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文化】茶葉加工發展史(二)

5從蒸青到炒青

相比於餅茶和團茶,茶葉的香味在蒸青散茶中得到了更好的保留,然而,使用蒸青方法,依然存在香味不夠濃郁的缺點。於是出現了利用乾熱發揮茶葉優良香氣的炒青技術。炒青綠茶自唐代己始而有之。唐劉禹錫《西山蘭若試茶歌》中言道:「斯須炒成滿室香」,又有「自摘至煎俄頃余」之句,說明嫩葉經過炒制而滿室生香,又炒制時間不長,這是至今發現的關於炒青綠茶最早的文字記載。

經唐、宋、元代的進一步發展,炒青茶逐漸增多。至於「炒青」茶名,宋代陸遊(公元1125~1210年)就曾記述:「日鑄(浙江紹興日鑄茶)則越茶矣,不團不餅,而曰炒青。」到了明代,炒青製法日趨完善,在《茶錄》、《茶疏》、《茶解》中均有詳細記載。其製法大體為:高溫殺青、揉捻、復炒、烘焙至干,這種工藝已與現代炒青綠茶製法非常相似。

6從綠茶發展到其他茶類

在制茶的過程中,由於注重確保茶葉香氣和滋味的探討,通過不同加工方法,從不發酵、半發酵到全發酵一系列不同發酵程序所引起茶葉內質的變化,探索到了一些規律,從而使鮮葉到原料,通過不同的製造工藝,製成各類色、香、味、形品質特徵不同的六大茶類,即綠茶、黃茶、黑茶、白茶、紅茶、青茶(烏龍茶)。

(一)黃茶的產生

綠茶的基本工藝是殺青、揉捻、乾燥,當綠茶炒制工藝掌握不當,如炒青殺青溫度低,蒸青殺青長,或殺青後未及時攤涼及時揉捻,或揉捻後未及時烘乾炒干,堆積過久,使葉子變黃,產生黃葉黃湯,類似後來出現的黃茶。因此,黃茶的產生可能是從綠茶製法不當演變而來。明代許次紓《茶疏》中說:「顧彼山中不善製法,就於食鐺火薪焙炒,未及出釜,業已焦枯,詎堪用哉,兼以竹造巨笱,乘熱便貯,雖有綠枝紫筍,輒就萎黃,僅供下食,美堪品斗?」許次紓對此種茶類嗤之以鼻,而以綠茶為正宗,認為黃茶原料即使是一等的綠枝紫筍,也不能登大雅之堂以供人品賞與鬥茶。但由於人的口味及主觀的感受各不相同,偏偏有不少茶人偏愛黃茶,故黃茶也成為茶類中的一個品種。

(二)黑茶的出現

唐宋以來的歷代王朝實行「以茶易馬」擴充軍備以茶治邊,直至清雍正十三年停止「以茶易馬」之法,前後約有千年的歷史。最初的黑茶的品質是在「船艙中、馬背上」形成的。唐宋年間,兩湖、四川及雲貴等省盛產蒸青綠茶,當時簍包茶必須沿漢水北上,再沿絲綢之路,經騾、馬的長途跋涉運輸至西北等地,水運氣候潮濕,簍包防水性能極差,茶葉吸水,引起化學成分的變化,逐步形成與綠茶完全不同的香味,隨著消費習慣的形成,對這一特殊的香味的需求也逐步固定下來。

黑茶的製造始於明代中葉。綠茶殺青時葉量過多火溫低,使葉色變為近似黑色的深褐綠色,或以綠毛茶堆積後發酵,渥成黑色,這就是產生黑茶的過程。明御史陳講疏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商茶低偽,悉征黑茶,產地有限,乃第為上中二品,印烙篦上,書商名而考之,每十斤蒸曬一筐,運至茶司,官商對分,官茶易馬,商茶給賣。」

湖南安化黑茶

(三)白茶的由來和演變

唐宋時所謂的白茶,是指偶然發現的從白葉茶樹上採摘而成的茶,與後來發展起來的不炒不揉而成的白茶不同。一直到明代,才出現了類似現在的白茶。明代田藝蘅《煮泉小品》記載:「芽茶以火作者為次,生曬者為上,亦更近自然,且斷煙火氣耳。況作人手器不潔,火候失宜,皆能損其香色也。生曬茶瀹之甌中,則旗槍舒暢,清翠鮮明,萬為可愛。」明代《茶譜外集》說:「茶有宜以日晒者,青翠香潔,勝於火炒。」

茸毛多的茶樹芽葉經曬或烘乾後,芽葉表面滿披白色茸毛,茶葉呈白色,故稱白茶。白茶形態自然、白毫滿身、色澤銀白,如白毫銀針、白牡丹、貢眉、壽眉等。

(四)紅茶的產生和發展

綠茶鮮葉變為紅茶干毛茶的過程:剛採下的芽是鮮嫩的綠葉,葉面張開;經過萎凋,色變暗綠,葉變柔軟;再經揉捻,暗綠色變成淺綠色,葉成條狀;經過發酵,顏色變成新紫銅色,葉緊捲成條;最後烘乾,茶葉變成烏黑油潤的色澤,體積也變小。在初制中,這些色澤外觀的變化,是由茶葉中的多酚類化合物氧化成茶黃素和茶紅素等物質所致。

我國最早的紅茶生產是從福建崇安的小種紅茶開始的。在制茶過程中,發現日晒代替殺青,揉捻後葉色紅變而產生了紅茶。1753年,崇安縣令劉靖在《片刻餘閒集》中記述了這種紅茶:「山之第九曲盡處有星村鎮,為行家萃集所。外有本省邵武,江西廣信等處所產之茶,黑色紅湯,土名江西烏,皆私售於星村各行。」相傳紅茶的風行有一個故事:

清道光(公元1820~1851年)末年,當時政局動蕩,一支軍隊從福建崇安星村過境,佔了茶廠。進廠的一袋袋青茶不能及時烘乾,被軍人用作床鋪,結果青茶積壓發酵,變成黑色,發出特殊氣味。廠主心急如焚,軍隊一走,趕緊用松柴烘乾,稍加篩分揀剔,便裝箱運往福州,託運洋行試銷。不料這種特殊氣味的小種茶,竟引起外國人的青睞,在歐洲市場生意大好。於是外商年年來訂購,紅茶便風靡一時。

正山小種紅茶

星村鎮的紅茶是「正山小種」,此外還有「外山小種」。以後演變產生了工夫紅茶。光緒元年(1875 年)被罷官的黟縣人余干臣從福建回鄉經商,目睹紅茶暢銷多利,遂到產茶區至德縣堯渡街(今屬東至縣)設紅茶莊,仿閩紅試製工夫紅茶成功。以後逐漸擴大生產又在祁門縣閃里開辦紅茶分庄,從而生產了最早的祁門工夫紅茶,後來,工夫紅茶品種不斷增多。20世紀20年代,印度、斯里蘭卡等國開始將茶葉揉切加工成C.T.C紅碎茶作袋泡茶用。

(五)青茶(烏龍茶)的起源

烏龍茶又名青茶,介於綠茶、紅茶之間,先綠茶製法,再紅茶製法,從而悟出了青茶製法。青茶綜合了綠茶的清香和紅茶的醇厚,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風味。青茶是從宋代的龍團茶演變而來的,但與現行烏龍茶採制方法相當的烏龍茶則出現於明代末年。青茶最早在福建創製。清初王草堂《茶說》:「武夷茶……茶采後以竹筐勻鋪,架於風日中,名曰曬青,俟青色漸收,然後再加炒焙……獨武夷炒焙兼施,烹出之時半青半紅,青者乃炒色,紅者乃焙色也。茶采而攤,攤而摝,香氣發越即炒,過時不及皆不可。」王草堂的《茶說》著於1717年,正是清代初年,所述制在是與今日基本相同。

7從素茶到花香茶

茶加香料或香花的做法已有很久的歷史。宋代蔡襄《茶錄》提到加香料茶「茶有真香,而入貢者微以龍腦和膏,欲助其香」。龍腦是一種產於閩廣一帶的常綠喬木,它的花朵香芬濃郁,和樹榦中的樹膏結成一種瑩白如冰的結晶體,俗稱冰片。蔡襄談到的這種龍鳳香餅茶,與以後的花茶製法並不一樣,但因為在茶葉中和香料以增茶香,也屬於花茶的一種類型。南宋已有茉莉花焙茶的記載,施岳《步月·茉莉》詞註:「茉莉,嶺表所產,此花四月開,直至桂花時尚有芳味,古人用此花焙茶。」

到了明代,窨花制茶技術日益完善,且可用於制茶的花品種繁多,明代的錢椿年《茶譜》記載:「木樨、茉莉、玫瑰、薔薇、蘭惠、橘花、梔子、木香、梅花,皆可作茶。」他還談到了花茶的具體制怯:「諸花開時,摘其半含半放蕊之香氣全者,量其茶葉多少,摘花為茶。」花量要適中,「花多則太香而脫茶韻,花少則不香而不盡美。」制茶時要去掉枝蒂和塵垢蟲蟻,在瓷罐中裝一層茶,再裝一層花,放滿後,用紙箬紮緊,放在鍋中沸水蒸煮,然後取出冷卻,再倒出用紙封裹,放在火上焙乾,即可飲用。制蓮花茶時,「於日未出時,將半含蓮花撥開,放細茶一撮,納滿蕊中,以麻皮略摯,令其經宿;及早摘花,傾出茶葉。用建紙包茶焙乾……如此數次,取其焙乾收用,不勝香美」。

現代窨制花茶,除上述花種外,還有用白蘭花、玳玳花、珠蘭花等。

8從手工制茶到機械制茶

由於制茶技術不斷改革,各類制茶機械相繼出現,先是小規模手工業作業,接著出現各道工序機械化。除了少數名貴茶仍由手工加工外,絕大多數茶葉的加工均採用了機械化生產。

(作者簡介:蔣世偉,上海第二工業大學中國茶酒文化主講教師)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喜歡Gai?
外國人吃瓜子么?怎麼吃?
哪些常見的姓氏不容易起個好聽的名字?
為什麼中國的神話故事裡都是女仙子下凡而沒有男仙子下凡?
《山海經》陵魚考

TAG:中國 | 文化 | 茶葉 | 茶文化 | 發展 | 發展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