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名」言志:原名是父母的期盼,筆名是自我意志的體現

在舊中國,特別是三十年代前後,由於反動派的黑暗統治和其他原因,革命的、進步的作家沒有充分的寫作自由。經常更換筆名發表文章,是他們常用的戰術之一。

魯迅(原名周樟壽)魯迅是筆名最多的作家之一,其筆名多達180個,其中「魯迅」聞達於天下。魯迅好友許壽裳曾於1920年底,當面向魯迅問過「魯迅」這一筆名的寓意。魯迅的答覆是:一、母親姓魯;二、周魯是同姓之國;三、取愚魯而迅速之意。

而另一個大家熟知的名字「周樹人」,是其叔祖將「樟壽」的本名改為「樹人」,取「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之意。

茅盾(原名沈德鴻)1927年8月,茅盾遭蔣介石政府通緝,不能用真名發表作品,在完成《幻滅》的寫作後,署名「矛盾」投寄《小說月報》。取「矛盾」這個名字,是因為看到了生活中和思想上的很多矛盾。代理《小說月報》編務的葉聖陶先生覺得「矛盾」二字一看便是假名,怕引起政府注意惹出麻煩,便在「矛」字上加了一個草頭。

巴金(原名李堯棠)「巴金」這一筆名和無政府主義毫無關係。巴老曾在《談〈滅亡〉》一文中,介紹過這一筆名的來歷:「巴」來之於一個叫「巴恩波」的同學,巴老曾因他投水自殺而十分痛苦;「金」是一位學哲學的安徽朋友幫忙取的。巴老當時想要找個容易記住的字,這位同學便半開玩笑地說了個「金」字。

徐志摩(原名徐章垿)「徐志摩」這一名字,是由他父親取的。原來詩人在「抓周」時,家裡來了一個志恢和尚,在詩人頭上撫摩一圈,然後說:「此兒將來必成大器。」這話正合徐父的心意,於是便讓兒子又名「志摩」———志恢和尚摩過頭頂。

秦牧(原名林覺夫)取「秦牧」為名,意在抨擊國民黨的反動統治:推翻「秦」即國民黨政權,建設田園牧歌式的和平生活。

蕭紅和蕭軍(蕭紅原名張乃瑩,蕭軍原名劉鴻霖)蕭紅和蕭軍是一對情侶,當時他們曾和魯迅通信,並分別用了「蕭紅」和「蕭軍」作筆名。兩個筆名連在一起是「小小紅軍」的意思,表現了他們對革命的嚮往。

老舍(原名舒慶春)老舍拆自本姓「舒」,其字「舍予」亦拆自姓氏。

冰心(原名謝婉瑩)冰心小時候她就接觸中國古典文字,特別喜歡唐詩。她對唐代詩人王昌齡作的《芙蓉樓送辛漸》一詩特別欣賞,其中的「一片冰心在玉壺」尤為喜愛。為了表明她不與黑社會同流合污,她就取「冰心」為筆名。

朱自清(原名朱自華)1917年,20歲的朱自清「感於家庭經濟情況不好,為了惕勵自己不隨流俗合污,改名自清。「自清」兩字出自《楚辭·卜居》:「寧廉潔正直以自清乎?」意思是廉潔正直使自己保持清白。

高士其(原名高仕錤)1930年高仕錤自美回國,國家滿目瘡痍,他為此痛心疾首。改名高士其是為了表示自己的志向:「扔掉人旁不做官,扔掉金旁不要錢!」「高士其」後來成了他的正式用名。

猜您還喜歡:

名家 | 巴金《做大哥的人》(節選)

你是否也曾懷念舊時光——《記憶像鐵軌一樣長》 | 名家

一不高興就寫詩——解暑良方詩中藏 | 夏至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如涉及版權問題,敬請聯繫我們)

推薦閱讀:

2016,我的斷舍離
心理學影評丨《無問西東》自我實現是怎麼完成的
瞎寫 | 關於年齡的小故事
自我反省才是進步 人人網@李豐華√的日誌
業與無明·心的真相·摧毀「自我意識」的空間·慧律法師

TAG:父母 | 自我 | 意志 | 筆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