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奴皇帝崇禎

奴皇帝崇禎

● 朱國印

古今中外的亡國之君中,從沒有人能像崇禎一樣獲得如此多的同情,他的遺民緬懷他,滿清入主中原兩百餘年,他們就打著他的旗號抗爭了兩百餘年,以至連推翻滿清統治的辛亥革命,都被當時的人們認為「穿著崇禎皇帝的素」。

儘管他「文采斐然,書法俊逸,挽三石弓,有文武才,恭儉似孝宗,英果類世廟……」他仍然是最可憐的皇帝,因為,他部分地繼承了前朝皇帝的優點,而他的帝國卻全部地繼承了前朝的衰亡弊亂:一、災害。崇禎時期恰逢千年一遇的「小冰河」自然災變周期,他在位17年,有13年出現大範圍的嚴重災害,旱災、蝗災、水災、雹災、瘟疫不斷。二、黨爭。朝堂之上,「有君而無臣」,大臣忙於黨政內訌,只求便己肥家,全不以國事為念,閣臣昏聵無能,被時人譏為「痴床相公」。三、民亂。由於災害連年,饑民蜂起,陝西河南多地糜爛,國中幾無寧土。四、外患。遼東淪喪,後金不時侵擾,已成心腹大患,而此時國庫空虛,寅吃卯糧,大明朝危如累卵,無力回天。

即便如此,崇禎仍在可憐地努力著。17年中,他宵衣旰食,勵精圖治。他不好犬馬,不近女色,不喜宴樂,不興土木,不講奢華,甚至連歷朝歷代皇帝上任後的第一件事———修建陵寢都不幹,以至於死後只能葬在田貴妃的墓里———皇帝當的甚至不如普通百姓自在,還不算可憐嗎?

1644年,李自成的大順軍破城之日,他誓言義不受辱,於煤山自殺。

更可憐的是:他原本不必死,因為他當時還可以有別的選擇。

比如遷都,富庶的南方是大明朝的搖籃和後院,他完全可以到那裡去安撫人心,整頓武備,然後仿效其祖先朱洪武,再來一次轟轟烈烈的北伐……不論結果如何,至少他可以嘗試一下,但是,這個動議剛一提出就被群臣義憤填膺地絞殺,理由是:他們反對像東晉、南宋一樣苟且南渡,然後落得偏安一隅,苟延殘喘的恥辱結局……

他還可以和談。因為他的對手李自成,似乎革命意志並不堅決。即便兵臨城下了,人家還派俘獲的小太監來跟崇禎提條件:割西北一帶,封李自成為王,賞銀百萬兩。崇禎就此事徵求朝議,大臣們又一次義正辭嚴地向崇禎表示決心:漢賊不兩立,誓不為此城下之盟!

崇禎帝的民主決策沒有換來任何積極成果,自尊心極強的他在大臣們平日「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慷慨激昂里把頭伸向了圈套之中。

出人意料的,面對已死的「頭號戰犯」,李自成並沒有搞鞭屍一類的勝利者把戲,反倒置酒祭奠,併當眾評價崇禎「君非甚暗」。相信李自成對崇禎的感覺是複雜的,幾年前,在車廂峽陷入明軍重重包圍死路一條的李自成向朝廷請降,崇禎皇帝答應了,他其實對李自成有再生之恩。

托爾斯泰說,皇帝是歷史的奴隸。而作為奴隸的崇禎,喪失了皇帝讓人羨慕的一切———榮耀、富貴、快樂與威權,他有的,只是層出不窮且永無休止的挑戰與磨難———他,真是可憐。

(蓮心摘自《中國青年》

意林2011年第17期「歷史碎片」 圖/孫紅崗)

推薦閱讀:

為什麼勤政的崇禎救不了大明?
闖亡國皇帝陵寢,思緒在逝去的崇禎與1644年
崇禎一生三大錯: 錯殺一人, 錯用一人, 錯信一人_【快資訊】
為什麼明朝皇帝崇禎選擇自殺殉國? - 今日頭條(TouTiao.com)
崇禎臨死前給李自成寫封信,說了些什麼?不少人看過流淚了!

TAG:皇帝 | 崇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