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蔣貢康楚仁波切·內道與外道之差別

蔣貢康楚仁波切·內道與外道之差別

法是一個具有多重意義,且可多方使用的字眼。當「法」用來指一種宗教或一種法教時,它可分為兩類。一是以佛教為背景的內道法,另一則指包括許多其他宗教、流派和系別的外道法。在西藏,「內道」原指佛教,而「外道」則指傳統的印度教。

但今天外道教法指的是向外尋求,且依於外在事物以求開悟的教法。而內道教法則主張若要證悟圓滿佛性,唯有透過自己內在的覺觀才能達成。

  這種心態上的差別,我們可舉其對本尊供養的例子來做說明。外道教法上,獻供的目的主要是邀寵於本尊,認為如果能讓本尊高興,他就會用某種方式來幫助我們。而若不這麼做的話,本尊就會傷害我們。但內道教法對於本尊供養則持完全不一樣的觀點。

內道教法認為獻供是為了累積我們的福慧資糧,增上修行。本尊並不需要什麼,我們若不作供養的話,他們也不在乎,只是我們因此而失去累積福慧功德的機會而已。根據外道教法,我們可能會認為證悟就是到了某個其他的地方。但佛教從不主張成佛是一種有形物質上的改變,或說是到一個稱之為「佛境」的地方去。成佛指的是內在的了悟,特別是了悟到一切實相的本質均為空性。因此,完全了悟此理即是所謂成佛。當我們以佛教內涵來談內道教法時,「法」這個字就已包含了輪迴與涅槃的一切。我們對於輪迴與涅槃所能涵蓋最廣義的一切都在「法」這個字裡面。所謂的輪迴,其體性本來即空,所以輪迴實際上和空性是相同的。

但眾生由於失去對空性的覺知,而創造出一個所謂的「輪迴」,它的特性就是痛苦。同理,涅槃的本質亦為空。但由於眾生無法體悟空性,而認為涅槃是充滿快樂與滿足的一種境界,完全沒有輪迴中的一切逆緣和不滿。

輪迴之因

就「輪迴」的法義來說,它的生成乃來自於惑迷。也許有人會問:「在輪迴中,誰是惑迷的呢?」答案是一切所有在其中的眾生。「他們產生惑迷的原因何在?」答案是,由於眾生未證空性而無法了悟一切諸法本質,所以惑迷化成了痛苦與不滿。而產生惑迷的成因,則在於不識痛苦與快樂兩者之本質皆為空。

我們經歷了輪迴的痛苦,而執著輪迴中的快樂為一種真實而喜愛的東西。但執著此種世俗之樂反造成我們終究失去快樂,重回痛苦之因。我們亦常執著痛苦,正如執著快樂時,視它為一種具體而實有的東西一樣。此再度讓我們無法體悟到它的空性。如此之因導致眾生產生一系列的反應,使得輪迴流轉不停,從天堂到地獄均是。

成佛種子

那麼問題來了。輪迴中的一切眾生是否有機會消除惑迷,獲得了悟呢?答案是肯定的。因為當我們檢視法身的體性時,知道其本質為空。由於其本質為空,所以遍滿一切輪迴與涅槃。法身遍滿輪迴,亦遍滿輪迴中的一切眾生,所以眾生的本質亦為空性。由此之因,故說一切眾生均具圓滿證悟的種子與潛能。彌勒菩薩在《寶性論》中說:「圓滿佛陀的化現遍滿一切。由於在究竟如是境中,一切平等無差,也由於一切眾生均具成佛種姓,所以一切眾生也可說都具圓滿證悟的能力。」

我們現在就來解釋這段句文。

「圓滿佛陀的化現」指的就是法身。如前所說,法身也就是空性,遍滿輪迴與涅槃,因此,也遍及一切眾生。所以眾生的本質、本性都是一樣的。「究竟如是」,也就是究竟實相。由於它亦為空性,故平等無差,全無分別。

它同為佛陀法身與眾生惑迷之根本。最後,由於此點共通性遍及一切,故所有眾生可說具備了「證悟的種姓」。藏文的「種姓」是「rik」,意為家族。所以所有眾生都是佛陀家族的一員。彌勒菩薩以此論點作為他開示如來藏的依據。「如來藏」指的是一切眾生本具之成佛種子。「佛種」意為本來具足。

佛性並非指什麼新的東西,也無需再加上什麼。證悟的能力本即遍及一切輪迴的顯現,也遍及一切我們所一直從事在做的事。原因在於輪迴與圓滿佛果的體性是完全一樣,無二分別的。此種在證覺時所生起的了悟稱為「俱生明覺」。談論「俱生」很容易,但要坐下來保持此等覺性的修行就很困難。雖然「俱生」是一切事物的本質沒錯,但我們卻常在心中自欺,完全缺乏覺性。這是一種無明,它完全遮障了一切。正如在白晝時,我們永遠有個太陽在天空一樣。但當烏雲密佈時,我們就覺察不到它了。同理,我們由於缺乏覺性所產生的無明如此強大,以致圓滿證悟的潛力雖然從未消失過,但我們也甚少培養出這種明覺。所以這是當我們在實修當中,首先必須對治無明的道理所在。

五種種姓

岡波巴在《解脫莊嚴寶論》中曾開示,無明的力量乃是證覺之道上最主要的障礙,它讓修行遠比聽起來困難許多。佛教中,無明指的是無始劫以來所累積形成的習氣。這些習氣將眾生的圓滿證悟種姓歸分成五種──雖然基本的種姓都是一樣的。

第一種是「斷滅種姓」。其特性是常造惡業,對他人的善行功德無歡喜心,對自己的惡行絲毫不覺懺悔,也不想做任何善行或有益之事。這種心態導致一個人的證悟潛能,完全由其心識之流中斷除無餘。稱此種姓為「斷減」,並不意為這些人完全斷滅掉了,或永遠再也沒有開悟成佛的機會。但此等眾生所持的心態將使得他們拖延非常久的時間才能成就。而且他們必須在清除非常多的業力,對生命的基本心態,有足夠的轉變後,才能進入另一種讓他們更易趨向證悟的種姓。只有在那種因緣成熟以後,現在仍屬斷滅種姓的眾生才有可能證悟。第二種稱為「不定種姓」。此等種姓之眾生與成佛較有緣,但這種緣有時並不穩定。舉例來說,假如他們受到小乘老師的感化,便行小乘道。但如受到大乘老師的吸引,便會突然又改修其法道。

這些「不定性」的人有可能見了第一位名師後,接著又去見第二位,然後或許又聽到還有一位非見不可的名師,他們的頭總是搖擺不定。這不是件有利的事,但至少它與「斷滅種姓」不同。此等眾生的不定和搖擺,使得他們依道而行變得十分困難。但這並非來自於老師的差異性,而是他們本身經常不斷的改變,使得要找出自己的一條路顯得困難重重。所以一個人必須離開「不定種姓」這種飄浮不定的情況,才能在修行上有真正的進步。第三種是「聲聞種姓」。屬於此類種姓的眾生由於害怕輪迴的一切,因此立志獲得解脫。但基本上,他們只求自己的解脫,而且迫不急待馬上就要。這種心態在解脫道上確實代表一種進步,但它缺少慈悲和覺性,不明還有許多陷於輪迴的眾生也需要幫忙。所以這演變成聲聞種姓者將世俗生活中的我執特性帶進了佛法的修行當中。

在輪迴中,我們最先想到的常常是自己,因此,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基本上也都帶著我執的色彩。聲聞眾將這種我執的特性帶到了修行道上,因為他們認為他們的法道是一條只求自我解脫的道路。聲聞者的心態限制住了自己開悟的極限,同時也使得此路走起來十分漫長而遙遠。因為大體言之,只有去除我執才能成就證悟。下一個是「緣覺種姓」,有時又稱「獨覺種姓」。緣覺與聲聞相類似,只不過他們的我執以一種特別的方式更加強化。他們否認自己需要老師,覺得自己不必要有老師。他們在法道上拒絕聽從老師的指導,獨居它處,希望能靠己力修成佛果。雖然就證覺的本質而言,這是一種極為自我的心態,但緣覺眾確實成功的去除了造成一切輪迴之因的煩惱業障,而證得阿羅漢果。

雖然他們在基本的淨化上有所成就,但卻未能消除達成圓覺的障礙。究其原因乃在於他們未能認知輪迴、涅槃與究竟實相的本質就是空性,以致完全浸淫於禪定的喜悅當中,並自認已獲得最終之果的涅槃。但這只是由於長住寂靜之境所生起的一種假定性的信念而己。他們可以長住在這種定中,歷時甚久。佛陀為了一個理由傳下了各種不同的法道。因為倘若突然要禪修定境極高的聲聞與緣覺種姓者領受空性的教法時,他們之中有些人可能會嚇死。而有些人在聽聞到究竟實相時,可能會心生怖畏,剎那間全部的修行都瓦解掉,而情願放棄一切,不再修行。這就如同當我們在打坐時,太過用力的情形一樣。

有時我們繃得太緊時,便要先休息一下,以便再繼續下去。佛陀在甚深微細的禪定中,了解到有些眾生在繼續前進之前,需要有一個休息之處,所以他傳下了聲聞與緣覺的法道。這兩種眾生終究還是會成就圓滿佛果的,因為雖然業力使得他們沈浸於此種禪喜之境,且由於執此之境為實有而不願放棄,但一旦業力耗盡,他們還是要向前進,並躍升到圓滿證悟的境界。

最後一種稱為「大乘種姓」。它與小乘的聲聞、緣覺兩種種性之間有很明顯的差異。正如我們所見的,小乘道要成就的時間極為長久,而且學習小乘的教法,諸如止觀之類的,我們也會覺得是件很枯燥的工作,好像恨不得現在就把它忘掉一樣。但我們在修行上常習於反向而行,結果因為走得太快而精疲力竭,修行整個垮掉。

這好比爬山,倘若我們能穩步而行,就會達到目的地。但倘若我們步伐不當的話,便只有把自己累死的份。同理,小乘道是個基本。當我們的禪修技巧成熟時,便能以此做為一種熟悉的基礎,往上更進一步修行。我們可以藉由穩當的修行,由最基礎的法門,循序漸進,直到最高層次的教法為止。舉例來說,若我們修的是本尊法的生起次第觀想,要如實觀想觀世音菩薩。但修到中途時,我們突然想到:「嘿,我是位真正的仁波切!」而忘了觀音菩薩與此的角色不同。所以那樣的念頭便會破壞我們運用金剛乘之禪修善巧,以及能使之進步的能力。

換句話說,我們的心依舊妄念紛飛而受到干擾阻礙。所以這也是在此階段修行之前,我們必須要先學會靜下心來,讓頭腦冷靜的道理所在。我們要先把這股不斷攪動的念頭、情緒和感覺沈澱下來。一旦念頭能自行放鬆到某個程度後,我們便能再做進一步的觀想。

大乘種姓與菩提心

大乘種姓者,尤其是走在金剛乘道的人,都必須依循菩提心的教法而行。菩提心是一種為了度化一切眾生,而尋求開悟的發心。在此道上,受持菩提心戒乃為一件十分重要的事。行者必須持守菩提心戒,致力學習菩薩行,接受法教,實踐菩薩的法義與行止。我們必須對證覺之心的兩個層面有所知悉。首先是所謂的絕對或究竟菩提心,其次是相對菩提心。

究竟菩提心指的是一種對法界,也就是遍一切處之空性,已具完全通達的證覺之心。

而相對菩提心則指為了利益一切眾生,而發願成佛的願心,它由修習慈心與悲心而起。至於要如何修習和實踐,我們必須從一位本身即已遵行此道的老師那裏領受教法。相對菩提心本身又可分為兩個不同的部份,一是菩薩的證覺之心,也就是願力;另一則是證覺之心的善巧運用。這種區分法是以「甚深見傳承」的菩薩法脈為基礎,它由文殊菩薩傳到龍樹菩薩,再透過寧瑪上師的傳承而到寂天大師。

寂天菩薩曾寫過一部論著《入菩薩行》。而在第一章的偈頌中,他拿菩薩的願力與實際上的起用,與一個希望出外旅行,和一個已在旅途當中的人做了類比。這個比喻已成為二種菩提心的標準定義。菩薩戒或菩薩教法的第二支傳承稱為「廣傳修行傳承」,它由彌勒菩薩傳給無著,再由無著一脈傳下來到許多大師。

不過在此傳承中,它對於願菩提心與行菩提心的定義稍有差異。願菩提心的定義是,發願為利益一切眾生而證悟成佛。此誓戒被認為是神聖不可侵犯的。行菩提心在此則指一種對於誓約的實踐和法門的實修。噶舉傳承通常以彌勒菩薩的「廣傳修行傳承」為主。願菩提心的首要特性即是永遠不捨眾生。這種願力絕沒有「只要別人幫我,我就幫他」的想法,而是不論敵或友,我們都要完全平等無差的幫助一切眾生。此外,我們對某一人所發的願,也不能因為偏愛另一人而收回。願菩提心的第二點,就是要了解菩提心本身以及培養菩提心的利益。在實際培養菩提心這方面,我們可先透過具有對境物的修行,累積起適當的條件,然後再進入無對境物的修行。前者指的是藉由供養之類的方法累積功德,後者則指修行空觀。在培養菩提心方面,我要說的最後一點就是避免造成所謂的「四惡法」。四惡法之一是,欺騙僧眾和金剛師兄弟。之二是,責難正直的人,如喇嘛、上師和在法道上的其他人。之三是,利用大乘法教圖利自己。

或許它看起是在利益他人,但實際上真正的意圖卻是在為己謀利。之四是,對不該後悔的事起了懊惱心。譬如,先前行為表現得像一位菩薩,事後卻說:「我浪費了錢!」對實際上正確而該做的事,生起反悔心也屬於惡法。這四種黑法的相反就是四種白法。我們應該對四種白法加以培養。

六波羅蜜

菩提心的第二部份是行菩提心,它可藉由修行六波羅蜜達成。六波羅蜜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和智慧。在修六度法門時,我們一定要時時不忘菩提心。因為一旦捨去了願力,我們的菩薩修行就會自動瓦解。「願」和「行」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在第一個波羅蜜的修行中,布施還可分為三種。財施指的是布施財物或食物等。無畏施或護佑施指的是保護需要受保護的眾生。而第三種是法施。無論我們以什麼方式供養佛法,它都是一種最好的布施。其理由是,物質性的東西很快就會消失,然而佛法的供養若能被人接受,且付諸實踐的話,那麼受施者不只在今生,也在未來的生生世世中都能受用,直到圓滿成就佛果為止。持戒(正業)的修行也分三項。第一是控制煩惱戒,第二是攝持善法戒,第三是饒益有情戒。在第一項中,我們要先認識自己的煩惱業障,加以對治,使它無法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再次現身。第二項的攝持善法就是努力再努力,想盡一切辦法從事善業和善行。最後一項饒益有情就是幫助一切眾生趨入證覺。忍辱(忍耐與寬容)的本質就是學習避免瞋怒及憎恨。當這些東西由我們身上消除時,我們便能包容一切了。在學會對外境事物的忍耐之後,我們便能更進一步包容許多事,譬如,承受痛苦,尤其是做為一位菩薩所會遭遇到的種種不快之事。學會在任何逆境中都能退讓是最困難,也是最重要的修行之一。當我們能待敵如友,不管對方是否亦能以此同等相待時,那麼我們就有非常大的進步了。不過,這是說比做更容易的諸多事情之一。最後,對於佛法的研習和修行,我們也都要能忍耐。有時我們會在修行中的某個階段,什麼都很順,每回禪定都獲有輕安和喜悅的覺受。我們了解上師所說的一切,甚至連上師也稱讚我們修得不錯。那樣很好。但過一陣子後,每件事都變得不對勁了,什麼都進行得很不順;我們什麼都聽不懂,禪定也很差,於是自己就在心裡想:「好,就此決定,我要把它全部丟掉!」在此關鍵時刻,我們要培養耐心,好像不知道快樂與痛苦之間有何差別一樣,而在順境與逆境中都能同等自在。

就是這種耐性可以帶領我們通過修行上的挫折,而且也只有這種容忍的心才能讓我們在一切狀況中都能利益眾生。有一顆能包容盡無餘眾生的心非常重要,否則我們永遠都只能回到「什麼都是我第一」的心態。而這種心態產生的結果,便造成了一個僵化而有限的世界。關於精進波羅蜜,我們有三項要記住。第一項是「如盔甲的精進」。它指的是利用精進做為護甲,確保我們不被外境及修行上的挫折所擊敗。第二項是「直驅目標的精進」。它指的是一種行者窮其修行上的堅忍和精進到極限。

最後是「於一切法的精進」。有些學子在領受到一點法教可以修行後,就說這樣可以了。但事實上,直到我們開悟之前,法是永無止境的。直到圓滿證悟之前,我們都要對自己所受的法生起一種永不滿足的感覺才行。禪定波羅蜜分為兩項,一是世出禪定,另一是世間禪定。世出禪定,例如像阿羅漢、種種無相等超越世間的禪定等都是。若非屬這種禪定,那麼它便是與止息專一修行有關的世間禪定。智慧波羅蜜可分為三項。一是「聞慧」。若不研究上師所教之法,便無法了解圓滿佛果之道。所以我們必須找一位上師,聽聞他的開示,並加以研讀。二是「思慧」。當我們聆聽法教時,不應只是被動的聽聽而已。

我們應該思考、檢視,用各種角度去辨證它,看它是否站得住腳。唯有透過這樣的過程,我們才能知道教法的正確性。最後,當我們了解教法後加以實踐,並使之與我們的生活融合為一就很重要了。這樣的能力就是第三項的「修慧」,它圓滿了智慧波羅蜜。總之,僅在理論上了解菩薩的六波羅蜜是不夠的,因為這些永遠都必須要付諸實修的。

問答錄

問:如果沒有靈魂或自我,或任何我們所想要叫的什麼東西,那麼我們又如何能了解無間的轉世?

答:沒有靈魂是由於它沒有一個固定的實體,但卻有一個造成我們一再轉世的心識。我們無法證實一個根本無一點基礎存在的自我──我們無法證明它的存在。不存在世上的東西如何能存在?

因此,整個輪迴唯一的根源──任何它的基礎,都要由我們的心識中去搜尋。我們要記住,當任何東西在說「我」時,事實上,它是在使用一個根本非真實存在的字眼。其唯一的實相是,心識營造了不同的情境,然後「我」趁虛而入,接著便與它攀起關係。

想「我又轉世」,或「我是個靈魂」的同時,便開始對它生起攀執,墮入心識的輪迴。「破瓦法」(遷識法)教導我們人在臨終時,如何作意將心識由肉體遷移,以免墮入惡道。我們要移轉的是「心識」,而非「自我」。

問:在轉世輪迴中,我們要如何解釋心識與業力?

答:心識的相續與業力的相續是完全相同的。以轉世的仁波切而言,其前生所積之善業,導致今生產生了一個善果。倘若心識與業力是兩回事的話,那麼業力可能到一個地方,而心識則到另外一個其他地方。這樣一來,造業的心識便與它的業果不相干了。但由於它們之間存在著根本的關聯性與共同的持續性,因此,行作善惡業的心識與承受其業果的心識為同一體的。

問:您剛說到,任何時候能遇到佛法都是非常稀有之事,又說到「成就者之海」。請問目前在印度有多少老師?這兩者之間有何關聯?

答:這個問題很好。我們可以說,今日我們在印度有很多偉大的上師,不過這是依學佛人數比例來說的。在印度絕大多數人與佛法無緣,也不打算與它有任何關係──根本不想。當我們說,有幸遇到佛法的稀有性時,是指世界上只有少數人有足夠的善業能夠遇到它。另外,相對上來說,縱然有很多老師和上師,也不見得眾生就和他們有緣。

因此,當我們說,一個生起的「大成就者之海」時,指的是具善業善果、或甚至僅具成就種子的人,將有很多會得到成就。(註/佛教雖起源於印度,但當地絕大多數人都信仰印度教。佛教僅在幾個地區流傳。)

問:請問仁波切,功德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我們要向本尊供養?

答:一開始我們要記住,功德的積聚分為兩種,一是福德,另一是智慧。無有俗世根塵依緣的了悟是智慧,而藉境作意培養的外在修行便為福德。供養本尊的目的乃是要學習捨離,減少我們的攀執和自我的意識,藉此把心打開,創造一種空間。這就是所謂「積聚」的真義,它倒並非真的堆積了什麼。最具覺觀的學子可以單獨以般若智的積聚修行,圓滿二種功德。那樣的人已了悟到施者本身、所施之物,以及受者都是空性的。

一旦我們能全然當下了悟這點,則兩種功德的積聚便都能自然圓滿。否則,像我們這樣無法做到的人,便必須藉助外來的力量,而這也是積聚功德最基本的一點。

問:當我們想突破某些事情時,是否業障會更加現前,讓我們不好過?

答:開始修行前,通常我們的業障會顯現得較為平穩。但一旦我們進入修行的道路,學到了消業的方法,並且開始使用時,它很快就會生效。有時業障現前,頑強難抵,我們便要下較猛的藥方來對治。接下來業障又更強,並轉向沿著幾條路線走。這樣的模式有路可循,我們都可以掌握得住。但如果在修行當中,某種特別的障礙急遽顯現時,最適當的處理方式就是去找自己的上師,徵求他的建議。

問:關於向上師尋求意見,是否有規定多久我們才能去看上師?或是否有規定一個上師能照管多少個學生?

答:我們沒辦法能確切的說出來。嚴格說來,這是因為沒有一個公式可以算出某個老師和他的學生之間的情況。早晚你自己會清楚什麼時候該去看老師,什麼時間可以,或不可以請教某些問題等。這些情況可能會讓你更加謹慎的審視自己:「我真的需要去問嗎?」或:「我真的不知道,一定非問不可。」與上師相處的時間不多,便越會覺得它的珍貴。

問:佛教裏的儀軌和唱誦為何?它與空性有何關係?

答:佛教的儀軌唱誦是以空性為基礎的。若不是的話,那麼修法的手印、供養和其他的等等,便都等於只是一種表演──不具內容和意義的表面遊戲而已。儀軌唱誦的本質乃是使用了象徵性的東西,來營造某種精神和心理的狀態。當我們供養自己的身、口、意時,便使用一組代表此特別意義的手印。儀軌修法若非以空性的了知為基礎的話,便缺乏意義,而象徵性的手印也會因此造成誤解和困擾。

以瑪哈嘎拉(大黑天)的修法為例。我們使用了少許肉和紅酒做供養,但我們並不是真的把這些東西供養給本尊,因為瑪哈嘎拉並不吃肉或飲酒。

此法中,瑪哈嘎拉的觀想代表一種護祐的證悟本質。供養僅是配合著這種意義,而非對實質化的瑪哈嘎拉做的。因此,若想深入每一部法,首要了解空性是儀軌修法裏最根本的一個實相與基礎。


推薦閱讀:

什麼是外道與附佛外道
外道神我梵我(一)——如來藏,非是外道神我、梵我
如來藏與外道所說真我的區別
在家居士如何識別和防範附佛外道?

TAG:差別 | 外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