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曾佔領過日本的五島列島

中國人曾佔領過日本的五島列島

前幾天報載中國漁船在日本五島列島的周邊海域被日方聲稱侵入其領海而遭日方扣留。在繳納了30萬日元的罰金後,中國船長、船員同漁船都得到釋放。

位於九州島西、緊挨著長崎市的五島列島

今日是日本領土。但是很少人知道,五島列島歷史上曾經被中國人佔領過,而當時如果有一個英明的中國君主的話,五島列島很可能成為中國的領土。

這件事發生在明朝的嘉靖(1522-1566)年間。故事要從十六世紀明朝的海禁同所謂倭寇對中國沿海的侵擾說起。

在宋、元時期,中國的海上貿易已有長足的發展,所謂「海上絲綢之路」。造船業空前發達(這也造就了鄭和七次下西洋的前提),到了十六世紀明嘉靖年間(1522-1565),由於全球海運的發達,中國的瓷器、絲綢、茶葉等商品大量出口,利潤豐厚。海上貿易的從業人員已達數萬人。出現了一些海外通商巨頭,他們依海上貿易為生。擁有龐大的船隊,富可敵國。

但是事情在1368年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朝後,發生了轉折。明朝實行了海禁政策。

明朝大概是中國歷史上最糟糕的朝代(它糟糕統治的惡劣後果至今還影響著今天我們這一代中國人)。這位卑賤和尚出身的皇帝,感到他天下得來不易,以一種極其陰暗、保守、封閉、偏狹的心理來保住他的天下,大殺開國功臣、用朱熹的道學來鉗制人們的思想,重農輕商,特別是實施嚴格的海禁,,使蓬勃發展的海運和海外貿易受到致命的打擊。海禁不僅影響了數萬海商的生意。由於這些海商幾代人都從事航海在陸地上沒有寸土根底,海禁甚至斷了海商的生計。

王直是當時最著名的一個海上貿易巨頭、船主。他早年在廣東一帶做海上貿易發了大財。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起以舟山群島的雙嶼島為基地進行海上貿易,擁有一支龐大的船隊。雙嶼島那時熱鬧極了,曾被歷史學家稱為「16世紀的上海」。但針對海上貿易的蓬勃發展,明朝進一步收緊海禁,橫嶼島被官兵掃蕩一空。這個王直還是很有謀略的,他居然率部佔領了日本九州西南端的由福江、岩松、九賀、奈留、中通等島組成的五島列島(見附圖)自封為「徽王」(日本典籍中稱為「五峰船王」),周圍三十六個島都在他管轄下。日本文獻中,對這事也有記載。稱王直為「五峰船主」(2000年,從五島列島福江島來的日本人王直後裔曾到安徽歙縣雄村鄉柘林村為王直修墓,)。

王直雖然在五島列島建立了一個小獨立王國。但他仍上書明朝官府,願意接受朝廷招安。條件只是開放海禁、允許對外通商貿易,他本人只要求當一個管理貿易的小官。但是昏庸愚蠢的明朝朝廷拒絕了這一建議,明朝廷認定,海禁是明太祖定下的既定方針,決不能改變,按今天習慣的說法堅持不堅持海禁是個原則問題,是個「路線」問題。朝廷不肯開放海禁,王直等無奈只好死心塌地武裝走私,搶劫奪掠,正式當起海盜。這些海盜原本是規矩的海運進出口商人,是被海禁政策逼上梁山而淪為海盜的。當時的明朝人都看清了這一點。明人謝傑所著的「虔台倭篡」一書中就這麼說:「寇與商同是人,市通則寇轉為商,市禁則商轉為寇……禁愈嚴而寇愈盛」。

這種事如果發生在當時的歐洲,王直遭遇到的肯定是另一種命運。歐洲英法西葡等國的君主遇到這種事,肯定喜出望外,會馬上給他封官封侯,然後把這塊領土併入自己帝國的版圖內。想想看吧,假如現在日本九州長崎口子上的五島群島是中國的領土,那將是一個什麼樣的局面,恐怕近五百年的歷史都得改寫。

就以與嘉靖、萬曆同時期的英國伊利莎白一世女皇(1558-1603在位)為例。熟悉地理的人都知道在南美洲南端有個德雷克海峽,這是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間的通道。但是這位海峽的冠名者德雷克,原來是個海盜。伊莉莎白一世不但不打壓這些海盜,反而支持他、指使他去搶劫西班牙的船隻和殖民地。然後支持他於1578-1580年完成從英國橫渡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回到英國,成為繞地球一圈的第一個英國人。船隻到達倫敦後,女皇親自登船慰問並授予他爵士頭銜。德雷克沒有辜負女皇的恩典,在1588年英國海軍與西班牙無敵艦隊的戰鬥中,他任英國艦隊副司令,身先士卒,把無敵艦隊打得落花流水。奠定了日後英帝國成為日不落帝國的基礎。

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浙江總督胡宗憲詭稱同意開放海禁,將王直誘騙到杭州後加以處決。

為什麼對同樣都是海盜,中國和英國的命就差那麼遠呢?,中國和西方的態度會截然相反。這裡有個深層次的文化差異的因素。中國根深蒂固的大陸文化、重農主義,把任何海洋文化、重商主義思想扼殺殆盡,這裡不可能對此展開討論,以後再談。這裡只就事論事地談論王直的命運。這是一個很典型的海上梁山的故事。中國國家地理主編單之薔以「一個中國海盜的心愿」總結了王直的悲劇。王直只有開放海禁,有個通商賺錢自由的可憐的要求。假如明帝國不是採取海禁鎖國政策,而是開放國門,實行自由通商。那麼王直等人就不會走上海盜之路。

在王直做海上貿易時,雇了許多日本武士做保安。日本當時處於他們的戰國時代。作為戰國時代產物的武士浪人是天生適合做這一行的階層。中國社會就沒有這個階層。等到王直正式成為海盜之後,這些日本武士就成為他的僱傭軍,核心精銳部隊。在戚繼光出現之前,明朝萎靡不振的官兵根本不是這幫亡命之徒的對手。其實,海盜主體還是中國人。明史籍「嘉靖東南平倭通錄」中載:「蓋江南海警,倭居十三,而中國叛逆居十七也」。明鄭曉著「吾學篇」記曰:「大抵賊中皆華人,倭奴其十之一二。」汪直不僅用這些日本武士打頭陣,還刻意留下作案的證據或口信,企圖把罪責都推諉到「倭寇」頭上。孰不知這著是真正的敗筆,從此就落下一個漢奸的千古罪名。所以王直始終是個有爭議的人物。上面說的王直的日本人後裔為他在安徽歙縣修的幕,在2005年遭到兩位中國老師的破壞。王直帶了日本人來殺中國人,當然為國人所不齒,為歷史所唾棄。但明朝「非倭」的倭寇海盜,只能是明朝愚昧荒唐的海禁政策所生的歷史怪胎。明清的海盜,往往是中國國土的開拓者和保衛者,最著名的就是鄭成功,1462年他從佔領了台灣38年的荷蘭人手中收復了台灣,保衛了中國的海疆和國土。鄭成功的父親鄭龍芝曾是明末清初最強大的海盜集團首領、轄下僅廈門水域就有1萬3千多隻戰船,1633年金門料羅灣與荷蘭艦隊決戰,打敗荷蘭人,將其趕出福建沿海,成為與荷葡西入侵勢力相對峙的主力。鄭龍芝1646年降清,1661年被清廷殺害。

實際上,在這個歷史關頭,中國失去的不僅是區區五島列島。中國失去的是一個上最重要的歷史機遇——中國也許在四五百年以前就成為一個海上強國——在元明時期,今日爭議紛紛的南海,實際上成了中國的內海,這是吳晗說的。吳晗的原話是:「(明)成(化)宣(德)時代……,南洋已成為中國之一部,無論在政治方面、經濟方面、文化方面,均成為中國之附庸。南洋之開拓與開化,完全屬於中國人之努力。假如政府能繼續經營,等不到歐洲人的東來,南洋諸國已成為中國之領地,合為一大帝國,或許世界史要從此變一樣子。……」

吳晗已經說得那麼清楚,就不用我再費筆墨了。

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歷史事件總是再次重複出現。明代的海禁,同我們文革中的海禁何其相似。撫今追昔,我們感慨,我們無言。

(本文主要資料取自「中國國家地理」2009年9月號卷首語單之薔著「 一個中國海盜的心愿」一文,特此申明並致謝)


推薦閱讀:

中國人的精神仍然是瘸子:扒下「聖人」的畫皮
中國人在國外為什麼不受歡迎?
重磅!加拿大宣布"大開國門"今年狂收30.5萬移民,創50年最多記錄!時隔8年後中國人又欣喜若狂了。。。
你看後一定會羞死!中國人比白人差在哪裡?
中國人的「官本位」思想需改變

TAG:日本 | 中國 | 中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