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反思還不到位
華益文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6年04月13日 第01 版)
日前,美國總統奧巴馬在接受福克斯新聞專訪答問時稱,「任內最大的錯誤」應是沒有事先為推翻利比亞卡扎菲政權之後的局面做好規劃。在8年總統任期行將結束之際,奧巴馬多次就利比亞問題進行總結。
奧巴馬坦承目前利比亞局勢「一團糟」,並把利比亞戰後亂局歸咎於其英法盟友「心不在焉」。不過,奧巴馬並不承認軍事介入利比亞局勢這一事情本身是一個錯誤,還津津樂道於美國花了很小的代價,並由盟友打頭陣,推翻了卡扎菲。這種有選擇、有限度的介入無疑是「奧巴馬主義」的一個重要特徵。
奧巴馬以「變革」為旗號競選總統並走進白宮,誓言調整小布希政府的對外政策,特別是要結束阿富汗、伊拉克這兩場戰爭。他本不想步小布希後塵,結果還是參與發動了利比亞戰爭。
在敘利亞問題上,這種「有選擇的介入」有了新的表現。美國與其西方以及地區盟友攜手制裁、孤立敘利亞,使得阿薩德政府失去對大片國土的控制,敘利亞因此陷入混亂。迄今,敘利亞數十萬人喪生、幾百萬人流離失所,敘難民問題席捲歐洲。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如此之干預,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給利比亞和敘利亞帶來了嚴重後果。
奧巴馬的外交理念與小布希不同,在軍事手段的動用上比小布希謹慎。奧巴馬上任不久,就前往中東訪問,希望在中東問題上有所建樹。但事實是,在奧巴馬任內,相較於小布希時期,中東局勢非但沒有改善,在「阿拉伯之春」之後反而更亂,「伊斯蘭國」更是藉助亂局,在短時間內坐大。此外,奧巴馬本來要「重啟」與俄羅斯關係,但圍繞烏克蘭危機,美俄關係陷入新的低谷。利比亞、敘利亞、烏克蘭,這一系列危機都是在奧巴馬的「眼皮子底下」發生的。
美國介入上述國家局勢的方式不同,但程度都很深,而且對局勢的進一步惡化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美國介入的理由大多是「安全」與「民主」,認為對象國威脅到美國和國際的安全,或者違背美國和西方的民主價值觀。美國憑藉強大的軍事優勢、盟友動員能力和國際話語權,發起軍事干預,推翻一個小國政權比較容易,但戰後重建卻沒那麼容易。冷戰結束後,從柯林頓時期的「新干涉主義」,到小布希的「新保守主義」,再到奧巴馬的「有選擇介入」,美國對外干涉的手法和方式有所不同,但本質沒有變。每一次強力干預,都沒能帶來和平穩定。
美國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則存在很多問題,這不僅體現在中東政策上,也影響了對華關係。奧巴馬在總統任期之初對華採取積極接觸政策,與小布希後期的對華政策「無縫對接」,實現了兩國關係的平穩過渡;但美國未能改變在台灣、西藏等問題上的錯誤政策,仍痼疾重犯,導致波折。在南海問題上,美國的干涉給南海地區和中美關係帶來了複雜因素。美國的中東政策一錯再錯,對華政策也是多次出現問題。未來,中美將是對世界產生最大影響的兩個大國,世界能給美國對華政策多少「試錯」空間?
對中東問題,奧巴馬沒有反思到位;對亞太再平衡戰略,奧巴馬缺少反思。如果反思不到位或者沒有反思,那麼錯誤的一犯再犯則很難避免。
(作者為國際問題專家)
推薦閱讀:
※新法案前趕搶美國移民末班車?
※梅姨金球獎強懟特朗普 候任總統怒發推文......
※為什麼是特朗普
※Jimmy O. Yang 歐陽萬成 |《矽谷》美國華裔演員的移民經歷和他自嘲的人生
※【美國】佛羅里達·坦帕|海上有生趣(上)你還見過哪些美景呢!