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詩詞及農諺里的驚蟄

驚蟄是春耕的開始

鄭學富

在民間習俗中,剛剛過去的驚蟄是一個重要的節氣。按照數千年的農事經驗,驚蟄之後,漸有春雷,這也預示著我國大部分地區進入春耕季節,人們開始了一年的忙碌,也寄託了人們對一年好收成的希望。因此,千百年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們寫下了很多關於驚蟄的優美詩句。

漢景帝之前

驚蟄叫「啟蟄」

提起二十四節氣驚蟄,很多人的印象就是大地回春,春雷滾滾。而打雷的確是這個節氣特有的現象。這在眾多古代文人筆下都有記載。

「坤宮半夜一聲雷,蟄戶花房曉已開。野闊風高吹燭滅,電明雨急打窗來。頓然草木精神別,自是寒暄氣候催。惟有石龜並木雁,守株不動任春回。」這是宋代詩人仇遠的詩《驚蟄日雷》,「坤宮」指西南方,「蟄戶」指蟲子冬眠的洞穴。這首詩形象地寫出了驚蟄之後雨驟風急、電閃雷鳴以及草木萌發、春回大地的景象。這首詩也成為描述驚蟄的經典詩歌之一。

不過,關於這個節氣的名稱,還有一段有趣的歷史。在漢景帝以前的文獻中,出現的有關驚蟄詞語都是「啟蟄」。如《周禮》卷四十《揮人》篇上說:「凡冒鼓必以啟蟄之日」;《左傳·桓公五年》云:「凡祀,啟蟄而郊」。

啟蟄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標誌著仲春時節的開始。成書於戰國時期、也是我國最早的一部傳統農事曆書《夏小正》曰:「正月啟蟄,言始發蟄也。」動物經冬日蟄伏,至春又復出活動,故稱「啟蟄」。

後元七年(前157年)六月漢文帝劉恆駕崩,太子劉啟繼承帝位,是為漢景帝,也是西漢的第六代皇帝,因其名為啟,為了避諱而將「啟」改為了意思相近的「驚」字。動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飲不食,稱為「蟄」;到了「驚蟄節」,天上的春雷驚醒蟄居的動物,稱為「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晉代詩人陶淵明有詩曰:「促春遘時雨,始雷發東隅,眾蟄各潛駭,草木縱橫舒。」南宋官員、經史學者王應麟在《困學紀聞》說:「改啟為驚,蓋避景帝諱。」在漢朝景帝之前,二十四節氣中的「啟蟄」是排在「雨水」前面的,改「驚蟄」後,人們又把它同「雨水」調換了位置,同樣,「穀雨」與「清明」的順次也被置換,才形成今天的順序。

進入唐代後,「啟」字的避諱已無必要,「啟蟄」的名稱又重新被使用。唐代文學家柳宗元在《非國語·不藉》中寫道:「啟蟄也得其耕,時雨也得其種。」但由於不習慣的原因,大衍曆再次使用了「驚蟄」一詞,並沿用至今。

我國古代驚蟄有三種物候特徵,稱為「三候」:「一候桃始華;二候倉庚(黃鸝)鳴;三候鷹化為鳩。」這描述的就是驚蟄時節,桃花紅、李花白、黃鶯嗚叫、燕飛來的自然現象,此時,大部分地區都已進入了春耕。

現代詩人吳藕汀在《驚蟄》詩中說:「杏花村酒寄千程,佳果滿前莫問名。驚蟄未聞雷出地,豐收有望看春耕。」農諺云:「到了驚蟄節,鋤頭不停歇。」

驚蟄節氣在農事上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我國勞動人民自古很重視驚蟄節氣,把它視為春耕開始的日子。唐代詩人韋應物在《觀田家》一詩中說:「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田家幾日閑,耕種從此起。丁壯俱在野,場圃亦就理。歸來景常晏,飲犢西澗水。飢劬不自苦,膏澤且為喜。倉廩物宿儲,徭役猶未已。方慚不耕者,祿食出閭里。」詩中通過對農民終歲辛勞而不得溫飽的具體描述,揭示了當時賦稅徭役妁繁重和社會制度的不合理。自驚蟄之日起,農民整天起早摸黑的忙碌起來,結果到頭來卻家無隔夜糧,韋應物想起自己不從事耕種,但是俸祿卻是來自鄉里,心中深感慚愧。

這個時節,農諺云:「九盡楊花開,農活一齊來。」此時,華北的冬小麥返青生長,江南的油菜已開花,都需要大量的水分,但是此時氣溫回升較快,農田灌溉、保墒很重要。此時,土壤凍融交替,及時耙地是減少水分蒸發的重要措施。所以農諺說:「驚蟄不耙地,好比蒸饃走了氣。」

驚蟄天古人忙驅蟲

一首名為《驚蟄》的古詩寫出了驚蟄時萬物復甦的氣象:「陌上楊柳方競春,塘中鯽鰣早成蔭。忽聞天公霹靂聲,禽獸蟲豸倒乾坤。」驚蟄猶如平地一聲雷,冬眠的蟲子也蘇醒了,家中的爬蟲走蟻開始爬出洞穴,四處覓食。過冬的蟲卵也要開始孵化,田地里的蟲害也增多了。所以古時驚蟄當日,人們會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屋裡的四角,以香味驅趕蛇、蟲、蚊、鼠和霉味。

唐代著名醫藥學家,被後人尊稱為「藥王」的孫思邈在其編著的《千金月令》上說:「驚蟄日,取石灰糝門限外,可絕蟲蟻。」石灰原本具有消毒殺蟲的功效,在驚蟄這天,撒在門檻外和庭院中,希望蟲蟻一年內都不敢上門,不要來騷擾自己。在山東的一些地區,農民在驚蟄日要在庭院之中生火爐烙煎餅,意為煙熏火燎整死這些害蟲。在陝西,一些地區過驚蟄要吃炒豆。人們將黃豆用鹽水浸泡後放在鍋中爆炒,發出噼啪之聲,象徵蟲子在鍋中受熱煎熬時的蹦跳之聲。在山西的雁北地區,農民在驚蟄日要吃梨,意為與害蟲別離。在少數民族地區,廣西金秀縣的瑤族在驚蟄日家家戶戶要吃「炒蟲」,「蟲」炒熟後,放在廳堂中,全家人圍坐一起大吃,還要邊吃邊喊:「吃炒蟲了,吃炒蟲了!」盡興處還要比賽,誰吃得越快,嚼得越響,大家就來祝賀他為消滅害蟲立了功。

在驚蟄,還有一個重要的民間習俗:祭白虎。白虎是迷信傳說中的凶神,明末馮夢龍纂輯的白話短篇小說集《警世通言·三現身包龍圖斷冤》中說:「白虎臨身日,臨身必有災。」人民文學出版社古典文學部編輯嚴敦易校注稱:「白虎,星命迷信裡面的凶神。」玄學書籍《人元秘樞經》中稱:「白虎者,歲中凶神也,常居歲後四辰。所居之地,犯之,主有喪服之災。」十二主星宿歌訣云:「白虎凶神當堂坐,流年必然有災禍,不現內孝現外孝,否則流血難躲過。」中國的民間傳說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會在這天出來覓食,開口噬人,犯之則在這年之內,常遭「邪惡小人」興波作浪,引致百般不順。大家為了自保,便在驚蟄這天祭白虎。

所謂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紙繪製的白老虎,老虎一般為黃色黑斑紋,口角畫有一對獠牙。拜祭時,需以肥豬血喂之,使其吃飽後不再出口傷人,繼而以生豬肉抹在紙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滿油水,不能張口說人是非。

「打小人」也是驚蟄民間習俗之一。人們在紙上畫好類似人形的東西,用小棒槌等物進行擊打,一邊打,一邊口中念著咒語,期盼新的一年事事如意,心想事成。

當然,對更多人來說,驚蟄有著更重要的意義:標誌著春天的來臨。宋代文學家蘇轍在《游景仁東園》一詩中說:「新春甫驚蟄,草木猶未知。高人靜無事,頗怪春來遲。」驚蟄節後,暖風拂面,草長鶯飛,鳥語花香,春色怡人。一年之計在於春,莫辜負了這稍縱即逝的春光。

補白

北京初雷日

在4月下旬

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陽到達黃經345度時便進入了「驚蟄」節氣。驚蟄是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蟄伏於地下冬眠的昆蟲的意思。

唐朝詩人韋應物在《觀田家》一詩中說:「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如何理解驚蟄這天打雷的自然現象呢?

《禮記》中記載,「仲春,雷乃發聲,仲秋,雷始收聲。」根據氣象科學研究,冬天由於空氣寒冷乾燥,上下對流弱,因此很少出現打雷現象。而驚蟄所在的三月初,正是冬去春來之時,大地溫度和濕度都逐步升高,促使近地面熱氣上升,濕熱空氣與冷空氣活動頻繁交匯進而形成打雷的現象。因此,打雷成為驚蟄這個節氣中表現最顯著的物候現象。

不過,從嚴格意義上來說,「一雷驚蟄始」這種說法僅與長江流域的氣候規律相吻合。

由於我國幅員遼闊,南北跨度大,各地自然物候時間進程不一,所以並非所有地方都會在驚蟄時分得聞春雷始鳴。

就多年平均日期而言,雲南中南部以及湖南西北部1月份即可聞雷,是我國平均初雷日期最早的地區;江南、華南大部以及西南地區南部平均初雷日期出現在2月份;在驚蟄月份(3月)出現初雷的地區則集中在江淮、江漢地區和四川大部;而華北大部、西北東部的平均初雷日卻在4月份,北京的平均初雷日期為4月中下旬;初雷日最晚的新疆東部以及甘肅西北部到6月才會出現雷的蹤跡,這是因為新疆等地空氣乾燥,水分缺乏,雲都很少,更難得有積雨雲形成而響雷了。

雖然雷聲的時間有早有晚,但初雷之後,利於耕種的農事經驗,卻是流傳了數千年。

現代科學已經證明了這種說法的合理性:雷電能為土壤製造出許多天然化肥。

空氣中的氮是一種惰性氣體,在常溫下不易與氧化合,需在高溫時才能與氧化合成二氧化氮。自然界雷雨來臨時,閃電火花往往有幾公里長,電流強度可達數萬甚至數十萬安培,空氣的溫度會突然增至數萬度,這樣就容易使空氣中的氮和氧化合成二氧化氮,並溶解於雨水裡,變成濃度很低的硝酸。這種含硝酸的雨水落到地面,很快與土壤中的礦物質化合變成硝石,成為作物生長發育所需要的優質化肥。


推薦閱讀:

霸氣的古詩詞有哪些?
董卿「強力推」: 把85個古詩詞「貼牆上」, 讓孩子背熟, 保語文上135!
收藏時間 ? 是什麼使得詞和詩有了同等地位呢?
入選與落選的詩

TAG: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