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標語變遷調查(圖)

標語由硬變軟映射中國法制進程

張萬樹掐指一算,自己干往牆上刷標語的活兒已有20年。

在河北省邢台市郊區的一個公路高架橋下,張萬樹左手提著塗料桶,右手拿著刷子在牆上刷寫「嚴格管理,全心為民」。

張萬樹還記得第一次刷寫的標語是「嚴禁超生」四個大字,塗在臨街王嬸家的牆上。他花了一天時間完工,像模像樣,張很滿意這次的成果,經常跑到王嬸家外欣賞這四個字。

之後,村裡的大小標語都有張萬樹的份兒。「沒想到自『嚴禁超生』後一干就是20年。」

剛開始刷標語的時候,村裡還有許多人圍著看,為此張萬樹很得意,看得人越多,他干著就越起勁,幹得興起他還哼上兩曲。在那個年代,作為上級文件信息的傳達者,在牆上寫標語是很威風的事。

有一次張萬樹在牆上刷寫「不娶文盲妻,不嫁文盲漢」時,一個路過的小夥子突然問他:「為啥不能娶文盲妻?」張萬樹說:「娶媳婦還不娶個能幹的!」小夥子「哈哈」一樂,反問:「誰說文盲就不能幹,想娶誰就娶誰,他管得著嘛!」張萬樹一愣,有點兒煩,沖小夥子手一揮說:「這是政策,問領導去!別在這兒煩我!」

「那是我第一次碰到有人問這個。」在現在看來,張萬樹仍然覺得標語寫出來自然有它的道理,大家去遵守就可以了。

張萬樹已經記不清是哪年,單位讓刷寫的標語再也沒有語氣強硬、誇張可笑的標語,一位宣傳人員告訴他上級領導不讓再寫「不良標語」。村民坐在門口閑聊時,有時會和刷標語中的張萬樹開玩笑:「要人命的標語都沒了,換成溫柔的了。」然後,大伙兒笑成一團。

有段時間,標語如過眼煙花一般,讓人眼花繚亂,綻放一瞬,很快舊的標語就被新的所代替。如今,來找張萬樹寫標語的單位越來越少,大的廣告牌和板塊、還有橫幅開始取代牆體標語出現在村中。

「少生優育,利國利民」,一塊綠底白字的大廣告牌立在邢台市王快村村口。十幾年前,刷寫在村口的標語卻充滿了「強制」色彩。

如今,被人稱為「硬口號」的標語在邢台已經消失殆盡,取而代之的是各種「軟口號」。邢台市開發區計劃生育局長王立敏感慨說:「80年代初時,還沒有計劃生育標語。」如今,卻四海皆是。但標語卻充滿了變化,由「命令口吻」進化至「充滿人文關懷」。

1980年9月25日,一封《公開信》發表,提倡「一個夫婦只生一個好」,同年這句標語就在全國各地被刷上了牆。

隨後,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時,由於趕上了建國以來中國第三個生育高峰,計劃生育口號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一些標語略顯「生硬」。「當時標語中最時髦的詞是扎、罰、塌。」任縣宣傳部部長王仁龍總結道。

1986年,全民普法的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全面實施,現代法律文化啟蒙教育運動自上而下正式啟動。

在那個年代,政策文化的強化在標語上體現的淋漓盡致。相比較而言,社會的法律意識尚在萌芽,尤其是在農村,村民並不認為標語「過激」或者「可笑」,他們認為「很正常」。

90年代中期,「三五」普法全面開展,黨的十五大召開,首次明確將「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確立為政治體制改革的根本目標和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完成了從政策文化一元化到政策文化和法治文化並重的轉變。

刷在牆上的標語逐漸被清理,或者被新標語代替,一些「硬」標語逐漸退出了歷史舞台。

王立敏手中有一份自上而下傳達下來的文件,上面羅列了254條人口與計劃生育標語,如「為了國家富強,家庭幸福,請您計劃生育」、「生男生女一樣好,女兒也是傳後人」等,全國各地在刷寫標語時再也不是一盤散沙,而是要在254條之中選擇出最適合當地的標語進行宣傳。

這些口號中沒有了「扎、罰、塌」等動詞,多了「請、好、獎」等字眼。

「隨著民主的進程,口號的強制色彩和政治功能正在逐漸減退。比如現在打貪反腐是在用法治的方式,並沒有用口號動員全民行動。」《口號與中國》作者之一的李艷對本報記者說,「從某種角度來講,將來口號可能還會存在,但是已經不是那種用口號統領和管理社會,實施政令的時代了。這也體現出一種法制的進程」。

推薦閱讀:

中國各民族飲食文化 (二)
中國最佳隱居地——大若岩
中國餐桌上的潛規則你知道嗎?(圖)
[原創]中國「國情」下的美國大使
中國評論新聞:世界從熱戰、冷戰走向「衡戰」?

TAG:中國 | 中國式 | 標語 | 調查 | 變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