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第一章 依止善知識為入道根本 第二節 略示修法

菩提大道·菩提道次第略論

濟群法師

第一章 依止善知識為入道根本

第二節 略示修法

  《道次第》的修學,從道前基礎的聽說軌則、依止法、思惟暇滿義大,下士道的念死無常、念三惡趣苦、皈依三寶、深信業果,中士道的發出離心、知苦、了知苦因、解除痛苦,到上士道的發菩提心、行菩薩行,所有這些,都要通過觀察修和安住修來完成心行調整。

  在「略示修法」部分,宗大師為我們提供了一套修行程序,包括加行、正行、結行、未修中間四項內容。加行就是修行前的心態調整和集資凈障,正行為止觀實踐,結行為迴向,未修中間則是座下如何過一種如法生活。論中,「略示修法」雖是屬於依止法的內容,事實上,這一套路貫穿著整個《道次第》的修行,從道前基礎到止觀實踐,每項內容都可按這四個步驟進行。所以,這一操作程序不僅是為依止法施設的,也是為整部《道次第》施設的。

一、加行修法

  加行雖是作為修道前的準備,但若以較高見地去修,同樣能成為正行,能由此直抵佛果。在常人看來,走入佛門為修學起點,成就佛果為修學終點,之間似乎有著遙不可及的距離。但從佛法角度來看,不同見地又有著不同觀點。依華嚴見地,如果發心圓滿,起點便是終點,所謂「初發心即成正覺」。也就是說,初發心和最後成就的結果無二無別。原因何在?因為初發心和最終成就的是同樣的心,並非另一個。在初發心和最終成就之間,有的只是精確程度的差別,圓滿與否的差別。如果發心之初即能精確而圓滿,和結果自然也就沒有差別了。

  是法平等,無有高下,關鍵是我們以什麼見地去修,賦予其什麼內涵。也正因為見地不同,所以,念佛有持名念佛和即心念佛、即心是佛的不同,皈依有皈依住持三寶和皈依自性三寶的區別。

  加行也是同樣。當然,多數人在修習加行的階段未必能有較高見地,只是以此集資凈障,為修法奠定基礎。就像我們出門遠遊,必須備足錢糧,以免途中匱乏。此外,還要掃除途中障礙,以免遭遇困境。旅程越長,就要準備得越充分。我們現在所致力的,是解脫和成佛的修行,是盡未來際的大事,這就需要一些特殊方式來提高效率,迅速積累資糧,也就是佛教所說的方便。如果沒有方便,我們想爬上屋頂都很困難,而具足方便的話,甚至可以登上月球。所以,學佛也不能一味苦練,唯有勤奮與智慧並進,才能積集成佛所需的廣大資糧。

  以下,介紹金洲大師所傳的加行六法。

  1、洒掃住處

  金洲大師所傳加行六法,謂:

  一、於住處整理潔凈,陳設佛像。

  本論介紹的加行修法,是阿底峽尊者的依止師金洲大師所傳,共有六個部分。

  「一、於住處整理潔凈,陳設佛像。」第一步,是將周圍環境洒掃整潔並供奉佛像,營造莊嚴的修行氛圍,令身心安住。

  現代人很重視居住環境,將此作為營造生活品質的重要因素。對修行來說,環境同樣是重要助緣。那麼,一個如法的修道環境應該具備哪些條件呢?經律論三藏中也有詳細記載,比如離師長和道友不能太遠,以便隨時請教;生活和人身安全有相對保障,不必有衣食之憂;氣候適宜,不易生病,等等。

  對於修行環境,我們應該經常清掃。洒掃不僅有改善環境的作用,本身也是很好的調心之道,修依止法,可以掃除對師長的不敬;修念死無常,可以掃除我們對生活的貪著。相關用心方法,《華嚴經·凈行品》中有很多開示,如「洗滌形穢,當願眾生,清凈調柔,畢竟無垢」等。佛世時,有位叫做周利槃陀的弟子,愚笨到一個偈頌都記不住。後來,佛陀便讓他在掃地時念誦「掃塵除垢」。他就一心一意地掃地,一心一意地念誦「掃塵除垢」,最後證得阿羅漢果。可見,洒掃一方面可以掃除外在塵垢,使環境清凈宜人;一方面可以蕩滌內心污濁,使智慧得以顯現。

  供奉佛像,則是為了幫助我們培養神聖感,更好地進入修行狀態。現代人對佛像比較缺乏敬畏心,一是因為佛像得來太過容易,二是因為對「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的片面理解所致。事實上,對佛像保持敬畏之心,於修行大有助益。當我們內心充滿恭敬時,妄想就失去立足之地了。

  凡夫往往心隨境轉,在嘈雜的環境中,很容易放逸散亂。對初學者來說,環境尤為重要。待修行達到一定境界後,才能不受環境左右,隨遇而安。甚至可以藉助一些特殊境界來檢驗自己的修行功夫,也就是禪宗所說的「歷境煉心」。但不具備相應定力前,最好的辦法就是佛陀在《遺教經》中所開示的「遠離」,而不是過早地、輕率地以環境來考驗自己。那樣彷彿是將一棵幼苗放在暴風雪中,很可能就此夭折。所以在修行初期,我們特別需要為自己營造一個良好氛圍,洒掃住處正是起到這個作用。

  2、陳設供養

  二、端嚴陳設無諂供品。

  供養,也是修行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成佛是福德和智慧的圓滿成就,如果說學法是在積累智慧資糧,那麼供養就是在積累福德資糧,二者不可偏廢。在漢傳佛教地區,可能是受禪宗影響,不太注重陳設供養之類的外在形式。事實上,供佛決不僅僅是形式,本身也具有重要的修行內涵。通過這一行為,一方面能體現我們對三寶的恭敬,一方面也能強化我們對三寶的依止之心。因為身心是密切相關的,心態會左右行為,行為也會影響心態。

  對三寶的恭敬,重點雖然在於內心,但也需要通過一些外在形式來體現,如拜佛、供佛、陳設供品等,包括我們在工作和學習中取得的一切成就,都可奉獻於三寶。如果時時保有供養之心,就能迅速積累資糧,常與三寶相應。所以說,修行人應養成拜佛、供佛的習慣,看到佛像即禮拜供養,以此深化皈依,深化和佛菩薩的相應程度。

  「二、端嚴陳設無諂供品。」端嚴,即莊嚴。諂,即諂曲,非直心。第二步,莊重地陳設無諂供品。無諂供品的內涵有二:一是供品來源清凈無染,非不法手段得來。關於這一問題,藏地有個故事:某人賣掉家中所供《大般若經》後,請師徒二人前來受供,師父用餐後感覺不適,即入定觀察,發現體內有經典文字。因為成就者身心清凈,稍有問題便會顯現,就像白布沾染一點污漬那麼明顯。可見供品來源必須清凈,否則反招過失。二是直心供養,不作顛倒諂誑之想。直心是接近於心的本然狀態,而諂誑則是心的扭曲狀態。對於來源正當的供品,還應以清凈心作為供養,而不是以貪嗔心作為投資,希望由此獲得個人利益。

  此外,供佛應選擇自身能力範圍內的最好物品。許多人以為,佛菩薩並不需要我們的供品,供不供只是形式,實際意義不大,沒必要精益求精。殊不知,供佛是在耕耘福田。我們在播種時,會把最好的種子播到地里,才能有更多的收成,供養也是同樣。當然,關鍵是在於發心,而不在於所供物品的貴賤。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供什麼,也體現了佛菩薩在我們心中的地位,因為我們都會把最好的禮物獻給最尊重的人。所以,陳設供品既能使我們增長福德,也能強化三寶在內心的地位。當然,供品好壞並無硬性標準,根據自身條件儘力承辦的供品就是最好的。因為供品本身是用於表法的,是以此培養我們的供養心。

  3、身具威儀,至誠修習皈依

  三、於安樂座端身跏趺,或半跏趺坐,至誠發起皈依之心。

  皈依是佛法之本。阿底峽尊者在藏弘法期間,無論走到哪裡都為人宣說皈依,被尊為「皈依喇嘛」。當弟子要求尊者開示一些高深法門時,尊者回答說:我不知道有什麼比皈依更高的法門。可見,皈依不僅是一個入門儀式,更貫穿了學佛的整個過程——從皈依外在的住持三寶開始,到最終成就內在的自性三寶。這一過程可以通過兩種方式完成:其一,是從出離心、菩提心、六度四攝等漸次修行。其二,直接以佛菩薩功德為臨摹對象。我在《普賢行願品的觀修原理》中有詳細解說,這也是我在修學過程中發現的最直接的修法。

  「三、於安樂座端身跏趺,或半跏趺坐。」跏趺,即盤坐,跏趺為雙盤,半跏趺為單盤。第三步,準備一個舒適安樂的座位,雙盤或單盤。過去有人為了練腿,用繩子把腿捆起來,然後再放一塊石頭,這種方法並不可取。因為打坐不是能吃苦就解決問題的,關鍵是身心要調整到位,這樣坐才是有效的。另外,打坐也不在於時間長短,很多人以為「久坐有禪」,一坐幾小時甚至十幾小時。在外人看來,似乎覺得功夫不錯。但質量究竟如何呢?是否安住於正念?還是在座上昏沉掉舉?這些問題必須自己明白。事實上,質量比數量更重要。如果僅僅為了坐而坐,就本末倒置了。打坐本非佛教特有的修行方式,佛世時,印度有九十六種外道,多數都重視禪修。而佛教更注重的是如何用心,如何獲取正見,以此契入空性,證得實相,這才是佛教的不共之處。

  「至誠發起皈依之心。」然後,以至誠之心憶念皈依。皈依相關內容在下士道將詳細敘述,此處只作簡要介紹。

  我們為什麼要皈依三寶?在《道次第》的修行中,皈依之因是隨著不同修學階段深化的。在下士道,是由怖畏三惡道苦而尋求皈依;在中士道,是由觀輪迴之苦而尋求皈依;在上士道,是發願帶領眾生共同解脫而一心皈依。為什麼三寶就值得信賴,值得皈依呢?正是因為他們所具有的殊勝功德。佛菩薩不僅調伏了自身煩惱,更以無量慈悲和善巧方便度化眾生。對三寶功德的至誠景仰,可使身心得到凈化。《阿含經》中有六念法,即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死、念天。念,不只是簡單的念誦,而是以虔誠心真切地、如母憶子般時時憶念。這種憶念既能為我們樹立修學楷模,同時也能使我們逐步融入三寶功德,與之相應。

  皈依是以三寶為究竟歸宿,這就需要時時對三寶保有恭敬之心。有些人因為接受了一些空、無相等觀念,以為不重視外在形式即不著相,其實是極大的誤解。我們不妨反省一下:對經書法寶是否心懷恭敬?是否僅僅將其作為學術進行研究?甚至當做普通書籍隨意翻閱?認識到恭敬的意義,便不會隨意將空、無相作為借口。在認識到佛菩薩功德之前,是沒有資格談無相的。佛陀是圓滿成就斷德、智德、悲德的覺者,如果認為這些都不存在,便會落入斷見。這是我們需要加以防範的。

  4、觀想資糧田

  四、於面前虛空中,觀想深廣二派傳承師長、諸佛菩薩、緣覺聲聞、護法諸天無量安住,分明顯現。

  佛教所說資糧田,包括悲田、敬田、恩田三種,是一切善法生長的基礎。悲田,是對苦難眾生心生慈悲,布施救濟;恩田,是對國土、父母等有恩於我們的人感恩報恩;敬田,是對佛法僧三寶和歷代祖師恭敬供養。《道次第》所說的資糧田,特指敬田。我們學習《道次第》,應依本論的資糧田觀想。若是修學其他法門,亦可另選相應的資糧田為觀想所緣,以祈求加持。那麼,本論的皈依境具體是什麼呢?

  「於面前虛空中,觀想深廣二派傳承師長、諸佛菩薩、緣覺聲聞、護法諸天無量安住,分明顯現。」在眼前的虛空中,觀想深觀(般若)、廣行(瑜伽)兩派祖師、十方諸佛菩薩、聲聞緣覺及護法諸天,其數之多,無量無邊,並對這一皈依境歷歷分明。相關內容,昂旺朗吉堪布在《菩提道次第略論釋》中有詳細介紹:

  「於前面虛空中,距眉間一箭遠,有光明燦爛寬廣眾寶莊嚴獅子座(八大獅子表八大自在,負此寶座),座中有四座,中座較高,左右及前各一。每座均有蓮瓣墊,蓮墊上有月墊日墊。中座體性為上師與宗喀巴無別,相則釋迦,具諸相好。左手入定印持缽,滿注甘露,右手降魔印。光明為性,手揮之無礙。各護法座,亦皆如佛具八大自在。寶座滿飾珍寶,為世間希有,表諸佛菩薩等希有。廣座上四座,表四無畏。蓮表出離心,出污泥而不染。月表世俗菩提心,清涼皎潔,能除熱惱。日表勝義菩提心。凡世間一切生物,如禾麥等,無不賴日光而生長成熟(此言真空正見亦如是)。坐此上者,表具出離心、菩提心及清凈正見。此為皈依境。法衣,表具足一切戒。左手缽中,充滿智慧、長壽、葯甘露。蓋以智慧降煩惱魔,以長壽降死魔,以葯降病魔。右手按地印(即降魔印),表降天子魔。成佛後已降伏煩惱、病、死、天子等四魔。跏趺坐,表空樂不二。右邊坐彌勒,廣行派諸菩薩圍繞之。左邊坐文殊,深觀派諸菩薩圍繞之。前座上師,但想其圓滿相(不應想其缺陷相。住世者為綉座,涅槃者為蓮座)。受恩具相各師圍繞,其後為譯師等。佛後虛空中,自大日如來以下加持派悉集。周圍先觀無上瑜伽、瑜伽、及行部、作部本尊,次佛,次菩薩、獨覺、聲聞、勇士、空行、護法。各上師座前有寶經函,俱顯現光明。又真實想曼荼羅(資糧田)中各像,皆喜悅親愛,如母之於子。依吾人平日作業,本不應上博佛喜,須想作忤逆獨子,偶為善事,慈母對之亦甚喜悅。再從對境身口意不可思議功德,恭敬承事,起皈依想。」

  以上文字雖略為複雜,但每個細節都介紹得很清晰,只要反覆閱讀,還是容易隨文入觀的。在藏地寺院中,往往供奉著許多佛菩薩及歷代祖師造像,令人目不暇接。對觀修來說,這是很有必要的。藉助具體佛像,可使觀修更為直觀。比如上師傳承圖,就為觀想資糧田提供了入手處。只須將畫面熟記在心,觀想時就有據可依了。如果覺得一下子觀不起來,可先以宗大師作為皈依境,不斷熟悉這一影像,直到每個細節都歷歷在目。然後,將本師釋迦牟尼佛、《道次第》深廣二派諸師乃至十方諸佛的無量功德漸次融入其中,以此作為皈投對象。在觀想純熟後,不僅要將十方諸佛的功德融入觀想,也要將自身融入其間,使能觀的我和所觀的境成為一體,這就更為殊勝了。

  5、依七支供集資凈障

  五、對於助道順緣、障道違緣,若不積懺,道則難生,而積懺方法以七支行願最為扼要。

  正修之前,必須懺除罪業、積集福報。

  佛陀乃福智兩足尊。成佛,就是圓滿佛菩薩所具有的福德和智慧。問題是,這些福德無量無邊,若以有限之心去做,終其一生,乃至生生世世,只怕也無法成滿。從另一個角度說,我們的罪業又如此深重。正如《地藏經》所言:「我觀是閻浮提眾生,舉心動念,無非是罪,無非是業。」我們無始以來所造罪業已是難以計數,令人驚心的是,我們還在不斷造作,所謂舊債未了又添新債。如何才能儘快將無量罪業一併消除,不復再造?

  「對於助道順緣、障道違緣,若不積懺,道則難生,而積懺方法以七支行願最為扼要。」積,集資。懺,懺罪。在修行過程中,有助長修道的順緣,也有障礙修道的違緣。如果不積累福德資糧並懺悔業障,是很難安心辦道的。集資凈障的方法,以普賢菩薩的七支行願最為扼要,最為殊勝。

  學佛是要有福報的。很多人也想學佛,卻困難重重,或是家人反對,或是體力不支,或是無人指點,或是忙於生計,這些都是障道違緣。我覺得,現代人修行確實很難。為什麼說現在是末法?論物質條件,今天遠勝於過去,這主要是從修行角度來說。古人雖然生活簡單,但重視道德修養,重視精神生活,所以很容易和修道相應。而在今天,對物慾的盲目追求使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也使我們越來越心氣浮躁。其實,物慾只是張揚了人性中動物性的層面,因為動物也會有生存追求,也會避苦趨樂。在這些方面,人不過是花樣更多一點,並無本質區別。身處末法,我們一定要認清自身處境,從而心生慚愧,積極改善這一狀況。

  七支行願分別為禮敬支、供養支、懺悔支、隨喜支、請轉*輪支、請佛住世支、迴向支,出自《華嚴經·入法界品》,是全經最後一品。也就是說,華嚴的所有修行,最後都導歸普賢行願。所以,七支行願不僅是集資凈障的捷徑,本身也是無上的修行法門。我曾於1996年「中元節」期間,在柏林寺講過《行願品》,當時就一直觀想普賢菩薩的加被,感覺十分受用。那次講座的內容,後來整理為《學佛者的信念》。近年來,隨著修學的深入,對這部經的認識也不斷加深,先後在各地多次宣講,並整理為《普賢行願品的觀修原理》。

  《行願品》的修學原理類似於臨摹字帖,我總結為「菩提心的無上觀修,成佛的模擬方法」。它是以佛菩薩功德為所緣境,對照自身心行,直接運用模擬的方法來調整。《行願品》包括長行和偈頌兩部分,長行部分也是詳細的觀修儀軌,可在念誦時隨文入觀。不過,需要相應的修學基礎才能運用於實修。怎樣觀想盡虛空、遍法界有微塵數諸佛?怎樣將山河大地觀想為無量供具?如果有中觀和唯識的理論基礎,觀想起來更易契入。中觀認為,一切皆是無自性空,皆無特質可言,故能隨觀想變化為無量。而唯識認為,一切都是唯心所造,觀想者賦予什麼內涵,它便具有什麼內涵。七支供的修行原理,正是通過觀想將有限升華為無限,故能迅速集資凈障,可謂成佛的第一生產力。

  以下具體介紹七支行願,偈頌內容為: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獅子。

  我以清凈身語意,一切遍禮盡無餘。

  普賢行願威神力,普現一切如來前。

  一身復現剎塵身,一一遍禮剎塵佛。

  於一塵中塵數佛,各處菩薩眾會中。

  無盡法界塵亦然,深信諸佛皆充滿。

  各以一切音聲海,普出無盡妙言辭。

  盡於未來一切劫,贊佛甚深功德海。

  以諸最勝妙華鬘,伎樂塗香及傘蓋。

  如是最勝莊嚴具,我以供養諸如來。

  最勝衣服最勝香,末香燒香與燈燭。

  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養諸如來。

  我以廣大勝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

  悉以普賢行願力,普遍供養諸如來。

  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痴。

  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十方一切諸眾生,二乘有學及無學。

  一切如來與菩薩,所有功德皆隨喜。

  十方所有世間燈,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勸請,轉於無上妙*輪。

  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誠而勸請。

  唯願久住剎塵劫,利樂一切諸眾生。

  所有禮讚供養福,請佛住世轉*輪。

  隨喜懺悔諸善根,迴向眾生及佛道。

  ① 禮敬支

  彼中初於禮敬支,有三門總禮者,即「所有十方」等一頌是。謂非僅禮一方一世之佛,須緣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由決定心,運用清凈三業,恭敬而禮。

  三門各別禮敬中,初身禮,即「普賢行願」等一頌。謂先緣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復觀自己化身無數,量等剎塵,而行禮敬。此須於彼普賢行願起信解力,乃能發起。次意禮,即「於一塵中」等一頌。謂一一塵中皆有一切剎塵數佛,在菩薩眾中,鬚生起隨念彼等功德之勝解而禮。次語禮,即「各以一切」等四句頌。當觀自己一一身有無量頭,一一頭中有無量舌,一一舌中出無量妙音聲,贊佛功德。海者,是極多意。

  「禮敬支」共有四頌,由十大行願中的「禮敬諸佛」和「稱讚如來」合為一支。此處所說的禮敬,包括三門總禮和身禮、意禮、語禮,主要有三方面的作用:其一,強化佛菩薩在內心的地位,使我們的心不斷向其靠攏。其二,通過恭敬使內心得到凈化。很多人見到自己特別崇拜的人時,心往往會變得特別清凈,因為這念虔誠當下將妄想給凈化了。其三,由禮敬成就無量福德。

  「彼中初於禮敬支,有三門總禮者,即『所有十方』等一頌是。」禮敬支中,首先是三門總禮,即「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獅子。我以清凈身語意,一切遍禮盡無餘」,是身語意三業總的禮敬。其中,「三世一切人獅子」是指禮敬對象。印度以獅子為獸中之王,人獅子,即人中之王,是對佛菩薩的尊稱。常人禮佛,只是禮敬一尊或數尊佛菩薩。而普賢菩薩告訴我們,應以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作為禮敬對象,這需要通過觀想才能完成。所以,我們要觀想山河大地乃至每一微塵都是佛菩薩的化現,所謂「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我以清凈身語意,一切遍禮盡無餘」是指禮敬方式。禮佛,重要的不是完成這個動作,而是以此表達內心的虔誠敬仰之心。清凈,是相對於染污而言。世上許多人對有權有勢者恭敬有加,但這種恭敬是為了從中得到什麼,是染污的發心,只能長養貪嗔煩惱,絕不是禮佛應有的發心。

  「謂非僅禮一方一世之佛,須緣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由決定心,運用清凈三業,恭敬而禮。」一方,是相對於十方而言。一世,是相對於三世而言。我們禮佛,所緣對象並非一方一世之佛,而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這一認知,在知見尚未達到相應高度時,不是靠理解接受的,而要通過對三寶的信心來接受,此為「由決定心」。因為接受而依教奉行,以清凈的身口意三業,對無量諸佛恭敬禮拜。

  「三門各別禮敬中,初身禮,即『普賢行願』等一頌。」三門總禮之後,是身口意三業的各別禮敬。與通常禮佛不同的是,這些禮敬都要輔以觀想,這正是普賢行願被尊為「願王」的殊勝之處。首先通過觀想完成身體的禮敬,頌文為:「普賢行願威神力,普現一切如來前。一身復現剎塵身,一一遍禮剎塵佛。」當我們禮佛時,要像普賢菩薩那樣,觀想自己化身無量,在剎塵般無邊無際的諸佛如來前一一禮敬。

  「謂先緣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復觀自己化身無數,量等剎塵,而行禮敬。此須於彼普賢行願起信解力,乃能發起。」這是關於身禮的具體觀想方法。禮佛時,首先觀想宇宙中有微塵那麼無量無邊的諸佛菩薩,然後觀想自己化身無數。這些無量的我,正在禮敬無量的諸佛。佛菩薩像微塵般數不勝數,我也同樣像微塵般數不勝數。這一修行的前提,是對普賢行願產生決定不疑的勝解,否則是很難契入的。

  「次意禮,即『於一塵中』等一頌。謂一一塵中皆有一切剎塵數佛,在菩薩眾中,鬚生起隨念彼等功德之勝解而禮。」接著,通過觀想完成內心的禮敬,頌文為:「於一塵中塵數佛,各處菩薩眾會中。無盡法界塵亦然,深信諸佛皆充滿。」之前的觀想是:每個微塵都是一尊佛。現在還須進一步觀想:每一微塵中有微塵數佛,每尊佛的身邊又有無量菩薩海會圍繞。而整個法界的微塵都是如此,都充滿無量無邊的諸佛菩薩,此外別無其他。對這些道理,大家先要以信心來接受。在禮敬的同時,將自己融入佛菩薩的無量功德中。

  「次語禮,即『各以一切』等四句頌。當觀自己一一身有無量頭,一一頭中有無量舌,一一舌中出無量妙音聲,贊佛功德。海者,是極多意。」然後,通過觀想完成語言的禮敬,頌文為:「各以一切音聲海,普出無盡妙言辭。盡於未來一切劫,贊佛甚深功德海。」我們應當觀想自己有無量的身體,每個身體又有無量的頭,每個頭還有無量的舌,每一舌頭還能出無量的美妙音聲,以此讚歎諸佛功德。這裡所說的海,是形容廣大無邊。我們還可將山河大地的一切聲音都觀想為讚歎佛菩薩功德的音聲,將心安住其上。在這樣的觀想中,世間不再是五濁惡世,內心也不再有貪嗔煩惱,因為其中只有佛菩薩的功德,當下就能成就無量福德。

  以上明「禮敬支」,從身口意三業說明禮敬的用心方式。

  ② 供養支

  有上供養者,「以諸最勝」等二頌是。妙華者,謂人天上妙奇花。鬘者,用各種散花配合連綴而成。此二者或系實花,或系仿造。伎樂者,有弦器等之音也。塗香者,謂妙香泥是。最勝傘蓋者,即蓋中之殊勝者是。燈者,謂香油等燈,及能放光之寶珠等。燒香者,指和合或純一之香料。最勝衣服者,乃衣中之華美者是。最勝香者,謂能放香氣遍滿三千世界之香所摻合之香水是。末香者,香粉也,亦可燃燒。以此堆積,造成壇場,更加彩畫,量等須彌者是。

  次,無上供養者,「我以廣大」等一頌是。其有上者,即世間之供物,此乃菩薩等以神力變成者。此中後二句,凡上二所陳有欠缺者,一切加之,此是顯示禮敬供養等之心與境故。

  供養支,包括有上供養和無上供養,共三個偈頌。供養是佛法的重要修行項目,主要有三方面的作用:其一,強化佛菩薩在內心的重要性。通過供養,能不斷提升我們對佛菩薩的感恩心。其二,去除貪著之心。我們所以會深陷輪迴無法逃脫,正是因為貪著所致。修習供養,不僅是在捨棄物質,更是在捨棄貪著之心。出家就是最大的舍,捨棄對家庭的佔有,對世間物慾的佔有。其三,積累無量福德。因為資糧田遠比世間任何良田更為殊勝,如果不加耕耘,實在是最大的浪費。正如宗喀巴大師所說:「此田若任其荒蕪而不播種,其愚痴直無尋處。此福田既不分四季,亦不論主權,任何人可種,但須以信犁為耕而勤播善種。」

  如果把供養比做播種的話,它的收穫主要取決於兩點。首先是供養對象,同樣的耕耘,在肥沃和貧瘠的田地將有不同收穫。所以,我們供養不同的福田,所獲福報也大相徑庭。其次是供養心態,心量有多大,所獲福德就有多大。事實上,能供養的心比所供養的田更重要!《大智度論》講到:舍利弗供養佛陀一碗飯,佛陀又將飯布施給餓狗。那麼,是舍利弗供佛的功德大,還是佛陀施狗的功德大?一般人往往認為,當然是供佛的功德大。但《大智度論》的結論是:佛陀施狗的功德更大。因為佛陀的發心是無限的,所感得的福報也是無限。所以說,客觀的福田固然重要,但主觀的心態更是關鍵。這也就是《金剛經》所說的「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則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不住於相,心呈現的狀態便如虛空一般。以這種無限的心做任何事,當下所獲即是無限。

  「有上供養者,『以諸最勝』等二頌是。」有上供養,就是有限的供養。頌文為:「以諸最勝妙華鬘,伎樂塗香及傘蓋。如是最勝莊嚴具,我以供養諸如來。最勝衣服最勝香,末香燒香與燈燭。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養諸如來。」

  「妙華者,謂人天上妙奇花。鬘者,用各種散花配合連綴而成。此二者或系實花,或系仿造。」妙華,是天上和人間最美妙的花朵。鬘者,是以種種花朵連綴而成的花環。這兩類既可以用鮮花,也可以用模擬花朵。

  「伎樂者,有弦器等之音也。」伎樂,即以種種樂器演奏的音聲。如古琴、古箏、琵琶、二胡、豎琴、揚琴等。佛教有以音聲供佛的傳統,我們每天唱誦的「天上天下無如佛」、「阿彌陀佛身金色」等,再配以法器,便是動人心弦的梵音。近年來,佛光山的星雲大師率先將佛教音樂帶入社會,影響日益廣泛,起到了很好的弘法效果。

  「塗香者,謂妙香泥是。最勝傘蓋者,即蓋中之殊勝者是。」塗香,是塗在身上的香膏,以種種上妙香料調配而成。傘蓋,即雲羅傘蓋,是古代帝王外出或參加重大活動時所使用。最勝傘蓋,就是傘蓋中最為莊嚴華美的。

  「燈者,謂香油等燈,及能放光之寶珠等。燒香者,指和合或純一之香料。」供燈,可使用燃燒香油的燈盞,或是放光的寶珠等。燒香,指通過燃燒散發香味的線香等,可使用單純的香料製作,或是以各種香料調配而成。我們平日燃香供佛時,也要選擇上等的天然香料,切勿濫燒劣質化學香料,既起不到供佛的效果,還會污染空氣,影響健康。

  「最勝衣服者,乃衣中之華美者是。最勝香者,謂能放香氣遍滿三千世界之香所摻合之香水是。末香者,香粉也,亦可燃燒。」最勝衣服,即霓裳羽衣等華衣美服,質地做工均為上乘。最勝香者,即濃縮上等香料精華的香水,其香氣瀰漫天地,遍布三千大千世界。末香者,由香料研磨而成的粉狀物,亦可燃燒,最常見的有檀香粉等。

  「以此堆積,造成壇場,更加彩畫,量等須彌者是。」可將上述供品堆積為壇場,兼以彩色圖畫,每種供具皆無量無邊,多如須彌。

  「次,無上供養者,『我以廣大』等一頌是。」其次是無上供養,也就是無限的供養,頌文為:「我以廣大勝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賢行願力,普遍供養諸如來。」《普賢行願品》是轉化心行的實修指南,指導我們將普賢菩薩所緣的境界轉化為自身境界。這一過程需要觀想,而觀想的前提是對此具備堅定不移的勝解。佛法認為,宇宙萬有皆是內心顯現的影像,人類文明也是源於心的作用。但再輝煌的物質文明,仍無法使人了脫生死。我們的心本具佛菩薩那樣的功用,現在卻被我法二執所禁錮,無法產生應有的作用。修學《行願品》,是直接以佛菩薩境界為參照,幫助我們開發自心本具的潛能。若自認是愚痴凡夫,業障深重,又如何對修行生起信心?信心不具,道業不生。所以,廣大勝解心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深信諸佛菩薩的境界,一方面深信自己本具佛性,且在生命某個層面與佛菩薩無二無別。

  「其有上者,即世間之供物,此乃菩薩等以神力變成者。此中後二句,凡上二所陳有欠缺者,一切加之,此是顯示禮敬供養等之心與境故。」有上供養中,香、花、鬘等世間供具,再多也是有限的,須以佛菩薩神力進行轉化,將有限化為無限。上述供品中,如果有所乏少,可通過觀想將山河大地轉化成香、花、鬘等種種供具,以此顯示供佛的廣大心行。諸佛菩薩是無限的,我們能供養的心是無限的,所供養的供具也是無限的,此為心境相當。換言之,是安住於無限心行,並緣無限的所緣境。

  無論我們是供一柱香、一朵花,還是千萬柱香、千萬朵花,其實都是有限的。唯有以無限的心行作為供養,才能將所有供品轉化為無限。按華嚴的見地,一即一切,所有存在本來就是無限的。所以,佛菩薩才能「於微塵中轉大*輪」,因為每個微塵都是一切。但凡夫被執著所蔽,一就只能是一,而不是一切。若能將有限的妄心去除,將我們賦予其上的錯誤設定去除,任何事物的當下便是無限!具備這一認識之後,所供之物皆可藉由觀想之力,充滿宇宙,遍布法界。即使最微小的供養,也能成就無量功德。

  ③ 懺悔支

  「我昔所造諸惡業」等一頌,是依三毒為因,以身等三為根事(根謂依身口意,為發業之根門,事即三門所造十不善道業),其罪性者,謂由我造。此中復分親身正所造作,或教他作,或隨喜他作,如是一切,儘其所有,總集懺洗。追念過失,生愧悔心,斷絕後流,精勤防護,誓當滅之。

  懺悔,為前行兩大項目之一,主要是為了消除修道障礙。時值末法,障道逆緣眾多,學佛者或忙於生計,或身體病弱,或無人指導,等等。所以會這樣,並非上天不公,而是因為我們曾於過去生造作諸多惡業。正如《行願品》所說:「若此惡業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這些業力是令眾生流轉六道的力量,也是修行的障礙所在,需要通過懺悔進行掃除。

  「懺悔支,『我昔所造諸惡業』等一頌。」懺悔支的頌文為:「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這是佛弟子最熟悉的偈頌之一,在皈依、受戒等許多儀軌中,都是依此進行懺悔。修道障礙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心理力量,一是生活環境。心理力量包括貪、嗔、我慢、嫉妒等,是生命無始以來的等流,力量極其強大。此外,由業力招感的家庭或社會等環境,也在束縛著我們。我們發心學佛,可能會面臨很多冷嘲熱諷,更麻煩的是家人反對,這些障緣正是我們往昔業力所感,需要通過懺悔來解決。佛教中有一部著名的《三昧水懺》,就是從煩惱、業力到業力形成的生命結果三方面進行懺除。

  「是依三毒為因,以身等三為根事,其罪性者,謂由我造。」事,即所造之業。業的根源為貪嗔痴,這是危害生命的三種毒素,也是一切不善行的根源所在。三毒是通過身口意三個渠道表現出來,這些罪業的體性,都是由我們的心所造作。在十不善業中,殺、盜、淫為身業,兩舌、惡口、妄言、綺語為語業,貪、嗔、痴為意業。其中又以意為根本,因為一切言行都不是無緣無故的,都是有它的思想根源。

  「此中復分親身正所造作,或教他作,或隨喜他作。」其中,造罪方式又分親自造作、教唆他人造作和隨喜他人造作三類。有些人以為,教他作比起自作的罪業為輕,其實不然。因為那樣要承擔兩個人的罪過,反而是罪加一等。至於隨喜,也和自作有同樣效果。有些人說起以往所造惡業時仍然眉飛色舞,這也是在隨喜「往昔所造諸惡業」,是對惡業的強化。這一點,是我們特別需要加以注意的。

  「如是一切,儘其所有,總集懺洗。追念過失,生愧悔心,斷絕後流,精勤防護,誓當滅之。」對過去生因無知造作的一切罪業,我們應當總的發心懺悔,儘力清除。一方面憶念曾經造作的過失,一方面生起至誠懺悔之心。在清除已生惡業的同時,勤加防護,決不再造。

  《道次第》「深信業果」一節中,將懺悔力歸結為四種:一是追悔力,對所造業力生起追悔之心。二是依止力,業力往往是因傷害眾生或不敬三寶所致,至心皈依三寶,所造惡業將逐漸消除。三是對治力,通過念佛、誦經、持咒、拜八十八大懺悔文或修空觀等,依修習各種法門的正念力對治業力。四是遮止力,勤加防護,使已造業力停止增長,因為很多不善行都是出於慣性,因此要及時遮止。通過以上四個渠道,可使業力由大化小,懺已還凈。

  ④ 隨喜支

  「十方一切諸眾生」一頌是,於五類有情所有善業皆生起隨喜之心。

  隨喜,即隨順他人的善行、成就和功德,並心生歡喜,稱揚讚歎。當我們和這些善心善行相應時,同時也在成就自身的良善心行。所以,隨喜也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法門之一,其意義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其一,隨喜可以破除我執。唯有將自己和他人視為一體,才會發自內心地隨喜他人善行,之所以不能隨喜別人,是因為在我們的觀念中,我是我,他是他,之間有著難以逾越的鴻溝。其二,隨喜可以對治嫉妒。嫉妒也是我執的表現形式,我們不會嫉妒自己的成就,也不會嫉妒自己喜歡的人,如果對所有善行都能心生歡喜,嫉妒就沒有活動機會了。其三,迅速成就功德法財。佛教認為,隨喜他人善行,所獲功德將和對方一樣,所以這是積累資糧的捷徑。因為我們的精力和能力都有限,不可能事事親歷親為,但只要至心隨喜,便能迅速成辦種種事業。有時,隨喜他人善行,甚至超過對方所獲功德。比如有人耗費百萬布施,發心卻不太純正,但我們以清凈心隨喜,所獲功德將超過布施者,因為功德是與發心成正比的。此外,隨喜諸佛菩薩的善行,也能獲得極大功德。

  我們不僅要隨喜他人的善心善行,也可隨喜自己的善心善行。對自己的一念善心生起歡喜,可以使它繼續增長,因為隨喜就是滋養善心的陽光雨露。反之,如果隨喜往昔所造惡業,則會使罪業增長。所以說,隨喜是有特定對象的,必須隨喜善行而非不善行。

  「隨喜支,『十方一切諸眾生』等一頌是,於五類有情所有善業皆生起隨喜之心。」關於隨喜支,頌文為:「十方一切諸眾生,二乘有學及無學,一切如來與菩薩,所有功德皆隨喜。」五類有情,即偈頌所說的十方眾生、有學、無學、如來、菩薩。十方眾生,指十方世界一切有情。有學,即聲聞前三果學人,尚需修學。無學,即阿羅漢,所作已辦,無須繼續修學。這一偈頌是告訴我們,我們隨喜的所緣對象包括一切眾生,也包括三乘聖者和諸佛菩薩。對於他們的所有善行都應該至誠隨喜,由衷讚歎。

  隨喜可以通過觀想修習,也可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相比之下,座下實修的難度更大一些。因為觀修可以不涉及具體對象,更容易平等視之。但在現實中,我們要面對各種各樣的眾生。而凡夫心本身就是不平等的,有著親疏好惡的串習,對那些我們不喜歡的人,往往會對他們的善行也不以為然,甚至心生嫉妒,這都會障礙隨喜的修習。

  ⑤ 請轉*輪支

  即「十方所有世間燈」一頌是。十方剎土一切諸佛,最初證得大菩提時,我願化身如彼數量,儘其所有一一佛前,悉皆殷勤勸請說法。

  法要應請而說,這主要是為了表示對法的尊重,幫助我們端正求法心態,而不是佛菩薩或說法者需要我們求請。就凡夫的習慣而言,對那些太容易得到的,往往缺乏尊重。唯有付出相應代價得到的,才會感到珍惜,而這種珍惜程度又是和付出代價成正比的。古德為求法故,捨身斷臂,但也從中得到極大受益。這種法益,離不開他們的發心和付出。

  教界自八十年代辦學以來,從佛學院陸續畢業了一大批學僧。但能在學修、弘法等方面有所建樹者寥寥無幾,許多人甚至退失信心道念。原因固然很多,但關鍵就是缺乏如法的學修心態。學僧在佛學院聽課,也像進入社會院校一樣,並沒有「佛法難聞」之想,覺得法師給大家講課是理所當然的,常住為大家創造修學條件也是理所當然的。漸漸地,凡夫心都起來了,就很難從佛法中得到受用。唯有時時提醒自己,才能保持對法和法師的敬重,保持對聞法的稀有難得之心,請轉*輪的意義正在於此。

  佛陀證得無上菩提後,感覺所證和凡夫認識相距甚遠,故準備入滅。後經大梵天王勸請,才開始初轉*輪。試想,如果沒有梵天祈請,多少人將失去聞法、修道、解脫的機會。所以,我們不僅要為端正求法心態而祈請,更要為世間眾生有緣聞法而祈請。

  「請轉*輪支,即『十方所有世間燈』一頌是。」請轉*輪的頌文為:「十方所有世間燈,最初成就菩提者。我今一切皆勸請,轉於無上妙*輪。」世間燈,即諸佛如來,是照亮黑暗世間的明燈,也是照破內心無明的明燈。

  「十方剎土一切諸佛,最初證得大菩提時,我願化身如彼數量,儘其所有一一佛前,悉皆殷勤勸請說法。」十方,為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十方佛土的一切諸佛,最初證得菩提時,我也發願化身為和諸佛如來同等的數量,在每個佛陀前都有一個我。每個我又在諸佛前殷勤勸請,勸請他們為利益有情而宣說正法。所以,請佛說法不是請一尊佛兩尊佛,而是祈請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廣轉*輪。《行願品》的一切修行都以無限為基礎,請轉*輪也是以無量諸佛為所緣境。當我們這樣觀想時,諸佛的存在是無限的,我的存在也是無限的。

  在生活中,我們請求善知識說法,同樣屬於請轉*輪。如果沒有佛陀為我們開示正道,沒有善知識為我們悉心指點,眾生將處於長劫黑暗之中。為了令正法長久住世,令眾生得聞妙音,我們要代表一切眾生殷勤祈請,為聖教的流布廣大創造更多法緣。

  ⑥ 請住世支

  即「諸佛若欲示涅槃」一頌。十方諸佛將欲示涅槃時,為令眾生獲得利益安樂故,請求諸佛住剎塵劫,莫入涅槃。

  佛陀說法圓滿,入般涅槃,眾生便無緣聞法,就會隨貪嗔痴造作惡業。為什麼世界的局勢如此動蕩?為什麼幾千年來戰火不斷?正是因為眾生煩惱熾盛。這些躁動不安的心,共同感得了今天這個缺乏安寧的五濁惡世。在這無所不在的熱惱中,唯有佛陀的清涼法雨,才能息滅我們內心的貪嗔之焰,使和平來到人間,使娑婆成為凈土。所以,我們要殷勤勸請諸佛菩薩及高僧大德長久住世,利樂有情。

  「請佛住世支,即『諸佛若欲示涅槃』一頌。十方諸佛將欲示涅槃時,為令眾生獲得利益安樂故,請求諸佛住剎塵劫,莫入涅槃。」請佛住世的頌文為:「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誠而勸請。唯願久住剎塵劫,利樂一切諸眾生。」當十方諸佛將要示現涅槃時,為了利益無量眾生,令他們獲得究竟安樂,我們應以至誠懇切之心請求佛陀不要入滅。此外,在高僧大德示病乃至將要入滅時,我們同樣要積極勸請,並廣行放生、誦經等善事,祈願他們繼續住世。因為道在人弘,唯有他們在世間弘法布教,佛法才能薪火相傳,廣利人天。

  所以說,請佛住世也包含兩方面的修行:一是座上觀修,觀想十方諸佛前都有一個我,每個我又在殷勤勸請佛陀住世。二是座下實修,當現世的高僧大德示病或將入滅時,發心祈請。因為諸佛及成就者的住世不只是個人因素,和此間眾生的業力大有關係。通過放生、誦經等方式祈請,也是在改變眾生的共業,為諸佛菩薩延壽住世創造更多順緣。

  ⑦ 迴向支

  即「所有禮讚供養佛」一頌。以前六支所積一切善根,皆悉迴向一切有情為作證得菩提之因。以猛利慾樂而為祝願,令其無盡。

  迴向是和發願相呼應的,是將自己所做的每件善行,所獲的每分功德,回施法界一切眾生,同證菩提。它既對修行成果的鞏固,同時也能將有限成果增值為無限。

  發願相當於儒家的「立志」,是對人生目標的確定。這種目標是經過思考和抉擇的,並不是像通常那樣,只是慾望和習俗的產物。我覺得人大致可分為三類:一是沒有想法,稀里糊塗地過日子;二是雖然有崇高的想法,但沒有勇氣去實施;三是有崇高志向並能身體力行。對佛法修行來說,明確目標並付諸實踐後,還要將所修功德指向這個目標。所以,迴向就相當於儲蓄,能使我們的功德法財得以累積和增長。

  「迴向支,即『所有禮讚供養佛』一頌。以前六支所積一切善根,皆悉迴向一切有情,為作證得菩提之因。」迴向支的頌文為:「所有禮讚供養福,請佛住世轉*輪。隨喜懺悔諸善根,迴向眾生及佛道。」在此之前所行的禮敬、供養、懺悔、隨喜、請轉*輪、請佛住世六支,由此積集的一切善根,都應當迴向法界一切眾生,希望以此作為他們證得菩提之因。在迴向眾生的當下,也為我們培植無上菩提的資糧。因為成佛離不開眾生,正如《行願品》所言:「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

  「以猛利慾樂而為祝願,令其無盡。」猛利慾樂,全身心地期望。所以,我們應以勇猛之心將一切功德迴向眾生,希望所行真正利益眾生。當我們這樣做的時候,就能令功德增長,乃至無限。

  為什麼有限之行能轉化為無限?關鍵就在於我們的心,在於我們是否具有無限的發心。就像乘法,一個再小的數字,若乘以無窮大,結果都將成為無窮大。反之,任何有限的數字相乘,結果哪怕再大,仍是有限而非無限。一般人往往不注意發心的作用,事業雖然做得很大,卻是以有限、有漏,甚至是貪著而充滿我執的心去做。這種做法只能是成就我們的凡夫心,雖有所得,也只是人天福報,決非菩提資糧。

  從修行角度來說,重點不在於事情本身,關鍵是本著清凈利他之心,同時盡己所能去做。達到盡心儘力兩點,結果就不重要了。如果心態不正,或態度不認真,即使做再大的事業也是不圓滿的。佛法強調眾緣和合,個人努力只是眾緣之一,但無法決定一切。客觀上的成果,有時並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對於做事者來說,只要能盡心儘力即可。至於實際成敗,有時也取決於眾生共業,不可強求。如果把心態做壞,即使暫時獲得成功,也是得不償失的。這種現象在社會上非常普遍,教界同樣有類似傾向。雖然事業做得很大,卻做得很執著,做得放不下,這就和修行本意相違了。

  如此依上諸頌,了解其義,如說思修,心不散亂,緩緩念誦,當得無量福德之聚。

  又禮敬、供養、請法、勸住、隨喜等五支,即是積集資糧,懺悔支是凈除業障。隨喜支中,復有一分對自所修善生隨喜心,令其增長。迴向支者,即將所積、所凈、所增長諸善,雖極微少,匯成眾多。現所受樂,雖將終盡,亦能令其綿延無窮。總可合為積資、凈障、增長無盡之三種。」

  這一段,是對七支行願進行總結。

  「如此依上諸頌,了解其義,如說思修,心不散亂,緩緩念誦,當得無量福德之聚。」對於「所有十方世界中……迴向眾生及佛道」這些偈頌,我們應該明了其中內涵,反覆思惟,如說修習,並且心不散亂地緩緩念誦,便能積聚無量福慧。

  「又禮敬、供養、請法、勸住、隨喜等五支,即是積集資糧。」七支行願中,禮敬、供養、請轉*輪、請佛住世、隨喜功德五支屬於積集資糧。其中,禮敬和供養主要積集福德資糧,請轉*輪和請佛住世主要積集智慧資糧。

  「懺悔支是凈除業障。」懺悔支主要是幫助我們凈除業障,包括煩惱雜染、業雜染、生雜染,相關內容將在中士道詳細講解。

  「隨喜支中,復有一分對自所修善生隨喜心,令其增長。」關於隨喜的修行,我們不僅要對他人善行心生歡喜,也要對自身所修一切善行深深隨喜,令功德隨之增長,常與善法相應。

  「迴向支者,即將所積、所凈、所增長諸善,雖極微少,匯成眾多。現所受樂,雖將終盡,亦能令其綿延無窮。」迴向,能使我們通過集資凈障培植的善根得到增長。雖然目前所做極為有限,卻能通過迴向積少成多,有如百川歸海。善行所感的現前樂報是會結束的,但如果我們能以廣大心迴向,也能令之無窮無盡。

  「總可合為積資、凈障、增長無盡之三種。」總的來說,普賢七支行願的作用可歸納為三種,分別是:積累資糧、凈化業障、增長廣大。

  不少信眾都把念誦《行願品》作為常課,需要注意的是,念誦關鍵是在於用心,而不是數量。如果心不在焉,或對經文深意一無所知,效果是很有限的。就像念佛,如果認識不到彌陀名號的功德,以為念佛只是在發出幾個音節,完成一項任務,即使念得再多,也很難達到攝心效果。若能領會佛號所具內涵,於稱念時輔以相應觀修,效果必能大為改觀。念誦《行願品》也是同樣,一心念誦,隨文入觀,才能獲得「無量福德之聚」。

  能否隨文入觀,又是取決於我們對經文內涵的熟悉和理解程度。就像我們說到母親,腦海中立刻會浮現出她的形象。或是想到自己經歷的人生大事,即使年代久遠,但因印象深刻,想起時仍會歷歷在目。事實上,每個符號都不是孤立的,都蘊藏著相應內涵。如果熟悉這些內涵,一經提起,相關影像立刻就會出現。這種觀想能力是心本身具備的,無須刻意訓練。我們之所以對《行願品》或其他經文觀修不起來,原因就是不熟悉,這就需要反覆聽聞,不斷思惟。

  《行願品》的重點,就是幫助我們打開心量,將之調整到無限的層面。任何存在的當下都是無限的,克隆運用的便是「一即一切」的原理。只要放棄現有的錯誤設定,還事物以本來面目,就能使每個一成為一切,成為無量。被設定過的心是有限的,作為功德的載體,它所能承載的功德也是有限的。唯有無限的心,才能承載無限的功德,這就是《金剛經》所說的「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6、三事求加

  於所緣境,觀想明晰,而獻壇供,請求加被。願滅除不敬善知識等一切顛倒心,速疾生起恭敬善知識等正清凈心,摧伏一切內外障難,須以猛利慾樂多次祈求焉。

  三事求加,就是以三件事祈求諸佛加持。本論的「略示修法」是屬於依止法這一部分,祈求內容也與此相關。如果修習其他內容,就可隨之進行調整。比如修念死無常,可以祈求善知識加持我們「滅除念身恆常等一切顛倒心」,「速疾生起念死之心」;如果修念惡道苦,則可祈求善知識加持我們「滅除斷滅、無輪迴等一切顛倒心」,「速疾生起念三惡道苦之心」。

  「於所緣境,觀想明晰,而獻壇供,請求加被。」對於資糧田觀想清晰之後,獻上供養,祈請十方三寶的加持。

  「願滅除不敬善知識等一切顛倒心,速疾生起恭敬善知識等正清凈心,摧伏一切內外障難,須以猛利慾樂多次祈求焉。」我們祈求的加持有三方面:一是滅除不敬善知識等一切顛倒心,二是迅速生起恭敬善知識的清凈心,三是摧伏一切內外障難,是名「三事求加」。我們要以殷重心勵力祈求,就像走投無路的絕症患者祈求良醫那樣,身心繫於一念,別無他求,才能得到佛菩薩的加持。因為這種加持是由心的相應所感得,如果沒有猛利祈求的願望,是無法和佛菩薩感應道交的。

  以上所說的六加行,是幫助我們集資凈障的途徑,修習任何法門都可以此為前行。洒掃環境,可使我們身心清凈;陳設供養,可使我們心懷敬意;皈依發心和觀想資糧田,可使我們明確修行方向。此外,還要依七支供集資凈障,祈求諸佛菩薩加持,為修習正行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正行修法

  加行之後,將進入正行的修習,從總說和別說兩部分加以說明。

  1、總說修法

  所謂修道者,即於善所緣,如欲而能令心安住之謂也。若於所緣隨意修習,依自己所想之數目與次第而修者,從初即養成任意之習慣,將至一世之善行無成,反成有過。故最初無論修習何種所緣,應決定其數目次第。此後應起猛利堅固之心,以自克服,務令如其所預定而修。於此定課不得輕易增減,隨時變易,須具足正念正知而修習之。

  正行,即主修法門。在《道次第》中,正行部分主要有依止法、念死無常、念三惡道苦、皈依、深信業果、發出離心、發菩提心、止觀等,其中的每一個項目都是觀修的內容。

  「所謂修道者,即於善所緣,如欲而能令心安住之謂也。」所謂修道,就是將心從不善的所緣中調整出來,令之安住於善的所緣中,通過不斷調整練習,達到熟悉安住的效果。

  「若於所緣隨意修習,依自己所想之數目與次第而修者,從初即養成任意之習慣,將至一世之善行無成,反成有過。」安住於善所緣之後,就應次第而修。如果對所修內容沒有固定安排,而是隨心所欲,按自己決定的數目和先後秩序進行,從開始就養成任意為之的習慣,將終身難以成就,甚至會使這種錯誤習慣固定下來,成為障礙修道的過失。

  「故最初無論修習何種所緣,應決定其數目次第。」所以在修道之初,無論修習何種所緣,皆應確定數目(修幾座)及次第(先後順序)。因為修行就是正確習慣的養成,這就需要按照一定程序進行。以依止法為例,《道次第》規定每天應修四座,我們就要以此作為常課,並按論中所說持之以恆地觀修,才能形成穩定的正念力量。否則,時而修念死無常,時而觀三惡道苦,就無法達到所修效果。就像一壺水,剛燒得有幾分溫熱,又換成另一壺,剛有的幾分溫熱又冷卻了,怎麼可能將水燒開?所以,在修行的數目和次第上必須確定,尤其是對初學者,更要養成這一良好習慣。

  「此後應起猛利堅固之心,以自克服,務令如其所預定而修。於此定課不得輕易增減,隨時變易,須具足正念正知而修習之。」形成定課後,就要以勇猛精進之心克服障礙,務必按照事先規定的功課修習。對於這些定課,不能隨意增加或減少,也不能隨意改變,必須具足正知正念而修。良好習慣是修行成就的保證,不能今天心血來潮修五六座,明天又找個借口一座不修,這是很多人都會出現的問題,必須特別加以注意。

  任何一種觀修,都是通過思惟善所緣境幫助我們獲得正念。對常人來說,一旦遭遇違緣,煩惱便隨之而來。而對一個訓練有素的修行人,無論面對什麼境界,都有能力保有正念。其實,止觀並不神秘,世間很多事都需要止和觀的參與。比如體育訓練,既要將動作調整到位,又要不斷練習使之純熟。其中,調整式的訓練就相當於觀,而熟悉式的訓練就相當於止。《道次第》的修行也是同樣,比如修依止法——修觀(觀察修)時,通過思惟善知識功德生起恭敬心;修止(安住修)時,則令心安住於恭敬中。如果凡夫心現起,就要再觀察,再思惟,直到恭敬心再次生起。在反覆不斷的訓練中,這一心行就能逐步穩定並保持良好狀態,最終任運自如。

  2、修習依止法

  先修依止之勝利,及不依止之過患。

  次,多起防護,絕不放任,令有尋求師過之心。盡我自己所知師之戒定慧等德,數數思惟,乃至凈信未生以來,恆修習之。此後又念於己已作、當作種種利益之恩德,如前所引經說,乃至心中恭敬未生起之間而修習之。

  本論略示修法部分,主要是以依止法的修習為例。

  「先修依止之勝利,及不依止之過患。」首先,是修習依止的殊勝利益及不依止的過患。其中,依止的利益有八種:一、能得佛位;二、諸佛歡喜;三、一切魔眷不能為害;四、煩惱與惡業自然遮止;五、善緣增長;六、世世不離善知識;七、不墮三惡趣;八、暫時與究竟安樂如願而得。而不依止和不如法依止的過患也有八種:一、輕師即等於輕佛;二、亂師意而使生嗔恨,如其所亂一剎那,即摧毀一劫善根,得一劫地獄苦;三、不如法依止師者,即修密法殊勝方便,亦不能得悉地;四、不如法依止師,雖依密相續勤習經教,等修地獄因;五、不如法依止,對於功德未生者不生,已生者速滅;六、生病痛不樂意事,常相纏擾;七、後世常流轉於無邊惡趣;八、生生世世與善知識睽違,不能值遇。時時思惟如法依止及不依止的利弊,才能自覺修習依止法,而不是當做一項任務來完成。

  「次,多起防護,絕不放任,令有尋求師過之心。」其次,對凡夫心嚴加防護,絕不容許絲毫放任,以免對師長生起尋過之心。凡夫總是慣於尋求他人過失,也慣於對得到的一切不加珍惜。對於這兩種心行,我們要嚴加防範,因為這將損減功德法財,正如《永嘉證道歌》所言:「損法財、滅功德,莫不由斯心意識。」

  「盡我自己所知師之戒定慧等德,數數思惟,乃至凈信未生以來,恆修習之。」對於自己所了解的,師長的戒定慧等功德,必須反覆思惟。在沒有真正生起凈信之前,持久不斷地加以修習。即使我們目前尚未對師長生起尋過之心,但如果恭敬心不曾圓滿,今後也隨時可能犯錯。防患於未然的方法,便是「凈信為本、念恩生敬」。關於這兩點,已生恭敬心者也不能忽視。因為任何心念都是緣起的,沒有徹底鞏固之前,還須通過觀修和實踐不斷滋養。

  「此後又念於己已作、當作種種利益之恩德,如前所引經說,乃至心中恭敬未生起之間而修習之。」其後,還要思惟師長對於自己的恩德,包括目前已作的利益,和未來將作的利益,正如之前所引《十法經》、《華嚴經》等經文所說的那樣,在恭敬心不曾真正生起之前,應當以念恩心時時思惟,時時修習。

  對於多數學佛者來說,往往既有恭敬心,也有不恭敬心。那麼,恭敬心生起後,不恭敬的心理是否會立刻消失呢?其實種子還是在的,只不過變弱了,暫時不起活動而已,但這一潛藏力量很難在短時間內徹底斷除。依止法所要做的,正是令恭敬心不斷強大,逐漸削弱乃至完全取代不恭敬心,這就需要持之以恆地修習。

三、結行修法

  所積諸善,由《普賢行願》或以《凈願七十頌》等,於現在究竟諸所應希願處,以猛利慾樂而迴向之。

  如是,每日上午、下午、初夜、後夜四次修習。初修之時,如其太久,易為沉掉所擾。若於此串習,將來糾正甚難,故須時間短少,次數增多,稍留余趣,俾引起下次欲修之心。否則將一見座位便生厭嘔,必待修習稍熟,乃可漸次延增。於一切所緣,務令不急不緩,離過而修,則障難鮮少,疲勞昏沉等皆能息滅也。

  結行,就是修行結束時的迴向。無論修加行還是正行,下座前都要將修法功德回施眾生,同證菩提。迴向可以幫助我們將所修功德固定下來,並指向特定目標。就像電腦處理文件後進行保存那樣,否則就會丟失。當然,迴向的功能不僅在於保存,以廣大願力進行迴向,更可使所修功德增長廣大,就像把一個文件同時拷貝為千萬份、億萬份,乃至無限。

  「所積諸善,由《普賢行願》或以《凈願七十頌》等,於現在究竟諸所應希願處,以猛利慾樂而迴向之。」《凈願七十頌》,是藏傳佛教關於迴向的重要經論。對於我們所修的一切善法,下座前,應該依照《普賢行願》或《凈願七十頌》等經論所說的那樣,將現前乃至究竟所希求的種種利益,以勇猛懇切的發心迴向法界一切眾生。我們的願力有多大,迴向的力量就有多大。如果只是輕飄飄地念過,甚至自己都不懂得念了什麼,迴向是不會生效的。除了《普賢行願》或《凈願七十頌》外,常用的迴向文還有「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和「願諸眾生常住安樂,無諸病苦,善法堅實成就」等。對於修習依止法來說,則可迴向一切有情生生世世得遇善知識。

  「如是,每日上午、下午、初夜、後夜四次修習。」依止法,每天應修四次,分別在上午、下午、初夜、後夜。其中,初夜是十八點至二十二點,後夜是二點至六點,這是印度人對時間的區分。

  「初修之時,如其太久,易為沉掉所擾。」開始打坐觀修時,如果每一座時間太長,很容易被昏沉或掉舉所干擾。昏沉,就是其心昏昧,精神不振。有些人可以坐上兩三個小時,卻是在那裡打瞌睡。掉舉,就是其心躁動,搖擺不定,以攀緣心追逐境界。這也和現代人的生活節奏過於緊張有關,很多人都像在高速運轉中無法停歇的機器,習慣忙個不停。即使下了班,還要用各種娛樂將時間填滿。甚至睡覺後仍在東想西想,輾轉反側。久而久之,心就會失去靜下來的功能,就像失靈的開關那樣,毫無自主能力。這兩種是禪修中最容易出現的問題。

  「若於此串習,將來糾正甚難。」一旦在座上養成昏沉或掉舉等不良習慣,將來糾正起來會特別困難。其實,打坐並不在於時間長短,關鍵是保質保量。就像做實驗那樣,全力以赴將每個步驟做得精確。能按禪修規範坐十分鐘,把身體姿勢和用心習慣都調整好,才可以延長時間。否則,盲修瞎練,先入為主,很容易將一些錯誤習慣固定下來。

  「故須時間短少,次數增多,稍留余趣,俾引起下次欲修之心。否則將一見座位便生厭嘔,必待修習稍熟,乃可漸次延增。」所以,修習應該時間短、次數多,這樣就能留有餘地,引發下次上座修習的興趣。否則,很可能一見座位就生起厭倦之心,避之惟恐不及。必須在修行較為純熟之後,才能逐漸延長時間。也就是說,我們每次禪修時,盡量按計劃安排的時間下座,切莫坐到疲憊不堪才結束。那樣幾次以後,可能就再也不想坐了。如果每次坐得興趣盎然,才能長久保持修行動力。

  「於一切所緣,務令不急不緩,離過而修,則障難鮮少,疲勞昏沉等皆能息滅也。」急,是對所緣過分著意,容易造成緊張和疲勞,不易持久。緩,則是觀修中用力不足,心無法專註。對於觀修的一切所緣境,應該不急不緩。遠離過急和過緩兩種過失,修道障礙將大大減少,同時也能斷除疲勞、昏沉等過失。

  修習止觀,就是通過觀察修的調整和安住修的安住來熟悉這一心行狀態。在觀修所緣尚未清晰時,應該多多用心。一旦調整到位,就不必太過用力,安住即可。如果調整過度,反而不易得定。初修時,安住時間可能很短,待所緣模糊之後,就要再次以觀察修調整。這個過程雖不玄妙,但其中很多細節需要精確。何時用心,用到什麼程度,都要恰如其分。具體問題,必須由具有止觀經驗的師長進行指導。

四、未修中間

  未修中間,指兩次修習的間隔。雖說是「未修」,但在此期間並非不必修行,而是以另一種方式修行。換言之,是座下的修行,生活中的修行。

  在我們的觀念中,修行通常是指禪修、念佛等特定形式。但座上時間畢竟有限,更多時間還是在座下。如果把座上和座下打成兩截,真正可以修行的時間就少得可憐了。常聽很多人說:雖然每天都在打坐、念佛,但上座後覺得很難靜下來。之所以會這樣,正是由於平時沒有良好的用心習慣。因為思惟是相續的,有慣性的,平時特別在意的事,在座上構成的干擾也最大。當情緒被某些事調動起來,即使上座後,心也是難以收回的,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所以,生活中也要保有正知正念,這將直接關係到我們在座上的觀修效果。戒律的作用,正是幫助我們建立如法的生活,這也是心能夠長時間安住於善所緣的前提。

  禮拜、經行、念誦等等,雖有多門,其主要者,若僅於正修時精進,未修間則於其所修法不住念知,多諸散亂者,則生效甚微。

  故雖未修之際,亦應讀誦、觀覽關於此類之教法,並數數憶念之,廣修助道順緣,勤懺障道罪垢。且於一切之根本,即本所受之戒,宜善護持。

  復應於止觀易生之四因,善修習之。

  首先,總的說明未修中間應當如何調心。很多人之所以修行不得力,主要就是因為平日不能善用其心。心念像流水一般,不會上座後就立即切斷,自動改道。這種「截斷眾流」的功夫,一般人並不具備,這就必須依靠平時的守護。在座上修什麼,也要將這一用心帶到座下。

  「禮拜、經行、念誦等等,雖有多門,其主要者,若僅於正修時精進,未修間則於其所修法不住念知,多諸散亂者,則生效甚微。」不住念知,即不住於正知正念。修行法門雖有很多,如禮拜、經行、念誦等,但如果只是在正式上座修行時精進用功,平時卻不能安住在與所修法門相應的正知正念中,妄想紛飛,散漫放逸,那麼修行必然收效甚微。

  「故雖未修之際,亦應讀誦、觀覽關於此類之教法。」因此,雖然不是正式修法的時間,也應念誦或閱讀與此相關的經論。比如修依止法,應該反覆念誦《事師法五十頌》等相關典籍,反覆思惟其中深義,從而對依止功德和不依止過患獲得定解,成為確定無疑的認識和想法,而不僅僅是停留於概念性的了解中。很多佛子都知道因果、無常等教法,但這些認知對我們的人生有多少影響?是這些教法沒有力量嗎?根本原因,就是我們對因果和無常沒有形成堅定不移的定解。似乎這些教理只是用來說的,只是一種抽象的、用來解釋世間現象的理論,是現實生活之外的概念。

  「並數數憶念之,廣修助道順緣,勤懺障道罪垢。且於一切之根本,即本所受之戒,宜善護持。」獲得定解後,還應當時時憶念,使這些觀念深深紮根於心田。同時,廣泛修習並創造有利修行的順緣,精勤懺悔障礙道業的罪業。對於一切修行的根本,也就是我們所受持的戒律,更須勤加守護。戒是無上菩提之本,也是正順解脫之本,是修習任何法門都繞不開的基礎。否則,很容易偏離方向。

  「復應於止觀易生之四因,善修習之。」所以,應該對有助於止觀生起的四種助緣善加修習,分別是守護根門、正知而行、於食知量、悎寤瑜伽,相關內容在《瑜伽師地論》中有詳細介紹。

  1、守護根門

  謂依於根塵生六識已,再於識所了別之悅意六境及不悅意六境生貪嗔時,當好自防護,莫令生起。

  第一,守護六根門頭。六根分別為眼、耳、鼻、舌、身、意,是我們接受外部信息的六個窗口。眼睛接受顏色的信息,耳朵接受聲音的信息,鼻子接受氣味的信息,舌頭接受味道的信息,身體接受感覺的信息,意識接受諸法的信息。佛教認為,世間萬相皆可統攝為法,包括我們看到、聽到、可以言說和無法言說的一切。前五識所緣為現量,而意識所緣境界最為廣泛,稱為法塵,在認識作用上有現量、比量和非量三種。

  「謂依於根塵生六識已。」當六根接觸六塵(色聲香味觸法)時,會生起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和意識。當然,這只是簡單的說法。按唯識觀點,每個識的生起,根和塵只是其中的重要條件,還須其他因素的共同成就。如眼識的生起要有光線、距離等九個條件,所謂「眼識九緣生」。

  「再於識所了別之悅意六境及不悅意六境生貪嗔時,當好自防護,莫令生起。」在識所緣的境界中,既有我們喜歡的六種境界,也有我們不喜歡的六種境界。面對悅意和不悅意兩類境界,內心會產生不同反應,對悅意之境起貪,對不悅意之境起嗔。守護根門所做的,是在這個關頭保持正念,保持覺照,不使貪嗔之心生起。

  對於初學者來說,沒有相應定力,還是應該以遠離為上。出家眾應選擇清凈叢林修行,在家眾則應選擇正命而如法的生活。否則,時常接觸不良境界後,難免把持不住。當然遠離並非究竟解決之道,具備定力後,還是應該以觀照力來面對,這樣才能真正不被境界所轉。

  2、正知而行

  如《入行論》云:「身心於時時,應數數觀察,專務於此者,即護正知相。」此謂身等於彼彼事轉時,須依正所了知之應作不應作而行。

  第二,正知而行。

  「如《入行論》云:身心於時時,應數數觀察,專務於此者,即護正知相。」正如《入行論》所說的那樣:對於我們的身口意三業,應當時刻保持智慧的觀照,能夠專心於此的人,就是在護持正知正念。

  「此謂身等於彼彼事轉時,須依正所了知之應作不應作而行。」這就是說,當身、口、意三業面對相應境界時,應當依正念明確了知,什麼是應該做的,什麼是不應該做的。每天,我們都要說很多話,做很多事,但往往是隨著念頭或所緣境跑來跑去。某個念頭現起,立刻隨之而去,並落入相關情緒,卻很少反省這個念頭如法與否,這個行為正當與否。

  正知而行,就是提醒我們以智慧觀察每個起心動念和所作所為。對於自己的思想和行為,時時都能了了分明,而不是被念頭驅趕著忙來忙去,卻不知自己忙些什麼。一旦正知正念力量生起,情緒對我們的影響就越來越小了。

  3、於食知量

  改正過多過少違量而食之串習,總以無礙修善為度。又修於食愛著之過患,以無染心及為饒益施者,並念身中諸蟲,現以食物攝受,俾未來世亦得以法攝而化之。又念,為作一切有情義利而受其食。

  《親友書》云:「受餐如服藥,知量去貪嗔,非為肥驕傲,但欲任持身。」

  第三,是關於飲食的修行。飲食是滋養色身的重要手段,經云:「一切眾生,皆依食住。」有情生命需要食物來維繫,包括段食、觸食、思食、識食四種。段食,即分段而食,是我們平常受用的飲食。觸食,即身體對環境的感受,那些惡劣環境也是會影響身心健康的。思食,即意志,是我們生活在世間的動力。有些人臨命終時,因為心愿未了,往往能支持很長時間。而在生命延續過程中,「我想活著」這一念頭則會牽引我們不斷投生。識食,生命延續需要有識的執持,一旦識離開後,身體就成為沒有知覺的屍體了。本論的「於食知量」主要是指斷食。那麼,我們怎樣才能使吃飯成為修行呢?

  「改正過多過少違量而食之串習,總以無礙修善為度。」對於日常飲食,我們要改正吃得過多或過少的習慣。究竟應該吃多少,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決定,總之,應該以不妨礙修行為標準。不少人遇到好吃的,就會暴飲暴食,結果不僅消化不良,還會引發昏沉,影響修行。當然吃得太少也不行,因為色身也是需要食物滋養的。

  「又修於食愛著之過患。」此外,還應觀修貪著食物的種種過患。一是金錢的過患,為滿足口腹之慾而大量消費,就必須為此辛苦工作。一是色身的過患,過量飲食會給消化系統造成極大負擔,有損健康。其實,再精美的食物,只要嚼了吐出來,就成了人人避之惟恐不及的垃圾,實在沒什麼可貪著的。吃肉,更等於在分食動物屍體。豐子愷曾經有過一幅題為「開棺」的漫畫,畫中就是一把刀在打開肉罐頭。我們覺得肉罐頭是食物,可仔細想想,不就是裝屍體的棺材嗎?

  「以無染心及為饒益施者,並念身中諸蟲,現以食物攝受,俾未來世亦得以法攝而化之。」我們應該以利益布施者的清淨髮心而受用食物,並想到那些生活在我們體內的寄生蟲,觀想自己正以食物攝受他們,由此結下善緣,未來能以佛法攝受並度化他們。經云:「色身為蟲聚」,只有我們受用食物,它們才能因此受食並存活。

  「又念,為作一切有情義利而受其食。」我們還應該觀想,受食不只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借假修真,以這個色身完成修行大業,最終利益一切眾生。這樣吃飯,就是在修行了。

  「《親友書》云:受餐如服藥,知量去貪嗔,非為肥驕傲,但欲任持身。」《親友書》說:吃飯應該像吃藥那樣,按一定的量服用,遠離貪嗔之心。因為吃飯並不是為了長養我執,而是為了使色身正常運轉,擔負修道使命。一般來說,我們對吃藥是不會貪著的,但為了健康也是不會拒絕的。如果能以這樣的心態吃飯,就能有效去除對食物的貪嗔之心。

  可見,吃飯能否成為修行,關鍵就在於對待飲食的心態。叢林的齋堂又名「五觀堂」,也是要求僧眾在受供時「食存五觀」。五觀的內容是:

  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想著自己所吃的每一口飯,會有許多人付出辛勤勞動。我們不耕不織,卻在此安然享用,由此生起感恩之心。

  二、忖己德行,全缺應供。同時還要想想自己有什麼資格和德行接受他人供養?如果德行未具而受供,是有損福報的。所以我們不僅要惜福,更要培福。如果不慎將現有這點福報耗盡,修道障緣將會更多。

  三、防心離過,貪等為宗。用餐時應該保持觀照,不起貪嗔。這是飲食中常有的兩種狀態,合口味就拚命貪吃,不合口味就心生煩惱,這就被舌根所轉了。

  四、正事良藥,為療形枯。飲食不是為了長得好看,也不是為了貪著美味,而是為了治療饑渴之病。戒律中,將饑渴等身體所需稱為「故病」,即與生俱來的疾病,食物不過是療病良藥。

  五、為成道業,應受此食。我們吃飯,是為了修行、為了成就佛道、為了利益一切眾生。如果有這樣的發心,無論吃什麼都消受得起。否則,在寺院享受十方僧物時,自己還是要掂量掂量的。

  以上五種觀想都是幫助我們在吃飯時提起正念。當然,其中有一些是特別針對出家人而說。但核心有兩點,一是遠離貪著,二是端正發心,為利他而吃,這也是每個在家眾應有的認知。

  4、悎寤瑜伽

  勤行悎寤瑜伽,及睡眠時應如何者,《親友書》云:「精勤度永日,及初後夜分,眠夢猶存念,勿使命虛終。」謂晝夜永日及夜之初後二分是正修時。若修習之餘,在經行宴坐中(應以精勤)凈除五蓋,令其具義利也。睡眠者,系休息時。雖然,亦勿令其無義空過。

  此中身之威儀者,於中夜時右脅而卧,左腿壓右上,如獅眠伏。

  云何正念?謂安住正念,於晝日中所修何種善法,隨熏習力強者而繫念之,乃至未睡之間,追隨依止。如是,雖睡還同未睡,亦能修習定等善行。惑起覺知者,依憶念之力,任起何種煩惱,即須了知而不忍受,務令伏斷。

  思惟起想者,先可預想至彼許時當起。

  第四,關於睡眠時的修行。在我們的一生,睡眠佔用了相當驚人的時間。如果一天睡八小時,就會睡掉人生的三分之一。如果不能利用睡眠修行,是對生命的極大浪費。當然,這並不是要求我們從此夜不倒單,而是要把修行時的正知正念帶入睡眠,使之不要中斷。很多人可能覺得難以做到,其實,心是具有這一作用的。我們可能會有這樣的經驗,如次日有要事必須早起,如果對此高度重視並反覆提醒自己,到時間便會自動醒來。再如全身心忙於某事時,夢中也會出現相關內容,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如果我們能將白天培養的正念帶入睡眠中,那麼睡覺也是修行。

  「勤行悎寤瑜伽,及睡眠時應如何者。」悎,同覺。寤,睡醒,又同悟。瑜伽,意為相應,最高的相應,是和空性的相應,和佛菩薩的相應。我們在睡眠中也應保持精進並與覺悟相應,那麼,睡眠時又該如何修行呢?

  「《親友書》云:精勤度永日,及初後夜分,眠夢猶存念,勿使命虛終。」《親友書》說:應在精進修行中度過白天的所有時間,以及初夜(十八至二十二點)和後夜(凌晨兩點至六點)。在睡眠乃至夢中,依然要保有正念,這樣才能不使生命虛度。正如佛陀在《遺教經》所說:「無以睡眠因緣令一生空過無所得也。」

  「謂晝夜永日及夜之初後二分是正修時。若修習之餘,在經行宴坐中凈除五蓋,令其具義利也。」宴坐,靜坐、安坐。五蓋,指貪慾、嗔恚、睡眠、掉悔、懷疑這五種覆蓋心性、令善法不生的煩惱。整個白天和初夜、後夜兩個階段,都是用功辦道的時候。而正式修行的間歇,在經行或安坐時,也應避免貪慾等五種煩惱的生起,為修行營造心靈環境,這樣才能獲得佛法利益。

  「睡眠者,系休息時。雖然,亦勿令其無義空過。」睡眠,是緩解色身疲勞的方式,能夠令身心得到休息。雖然這樣,我們也不能令睡眠中的那些時間毫無意義地虛度。

  「此中身之威儀者,於中夜時右脅而卧,左腿壓右上,如獅眠伏。」身威儀,即如法的儀態。睡眠時,身體應有的如法儀態是什麼呢?在中夜休息時,應向右側卧,左腿安放在右腿上,像獅子睡覺那樣。睡眠姿勢有多種:仰卧是天人的睡相,俯卧是畜生的睡相,左卧是貪婪的睡相。而右卧則是吉祥卧,可防止妖魔侵擾,不起噩夢。

  「云何正念?謂安住正念,於晝日中所修何種善法,隨熏習力強者而繫念之,乃至未睡之間,追隨依止。」什麼是正念呢?就是令心安住於正念。我們應當按照白天所修的法門,選擇其中修習得較為純熟者,以此作為睡眠時的繫心之處。當我們準備睡覺而尚未入眠時,就應該憶念這一善法並安住其上。

  「如是,雖睡還同未睡,亦能修習定等善行。」如果能夠這樣,雖然在睡眠中,心行仍在產生作用,仍能修習禪定等各種善行。之所以選擇「熏習力強者」作為睡眠時的繫念,關鍵在於睡眠時用功難度較大。平時有十分的功夫,睡眠時只能用上一分。如果沒有平日的積累,睡眠時是不太可能繼續用功的。

  「惑起覺知者,依憶念之力,任起何種煩惱,即須了知而不忍受,務令伏斷。」當煩惱現起時,應該依正知來保持覺察。無論現起什麼煩惱,都要有清晰的覺知,而不只是被動地接受。進而,還要以覺照力照破並斷除煩惱。凡夫因為缺乏觀照,煩惱現起時往往一頭栽入其中,不能自拔。如果具有「惑起覺知」的能力,煩惱的影響就會隨之減弱。

  「思惟起想者,先可預想至彼許時當起。」睡下時,應當提醒自己明天幾點起床,到時就自覺起身。如果沒有這一提醒,很可能一覺睡去,就睡到日上三竿,浪費大好時光。

  如果能將守護根門、正知而行、於食知量、悎寤瑜伽四項行持運用到生活中,根境相對時看住六根,行住坐卧中保有正知,同時在飲食和睡眠時安住於法,那麼,我們就無時不在修行了。用心純熟之後,座上座下便能打成一片。座上修行無非是止和觀,無非是培養正知正念。這樣的訓練,座下同樣可以進行。兩相呼應,修行才容易真正契入。否則,每天花一些時間禪修,其他時間卻在貪嗔痴中,等於以一小時培養的正念來對抗十多小時培養的妄念,成功的希望自然渺茫。修行不是一項獨立工作,而是貫穿於我們的整個人生,是不可分割的整體,這就需要使生活成為修行,或是為座上的修行服務。

  如上所言之一切修法,唯除正行中之少分不共者外,余之加行、正行、完結及座隙等中當如何作者,自此段起乃至修觀,勿論修習何種所緣行相,於一切處皆應加入焉。

  這一段是告訴我們,以上所介紹的「略示修法」不僅是為依止法安立的,也可適用於其他一切法門的修行。事實上,世間任何事業的成就都離不開加行、正行、結行這些步驟。西園寺籌備三寶樓工程期間,為做好調研工作,前後花了數年時間考查相關建築,又請了數批工程師進行設計,幾易其稿,這些屬於加行部分。正式動工又花了兩年時間,這一過程就是正行。最後則要舉行落成典禮,為結行。可見這一套路既有很強的實用性,也有廣泛的適應面。

  「如上所言之一切修法,唯除正行中之少分不共者外,余之加行、正行、完結及座隙等中當如何作者,自此段起乃至修觀,勿論修習何種所緣行相,於一切處皆應加入焉。」座隙,未修中間。此段,這裡指依止法。以上所介紹的一切修法,除正行部分略有不同外,其餘部分,比如在加行、正行、結行及未修中間時應該如何修習,從此處所說的依止法開始,直到修習止觀,不論修行所緣境是什麼,都應該在修習過程中加入這一套路。也就是從加行進入正修和結行,同時保持如法的生活狀態,為修行營造心靈環境。

  「略示修法」的套路不僅適用於《道次第》,也適用於其他一切法門的修學。因為任何一種教理都要落實於止觀,才能在我們的心行上產生作用。如果所學不能落實於止觀,轉化成為正念,就只是理論而已,面對煩惱時是沒有什麼力量的。不少學者把佛法當做學問研究,說起來雖也頭頭是道,做起來卻往往一無是處。根本原因,正是所學未能成為心行力量。

五、破斥二種妄見

  《莊嚴經論》云:「初依聞起如理思,從如理思凈慧生。」言從於所聞諸義如理作意中,而生顯現通達真實諦理之修所成慧也。

  《現觀莊嚴論》云:「隨順抉擇分,於見道修道,數數而思惟,現及比修道。」此言大乘聖者所修道,有數數思惟,現量比知也。

  《集菩薩學論》云:「如是身及受用福德常無間斷,於舍護凈長,如其所應,均應常修。」此言身及受用、善根三者,於一一中,須修舍護凈長四法。所言修中,有以分別慧觀察而修觀,及以不分別專一安住而修止之二種也。

  若爾,何道為修觀,何道為修止耶?

  曰:如對善知識修信心,及暇滿大義難得、念死無常、業果、流轉過患、發菩提心等,皆須修觀。蓋於此等段落,各須一殷重無間、能轉素常思想之心。彼若無者,則此等之反面,如不敬等,無能滅故。於此不敬等心生起時,若數數分別觀察而修,則能自作主宰。

  譬之於貪境、增益可愛之相而多所修習,當起猛利貪著。若於怨敵多思其不可愛相,亦能生起猛利嗔恚。以是之故,修習此類道時,於諸境相,若顯不顯,心須執持殷重無間之觀察而修也。倘心不能攝住於一所緣,為令如欲堪能安住之寂止時,若數數觀察,則心不能住,故於是處則須修止也。

  或不了解如是道理,謂黠慧者唯當觀修,諸姑薩黎應唯止修,此說非也。彼二種人,一一皆須雙修止觀。雖屬黠慧,亦須修止。縱是姑薩黎,亦須於善知識修猛利信等故。

  又有誤認以分別慧數數觀察,唯當限於聞思之時,若求修慧則不應爾,此執非理。彼以為一切分別皆是執相,為成佛之障礙。是於非理作意之執實分別與如理作意之正分別二種,未能辨別之過也。亦莫執謂此教授中,須修心於一所緣如欲能住之無分別三摩地,於前若多觀修,將為三摩地生起之礙。

  譬如善冶金銀之黠慧煅師,將金銀數數於火燒之,於水洗之,令彼垢穢悉凈,最極調柔隨順,次乃能制耳環等飾具,如欲可成。如於昔之煩惱、隨惑及惡行等,以修習黑業果及世間過患時所說,由分別慧數數觀察彼之過患,令周遍熱惱,作意厭離,如金在火,燒彼諸垢。又於善知識之功德及暇滿大義、三寶功德,並白業果、菩提心之勝利等,以分別慧數數觀察,則能令心潤澤,引生信敬。如金在水洗,於諸白品,令意趣向愛樂也。

  如是成已,隨欲修止修觀,但稍作意,不假多功,即可成就。如是修觀,實為修無分別三摩地之勝方便,聖者無著亦如是說。

  複次,能使心於所緣堅固安住之主要違緣者,即是沉掉二種心所。若有猛利無間念三寶等功德之心,則易斷昏沉,以彼之對治,蓋見功德則心生歡喜而高舉。又若有猛利無間念死無常及苦等過患之心,則易斷掉舉,以掉為貪一分所攝之散亂心,彼之對冶,即多種經中所贊之厭離心是。

  這一段,是關於修行的兩種錯誤觀點。修行有如戰鬥,必須知道敵人是誰,藏身何處,否則是無法進行對治的。「略示修法」的核心內容為止觀。止,為安住修,其特性為無分別;觀,為觀察修,其特性為分別思惟。止觀二者,在調心中具有相輔相成的作用。但不少學佛者往往只知其一,以為無分別才是修行。本論專門引用《莊嚴經論》、《現觀莊嚴論》、《集菩薩學論》等對這一問題作了探討,認為片面強調止而忽略觀,或片面重視觀而淡化止,在修行上都是不完整的。本論所破除的妄見,正是針對這兩種錯誤觀點而言。

  「《莊嚴經論》云:初依聞起如理思,從如理思凈慧生。」首先,引《莊嚴經論》說明聞思修三者的關係。我們在修行之初,是由聽聞正法而如理思惟,進一步,則是從如理思惟中引發智慧。這一次第非常重要。我們聽聞了無常教法,就要以這一觀念觀察世間,從現實的無常顯現中獲得勝解。如果聞而不思,道理就只是道理而已。唯有將無常觀落實於心行,才能擺脫常見,斷除執著。

  「言從於所聞諸義如理作意中,而生顯現通達真實諦理之修所成慧也。」言,指《莊嚴經論》所說。這也就是說,對於我們所聽聞的經教和法義如理思惟,才能引發通達真理的修所成慧。智慧有聞慧、思慧、修慧之別,其中,修慧就是由修習而成的無漏聖慧。

  「《現觀莊嚴論》云:隨順抉擇分,於見道修道,數數而思惟,現及比修道。」抉擇分,即見道。唯識體系的修行,分資糧位、加行位、見道位、修道位、究竟位五個步驟。其中,順抉擇分為見道之因,見道即現證空性,修道指見道後不斷作空性觀修,消融煩惱習氣。此處又引《現觀莊嚴論》說明:從順抉擇分的加行位,到見道、修道的成就,都離不開正思惟的作用。不論善行的建立還是空性的通達,都要通過比量的正思惟及現量的現觀來成就。

  「此言大乘聖者所修道,有數數思惟,現量比知也。」這就告訴我們,大乘聖者的修行,離不開正確的思惟,離不開現量(不分別的安住)和比量(思惟、觀察修)。唯識修行有四種尋思,以此獲得四如實智。我們雖想認識宇宙真理,但現有認識和真理相距懸殊,無法證得空性。這就需要運用唯識、中觀的正見對世界重新思考,在思考中不斷調整觀念,使認識逐步符合真理。

  「《集菩薩學論》云:如是身及受用福德常無間斷,於舍護凈長,如其所應,均應常修。」受用,指我們使用的財物和衣食。福德,指善根福德因緣。舍,指捨棄財物,修習布施;護,即護持修道順緣;凈,即凈化並改變逆緣;長,對所修一切,以迴向使之增長。《集菩薩學論》說:在修行中,我們要讓身、受用、福德常無間斷地修習舍、護、凈、長四法。根據對應的內容,時時不忘修習。

  「此言身及受用、善根三者,於一一中,須修舍護凈長四法。」這是對《集菩薩學論》之說加以解釋,身、受用、善根三者,每一方面都要修習舍、護、凈、長四法,使違緣遠去,順緣具足。

  「所言修中,有以分別慧觀察而修觀,及以不分別專一安住而修止之二種也。」修行大體有兩種:一是觀察修,也就是「分別慧觀察而修觀」;一是安住修,即「不分別專一安住而修止」。觀的特點,是分別和觀察;止的特點,是安住而不分別。不僅本論修行是以止觀為核心,整個佛法的修行,都不外乎修止和修觀。

  「若爾,何道為修觀,何道為修止耶?曰:如對善知識修信心,及暇滿大義難得、念死無常、業果、流轉過患、發菩提心等,皆須修觀。」在了解觀察修和安住修的不同特點之後,宗大師接著告訴我們:那麼,哪些內容需要通過觀察修完成?哪些內容需要通過安住修完成呢?答案是:強化對善知識信心、認識暇滿人身的重大意義、念死無常、深信因果、思惟輪迴過患、發菩提心等,都需要通過觀察修來完成。

  「蓋於此等段落,各須一殷重無間、能轉素常思想之心。彼若無者,則此等之反面,如不敬等,無能滅故。」對於以上幾個方面,必須不間斷地以殷重心進行思惟,這樣才能轉化原有的觀念和心態。如果不經過觀修,那麼以上所說對善知識修信心、念死無常等正念將無法建立,而與之相反的固有心行,如不敬師長等,也不可能被滅除。

  「於此不敬等心生起時,若數數分別觀察而修,則能自作主宰。」此處,宗大師又根據凡夫的心行習慣,給我們舉出了反面例子。當不敬善知識等心態生起時,如果以染污心不斷觀察,必然能找到善知識的許多「缺點」,這樣想下去的話,就會被不恭敬的心態所主宰,認為對方一無是處,根本不值得依止。

  「譬之於貪境、增益可愛之相而多所修習,當起猛利貪著。若於怨敵多思其不可愛相,亦能生起猛利嗔恚。」比如對我們喜愛的境界,如果不斷憶念其可愛之處,越想越覺得可愛,貪著就會隨之增長。反之,對於仇敵或不喜歡的人,時常思惟對方的壞處,同樣會生起猛利嗔心。因為每種心行都是緣起的,是可以培養的。

  「以是之故,修習此類道時,於諸境相,若顯不顯,心須執持殷重無間之觀察而修也。」因為這樣,依本論建立的次第修習,對於這些所緣境,不論是否顯現,都要不間斷地認真觀修。這樣才能轉變心行,改變固有串習。學佛不是為了繼續做凡夫,否則根本就不必修,因為我們已是非常合格的凡夫。所以,我們首先要擺脫的就是凡夫心,這也是修行的難度所在。就像在深深的陷阱往上爬,需要奮力攀登,稍有不慎就會落回原地。

  「倘心不能攝住於一所緣,為令如欲堪能安住之寂止時,若數數觀察,則心不能住,故於是處則須修止也。」如果心不能安住於所緣,為了讓它安住,就必須修止。如果心總在分別思惟,反而不利於安住。因此,在觀察修的過程中,將心調整到位時就應該修止,使心安住於正念。

  「或不了解如是道理,謂黠慧者唯當觀修,諸姑薩黎應唯止修,此說非也。」黠慧者,聰慧者。姑薩黎,指專習禪定的苦修者。有些人不了解止和觀的修行原理,不清楚兩者的相互作用,就會產生這樣的錯誤觀念:以為那些聰明多慧者才應該修觀,而那些專習禪定的苦修者只要修止便足夠了。這種觀點顯然是不對的。

  「彼二種人,一一皆須雙修止觀。雖屬黠慧,亦須修止。縱是姑薩黎,亦須於善知識修猛利信等故。」這兩種人,無論哪一類都該止觀雙修。雖然聰明多慧,亦須修止,否則就無法將正見轉變為強大的正念,流於空談。而那些專修苦行者,也應該對善知識生起猛利信心,在善知識的指導下,依正見、正思惟調整心行。如果沒有觀,就無法從迷亂中走出來,獲得正念;沒有止,就無法長時間安住於正念。

  「又有誤認以分別慧數數觀察,唯當限於聞思之時,若求修慧則不應爾,此執非理。」又有些人以為,以分別慧反覆觀察,僅限於聞思階段。一旦進入實修階段,就不必那麼做了。這種觀點也是不正確的。

  「彼以為一切分別皆是執相,為成佛之障礙。是於非理作意之執實分別與如理作意之正分別二種,未能辯別之過也。」執此觀點者認為,一切分別都是屬於著相,是成佛的障礙。這是對於非理作意的錯誤分別和如理作意的正確分別這兩種情況不能分辨所造成的過失。因為如理作意是調整心行的重要手段,如果將這類分別當做著相,就是將兩者混為一談了。在八正道中,第二項就是正思惟。《大毗婆沙論》也告訴我們,修行應該「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可見,正思惟是修道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

  「亦莫執謂此教授中,須修心於一所緣如欲能住之無分別三摩地,於前若多觀修,將為三摩地生起之礙。」三摩地,遠離昏沉掉舉,專註一境。宗大師接著告誡我們:也不要認為,在《道次第》的教授中,須成就安住於善所緣的無分別三摩地,如果對觀察修多加修習,將會成為三摩地生起的障礙。事實上,通過觀察修獲得正念,正是安住修的前提。當心安住於正念後,還繼續不斷地觀察,才會成為止的障礙。如果認為開始就不要觀修,就誤入歧途了。

  「譬如善冶金銀之黠慧煅師,將金銀數數於火燒之,於水洗之,令彼垢穢悉凈,最極調柔隨順,次乃能制耳環等飾具,如欲可成。」接著,宗大師又以藝人鍛造金銀的例子說明調心之道。就像那些善於冶煉金銀的匠人,他們在冶煉過程中,先是用火反覆鍛燒金銀,然後再以水清洗,這樣才能將金銀上的雜質全部去除,使其變得極為調柔。這樣才能製成耳環等飾物,想要做成什麼形狀,就能做成什麼形狀。凡夫心往往野馬般桀傲不馴,剛強難調,這就需要以種種方便進行調伏。

  「如於昔之煩惱、隨惑及惡行等,以修習黑業果及世間過患時所說,由分別慧數數觀察彼之過患,令周遍熱惱,作意厭離,如金在火,燒彼諸垢。」煩惱,指貪、嗔、痴、慢、疑、惡見等根本煩惱。隨惑,指二十種隨煩惱,依根本煩惱建立。對於往昔因根本煩惱及隨煩惱造作的種種惡行,根據本論講述十不善業和世間過患時所說的內容,以分別慧反覆觀察惑業給生命帶來的過患,對此深深悔過,生起極大厭離之心。就像匠人將金銀置於火中冶煉那樣,將其中雜質統統去除。

  「又於善知識之功德及暇滿大義、三寶功德,並白業果、菩提心之勝利等,以分別慧數數觀察,則能令心潤澤,引生信敬。如金在水洗,於諸白品,令意趣向愛樂也。」其次,對善知識的功德、暇滿人身的重大意義、三寶功德和善業、菩提心等殊勝利益,同樣應以分別慧不斷思惟,使內心得到法義的滋潤,引發信心和敬仰。就像將金子在水中清洗一樣,對於這些善法和善法產生的功德生起歡喜,心嚮往之。

  「如是成已,隨欲修止修觀,但稍作意,不假多功,即可成就。如是修觀,實為修無分別三摩地之勝方便,聖者無著亦如是說。」有了這樣的心行基礎,再來修習止觀,稍加用功,不必費太大力氣,便能獲得成就。按照這一方式修觀,是幫助我們成就無分別三摩地的殊勝方便。聖者無著菩薩也是這樣說的。因為我們的心太散漫了,沒有相應的前方便作為增上緣,要修定是很難的。就像那些體操運動員,首先要通過基礎訓練使身體變得調柔,才能學習那些技巧性極強的高難度動作。

  「複次,能使心於所緣堅固安住之主要違緣者,即是沉掉二種心所。」其次,能夠障礙令心安住的主要違緣,就是昏沉和掉舉兩種心所。昏沉會使心陷入昏昧無知的狀態,掉舉則會令心躁動不定,兩者都會障礙止觀的修行。

  「若有猛利無間念三寶等功德之心,則易斷昏沉,以彼之對治,蓋見功德則心生歡喜而高舉。」如果能以勇猛心不間斷地憶念三寶功德,就容易斷除昏沉。它的對治原理在於,人們看到功德都會心生歡喜而感到興奮。我們會有這樣的經驗,本來昏昏欲睡,可聽人說起一件自己很感興趣的事,突然睡意全無,精神抖擻。憶念三寶功德,也有同樣的作用。

  「又若有猛利無間念死無常及苦等過患之心,則易斷掉舉,以掉為貪一分所攝之散亂心,彼之對治,即多種經中所贊之厭離心是。」而以勇猛心不間斷地修習念死無常、輪迴是苦等種種過患,則容易斷除掉舉。因為掉舉是由貪心導致的散亂,它的對治方法,正是諸多經典中讚歎的厭離心。每個妄想的所緣境都是我們貪著的,比如到街上走一趟,留下深刻印象且念念不忘的,必定是我們感興趣乃至貪著的。時時憶念無常和惡道之苦,我們還有心思去貪著嗎?

  觀察修屬於比量範疇,但它又不同於普通的推理,而是通過對所緣境的正思惟,達到調整心行的效果。同時,還可以對治昏沉和掉舉。重視觀察修,也是《道次第》不同於其他經論的特點之一。在很多人的觀念中,聞思和實修是兩個不同項目,這就容易使聞、思、修各自為政,就像《道次第》序論部分所說的那樣:「有如馳馬,先擇馬場,場所既定,轡勒乃施。倘於一處先習聞思,別於他方另求修證,異道以馳,如何而可?」事實上,這正是不少人修學的現狀。如果聞思不能落實於止觀,就無法將正見轉化為正念。如果止觀沒有聞思正見作為前提,就會是盲修瞎練。所以說,觀察修和安住修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

  佛教導航


推薦閱讀:

掌握客廳風水知識 想不發財都難
【蔓蘿禮儀】 餐桌上的禮儀知識
你可以自己用簡單的風水小知識為自己招財
風水知識:看鏡子風水擺放有何禁忌
到底什麼是興趣愛好?你真的有嗎?

TAG:知識 | 第二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