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路線是黨的新聞工作的生命線

  「提要」

  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廣泛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新聞戰線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在當下的最新生動實踐。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新聞工作者必須堅持黨性原則、強化理想信念、恪守職業道德、錘鍊過硬本領、擔當社會責任。

  新聞工作作為黨的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群眾路線也是新聞工作的生命線。廣泛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新聞戰線開展「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之後,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在當下的最新生動實踐。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新聞工作者就要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增強緊迫感責任感使命感,更加牢固樹立宗旨意識,紮根基層,服務群眾,奉獻社會。

  堅持黨性原則

  黨性原則和群眾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兩大基石。新聞工作的黨性原則是我黨的政治主張、思想意識和組織原則在新聞活動中的體現。堅持新聞工作的黨性原則,就必須全面、準確、生動地宣傳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緊密聯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實際,緊密聯繫廣大人民群眾的思想實際,解決思想和理論問題;必須全面、準確、生動地宣傳黨的綱領、路線、方針和政策,使之變為廣大人民群眾的自覺行動;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遵守黨的組織原則和宣傳紀律;必須深刻認識社會主義新聞事業的黨性與人民利益的一致性。

  堅持群眾路線是堅持黨性原則最好的也是唯一的實踐。新聞事業堅持群眾路線,一切為人民群眾著想,全心全意為人民群眾服務,高度體現了新聞事業的黨性原則。新聞工作者既要宣傳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始終自覺地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又要反映人民群眾的利益、願望和呼聲,始終牢記人民利益高於一切,把宣傳黨的主張與反映人民心聲統一起來,把堅持正確導向與通達社情民意統一起來。

  強化理想信念

  當前,世情國情黨情深刻變化,新聞宣傳工作面臨一系列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一些新聞從業人員受經濟利益驅使,出現了有償新聞、有償不聞、虛假報道、低俗之風等有悖職業精神、職業道德的現象;特別是新進入新聞隊伍的從業者,對黨的新聞工作的優良傳統繼承不夠,客觀辯證地剖析社會問題的能力不足,缺乏深入基層、深入群眾的實踐經歷。這些表現出來的日益複雜的狀況和深層次的問題提醒我們,必須高度重視並著力解決新聞工作者的理想信念教育問題。

  強化新聞工作者的理想信念,就要把理性認識轉化為實際行動,就必須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扎紮實實地踐行群眾路線。只有堅決奉行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只有走到人民群眾中去,向群眾學習,做群眾的小學生,我們的理想信念才能越發堅定。新聞工作者深入基層、深入生活、深入實際,都是要從群眾那裡獲取生動、豐富、具體的新聞原料,將新聞之根深深扎於實踐的土壤之中,這樣才能使「新聞之葉」常綠。

  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積極引導廣大新聞工作者增強理想信念,就能保證新聞工作者在思想上永不變質。人民群眾是新聞工作者理想信念的「根」,其「坐標」就在群眾路線之中。基於這樣的認識,廣大新聞工作者應樹立和強化「新聞為民」的理想信念,在實際工作中,要時刻「照鏡子、正衣冠」,糾正不當的工作觀念,強化「新聞為公」的職業信念。在全國新聞戰線開展的「走轉改」活動中,廣大新聞工作者積極響應號召,堅持新聞工作的群眾路線,深入基層,在田間、在車間、在街頭,捕捉鮮活新聞,在「捕捉」中自身的職業理想信念也得到了進一步強化。

  恪守職業道德

  社會主義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的基本原則可以確定為兩個方面:一是新聞工作要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原則;二是新聞工作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原則。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自覺用新聞職業道德規範來檢驗自己的職業行為,正確地行使職業權利,是每一個新聞工作者踐行群眾路線、完成職業使命的基本要求。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特別是在新聞傳播引入市場因素之後,不規範的市場秩序和社會上的不正之風對新聞傳播產生了強大的衝擊力。市場的浮躁,金錢的誘惑,權力的衝撞,使得新聞媒介和新聞工作者處在一個充滿誘惑的社會。加之新聞戰線上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不同程度地存在著,而且在有些地方和有的方面甚至很嚴重,導致喪失職業精神和違反職業道德的現象頻頻出現。

  貫徹新聞工作的群眾路線,就是要乘著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東風,通過一系列的辦法和舉措,讓廣大新聞工作者深刻剖析自身存在的問題,解決新聞從業人員的思想意識問題和職業道德觀念,嚴格規範新聞傳播秩序。同時加強制度建設和作風建設,將深入基層、走進群眾固化為一種常態行為,讓每位新聞工作者面對職業道德的基本原則「照鏡子」,看自己的職業行為是否脫離了這兩個原則的約束,然後再「洗洗澡」「治治病」,確保在平日的工作中恪守職業道德,自覺抵制各種誘惑和干擾。

  錘鍊過硬本領

  如何更好地實現「把體現黨的主張與反映人民心聲統一起來,把堅持正確導向與通達社情民意統一起來」這兩個「統一」,需要廣大新聞工作者錘鍊過硬的本領,提高「兩種能力」。一是發現新聞的能力。首先需要新聞工作者有相當的知識儲備,以此分析判斷出發生在群眾中的事件的走勢,把握更多有價值的新聞線索,正確引導社會輿論,這就是「從群眾中來」的能力;二是傳播新聞的能力。這要求新聞工作者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了解受眾對於新聞的感知、認知情況,從而革新新聞傳播的理念和具體的傳播方式,讓新聞不僅符合事實,而且有利於事實在群眾中的傳播,這就是「到群眾中去」的能力。

  在新聞戰線「走轉改」活動中,許多新聞單位制定了完善的制度,大量編輯記者深入基層一線,開闊視野,錘鍊本領,推出了一大批有見地、指導性強的新聞作品,挖掘了大量富有生活氣息的典型事例,既宣傳了黨的主張,回應了群眾關切,服務了百姓生活,又密切了與群眾的情感聯繫,贏得了群眾的信任,推動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現實問題的解決。這樣的活動組織形式,錘鍊了新聞工作者的業務能力和過硬本領,探索了新的新聞傳播規律。

  實踐充分表明,新聞宣傳必須不斷增強親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讓群眾愛讀愛聽愛看,讓報道入腦入心。面目可憎、語言無味的八股文章,千人一面、毫無生機的官樣文章,是不可能讓黨的政策走入群眾心坎的。新聞工作者只有在接地氣、訪民情、問民意的過程中,挖掘別人沒有達到的深度,找到別人沒有觸及的角度,在實踐的艱苦磨礪中增強業務能力和水平,才能成為一名名記者、名編輯、名主持人、名評論員,也才能夠更好地踐行「新聞為民」的職業理想信念。

  擔當社會責任

  新聞工作者承擔社會責任的程度是基於他們的政治立場、道德觀念、理想信念、業務能力等的「疊加效應」。這就要求新聞工作者要有責任擔當,主動充當好黨和政府的喉舌,主動承擔起引導社會輿論的責任,主動履行好人民群眾監督政府的使命,主動成為踐行群眾路線的表率。

  新聞工作者就是要積極宣傳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積極宣傳社會上的新人新事、好人好事,積極宣傳各行各業的榜樣、模範和優秀代表,弘揚社會新風尚,倡導公平正義。對黨和國家的重大戰略、重大決策、重大部署進行客觀、正面的報道,對社會上的新聞事件、熱點事件、疑難問題及時作出合理的權威解釋,對國家和社會生活中的重大新聞、重要事件進行恰當、公正的評論,釋疑解惑、澄清是非,讓人民看到事實看到真相,看到黨和政府的態度和誠意,引導人民培育平和心態,回歸理性,服從真理。與此同時,新聞工作者還應積極傾聽群眾呼聲,把最現實的民意、民願反饋給黨和政府,真正成為黨和政府密切聯繫人民群眾的橋樑和紐帶。(作者為山西廣播電視台紀檢委副書記、監察審計部主任郭文君)


推薦閱讀:

嵌入式學習路線圖
八字命學的最佳路線圖 作者:鼎乾坤
卦爻間的生克路線
端午啦,12生肖最旺運的遊玩路線

TAG:工作 | 生命 | 新聞 | 群眾 | 路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