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生命中的貴人

  學習佛法我們常常要談到行菩薩道。菩薩走的路同我們一般人走的路有什麼區別呢?菩薩所走的路名為菩提道。我們學習佛法的目的是為了要成佛。菩薩修行、發心、行菩薩道,其目的也是為了要成佛。那麼,我們要學佛、成佛,首先要學當菩薩,就是菩薩怎麼做的,我們也跟著怎麼做。菩薩怎麼修行的,我們也跟著怎麼修行。菩薩發菩提心,我們也跟著發菩提心。菩提心不好發,菩薩道也不好修,就是因為不好學、不好修、不好發心。所以我們要慢慢學、慢慢修,慢慢學發心:一點一滴去學,一步一個腳印去學,一天一天去學。所以到佛門裡面來,我們學習佛法,就是要學習這些內容。常常談到「如理修行」:根據佛的道理,佛陀告訴我們的道理去修行,而不僅僅是我們自己所理解的道理;根據我們自己所理解的道理來修行,困難會很多,問題也很多。因為我們自己對佛教道理的體會還不夠,很膚淺。甚至常常還會有偏差,有錯誤。那麼只有根據佛陀告訴我們的道理才是正確的、圓滿的。過去在西藏的時候,大家都知道,阿底峽尊者非常了不起,他在西藏成就很高。當時的菩提光迎請阿底峽尊者的時候,就希望能夠有一個很好的、很系統、很完整的佛法來利益西藏那個地方的眾生。當時阿底峽尊者就作了《菩提道炬論》。  這部論就是告訴人們如何來修行,如何來學行菩薩道的一些道理。為什麼那個時候這部論典在西藏影響那麼大?原因就是當時的西藏經過了滅佛——郎達瑪滅佛。在這個滅佛的過程中,差不多有整百年的時間沒有出家人、也沒有佛經、佛像。只有少數的人還俗,少數的居士口口相傳,傳授一些咒語。但咒語比較簡短。西藏發生郎達瑪滅佛的時候,相當於我們唐朝的唐武滅佛的時期。漢地發生唐武滅佛之後,禪宗很盛行。也就是因為很多經典被消滅了,出家人、居士們看不到佛經,只能在山裡打坐。藏地也是一樣。很多佛教徒看不到佛經,只能天天念咒。但在念咒的過程中,摻雜了很多不是佛教的內容。所以,阿底峽尊者到的時候,作了這個論來校正當時西藏佛教的很多問題。阿底峽尊者一生非常注重修行,注重這種顯教佛法的弘揚。比如剛才我跟大家談到的《道炬論》,就是一部很好的論典。我們對菩薩道的修行,目的就是要破除我們內在的煩惱、內心的煩惱。內心的煩惱怎麼來破呢?只有靠智慧。那麼如何來認識增長我們的智慧?就需要學習佛法。  學習佛法,一個方面根據經律論的文字來學。學習經律論的經文、文字,就為了要領會經律論、經文裡面的意思、內涵。但是我們的基礎條件不太夠,需要跟善知識、出家的法師們學習。出家的法師因為學得時間比較久、比較長,對經文的體會比較深刻,理解起來比較能夠準確、深刻。剛剛學的時候,我們的理解會容易不夠。所以我們在廟裡頭,聽到學佛比較久的法師、同行善友,他們講的話很簡單,但意思很深刻。因為此時此刻,這句話對你來講很有用、很有幫助。不是說一些跟你自己當下的問題不相干的話。如果我們講的話,同你眼前的實際情況不相干,那麼這個簡單的話也就變成很簡單,甚至很沒有意義。反過來說,如果能夠用很簡單的語言,來表達佛法的內涵,我們就比較容易領會了。也就是佛法在日常生活當中,語言、文字都是載道的工具。  現在更是如此,語言非常豐富。我們也需要藉助這些語言、文字來傳授佛法、弘揚佛法。透過這個語言的文字,我們能夠達到心靈交流的目的,大家才能夠體會出家法師內心對佛法體會的一種境界、感受和智慧。如果沒有透過語言,我們剛開始學的人,就很難學習。所以我們來到寺廟裡,一個方面要跟出家的法師、同行善友學;另一個方面要根據經論學。兩者都是不可以偏廢的。就是為了要破除我們內在的無明煩惱,增長我們的智慧,增長內在戒、定、慧的功夫。寺廟裡,我們常常要做一些日常性的工作。比如大家在這裡當義工、做清潔衛生。但是我們在寺廟裡清掃衛生,不同於街上那些清潔工、那些掃馬路的人。掃馬路的人,他僅僅是在乎工錢,或者給你承包了一個路段,每天到時間要把垃圾清除,他的目的也就是為了要得到工錢。  我們寺廟裡清掃垃圾,這個垃圾是外在的垃圾,更主要的是,我們透過清掃外在的垃圾,來達到清掃我們內心的垃圾,內心無明塵垢的目的。我們內心無明塵垢就是種種的煩惱、種種的我愛執著,就是自己對自己的貪著。比如我們很主觀,對世間上的很多事很迷惑,很留戀,很貪著,非常有興趣等等。這些都是執著的一種表現。我們學習佛法的人,就是要不斷來解除這些執著、困擾。我們有那麼多的痛苦,就是因為我們那麼多的執著、想不開、放不下,所追求的都是一個同世間的我有關係的一些境界、一些事情。這些都是生死輪迴的一些現象而已。我們今天雖然獲得了人身,是因為我們過去造了得到人身的業,所以能夠感到一個果報身。我們得到了一個果報身,名為人。一生當中如何做人,怎麼去做,什麼時候開始做,這些問題都是非常重要的。大部分的人都是無可奈何的狀態,看到別人怎麼過,我也就怎麼過;看到過去的人怎麼過,那我們也跟著怎麼過;看到社會上面時髦的人怎麼過,我們也跟著怎麼過。  那我們學習佛法的人就不同了,必須要去跟最有成就、最有作為、最有智慧的人,作為自己做人的標準,學習模仿的對象。反過來說,我們要以怎樣的一種人作為我們一生一世學習、追隨的目標,這是很重要的。首先,我們應該了解和認識到,在世間上什麼人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什麼人。因為生活不同,答案可能也會有一千種一萬種。如果是對一個佛教徒來講,出家人就是最重要的。我們佛教徒就是為了要學習佛法,為了要成佛,這是我們的目標。出家人是照佛法去實踐的人,一生一世,整個身心完全來實踐佛法。出家人對我們來講就是最重要的人。所以我們要去皈依了,如果我們不去皈依的話,我們就不容易學到佛法。我們皈依以後,出家的法師對我們來講就是我們的貴人,對我們最有作用的人。以出家的法師、以僧團作為我們學習、追隨的榜樣和目標。  然後,要看出家的法師怎麼做,我們也跟著怎麼做;出家的法師告訴我們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去做。那我們學習佛法,時時刻刻都是不能離開佛法。也就是要時時刻刻用佛法來凈化我們的內心,以佛法來指導我們的身、語、意的造作。我們內心當中有了佛法,才是真正的我們學到了佛法。如果我們內心當中沒有佛法,日常生活當中的所作所為,不能體現佛法,跟佛法不相干,我們就是沒有學到佛法。這是很重要的。我們就是要當下——此時此刻,發心、發願,要去理解,什麼才是真正的佛法,我自己應該怎麼學習、行持,才能把佛法學的越來越好。我們一天一天學的越來越好,一天一天在進步,自然而然我們今生今世的成就就會很高,進步就會很大。後生後世的果報、暇滿就會更好、更殊勝。如果說,我們把一生一世,非常難得的人身,依然還是用在世間上面輪迴,我們自己不知不覺還會聚集在埋頭造業,不斷受苦。不僅僅現在受苦,未來還會受苦,今生今世受苦;來生來世還會受苦。如果我們對這個命題有了非常深刻的體會,佛法就不能離開自己的生命。

  佛法不能離開自己的生命,我們生命已經完全接受了佛法,佛法已經融會到自己的心。心裡頭有了佛法,有了佛法的作用,我們的所作所為,一言一動,都是能夠體現佛法。在論語裡面有講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行焉,天何言哉。」(原話是天何言哉,四時行焉,萬物育焉,天何言哉。)意思是:蒼天不說話,通過春夏秋冬的四季的變化,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萬事萬物就能夠得到生長。那麼蒼天也沒有說自己的功勞和的作用有多大。如果沒有天的話,人、物、草木都不能存在。我們整個的世界都是在蒼天之下,在天的包容與保護之下存在。  學習佛法也是一樣的。我們的所作所為為什麼能感到有力量,感到快樂,原因就是得到了佛菩薩的饒益。佛菩薩就猶如蒼天一樣,我們業障深重看不到這種作用,我們能夠感受得到;三寶殊勝的功德,寺廟的清靜莊嚴,我們能夠感受得到,體會得到。但是我們要去體會,要很用心體會與領納。孔子說:仁者愛人,智者知人。有智慧的人能夠善於了解別人,有仁義的人能夠愛護眾人。他不僅僅愛護自己的親戚朋友,對所有的人都是愛護和了解的。喜歡去了解、、幫助。只有對別人的了解,你才知道別人的需求、問題、困難和煩惱是什麼,才能夠去幫助別人。了解人是一個很困難的事情,也是一件很漫長的過程。我們平常總是在埋怨別人不了解自己,總是覺得我們自己的許許多多的行為別人不知道,總是把被別人誤會。總是認為「我們對別人的事情都是能夠很了解,對別人的為人處世,對別人的學修工夫都很了解。」事實上,我們對一個人很了解的話,就不會有問題的發生。  假如我們對人很了解,就知道「什麼時候給他講什麼,什麼時候怎麼去幫助對方」。我們應該要讓對方很好地來學習佛法、護持三寶、發心。就猶如我們在這個講堂當中。我們對這個講堂很了解,自己走進來的時候,香放在什麼地方,蠟燭放在什麼地方,電燈的開關在什麼地方,門在什麼地方,窗戶在什麼地方,我們從哪裡進來,從哪裡出去,就會井然有序。這個只是對環境的了解,對物品的功用、性能的了解。我們對人的了解,對人心的了解,對人性的了解,對業果的了解等等,需要很長的時間。我們會不會有那麼大的心胸去了解別人呢?我們住在一個廟裡邊,或者說在一個單位里,可能幾年下來,我們都不知道對方叫什麼名字,都是有可能的。  住在公寓裡頭,可能住幾十年都不知道,我們樓上樓下住的什麼人。而現在人也不希望別人來了解自己,也不願意讓別人知道。這個就是我們時代的一些特點,或者說一些的問題。我們學習佛法,想得到佛法的利益,一個方面要從佛菩薩那裡得到經驗、得到加持;同時要在眾生分上得到,就是說我們通過佛法來實踐的過程中,很多的人因為我們的努力、發心和造業,得到佛法的利益。這些眾生就是我們弘法、發心、利益的對象。如果沒有這些苦難的眾生,我們要行菩薩道,就很困難,很不容易。也就是說,比較有問題、有困難、煩惱重、痛苦多的人,恰恰是我們發心利益、行菩薩道的對象,是當下我們要去努力幫助的對象。這個時間對我們來講,就是第一時間,最重要的時間,最好的機會。我們有時候在幫助人、利益人的過程當中,常常會聽到一句說:「好人沒有好報嘛」。那為什麼好人沒有好報?做好事怎麼會沒有好報?原因就是你幫助他,而對方不接受、不領情,對方不聽你這一套。我們要怎麼辦呢?它原因在哪裡呢?我們去幫別人的時候,沒有效果,達不到目的,這原因是對方嗎?我覺得這是一個我們發心要去檢討的地方。其原因就是我們的慈悲還不夠,智慧還不夠,善巧還不夠,也就是我們的功力還不夠,我們利益眾生的心還不夠,所以就幫助不過來。就猶如一個人生病一樣,他病得很嚴重。我們的醫術和葯的質量還不夠,很難把眼前的這個病人治好。  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常常會遇到這些境界,不等於說,「我們學了佛法以後,遇到的人全部都是好人,遇到的人都是我們自己看得慣、符合我們自己興趣的人」。我們在學佛法的過程當中,依然還會遇到許許多多我們意想不到的境界以及人和事,甚至會遇到許許多多困難和問題。這就需要不斷去培養我們認識煩惱、對治煩惱的能力。人在煩惱的時候,粗猛的煩惱比較容易看得到,比如一個人罵人、打人、發脾氣,容易被察覺。但是如果一個人的煩惱很細微,就很難體會得到,就看不到、體察不出來,而實際上還是一種煩惱。舉例來說,我們在寺廟裡邊做事情,可能只會做某一方面的事情,或者只喜歡做某一方面的事情。但法師們又要讓我們去做另外一種事情,這時候我們內心就很不順暢,甚至很不滿意。遇到自己不喜歡做的,別人又讓我們去做,這就是要去認識的一個問題。  我們在社會上、在家裡,這種習性是很重的,自己不喜歡做的肯定不會去做。在廟裡邊,就不一樣了。自己不喜歡做的要不要去做呢?這個是面對自己習氣的一個好時候。如果我們依然還是順著我們自己的一種習氣,在做人、做事時,這種習氣就會不斷得到增長;如果我們要違逆這種習氣,就是對治這種習氣,是很痛苦的事情,也很不容易的事情。同時,又是增長我們另外一方面能力的時候。我們如果能夠這樣去認識,就是一個不同的發心。但是,我們常常會認為「別人不了解我們,別人安排的事情不合理,別人讓我們做的事情是不是很如理、很如法」等等。所有這些,我們來到廟裡邊,都要很用心去體會。所謂如理不是說自己對佛法所理解的那種道理,符合不符合自己的行為叫做如理。這個佛說的道理,我們自己對佛法道理的體會還是很膚淺的。我們可能對方、其他的法師他為我們講的這個道理,做的這個決定,也有可能不是非常圓滿的,但是會比我們準確、深刻,這是很重要的。  我們如果相信了「這個法師們的理解總體上面來講,比我們要準確」,那我們去做就不會錯。從根本上面來講,比我們理解要準確,我們照著去做就不會錯。如果不是這樣,我們學了佛法以後,弄不好還會麻煩更大。因為我們就很容易用佛法的名詞和一些道理把自己包裝起來。遇到一件事情的時候,我們可以講出一大通的道理。同我們此時此刻內心的狀態或境界是兩回事。好說道理的人,常常是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他不能在我們內心的境界上面,去突破這種困局,在內心的這種境界上面去做功夫。而是遇到外緣、外境的時候,我們講出另外的一套道理為自己作說明、解釋。這樣,就不是一種很正確的學佛的態度。這一點是非常非常的微細的。所以我們學習佛法,要有良師益友,原因就是在這裡。平時,大家可能沒有事的時候可以拿著經論來讀誦、研討、談體會等等,這些當然也是很好的,但是畢竟是坐而論道。因為你坐在這裡論和真正去實踐又是一回事。  要把這些佛法真正實踐、體現出來,長時間沒有間斷地去實踐。「任運無間饒益有情」,這就是要有真正的功夫。沒有真正的功夫,肯定做不到。不要說「任運無間饒益有情」。我們做一件事情,做完了我們都累得不得了,下次要不要再做還要考慮考慮。我們參加了一個法會、兩個法會,聽課聽了一次、兩次,還會不會有那麼大的動力,意樂有沒有那麼強,都是不一定的。剛剛開始學佛法的時候,可能覺得很新鮮,寺廟的環境也很新鮮。這些法師、同行道友,大家彼此之間很陌生,都是一些新的朋友,很客氣。時間長了,彼此之間認識了,熟悉了,他心裏面就是另外一種狀態,就是無所謂的這種心理又出來。我們原來未學佛以前、未皈依以前的那種狀態又出來了,覺得「這些人也沒有什麼了不起,在廟裡邊做事情跟家裡做事情也差不多,甚至還不如」等等,諸如此類的解釋都會出來。這些都是沒有真正認識到「今生今世,哪些人對我們來講是最重要的?哪些事對我們來講是最重要的?我們當下要去做什麼事情?」如果當下都不知道做什麼事情,沒有實際去造作,那你當下在空過。每一個當下都在空過,就是你每天都在空過,這是肯定的。所以我們學習佛法的人,就是要非常清楚「我們要做什麼事,我們要跟誰一起去做什麼事情,我們怎麼去做這些事情」。內心裏面非常的篤定。「什麼叫做正見,什麼叫做正思惟」,我們把這個事情認識清楚了,就照著去思考、去做。把它做出來,把它做好,這是非常關鍵的。  不等於說我們學佛學了多少年,就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事。學了多少年,只是代表一個時間。不等於說我們的成績有多麼好,那是兩回事的。也就是說,在世間上面一個人可能活了七十歲、八十歲,不等於說他很有智慧的。當然他也有很多自己的經驗,跟別人的經驗來比,跟一個有大成就、大智慧的人的經驗來比,跟佛菩薩、跟祖師大德們的經驗來比,那是不能比的,不是一個檔次,不具有可比性的。我們學習,就要老老實實,本本分分地去學習,才能夠成長。如果我們去比的話,那本身就是不對的。那地上的泥土怎麼可以跟黃金去比呀?它本身材料就絕對是不一樣。那我們凡夫,只有認識到「我們自己真正的問題在哪裡,我們要怎麼去學習?怎麼去發心?怎麼去培養動力?」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非常非常的重要。  緣起法,是佛教的根本。緣起法的特點就是「和合」。人與人和合,事與事和合,物與物和合,就是所有的規範。比如一個佛堂,這個佛像、供桌、拜墊,怎麼擺,才是最合適的、最規範的,那麼這個是物與物和合。還有人還要跟物和合的,人要排得整齊,前後左右都是對齊的,一排一排等等。那我們做的事情也要和合,我們請師、唱贊、請聖、懺悔等等,在佛堂裡面就是念經、聞法、禮拜,談一些跟佛法相關的事情。在佛堂裡面做的事情,就跟這個場地符合了。如果我們在佛堂裡邊做別的事情,就不和合了,比如在裡面聊天、打電話,這都不和合了。緣起的法的和合,怎麼樣去體會?體會到它的和合?怎麼樣子叫做緣起法?這個法又是什麼呢?要怎麼去體會?我們大家都知道,人都是有感受的、有感覺的。感受有三種:一種是痛苦的感受,就是我們常常所講到的「苦苦」;一種是快樂的感受,就是我們常常所談到的「壞苦」,這個快樂會過去;一種是不苦不樂的感受——舍受,叫做「行苦」。世間上面所有的一切感受、一切的痛苦,無非這三種,苦受、樂受、舍受,苦樂舍三受都是痛苦,諸受皆苦,它的本質就是痛苦的。  那麼諸受皆苦,一切的感受都是痛苦,跟緣起法的關係就是,「我們哪些行為的造作會引發諸受皆苦?我們哪些行為的造作,哪些行為的和合,才能夠消除這些痛苦,達到快樂」。不一樣的。就是兩種緣起,清凈法的緣起,染污法的緣起,是不一樣的。學習佛法目的就是要讓染污法的緣起,變成清凈法的緣起。染污法的緣起,跟清凈法的緣起的關鍵點在於人的發心、心態以及內心對佛法的成就,從這方面來衡量和看待的。比如說,一個心理健康的人跟一個心理有疾病的人,這是不一樣的兩種人。心理健康的人對事物的看法很樂觀,心理有疾病的人對事物的看法就是悲觀的、消極的,不同的認識。因為心理有毛病,自然而然,認知的結果也就是負面的;心理很健康,對外在事物的認識也就是比較樂觀、正面。用佛法的觀點來講,無論你是一個心理健康的人,還是心理有疾病的人,這些都算世間法、世間善法。世間善法還是導致我們的生死輪迴,不能解脫。唯有把世間善法變成出世間善法、無漏善法,才是有希望,才是殊勝最好的,才是我們所需要的。要把世間善法變成無漏善法,肯定要靠修行,靠對治煩惱,調伏煩惱,才有辦法轉變過來。也就是說,假如我們是以一顆帶著煩惱心去做事的時候,我們所做的事情就是世間善法。  不是因為你是佛教徒,我們做的事情就是佛法,不是這麼一回事的。我們只有認識到「自己所作所為的這些善法,是成佛的資糧,是在菩提道上面的累積,是資糧的積聚」。我們的所作所為才是非常有意義的,也就是說我們做的一切的事情要跟自己的生命的方向、歸宿、目標、終極的信仰聯繫在一起的。如果我們忘記了,自然而然,這個動力就差了,方向就會有問題。不等於說,我們今天記起來的時候,就符合佛法,那明天也符合佛法、後天也符合佛法。因為今天我們記起來的時候,今天佛法能夠在內心出現,是非常好的、非常正確的。我們出了佛堂、廟門,回到家裡,回到單位,佛法又忘記掉了。我們跟人相處、工作的時候,原來世間的這種心態又會復原,那佛法又會回到廟裡頭去了。那個是不一樣的。這個過程,就需要很長的時間去熏習,不斷去提醒自己做事情的目的。所以,我們在廟裡邊,常常做事情以前,都需要做前行,就要提醒大家,「我們做事情幹什麼,來到廟裡面要做什麼」,讓大家不要忘記「我們做的事情是為了要給成佛積聚資糧」,要時時刻刻提醒我們。

  所以我們大家來皈依,尋找心靈的依靠,尋找生命當中最需要幫助我們的人,尋找我們生命的方向和歸宿。我們不能把皈依法會、意義等同一般的事情來看待。今天同大家講的這些內容,可能有些初學的人聽起來比較費勁,這個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怎麼能夠把今天的道理理解得更加深刻?一個方面,大家皈依以後,還要精進深入地去思考今天所講的這些佛法的意思。同時,要對我過去前幾節課所談的內容結合起來。因為我今天講的這些,是順著前幾次的開示下來,是一節課一節課的。如果我們前面的課程如果不了解的話,今天的課你就很不容易領會。但是,我們學佛法,最關鍵的是「聽了以後能不能接受,接受了以後能不能去做」。你真正接受了,照著去做,才是有用的。所以大家聽了以後,就要發這個心,認真去實踐佛法。這樣,我們才能夠得到佛法的真實的利益。以此祝願大家。


推薦閱讀:

星運播報第六十六期:生命之歌2014年下半年12星座運勢
①《生命的桂冠
孝的哲學意義就是珍視生命的價值
生命清單:人窮盡一生都做了什麼?
站在生命遠處回眸

TAG:生命 | 尋找 | 貴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