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詩歌意象的《鄉愁》
□任蒙
凡是說到台灣同胞思念大陸的話題,幾乎都要提到余光中的《鄉愁》。有年中秋節,中央電視台播放的一台有關「海峽兩岸」主題的晚會上,竟然有兩位專業人員先後登台朗誦《鄉愁》。
這首小詩,作者寫於1972年。開放伊始,它便傳入大陸。第一次讀到它時,就覺得它雖然明朗、工巧,但沒有營造出詩的意境。後來又許多次接觸到它,我始終未能從中品出多少詩味。該詩總共才16行,先後以郵票、船票、墳墓、海峽4個物象,串聯起詩人從少年到中年鄉愁的變化過程,最後落腳到他思想成熟後對祖國大陸的眷念情懷上。然而,這4個物象雖然有一定的典型意義,但由於過於單調,加上母親、新娘、大陸這幾個所要實現的詩意旨歸,也缺乏具象描述,十分單薄,因此沒有烘托出應有的詩意氛圍,使人讀來,總感到是一堆抽象名詞的排比綴合,無法讓人生髮出詩人所要抒發的那種濃濃的愁緒。
從該詩的語句結構看,詩人採取段落與段落的「大排比」方式,起到了對仗工整的效果;每個段落描繪一個年齡段的心情,最後鋪墊出詩的主題,顯得巧妙,也很簡練。但這些只是詩歌表現手法上的要求,詩的最終意義是要給讀者以詩味和詩意。
海峽兩岸被阻隔以來,不少台灣詩人寫過懷鄉詩,其中不乏成功之作。如洛夫的《邊界望鄉》,記述1979年春天,余光中開車陪他在香港眺望大陸的心情。當時薄霧氤氳,但詩人仍通過望遠鏡隱約地看見了大陸的山河,於是寫道:「故國的泥土,伸手可及/但我抓回來的仍是一掌冷霧。」這樣的詩句,不但準確地描述了當時的場景和詩人的思想情態,而且具有詩的形象。再如庄垂明的《淚中山河》,有「用淚水沖洗/眼裡的山河」之妙句,讓人讀來很容易想像到詩人在山頂上默默地肅立著凝望故國山河的情狀。還有國民黨元老於右任晚年的那首哀傷詩:「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陸/大陸不可見兮/只有痛哭。」詩雖直白,但採用古詩的抒情方式,語調悲切,讀來令人摧肝裂肺。
還有舒蘭的《鄉色酒》,詩人借月抒愁:「三十年前/你從柳樹梢頭望我/我正年少/鄉色正好/你圓/人也圓/三十年後/我從椰樹梢頭望你/你是一杯鄉色酒/你滿/我也滿。」全詩12行,語言形式上比較接近余光中的《鄉愁》,也是通過「柳樹」和「椰樹」來表示時代的變遷,但它不僅僅是名詞的堆砌和對仗,而是用雙方的相「望」來營造詩意,婉約含蓄,將思鄉的哀傷寄寓在優美的意境中。
以上所略舉的也都為台灣詩壇名篇,有的小詩與《鄉愁》相比,構思之精巧也不一定遜色,但都不及《鄉愁》傳播廣泛。《鄉愁》在台島被譜成歌曲,這大概只是它被廣為推介的原因之一。而傳播最廣的,不一定是最好的。
其實,余光中另外有些詩句倒是耐讀的,如《等你,在雨中》就有「你來不來都一樣,竟感覺/每朵蓮都像你/尤其隔著黃昏/隔著這樣的細雨」這樣情景交融、詩意濃郁的佳句。因此,在余光中的詩中,《鄉愁》不是最好的,在眾多詩人的懷鄉詩篇中,也不是很好的。
(作者現居武漢)
來源: 荊州日報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