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周迅到楊冪,十年前中國電影發生了什麼

今天Sir想煽煽情。

原因?

或許來自前幾天朋友圈刷到這則標題——

Sir還沒這種錯覺,Sir清楚地記得,十年前,是2007。

剛畢業,第一份工作就是電影編輯,做六休一,老闆問我,你期望月薪是多少,不假思索地回,溫飽就好。

當時哪看得起錢啊,夢想最牛逼。

幸或不幸,今天,還是干著當初想乾的事,每天窩在電腦前,看片,寫字,看片,寫字……

只是,不再提「夢想」了。

時間過得好快,眨眼間,十年就過去了。

2007年。

當時,菊花還是花。

當時的Sir,意氣風發,Sir清楚記得,那年有兩檔大熱劇——

《奮鬥》,《士兵突擊》。

前者講述幾個80後年輕人在北京奮鬥。

現在看來,石康的劇本到底還是粗淺了,但他好就好在,毫不掩飾自己「要」的慾望。

比如這句話——

華爾街上成功的人不是靠計算,是靠兇狠。你要告訴他們這個是我的那個是我的,you get out of here。

還有這句——

我就等你,我就等你,你沒結婚我等你,結婚我還等你,我現在等你我以後等你,我永遠等你,我等你,我等你,我等死你。

今天,再說這種「三觀不正」的話,恐怕要被不只一小撮的觀眾噴死。

《奮鬥》的本質就是一群庸人不甘平庸的故事。

《士兵突擊》其實更接地氣。

它關於一個傻子扳倒一片聰明人的傳奇,一種更踏實的成功。

我一直告訴自己,有意義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有意義。

在五班,許三多老是把這句話掛在嘴邊。看到同鄉成才混得那麼好,他反覆對自己說——其實我現在做的事情也很有意義。自我激勵,又自我安慰。其實說這句話時,大家都看不上他。

他拿這句車軲轆話來給自己打氣。後來鋼七連解散,只剩下他一個人,這句話又成了想頭。臨走時,他開始反思這句話——我一直告訴自己,有意義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有意義。但這是句傻話,聰明人用不上。毫無疑問,那一刻,許三多才是兵王——他終於明白自己不是聰明人,但不再為之不開心,而選擇自己的活法。

當然,這兩部勵志劇,最大的勵志是,《奮鬥》捧紅了文章,《士兵突擊》推出了王寶強。

兩個並不算「靚」的明星一炮而紅,並巧合地,在之後為中華詞庫奉獻出「周一見」和「太馬蓉」,這兩個不言而喻的關鍵詞。

多多少少,從當年的熱播劇能看出,那時的熒屏,還不是小鮮肉說了算。

2007,最瘋狂的一個粉絲叫楊麗娟。

她追的偶像叫劉德華。

為了見偶像一面,楊麗娟發動家人賣房賣腎。

2007年3月25日,追星13年的她,終於實現夙願,被安排和劉德華近距離接觸、合影。

第二天,楊父跳海自殺。

瘋狂嗎?

瘋狂是會傳染的。

今天,鹿晗談個戀愛,粉絲能把微博整癱瘓;王俊凱過個生日,粉絲能在宇宙放衛星。

以前,明星(偶像)是這麼來的——

被星探發掘,唱歌拍電影,媒體報道,大眾追捧。

現在,明星(偶像)的成名途徑早已逆轉——

大眾追捧,媒體報道,唱歌拍電影。

瘋狂嗎?

瘋狂是有代價的。

比如,楊麗娟事件,大部分是站在劉德華那邊,批判粉絲盲目追星;而到了鹿晗談戀愛,公眾輿論的槍口卻指向明星——憑什麼,我們省吃省穿,供你捧你,到頭來,你拿我們的錢,去給別的女人買禮物。

偶像失格,Sir又認識了一個新詞。

這句話被我們說爛了——過去,我們認識影視圈,靠作品;今天,我們認識影視圈,靠人設。

不信,看看十年前。

2007年,中國最具勢力(話題)的女星,是四旦雙冰。

周迅自不必言,兩年前就憑《如果·愛》拿下金馬、金像,幾乎所有華語獎項的最佳女主角。

章子怡《2046》金像封后。

趙薇差一點,但提到她,小燕子面目清晰。

即使最受爭議的范冰冰,勞模階段,一年五部片,3年後憑《觀音山》拿下東京國際電影節影后。

看看今天新一代的輿論場。

佔據微博熱搜的分別是——

影后?

這個?

還是這個?

角色?

抱歉,Sir想不出。

甚至不進反退。

楊冪,2007年前就奉獻了她至今最靈動的一個角色——《神鵰俠侶》的郭襄。

Sir不想說演技一代不如一代這句絕對話。

但從名氣和演技(實力)的匹配度上,一代比一代含金量低,不容置疑。

耐心是這個時代最稀罕又最被唾棄的品質。

就好像以前我們在劇裡面分出偶像劇,現在,又從偶像劇分出舔屏劇。

什麼意思?

對於現在某些流行貨色,你不要想,更不用看,就像巴普洛夫的狗看見骨頭,舔就好。

再說說皇冠上的珍珠——電影吧。

2007年,一向溫良恭儉讓的李安終於露出本色。

拍出《色,戒》,以一個「陰道戰勝主義」的愛情故事,瓦解了革命的尊貴。

尺度之大,豈止回形針。

我們驚呼,又一個「天才」(湯唯)嶄露頭角。

誰知,《色,戒》的登天,讓她「重回地下」。

而王佳芝,竟也成為湯唯至今的巔峰角色。

多年後,李安在談起這段讓他現場奔潰痛哭的經歷——

我覺得,我的心好像王佳芝,我的頭好像鄺裕民,我的那個…那個…不好意思講,好像易先生(全場大笑)。

據說,張愛玲的《色,戒》,一開始是送到姜文手裡的。

姜文不屑,他說,這是個「娘們故事」。

自認「電影應該像酒」的姜文,在2007年拍了他至今度數最高的電影,《太陽照常升起》。

這是自戀的姜文一次不管不顧的才情澎湃。

這也是姜文最稀罕的一個夢。

許多人抱怨看不懂,姜文火了——「看不懂便多看幾次」。

大眾文化的G點是需要被挑釁的,但顯然這次,姜文的冒犯過了頭。

《太陽照常升起》血本無歸。

3年後,姜文拍了他至今藝術含量最低,同時也是最賣座的電影,《讓子彈飛》。「站著掙錢」,成為99%中國電影人至今可望不可即的夢。

「站著掙錢」,是站著關鍵還是掙錢要緊,於姜文來說,也許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他打從心裡厭惡跪著。

你看,在順著摸了一把流行羊毛後,4年後,他又來一部《一步之遙》,風騷作死。

對姜文,我們是又愛又恨的。

對其他人,我們往往愛恨分明。

比如,地位比姜文更高的張藝謀。

2007年,張藝謀完成了他古裝三部曲的完結篇,《滿城盡帶黃金甲》。

先別罵。

《黃金甲》爛嗎?單單這一幕就讓Sir心生敬意。

傑王子為母后倒戈朝廷,挑戰父權,失敗,王子和黨羽被誅殺殆盡。

大地屍橫遍野。

太監出動。

成山的屍體被拖走,成河的鮮血被洗盡,眨眼之間,大地又被鋪上紅毯,舞台又站滿菊花。

剛剛的血雨腥風,似乎從未發生。

在這之後,Sir從未在張藝謀電影看過如此無聲而刺眼的死亡。

陳凱歌呢?

他還沒從《無極》的惡評陰影緩過氣。

憤怒傷人,也自傷。

說出「人不能無恥到這樣的地步」後,陳凱歌就再也驕傲不起來了。

兩年後,他拍《霸王別姬》「私生子」——《梅蘭芳》。

形還在,氣沒了。

「既然你選擇了這條路,你就戴著你的紙枷鎖,千忍萬忍地走到底吧」,《梅蘭芳》這句台詞,成為陳凱歌的攬鏡自照。

今天回看《無極》,爛嗎?

至少不算好。

但更讓人失望的是,這麼「爛」的《無極》,竟成為中國魔幻大片的天花板。

看看這幾年,都是什麼貨色?!

《封神》《鍾馗伏魔》《畫壁》

現在,提起馮小剛,我們最常用的一個詞是,任性。

說到任性,2007年是馮小剛的分水嶺。

剛剛在賀歲大片賺得盆滿缽滿的他,又一次殺回「文藝界」,殺回他心中對電影的原始衝動。

他要拍《集結號》。

當時誰都看衰《集結號》,包括華誼老總,也是抱著「還馮小剛」的心態在投。

馮小剛乾脆「破罐破摔」。

合作過《天下無賊》的劉德華在看過劇本後,主動要求出演「穀子地」一角。馮小剛拒絕了,理由是,「你太帥了」。

那到底還是他的年代。

無人看好的《集結號》,奇蹟性地以「零明星」陣容,拿下當年年度票房第2位,手下敗將包括同期的《投名狀》——那可是打包了李連杰、劉德華、金城武的頂級大片。

《集結號》也成為馮小剛十年間大眾口碑最好的一部,豆瓣7.8。

當然,我們忘不了那些離開的人。

2007年6月29日下午1點30分,楊德昌,因結腸癌併發症在加州貝弗利山莊家中去世。

我們從此失去華語影壇最赤誠的電影作者。

對楊德昌,我們怎麼褒獎都不為過。

他是真的在痛苦,他的痛苦,也照亮了我們的痛苦。

就前兩天,Sir寫稿,重讀《麻將》,又被驚出一身冷汗。

這個世界上沒有人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麽。他們就等著別人來告訴他們,所以,只要你用很誠懇的態度告訴他,他想要什麼就對了。知道為什麼嗎?因為沒有人願意在失敗的時候承認自己的錯誤,他們寧願自己是上當被別人騙。

十年間,中國影壇翻天覆地。

2007年票房冠軍是《變形金剛1》,2.8億。

2017年票房冠軍(顯然)是《戰狼2》,票房56億,十年前的冠軍還不及今天冠軍的零頭。

2007年是華語電影在三大電影節最後的榮光,王全安《圖雅的婚事》,柏林金熊獎,李安《色,戒》,威尼斯金獅獎。

2017年,三大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華語片無一入圍。

2007年,我們聽到困惑來自賈樟柯:在這樣一個崇拜黃金的時代,有誰還關心好人?

2017年,我們聽到咆哮來自「逐夢演藝圈」們:豆瓣,大V,你們到底有多恨中國電影?

2007年,王朔批評中國電影,「老是看見一幫古人在打架」。

2017年,中國電影銀幕主流又是什麼?

十年,Sir看過很多夢想,看過很多夢想破滅,但看得最多的,是佯裝夢想的功利。十年,Sir看過很多文藝片,看過很多商業片,但看得最多的,是打扮成商業又不尊重商業規律,號稱文藝卻又不肯面對自己的偽電影。

這是我們每個老影迷成長的陣痛期。

這也是中國電影成長必經的陣痛期。

惟願且共勉,每個身處行業,與行業沾邊的人,都能活得更偏執,更誠實。

我們懷念2007。

我們更想心安理得地說——

不愧擁有2007。


推薦閱讀:

【網易雲音樂】中國五行能量養生音樂(5首)
中國對日外交歸於理性
中國茶葉的種類
中國古代最偉大英雄之一,被批評卑鄙無恥,被誤解兩千年
中國男性的自尊與自省

TAG:電影 | 中國 | 中國電影 | 楊冪 | 周迅 | 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