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式太極拳修為中常見錯誤----孫劍雲

孫式太極拳修為中常見的錯誤有以下幾種:

1.錯誤理解孫式太極拳融合形意、八卦、太極為一的概念。將孫式太極拳走成一手形意、一手八卦、一手太極,時剛、時柔、時快、時慢的樣子,這是非常錯誤的練法。孫式太極拳是融合了八卦拳動靜合一的本質和形意拳一觸即發之本能,但無形意、八卦之外形,更不能以形意、八卦的練法和勁意來練孫式太極拳。孫式太極拳走出的勁意是陰陽互濟的太極勁,其外形要極盡鬆柔連順之致。孫式太極拳各式的承接變化中孕育著形意、八卦的內涵而不是其外表,此點尤須習者注意。

2.錯誤理解孫式太極拳套路的含義。孫式太極拳套路的含義有兩個方面,其一是開發內勁,其二是蘊寓各種技擊狀況的母式。也就是說孫式太極拳中每一手都不是技擊的固定招式,而是能夠演化為技擊中千法萬法之總機關。常見一些習孫式太極拳者將拳中的一些動作當做技擊招式來練習,這是非常錯誤和有害的練法。太極拳追求的是習者自身的協調穩態,故能產生以有法而御無法的技擊之效。此點習者當用心體悟之。

3.錯誤理解推手在太極拳修為中的作用和意義。推手的意義,是通過與他人相互作用這樣一種形式,來進一步完善自身的協調穩定的能力,使身體內外中和的程度得以深化。因此,推手不是要把別人推倒,撲人於丈外,而是要在推手中尋求體會如何使自己不失穩、不倒的道理和方法。隨著各自協調穩定能力的提高,互相作用的劇烈程度也可隨之加強。太極拳技擊是一個由定步推手、動步推手、四隅推手、大捋再至技擊這樣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初練推手就想著如何把別人放倒,就是極端錯誤的練法。這種練法也將造成使推手和盤架相脫節,使自己永遠站在太極拳之門外。太極拳講究力從人借。撲人丈外也好,數丈外也好,都不是發人者的主觀意識,而是被放出者自己造成的結果。此點尤須習者深悟。

4.對氣的錯誤認識。常見習太極拳者相互問有無氣感。有,則洋洋自得,以為已進乎太極拳之三味。沒有,則內心焦急,或於行拳中腹內鼓氣,或口中噓氣,皆大謬也。真氣,非我們日常所呼吸之氣,乃是拳架盤走正確後,習者身體內外相合,由此在習者體內產生的一股能量流,給人的感覺與氣相仿,故以「氣」字表達之。心越靜,則此氣越為充盈。若有心御氣,則氣反奔騰,即紊亂也。故氣感也罷,麻感也罷,脹感也罷,相吸之感也罷,皆屬皮毛之相也,不可過分追求,應聽之任之,以靜心求中和為要。否則將本末倒置,甚至走火入魔。

5.用「神」不當。練太極拳貴在神聚,精神高度集中,不使之散亂。故神要內守,或食指梢,或身體其他某一處,總之,要與拳式之運作相合。常見初習太極拳者用「神」不當,或精神散亂,左顧右盼,或精神張揚宣洩於外,此皆謬也。精神散亂,必神氣不能相合,內勁無望矣。精神外張,久則自靡,更無從得以內勁。故須精神內守,含而不露,養神於一。

6.不明內勁。何謂內勁?神氣合一而已。隨著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神、氣耦合愈為協同、有序,內勁漸純。故內勁是習者身心有序協調達致中和時,機體產生的一種潛能。常見習拳者或從腹中求之,或從腰中求之,或從胸中求之,或哼或哈皆不得其所。內勁無聲、無嗅,無形無跡,無一定之處所,惟有求中和以致神氣合一,方可得之。鼓動小腹、抖動腰身、掄肩縱胯皆可謂之發力,然皆非內力也。

7.或散或僵。散、僵二者,為初習太極拳者之通病。散則周身不整,病根全在頂項未能豎起、腰胯未得下塌、肩胯之根未能抽住之故。頭頂與尾椎骨之根未能互逆相撐,身軀自然不整。肩胯之根未能抽住,四肢與身軀必不能相合。故此為散之病源也。僵則轉換不靈,病根全在足胯上。兩足未分清虛實,必然移動不靈。兩胯未能鬆開,必然上下難隨、虛實難換。故此為僵之病源也。所以豎項塌腰抽住肩胯之根與足分虛實兩胯鬆開為去此二病之良方。

8.不合於步。孫式太極拳為活步太極拳,要求進退相隨,邁步必跟,退步必撤。故難度較大,不易掌握。尤其是跟步的時機要掌握得準確,確非易事。常見初習孫式太極拳者不是跟步跟得較遲,使跟步演成拉步,就是跟步跟得較急,於是身體有前仰後俯之勢。要克服此種毛病,關鍵是要在跟步中求以中和。即當邁步後身體重心前移,將及而未及前腳之腳跟時,跟步,同時由腰胯牽帶身體有向後移動之勢,前腳回搓(回蹬),後足亦即落地,重心即落於後足上。此時身體由腰、胯處分為二節,前後互逆,故能動中有靜,重心不失於中,所謂順中用逆。退步時亦如此,全在足胯相合,虛實分清。故順中用逆以求中和,為走架中身體與足相合之訣竅。

論太極拳的「中」----趙保連

太極拳要求「尾閭中正」、 「中正安舒」、「不偏不倚」、「守中得中」等,看來,太極拳的「中」非常重要。那麼,「中」在太極拳中應該怎樣解讀呢?

  一提到「中」,自然就會使人想到「中庸」。南宋學者朱熹在解釋中庸之道時說:「所謂中之道者,乃即事及物自有個恰好的道理,不偏不倚,無過不及。」孔子在(論語。先進)中已有」過猶不及」的語句,意謂「超過」與「不及」同樣不可取。太極拳理論著作中也有此種意思的表述。陳鑫在《太極拳椎原解)中說: 「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不及不高,不沾不脫。」武禹襄在《打手要言》中所說的「虛靈頂勁,氣沉丹田,不偏不倚」,同樣也體現了「中庸」之遭的「無過不及」之意。「中」的字義在詞典里主要指四周距離相等,即中心、中央。但在太極拳推手時,習慣用語「中」字,一般指重心。所以有「守中」即守住自己的重心, 「失中」即失去重心,「得中」即控制住了對方的重心等說法。本文想從「無過不及」和「重心」兩個角度來論述太極拳的「中」。

  首先是談談「無過不及」所體現出的太極拳的「中」。太極拳對身體姿勢的基本要求是「尾閭中正、含胸拔背、沉肩墜肘、虛靈頂勁、舒指坐碗、圓襠松胯、松腰斂臀」等,當身體運動時,每一個部位、姿勢都不能「過」與「不及」。例如「虛領頂勁」要求在打拳時要頭正、頂平、項直、頦微收,頭頂的百會穴與尾閭的會陰穴上下成一條線,頭頂的百會穴不可前傾後仰,要虛虛向上領起,猶如一條細繩懸在頭頂,繩輕上提,身輕下墜,達到「滿身輕」、「頂頭懸」的程度才對。百會穴前傾則為 「不及」,後仰則為「過」;百會穴軟塌則為「不及」硬往上頂則為「過」。打太極拳要求用意不用力,用意識、意念引導動作使身心放鬆,只有在全身放鬆的情況下才能把力「引到身前勁始蓄」,從而使力「蓄而後發」,而這种放松不是無形的癱軟,用勁也不是木棒式的死硬,而是通過「松而不懈,緊而不僵」的放鬆達到 「似松非松」的境界,從放鬆而言懈為「過」,僵為「不及」。所以,打拳的這種松要在懈和僵之間去體會。猶如陳鑫所言:「不可有力,不可無力,折其中而已」 太極拳還要求「尾間中正神貫頂」 ,「立身中正安舒,支撐八面」,這電強調身體的「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保持身體的中正狀態。在太極推手技擊時,要「聽勁」「懂勁」,「達到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任他巨力來打吾,牽動四兩撥千力,引進落空合即出,沾連黏隨不丟頂」。這種不先不後的勁力,以及以身相隨、不丟不頂的境界,都是「不偏不倚」、「無過不及」的幾體體現。

  其次,其說說「重心」所體現出的太極拳的「中」。楊式太極拳名家汪永泉的弟子高占魁曾說過「藏中」,意為「要把自己的『中』(即重心)藏在衣兜里,不能讓對方輕易摸到」。太極拳名家董英傑在《太極拳釋義》中說:「務使我之重心對方不能捉摸,對方重心時時在我手。」香港著名武俠小說家金庸在《太極拳講義》的跋中說「太極拳的基本要點是保持自己的重心 設法破壞對手的平衡,但設法破壞對手的平衡並不是主動出擊,而是利用對手出擊時必然產生的不平衡。」他認為:「如果對手自始至終保持他的重心和平街,或者他根本不來打我,他就不會失敗。」他強調,「在太極拳中最主要的是永遠保持平衡和穩定「為什麼呢?按太極拳名家吳公藻的話說:「重心,為全體樞紐。重心立,則開合靈活自如;重心不立,則開合失去關鍵。如車軸為車輪之樞紐,若使車軸置於偏斜而不適於車身之重心處,則車輪轉動、進退失其效用矣。」 (吳公藻《太極拳講義》)因此,他把重心比喻為「戰時全軍之司令」,應敵時「必須時時保持白己的重心而攻擊他人的重心,即堅守全軍之司令而不使主帥有所失利也」。

  一般說來,撒手時之所以被人摸到重心或身體某一部分被人打著,大都因犯了虛實不分的雙重之病。這就要求在推子時必須使身體的任何一部分都能迅速地、連續不斷地作有虛實的變換,主動去適應對方的虛實變化、正如吳公藻在《太極拳講義》里談重心時所說,「重心與虛實本屬一體。虛實能變幻無常,重心則不然,只能移動,因系全體之主宰,不能輕舉妄動使敵知我之虛實」,否則,自己將陷入被動挨打的境地。解決的辦法猶如《太極拳十三勢歌》所說:「命意源頭在腰際,變換虛實需留意。」正像太極拳名家王培生在《太極拳的健身和技擊作用》中所說:「以腰脊命門穴為軸心的左右腰隙(兩腎)的抽換,腰隙向左抽,左實而右虛,向右抽則右實而左虛。這兩腎抽換變化虛實 是全身總虛實的所在,也是源動腰隙、內動不為人所知的訣竅所在。」

凝神斂氣 以意擊人武術非常重視內功訓練,而內功,說穿了,就是以意念導引真氣運行的功夫。通過常年不斷的內功訓練,不僅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出人體內部的潛在能量,在瞬間爆發出超乎尋常的勁力,而且還可以使中樞神經的反應能力變得異常敏銳。所有這些,都歸功於意念的作用。在練習內功時,必須通過意念的導引,使真氣周身流貫,而後蓄存於丹田。武術家在同人交手時,是通過意念來引動內力擊中對方,在擊中對方身體的剎那間,爆發出一股穿透力,損傷對方的內臟。從這個意義上講,高水平的武功較量已經超出了一般的四肢攻防較量,也不僅僅是武功招式的對抗,而實際上是雙方意念與內功的較量。這就是「以意擊人」的含意。只有經過多年內功訓練的人,才能體會到這一點。所謂「凝神斂氣」,是指在應敵時精神要高度集中,斂氣入骨,氣沉丹田,這樣真氣才不致上浮或散亂。這時,真氣應上頂百會,下灌十趾,含胸拔背,身體猶如一張拉滿的弓,全身心處於高度戒備狀態。但由於丹田蓄力,所以神清意定,不驚不怯,周身圓活,不僵不滯。一旦出招,則意之所 至,勁力順達,內勁瓶發,可予對手造成較大的傷害,因此,「凝神斂氣」是「以意擊人」的必要前提。作不到「凝神斂氣」,所謂「以意擊人」云云只不過是一句空話。武術家們都明白,「凝神斂氣」是平時的功夫,「以意擊人」是交手時剎那間的具體運用。倘若沒有多年的內功根基,根本談不上「以意擊人」,大體上還是以拙力去同對方死拼。「以意擊人」要求反應極為敏銳,心念甫動而拳腳已發,力發如箭,視人如草,起落無形,擊人無式,發招散便,應手而至。一句話,招無定式,隨心所欲。這樣才能左右逢源,連續催勁,起如電光,落如驚雷,擊強敵於瞬間,克群寇於彈指,若狂風之掃落葉,似怒潮之弄扁舟。然而,上文所述只是一個理想境界,在實戰中是很難達到的。在實戰中,能夠大體作到「以意擊人」就很不錯了。而不少習武者,即便練過一些內功,但一旦與人交手,還是多憑蠻力去硬拼,甚至連一般的彈抖之力也發不出來,其根本原因就在於心慌意亂,忘了「凝神斂氣」這一說。如果仔細體會一下,我們就會發現無論哪種拳路,其起式都是一個凝神斂氣的過程,太極、形意、八卦如此,少林、查拳、華拳、南拳也是如此。它們都要求行拳之前,精神高度集中,以舒的動作助真氣下沉,聚于丹田,以最大限度地積蓄能量,引滿待發。且不要小看了起式,它既是積蓄能量的過程,又是發力擊人的準備,而且不少起式的本身就是防衛動作,兼可擊人。北方一些拳種在起式時常有一個上步對拳的動作,即上一步,同時雙手握拳在腹前相對。此式既可當「鐵門閂」用,以防禦對方進擊腹部,又可乘勢發力,以抖擠之勁進擊敵方胸腹部,具有一定的隱蔽性和突然性。武當派三十二勢長拳的起式是「懶扎衣」,以道士均著長衫,應敵時隨時將下擺掖下腰帶,便於行動。此式以左手作撩衣狀,右手握拳橫出,姿態瀟洒,而勁貫肩臂,暗藏殺機。關於太極拳的起式,楊澄甫先生曾說明道:在此時,精神內固,氣沉丹田,一任自然,不可造作,守我之靜,以待敵人之動。然人每於此姿勢容易忽略,不知無論練法、用法,俱不得脫此。--《太極拳使用法》第18頁,收入《太極拳選編》一旦應敵,高手們並不忙於率先出擊,而是大多先取守勢,在作好防守姿態的同時,也已完成了凝神斂氣的功夫。這個過程極為短暫,與防守姿勢的完成是同步進行的,時間只需一秒鐘,已可積蓄起相當的能量。在緊急情況下,這個過程可以縮短到零點幾秒,甚至在遭到突然襲擊的一剎那間,他就可以完成由積蓄能量(凝神斂氣)到發放能量(發勁擊人)的全部過程。這是由平時的訓練水平決定的。習武者常愛說「某招最有用」,有些小說和影視作品也經常渲染「某招是另一招的剋星」,這些話不能說沒有一點兒道理,但畢竟有些程序化和片面性。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在武術中,不存在絕對無用的招數,也不存在絕對有用的招數。有用和無用,都是相對而言。所有的招數,在實用時都存在著速度、力量、準確性這三大要素,而這三大要秒,又由使用者的訓練水平所決定。招數能否發揮作用,又與對手的水平密切相關。即如形意拳中的「崩拳」一式,其動作僅是上半步擊一拳,看來平平無奇,簡單之極。初學之人用此式同人交手,恐怕未必有什麼用,甚至難以自保,而清末民初的郭雲深卻挾此技屢挫天下名手,人稱「半步崩拳打天下」。可見同一個招式,由水平不同的人使出來,其威力氣象便大不相同,其「有用」和「無用」也就判然有別了。但是,從武學境界上考察,固定的招式並不能體現最高層次的武學,能夠體現武學最高層次的是招無定式。「招無定式」實際上就是隨心所欲,幻化無方,它是「以意擊人」的外在標誌。據說,郭雲深在以崩拳應敵時,總是把形意五形拳套路中的崩拳定式稍加變通,加上了格擋動作,融入了劈、鑽、炮、橫諸拳的勁意,攻中有防,使拳式更加完善圓整,臻於極致。高手們在應敵時,若對方倏然動手,他一定會極其敏銳地作出反應,隨心應招。他會根據彼時彼地的具體情勢,甚麼招順當就用甚麼招,而不會被胸中已有的成法所拘,更不會猶豫不決,貽誤戰機。高手們應敵,常常是意之所至,或掌或拳,或膝或肘,遠打近靠,以氣摧力,招式綿綿而上,一發而不可收拾。他們很注意發揮自己的優勢,以我之長擊彼之短,以我之實擊彼之虛,以我之快擊彼之慢,以我之柔克彼之剛。其實,武術家在應敵時所用的招數無不是平時練就,只是在應敵時先用何招、後用何招並無定數,而且在實用時多數招式還要根據具體情況作干變通,決不是墨守成法,到應敵時還是死搬平時的架式。民國時期,王薌齋先生(公元1885年~1963年)在形意拳的基礎上取「意」而棄「形」,創造了一種沒有固定套路,只以椿功為重的拳術,稱為「意拳」,曾名「大成拳」。意拳的要訣是:以形為意,以意為形,形隨意轉,意自形生,力由意發,式隨意從。這幾句話道出了以意擊人、招無定式的真諦。意拳的誕生,標誌著中國武術步入了一個新的境界,為中國拳術另闢了一條蹊徑。在此之前,中國武術界的前輩們雖然早就明確提出了「以意擊人」的觀點,但各門派始終都脫不開有形的套路招式。從某種意義上講,「形」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意」的自由發揮。超越「形」而純出以「意」,自王薌齋始。拳無定法,招無定式,練時有定式,擊人無定式,這是中國武術理論中的一個重要內容。「拳到無形方為真」是招無定式的極致,也是武學的最高境界,這隻有在練成了化勁的時候才能達到。此時,周身無不是意,周身無不是力,可隨意跌人,而不懼敵人偷襲。相傳,形意拳大師車永宏(字毅齋,公元1833年~1914年)有一次正在洗臉,一拳師想開個玩笑,稍稍向他後腰踢去,當湛湛踢上時,只見車永宏身形陡然一起,那拳師已被遠遠彈出,跌倒在地。因為車永宏已練到「意」與勁融而為一,所以意念甫動,勁已發出,勁隨意走,跌人於無形。習武者在平時練功時,應時時牢記「凝神斂氣,以意擊人」這八個字,不求招快,不求力蠻,但求意到勁到。久而久之,自能練成相當功力,不致有花拳繡腿之譏。

推薦閱讀:

為何內家拳不練肌肉力量?他有更好的實戰發力方式
武當密傳太極拳
太極拳樁法
八段錦和太極拳一天練幾遍合適,30多歲的人練習?
太極拳的創始人到底是誰?(動形)

TAG:太極拳 | 錯誤 | 太極 | 修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