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和」字的產生居然和上古的樂器有關?

字源解說

文言版《説文解字》:和,相譍也。從口,禾聲。

白話版《說文解字》:和,相呼應。字形採用「口」作邊旁,採用「禾」作聲旁。

本 字「和」

禾,既是聲旁也是形旁,是「龢」的省略,表示吹奏用蘆管編成的「排笛」,造成不同聲部的樂音美妙諧調共振。

和,金文

(口,說話)

(禾,「龢」,吹奏多管的排笛,造成諧音振),比喻不同人的言論相互響應,相互協調、合拍。

金文異體字

以「言」

(說話)代替「口」

(說話),明確「言論不同而協調」的含義。

造字本義:動詞,言論、觀點不同,但主調合拍,宗旨一致。

篆文

承續金文字形。隸書

將篆文字形中的

寫成

在漢語詞語「和諧」中,「和」與「諧」近義而有所不同:「和」表示不同聲音、不同觀點因相合拍、相融合而產生共鳴,強調諸異而致同;「諧」表示相同的聲音、相同的觀點因一致而統一,強調諸同而大同。「和」的統一性比「諧」更為豐富。

合併字「龢」

文言版《説文解字》:龢,調也。從龠禾聲。讀與和同。

白話版《說文解字》:龢,協調。字形採用「龠」作邊旁,採用「禾」作聲旁。讀音與「和」相同。

「龠」是「龢」與「籥」的本字。禾,既是聲旁也是形旁,表示禾類植物的蘆管。

龠,甲骨文

(朝下的「口」,吹奏)

(多管多 孔的排笛),表示吹奏具有和音功能的排笛。當「龠」作為單純字件後,甲骨文

再加「禾」

(禾類植物,借代蘆管)另造「龢」代替,表 示吹奏用蘆管編成的排笛。

造字本義:動詞,吹奏用蘆管編成的「排笛」,造成不同聲部的樂音的美妙諧調共振。

金文

、篆文

承續甲骨文字形。隸書

將篆文字形中的

寫成

。金文「龢」

省去排笛形象

後簡化成「和」

。古籍多以「和」假借「龢」;而「龢」 被「籥」代替。

辭彙分類

①本義,動詞:不同聲音、言論相互響應,協調合拍 hè。

咊(和),相譍也。——《說文 · 口部》

和,聲相應。——《廣韻 · 過韻》

和,調也。——《集韻 · 過韻》

音聲相和。——《老子》

樂從和。——《國語 · 周語下》

倡予和女。——《詩 · 鄭風 · 萚兮》

客有吹洞簫者,依歌而和之。——宋 · 蘇軾《前赤壁賦》

(鄭)絪等從而和之,議始定。——《資治通鑒 · 唐順宗永貞元年》

②形容詞:諧調的,無衝突的 hé。

和,諧也。——《廣雅 · 釋詁三》

和,順也。——《廣韻 · 戈韻》

和,不堅不柔也。——《廣韻 · 戈韻》

和無寡。——《論語 · 季氏》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 · 子路》

和於身也。——《戰國策 · 趙策》

同寅協恭,和衷哉。——《書 · 皋陶謨》

發而皆中節,謂之和。——《禮記 · 中庸》

陰陽和而萬物得。——《禮記 · 郊特牲》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論語 · 學而》

與楚以和。——《史記 · 屈原賈生列傳》

顏色愈和。——《史記 · 魏公子列傳》

風習習兮和暖,百草萌兮華榮。——漢 · 王逸《九思 · 傷時》

身或不和則藥石之,針灸之。——唐 · 李華《國之興亡解》

雖笑未必和,雖哭未必戚。——唐 · 孟郊《擇友》

心遠居無陋,神和生自足。——唐 · 張說《早霽南樓》

情不交,則萬邦不和。——唐 · 陸贄《奉天論延訪朝臣表》

清和好時節,微風吹袂衣。——唐 · 白居易《首夏病間》

漠漠紛紛不奈何,狂風急雨兩相和。——唐 · 白居易《惜落花贈崔二十四》

④動詞:麻將等遊戲中按規則將花色湊齊 hú。 和牌 和了個滿貫 / 碰和

⑤副詞:諧調地,無衝突地 hé。 和解 和談 和議

⑥動詞:連同,連帶,共同,伴隨 hé。 和盤托出 和衣而卧

無奈夜長人不寐,數聲和月到簾櫳。——五代 · 李煜《搗練子 · 秋閨》

設有違誤,糾察靈官奏請分別示罰。其最重的,徙植津亭驛館,不特任人攀折,兼使沾泥和土,見蹂於馬足車輪。——《鏡花緣》

⑦名詞:總數 hé。 和數 / 飽和 總和

勾股和,即勾與股相併之數。——清 · 梅文鼎《勾股舉隅 · 和較名義》

⑧連詞:表示並列 hé 。 / 人和人 天和地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宋 · 岳飛《滿江紅》

⑨介詞:與,跟 hé 。 和你在一起

衡陽猶有雁傳書,郴陽和雁無。——宋 · 秦觀《阮郎歸》

當時聞語,和俺也恓惶。——金 · 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

你和他從頭裡傳消息,沿路上曾撞著誰?——元 · 孟漢卿《魔合羅》第四折

盼今朝得傍你蟾宮客,你和俺倍精神金階對策。——明 · 湯顯祖《牡丹亭 · 如杭》

在中國古代漢語及古文字史中,「和」字出現較早,已見於甲骨文和金文。

《說文》:「和,相應也,從口禾聲。」在早期甲骨文中,「和」作「龢」。《說文》:「龢調也,讀與和同」。

朱駿聲《通訓定聲》:「《一切經音義》六引《說文》:『音樂和調也。』《國語》:『聲相應保曰龢。

《東都賦》:『龢玲瓏。』經傳多以和為之。」按朱說,「和」的字源可以追溯到「 龢」字,二者在古代經傳中通用。因此,「和」即「龢」也。又《篇海類編·器用類·部》:「《左傳》:『如樂之。』又徒吹曰,今作和,又諧也,合也。」

可見,「和」字源於「龢」。而「龢」又從「龠」從「禾」。

《說文》:「龠,樂之竹管,三孔,以和眾聲也。」龠是中國古代竹製的吹奏樂器,最初只有三孔,後來發展為多孔,即今所謂的排簫。「龢」以左旁的「龠」表形,以右旁的「禾」表聲,表示吹時,從長短不同的竹管發出的「和和」樂音以調和眾聲。

「和」源於「龢」,又源於「龠」。

因此,「和」字的產生乃源於上古的樂器及音樂,並由樂器的合奏及音樂的合鳴,引申出「和調」、「和諧」、「和合」、「唱和」等涵義。

從上述對「和」字字源的考察,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和」是從古代樂器及其演奏的音樂中發源的。這一點亦可從中國古代的音樂理論和儒家的「樂教」中看出端倪。

中國古人通過音樂提出「和」的理念,而音樂又源於天地自然之和。

這樣,音樂就成為溝通「天人之和」的橋樑。《樂記》在解釋《詩·有》中「肅雍和鳴,先祖是聽」這兩句詩時,尤其揭示了「音樂之和」的重要意義:「夫肅肅,敬也;雍雍,和也。夫敬以和,何事不行?」只要做到誠正雍和,還有什麼事情不能實行呢?

所以,好的音樂,即能起到陶冶性情的作用,使人的性情歸於「和」。

通過音樂,使人「反情而和其志,比類而成其行」,故「君子之聽音,非聽其鏗鏘而已也,彼亦有所和之也」。

不僅如此,「音樂之和」還可以超越語言、種族和國界的限制,成為人類的共同語言。

《樂記》說:「大樂與天地同和,大禮與天地同節。和,故百物不失;節,故祀天祭地。……如此則四海之內合敬同愛也。禮者,殊事合靜者也;樂者,異文合愛者也。禮樂之情同,故明王以相也。」

從這段話中我們可以看到,從「大樂與天地同和」、「和故百物不失」,到「如此則四海之內合敬同愛」,最後得出「樂者,異文合愛者也」的結論。

足見儒家推崇禮樂的根本目的,不是稱王稱霸,更不是掠奪與征伐,而是在於四海之內相敬相愛。

因此所謂「樂」,就是通過「異文」的交流,達到「合愛」的目的。這裡,「異文」雖然本指各種不同的樂曲形式,但其引申的義涵及其所包含的邏輯,則完全與「和」的字源相呼應。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推薦閱讀:

我總算做完了一把吉他
不會五線譜能學吉他嗎?
樂譜共有哪幾種?
樂器的logo大全
尤克里里容易學嗎?

TAG:樂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