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利比亞之後究竟是誰?

利比亞之後究竟是誰?
畢振山
2011年11月11日16:09來源:《工人日報》
  

  當人們糾結於敘利亞會不會成為下一個利比亞時,國際原子能機構的一紙報告引爆了世界輿論,伊朗核問題瞬間成為中東的沸點。這一看似老生常談的事件,背後卻與當前中東的國際政治格局和地緣政治有著莫大的關聯。  目前,西方國家的外交重點仍然是敘利亞,而敘利亞之所以還能頂住壓力,盟友伊朗的支持至關重要。因此,西方要搞定敘利亞,必須瓦解大馬士革和德黑蘭之間的同盟。國際原子能機構的這一報告,正為西方國家對伊朗施壓提供了突破口。實際上,伊朗在對敘政策上已經陷入了兩難。如果支持敘利亞反對派,就有失去盟友的危險,而支持敘總統巴沙爾,將損害伊朗在阿拉伯國家的民意支持。  在這種情況下,伊朗決策層出現分裂。總統內賈德、外長薩利希持現實主義態度,認為伊朗的首要利益是維持敘利亞的穩定,一個混亂甚至解體的敘利亞將鼓舞庫爾德人和遜尼派穆斯林。內賈德因此譴責巴沙爾的鎮壓政策,敦促巴沙爾通過談判解決危機。以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為首的宗教保守派,受到革命衛隊的支持,主張堅決支持巴沙爾政權。在兩派的競爭中,哈梅內伊暫時佔據了上風。此次「核報告」事件,伊朗承受的壓力劇增,對敘利亞的支持勢必減弱。  然而,美國的戰略意圖絕不僅此。不久前,美國總統奧巴馬宣布,要在年內從伊拉克撤出全部4萬兵。為防止伊朗佔領美軍撤離後留下的戰略空白,在中東繼續坐大,美國已經採取了一系列行動。10月份美國曝出的伊朗「暗殺門」,離間了沙特和伊朗之間的關係,加劇了以沙特為代表的遜尼派和以伊朗為代表的什葉派兩大陣營的對立。奧巴馬計劃組建的「海灣北約」,也是為了整合海灣地區的軍事力量防範伊朗。據悉,美軍撤離伊拉克後,將增加在科威特的駐軍,以應對可能出現的伊拉克什葉派政府倒向伊朗的情況。  美國選擇此時施壓伊朗,也是在爭取有利的國際政治大環境。明年普京很可能當選俄羅斯總統,而普遍預測普京的對外政策將更加強硬。美國可能要趕在普京當選總統之前強壓伊朗。不過,美國並不希望以色列貿然行動,美國的最終目的,是爭取更多國際輿論的支持,為進一步制裁或打擊伊朗造勢,以此壓伊朗妥協或屈服。  年初,「阿拉伯之春」打亂了美國在中東的戰略布局,美國的外交政策一時無所適從。從這段時間美國的表現來看,美國已適應了變化,並試圖推波助瀾,打擊反美的伊朗、敘利亞等國家,重塑中東。只要能保住這一世界最重要的產油區,受困危機的美國和歐洲就能夠有足夠的資本重整旗鼓,化解新興國家的衝擊,維持搖搖欲墜的霸權。

推薦閱讀:

敘利亞會成為第二個利比亞嗎(望海樓)

TAG:利比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