覽今撫昔之餘,讓我們覺得多麼歆羨!  阿羅漢平日皆在僧團中過著團體共修的生活,有時候阿羅漢也單獨到各地行腳參訪。譬如十大弟子,經常行腳到各地弘法利生。像富樓那尊者就常常行雲流水般行腳於各地,布教度人;優波離尊者也往來於各地宣揚佛陀的戒法;就是佛陀自己,為了度化眾生,有時早晨在迦毘羅衛國說法,而晚上又到了摩羯陀國,席不暇暖地行腳於全印度,把他的慈悲無止盡地施給待救的眾生。  阿羅漢們為了求法、弘法,不厭辛苦地行腳弘化,有的則和同參道友們參禪論道,這些都在在刻畫出阿羅漢多彩多姿的生活內容。陀驃尊者夜不眠宿,持著燈火,為晚間行腳的比丘照明,並為他們掛單服務,在僧團里好似沒有人情溫暖,其實僧團不講求人情,但是注重道情,這種無私無求的法愛,就是阿羅漢們生活的寫照。  在台灣的佛教,有些人的生活,和佛陀時代的阿羅漢們有些不同。雖然平時我們不行托缽乞食,但在佛光山有一項規定:「早晨不可以不吃早餐。」清晨早起,和大眾過堂念供養咒吃早飯,一天的生活就開始納入軌道。飲食、作息一正常,身體自然健康,修行或辦道都不成問題,從內涵來看,就是因應佛陀托缽制度的現時代方便法門。佛光山上建設朝山會館,方便遠途的信眾餐宿,也是本著陀驃尊者方便求法者的精神,讓更多的人,能夠進入佛法大海。  三、阿羅漢的諍論  跟隨佛陀出家的弟子中,勤奮於道業,正知正見的聖賢比丘固然很多,而頑強好諍的愚痴弟子也有。佛教好比大海一樣,有蛟龍潛居在深處,但也有不少魚蝦遨遊在淺水灘上,佛教不棄捨任何眾生,更顯出其慈悲深廣。在龍蛇混雜良莠不齊的僧團里,羅漢之間也難免有種種的諍論,現在我們就舉例說明羅漢們有什麼紛諍。  有一次,佛陀為了讓比丘們生慚愧心,於是決定暫時離開僧團,到忉利天為母說法。佛陀去了忉利天之後,大家好像失怙的孩子,晝夜盼望,好不容易三個月過去了,佛陀回到人間的日子終於來臨了,弟子們爭先恐後地去迎接佛陀。有一位蓮花色比丘尼,一馬當先,搶在眾人之前迎接到了佛陀,興高彩烈的頂禮佛陀說:「弟子蓮花色第一個迎接佛陀您的歸來!」佛陀卻笑著回答他說:「蓮花色!迎接我回來的,第一個人並不是你,而是須菩提!」大家一聽,非常詫異!因為須菩提尊者並沒有來迎接佛陀,佛陀怎麼稱讚他是迎接佛陀的第一人呢?原來須菩提在靈鷲山的洞窟中縫衣,聽說佛陀回來了,從觀照諸法空性的甚深般若中,和佛陀的法身相應,真正地迎接到佛陀遍一切時、遍一切處的真如法身,因此佛陀贊歎他是第一個見法迎佛的人。阿羅漢所爭的不是個人的得失寵辱,而是和真理是否相應的迫切大事。  阿難陀尊者是僧團中大家公認性情溫和、處世無諍的人,即使受到別人的侮辱毀謗,阿難陀也忍耐地不加辯駁。但是當他的哥哥提婆達多背叛佛陀,引誘五百比丘脫離僧團破壞和合僧,並且持棒棍想傷害佛陀時,平日溫和謙讓的阿難陀,終於無法再忍受下去,他和哥哥爭執起來,提婆達多看到一向溫馴的弟弟,正義凜然地責罵自己,只好悻悻然地帶領徒眾回去,不敢有所蠢動。後來舍利弗尊者親自來到提婆達多的僧團里,展開激烈的論戰,把受誘惑的五百弟子又帶回佛陀的僧團。證果的阿羅漢平日無所爭,不為衣食供養而爭,但是一旦正法遭到破壞時,阿羅漢為法為教,是不惜生命力爭到底的。  證果的大阿羅漢已經斷除了我執我見,但是有些未開悟的沙門,我執我愛仍然非常強烈。譬如有一次佛陀在俱睒彌說法時,弟子們之中起了強烈的爭執,佛陀於是為他們宣說長生童子不報父仇,以慈止怨的典故。好比一塊良田當中,雖然有幾株稗草,但是無礙累累果實的成長,平坦的大道上,雖然有些許的瓦礫,無阻光明前程的完成。在佛門裡,佛弟子畢竟是未成佛的佛弟子,要求每一個佛弟子都成為聖賢,是不可能的。  在阿羅漢的諍論當中,必須一提的就是富樓那尊者對大迦葉尊者所提出的食法八事之諍。佛陀應世八十年之後,在拘屍那城涅槃。佛陀涅槃之後,首座弟子大迦葉領導大家在耆闇窟山主持第一次經典結集。富樓那聞訊披星戴月地趕去參加,對於大迦葉禁止食法八事,表示抗議,提出堅決的論諍。所謂食法八事就是指:內宿、內煮、自煮、自取食、早起受食、從彼持食來、雜果、池水所出可食物等八事,在年歲饑饉、食物難覓時,可以方便行之。但是大迦葉所領導的長老上座們堅決反對,加以禁止。傳說富樓那尊者等年輕開放的一派,另外於洞窟外舉行結集,而為日後佛教分為上座、大眾二部根本分裂的濫觴。  後來阿羅漢們各自對於自己所傳承的佛法,認為是最合乎佛陀本懷,而有種種不同的見解,後來愈演愈烈,終於形成二十部枝葉分裂的部派佛教時代。  綜觀阿羅漢的諍論,有別於世間的紛爭。世俗的紛爭乃為名譽、利益而爭,並且以打倒對方為能事,這是一種強烈的我執我愛。而阿羅漢的諍論乃欲顯揚自己所受持者,是宇宙至真至上的真理,此乃因為知見的不同而產生的法執。只是真理愈辯愈明,阿羅漢之間沒有凡夫之間的鉤心鬥角,甚至致人於死地的惡毒心腸,阿羅漢所表現出對法的執著,有時讓人覺得不失他們的可愛!  四、阿羅漢的修養  阿羅漢的聖果是需要長久修行才能完成的,好比世間上一件完美無瑕的藝術品,也要經過藝術家嘔心瀝血加以錘鏈,才能成為不朽的作品一樣。在南傳的《彌蘭陀王問經》中,記載著成為一個人天師範的出家人必須具有二十二個資格:諸如忍耐、柔和、慚愧、無執著、精進、正行等等,都是沙門必須遵守的。以下介紹阿羅漢如何修養他們的言行、調御他們的身心。  佛子羅睺羅尊者出家之後,在佛陀耐心且嚴厲的調教之下,從一個頑皮無知、嬌生慣養的王孫,漸漸成為溫和謙讓的沙彌。由於羅睺羅是僧團中第一位沙彌,當時僧團中有一項規定:一室只能居住一人,尤其沙彌更要禮讓年長比丘。有一次羅睺羅去聽佛陀說法,恰巧從外地來了一位比丘,管理寮房的比丘,於是把羅睺羅的衣單拿出門外,讓給這位作客的比丘安住。羅睺羅回來一看,自己的房間被比丘佔去了,想到佛陀平日的教誡:沙彌應該尊敬比丘,更何況沙彌當行忍辱。於是不敢有所辯駁,眼看烏雲密布,山雨欲來,只好到廁所去避雨。不料大雨卻傾盆而下,躲在洞中的黑蛇,順著溝道,漸漸遊行至羅睺羅身邊,眼看尊者生命危在旦夕,幸好佛陀及時救護。佛陀於是制戒:沙彌可以在雨夜和比丘同一室共宿。羅睺羅如此稚幼垂髫之齡,就能夠委屈自己,禮讓他人,而毫無一絲怨恨之念,實在令人由衷感佩!  又有一次,羅睺羅跟隨師父舍利弗去托缽,半途遇到一位兇惡的少年,把沙石放在舍利弗的缽中,並且用棍棒打羅睺羅說:「你們沙門口口聲聲講慈悲、行忍耐,我打破你的頭,看你能怎樣?」羅睺羅的頭上,鮮血一滴一滴地流下來,但是尊者沒有回手,默默地走到水邊,掬取清水洗去斑斑血跡。尊者以世間上最大的力量––忍耐,來折服惡少的驕橫。忍辱的力量,可以摧毀固若金湯的傲慢,可以銷熔堅如鎧甲的蠻橫,暴力只能挫人之口,而不能服人之心,唯有忍耐、柔和,才能令人心悅誠服,衷心愛敬。阿羅漢就是以無比的忍辱度來莊嚴自己的道業。  阿難陀跟隨在佛陀的身邊二十多年,侍奉佛陀的起居生活,是聽聞佛陀聖教最多的弟子。但是佛陀涅槃後,大迦葉領導大眾結集經典時,卻不讓多聞的阿難陀參加,因為阿難陀是個尚未證悟阿羅漢果的比丘,恐怕對聖教不能如實地領略。雖然大家極力舉薦阿難陀,但是在大迦葉的堅決反對下,加上阿那律尊者也持同樣的看法,平日甚得人望、對僧團有左右力量的阿難陀,只好忍耐,不敢有所異議。阿難陀受到長老們的壓抑後,當夜加緊用功,進入甚深禪定,終於開悟證果,顯神通進入會場,參加結集。  以阿難陀當時在僧團中的聲望、影響力,遭遇到打擊,不但不加以反抗辯解,反而以他那謙和的心懷接納下來,越是能成為大器者,其動心忍性的修養越深,將來的成就也越無法限量。其它如舍利弗尊者靜坐園中,度過漫長黑夜,對於別人侵佔其坐榻絲毫不以為忤;富樓那尊者勇赴蠻荒布教,雖遭遇迫害也甘之如飴,不滅弘法悲願。對於聖者而言,一切的橫逆、困厄,不能挫其弘法利生的心愿,只能使他的修養更成熟、人格更完美。這一切正是所以成就他道業的逆增上緣!  五、阿羅漢的教化  佛陀成道後,四十九年之間在恆河兩岸不斷地說法,救渡在生死流中浮沉的眾生。佛陀的弟子阿羅漢們也效法佛陀,在印度各地宣揚佛陀的聖教。下面舉例論述阿羅漢如何教化眾生。  迦旃延尊者是佛陀弟子中最善於論議的首座弟子。有一次尊者路過某處,看到一位老婦人蹲坐在水邊,憂愁滿面地哭泣著。尊者恐生意外,上前詢問老嫗為何如此傷心?原來老婦人家貧如洗,為人幫傭,因為生計困難而憂鬱不已。尊者一聽,老人家為貧窮而苦惱,於是教老婦人行布施之道,就可把貧窮賣給他。人生的富貴榮祿,是由布施種植福田而來,如果能對他人廣修財法等供養,自然能去除貧窮之因,享受富貴之果。尊者並教老婦人用缽盛水,以至誠歡喜心供養尊者,老婦人以供養功德,得生忉利天享受快樂。尊者就是這麼一位善於就近取譬,觀機逗教,而能啟迪迷津的聖者!  目犍連尊者雖然神通廣大,但也非常善於度化大眾。他經常以神通為方便,幫助佛陀降伏外道,引渡不少信眾,並增加他們對佛法的信心。  有一次僧伽們聚集在一起,互相交換彼此學佛的心得體驗,目犍連為了讓沙門對佛法生起大信心,於是運用宿命通說出七佛通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目犍連尊者以寥寥數句偈語,就把三世諸佛的無量佛法,闡揚殆盡,使學佛的人能夠脈絡分明地把握佛法的旨趣,更容易進入佛法大海之中。只要我們不造惡業,努力行善,時時保持心地的清凈,就和諸佛菩薩不遠了。目犍連可說是一位最善於弘揚聖教、化導有情的聖者!  六、阿羅漢的感情  佛教稱人類為有情眾生,是因為人類具有情識活動,因此我們最關心感情的事,尤其是男女之間的感情,更為大家所津津樂道。在華視的「甘露」佛教節目中,有一次播出六祖慧能的故事,我建議電視台節目製作部,不要加插女人的角色,從業人員對我說:「沒有女人的角色,恐怕收視率不高。」放演之後,我詢問大家觀後感想如何,普遍批評說「曲高和賓」。因為裡面沒有愛情,只有法情,對一般喜歡卿卿我我談愛情的人而言,品味嫌高了。各位一定很關心阿羅漢有沒有感情的問題,我要告訴各位:阿羅漢沒有男女的愛情,卻有著濃厚的法情。有情眾生的我們,一聽到此,以為阿羅漢就是一個缺乏感情、槁木死灰的人,這樣的人生太沒有趣味了。其實阿羅漢經過凈化以後的感情,很醇、很美、很有意義。列舉一些阿羅漢在感情上的趣事給各位參考,讓大家能認識到阿羅漢具有人情味、可愛的一面。  佛陀未出家時的妃子耶輸陀羅,後來也跟隨佛陀出家,證得阿羅漢果。耶輸陀羅的年紀和佛陀不相上下,到了她七十八歲那年,聽說佛陀八十歲要涅槃,最初想我就和佛陀一同涅槃吧!繼而一想:不行!我未出家前是佛陀的妃子,現在剃髮染衣,成為他的弟子。如果和他一同涅槃,是大不恭敬的,會不會引起不必要的閑言閑語。算了,我還是提早涅槃好了。耶輸陀羅打定主意之後,就安詳地來向佛陀辭行,表達提早涅槃的心意。佛陀非常慈和地對她說:「你有這樣的心意修養,我為你慶幸祝福。」開悟後的耶輸陀羅,對佛陀有的只是無染的尊敬之情,而不是一般夫妻間的貪戀之愛!  阿難陀是佛陀的侍者,相貌莊嚴,人人喜愛。經上描寫他:「面如秋滿月,眼似凈蓮花,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難心。」容貌莊嚴、性情溫和、聰明伶俐的阿難陀,是世俗女子追求的白馬王子。為了女眾,阿難陀不知道遭遇多少風語流言,而阿難陀本身也是最維護女眾的。在最初的僧團,佛陀本來不允許女人出家,但是佛陀的姨母大愛道帶領許多的女眾,要跟隨佛陀出家。佛陀為了維護僧團的清凈,叫阿難陀拒絕她們,要她們回去。一生都很服從恭敬佛陀的阿難陀,卻違逆佛陀的指示,為女眾向佛陀請求,佛陀受阿難陀及大家百般請求,終於答應接受女眾出家,僧團中才有了比丘尼。比丘尼們實在應該感謝阿難陀尊者。阿難陀對於女眾有的只是純潔的法愛,而沒有絲毫貪染的愛慾念頭。因為阿難陀幫女人出家,比較保守嚴肅的大阿羅漢如大迦葉等,都不理睬阿難陀,而女眾實在也給阿難陀帶來不少的麻煩。  有一次,一位檀越做了許多糕餅供養比丘,比丘分食之後,還剩下許多,佛陀告訴阿難陀,集合附近的貧苦人家,把糕餅分給他們。阿難陀於是把大家集合起來,每人分給一塊糕餅。不巧分到一位美麗的少女之前,兩塊糕緊緊地粘在一起,分不開來,只好將粘著的兩塊糕,同時給了少女。一些好事的人,就到處繪聲繪影地傳播流言:「莊嚴多情的阿難陀喜歡年輕貌美的女郎,不然,怎麼會分給她兩塊糕呢?」阿難陀百口莫辯,跪在佛陀座前,向佛陀表白心跡說:「弟子業障如此深重,僧團中的是非都為我一人而起。男女愛欲真是煩惱的根本來源。佛陀平日教導我們要遠離愛欲,實在有非常深奧的道理。」佛陀聽了阿難陀一番痛切的體悟後,安慰他說:「你平日除了多聞之外,也要重視戒行,如果戒行清凈嚴格,閑話就減少了。」  我希望今後的佛教徒,對於僧團的事,不要妄加干涉批評,因為一般人不了解僧團中有些凈化過的感情很可貴,那是一種只講求奉獻,不存佔有對方的純真感情,那是一種只求眾生能得到安樂,不冀回報的完全犧牲。阿羅漢的感情是廣泛地施給每一個人,而不是特定的某一對象。這種超越男女佔有慾的法愛,顯得更美麗、更升華!譬如大迦葉尊者看似冷若冰霜,卻有著真摯的熱情。他和貌若天仙的妻子妙賢,渡過了十二年有名無實的夫妻生活,最後一起跟隨佛陀出家。妙賢由於擁有傾國傾城的姿容,有時托缽會遭到惡人調戲,大迦葉於是將托乞回來的食物分給她食用,並激勵妙賢精進修行,證悟正道。這種勝過夫妻之情的道情法愛,才是人生最珍貴、最真摯的感情。其它如蓮花色受了外道的收買,企圖以美色迷惑目犍連尊者,尊者不但沒有被誘惑,並且以神通度化蓮花色,使其皈依佛陀出家,成為比丘尼中神通第一的弟子。阿羅漢不是沒有感情,而是揚棄男歡女愛的享樂,追求無貪無私的大慈悲。  阿羅漢表現在男女方面的是凈化、轉化、升華的法情,表現在人倫來往的又是什麼樣的感情呢?阿羅漢並不是故意矯枉過正,不要感情的人。如佛陀常稱自己是大阿羅漢,佛陀本身就是個感情非常純厚的人。有一次夏日安居中,遠處的僧團有了糾紛,佛陀就派優波離前去排解,優波離推辭地說:「佛陀!請您派他人去止諍吧!」「你為什麼不去呢?」「佛陀!那兒多雨,地方又遠,必須住宿,而比丘只能帶一套袈裟,萬一下了雨,一時不容易乾,衣服粘在身上,既很重而又很難受。你還是派別人吧!」佛陀思索一下,又問:「從這裡到那裡往返需要多少時日?」「去程要兩天的時間,調解紛爭至少也要兩天,回來又要兩天,一共需要六天!」佛陀於是召集大家,在夏日安居中,六天以內,沙門可以擁有兩套袈裟。佛陀一方面統理僧團,使它成為清凈和合的團體,一方面也顧及生活上真正的需要,在人事上看到為法勤勞不懈的弟子,總是很體恤他們的辛苦,解決他們的困難。佛陀實在是個非常有感情的慈父。  有一天,佛陀看到一位弟子憂愁滿面,忐忑不安的樣子,於是問他:「為了什麼事,如此地憂心忡忡?」「佛陀!有一個人送我一個美好的缽,我想把他轉贈給阿難陀尊者,但是阿難陀尊者必須七天之後才能回來。依照佛陀的戒律,一個人不可以一天之內同時擁有兩個缽。我不知如何是好?」佛陀聽了,於是向大眾宣布:在一周之內,可以多放一個缽。佛陀總是處處給人歡喜,只要合乎情理法的,佛陀無不成全他人之美。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佛陀制戒的精神,是隨順需要而制定的,充滿了圓融的思想。佛陀和阿羅漢,雖然生活儉樸嚴肅,但是法情友愛是很濃厚的。譬如佛陀曾為弟子們不厭其詳地解說慰問病人之法,對於不同年齡的病者,應如何看顧病情、侍奉湯藥,這些都是佛陀所關心的問題,實在說,佛教的僧團里,是充滿了崇高純潔的法愛道情。  一九六二年,我曾到印度朝拜聖地。當我登上靈鷲山上,回想到佛陀當時演說《法華經》,百萬人天傾耳聆聽聖教的盛況,我想就讓我長眠在此,常隨在佛陀身畔多好!能和宇宙第一人的佛陀在一起,人生多美!到了菩提伽耶金剛座上禮拜,這裡是佛陀成道的地方,一花一木,一瓦一石,都散溢著沁人心扉的馨香,我恭敬地連腳都不敢踩上去,深怕沾污了聖地。我看到了舍利弗、目犍連尊者們的故鄉,佛陀的八大聖地,給予我無限的感受,我自己也從苦行中,尤其是佛陀的聖諦中發了願:「將此身心奉塵剎!」唯有將自己的身心貢獻給佛陀、眾生、國家,才能報答佛恩!  連續二天來,我說了佛陀和阿羅漢的宗教體驗,意猶未盡,明天將盡心儘力為各位講說:菩薩的宗教體驗。我們明天準時再見!  佛說中心經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諸菩薩。四輩弟子。天龍鬼神。帝王臣民。日會聽經。佛右面比丘。名曰目連。神通妙達。智如虛空。隨時變化。權智並行。普還濟眾。數如恆沙。諸天稽首。靡不師仰。佛告目連。彼有大國。去斯八千。處在邊境。不睹三尊之至靈。希聞如來無所著正真等正覺神妙清化。習於顛倒眾邪之行。以為真諦。王及臣民。奉事梵志等五百人。各有五通力。能移山住流。分身變化。國有大山。塞民逕路。舉國患之。王以山為民艱難。具向梵志說之。梵志答曰。吾等自為民除害。王無戚焉。即繞山坐。各一其心。以道定力。山起欲移。佛告目連。汝往彼國。現道神化。長度梵志。濟其君民。令遠三塗。永處福堂。目連受教。承佛威神。尋路放光。遏絕日明。懸處虛空。當其山巔。山為不動。梵志驚曰。此山已起。誰回之乎。日又無光。此將有以。中有明者。以定意觀眾弟子心。誰穢濁者。令山不移。睹見諸心。普有道凈。國榮寶色。不穢其心。仰頭觀見。睹一沙門。當其山上。梵志僉曰。正是瞿曇弟子所為。梵志呼曰。王令吾等為民除患。汝抑之為。目連答曰。吾自懸虛。誰抑汝等山。梵志三盡道力。欲令山移。山入三下。遂成平地。梵志顧相謂曰。夫有明達。道德深者。即吾等師。咸興整服。稽首敬白。願為弟子。示吾極聖。目連答曰。汝等欲去瞑就明者善。吾有尊師。號無上正真天中之天。為一切智。汝等尋吾往至佛所。諸梵志曰。佛之導化。寧殊於師乎。目連曰佛以須彌為芥子。吾以芥子為須彌。嘆佛德畢曰。汝等尋吾後。目連接諸梵志。猶若壯士屈伸臂頃。即在佛前。具陳其情。白佛言。吾承無上正真神勢之化。化諸梵志。斯等內外已凈。猶若新氎易可為色。唯願世尊。盪其微垢。令成真凈。梵志見佛。心開意喜。皆作沙門。佛言我為汝曹說經。上語亦善。中語亦善。下語亦善。語中深說度世之道。政心為本。聽我所言。使後世傳行之。諸比丘皆叉手受教。佛言人身中。有五賊。牽人入惡道。何等為五。一者色。二者痛癢。三者思想。四者生死。五者識是五者。人所常念。佛言人常為目所欺。為耳所欺。為鼻所欺。為口所欺。為身所欺。目但能見不能聞。耳但能聞不能見。鼻但能知香臭不能知味。口但能知味不能知香臭。身體但能知寒溫不能知味。是五者皆屬心。心為本。佛言諸比丘。欲求道者。當端汝心。人從痴故。隨十二因緣。便有生死。何等為十二因緣。一者痴。二者行。三者識。四者名色。五者六入。六者栽。七者痛。八者愛。九者受。十者有。十一者生。十二者死。施行善者。復得為人。施行惡者入地獄餓鬼畜生鬼神中。佛坐思念。人痴故有生死。何等為痴本。從痴中來。今生為人。復痴心不解。目不開。不知死當何趣。見佛不問。見經不讀。見沙門不承事。不信道德。見父母不敬。不念世間苦。不知地獄中考治劇。是名為痴。故有生死不止。人死如呼吸之間。脆不過於人命。人身中有三事。身死識去。心去意去。是三者。常相追逐。施行惡者。入地獄餓鬼畜生鬼神中。施行善者。三亦相追逐。或生天上。或生人中。墮是五道中者。皆坐心不端故。佛告諸比丘。皆當端汝目。端汝耳。端汝鼻。端汝口。端汝身。端汝心。身體皆當斷於土。魂神當不復墮泥犁畜生鬼神中。視人家有惡子。為吏所取。皆坐心不端故。人身中有百字。如車有百名。人多貪好怒。不思惟身中事。死入地獄中。後悔無所復及。我棄國捐轉輪王。憂斷生死。欲度世間人使得無為道。第一精進者。立得阿羅漢。第二精進者。得阿那含。第三精進者。得斯陀含。第四精進者。得須陀洹。雖不能大精進。當持五戒。不殺不盜不淫不兩舌不飲酒。  佛言。人坐起常當思念四事。何等四。一者自觀身。觀他人身。二者自觀痛癢。觀他人痛癢。三者自觀意。觀他人意。四者自觀法。觀他人法。內復欲亂者心當自端視身體。飢亦極。飽亦極。行亦極。住亦極。坐亦極。寒亦極。熱亦極。卧欲來時。當自驚起坐端心坐。心不端者。當起立。立不端者。當經行。心儻不端者。當自正。譬如國王將兵出斗。健者在前。既在前鄙復卻適欲卻著羞後人。諸比丘既棄家舍妻子。剃鬚發為沙門。雖一世勤苦。後長解脫。已得道者。內獨歡喜。視妻如姊弟。視子如知識。無貪愛之心。常當慈哀十方諸天人民。地獄餓鬼畜生蜎飛蠕動之類。皆使富貴安隱度脫。得無為之道。見蟲獸當以慈哀愍傷之知生不復痴。能有是意者。常念師恩。事佛如人念父母。如獄中死罪囚。有賢者往請囚出囚。黠慧者常念賢者恩。比丘已得道者。當念佛。如是念經。當如人念飲食。諸比丘。當轉相承事。如弟事兄。中有痴者。當問黠者。展轉相教。問黠者如瞑中有燈火。無得陰謀。作惡無得諍訟。見金銀當如見土。無得妄證人入罪法。語言無得妄中傷人意。不聞莫言聞。不見莫言見。行道當低頭視地蟲。無得蹈殺。無得目貪人婦女。無得形相人婦女。坐自思惟。去貪愛之心。乃得為道耳。  佛告諸比丘。欲求道者。當端汝心。於閑處坐。自呼吸其氣息。知息短長。長息不報。形體亦極。閉氣不息。形體亦極。分別思惟。形體誰作者。心當視內。亦當觀外。自思惟歡然與人有。異心。當是時不用天下珍寶。心稍欲隨正道。意復小動者。即還自守其意。意即為還。譬如人有鏡。鏡不明則不見其形。磨去其垢。乃自見形。人以去貪淫嗔恚愚痴。譬如磨鏡。端自思惟。天下無堅固。皆無有常。  佛告諸比丘。持心當如四方石。石在中。庭雨墮不能壞。日炎亦不能消。風吹亦不能動持心當如石。佛言天下人心。如流水中有草木。各自流行。不相顧望。前者亦不顧後。後者亦不顧前。草木流行。各自如故。人心亦如是。一念來一念去。亦如草木前後不相顧望。於天上天下。無所復樂寄居。天地間棄身不復死。道成乃知師恩。見師即承事。不見者思惟其教誡。如孝子念父母。意定乃有一心。便慈哀天下人民蜎飛蠕動之類。坐獨自嘆已脫身於天下及五道。一者天道。二者人道。三者畜生道。四者餓鬼道。五者地獄道。已得羅漢道者。便能飛行變化。身中能出水火。能出無間入無孔。欲離世間。取無為去者即能。  佛告諸比丘。道不可不學。經不可不讀。佛說經已。五百沙門。皆得阿羅漢道。阿難白佛言。是諸沙門。聞經意解。何其疾也。佛言。此諸比丘前迦葉佛時。受誦斯經。中間無佛。隨世因緣廢不復聞。至吾為說。聞即得道。佛說經竟。諸菩薩。四輩弟子。帝王人民。天龍鬼神。無不歡喜。為佛作禮。  分享  我的博客  微博  微信  朋友圈    N  同時轉發到微博  發送
推薦閱讀:

阿羅漢,菩薩的法緣慈

TAG:阿羅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