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這樣講話,沒有人不愛聽

中國是有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誠於中則形於外,慧於心則秀於言」,禮貌的談吐是心靈美好的表現,也是體現「禮」的重要方面之一,還是我們民族的優良傳統,理應薪火傳承並發揚光大。而且,在人際交往中,注意說話的禮貌、禮儀、禮節,還能適應和滿足交際對象希望獲得尊重的精神需求,增進雙方的了解和好感,為更好地交流創造良好的氛圍。

口語交際活動,主要是通過有聲語言和行為語言來傳遞信息的。因此,說話的禮儀也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即語言禮儀與行為禮儀。下面我們將就這兩個部分分別論述。

一、語言禮儀訓練

在口語表達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兩點,即正確運用禮貌用語以及談話內容不要觸及禁忌。

1、禮貌語訓練

一般而言,禮貌語包括這樣幾個類別:招呼語、介紹語、稱讚語、感謝語與道歉語等。

1)招呼語

招呼語,是在人際交往中見面打招呼時所使用的語言,是禮貌用語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它主要用來表達對交際雙方關係的認定,一般也作為交談的起始語。常見的打招呼用語有稱呼語與寒暄語兩種。

稱呼語:稱呼語是語言交際的「先鋒官」,禮貌而恰當的稱呼能快速拉近雙方的距離,增進雙方的情感,創造一個良好的交談氣氛,有利於交際的成功。從禮節的角度看,稱呼語有尊稱與泛稱兩大類型。

尊稱:尊稱是指對對方表示尊敬的稱呼,常用於長輩、上級或老人等。現在經常用的尊稱的方式有:

您:如您好、您請……,是使用頻率最高,應用範圍最廣的稱呼。

貴:如貴姓、貴公司……

大:如大作、尊姓大名、大人有大量……

老:如您老、葉老、張老……

泛稱:泛稱是對人的一般稱呼。它根據具體情況,又分為正式場合中的泛稱與非正式場合的泛稱。

正式場合的泛稱,通常意味著雙方之間是較為規範的工作與事務性關係。這類泛稱有:

姓+職業/職稱/職位:張教授、王大夫、宋經理、薛市長……

姓+ 先生/女士 王先生、劉女士……

非正式場合的泛稱,反映了雙方之間是一種毫無拘束和親密的關係。這類泛稱有:

老/小+姓:老趙、小錢……

姓+輩分:王叔叔、李阿姨、廖伯伯、孫大媽……

總之,在社交場合中,稱呼應慎重,只有稱呼準確、得體,才顯得有禮貌,並贏得對方的好感和敬重。

寒暄語:宣暄語,即應酬之語,也就是人們相逢之際所打的招呼,所問的安好。在多數情況下,都是作為交談的「開場白」來使用的。在口語交際中,如果能選用適當的寒暄語,往往會為雙方進一步的交談,進行良好的鋪墊。

在不同的時候,不同的場合,適用的寒暄語各有特點。跟初次見面的人寒暄,最標準的說法是:「你好!」、「很高興能認識您」、「見到您非常榮幸」。比較文雅一些的話,可以說:「久仰」或「幸會」。要想隨意一些,也可以說:「早聽說過您的大名」、「某某某人經常跟我提起您」,或是「我很早就聽過您的演講」,等等。

跟熟人寒暄,用語則不妨顯得親切一些,具體一些。比如,可以說「嘿,好久沒見你了」、「又見面了」、「去哪兒」、「上班去嗎」,也可以講:「你看起來氣色不錯」、「你的衣服真漂亮」、「家人都好吧」,等等。

在商務場合中,追求快速、簡潔,一般以「您好」開頭,寒暄的內容也不能隨便,要根據具體的人而定。若是搞不清楚,最好不要亂說,以免引起誤解與尷尬。

需要注意的是,寒暄語應帶有友好之意,敬重之心,但不要過於老套,過於程式化,更不能過頭。比如,兩人初次見面,一個說:「久聞大名,如雷貫耳,今日得見,三生有幸。」另一個則道:「豈敢,豈敢,賢弟高抬愚兄了!」搞得像演出古裝戲一樣,就有點過猶不及了。另外,在有目的性的交際中,寒暄是為進入談話主題服務的,因此,到適當的時候就應因勢利導,及時引入主題,切不可啰里啰嗦,喧賓奪主。

2)介紹語

介紹語是不認識、不了解的雙方或多方通過介紹或自我介紹而彼此相識時所用的語言。介紹可以使雙方相識並初步了解,這是由陌生到熟悉的第一步。介紹可以分為兩種類型,即自我介紹和介紹他人。

自我介紹:自我介紹,顧名思義,就是把自己的情況介紹給陌生的對象,使對方了解自己,以便建立聯繫。人們初次見面,都會產生一種了解對方,並渴望得到對方尊重的心理。及時、簡明同時別具一格的自我介紹,可以滿足對方的這種心理需要,並可加深對方對自己的印象,從而為進一步的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礎。自我介紹時一般有四點要求:

首先,介紹自己時,要自信自愛。有了這樣的心理基礎,才能清晰地報出自己的姓名等信息。同時要善於運用態勢語傳達出自己的自信與友善。對充滿自信與友善的人,人們一般會產生好感,有助於進一步的溝通與交流。

其次,介紹的篇幅要簡繁適當。一般情況下,自我介紹應該簡潔明了,講清楚姓名、身份、目的和要求等等你所需要讓別人了解的信息就足夠了。在特殊情況下,如招標、求職、上任等,還需要介紹自己的學歷、資歷、能力、專長、經驗、愛好,等等。

再次,自我介紹要掌握時機。介紹的時機包括具體時間、地點、場合等等,在最恰當的時機做自我介紹可以收到最好的效果。如何掌握時機,應視情況而定。一般在對方有空閑,而且情緒較好,又有興趣時進行自我介紹,這樣就不會打擾對方,也能讓對方記住你。

第四,自我介紹要把握分寸。如果需要在介紹中評價自己,一定要注意留有餘地,不要說得太「滿」。

3)自我介紹訓練

自我介紹有多種方法,這裡我們介紹給大家兩種簡便易行的方法。

五要素法:所謂五要素法,包括以下五個要素:姓什麼、叫什麼、字怎麼寫、姓名當中蘊含的意義、送給別人的祝福。以下是顏永平老師經常用的自我介紹:

同學們好,我姓顏,叫顏永平,喜笑顏開的顏,永遠的永,平平安安的平。父母給我取這個名字的意義是,希望我在一生中都能夠喜笑顏開、永遠平平安安。在這裡,我也衷心地祝願大家永遠喜笑顏開、永遠平平安安!

工作關聯法:工作關聯法主要包括以下幾個要素:姓名、單位、愛好/特長、與對方的關係、送給別人的祝福。以下是文若河老師在口才特訓營的自我介紹:

大家好,我叫文若河,文韜武略的文,大智若愚的若,口若懸河的河。我在中國口才網工作,我非常熱愛演講與口才事業,並長期致力於演講與口才理論的研究與實踐。今天能在這裡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和眾多演講家、心理學家、教育家的研究成果,我感到非常榮幸。我希望也祝願經過我們的口才培訓,大家都能夠做到妙語連珠、口若懸河!

4)介紹他人訓練:

介紹他人是站在中間人的立場上,為彼此不相識的雙方引見、介紹,使雙方建立關係的一種社交活動。介紹他人通常是雙向的,即將被介紹的雙方各自均作一番介紹。

介紹他人的內容:介紹他人的內容,一般包括姓名、職務、特長等。在選擇介紹內容的時候,最好能夠選擇雙方都感興趣的話題。比如:

介紹他人的順序:在為他人作介紹時誰先誰後,是一個比較敏感的禮儀問題。根據商務禮儀規範,在處理為他人做介紹的問題上,必須遵守「尊者優先了解情況」規則。先要確定雙方地位的尊卑,然後先介紹位卑者,後介紹位尊者。為他人作介紹時的禮儀順序大致有以下幾種:

介紹上級與下級認識時,先介紹下級,後介紹上級;

介紹長輩與晚輩認識時,應先介紹晚輩,後介紹長輩;

介紹年長者與年幼者認識時,應先介紹年幼者,後介紹年長者;

介紹女士與男士認識時,應先介紹男士,後介紹女士;

介紹已婚者與未婚者認識時,應先介紹未婚者,後介紹已婚者;

介紹同事、朋友與家人認識時,應先介紹家人,後介紹同事、朋友;

介紹來賓和主人認識時,應先介紹主人,後介紹來賓;

介紹與會先到者與後來者認識時,應先介紹後來者,後介紹先到者。

他人介紹時應注意的事項:很多情況下,他人介紹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但也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介紹者為被介紹者介紹之前,最好徵求一下被介紹雙方的意見,切勿上去開口即講,顯得很唐突,讓被介紹者感到措手不及。

第二,被介紹者在介紹者詢問自己是否有意認識某人時,一般不應拒絕,而應欣然應允。實在不願意時,則應說明理由。

第三,介紹人和被介紹人都應起立,以示尊重和禮貌;待介紹人介紹完畢後,被介紹雙方應微笑點頭示意或握手致意,並且彼此問候對方,必要時還可以進一步做自我介紹。

第四,在宴會、會議桌、談判桌上,視情況介紹人和被介紹人可不必起立,被介紹雙方可點頭微笑致意;如果被介紹雙方相隔較遠,中間又有障礙物,可舉起右手致意,點頭微笑致意。

5)稱讚語

稱讚語是稱讚人對被稱讚人所擁有的物品、性格、人品、服飾、技能及所做的事情等方面的一個肯定的評價,它表達了稱讚人個人的看法和意見。想受到別人的歡迎,得到別人的讚賞,這是人類的本性。在人際交往中,恰當的讚美,就像初春的微風徐徐吹過,又如冬日的暖陽柔柔照射,體貼著、溫暖著人們的心靈,使人產生滿足和愉悅的情緒體驗。為了幫助學員理解和運用,我們把稱讚語分為顯性稱讚語和隱性稱讚語兩種。

顯性稱讚語:指的是那些符合習慣程式,無需語境就可以辨別出來的稱讚語。這類稱讚語一般常和表示肯定意義或含有褒義的詞連用,這些詞有「好」、「不錯」、「漂亮」、「可愛」、「喜歡」、「福氣」、「精神」、「前途無量」、「年輕」,等等。這種稱讚語一般適用於比較熟悉的同輩、親朋好友之間。例如:

「你的演講棒極了!」

「你駕車的技術真好!」

「你今天太漂亮了!」

「徐老師,您真有福氣!」

顯性稱讚語在日常交際中我們經常用到,比較容易掌握,在此不再贅述。

隱性稱讚語:指的是必需依靠語境才能理解的稱讚語。這種稱讚語在語意上具有間接性,即說話人稱讚和欣賞的態度不通過顯而易見的方式表達出來,聽話人必須通過語境領會其讚美之意。這是一種高超的讚美技巧,一般適用於上下級或不大熟悉的人之間。它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假借別人之口表達讚美之意:這些話形式上是在陳述別人的觀點,實際上是借他人之口表達自己的看法或想法,可以避免恭維、奉承之嫌。常用詞為「聽說」、「他們都說」等。這是最常用的一種稱讚方法,會比發表個人意見更有說服力,使聽話者覺得受到許多人的讚美,從而更符合中國人的心理。例如:

「您就是徐老師吧?博文最佩服您了!」

「怪不得小李說您買了輛好車,剛開始還不相信,這回一見我可信了。」

「表姐總是在我這裡誇你。」

巧設第三人表達讚美之意:談話中,巧妙設立一個與被讚美的對象有密切關係或有相似點的第三人,將談話的內容指向第三人。

例1:「我爸真有福氣,謝謝你,阿姨。」

例子中,聽話人是說話人的繼母,她花了許多心血照顧重病的丈夫,丈夫的女兒開始不接受這個繼母,後來看到她對父親關心備至,對她產生了感激和敬重之情,說了上面的話。用「我爸真有福氣」讚美了繼母的能幹和善良。

例2:第一次見面,我感覺您很像我的父親。

本例中,說話人用「您很像我的父親」較為婉轉的方式,表達了他覺得對方十分和藹可親。

活用迂迴術表達讚美之意:即不直接讚美對方,而是通過讚美與其有關的人或事物的方法,來達到讚美的目的。

例1、徐女士,你家的孩子真可愛,這麼小就這麼懂事,真讓人羨慕!

這是一位男士和一位女同事在街上相遇講的一句話。在人際交往中,如果對方是位異性,為了避免誤會與多心,你不便直接讚美對方。這時,你讚美她/他的家人和孩子,你會發現這比讚美她/他本人還要令對方高興。

例2、你不是學師範,而是學舞蹈的吧?

這當然不是一句問句。這是一位男士與一位剛認識的女士在跳舞時所講的話。女士是一位教師,舞跳得很好。男士這句藏而不露的讚美之辭使雙方的交流即輕鬆又幽默。

稱讚語運用注意事項:

中國社會歷來崇尚含蓄之美,是一個十分講究尊卑親疏的社會,很講究「說話的藝術」。在稱讚這一言語行為上,中國人不像西方人那樣喜歡輕易讚揚別人,也不喜歡輕易接受別人的讚美。在使用稱讚語時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讚美要真誠、實際:與諂媚地恭維不同,真誠地讚美是實事求是的、有根有據的,是真誠的、出自內心的,是為天下人所喜歡的。要用心地去說,把重點放在他人而不是自己的身上,才能把讚美的效果發揮到極致。

第二,讚美要熱情、具體:讚美別人時要熱情,不能漫不經心,缺乏熱情的空洞的稱讚,並不能使對方高興,有時甚至引起對方的反感和不滿。讚美時要具體,最好能與當前的事情密切相關,比如,「你今天穿的衣服真漂亮,顏色和你的膚色很相配」、「你從沂蒙山區來?那可是個好地方,革命老區啊,而且風景秀麗,民風特別淳樸」,等等。

第三,讚美要因人而異:讚美要根據不同的對象,採取不同的讚美方式和口吻去適應對方。如對年輕人,語氣上可稍帶誇張;對德高望重的長者,語氣上應帶有尊重;對親朋好友要直截了當;對有疑慮心理的人要盡量明示,把話說透。

第四,不要同時讚美多人:如果你連帶誇獎了被讚美對象視為二流的人,那你就會破壞讚美的積極效果。偶爾,如果你連帶誇獎了讚美對象評價較高的人,這一做法可能對你有利,但總的來說,這種附帶可能會令你的讚美對象懷疑你沒有判斷力,是不足取的。

6)感謝語

感謝語,是在對方為自己做出了善意的言行之後,自己在語言上所做的一種情感的回報。自覺地感謝別人的幫助,是一種講文明、有禮貌的表現,不僅合乎社會禮儀規範,而且能夠拉近雙方的情感距離。一般情況下,及時的感謝別人可以縮短雙方的心理距離,使關係更加融洽。

感謝語一般有「謝謝」、「謝謝你」、「非常感謝」等帶「謝」字詞語。在別人為你做出了善意的言行之後,說句「謝謝」並不困難,但表達感謝時應該注意幾點:

第一,要及時:儘管許多人幫助他人並不指望著得到回報,但那些受幫助的人,一定要及時地表示感謝。及時,就是在對方為自己做出了善意的言行之後,要馬上表示感謝,不能拖延,否則效果會大打折扣。

第二,要真誠、表情自然:感謝要真誠,不能虛假,這樣會讓人反感。表達謝意時應該做到:語調要歡快明亮,不能沉緩嘶啞;吐詞要清晰,不能含混不清;眼睛要看著對方,表情要自然,可以適當配以握手等手勢動作。

第三,要注意場合與人際關係:在兩個人的私下場合表示感謝,一般會取得比較好的效果,這會讓對方感覺你重視他。在公共場合,如果需要感謝多個人,最好能一一感謝,千萬不可遺漏,以免造成誤解。一般而言,不應該在眾人之中挑出某個人來表示感謝,那樣會使被感謝人難堪,旁人也覺得受到了冷落。


推薦閱讀:

英國人被質問:發包子錢從哪來?背後有沒有人?
所有人都在穿格紋單品 你準備好跟楊冪貝嫂撞衫了嘛
所有人的回答:男女之間到底有沒有純友誼?
你越弱,越沒有人寵你

TAG:沒有 | 這樣 | 講話 | 有人 | 學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