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思潮碰撞

共 2000 篇文章 金寶瑜:帝國主義新階段與中國 儘管客觀條件很惡劣,但今天中國的勞工、環境鬥爭正在上升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中國的工人階級由於其規模和重要性,以及革命和社會主義遺傳,也應該承擔更多的責任。中國近幾十年來的經驗使人們更加了解毛澤東為什麼把中國的政治經濟獨立作為最優先事項,為什麼只有在社會主義制度下才能實現這種獨立。 1小時前 金寶瑜 互動:8

馬克思、恩格斯教你怎樣改造和廢除私有制 怎樣改造和廢除私有制,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說得很清楚:(引言部分中括弧內的內容為筆者的注釋。)「無產階級將利用自己的政治統治,一步一步地奪取資產階級的全部資本,把一切生產工具集中在國家組織即組成為統治階級的無產階級手裡,並儘可能快地增加生產力的總量。(就是說無產階級獲得了政治統治,就要把社會的生產資料掌握在自己手中,否則無產階級奪取的政 21小時前 互動:79

岳青山:矛盾的普遍性萬萬否定不得!——紀念《矛盾論》發表80周年 「一個民族要想站在科學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惟。」毛澤東的《兩論》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光輝典範,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發展史上的璀璨明珠,是黨贏得偉大勝利的理論武器。毛澤東歷來倡導和堅持全黨要學哲學,用哲學,這是我們黨的好傳統。習近平上任以來,就著力於恢復這個黨的優良傳統,強調用馬克思主義哲學教育和武裝全黨幹部。他曾列出「需要反覆精 2017-11-20 互動:311

停留在新民主主義還是向前跨越——合作化運動初期山西省委同華北局的爭論 問題與主義*————山西試辦農業生產合作社的歷史實踐及思想意涵【內容提要】 新中國成立之初,在山西省委與中共中央華北局之間產生了一場關於老區農村向何處去的爭論。文章通過對當時農村調查報告和相關政策文件的再解讀,並結合歷史當事人的觀念感覺和實踐舉措,認為山西省委試圖「 2017-11-19 互動:40 賀照田:如果從儒學傳統和現代革命傳統同時看雷鋒 本文欲通過細緻解讀雷鋒接受史上一篇實際被忽視的謝覺哉的文章,和認真解析雷鋒所服膺的「對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溫暖」這一表達背後所對應的經驗,以一方面深度打開關於雷鋒精神和儒家道德精神傳統關係問題的認識;一方面通過上述把握所開放出的視域,對儒家傳統和現代革命傳統的關係、雷鋒經驗和今天時代狀況與課題間的關係等,給予重新審視。 2017-11-19 賀照田 互動:27 佩里·安德森:新左翼、自由主義與社會主義 如果想了解英國新左派的沿革和劃分、《新左翼評論》的變遷、伯明翰學派的緣起、馬克思主義在英國的發展、(以法蘭克福學派、葛蘭西、薩特等人為代表的)歐陸理論對英國學家的影響;戰後自由主義的復興、左右兩派對共產主義和自由主義;國際主義與民族主義等問題,佩里·安德森這篇訪談是不錯的參考。 2017-11-19 佩里·安德森 互動:10 《資本論》與現代資本主義論 本文以馬克思的《資本論》為理論基礎分析了二戰後現代資本主義的最新發展,揭示了現代資本主義與歷史資本主義的延續性、它的基本特徵和發展過程,並進一步探討了資本主義在發生歷史性轉變的同時,在國別或地域上所呈現出的多樣性。 2017-11-18 鶴田滿彥 互動:15 馬克思「完整的人」思想的內在規定性 2017-11-16 丁昀 王躍 互動:4 許光偉:《資本論》在何種意蘊上是「史書」 《資本論》「12部史」的工作規定,即轉化史 I、轉化史 II、資本生產史(第一卷三部)和運動史 I、運動史 II、資本流通史(第二卷三部)以及生活史 I、生活史 II、資本積累史(第三卷三部)和範疇史 I、範疇史 II、資本認識史(第四卷三部),這是從中國視角、中國經驗、中國語言入手揭示的《資本論》體系與體例方法的當代中國意義,是為「中國人資格」的閱讀、研究《資本論》。 2017-11-15 許光偉 互動:19 《資本論》發表150周年 數字異化與一般數據:數字資本主義批判序曲 這些都意味著我們的生存,產品的生產,交換,消費,甚至貨幣本身都被一般數據重新組織和架構了。在我們感覺沒有發生了變化的地方,恰恰是一般數據的平台讓我們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發生了數字化的異化,而不是物化的異化。我們的生命只有附著在這個數據平台上才能獲得意義,甚至才能被看見。這就是數字資本主義時代和一般數據下主體的命運,這不是主體對固定資本的重新佔據,而是主體在更深層次上被異化 2017-11-14 藍江 互動:16 王紹光:國家強制能力的基礎是暴力,但它也是減少暴力的必要條件 2017-11-14 王紹光 互動:1 大衛·哈維:天下資本一般黑,中國沒有特殊性 當中國學者對他說「中國有些特殊」的時候,他並不認同。「到處有人對我說中國特殊,你們不開汽車嗎?沒有銀行嗎?沒有酒店嗎?它們是怎麼建立起來的,怎麼工作的?」哈維往往由此開始,闡述中國並不特殊的道理。哈維說,這些是同一種資本發展的不同方式,本質的邏輯是一樣的。 2017-11-14 唐曉峰 互動:180

十月革命的道路是曲折的——紀念十月革命一百周年 列寧所指引的十月革命的道路,就是在資本主義世界體系中,打破堅冰,在薄弱鏈條上造成局部的革命,在一個或幾個國家中,首先使無產階級奪取政權,然後去反對其餘的資本主義世界,把其他國家的被壓迫階級吸引到自己方面來。從這個意義上說,列寧認為十月革命的道路「具有在國際範圍內重演的歷史必然性」。一百年之後,我們再來看十月革命,它經歷了20世紀初期的一花獨放,經歷了20世 2017-11-12 互動:53 十月革命100周年 文化帝國主義與作為意識形態的第三世界消費主義文化 消費主義是為全球資本主義體系服務的,這個體系在二十世紀的大部分時間內由受美國所馴化的跨國公司所支配。正是對資本主義企業產品的消費永恆增長這樣一個動態過程,貫穿了它各個個體單元最大限度地獲取利潤的運作,從而維持著整個資本主義體系,絲毫不顧它會對這個星球帶來什麼後果。 2017-11-11 萊斯理·斯克萊爾 互動:15 汪暉:兩洋之間的新大同想像 如果我們只是關心金融擴張,為解決生產過剩的問題而尋找新的機遇,不去理解路、帶、廊、橋所涉及的是不同文明的關聯——這意味著你需要去理解、研究、認識每一個它所經過的社會,它所經過的文化和它的獨特性——你如果不理解這個東西,你只是用一個現代資本主義的一般邏輯去推動這個計劃,就有可能對這個廣闊區域的複雜的文化和生態造成破壞,倒過來引發新的矛盾和衝突,那是要遭致報復的。 2017-11-11 汪暉 互動:35 《資本論》如何走向當代:21世紀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重塑資本邏輯與階級鬥爭的辯證法 如何基於全球化語境, 剝離當代資本運作的種種表象, 實現對資本運行機制的科學解剖, 建構21世紀的資本批判理論, 重塑階級範式, 任重而道遠!也是基於此, 筆者認為, 皮凱蒂的《21世紀資本論》根本沒有完成這一任務, 如何做到這一點, 仍需學界同仁共同努力。 2017-11-10 孫樂強 互動:12

老田|十月革命百周年回顧:革命內部的政治蛀蟲與赫魯曉夫現象的代表性 李大釗說十月革命是「庶民的勝利」,因此,今天中國由上等人把持的機構諸如央視/人民日報/新華社,都秉持「勿議」態度去選擇遺忘,藉此與庶民的勝利劃清了界限。為此,我等草民就需要來認真地回顧一下了,在新華社的上等人認為李鴻章很重要的今天,我們也應該來說說十月革命的重要性。遺忘十月革命的各項原則,在一定程度上否定列寧,這不是一個新形象,而是歷史久遠的 2017-11-10 互動:644 十月革命100周年 基本收入·隱私權 ·主體性——人工智慧與後人類時代(上) 人文知識分子的責任,不是被科學技術的發展所嚇倒然後反對它,而是要推動生產關係或社會組織形式儘快地跟上科技的發展,使得人類真正成為自己創造物的主體,可以控制自己的創造物。一旦人類社會變成一個人人平等的自由人聯合體,那麼無論是人工智慧還是生物技術,就都會變成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造福人類本身的強大手段。 2017-11-10 羅崗、戴錦華等 互動:18

呂新雨|列寧主義與中國革命:重新理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視角 今天,討論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的關係,最核心的問題其實是列寧主義。馬克思主義是通過列寧主義抵達中國的。因此,如何重新評價列寧主義是一個特別重要的問題。中國共產黨的淵源是來源於列寧主義,沒有十月革命就沒有共產黨,但是這一點今天卻討論得很少。反而是自由主義右翼更明白這一點,他們通過否定十月革命否定列寧,做了大量工作。否定了列寧主義之後,他們要的是什麼,其實已經不言而喻。 2017-11-10 互動:482 十月革命100周年 薩米爾·阿明:解讀《資本論》,解讀資本主義 本文以解讀馬克思的《資本論》為出發點,指出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深刻分析了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資本主義社會及其與早期資本主義形式的差別。在此基礎上,文章分析了當代資本主義、當前的系統性危機以及對危機作出的可能回應,闡釋了當代帝國主義的變革和消極影響。最後,作者對超越資本主義、過渡到共產主義這一文明的更高階段的可能步驟進行了探討。 2017-11-09 薩米爾·阿明 互動:9 《資本論》發表150周年 百年之後:當革命局勢再臨,我們需已做好準備 歷史的轉折點會不會到來、什麼時候到來,這不是人可以決定的事情。人可以決定的,是在歷史轉折點到來的時候,能夠拍著胸脯說:我們已經準備好了。而這,需要我們從放棄對於「告別革命」的幻想做起、從開始認真嚴肅地討論革命做起。 2017-11-08 張躍然 互動:147 十月革命100周年 張曉波 | 歷史的激變:長時段視野中的俄國大革命 我所謂長時段的俄國革命,是指1825年至1932年的「革命」。即一個包含了政治革命、經濟革命、文化革命與社會革命的整體性的革命。理解一場短時段的革命,必須回溯過去以及後退到一個更長的時間段里去觀察。政治革命,僅僅是這場長期革命中一個最為突發性、爆炸性的環節,它支撐了以往革命的所有訴求,由此,它必須以一種激進的形式展開。 2017-11-08 張曉波 互動:21 十月革命100周年

蔡翔 | 底層 蘇州河由西向東,婉婉蜒蜒地流過這個城市。河的南面,聳立著各種各樣美麗的建築。夏天,許多許多的法國梧桐點綴出一片又一片的優雅綠蔭。穿過繁華的街道或者幽靜的宅院,找一個小小的咖啡館,挑選一個臨窗的座位坐下,冬日的陽光懶懶地透窗而入,這時,你會感覺到一種懷舊的憂鬱,所有所有的夢在黃昏來臨之際一起向你敞開。然而,在我的記憶里,卻並沒有那麼多的美麗和那麼多的優雅。對我來說 2017-11-08 互動:145

黃紀蘇:中國革命與蘇聯特色 ——紀念十月革命一百周年 保馬編者按一百年前,阿芙樂爾號巡洋艦上的水兵們大概不會想到,他們發射的炮彈為這個世界帶來了什麼。這場--開啟了近一個世紀之久的社會主義實踐,從而為20世紀的歷史烙下了特殊的印記。一百年後的今天,即使是蘇聯的失敗,也早已經過去了四分之一個世紀。蘇聯的失敗非但無可置疑,而且已經慣於成為社會主義失敗乃至「錯誤」的證據。但這場革命畢竟改變了世界。它為處在 2017-11-08 互動:307 十月革命100周年 俄國十月革命是「反《資本論》的革命」嗎? ——兼論資本的全球擴張與兩大積累的分離 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勞動者並未因為成為受到「死亡的威脅」的無產者而變成革命的主體,而同時支撐起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持續的「資本積累」的落後國家和地區的勞動者的「貧困積累」達到極點,由此導致經濟文化落後國家和地區的勞動者通過革命率先建立起社會主義政權。因此,俄國十月革命並非如葛蘭西所說是「反《資本論》的革命」,而是《資本論》思想在現實歷史進程中的邏輯展開。 2017-11-08 元晉秋 互動:34 十月革命100周年 汪亭友:對有關十月革命和蘇聯劇變問題的幾點思考 蘇共解散、蘇聯解體同十月革命沒有任何聯繫,也不能證明列寧主義的破產。蘇聯劇變雖然原因很多,但說到底是蘇共領導人背離十月革命道路、放棄馬克思主義造成的惡果。 2017-11-08 汪亭友 互動:62 十月革命100周年 女性主義、資本主義和歷史的狡計 身份服從地位這種被市場中介的過程,是新自由主義的資本主義真正的活力源泉。因此,今天它們應當成為女性主義批判的主要焦點,因為我們尋求把自己區別於新自由主義,並避免屈從於新自由主義。 2017-11-08 南茜·弗雷澤 互動:9

李民騏|社會主義還是野蠻主義:1917 – 2017 – 2050(?) 1917年11月7日,俄國十月革命爆發,這是歷史上少見的一個勝利的無產階級暴動,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因此建成。如今,正值俄國十月革命100周年,土逗為讀者們編譯了猶他大學經濟學教授李民騏為紀念十月革命而發表的文章。文章從整個世界歷史的視角,客觀地審視了十月革命的歷史合法性,又放眼當下,揭示出我們目前面臨的嚴峻的全球氣候危機。在可預見的未來,為了防止人類步入野蠻主義,社會 2017-11-07 互動:171 十月革命100周年

邊紅軍:不忘初心,就不能丟掉無產階級專政 ——紀念十月革命100周年 不忘初心,就不能丟掉無產階級專政——紀念十月革命100周年(2017年11月5日)在烏有之鄉紀念十月革命一百周年大會上的發言再過兩天,就是偉大的十月革命100周年了。在那個震撼世界的日子裡,列寧領導著俄羅斯工農兵一舉推翻了資產階級政權,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十月革命是徹底的無產階級革命。它不僅改變了俄羅斯,開創了俄羅斯歷史的新紀元, 2017-11-07 互動:251

從歷史輝煌到千古遺恨——紀念十月革命100周年 從 歷 史 輝 煌 到 千 古 遺 恨——紀念十月革命100周年子健1917年俄歷10月25日(公曆11月7日),在以列寧為首的俄國社會民主工黨 [布] (蘇聯共產黨的前身)的領導下,俄國工人 、農民和革命士兵組成的武裝力量,在彼得堡一舉推翻了以克倫斯基為頭子的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的統治,建立了蘇維埃政權。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在俄羅斯大地上誕生了。這就是發生於100 2017-11-06 互動:394 十月革命100周年 何干強:遵循科學社會主義原則走好中國道路——紀念十月革命勝利100周年 在紀念十月革命勝利100周年之際,我們重溫科學社會主義原則,自覺堅持共產黨的工人階級先鋒隊性質,始終堅持唯物史觀的科學指導思想,在經濟建設實踐中堅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和堅持工農聯盟,這對於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勝利走向勝利,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017-11-06 何干強 互動:36 十月革命100周年

鍾雪萍:為什麼反思「革命與婦女解放」成了女性的專業 鍾雪萍,美國塔夫茨大學教授兼中文部主任,旅美學者,著有《Masculinity Besieged》、《Mainstream Culture Refocused》;研究範圍包括:(中西)文學和文化批評理論與思想史,(中西)文化研究及其歷史,(中西)女性主義理論和批評及其歷史,在會議議程上,我發言的題目是「為什麼反思『革命與婦女解放』成了女性的專業」。我先說一下這個題目。2005年我在《讀書》 2017-11-05 互動:63

張全景:學習研究毛澤東思想,為實現新的歷史任務而鬥爭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毛澤東同志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理論家,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開拓者,是近代以來中國偉大的愛國者和民族英雄,是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是領導中國人民徹底改變自己命運和國家面貌的一代偉人。」今天,我們要「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 2017-11-04 互動:200 評「萬能院士」何祚庥曲解勞動價值論的努力 《新論》試圖要用通過「使用價值等於交換價值」和「使用價值量等於交換價值量乘以一個所謂的勞動生產率效率因子」這樣兩個命題來完成。然而,這兩個命題不僅互相之間是矛盾的,而且單獨看每個命題也都不能成立。科技×勞動共同創造價值的新勞動價值論不僅不是對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的豐富和發展,而且相反,它背離和庸俗化了馬克思科學的勞動價值論。 2017-11-03 丁堡駿於馨佳 互動:89

趙磊:難道「新自由主義」不是資本主義? 難道「新自由主義」不是資本主義?趙 磊(西南財經大學《財經科學》編輯部)2009年的金融危機席捲全球以後,批判新自由主義的文獻多了起來。新自由主義應該批判。然而,對新自由主義的高調批判使我產生了一個困惑:難道新自由主義不是資本主義嗎?我之所以有此困惑,原因在於:一邊是高調批判新自由主義,另一邊是隻字不提資本主義,好像這二者完全是風馬牛不相 2017-11-02 互動:195 朱安東:世界資本主義的危機與人類未來 作為資本主義最高階段的帝國主義發展到今天,作為帝國主義最高階段的金融壟斷資本主義發展到今天,是否意味著資本主義已經走到窮途末路,有待於我們的進一步觀察和研究。但現在可能到了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了! 2017-11-02 朱安東 互動:43 馮象:關於 聖經、法學、人工智慧和私有制的未來 當下,人們面對著行將到來的智能經濟/數據寡頭的全方位挑戰,面臨著「大失業正在迫切地逼近」,馮象老師說,「人類的命運,能否擺脫資本的奴役,便取決於我們的實質民主的進步,即人民群眾的教育、動員和組織起來……由人工智慧走向共產主義,看似縹緲的願景,實際是大勢所趨。」正如其在《國歌賦予自由》一文中所說的那樣:「團結起來」。 2017-11-02 馮象 互動:48 許光偉:我為什麼以及如何寫《保衛資本論》 其以極高的智慧統一人類生產的「歷史」和「邏輯」,清晰說明了經濟學的方法論,大大拓展既有《資本論》研究之領域,使之獲得向新時代生長的國學馬克思主義視野,並切實獲取了「重讀」「重寫」互構意義之理解運動張力。可以說,這是新時代的「心聲」。 2017-11-02 許光偉 互動:18 《資本論》發表150周年 馬克思與當代文化理論 在這種情況下,存在著一種由文化結構與社會結構的不一致所帶來的持續的緊張。然而,在階級社會中,無法實現對它們的一致性的恢復,大量的社會能量都耗費在了這種鬥爭中。發展中的社會主義社會首次嘗試以一種完全不同的方式,即通過將社會結構附屬於文化系統,來解決這一問題。 2017-11-01 齊格蒙特·鮑曼 互動:5 張全景:沿著十月革命開闢的道路奮勇前進 列寧在談到十月革命時說過:「這個偉大的日子離開我們愈遠,俄國無產階級革命的意義就愈明顯。」一百年後的今天,歷史賦予了我們更加寬廣、更加豐富的視野來認識十月革命的偉大意義,激勵我們信心百倍地沿著社會主義道路奮勇前進,到達勝利的彼岸。 2017-11-01 張全景 互動:77 十月革命100周年 郝貴生:馬克思主義——使多數人真正成為社會主人的學說 筆者從作為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兩大基本支柱之一的群眾史觀理論出發,邏輯地推論出,馬克思主義的又一精髓點是使大多數人真正成為社會主人。這一理論觀點有極其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尤其對於我們理解、掌握十九大關於社會主義民主、人民當家作主思想和深化改革以及如何做人、做什麼人等問題也有極其重要的價值。 2017-11-01 郝貴生 互動:86 底層問題與知識分子的使命 九十年代「底層」研究漸進知識視野,這根源於對理想和現實的回應。中國革命史上,廣泛深入動員廣大人民群眾是一個偉大的傳統,動員群眾就必須深深地紮根於人民群眾的訴求,真正以人民為立場。九十年代,整個經濟文化資源被重新分配,形成了新的不平衡。知識分子階層化,逐漸遠離人民群眾,群眾也失去了表達訴求的方式。「底層」問題的提出,本質上是對知識界自身的追問。 2017-10-29 蔡翔 劉旭 互動:73 賽博宣言:1980年代的科學、技術以及社會主義女性主義 賽博的「性徵」恢復了羊齒植物和無脊椎動物的那種有趣的自我複製的巴洛克式風格(這樣一種微妙的預防異性戀的機體特徵)。賽博的自我複製與機體複製不相干。現代生產似乎像是一個賽博將工作領域殖民化的夢,一個使泰勒主義的夢魘顯得像是田園詩的夢。 2017-10-28 唐娜·哈拉維 互動:4 斯拉沃熱·齊澤克:賽博空間時代的列寧 如果今天的「後工業」社會需要越來越少的工人再生產自身(按某些人的估計,只需要工人總數的20%),那麼,真正過剩的不是工人,而是資本。如果私有財產的作用正在逐漸縮小,那麼危險就在於,私有財產作用的日漸消失將創造對某些新的(種族主義或專家統治)等級制形式的需求,它是直接建立在個人財產的基礎上的,因而甚至取消了「形式上」的資產階級平等和自由。 2017-10-28 斯拉沃熱·齊澤克 互動:2

關於民主和民主鬥爭幾個問題的通俗解答——學習列寧民主思想筆記(一) 為什麼要爭取和利用資產階級民主?一、爭取和利用資產階級民主的鬥爭是為無產階級上升為統治階級做準備的鬥爭無產階級上升為統治階級,是無產階級革命的目的。為要達到這一目的,必須做好準備,而爭取和利用資產階級民主就是這樣的準備。所以,列寧說:「無產階級如果不通過爭取民主的鬥爭為社會主義革命作好準備,它就不能實現這個革命」。(《論面目全非的馬克思主義 2017-10-27 互動:27 資本主義體系的內爆:生態維度 當前在資本限度內進行改革的「生態資本主義」的出現,其本質是資產階級為了鞏固和完善自己建立的社會制度而在生態領域採取的革新措施,儘管它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生態危機,但卻為過渡到生態文明的社會主義社會打下一定的基礎,其最終的歸宿必然是打破資本主義體系的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 2017-10-26 蔡華傑 互動:24 《資本論》的邏輯、方法與意義——以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為例 鑒於勞動價值論構成《資本論》整個理論大廈的基石,也鑒於瓊·羅賓遜是西方少有的較為持中守正的經濟學家,筆者選取勞動價值論作為著力點,並選取瓊·羅賓遜的相關評論作為參照系,對《資本論》的邏輯、方法與意義進行闡釋,以此紀念這一不朽著作問世150周年。 2017-10-26 王峰明 互動:14 《資本論》發表150周年

也談「把馬克思說得很清楚的事情搞成一盆漿糊」現象 也談「把馬克思說得很清楚的事情搞成一盆漿糊」現象——從人大教授周新城同志評中央黨校教授董德剛說起郝貴生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主辦的《中華魂》雜誌今年第9期刊載人大教授周新城同志《不要把馬克思說得很清楚的問題搞成一盆漿糊——評董德剛教授的<勞動價值論也有缺陷>論》一文。筆者讀後,為周教授的這篇文章點贊、叫好!一、把馬克思講 2017-10-26 互動:650

張文木:教育要講政治、重實踐 ——在《人民公開課》出版學術研討會上發言 教育要講政治、重實踐——在《人民公開課》出版學術研討會上發言張文木說明:本文首發於《經濟導刊》2017年第10期。我常想,22世紀的孩子們會讀什麼書?到那個時候,不能讓孩子總說19世紀的事,而一說起21世紀的文化成就,開口就是娛樂「大腕」。如果是這樣,我們這個民族就面臨精神危機了。今天我們應該考慮這件事了。清末那一代學生,為什麼會出現思想 2017-10-26 互動:246 中華文化與馬克思主義的性質 2017-10-16 段修斌 互動:11
推薦閱讀:

「左派帶路黨」這個稱謂是如何出現的?
天文學家王思潮:39年追蹤UFO 堅信外星人的存在

TAG:思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